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閱讀教學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
最近,聽了兩節課外閱讀導讀課。一節是工小陳吉寧老師執教的《淘氣包埃米爾》導讀,一節是養正小學孫照宇老師執教的《窗邊的小豆豆》導讀。因為之前從沒聽過這種課型,所以感覺很新奇。下面就我個人的一些感受向大家作一下匯報。
感觸一:目標明確,旨在激趣
導讀課的目的應該是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自己課外主動去閱讀這本書。因此,導讀課也就承載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任務。其中“猜讀法”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淘氣包埃米爾》導讀課上,老師多處采用“猜”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根據封面猜一猜、根據“書名”猜一猜等。其中最精彩的是出示情節往下猜。記憶猶深的'一段是老師出示一段精彩的文字,大意是:五歲的淘氣包埃米爾,喝湯時將頭卡在湯罐子里了,這可怎么辦呢?學生在猜測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又產生要讀下去的強烈欲望。學生猜測之后,老師出示原文,讓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接著又讓學生看這樣一段文字:話說這個湯罐子被爸爸粘好了,可是晚上又到了埃米爾的頭上,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在一次次猜測中,思維發散,深深被這本書所吸引。而根據插圖猜更為精彩,老師出示故事中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任由學生猜測。此時,老師不講書上的內容,留下懸念,讓學生恨不得立刻回家買書去讀。
在《窗邊的小豆豆》導讀課中,教師則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講一講讓學生初識小豆豆的調皮。再出示圖片、資料讓學生認識長大后的小豆豆,并了解她的卓越成就,強烈的對比反差,為學生設下了一個巨大的懸念:小豆豆怎么會有如此驚人的變化呢?由此也激發了學生探究的心理和強烈的了解欲望。可以說在這兩節課中,“猜讀法”的使用調足了學生的胃口。
感觸二:賞析人物,學會讀書
當學生在一次次猜測中,喜歡上這本書之后,老師便帶領學生進入另一個重要環節,賞析人物,在此過程中向學生滲透讀書方法。
例如:在《淘氣包埃米爾》導讀中,老師為學生準備閱讀材料“12月18日”那天發生的事。學生在快速默讀中,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內容,初步了解人物的品質。在配樂朗讀中,抓住了人物的細節描寫,深入感受到人物的品質。
在《窗邊的小豆豆》導讀中,認識小林校長時,教師則采用講讀和自讀相結合的方法,感受校長的與眾不同。
從課堂的情況來看,學生學得比較主動,參與的熱情非常高,學生對故事感興趣,對故事中人物的命運也感興趣,對故事的結局更感興趣。而隨著這一系列興趣的激發,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興趣也就被激發起來了。
在點亮兒童課外閱讀的路上,我們永遠是一盞指路的明燈!我們應該義不容辭,也責無旁貸!從我們開始,從我們的孩子開始,我們將共同前行在閱讀的路上!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2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過去的閱讀教學中,由于過分地強調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方面,而忽視了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一味地抄、背詞語解釋、段意和中心思想,以應付考試,使閱讀教學缺乏情趣、缺乏活力。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的弊端,國家制定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認真學習新《課標》,
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能幫助我們更新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目的。
一、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主線。
新《課標》在各階段目標的閱讀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閱讀教學應抓住“閱”和“讀”。“閱”即看,實際上是用心讀的過程。“讀”一般指看著文字讀出聲音來。無論是“閱”,還是“讀”,都是學生的學習活動。
反思我們過去的閱讀教學,實際是教師設計好問題,學生回答的過程。課堂上教師圍著學生轉,不需要自己的思維。如此被動地學習,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閱讀教學過程實質上是感知—領悟—習得的過程。過去的閱讀教學只停留在感知的層面上。領悟即領會,領略事物而有所體會。感悟不是教師講出來的、教出來的,而是靠朗讀體驗的。通過閱讀,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同時還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習得是學生學到了某種知識,方法、技能。通過課堂上的朗讀和領悟,學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學到了閱讀的方法,并用之于課外學習。
二、自主、合作、探究是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自主,即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是自己思維的主宰,而不是跟著教師的思維走。合作,即課堂上學生的多項交流,它是自主學習的'更高層次。探究是最深層次的自主學習,是某個學生在某個問題上探索追究,是一種發現學習。它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好實踐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該串講為精講,改教師講書為引導學生讀書、看書,并且還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做到以學定教。課堂重視學生的質疑,鼓勵學生提問,這無疑為學生的自主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提供了機會,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但仍有許多需要我們思考和探究的問題,如學生是否主動參與了學習,學生回答問題和朗讀課文不是因為學習活動才產生了內在和積極性,而大多是因為得到老師德好評和表揚。又如,在學生合作方面,只有小組討論一種形式,而且討論時間倉促,討論無結果;師生間的合作在某些課堂上只是教師和某幾個學生的對話,而未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的質疑,也未能通過教師的指點,由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而探究下去,而是由教師和盤托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閱讀教學中的真正落實,需要教師不僅要從教學觀念尚改變,同時還需努力改進教學方法。
三、語言訓練和語言積累是閱讀教學的重點。
“積累”,就是多讀多實踐。“積累”不僅匯集了傳統教學的精華,又注意了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聯系語言環境及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和句子。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以詞句為重點,可以借助圖畫、實物、動作、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句意思。對于優美的詞句,要鼓勵學生背下來。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在交流和探討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這樣,有利于學生用課堂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培養閱讀能力,積累語言材料。
四、學會讀書是閱讀教學的目的。
學生獲得的知識是重要的,但培養能力更重要。在教學中,要學會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化作品,受到高尚情感與情趣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師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并能自主、有效地學習人類無限的知識。如果我們的學生不會讀書、不會學習,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是我們教學的重大失誤,也是我們教師的失職。因此,從新世紀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教學生學會讀書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學會讀書,學會獨立思考。
總之,閱讀教學是學生讀書的過程,也是學生閱讀能力(學生讀書)形成的過程,是思維過程,也是情感培養的過程。我們要以全新的理念,展現閱讀教學的目標、重點、基本策略。這樣有利于我們深入理解并研究當前的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及各方面素質的培養。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3
閱讀教學要達到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目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這就是要求我牢固樹立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思想。教師上課不應該單純著眼于完成教案中既定的教學環節﹑步驟,而忽視學生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如果我用一連串瑣碎的提問“牽”著學生走,只顧追求“正確答案”,忽視學生的理解過程,使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中,就顛倒了教與學的關系,變成了學生的學為教師的教服務。
要切實做到教為學服務,首先,在備課的時候要“心里想著學生”,圍繞著學生如何學去設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眼里有學生”,善于揣摩學生的心思,圍繞著學生會怎樣想﹑怎樣說,去啟發﹑點撥引導;當學生明確提出教案中未考慮到的卻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時調整教案,切實體現教為學服務。
其次,要引導學生參與到閱讀的實踐過程中,盡力推動他們自身去閱讀﹑思考,自行探索,自求了解。在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時候,不但要重視結論正確與否,更要重視結論形成的思維發展過程,推動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這樣,通過一篇篇課文的學習,學生所得到的不但僅是一個個結論,而且通過自身能動的閱讀實踐,悟出了怎樣去讀,怎樣去想,掌握了一些讀書方法。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
閱讀教學要達到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目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這就是要求我牢固樹立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思想。教師上課不應該單純著眼于完成教案中既定的教學環節﹑步驟,而忽視學生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如果我用一連串瑣碎的提問“牽”著學生走,只顧追求“正確答案”,忽視學生的理解過程,使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中,就顛倒了教與學的關系,變成了學生的學為教師的教服務。
要切實做到教為學服務,首先,在備課的時候要“心里想著學生”,圍繞著學生如何學去設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眼里有學生”,善于揣摩學生的心思,圍繞著學生會怎樣想﹑怎樣說,去啟發﹑點撥引導;當學生明確提出教案中未考慮到的卻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時調整教案,切實體現教為學服務。
其次,要引導學生參與到閱讀的實踐過程中,盡力推動他們自身去閱讀﹑思考,自行探索,自求了解。在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時候,不但要重視結論正確與否,更要重視結論形成的思維發展過程,推動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這樣,通過一篇篇課文的學習,學生所得到的不但僅是一個個結論,而且通過自身能動的閱讀實踐,悟出了怎樣去讀,怎樣去想,掌握了一些讀書方法。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4
這是一篇關于語文課題實驗總結,閱讀教學模式,小學閱讀興趣小組總結的文章。20xx年秋期,是我校語文發展性閱讀教學模式研究課題進入實質性研究的關鍵時期,也是進行此課改實驗以來,最有收獲感的一個學期。
20xx年秋期,是我校語文發展性閱讀教學模式研究課題進入實質性研究的關鍵時期,也是進行此課改實驗以來,最有收獲感的一個學期。為將下一個階段的實驗深化下去,特對本階段實驗做一下簡單的總結:
一、集體備課是保證
