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幼小銜接活動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幼小銜接活動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幼小銜接活動總結1
一學期以來大班年級組根據計劃展開了一系列深入細致的研究,在共同學習、相互交流、觀摩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們對主題核心經驗的理解和把握有了顯著提高,以下就本學期的工作進行回顧:
一、重點工作
1、采用自學、互學、集體學相結合的學習形式,認真學習《課程指南》、《幼兒發展評價指標》,貫徹規范使用教師參考用書的上級思想,使每位教師規范教學,認真學習與使用《學習活動》《游戲活動》《生活活動》《運動》四本教參。
2、圍繞《“玩樂陶陶”游戲環境中培養大班幼兒創造意識的實踐研究》這一專題進行研究,在教研中滲透科研,以科研帶動教研,提高教師科研探索能力。
3、緊密圍繞園本課程,開展集體備課、組內相互觀摩、微格研討等各種形式,嘗試創設大班“玩樂陶陶”游戲環境。
二、具體做法
(一)讓教師成為教研活動的主人。
教研活動中,每位教師都是活動的主人,為了讓教師發揮好她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我采用了輪流主持的活動方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讓她們成為活動的主人。
首先,在每次教研活動的信息交流版塊,我要求當次活動主持的教師要尋找好有關與教研重點相關的理論資料,先對信息進行內化與提煉,然后提前告訴組員進行先學習;在研討活動中,組員再對其中1——2點進行剖析與探討,挖掘出其潛在的價值,從而能為我所用。實踐證明,這樣的信息交流形式不僅轉變了組員收集信息的態度(由被動變主動),同時也增強了可操作性與實踐意義。
其次,針對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對《教學活動目標的定位》面臨一些困惑與存在的問題,我們教師共同收集學習了《追求有意義的教學》、《讓素材點轉化為有效地集體教學活動》、《新課程背景下集體教學活動目標的思考》等理論文章,在學習中又采用了“多問、多議、多講”的形式,并要求組員將學到的知識在實際中進行操作,讓老師們自己提出質疑與困惑,最后在主題活動結束后,大家都寫好了對《教學活動目標制定的適切性》的研討體會,使教研活動真正體現出學習和研究的濃厚氛圍,成為教學研究的小陣地。
第三,在研討活動中采用“問題大家談”的方式,促動教師“吃透”教材。在每一個主題活動開展之前,我要求組內老師熟悉教材,使教師在與教材的對話中確立自信,在研究教材、擬訂主題開展網絡的過程中把握教材的脈絡,然后要求每位教師圍繞主題活動中的某個點設計一個教學活動,然后進行各自實踐交流,使大家對教材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同時,又要求組員能根據班級實際,將四本教材整合地運用,特別是能將《生活》、《運動》教材中與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行梳理與整合,并且能設計一些有價值的區角活動等等。在此基礎上,在主題開展前利用教研活動各班進行交流,彼此再取長補短進行調整與修改,這些做法不僅使得組員對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還提高了她們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各類教育因素的能力。
(二)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成長。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實踐。為了讓實踐活動促進教師的成長,本學期中,我們嘗試使用了新的教研方式“微格研討”,既由大家共同設計一次主題背景下的個別化學習活動,最后確定方案,大家互相觀摩后馬上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見,然后再實踐,大家再反思;最后向全園展示出比較有質量的個別化學習活動。如此實踐活動使教師的互評能力有了提高,同時,也提高了個別化學習活動的環境創設的能力及活動中師幼互動的質量。同時,針對活動中由于每個區域記錄表比較缺乏,教師觀察不夠深入,我們采用邊觀摩邊評析的方法來彌補這一不足,使組員對師幼互動的有效性促進幼兒發展有進一步的理解,也更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三)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研質量。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確的教育觀念,但在觀摩現場活動時,卻發現她們并沒有將理念較好地在自己組織的教育活動中體現出來,究其原因,一是理論與實踐脫節。二是怕管不住幼兒,影響教育效果,故在組織教育活動時,不敢讓幼兒充分感知,而是草草收場留于形式。教研組作為教師學習的陣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能使研究更為深入、精確,因而教研組也制定出相應的教研組公約,形成“我要學”的學習氛圍。在教師業務學習采用聽讀式的基礎上,觀摩各種活動,并結合實際,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識,這樣使教師明白,幼兒的主體
地位主要表現在教師在組織個別化學習活動時,凡是幼兒能想的,就讓他自己去想;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去做,以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牢固樹立以幼兒為主體的觀念,促進觀念與實踐的統一。同時,為了幫助教師能獲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觀摩其他姐妹園公開活動的教師向組內教師及時反饋,讓教師們從一個個優秀的活動中受到啟發,獲得感性的認識,教研活動的學與思、教與研的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相互轉化,促進教師提高自身認識,優化教育行為。
(四)讓家長工作更顯人性。
