- 相關推薦
西北師范大學校徽
西北師范大學(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是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點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為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 由北京師范大學對口支援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前身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發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改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與同時西遷的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共同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整體改組為西北聯合大學下設的教育學院,后改為師范學院。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獨立設置,改稱國立西北師范學院,1941年遷往蘭州。抗日戰爭勝利后,國立西北師范學院繼續在蘭州辦學。同時,恢復北平師范大學(現北京師范大學)。1958年前學校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范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范大學。
截至2015年11月,學校校本部占地面積960畝,新校區占地面積729畝、定點綠化用地1300畝,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5013.14萬元,各類圖書文獻資料370.9萬余冊(盤);設27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3個孔子學院,開辦76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2187人,有各類學生3796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9031人,博士研究生338人,碩士研究生6976人,留學生324人,繼續教育本專科生11300人。
歷史沿革
西北師范大學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它開創了中國現代高等師范教育的先河。
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京師大學堂分普通學與專門學兩類,同時設師范齋和編譯局等部門。以后歷經“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等變故,京師大學堂屢遭摧殘,以致停辦。
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先設速成科,下分“仕學館”和“師范館”。師范館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開學,校址設在景山東馬神廟。
1904年,師范館改為優級師范科。
1908年5月,京師大學堂師范館改稱京師優級師范學堂,校址遷往廠甸五城學堂,這是中國高等師范學校獨立設校的開始。
1912年5月,京師優級師范學堂改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
1920年,北京高師開辦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師和專門學校的畢業生及大學三年級優秀學生,開中國高等學校通過考試招收研究生之先河。1923年,又續辦國文、英語、史地三部的研究科。
1923年,北京高師經教育部正式批準改為師范大學。始建于1908年的北京女高師亦于1925年改為北京女子師范大學。
1931年7月,北平師范大學與北平女子師范大學合并,定名國立北平師范大學,下設教育學院、文學院、理學院及研究院。
1937年7月,盧溝橋事件發生,日本侵略軍占領北平,北平師范大學遷往西安,與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組成西安臨時大學。
1938年春,西安臨時大學遷至漢中,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北平師大改為西北聯大教育學院。同年8月,西北聯合大學教育學院改為師范學院,并于次年改稱為國立西北師范學院。
1940年,國立西北師院奉命遷往甘肅省蘭州市。為減少損失和解決新校址房屋不足,從1941年起,老生在城固逐年畢業,新生在蘭州招收。至1944年,西北師范學院全部搬遷蘭州。
1941年,國立西北師范學院遷往甘肅蘭州。抗戰勝利后,部分師生返回北平復校,其余則留在了蘭州。
1958年前,學校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
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范大學。
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
1985年,教育部依托學校設立了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數民族師資培訓中心”,與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位一體的管理體制。
1987年,國務院又在學校建立了“藏族師資培訓中心”。
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范大學。
2012年,學校成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之一。
2014年,學校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西北師范大學校徽】相關文章:
哈爾濱理工校徽06-10
重慶師大校徽06-09
校徽設計圖01-15
北大校徽的由來08-08
韶關學院校徽06-12
襄樊學院校徽06-11
茂名學院校徽06-15
濟南大學校徽06-14
大連大學校徽06-13
長沙大學校徽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