我校五、六年級是此課題的實驗年級,課題組于《學案》到達之初及時組織全體實驗老師對《學案》的操作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進行了第二單元的第一次嘗試備課(注:《學案》到達時第一單元已基本教學完)。此后,各年級組課題教案主備人及時于上一個單元結束后,下一個單元開始前組織全組教師認真備好下一單元的課。因我校參與實驗研究
的老師都是通過考調來的,或是學校最得力的優秀青年教師,他們業務精、熱情高。因此,大家勤于鉆研,熱烈討論,認真深入分析《學案》、學生與教材,充分發揮集體的.優勢,備課深入、質量高,因此,集體備課成為上好課、進行有效課改的重要保證。
二、小組合作學習是關鍵
本階段我校緊跟教科所、縣總課題組的步伐,主研五環節教學模式中的第一個環節--帶疑初讀。又特別是針對我校語文教學現狀,我們把課改的側重點置于小組合作學習上。在課題組的集體探討下,各實驗教師充分發揮自己及班級的優勢,將本班學生分成7-8人一個小組,各小組組長的任用、組員的分配;表達交流的口語表述形式、小組長的組織協調、對組內差生的引導等各方面都細致地進行了探究。
同時,課題組及時組織實驗教師進行集體反思,查找出問題及時想方設法去解決。因此,一個學期扎實地研究之后,我們發現學生的轉變真的令人刮目相看了:學生敢于自主學習,樂于自主表達,善于同伴協作,勤于讀文批注;語言表達的能力、合作學習的效率、課堂思維的深廣度、活躍度都有了極大地飛躍。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三、師師、生生、師生協作是核心。
針對本校課改開展難度系數極大的現狀,課題組要求全體實驗教師抱定不妥協、不放棄的決心,一心一意開展好本實驗研究。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之間自覺地相互研討、相互學習,如有經驗,大家分享;有困惑則共同解決。無論是辦公室、餐桌上,還是閑談間,大家都將研究中的得失作為最熱烈的談資。學生之間呢,也在教師的影響下,優生幫帶差生,生生之間相互合作,使差生也有了表達交流的膽量,第一環節中基礎知識的落實,也讓每位差生獲益匪淺,全班學生共同進步則是每個班所呈現的最好勢頭。而教師在課堂上、在各組內疾走穿梭、出謀劃策;時如良師,時如摯友;時而爭得面紅耳赤,時而產生思維的融合,這又成為師生之間有效協作的表現形式。
正因為有了師師、生生、師生之間的協作,本課題研究才有了實在性,這些在老師們的研究文章《蝶變》、《歷程》、《期末復習也自主》、《有感于"學生比老師講得好"》等中均有展現。
四、下個學期亟待改進之處
雖說這一學期確實有了實在的進步,但綜觀整個研究過程以及各班的變化,尚還不能用"圓滿"來形容,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有待改進:
1、研究結果的理論性呈現形式比較薄弱。表現在雖有進步,但老師們卻沒有從研究的表象中提煉出理論性的東西,來便于今后的總結、推廣。
2、實驗參與面不廣。學校參與本實驗的班級共有9個,老師共有7個,這很不利于實驗的長足發展。因此,下個學期準備在1-3年級中試驗兩個班,使本課題研究的年級低段化,以便于今后在各年級廣泛推進。
3、研討的活動有待更優化。本期雖然組織了公開課、階段研討、集體備課等活動,但每次活動中,老師們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學生的客觀因素,從而嚴重影響了探討的質量。今后要將探究的話題細化、具體化,將活動的內容深化、可操作化,將探討的形式廣泛化,從而推動實驗的進程。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5
刺眼之間,一個學期過去了,總的來說,我在這個學校已經工作了四年多了,由當時的的不成熟到現在的成熟,的確實確有了許多的轉變,也有許多的感受,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仔細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準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與連續教育與校本培訓。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也積存了不少別人的閱歷,也了解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復講書,我們必需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進展。所以我不但注意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留意從書本中吸取養分,仔細學習認真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學方面
1、備課從開學初,積極參與教研組組織的教研活動,仔細的預備備課,仔細的利用好每周的教研活動時間。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積極去聽老教師的課,仔細的向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閱歷以及那種對學生的仔細負責的態度,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可以依據要求,課前仔細備好課,寫好學校規定的標準的教案。備課時仔細鉆研教材、教參,學習好大綱,虛心向同年級組教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為了上好一節課,我常常的上網查閱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時常和有閱歷的老教師討論教學環節。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等,我積極的制作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理解形象化。
2、上課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預備。上課時仔細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動身,留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制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力量。培育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簡潔些的找學困生答復。因材施教,用學生的寵愛教學方法,學生積極的回答下列問題,能夠和學生積極的融合在一起,教學的任務順當完成,學生的學習效果比擬的抱負。
3、輔導我利用每天的中午輔導時間對學生進展輔導,不明白的給學生急躁講解,準時查缺補漏。同時補充一些課外題讓學生多練。此外,還與家長保持肯定的聯系,準時和家長溝通狀況,共同催促學生的學習。對學習比擬差的學生要進展個別的輔導,給他們進展強化訓練。
4、作業我把每天的作業經過細心地選擇,適當地留一些有利于學生智力進展的、思維提升的作業。對學生的作業認真的批改,對仔細完成且正確率高的學生進展表揚,對抄襲胡任務的學生進展教育。對存在的問題進展集中的講解。作業準時的批改與講解讓學生準時熟悉到自己的錯誤并在原有根底上有所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及其準備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我仍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語言不夠生動,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對待學生還不夠親切等。同時,在工作中,我意識到,人只要有一刻的松緩,一刻的懶散,你就會退步,就會落后,但別人卻在不斷的前進。所以,不但是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對自己,也要嚴格要求,要學會不斷反思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學方法,爭取更大進步,早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6
一、抓常規工作
1、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我們深深認識到,如果教師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本學期我們根據實際情況,組內教師深入學習《國家課程標準》、《有效備課》等,認真做好筆記并組織教師學習和討論教學中的熱點和冷點教學問題,從而使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認識教學新策略,并積極利用新方法組織好課堂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讓教師從經驗型向專業型,科研型轉變。
2、扎實搞好常規教研活動。
我們組同事之間是團結和睦的。在隔周周二的的教研組活動中做到“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每次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活動中對每一章節可能出現疑難問題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預設和分析,對近期要進行的教學內容由一個人進行分析主講,其他人補充發言,針對如何突破重難點一起探討,交流各自的良策,并一起學習優秀的教學案例,互相借鑒,努力在教學上體現出自己的特點。備課活動中對已經上過的內容進行總結和反思。找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及時補漏,探究課堂教學的藝術,處理學生中的疑難問題。提高我們每一個人的業務水平。
3、組織各類競賽,促進學生個體發展 。
在學生方面,本學期為了促一促各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低段數學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了數學口算競賽,動手操作及解決問題的比賽活動,教研組在賽前有計劃、有準備,賽后有反饋總結、有獎勵。同時就存在問題,思考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制定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二、深入開展校本教研
在學期中,我們低段組認真開展校本主題教研。在校本教研開展的過程中,我們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問題出發,實實在在地選好教學研究點,以小課題研究做引領,圍繞課題開展各項學習活動和實踐研討
活動,如針對性的理論學習、典型課例的磨課,錯例收集分析,課題教學故事交流等,實現教研和科研的緊密結合,提高教研活動的針對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低段學生,由于年齡小,知識結構尚未形成,思維還沒有成熟,在數學學習中容易出現許多錯誤。針對這些我們制定了小課題“低段學生計算常見錯誤分析及對策”,主要針對他們在平時作業中常出現的一些錯誤進行分析并尋找相應的解決策略,教給孩子具體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我反思和改正錯誤,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通過該課題的實踐和研究,我們找到了今后對待低段學生數學學習中常見錯誤的分析及應對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低段學生由于基礎知識不夠扎實,造成概念不清而引起的錯誤,因此教學時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鞏固;
2、低段學生由于心理原因會造成一些常見的錯誤,作為教師多研究學生的心理,有針對性的教學,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3、粗心致錯的矯正策略
(抄錯、寫錯、計算錯)對于這一類型粗心的學生矯正的方法需要學生的努力和老師與家長的監督密切配合。草旦發生就更加引人注目、促人思索.因此,在教學中可多途徑稿潦草、字跡模糊,計算馬虎,急于完成是抄錯寫錯計算錯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學生平時端正學習態度。驚訝產生于意外,意外之事一創設情景,設置一些有一定因抄錯寫錯而產生嚴重后果的事例,這樣能激發學生驚奇感,以提高學生去糾正粗心錯誤的愉悅性,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
(少看、漏看、跳躍看)對于這一類型粗心的學生矯正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和分析能力。可選準時機,有意按照學生的“常見病”、“多發病”的歧路適當出錯,把錯誤重新暴露給學生,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思考,使學生能分清錯誤類型,搞清問題之所在,從而做到對癥下藥、清除病根。
(概念不清認知錯誤)對于這一類型粗心的學生矯正的是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掌握概念,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多種途徑,多個層次,來理解定義和概念,對于相同相近相似的概念和定義,還可以進行及時的分析和比較,比較他們之間的相同相似的地方,也比較他們不同相反的地方,并以自己的方式建構知識體系,從而真正的理解概念,掌握知識,應用概念。
(類似題目混淆)對于這一類型粗心的學生矯正的方法是,遇到作業中,是是而非的內容千萬不能放過,對相同相近的題目多進行比較對比,找出題目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多進行歸納和總結。引發學生一系列的觀察、分析、比較等思維活動.在辨明了以上錯誤之后,使學生澄清了有關概念,并對粗心的后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存在不足之處:
1、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不夠。雖然我們通過自學、外出培訓等形式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但在將理論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時還是碰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所以,今后我們應更多閱讀教育刊物,多觀看名師教學課堂錄像,多寫寫教學反思以進一步提高理論素養并更好地用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