二期課改強調我們的教學要走出課堂,走進社區,充分利用好周邊資源,更強調家長的作用。在以往的觀念中家長是幼兒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現在我們提倡讓家長成為學前教育的親密合作伙伴。為了能與家長之間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我們在本學期開家長會之前各班對如何開好這次會議進行了溝通與交流,對原先的活動方案進行了調整與補充。家長會之后,我們發現家長的配合工作較之以往更主動了,他們積極收集主題開展所需要的資料,收集區角活動所需的廢舊物品,豐富自然角的內容等等。同時,我們各班還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與個別家長進行交流,讓他們來園參與我們的教學活動。利用軟陶節、親子活動,我們邀請家長來園觀摩半日活動,在外出活動中與家長進行交談,讓家長對孩子在園的表現有進一步的了解,為家園共同教育孩子奠定了基礎。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教學業務上,我們教研組的老師通過一系列的教研活動確實有不同的收獲,但還存在許多問題,在許多方面還需作進一步努力如:教研組對問題研究的深入程度還不夠,大部分還停留在問題的表面,所以,下學期的教研組活動要改變以往研討的點太過寬泛的情況,將教研的點抓實、抓細、抓深,要體現一些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研內容,對教師的工作有所幫助,總之還要在教研的內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教師環境創設能力的提高,對“主題環境的創設”可以更加體現創新意識、整合意識,使環境在主題活動中能更好的突顯其隱含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互動的過程中獲得更多能力的提升。
一學期在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中結束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每項活動的開展、成功都離不開我們每位教師的辛勤付出,在這個充滿挑戰、充滿朝氣、聚滿人氣的現代教育氛圍中,我們將不斷努力,不斷摸索,以使我們教研組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更好地為幼教事業做出貢獻。
大班幼小銜接活動總結2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和小學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然而幼兒園和小學是分屬兩個學段的教育機構,在教育目標、任務、內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兒童從幼兒園那種以游戲為主導的活動模式轉向以課堂教學為主導形式的學習模式,很難一下子適應。因此幼小銜接工作也為大班教師所重視,現就我校本學期大班幼小銜接工作做一總結:
一、在“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中
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認為: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
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結合“小小值日生”和“小書包真整齊”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
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給兒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導他學會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學會穿衣、洗臉、疊被、整理房間、端飯、擦桌子、掃地等。
四、在“我心目中的小學”在這一系列活動中要求幼兒背書包到幼兒園
改變幼兒園大班的活動時間為每次活動35分鐘,盡量接近小學上課時間,端正幼兒坐姿和寫字姿勢,增加一些書寫、早期閱讀的練習時間,改變舉手姿勢等等。孩子們了解了小學生的基本學習生活,更增添了他們向往上小學的愿望。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們求知欲旺盛,上課表現特別棒。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有了較初淺的經驗練習。
五、安排有特色的畢業活動
在大班幼兒即將畢業之際,我校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畢業活動:
(1)、讓幼兒自制留言冊,
(2)、與家長共同建立孩子在幼兒園期間是成長記錄冊,
(3)、照一些別開生面的畢業照,
(4)、開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畢業典禮。
使幼兒體驗道理畢業離園時的惜別之情,萌發了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體驗了與老師、同伴、父母一起參與活動的樂趣、增進師生、同伴、家園的互動。
六、爭取家庭教育的配合
幼小銜接不只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事情,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因素都對其產生影響。其中家長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視。兒童的生活行為習慣、自理能力、身體素質、學習態度和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等都離不開家長態度的影響。因此,應重視做好家長的工作,我校采取了普遍家訪、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和向家長開放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等方式向家長宣傳教育方針和正確的銜接措施,幫助家長學習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長和教師同步對兒童進行銜接教育,保證了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
本學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班的幼兒們自信、快樂地進入了小學生活,邁好了小學學習第一步!
