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學工作總結7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教學工作總結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我從事一年級一班到五班的《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并擔任一年級十班的護送路隊、課間操配班等工作。現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方面。
在教學工作中,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施課程改革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重點,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使他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教學活動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活動內容。從學生的生活邏輯出發,選擇與學生生活關系緊密、切實需要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整合起來,引導他們綜合地學習和思考。教學活動注重養成教育的要求。通過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重視生態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體現“活動性”和“做中學”的特點。通過創設活動情境,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教學活動體現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強調圖文并茂,以圖為主,采用兒童的語言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啟發性和指導性。在活動中探討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常見問題,總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接下來舉幾個工作中的小例子:
(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一年級小朋友需要的幫助很多。
比如,在第一個活動主題中,與學生探索課程表的記錄方法,有的學生已經會寫漢字,有的學生會用拼音記錄,還有的學生用圖畫記錄。但是,有個別學生理解起來會特別困難,他不會寫漢字,也不會寫拼音,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聽不懂用圖畫來代替漢字或拼音等,需要老師親自示范。于是,我在制作了漢字的電子版課程表的基礎上,又板書拼音、圖畫的課程表,這樣學生們都不再感到困難了。由此,我感到一年級小朋友需要的幫助不只是言語就能解決的,還需要他人多從行動中去指導,與他們共同實踐。
(二)在活動過程中,為了把活動課上得生動有趣,我把故事、兒歌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
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第一單元是“我上學了”。圍繞“我上學了”,開設了三個主題活動,分別是上學去、看看我們的學校、在學校的一天。在“上學去”的主題活動過程中,我跟學生學習了兒歌“上學”,內容是:再見,幼兒園!從現在起,我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休息吧,小汽車!休息吧,小飛機!背著媽媽買的書包,帶著爸爸送的鉛筆,我向學校走去。爸爸、媽媽再見!等我放學回來,給您倆帶來學校的好消息。”坐在安靜的教室里,我不貪玩兒,不淘氣。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做各科練習。老師說:“學習可不像吃蛋糕。一定得刻苦努力!”通過兒歌,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角色的變化,明白自己現在是一名小學生了,需要專心聽講等等。還講授了《增廣賢文》一書中“宋太宗開卷有益”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多讀書的好處,激勵學生讀書的信心。
(三)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第一單元是“我上學了”。
圍繞“我上學了”,開設了三個主題活動,分別是上學去、看看我們的學校、在學校的一天。“在學校的`一天”的主題活動又分設了三課時,分別是上課了、下課了、放學了。在“下課了”的活動過程中,給同學們講述了《開心果跳跳虎》的故事,活潑可愛的小學生就好比跳跳虎,他們喜歡做運動,可運動的意義是什么?在故事中,讓學生懂得玩耍不是比力氣、比輸贏,重要的是讓伙伴們快樂,快樂的人有朋友。
(四)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第二單元是“上學路上”。
圍繞“上學路上”,開設了三個主題活動,分別是看看時間、好好走路、平安回家。“看看時間”的主題活動中,巧用兒歌“他為何又遲到”把教材19頁的情境呈現給孩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效地觸動孩子內心的思考,起到預防糾正學生日常生活行為的作用。
附兒歌:他為何又遲到
公雞喔喔叫,太陽掛樹梢,
被窩里躺著張小寶,原來他還在睡大覺。
擦牙擦擦眼,伸呀伸伸腰,
磨磨蹭蹭起床了,哎呀呀,今天時間又不早。
被子里尋衣服,床底下找風帽,
鞋剛穿上又脫掉,襪子在桌上對他笑。
洗臉顧不上,早飯沒吃飽,
抓了一個大饅頭,推開房門往外跑。
跑呀跑,跑呀跑,嚇得雞飛狗又跳,
跑到半路又回來,哎!原來忘記拿書包。
二、在護送路隊等工作方面。
本學期我負責護送的路隊是一年級十班的小朋友,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六十幾個學生,竟然有四十多個站在同一個方向的路隊中。這種情形成了路隊管理的一個難點。開始,我讓同學們站成三列,實行獎勵紅星的辦法組織管理路隊。因為部分一年級的家長會站在路邊等待孩子,所以排成三隊走到人行道上的時候會顯得比較擁擠。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師和學生之間也越來越熟悉之后,把學生的路隊由三列變成兩列。結果學生有時候不好好地走,由于路隊太長,出現管前面后面亂,管后面前面亂的現象。
怎樣才能讓學生走好路隊呢?一時間路隊管理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思來想去,我決定把四十幾個孩子分成四個小組,每五行十個人一個小組,每組選一名路隊長記錄學生走路隊的情況,并由表現好的學生輪流舉隊旗等。自從路隊管理實行小組化,同學們遵守紀律的意識增強了,路隊紀律明顯好轉。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學期目標