2、常規教學創新的力度還不夠。
3、專題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入,進一步細致,還沒有形成有高度的研究成果來。
4、對于優等和有潛力的學生,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仍舊有待提高,計算綜合運用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培養,整體的數學成績還需再上臺階。
四、今后努力方向
1、我們要從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環境,努力加強學習,教師是教育的關鍵,提高工作的責任心和工作的藝術性,開展教研組之間更進一步地交流溝通,努力提高我們數學教研組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2、嚴格抓好平日的教學常規工作,從上課、批改作業、能力訓練入手,嚴格要求學生,牢記古語“教不嚴,師之惰”,以此相互勉勵。
3、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我們將以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樹立競爭的學習風氣為主,注重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進行有序地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力爭以后在教科研、教學實踐上做文章,爭取早出成績,出好成績,把工作搞得更好、更扎實。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7
歌德曾說過:“想要得到聰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聰明的問題。”可見智慧的提問,不僅能使教師的教學目的明確地被學生掌握,教師也能憑此有效地把握課堂的進程;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填喂”的鴨子,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品味、感悟的學習的主人。筆者認為達成此目的的較好方法莫過注重主問題的精心設計。
一、主問題設計提出的背景
1.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肢解文本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以大量的講解替代學生的思考、理解;對文本進行條塊分割,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在講解中字詞句篇、語修邏面面俱到,摳挖“肢解”;忽視“人”的存在,忽視“語”之根本。重結果,輕過程;重分析,輕感悟。學生在機械的識記中何來“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美好目標終是天粟馬角。
2.新興的自由化閱讀曲解文本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可是有的教師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于是把“個性化正解”與“自由化誤讀”混淆。課堂上教師噤若寒蟬,不敢作任何引導,任由學生天馬行空地質疑,再由學生不知所云地解答,教師浮光掠影地點評一二。課堂氣氛是很熱烈,但試問課堂教學效率有多少?學生自由化的閱讀常出于天馬行空的臆斷,不入文而曲解,不知人而妄談,不論世而謬說,不察已而亂議。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這種完全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任由學生隔靴搔癢式的探究是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的。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過多、過細、過淺、過濫的“問”和“答”均會使語文課堂教學過程顯得平淡無味,一篇篇優美的課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被大量的問題“肢解”成一塊塊“零碎材料”,師生間、生生間的“問”“答”代替了本來應該有的美讀、美聽、美析,一節節本應該由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心靈“對話”的語文課成了師生間、生生間的“問答”課。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教師如能設計出可供學生深讀探究的、能夠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戰性的“主問題”,讓學生在自讀自探、合作交流中進行文本的解讀,從而真正成為課堂有序學習活動的主體,這才是高效的課堂,有效的閱讀。
二、主問題設計的特點
(一)何謂主問題
“主”據字典釋義為“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即為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動學生整體性閱讀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問題。“就是閱讀教學中立意高遠的有質量的課堂教學問題,是深層次課堂活動的引爆點、牽引機和粘和劑,在教學中顯現著‘以一當十’的力量。”(余映潮《論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就是從教學內容整體的角度或學生的整體參與性上引發思考、討論、理解、探究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問題。“主問題設計”,就是用精、少、實、活的問題激活課堂,精練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直指教學目標,達到高效目的。
(二)主問題設計的特點
1.主問題的設計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
傳統肢解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似概括、似解釋、似闡述、似發揮的內容講解,使“教師把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芻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主問題的設計江蘇省無錫市洛社初級中學黃蔚自己的關于教材的思考上,學生感知所教的東西很費力”(蘇霍姆林斯基語)師生均無力于關注課堂教學的思路是否清晰、層次梯度是否明晰。而自由化閱讀的課堂更是由于學生提問的隨意性而使文本解析陷于一片混亂之中。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為了使少年學生能注意聽講,我們應力求使講課的思路達到最清晰的程度”。而“主問題”是經過概括、提煉的,是教師精心閱讀課文與精心思考的思想結晶,它從宏觀上著眼,從大處入手,圍繞“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寫”等角度設置有梯度、有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由遠而近、由粗而細地感知文本。它對于簡約教學頭緒、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作用。同時“主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順序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一節課中的幾個重要的“主問題”,其出現的先后是一種科學有序的安排,它們不具有一般提問的'隨意性。這樣的課堂必是思路清晰,教與學有序、高效的。正所謂“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2.主問題的設計使閱讀教學具有整體性
主問題的設計徹底改變以往那種肢解課文、一講到底、“碎問碎答”的弊端,是將談話式、答問式、講析式的課堂教學引向以學生課堂思維活動為主的整體性閱讀教學。它更注重的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整體理解和賞析。設計到位的充滿藝術的問題輕便有力地架構起學生活動的思維框架,牽動對全篇課文的品讀、理解和討論,建立立體雙向交流的課堂結構。同時“主問題”對課文內容和教學過程都有著內在的牽引力,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每一個問題都能結構課堂上一個教學的“板塊”。因此藝術的主問題不僅能培養學生全局性閱讀觀念,而且使課堂更具有整體性。
3.主問題的設計突顯學生的主體性
主問題的設計要求教師用精、少、實、活的提問激活課堂,創新教學。這也就革除了過多、過細、過淺、過濫的問答無謂的損耗,在精煉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余,讓學生品讀文本,思考、質疑、發現、構建文本意義等有了充裕的時間;既杜絕了對文本淺嘗輒止、浮光掠影的閱讀弊端,又突顯了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主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在激烈的思考與探討中充分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求知感、創造感、成功感。
4.主問題的設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的灌注式教學模式教師把全副注意力放在自己對教材和教材內容的死記硬背上,以概念化、抽象化的結論代替個性化、人性化的發現。而自由化閱讀的課堂,教師的主導作用嚴重缺失,一味的強調“自然生成”,忽略教育的“宏觀引導”,使課堂教學陷入放任自流、茫然無序的狀態。而“主問題”是閱讀教學中立意高遠的有質量的課堂教學問題,是深層次課堂活動的引爆點、牽引機和粘合劑。因此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情境、備生活、備自己,還要備和課堂有關的一切主客觀因素。它對“教師傳授的新信息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應當準確、清晰,不應使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透徹理解和系統化時所進行的積極的腦力勞動發生紊亂”(蘇霍姆林斯基語)。教師在設計主問題時,不僅要考慮其高屋建瓴的特點,且要能夠充分實現學生主體性探究的空間,能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與樂趣。而教師在課堂上也需隨時捕捉學生的疑問、想法、創見等精彩瞬間,使課堂更有寬度、厚度、深度和廣度。
三、主問題設計的角度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基于此主問題的設計可從課文內容的把握,語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感悟及質疑反思幾方面入手。
1.從內容感知的角度設計主問題
閱讀過程中只有從宏觀著眼,整體感知課文,才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涵主旨,才能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體會作者的匠心。因此主問題的設計不妨可從內容感知的角度入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筆者設計的主問題是“文中一共寫了幾次‘背影’?結合文本具體品析”。通過這個主問題學生不僅能清晰地梳理出四次“背影”引領下的文章思路,且必然對其精致的細節描寫和蘊藏的情感引起關注與深入思考。“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果就在于此。
2.從語言品味的角度設計主問題
高爾基曾說:“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劉勰則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文以入情。”可見,教師在對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進行主問題設計時,首先想到的應是對語言的品味。語言的品味是指對語言的細心揣摩、辨析,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來傳情達意的。如在蕭紅的《呼蘭河傳》教學中,筆者抓住作者對后花園精心描寫的語句,設疑“后花園到底是一個如何神奇的地方,是一個什么樣的園子?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描寫景物的語句加以朗讀、品析。(提示:作者寫了哪些景物,突出景物什么特點,怎樣來描寫?圈點關鍵詞句,從修辭、句式、表達效果、閱讀感受等方面品析)”。這個主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在深入探究中不僅體味、學習到了語言之美,更為文章主旨的挖掘奠定了有力的基石。3.從思想情感體悟的角度設計主問題對一篇文章的整體把握,不應僅僅停留在字面意思,歸納文章的大意,更重要的是要體驗文章內在的情感和主旨,它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在教學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筆者針對該詞作者的思想情感設計了主問題:“上下闋中分別由哪個字寫出了詞人當時的心情,請結合詞句具體分析?”學生要逐層深入的理解、領悟了詩人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為國效命的堅定決心和愛國思想,以及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就需建立在準確地梳理上下闋各層次內容的基礎之上,這就是主問題精簡的特點。
4.從質疑反思的角度設計主問題