大班幼小銜接活動總結3
本學期各項工作即將結束,在孩子們即將完成大班學習任務之際,我們大班年級全體教師坐在一起,對照本學期初制定的結合大班的“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回首所做過的工作,共同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具體總結如下:
1.開學初我們開展了《大手牽小手,攜手向前走》家長會,讓家長接受了幼兒園、小學的專題指導,有效地架起幼兒走向小學的橋梁。讓家長進一步明確如何在心理和能力上為孩子作好充分的準備。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決定幼兒成績的好壞,因而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游、拼圖游戲,這對培養有意注意很有益,能夠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家長對幼兒進行一些零散正確入學知識準備,但不是提前教拼音、識字等,也無須把玩具收起來。同時,家長要及時、準確地把握幼兒當前的發展狀況,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
2.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在“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中,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認為: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4.結合“小小值日生”和“小書包真整齊”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給兒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導他學會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學會穿衣、洗臉、疊被、整理房間、端飯、擦桌子、掃地等。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能力的發展有一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兒童的能力易于養成,過了培養期,過了關鍵期,幼兒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特別困難。可見,為了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家長們應在關鍵期培養幼兒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時期,家長就要注意讓幼兒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小書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時家長要幫助他們在實際行動中克服困難,而不要代替他們克服困難,當幼兒遇到困難時,要不斷給予鼓舞,使其具有較強的信心和決心,以至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此外,還要在克服困難的方法和技術上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幼兒掌握克服困難的技巧,少走彎路。
5.參觀小學,通過參觀小學的校園環境、觀看小學生上課、參觀小學的圖書室、教室、走廊文化,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了解小學生的基本學習生活,更增添了他們向往上小學的愿望。模仿小學生上課等。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發現孩子們求知欲旺盛,上課表現特別棒,上課位置的適當調整;增加一些書寫、早期閱讀的練習時間;改變舉手姿勢。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有了較初淺的經驗練習。
一、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學期,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級幼兒的觀察記錄還應該進一步完善,應該嘗試做好幼兒的個案追蹤、分析。
(2)班級教師在材料整理方面有待提高。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小學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搞好它需要幼兒園和小學的改革,需要家長熱心支持及其觀念的改變。總之,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小學和家長三方共同努力。
二、指導思想:
以“辦好教育為人民”為宗旨,以保教工作為中心,以教育教學研究,創示范幼兒園和學前教育達標鄉鎮為抓手,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教,不斷提高本地學前教育的整體水平。
三、日常工作:
1、入園前做好家訪宣傳工作,讓廣大農戶、家長認識到幼兒教育,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2、及時增添、修補課桌椅等日常用具和教具。
3、注重早晚幼兒的安全接送,要求家長按時接送幼兒。
4、開辦家長學校,做好“0---6歲兒童家長和看護人”的培訓工作。
5、規范管理:入園幼兒做好接種預防登記、幼兒體檢表、事故記錄表等裝訂成冊以用備案,并做好幼兒學籍管理卡的登記造冊工作。
6、根據上級精神,做好幼兒園的年檢工作,進行合理調整,積極整改或撤并不規范幼兒園。
四、教學、安全工作:
1、規范教材。幼兒園一律使用統一的指定教材。
2、課堂教學上一律要改變“小學化”傾向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衛生習慣,并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物的教育。培養幼兒初步的團結友愛、誠實、勇敢等優良品德;逐步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認知興趣。
3、要求幼兒園園長加強自身的學習和進修,努力提高保教質量,積極推進教師的學歷進修和培訓,用發展的眼光辦事,對黨的教育事業負責。
4、安全警鐘長鳴。做好幼兒園區的校舍安全和衛生,切實做好幼兒在園的安全和早晚路上的安全,以及做好飲用水、食品的衛生和安全。
這個學期是大班的最后一個學期,孩子讀完這個學期馬上就要進入小學了,幼小銜接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我先將大班幼小銜接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日常活動中進行幼小銜接的一些習慣的培養,讓孩子輕松養成好習慣
1、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進行小學,更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我們認為現在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地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同時讓孩子嚴格遵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制度,努力做到不遲到。慢慢地班上也很少的孩子遲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兒都能夠更嚴格地遵守作息時間制度。
