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老師教學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老師教學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老師教學總結1
轉眼間,又一學期過去了。在本學期里,本人擔任初一年級歷史教學工作。一期里,本人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悉心研究教法,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一些寶貴的教學經驗。希望能通過總結,做到揚長避短,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爭取更大的進步。總結起來,較為深刻是以下兩點: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而在兩者中,后者更為重要。學生是被教的主體,更是學習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教學的時候,我忽視了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讓學生更易于接受,以為課備得好就一定能講得精彩,而忽略了學生的反應與接受能力以及與學生的交流。因此,真正開展教學時遇到一些不能配合的問題。
如在講授《貞觀之治》一課時,讓我記憶尤深。在上課前,我已多方搜集各方面的資料,設計各方的細節,在臨上課之前確信自己非常的熟悉內容與整體操作。當我很有信心走上講臺,腦子里都是準備好的內容,才發現并不是設想中的效果,雖然教師很流利地講了很多,也講得很詳細,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原本不太熟悉內容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導致反應甚淡,陷入冷場的局面。過后,有學生給我提出意見:教師講得太多,壟斷了課堂,學生沒有參與進來,調動不起課堂氣氛,故達不到如期效果。
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由于我校學生素質相對不高,學生的歷史基礎相對薄弱,接受能力不強。并且“歷史是副科”這種觀念普遍存在,學生對歷史重視不夠。
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比較積極,上課氣氛是很活躍,但中等生、差生占較大多數,不少同學會混水摸魚。因此,老師越是講得太多越投入,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反應(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教學效果就越不理想,對授課效果也直接影響。而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多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中來,盡可能發動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讓課堂活起來。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讓學生做課堂真正的主人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初一新生而言,既新鮮又陌生,在這樣一種前提之下,要學好歷史首先要培養他們對歷史的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在一開始的時候,盡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趣事與歷史奇聞,讓他們開始接觸歷史,也開始喜歡歷史,并主動要求當學習歷史的主人。接下來,在每上一節新課前,都會有每天一故事,讓學生輪流帶來一個故事,走出講臺,向全班同學講述。
因此,學生首先成為課堂上講的'主人,并且人人都有成為主角的機會。每講授每一新課時,都讓學生事先預習,討論決定采用哪種活動方式展開學習。學生根據每課內容的特點決定上課方式。如在民族政權分立一課中,典故較多,就采用講故事比賽的形式;在隋唐文化時,知識點較多,就采用分組進行知識競賽形式;在學習隋唐科舉制時,學生積極扮演模擬考生的考試情景;等等。其中,在活動課《重訪大運河》,學生表現得簡直出乎我的意外。全班學生自成若干小組,分別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有關大運河的探訪的話劇,既演活了所學的歷史內容,也演活了歷史課堂。從中不僅體現了新課改理念,也達到了教學目標。
此外,作為一名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下的歷史教師,深知自身的缺乏,故要求自己在課前做到全力以赴地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主動承擔學校的公開課;并能經常聽其它有經驗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現已臨近期末考試,無論考試成績如何,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努力。我明白成績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在總結中達到提高。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一些體會與粗淺見解,自身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今后仍要不懈的努力,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的成績!
歷史老師教學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8、9、10三個班的歷史教學,經過一年的事歷史教學工作和國培培訓,對歷史教學的內容結構、知識體系、目標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論聯系實際,邊學邊教。經過本學期的努力和探索實踐,在業務知識掌握上、新課堂的構建上及學生的知識水平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業務知識學習方面:
隨著時代的發展,深感知識的匱乏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教師教師應該是先進文化的代表和時代的引領者,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與時俱進,否則就out了。為此,我自主鉆研業務知識,看與歷史有關的書籍和教育教學方法。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堅決不打無備之仗。堅持聽課,聽先進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從而我的業務知識水平有很大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我教學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堂的構建上:
新課堂的構建上,堅持運用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理論,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健全制度、堅持分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新課堂的構建,分組教學是關鍵,制度是保障,靈活多樣的環節設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通過實施分組教學以來,我感覺確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能現在看起來有些耽誤好學生,可時間久了,對全體學生都有好處,能培養優等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能幫助差生提高成績,但是也存在不會還不學的學生,這是分組嘗試路上的老大難。也是教學中的困惑所在。
三、學生成績方面: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習慣、方法、知識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在幾次的考試中有了良好生,這是上個學年沒有的。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很大進步,這與我對本年級的教學設計和能力培養相協調的。
四、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
構建新課堂方面存在問題沒有真正落實新課程的核心精神,仍然習慣于控制學生課堂學習行為,雖然在學習新課程的精神中意識到了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潛意識中仍然習慣于把課堂看成是我們自己崇尚自由、自主的場所,擔心把自由、自主還給學生以后,自己就失去了自由、自主。升學考試的重壓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愈來愈重,迫使我,愈來愈背離教育的本質,以圖牢牢地控制學生。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但也容易引發他們的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讓學生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把課堂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會”,讓他們了解歷史,喜歡歷史。總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是待解決的問題。
努力方向: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本學期,新課堂構建初見成效,成績也有所提高。但是無論成績的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形成模式。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盡力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歷史老師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歷史教學教師工作總結07-12
歷史老師教學工作總結05-30
歷史老師教學工作總結01-10
歷史教學個人總結09-28
歷史教學教師心得03-12
歷史教學的工作總結04-29
歷史教學的工作總結04-22
初三歷史教學總結01-28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