xxxx年9月至xxxx年1月,本人承擔了三(1)班品德與生活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按照課程特點制定實施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實施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三、評價方法
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并做記錄。
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于素質報告冊上,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2、學生自評
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3、學生互評
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在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品德與生活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生活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生活、參與生活、適應生活,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生活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品德與生活教學總結。一、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生活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生活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二、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生活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生活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生活規范的價值觀,工作總結《品德與生活教學總結》。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生活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生活,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四、巧妙運用評價方法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并做記錄。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于素質報告冊上,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2、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3、學生互評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我從事一年級一班到五班的《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并擔任一年級十班的護送路隊、課間操配班等工作。現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方面。
在教學工作中,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施課程改革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重點,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使他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教學活動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活動內容。從學生的生活邏輯出發,選擇與學生生活關系緊密、切實需要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整合起來,引導他們綜合地學習和思考。教學活動注重養成教育的要求。通過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重視生態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體現“活動性”和“做中學”的特點。通過創設活動情境,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教學活動體現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強調圖文并茂,以圖為主,采用兒童的語言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啟發性和指導性。在活動中探討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常見問題,總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接下來舉幾個工作中的小例子:
(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一年級小朋友需要的幫助很多。
比如,在第一個活動主題中,與學生探索課程表的記錄方法,有的學生已經會寫漢字,有的學生會用拼音記錄,還有的學生用圖畫記錄。但是,有個別學生理解起來會特別困難,他不會寫漢字,也不會寫拼音,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聽不懂用圖畫來代替漢字或拼音等,需要老師親自示范。于是,我在制作了漢字的電子版課程表的基礎上,又板書拼音、圖畫的課程表,這樣學生們都不再感到困難了。由此,我感到一年級小朋友需要的幫助不只是言語就能解決的,還需要他人多從行動中去指導,與他們共同實踐。
(二)在活動過程中,為了把活動課上得生動有趣,我把故事、兒歌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