二、通過一些教育教學活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1、本學期,我班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日常教學中,本學期我們進行了離園倒計時主題,并在這個主題活動中開展了一系列的關于幼小銜接的課程,如集體教學活動“慌慌張張的莎莎”幫助幼兒意識到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上學前做好準備。如區域活動“我上小學了”,讓孩子進行角色游戲,學系紅領巾,模擬小學課堂,學習整理書包,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們正在地像一位小學生一樣去做各項活動了。如實踐活動“特別的參觀“,帶領幼兒參觀小學,去看看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并看看小學的生活學習環境,然后進行談話,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一一給予相應的解答,讓孩子排除心中的疑慮。
從活動效果來看,孩子們都對小學充滿了向往,都能以輕松、向往的心情進入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三、重視家園共育
1、鼓勵家長配合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在家長會上進行了關于幼小銜接的專題。首先從幼兒教師的角度出發去說一些該做的事情,然后請兩位小學教師結合她們的工作實際作了介紹。最后一起觀看了幼教專家“錢志亮”關于幼小銜接的專題。讓家長全面的了解關于幼小銜接,作為家長應該怎樣配合幼兒園,做些什么事情。
很多家長通過家長會上的介紹,具體了解了孩子馬上要讀小學,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中錢志亮教授的一些具體建議做法也很受歡迎,孩子們用下來也非常滿意。
2、每一次的主題活動家長都能夠積極參與,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為主題的開展提供各種有價值資料,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了“家園共育”。
3、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努力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教師能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所存在的問題,這樣家長也能在家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所以孩子們的缺點也得到了及時的糾正。
4、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園里的'各項活動,家長們都能夠積極參加,家長與教師間建構起了平等、信任、友誼的橋梁。
以上就是我對于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的總結,希望能總結經驗,以后做的更好。
大班幼小銜接活動總結4
幼兒園時代是人生充滿快樂的時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識與文明的起點,幼兒園時代的歡樂是無限的、最難忘懷的,隨著四年幼兒園生活的結束,孩子們將步入一個更加獨立自主、更加復雜多變的生活天地——小學。現把我們在幼小銜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養更為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非常重要。小學生課間和課余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大班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雖然孩子經過三年多的集體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普遍存在著做事拖拉、不愛整潔等毛病。于是我們就時時提醒幼兒準時入園,不遲到和無故缺席,抓緊課間10分鐘休息時間解大小便,能較快地吃完午點,不影響安排好的活動,用給小學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特別針對平時做事拖拉,不拘小節的孩子,要求他們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讓幼兒學習模仿小學生的自我服務勞動。在“走近小學”的活動中,幼兒逐步學會了背書包,卷鉛筆,整理書包,學會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們都定期檢查,持之以恒,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孩子在學習興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維敏捷,反應快,學習興趣濃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學習根本沒有興趣,不愛動腦思考。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走進小學,應將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較弱的孩子。首先從傾聽習慣入手,通過聽故事、兒歌、古詩等,讓孩子從最自然的方式開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學時教師注意語言的精煉,提醒幼兒聽清問題,根據問題回答。幫助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幼兒組織語言,讓他們消除緊張心理,逐步學說、會說、大膽說。做練習題時采用先統一傾聽老師讀題后再動筆的要求,并逐步減少重復讀題的次數,幫助幼兒養成專注傾聽的習慣。同時增加幼兒的閱讀機會,在圖書角提供書籍,鼓勵孩子大膽表達。中午開展“故事會”活動,在傾聽完故事后讓孩子來復述故事,鼓勵孩子把家里聽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對于那些能力強的孩子,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動中多設疑、設困,鼓勵幼兒大膽地思考,培養發散型思維。面對象班級中的“小問號”們,在回答他們問題時先賣一下關子,讓他自己去想,這樣會比大人搜刮肚腸滿足其好奇來得更有效。在一學期的活動中,教師要始終圍繞“愛聽”、“會讀”、“勤思考”、“善表達”,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
三、儲備必要的知識經驗
從幼兒園到小學,正規的課業學習取代游戲成為孩子主要的活動方式。數學和語文將成為孩子主要學習的科目。所以在入學前,認識漢字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每周安排一次生動有趣的識字教學,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兒歌中學習漢字。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逐步積累常用的漢字如:利用評比欄、請幼兒分發課本,讓幼兒認識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動區,讓幼兒認識標題字;利用晨間和中午的時間指導幼兒書寫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學過的漢字。這樣的學習方式使漢字不但沒成為幼兒的負擔,而且激發孩子學字的興趣,很好地與小學一年級語文銜接了起來。