此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有疑必問,無疑總結反思”。課堂源于質疑,我們要將“疑”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課前設疑,讀中釋疑,讀后思疑”,使學生在思維的不斷碰撞中加深對文本的領悟,讓學生逐漸養成用懷疑和批判的眼光審視問題的能力。在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過程的最后總結本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時,大部分同學認為很簡單,作者就是要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與損害。此時不妨設計主問題:“對魯迅先生在本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你是否有不同的見解?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這樣的問題設計不僅讓學生真正成為思考的主體,課堂的主角,而且擺脫了消極地接受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并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主問題的設計使課堂教學變得精約、有序、靈動而高效,真正實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目標。隨著大家對主問題設計研究的深入,相信語文課堂必將愈加精彩!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8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發現美、感知美、對美的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批注式閱讀教學可以更好讓展現閱讀中的美好世界。批注式閱讀是指學生在自我學習的條件下,對閱讀文章以眉批、旁批、夾批、勾圈描畫等方式向外界傳達在讀過這篇文章后的最真切的感受,可以實現人與人、人與文本、文本與文本之間的交流,從閱讀的本質上來說,這樣的效果才應該是真正的閱讀所產生的。
1.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含義
批注式閱讀教學是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相互溝通探討出的結晶,即對于教材中的閱讀題材的理解及疑問,通常是在文章周邊將自己的想法寫上去,表達對于這部分內容的獨特理解。因為涉及閱讀文章,根據語文這一學科的學科特點,在閱讀這一塊,注重的就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批注式閱讀也不例外。所以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輔助學生,主要靠的是學生自學的能力和思維發展能力。批注式閱讀教學突破了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學生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教師由主體轉變成輔助者,這是語文閱讀教育的一大改進。傳統的閱讀教學都是以老師為課堂的中心,學生以聽為主,這種方式著實不夠優秀,學生往往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批注式閱讀教學則在實質上提升了,學生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對文章進行各方面的批注和理解,將自己的想法如實地記錄在文章周圍,不僅有利于吸收文章的知識,而且有利于日后的復習。
2.批注式閱讀教學對于中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意義
初中生是一群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年齡特征,導致他們的求知欲非常強烈,他們渴望了解這個世界,而閱讀無疑是最直接的辦法,所以他們的閱讀欲特別強。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這就為批注式閱讀教學提供了先決條件。當然,實行批注式閱讀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強。對中學生的積極意義如下:
2.1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俗語可以說是對批注式閱讀教學積極作用的概括,對傳統閱讀教學來說,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地接收老師傳授的知識,但是,與其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如讓學生主動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批注式閱讀教學講求的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要學生主動學,主動將自己的感受寫出來,這是人與文章之間的溝通,學生所做的批注可以是對文章的理解,可以是由此產生的感悟,也可以是由此聯想到的與文章有關的內容等,這就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因為學習范圍更廣泛,使得學生更能開發大腦,從而真正領略閱讀之美,提高閱讀修養。
2.2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自古以來,讀和寫都是不分家的。閱歷廣了好文章自然手到擒來。寫作和閱讀可以說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兩項,只有二者兼顧好,才能提高語文水平。中學生的語文水準說高也不高,說低也不低,正處于過渡期間,因此,對于閱讀和寫作的要求更是要嚴格。而批注式閱讀可以做到二者兼顧,提高中學生的語文水平。首先,批注式閱讀本身就要求閱讀者深入閱讀。其次,動筆標注的時候鍛煉了寫作能力,無論是對文章的感悟抑或是借此聯想到的內容,日積月累,必定會增強讀者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爸爸的花兒落了》時,感受主人公的.內心時,看著主人公慢慢長大,我想讀者一定會想要寫一段話,談談自己的感受。此時寫下的感受,就是未來寫相關的作文素材。2.3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批注式閱讀教學要求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同時不斷學習,從而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當今社會不斷發展,所有一切都更新得很快,因此,未來的人才也要不斷學習,以適應社會的變化。
3.中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教授的閱讀技巧
3.1創設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利用初中生好奇的特點,將文章內容合理地融入情景,根據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寫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在教學《孔乙己》中孔乙己寫茴香豆的“茴”時,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表演出來,其他學生根據該情景,重新體會文章內容,標注出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
3.2充分發揮多元化閱讀方式。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這樣不利于中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不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創新,引進多元化的閱讀方式,發揮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優勢,讓學生反客為主,成為課堂的主體。當學生遇到一些問題不能解決的時候,就需要教師答疑解惑,與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從而不僅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而且使得兩者之間互相學習,如學生可以學到新的閱讀技能,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改進教學方案。例如:在讀《傷仲永》這篇文章時,學生對“傷”這個字理解不了,這時老師就可以根據內容講述相關知識,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4.結語
作為教育者,筆者認為應該增強學生這方面的閱讀能力。在批注式閱讀中,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應該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和方法給予學生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批注式閱讀,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學生不僅學到閱讀知識,而且學到自學方法,更拓寬視野,增強自主創造性,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素養的提升。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9
現行的語文課教學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知識理解型"的教學模式,一種是"思維訓練型"的教學模式。前者教師致力于讓學生理解語文完整的知識系統,一般按照"解題--釋詞--分段--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練習"的程序教學。運用這種模式的教師強調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而忽視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只讓學生理解語文工具的知識,而忽視培養他們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后者教師致力于發展學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閱讀課文--教師提問--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程序教學。運用這種模式的教師則強調語文課程的發展性,而比較忽視語文的工具性。只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不重視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以上兩種模式盡管有不同的教學理念和不同的教學活動結構,但它們也有兩大共同點,一、是前者教師"一講到底"后者教師"一問到底"。教學活動都以教師為主體,而不以學生為主體。二、是教學活動都以理解為重點,前者是理解課文的知識內容,后者是通過理解課文發展學生智力。兩都是重理解,輕感悟;重分析,輕運用。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衡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是否科學,是否合理的標準:1、是否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2、在教學中是否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3、是否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重視語文課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即正確處理基礎性與創造性的關系;5、是否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即要遵循發展性原理,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寫字、學漢語拼音、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思,和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進行綜合性學習。我認為閱讀教學應注意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掌握語文工具的知識和學會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并重點培養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我覺得現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閱讀課教學方式的轉變
傳統的閱讀課教學,是學生被動、單一、接受的學習過程,是教師向學生灌輸和填充的教學過程,把學生當做一個個可以裝許多知識的瓶子,通過反復*練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視和抹煞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無法形成健康的個性,更不要說形成末來社會所必需的各種能力。