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第一單元是“我上學了”。圍繞“我上學了”,開設了三個主題活動,分別是上學去、看看我們的學校、在學校的`一天。在“上學去”的主題活動過程中,我跟學生學習了兒歌“上學”,內容是:再見,幼兒園!從現在起,我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休息吧,小汽車!休息吧,小飛機!背著媽媽買的書包,帶著爸爸送的鉛筆,我向學校走去。爸爸、媽媽再見!等我放學回來,給您倆帶來學校的好消息。”坐在安靜的教室里,我不貪玩兒,不淘氣。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做各科練習。老師說:“學習可不像吃蛋糕。一定得刻苦努力!”通過兒歌,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角色的變化,明白自己現在是一名小學生了,需要專心聽講等等。還講授了《增廣賢文》一書中“宋太宗開卷有益”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多讀書的好處,激勵學生讀書的信心。
(三)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第一單元是“我上學了”。
圍繞“我上學了”,開設了三個主題活動,分別是上學去、看看我們的學校、在學校的一天。“在學校的一天”的主題活動又分設了三課時,分別是上課了、下課了、放學了。在“下課了”的活動過程中,給同學們講述了《開心果跳跳虎》的故事,活潑可愛的小學生就好比跳跳虎,他們喜歡做運動,可運動的意義是什么?在故事中,讓學生懂得玩耍不是比力氣、比輸贏,重要的是讓伙伴們快樂,快樂的人有朋友。
(四)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第二單元是“上學路上”。
圍繞“上學路上”,開設了三個主題活動,分別是看看時間、好好走路、平安回家。“看看時間”的主題活動中,巧用兒歌“他為何又遲到”把教材19頁的情境呈現給孩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效地觸動孩子內心的思考,起到預防糾正學生日常生活行為的作用。
附兒歌:他為何又遲到
公雞喔喔叫,太陽掛樹梢,
被窩里躺著張小寶,原來他還在睡大覺。
擦牙擦擦眼,伸呀伸伸腰,
磨磨蹭蹭起床了,哎呀呀,今天時間又不早。
被子里尋衣服,床底下找風帽,
鞋剛穿上又脫掉,襪子在桌上對他笑。
洗臉顧不上,早飯沒吃飽,
抓了一個大饅頭,推開房門往外跑。
跑呀跑,跑呀跑,嚇得雞飛狗又跳,
跑到半路又回來,哎!原來忘記拿書包。
二、在護送路隊等工作方面。
本學期我負責護送的路隊是一年級十班的小朋友,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六十幾個學生,竟然有四十多個站在同一個方向的路隊中。這種情形成了路隊管理的一個難點。開始,我讓同學們站成三列,實行獎勵紅星的辦法組織管理路隊。因為部分一年級的家長會站在路邊等待孩子,所以排成三隊走到人行道上的時候會顯得比較擁擠。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師和學生之間也越來越熟悉之后,把學生的路隊由三列變成兩列。結果學生有時候不好好地走,由于路隊太長,出現管前面后面亂,管后面前面亂的現象。
怎樣才能讓學生走好路隊呢?一時間路隊管理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思來想去,我決定把四十幾個孩子分成四個小組,每五行十個人一個小組,每組選一名路隊長記錄學生走路隊的情況,并由表現好的學生輪流舉隊旗等。自從路隊管理實行小組化,同學們遵守紀律的意識增強了,路隊紀律明顯好轉。
路隊管理附表如下:(略)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記敘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初出茅廬的校報記者去采訪一位前總統夫人,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得到的卻是意料之外的回答。這個記者從羅斯福夫人的話中得到了一個人生態度的啟示——主動走向生活。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3 練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學習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 教師的指導或幫助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運用
一 了解故事更改,學習“采訪前”的課文內容。
1 說說課文描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2 介紹關于埃利諾·羅斯福的資料。
3 讀一讀課文的1~8小節,然后嘗試著描述一下采訪前科寧斯的心情如何?
他作了哪些準備?
1 用汪國真的人生格言揭開本節課學習的序幕。
2 在學生交流資料的同時,教師相機疏通、點撥、做適當的補充說明,以便使資料的交流更簡潔、通俗。
3 相機指導,以求學生能領悟到采訪前,科寧斯的心情是有一個變化過程的。
1 出示課題。
2 投影出示學習要求:讀一讀課文的1~8小節,然后嘗試著描述一下采訪前科寧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準備?
二 模擬采訪,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1 交流初次見面,羅斯福夫人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模擬采訪過程
(1)讀一讀課文的9至14小節,把科寧斯和羅斯福夫人的對話分別用不同的線條標出來,對采訪的內容做到胸有成竹;
(2)討論:為了使再現采訪能夠比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議;
(3)學生小組內排練;
(4)上臺采訪;
(5)細細地揣摩羅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長的話,進一步感悟廣交朋友,走向生活的人生態度。 1 相機總結:羅斯福夫人是一位充滿了熱情和智慧的女性。
2 對于再現采訪,老師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先讀課文相關內容,明確采訪內容;然后討論采訪應注意什么?(記者的注意事項,怎樣表現羅斯福夫人等等);
3 采訪時,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根據臨場需要)
4 體會羅斯福夫人的話,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顯得充實生動,避免說大話、空話。 投影羅斯福夫人的那段話,突出兩個“強迫”。
三 揭示主題。
1 體會科寧斯最大的收獲。
2 富有激情地朗讀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生格言。 1 引讀課文第三部分。
2 鼓勵學生創作自己的人生格言。 投影“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給我的生活賦予了價值,增添了歡樂。”
四 拓展性作業 。
討論寫采訪報道的角度。 幫助學生復習梳理科寧斯寫的采訪報道可以從哪些角度寫?