小學的數學是從最簡單的計數和運算開始的,許多在幼兒園學習過的10以內的組成和加減運算在小學還要學,如今小學的數學教學十分注重對孩子思維能力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因此,開學初就把計算教學的要求認真定位。如:“在幼兒園數學的基礎上略有提高,重點訓練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面向小學,突出銜接。”對計算教學的內容進行系統地安排,增加一些相應的內容。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采用直觀的圖示運算向抽象地數學運算過度,重視讓幼兒把單純的運算,排序運用在游戲和生活中。利用午間讓幼兒練習口頭敘述的應用題。為了更好地與小學數學銜接,還可以選擇一些課外補充練習,如:《學前準備100題》,作業單等,讓父母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指導完成,通過多方面提高了幼兒的計算能力,照顧到個別差異。
四、增強幼兒的任務意識和責任感
幼兒參與活動往往從興趣出發,進入小學后,僅從興趣出發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有時難以奏效,因此,從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入手,使其對任務的責任心為活動的動力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我們加強了值日生的運用范圍,使每位幼兒一周內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欄目中不僅任務交代明確,而且隨時了解幼兒的任務完成情況。我們還嘗試著培養一些組織能力強的幼兒擔任組長、檢查員。在臨近期末時為了激發幼兒的上進心,每天選出一位幼兒進步最大擔任小班長,告訴他們小學里的好孩子能當班干部,激發幼兒的榮譽感。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幼兒的責任感明顯增強,完成任務由老師提醒變成幼兒間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覺完成。
另外,進入大大班后,我們經常布置一些任務讓幼兒回家完成,我逐漸改變以前寫通知的形式,讓孩子當小傳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課前準備和任務轉達給家長聽,這樣既加強了幼兒的任務意識,又能夠鍛煉幼兒準確轉述他人意圖的能力,以便入小學后,孩子們就清楚地向家長傳達學校信息,并能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任務。
五、養幼兒大膽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小學是一個更加獨立、自主,更加復雜多變的生活天地,培養幼兒樂群、戀群,學會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個性,對幼兒愉快、成功地開展新的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兒,我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與同伴交往的基礎,我發現那些樂于將自己的玩具、圖書、食品與人分享,對人熱情有禮的孩子常常成為許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過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樣、游戲等培養孩子真誠、善良、熱情、守信的良好品質。另外,我還常常要求家長們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伙伴,使孩子們得到愉快的同時,成為一個樂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經過一學期的全面有效地培養,孩子們成長地很快。現在每當聽到孩子被某一小學錄取,被老師夸“你真棒”時,每當看到孩子臉上露出喜悅自信的神情時,作為老師都特別地高興。我衷心祝福每一個將要踏入小學大門孩子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道路上健康成長,做一個為人真誠,活潑自信,不怕困難,好學上進的小學生。
大班幼小銜接活動總結5
本學期各項工作即將結束,在學生即將升入二年級之際,校領導和一年級教師坐在一起,對照本學期初制定的“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回首所做過的工作,共同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具體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績
1、學生具有了“任務意識”。
學生學會了記作業,也能夠完成家長分配給的一兩項家務勞動,如掃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夠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例如擦黑板、收發作業等。
2、學生建立了時間觀念。
做事磨蹭、做作業時間長是很多一年級學生的通病。教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讓大部分學生養成了先做完作業再玩的習慣。家長也形成了監督孩子抓緊時間完成任務的意識。
3、學生學會了認識新朋友,與同學和睦相處。
教師教會了孩子“主動出擊”,結識新伙伴,并且能夠與同伴和睦共處。
4、學生學會了自己解決與伙伴間的沖突。
老師和家長攜手,引導孩子學會與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去別的小朋友家玩,給孩子創造更多和不同年齡的孩子接觸的機會。當孩子們之間發生沖突時,老師、家長不充當調解員,鼓勵他們自己解決。
5、家長和學生都明白了如何認真對待英語的學習。
小學一年級教育大綱中,英語學習反而大于數學。英語是一種完全不同于我們母語環境的語言,老師、家長給孩子創造了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多接觸英語環境,讓孩子感覺英語是好學的。比如,每天讓家長監督孩子聽錄音、練口語15分鐘,教師每天通過家長簽字檢查練習情況。
6、學校引導家長認識孩子的進步和發展方向。
開學末召開一年級家長會,傳達了兩個精神。第一個精神,讓家長明白本學期孩子取得的進步。學生口頭作文的能力提高了,競爭意識加強了,學業水平提高了,視野開闊了。學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個精神,假期應該繼續努力,鞏固教育成果,讓孩子順利過渡到二年級。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決定學生成績的好壞,因而家長根據本學期孩子的特點,協助教師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家長要及時、準確地把握學生當前的發展狀況,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1、個別學生良好習慣未形成,教師要做好個案跟蹤,因材施教。
2、個別家長的教子觀念要進一步改變,要與家長加強溝通,說明教育是學校、社會、家庭共同的任務。
【大班幼小銜接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大班幼小銜接周總結03-21
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8-28
大班幼小銜接階段總結范文10-14
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8-31
幼小銜接特色活動總結范文10-12
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總結「匯編」10-14
幼小銜接家長會活動總結11-25
小學幼小銜接活動總結范文10-01
幼小銜接活動總結(精選5篇)06-19
幼小銜接專題活動總結(精選14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