閱讀教學應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這一課時,嘗試采取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全班學生分成十個小組,每個小組四個成員組成: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兩個成績一般的學生和一個成績較差的學生,桌椅也跟著進行調整。在小組討論中我提出了各小組要解決的四個問題:(1、"野"在課文中指什么意思?2、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這種"野"的?3、是怎樣寫出這種"野"的?4、把你覺得寫得好的內容多讀一讀,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大家踴躍加入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積極地進行討論,各抒已見,合作解決問題。我也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并適當的點拔,引導他們所討論的問題。當學生討論結束后,我讓各小組派代表來向老師匯報自學的情況,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適時進行指點,幫助。在討論匯報中,有的還提出了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也有對問題的不同看法進行激烈的爭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及學會團體協作的能力。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沉悶,被動的了。而樂于去學,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中。"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因此我覺得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運用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來達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閱讀教學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但我們也要充分運用課外的學習資源,適時適量地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跨出校門,走向社會,*近自然,讓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里學習語文,增長才干,學會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謎》這一課時,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上網去查閱有關天文知識,讓學生通過上網了解自己感興趣內容,和解決課文中的疑惑。再讓學生在班上把上網后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匯報,各小組互相交流討論。學生不但掌握了課文的內容,同時也大大激發對天文知識的濃厚興趣,課外我還讓學生組織一個天文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再上網或到圖書室借閱課外書及觀測天體,進一步讓學生去認識、探索宇宙的奧秘。又如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其中有一部分內容是當小記者,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輪流練習當小記者,對別的同學進行采訪。在小組模擬的基礎上,全班交流總結:怎樣采訪才能獲得成功,及當記者應當注意些什么。并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社會中去實踐,讓學生當小記者去采訪本村的主產業"蟶苗"的養殖戶們,讓他們去了解蟶苗的養殖過程、了解勞動者的艱辛、了解水污染對水生物的影響等問題。學生在當小記者的過程中,充分的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在這次小記者采訪中學生學到了課本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時也開闊了視野,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內容。
注意閱讀教學中人文內涵的滲透
語文學科是人文學科,人文學科的價值在于使學生在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學中注意人文性的滲透。如在教孟郊寫的《游子吟》這一課,讓學生理解詩句的含義后,我讓學生談談學了這首詩后的感受?并說說你們的母親又是如何?你將來想怎樣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學生暢所欲言,紛紛說出各自母親是如何對自已無微不致的關懷,將來要如何去報答母愛。我聽了后,感到很高興,及時地加肯定和表揚,并對學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學長大以后能夠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學中讓學生懂得父母的養育我們的艱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如《落花生》這課是一篇人文內涵十分豐富的課文,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討論,做人的道理。在學習中領會了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要像花生一樣做有用的人,對社會有用有貢獻的人。在教學中滲透了人文內涵,培養了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法指導
互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組織互動學習的方式,改變過去班級授課中"傳遞--接受"式的師生單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學習小組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組織形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個性。
2、交還自主權,提供學生創新的時空
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學習為本,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時空,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3、轉換角色,挖掘學生創新的潛質
(1)轉換師生之間的角色
這種方法往往是教師創設某種疑問,讓學生幫助解決的方法。這樣做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生在"幫助"老師弄清疑問的過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角色轉換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某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好,教師就可以讓他當小老師去教其他的同學學習;如果誰的課文朗讀得好,就可以請他范讀;如果誰理解得深刻,就請他來表演。這樣在學習中角色不斷地轉換,能夠喚起學生積極上進的心理,調動學生內在的動因,不斷探索知識,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挖掘創新的潛質。
(3)學生與學習內容中的角色轉換
語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著作家的靈感、激情和思想,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為學生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教學中可以分角色朗讀、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讓他們與這些角色同喜同悲,這樣,學生內在的情感與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鳴,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學生的再創造中得到延伸,學生學習語文的時空得到了拓展,學生創新的潛質也可以發揮了。
我覺得語文閱讀教學除了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養。才能真正地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0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也是一門情感學科,它離不開聽、說、讀、寫。其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才能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呢?這就需要教師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接受陶冶情操和品德的教育,把教師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口才發揮出來,讓學生掌握好閱讀技巧,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這才是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互動式教學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活動,兩者要互相協調參與,這樣才能很好的完成信息傳遞與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師需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小主人”,充分鍛煉他們勇于思考和積極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們在課堂上多動腦筋。如果教師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思維方式進行教學,甚至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學生就會養成依賴教師的思想,教學任務也很難落實。所以,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就不會激發出來,他們將永遠依賴教師傳授的知識與答案,成為知識的“奴隸”。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拋開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觀念,努力創建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地動腦思考,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提出好點子,好建議。例如,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提出良好的建議,還可以讓學生提出怎樣閱讀的好點子,提出的越多越好。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建議進行認真分析,并把好的建議發表在班級的板報上,同時,把這些建議運用到閱讀教學中來,這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并讓他們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當學生的建議被采納后,就會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也通過采納學生的建議了解到哪些內容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哪些是學生最需要的和最受歡迎的,通過不斷地改進,教師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最后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閱讀教學的梯度化設計
閱讀就是指閱讀文章,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怎樣讀懂文章,讀懂之后文章就會顯得層次分明。簡單地說,閱讀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就是解讀與認讀。它是指對文章語言的認知,對文章中信息的整合與提取,同時對文章表達的內容進行概括與分析。對于文學類的作品,還需要進行評價與鑒賞。認讀的過程雖然比較簡單,但由于學生的選擇不同,整個過程容易受到干擾,這時候教師就需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歸納與引導,當學生遇到困惑的時候,有序的引出最終的問題,并解決學生的困惑。像解讀一些大眾化的問題,教師就必須把握好文章的表達內容和表達方式,就好比寫作一樣,閱讀也需要一個整體思路,這個思路由局部到整體,再由整體到局部。在這個循環之中,教師可以多考慮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差異的不同設計出合理的教學內容。例如,評價與創新,認讀與鑒賞等等,這都是閱讀中體現出來的梯度。每一個學生都要發揮出他們的專長。例如,善于觀察就需要多觀察,善于組織就多去組織,善于思考就多表達自己的思想,善于表演就要讓他們表現出來,善于辯論就讓他們多表達。當學生們的專長發揮出來的時候,最后一定會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應。在梯度化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盡量讓學生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程度方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才能各有所得,獲得全面的提高。
三、閱讀能力的培養
