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近年來全國進行大規模教學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當前所學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長時間使用傳統教學模式,接受新型的教學理論比較慢,由于課改的不斷深入,我用了將近兩個學期的摸索,現在能比較熟悉的將這些理念運用在教學過程中。現將本人的一些經驗和體會總結如下,供同行批評指正。
一、教學重點前移,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在傳統教學理論中,教學過程主要在課內進行,課后再有適當的練習鞏固。現在我校推行以“學案先行,課內消化”為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前教師在集體研討下先編制出質量較高的導學案,引導學生課前進行有效自學,合作探究解決一些可以自行解決的問題,留下一些自己的疑問,然后在課上通過學生的交流展示與師生的精講點撥,再將疑問解決。這種教學模式是將學習的重點移到了課前,將教學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
二、鼓勵學生思考、質疑,打破教師的“一言堂”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的聽課,記筆記。這樣學生不能及時找出自己理解上的誤差,只記住教師講的結論,并沒有真正通過自己的頭腦思考過,因此在練習中,有很多基礎知識的得分率并不高。筆者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讓同組學生課前討論合作探究,課上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不同組的任何一位學生可以向展示的內容提出質疑。這時教師仔細分析,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理解。這樣,學生不但可以從其他學生那里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教師身上學到一種鉆研的敬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也可以從學生身上掌握他們的理解水平,獲取新的知識,調整教學進度,實現教學相長。
例如,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及應用”內容中,處理二氧化硫在化學反應中的變價問題這個知識點時,我在導學案中設計了如下問題:
① S元素表現哪些化合價?SO2中S元素化合價為多少?
② 根據SO2中S元素的化合價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可能的變價情況進行分析,推測SO2有哪些性質,請列舉出對應的化學反應。
③ H2SO3、Na2SO3是否可以具有上述反應呢?怎樣檢驗Na2SO3溶液是否變質?
④ 怎樣能讓SO2與BaCl2的混合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
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閱讀完教材相關內容后,必須經過自己的思考,反復閱讀才能得到上述問題的答案,與此同時對這部分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內稍加交流就可以掌握的很好,根本用不著教師再重復講解了。
三、讓學生動手,在實踐中發現并解決問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起著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傳統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分為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是學生利用實驗課的機會,對最近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性實驗。而演示實驗一般是教師作為操作者,學生作為觀察者。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化學實驗都改為學生探究實驗。 筆者認為,這樣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三點好處:
(1)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學生來說,他們具有表現欲,有一種希望被人注意的心理。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心理,通過實驗使學生有機會設計實驗,有機會動手操作。這樣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
例如,在講“二氧化硫溶解性”內容時,讓學生設計實驗來探究SO2在水中的溶解情況,出乎意料的是學生設計了多種方法。這樣不但對其他學生有啟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對教師也有某種程度上的啟發。如果只讓教師動手做,這部分內容一會兒就過去了,而且方法單一,不利于打開學生的思維。
(2)可以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操作
化學實驗中的基本操作,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規范操作,培養學生正確的化學操作技能。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練習實驗機會太少,在實驗課中,很多學生的操作都是不規范的,且教師的視野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能逐一矯正。在新課程改革中,筆者在講授實驗時,先讓學生課前分組制定實驗方案,再動手操作,課上再讓某位學生上講臺操作,教師就可以要求其他學生仔細觀察,并鼓勵他們能夠發現其中的錯誤操作,教師同時也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例如,學生在做“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實驗時,由于二氧化硫有毒,學生在操作時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因此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給予指正。這樣不但能更正學生的操作,同時也能讓學生對二氧化硫的毒性有深刻印象。
(3)可以使學生鞏固相應知識的掌握
對一個人的記憶方式來說,自己動手操作過的情景記憶要比單純聆聽的接受記憶要牢固得多。筆者有一些實驗,就是專門挑不太愿意去記憶某些知識點的學生上講臺進行操作。結果證明,即使他們平時不去刻意回想,當我隔一段時間對相關知識進行提問時,他們對這一段經歷還是記憶猶新。
例如,在講解“二氧化硫溶液的弱酸性,及二氧化硫的還原性”時,設計下列問題:“將CO2通入CaCl2、BaCl2溶液中能發生反應嗎?將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發生反應嗎?怎樣能使SO2與BaCl2的混合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讓學生分組設計方案,并動手做實驗,從而解決問題。結果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掌握得非常好。
四、創設情景問題,鼓勵和引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是現在提倡的情景教育的特點。大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不要靠暴力和嚴酷來訓練年輕人學習,通過愉悅心靈來教導他們學習,則可能更確切地發現每個人的才能傾向。”運用掌握的一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作為一個路標,為學生指明一個思考方向。這樣,既避免了知識的灌輸,又防止學生走彎路,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物質分散系中的膠體”內容時,利用學生熟悉的霧、豆腐、煙等作為情景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有關膠體的種類及聚沉問題,這樣學生非常有興趣且很愉快的掌握了這部分內容。
總之,我認為在化學教學中實行自主性學習,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營造一個民主、團結協作的氛圍。把學生的自由還給學生,給學生一些獨立時間消化所學知識。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獨立發展,不必強求全體學生一致,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發展自己良好的個性品質。只有學生在學習上真正的獲得自主和獨立,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表現他們的創新能力。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相關文章: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12-04
淺析化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06-07
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3-09
淺談新課改下化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12-11
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12-05
化學教學中學生觀察品質的培養03-22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1-19
談如何在化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2-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