初中語文的閱讀能力必須遵循著一定的發展順序,要從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入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從積累開始。積累階段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其內容包括:語言、字形、字音、字義等等,這些基礎知識都要掌握牢固,還要準確地判斷出簡單句與復合句的結構并加以分析。要熟練地掌握文章中語言表達的.特點,掌握文章的特征。另外,教師應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和范文,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更好地消化文章中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學生接受新的觀念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學生還要多積累生活方面的經驗,文化知識和各種寫作技巧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所以,教師應結合教材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積累知識。
(二)慢慢理解。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與思維能力,這樣才使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1.培養判斷能力。讀者理解事物的本質即是判斷能力,也是明確概念的意思。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文中的判斷句進行有效的訓練。例如,“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這個句子如果去掉“往往”就會變得絕對化了。而加上“往往”對現象的揭示會變得更加準確。
2.培養聯想能力。聯想能力是指,通過觀察或者感受一個事物的觀念與印象,聯想到另外一個事物觀念與印象的能力。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聯想能力的時候,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有形文字的意義和空間,使人們對事物的理解更加合理與準確。因此,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聯想。還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總而言之,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為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提高奠定了基礎,只有讓學生掌握較好的閱讀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與領會文章中的意義,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所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合理與有效的閱讀訓練,才能逐漸提升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1
古今中外,學者一致認為:多讀書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葉圣陶先生曾說:“學語文,豈能僅僅讀《語文》,必須在國文教本之外再看其它的書,越多越好。這樣才能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章的技能。”崔巒先生也講過:“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有一二百萬字的閱讀量,腦子里裝著上百篇文章,80首古詩,有了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寫能力一定會提高。”閱讀心理學認為:閱讀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從事生產勞動,以及各項工作的基本技能。教師和家長不可能永遠陪伴著孩子,而好書卻可以成為他們終生的良師益友。為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小學階段必須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第一次明確規定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每年學生不少于5萬字。隨著學生識字量的不斷增多,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針對學生特點,以及學生讀書的層次不齊,我主要從培養孩子的讀書方法和讀書興趣來抓起,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一步一步地走進課外閱讀的多彩世界。 下面我就談談平時在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樂讀。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么如何激
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呢?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閱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記得有一次,我給學生們講《丑小鴨》的故事,當我講到丑小鴨由于長得難看,受到兄弟姐妹的嘲笑和欺負離開了家后——講到這我嘎然而止,學生迫切知道結果。而我卻讓他們先猜猜結局。在一一否定了他們的答案后,我便出示《安徒生童話》一書告訴他們,想知道結果就借讀這本書,里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我重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課外閱讀的內容安排、組織形式等盡可能地滿足于學生的需求,使學生樂讀、愛讀,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二、鼓勵孩子讀自己喜歡的書,使學生會讀。
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不是說放任自流了,而是要指導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建議他們讀那些有趣味性、篇幅不長的童話故事、神話故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其次要有科學性,如《十萬個為什么》、《海底兩萬里》等書。
三、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多讀。
1、保證書目。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要給學生以閱讀的自由,給他們時間上的保證。我盡可能地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去自由閱讀。我經常鼓勵孩子多買課外書,班里的孩子每人都有好幾本課外書,孩子們把自己的書都放在教室里的圖書角里。班上圖書角的建立為孩子們提供了廣闊的讀書空間。找班上讀書優秀的幾位同學,負責班上同學的借書還書。資源共享,大家輪流著看,讀書的范圍更廣了。
2、保證時間。我每天擠出時間來,讓他們讀。天天讀,才能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每天到校,只要走進教室,就讓孩子們養成讀書的習慣。中午的時間,也是讀書的時間。另外,減少重復、無效、無意義的課外作業,把時間騰出來讓學生進行“自我閱讀”。使孩子們讀書有了充分的時間保證。
3、注意積累。在進行閱讀時,要教育孩子“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愛的形式來記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本應該成為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讀到好文章,摘錄好詞佳句,記下心得體會;閱讀累了,就在本子上或畫一朵小花,或描一只小蟲,給課外閱讀增添無限的情趣。規定每晚的讀書內容,每讀一篇,讓父母檢查簽名。讀讀背背較短的詩歌,每完成5篇,獎一顆星,一篇較長的文章,3篇獎一顆。由班上的小組長和老師作為考查人員。如果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能恰當地用上去,我們就獎給她一枚表達章。只有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才能讓他們靈動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
“學海”“書山”之間,從而穩定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填記錄表。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鼓勵那些愛讀書、讀書認真的孩子,我細致的做了份閱讀記錄表,由學生每周填寫一張,內容包括閱讀篇目、字數、認識的新字,里面的人物。從閱讀記錄表里,我詳細掌握了孩子們的效果、收獲。知道了他們每天都堅持讀書,每個月最少的也會讀六千字,最多的能讀一萬字以上。
5、開展活動
(1)班里經常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每天下午,都會分小組交流前一天的個人讀書情況。每周都會舉行一次讀書活動。比如:我在班里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2)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瑯瑯上口,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于發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文字鑒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我每周讓學生至少背誦一首古詩,為了便于檢查,內容我統一指導,程度好的學生可再選出自己喜歡的來背。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2
本期我們使用的教材是字寶寶樂園系列讀本《啟蒙閱讀》第五冊,制定的幼兒閱讀量為18篇,我們遵循幼兒學習的特點,利用游戲的形式提高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在我班三位老師的默契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閱讀教學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對漢字產生興趣,在班內設立了字寶寶區角,為幼兒創設了學習環境、學習氛圍;培養幼兒有主動探索漢字的愿望,初步了解漢字與句型、段落之間的承接關系,開始有興趣閱讀圖書中與畫面有直接對應關系的文字。我們還及時利用課余時間對幼兒進行游戲性、表演性地練習,讓幼兒對文章內容不容易遺忘。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利用晨間活動、餐前、離園前讓幼兒自由閱讀
一回生,二回熟,時間久了自然也就認識了。
二、根據我班幼兒興趣特點
把識字揉和在日常生活中。如:在學課文《風兒在哪里》時,讓幼兒們自制一個風車,然后引導幼兒去探索發現,不講究形式,不向幼兒交待任務,不給幼兒任何壓力,讓他們在各種活動中、玩耍中輕松愉快地、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風兒就在我們的身旁。他們在活動中一邊做,一邊玩,一邊識字閱讀,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作用,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散文。
三、結合利用墻飾
創設漢字環境,因為墻飾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審美性,也是幼兒最感興趣的,能給幼兒以美的感受,藝術的熏陶,所以我們在區域角中創設了“字寶寶樂園”,貼上已學過的漢字和古詩詞,便于幼兒復習鞏固,讓幼兒置身于認字和閱讀的環境中,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溫故而知新。
四、注重閱讀
活動中的個體差異,堅持正面鼓勵,幼兒的生長發育受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存在個體差異。在啟蒙教育中,我們發現,幼兒的閱讀興趣及獲得的識字量存在明顯差異。但如果一直堅持正面誘導、鼓勵,多表揚,多肯定,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感受到識字和閱讀是一種好玩的游戲,有快樂的情緒體驗,使他們愛學、愿學、樂學,改善學習習慣,就會獲得好的成效。
五、家長的配合方面:
幼兒園的閱讀教學活動,最好取得家長的適當配合,效果更佳。據我們了解,家長能配合幼兒園閱讀教學活動的幼兒,他們的閱讀水平要大大超過那些家長配合得不協調幼兒的水平。如果家長能根據幼兒園教學計劃適當地幫助孩子鞏固所學的內容,那么幼兒對漢字的掌握情況及閱讀能力會更好。所以我們會利用接送人時間多與家長進行溝通,并利用博客經常和家長交流孩子每個階段的學習情況。
經過一期的學習,孩子們對啟蒙閱讀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孩子們能正確地說好普通話,會使用合適的量詞、形容詞,能用教師要求的詞語說完整的句子,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能看圖講述故事內容,能閱讀很多簡短的文字。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每個孩子的頭腦都是一片沃土,等待著育苗人的開墾、灑播。為了明天美好的夢想,讓我們共同去努力吧!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3
近十余年來,我們在中心學習法課題實驗教學中,本著教育學生學會學習這一根本性教學目標,注意在語文教學中教育學生學會閱讀,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列入語文教學年度、學期課時的教學計劃中。
我們在實驗過程中發現、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鑒賞能力是學生學會閱讀的四個關鍵因素;其中,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是關鍵之關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相應以培養這兩種能力為重點訓練項目。其中理解能力的培養尤其應當成為閱讀教學的核心。因此,如何為學生打下扎實的閱讀基礎,如何訓練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了我們課題實驗教學的研究重點。
一、培養學生“手到”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的時效性的探究性
古人強調“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其實,還應再加一到,即“手到”。所謂手到,首先是指閱讀過程中,讀者要用筆在文章中圈、點、畫、注;第二是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要寫讀書筆記,以積累詞匯,總結閱讀經驗,評價閱讀材料。
實驗教學前,實驗班的小學生中至少有一半學生未養成閱讀“手到”的習慣。究其原因,是教師對這個問題未引起重視,僅僅在教學中輕描淡寫地提到,而沒有對學生明確提出更明確的要求,更沒有在如何“手到”方面進行細致的引導、指導、訓練和檢查。
實驗教學中,我們圍繞要養成學生閱讀時勤于動手的習慣這個問題進行探究,認識到教師必須耐心細致地做工作,要對學生明確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進行精心的指導、訓練和檢查。教師設計了統一的讀書卡片,定期發放,定期收回檢查。對讀書筆記寫得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或傳閱,或展覽,或刊載,以加強學生在閱讀時“手到”的意識,把教師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培養學生“手到”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的時效性和探究性,既是課內閱讀的需要,也是課外閱讀的需要,更是學生將來自我發展的需要。
二、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閱讀的習慣,提升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
聯系上下文是閱讀課文的一種重要方法。“課標”對此作了明確的要求。實驗教學前我們作調查時發現,還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在小學畢業甚至中學畢業以后,還未養成聯系上下文閱讀的習慣。
教學實踐表明,要使學生養成聯系上下文閱讀的習慣并不難,關鍵是教師要循循善誘,進行耐心而持久的引導和訓練。要努力做到學生的“學踐”遵循作者的思路。因為,思路是作者遣詞造句、構段謀篇的走向和路徑,文章的語言文字、思想內容通過作者思路的穿針引線,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實驗教學中我們下了一翻功夫,參與實驗教學的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地從文章的思想內容入手,引導學生認知作者思路,領會產欣賞作者的思路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方面的穿針引線之功,誘導學生的學路與文章的思路一致,潛心領會作者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良苦用心,在“粗讀”、“細讀”、“熟讀”和“廣讀”中披文入情,從而深層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真情實感。聯系上下文閱讀,其要領就是刻意關注文章的思路,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抓住微觀,把握宏觀。養成聯系上下文閱讀的習慣,不但是閱讀方法的問題,而且是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問題。
三、培養學生“咬文嚼字”的習慣,提升學生品詞評句的能力
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通過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情感,讀者則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見語言文字是溝通作者與讀者的橋梁。作者要與讀者進行心靈交流,就必須把自身的思想感情付諸語言文字;讀者要與作進進行心靈交流,就必須對語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而讓學生學業會“咬文嚼字”,正是訓練他們通過品詞評句深入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
“咬文嚼字”這個成語,常常用來諷刺過度地字斟句酌。我們當然反對那死摳字眼而不領會精神實質的書呆子式的“咬文嚼字”。實驗前,學生閱讀的現狀是習慣于囫圇吞棗,不會品詞評句,嚴重地影響了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為了從小培養學生品詞評句的能力,我們在實驗教學中狠抓學生“咬文嚼字”的訓練。當然,這與人們通常聽說的“咬文嚼字”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語文教師重視訓練學生抓關鍵詞句、重點詞句,做到既抓得快、抓得準,又評得對,評得深。以前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那種教師包辦代替,或死摳教學參與書中的所謂知識點和答案的做法,已經被徹底廢除。
四、培養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比較的習慣,提升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有比較才通通家鑒別。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培養學生新聞記者中進行比較的習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建立起自身的認知結構,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提升閱讀分析能力。
實驗前有相當數量的學生還未養成比較閱讀的習慣,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語文教師在平時閱讀教學中未能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和訓練,講讀課文進也往往孤立地分析課文。實驗教學中,我們重視引導教師對語文教材的編排體系了然于胸,備課時把視野放得開闊一些,盡可能把以前教學過的文章作個篩選,找出可以比較的'文章,從選材、構思、形象刻畫、表達方式、語言利用、主題思想等方面誘導學生作印象深刻的比較。當然,由于課時的限制,一篇課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進行比較分析,而是抓一二點最有特色的部分作些比較,或求同,或求異;或聚焦,或輻射;或橫向,或縱向。
五、培養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想象的習慣,提升學生想象閱讀的能力 想象是人們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文學創造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劉勰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消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吶珠玉之聲;眉捷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可以說,作家如果離開了想象,就無文學創作可言。閱讀欣賞文學作品,也同樣需要有想象的參與。讀者想象豐富,不但可以更充分更深刻的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優美意境,而且可以啟發讀者進行藝術再“創作”,從而進一步豐富文章的內涵,豐滿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意境。因此,培養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想象的習慣,提升學生想象閱讀的能力,在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絕不能忽視。
在實驗教學前的教學中對學生想象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或多或少有所忽視。為了應試,某些教師將一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文章,弄成了一堆干巴巴的文字符號。教師將文章分解得支離破碎,動人的描寫不見了,豐滿的藝術形象不見了,優美的意境不見了。面對課文,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骨頭,不見血肉。實驗教學中,我們強調從文章的整體教學入手,側重引導學生對動人的描寫、豐滿的藝術形象、優美的意境進行想象,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六、增多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提升學生閱讀廣泛性和效益性
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努力從課內向課外延伸,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的補充和擴展,從而使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有機整體。
在實驗教學前,課外閱讀還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種種因素使得語文教師都把眼睛緊緊盯在教科書和練習上,根本無暇顧及學生的課外閱讀。實驗教學中,我們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這就必須使學生生活在書籍的世界里,生活在課內外閱讀的世界里。而不能象實驗前一樣,讓學生生活在試卷的世界里,生活在練習和考試的世界里。
實驗教學開始以來,我們注意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各個實驗班普遍建立了“圖書角”,籌集資金選購了與語文教材相匹配的課外讀物,供學生生閱讀;同時,倡導、鼓勵學生每天必進閱覽室;還積極與家長聯系,請家長支持學生訂購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品。放手讓學生“廣讀”極大地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不怕學生成為有讀書癖的“怪人”。
實踐證明,課外閱讀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訓練學生的思維,積累學生的閱讀經驗,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陶冶學業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健全學生的人格等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誠然,使學生學會閱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廣大語文教師一項神圣使命。實驗證明,只要廣大語文教師同在思想上重視,在教學策略上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安排,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的共性和個性特征,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是不難培養的,使學生學會閱讀的目標也是不難實現的。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4
棗莊市嶧城區壇山中學課題組成員,于20xx年4月在臨沂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與文學教育課題研究”的開題活動,會上聽取了省教研室張偉忠老師和北大中文系孔慶東教授的報告,有很多的感受和收獲,回來后,我們課題組又認真研究了課題的“總體方案”、“實驗方案”,成立了課題領導小組、指導小組、研究小組,并召開了隆重的開題儀式,有序的開展了相關研究。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得到了省教研室張偉忠老師的親臨指導,其間市教研室單波主任和區教研室王錦華主任也多次指導,并初見成效,下面把課題實施的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課題的實驗過程及特色
一、正確理解“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與文學教育”課題研究的內容
個性化閱讀教學既研究個性化的教,更研究個性化的學,以及二者的相融。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最佳材料則是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特別是文學性的課文,更容易體現閱讀的個性化色彩。因此,個性化閱讀教學和文學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語文個性化教學是指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實現學生個性發展培養目標的教學結構。它強調確立新的學習觀和學生觀,提倡以自主學習為基礎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并因材施教,在繼承傳統閱讀教學優秀經驗和借鑒現代教學科學理論的基礎上,真正在實踐中實現閱讀教學的個性化,確立文學教育在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人文素養,促使其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
二、制定計劃,確立目標,走好每一步
自從課題立項,準許實施之后,召開了全體課題組成員參加,區、校領導參加的課題研究開題大會。在會上宣布成立了以校長為課題組長,區、市教研室領導為指導和全體課題組成員為具體實施者的課題改革領導小組和實驗小組,并明確了目標、任務和具體分工,為課改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努力學習、加強合作、解決操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老師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是改革能夠順利推行的關鍵,因此,在課題實施過程中,組織實驗教師集中學習當前先進的與語文教學相關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自己對課改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把它們擺在桌面上,共同研究、探討,尋找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同時積極參加區、市、省及中語會組織的各項教師培訓,聽課、研討等活動。
四、了解學情、端正學生思想、使改革在學生中順利進行
在課改實驗初期,了解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看法,以及“學生心目中的語文課”調查,把它作為了解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在實驗過程中,及時向學生滲透語文課改的思想,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從不自覺到自覺培養和鍛煉自己學習語文的能力。
五、重視課改的過程管理,使課改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實處
嚴格的過程管理是課改實驗管理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實驗成功的保證。為促進課題研究實驗的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課改實驗領導小組先后制定出臺了實驗教師理論學習制度、實驗檔案管理制度、實驗教師責任制度、實驗教師獎勵制度等各種規章制度,并定期對各種制度、要求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通報。
六、規范成果積累、存檔工作
從課改實驗之日起,就對實驗過程中的材料積累,提出了具體而嚴格的要求。嚴格按照實驗檔案管理制度執行。并且有專人分管,有專用檔案櫥柜。如實驗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實驗方案、學案錦集、理論學習筆記、論文集、學習資料庫、聽評課、觀評課材料、學生情況調查表、家長反饋表及由該課題所延發出來的各種刊物、雜志;各種學習活動的音像資料等。確保資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實性、規范性。為實驗的繼續實施和全面推廣做好充分的準備。
七、課題研究為語文教學開辟了一片嶄新天地
通過個性化語文課堂教學,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較好的改變了課堂教學沉悶的局面。并且學生聽、說、讀、寫、交際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真正使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例如:課題組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開設了“大閱讀”課。并且制訂了“大閱讀”課計劃,統一給學生配備了摘抄本。還在學期中,集中學生召開閱讀方法研討會。同時為了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課題組還舉行了每學年一次的“閱讀能力大賽”和閱讀考級制度。這些做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八、具體做法及設想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
閱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是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應該讓學生親歷親為,而不應該讓教師包辦代替。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本,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的內容包括:利用工具書解決詞語;逐段概括大意、理清思路;從不同角度寫讀的收獲。在此基礎上,進行合作閱讀:學生主動參與,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這一過程是以整體感知為基礎,全面的理解、吸收、領悟文章的精粹。在學生充分地讀文本的過程中,把握文本的內容、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感情。讓學生走進文本、走近作者,與之對話,從而有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最終達到使閱讀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的閱讀課,閱讀的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則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具體做法:
1、各班建立圖書角,人均2—3冊,每天保證30分鐘的課外閱讀的時間。
2、每個學生建立讀書筆記本,每月展評一次。
3、開設了“大閱讀”課,并且制訂了“大閱讀”課計劃,統一給學生配備了摘抄本。
4、舉行“閱讀能力大賽”和制定閱讀考級制度。
(二)個性化作文的教學
當我們準備讓學生寫作文的時候,聽到往往是一聲聲的嘆息,即使是九年級的學生,也只是應付而已。我們理解學生沒有生活,同時,又埋怨學生不能細致入微地體會生活。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及我們理解了學生個性化表達是在需要、自主、真實的基礎上完成的。為此,我們教師有以下的做法或設想。
1.學生佳作展示。拿那些名人名家的作品感染學生固然不錯,但很多學生會想:他們是名人,我離他們可差遠了。這樣看來,倒不如拿學生的作品來激勵學生,讓他們感覺更親切。所以,我經常把平時積累的學生佳作展示給學生,尤其是在報刊、雜志上發表過或競賽獲獎的作品。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5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的學期也接近了尾聲。回憶這過去的一學期,無論是孩子、教師還是家長都經受了一個難忘的成長過程。每個孩子在幼兒園里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為了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工作,提高保教質量,將《綱要》精神貫徹到一日活動中,促進幼兒身心活潑、健康成長,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班級概況:
我班有幼兒40人,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長的“心頭肉”,雖說他們有著“優生優育”的優勢,但也存在著較多的缺點;如他們任性,獨占欲強,不能謙讓,不會關懷他人,但是孩子良好的共性、文明的習慣必需從小抓起。我們先從禮貌教育入手,早上幼兒來園時,引導幼兒主動說:“教師早上好!”“小朋友早上好!”不當心碰撞了別人主動說:“對不起!”等。再通過我們的晨間、離園前的談話,講故事等,使小朋友知道了要敬重長輩,團結小朋友,對人要有禮貌,小朋友之間要互謙互讓,相互幫忙,并會關懷別人,開學初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小朋友玩玩具時你爭我搶,在這個學期的教育和引導下,根本上沒有消失搶奪物品的現象。
二、常規培育
幼兒入園后,一日的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的生活截然不同。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從家庭生活跨入集體生活是一個很大的轉折,也是幼兒成長的關鍵期。小班的行為習慣培育的好,會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良好的根底。為了培育幼兒的標準意識,我們采納直觀的標記給幼兒確定他們的專屬物品,如毛巾、口杯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幼兒已根本能自覺遵守嬉戲規章,并能按要求整理歸放物品。為了盡快讓孩子學會洗手、擦手,教師除了給孩子講洗手的要領步驟外,還用說兒歌的方式帶小朋友們一起洗,幾天的時間小朋友們就學會了這一生活技能。在一日的學習、嬉戲、生活過程中,我們培育孩子傾聽音樂的指令,依據聽不同的音樂,知道現在應當做什么。
三、教育教學工作
幼兒的智力正處于進展階段,如何開發幼兒智力讓他們開竅也是幼兒教育工作中的一項。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有意地采納智力嬉戲、動手制作等方式讓他們學、玩、樂于一堂,在活動中開發幼兒的智力。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嬉戲就是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讓幼兒在嬉戲中輕松開心地學習是我們的宗旨。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留意動靜結合,嬉戲與學問相結合,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們將嬉戲貫穿于一日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幼兒在輕松開心的嬉戲中學到更多的學問,把握更多的技能。
四、圓滿完成園安排的各項活動,提高幼兒水平,展現幼兒風采。
本學期我們班完成了兩次主題環境的創設《甜甜美蜜》、《冬天來了》,在環境評比中得到領導的好評。
在12月份進行的體操競賽中,孩子們整齊的服裝,統一的動作展現了孩子們的風采。在剛剛完畢的體能達標測試,咱們班的寶寶全部都得“優”的好成績。
五、衛生保健工作
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力量是比擬差的,所以我們在保健護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日常護理工作一刻也不放松。
由于這個學期天氣有一些特別,忽熱忽冷,氣候枯燥,所以我們班三位教師細心地做好保健護理工作,日常生活中特殊留意小朋友衣服的增減,既不能讓他們著涼,也不能讓小朋友們穿得過多而影響活動。
(2)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障每一個幼兒的人身安全,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和職責,為了讓家長放心,讓幼兒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生活、成長,我做到了以下幾點:1、教給了幼兒一些安全學問,強化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護力量。不吞食異物,不玩火、水、電,不從高處往下跳,不亂爬高處,不吃生人的東西,不跟生人走,發生危急時,會大聲呼救。2、加強一日活動各個環節的治理,加強幼兒日常生活的治理,做到了人到心到,防備意外事故的發生。
做好交接班工作。針對個別幼兒特別狀況我們兩個教師做到有商有議,共同商議最好的教育方法。幼兒年齡小,自理、獨立力量差,幼兒的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為此我們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幼兒入園時檢查他們身上是否有危急物品,教室里不擺放危急物品,來園離園要由我們把握的家長接送,把幼兒在園的安全保證好;我們還結合園組織的防火演習活動教育幼兒不玩火、玩電、玩水,知道愛護自己的方法。
六、家長工作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就是孩子的啟蒙教師,他們的言行是孩子仿照的范本。因此,我們特別重視家長工作。我們開設家園聯系欄,創立班級群,家園網站聯系,為家長供應各周教育教學內容、各類教育信息、保教學問等。舉辦家長會也是我們溝通的一種方式,學期中,我們召開了家長會,進行家長開放半日活動,邀請家長共同參加親子嬉戲,讓家長在活動中觀看和了解孩子動手動腦的狀況,了解孩子在集體活動的一些表現和活動狀況,了解幼兒園的教育任務,積極協作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對一些特別幼兒我們還留意跟蹤觀看,主動與家長溝通做到家園同步,共同教育好孩子。
一個學期完畢了,我班幼兒學會了很多生活技能,建立了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完成了他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這些將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根底。教育幼兒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需要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只要我們自始至終做到對幼兒:愛心、急躁、細心,那幼兒肯定會健康開心地成長,我們要再接再勵、不斷努力,讓每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0-14
小學閱讀教學活動工作總結11-24
小學閱讀教學工作總結03-20
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總結03-07
小學閱讀教學工作總結04-15
閱讀教學教學工作總結范文07-17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精選12篇)12-16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15篇)03-14
閱讀教學工作總結(精選15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