教學后記
1 師生之間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效應。我力求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比如在與學生談話交流時,既注意認真傾聽,又注重適時的點撥,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 學習活動的設計注重層次性。其中“再現當年科寧斯對羅斯福夫人的采訪過程”這一環節,我沒有滿足于課堂表面的熱鬧氣氛,盡量消除“為表演而表演”的傾向。我始終把握住語文課的個性特征,一切學習活動著力于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不搞花架子,切實地幫助學生,給予學習方式方法上的點撥,使整堂課中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層次地提高。課尾,學生創作自己的人生格言時表現了極大的熱情,體現了他們對課文重點——羅斯福夫人那段含義深刻的語言由衷的領悟和感慨,從而掀起了整節課的高潮。
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體現對學生這一生命群體人文的關懷,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其在課堂中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走向生活》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正是力求體現這一理念,努力構建一種開放性的教學環境。
1教學過程 的變化。整個課堂教學呈現鮮明的塊狀結構。“采訪前”的內容通過“讀——說”的方式來了解、體會、交流;“采訪過程”采用現場模擬的活動方式來展開,使學生在這一主體活動中學習水平不斷地有層次地提升,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采訪后”通過老師引讀、學生創作并朗誦自己創作的人生格言這一學習活動,將整節課推向了高潮點。應該說,整個教學過程 中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合作探究,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討論熱烈。
2教學內容的變化。《走向生活》一課的教學不僅是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羅斯福夫人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而且要以課文為載體,著眼于學習能力的培養。如“再現科寧斯的采訪過程”,使學生有機會體驗并實踐小記者的角色,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揣摩,討論作為小記者采訪時該注意些什么,從中耳濡目染了記者采訪所必備的職業素質。同時又結合學生的自身生活體驗的交流靈活地滲透“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勇敢地挑戰自己是人類最寶貴的品質”等為人處世方面的哲學思想。
3教學評價的變化。《走向生活》的學習過程中,我堅持正面引導,不斷鼓勵學習,激發學生思維。如對羅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長的話的理解,我突出了兩個關鍵詞“強調”,建議學生聯系自己平時的個性或生活經驗談,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了,因為很多同學與羅斯福夫人的'童年有相似的經歷。有位女同學談到,她是《常州日報》的小記者,第一次執行采訪任務時,由于緊張、膽怯忘了詞兒,腦子里一片空白,但她沒有因此而溜之大吉,而是慢慢地強迫自己穩定情緒,理清思路,最終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從中,她體會到克服心理障礙,強迫自己勇敢地投入到生活與學習中去,是可以獲得成功和無窮的快樂的。我大加贊賞了她的勇氣,并鼓勵其他的同學也敞開心扉,大膽地交流。課堂中諸如此類精彩的發言舉不勝舉,從中不難發現老師激勵性的評價方式使學生不再顧忌、揣測老師心中的“標準答案”,從而能暢所欲言,在語言交流與思維碰撞中不斷感悟,提升自己的認識。
再如,再現采訪之前,我引導學生參與討論,為采訪的順利進行提出自己的建議;小組為單位采訪實踐后,我建議學生自由地談談觀后感,善意地指出成功與不足之處。這樣,讓學生參與評價,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自主性。
4學生思維方式的變化。《走向生活》的課堂教學重視思維過程的展示,積極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并闡述自己的見解,提高了學生求異、創新的能力。如本課的結尾環節,我提出:剛才,我們都做了一回小記者,采訪了舉世聞名的羅斯福夫人。如果讓你代科寧斯寫這篇采訪報道,你會從哪個角度來寫?這個問題一拋出,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理解的側重點不同,因而采取的寫作切入點也不盡相同。如用采訪實錄的形式寫;從科寧斯對羅斯福夫人那段話的理解開始談;從介紹羅斯福夫人的生平開始談;從科寧斯的采訪收獲來談等等。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6
一個學期很快過去了,教學工作也落下了序幕,本學期我擔任一(4)班數學及一(1)班、一(4)班《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現對這個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復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育教學方面:
1、要融事實情景于教學.數學是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由于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學的功能不斷擴大.它在日常生活、生產建設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怎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下面我就談談這一學期來的做法: 例如第一單元,數一數.我以學生常見的事物入手,從數花草、數書本、數桌椅、數鉛筆、數同學、數老師、到數建筑物、道旁樹??從小空間到大空間,從課內到課外.讓學生建立了從1到10的數字的.概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我先介紹常見的電冰箱、粉筆盒、墨水瓶等實物后問:誰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在此同時也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索長方體跟正方體的特征,一下子說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學生用硬紙分別做一個正方體和一個長方體.這樣,學生對抽象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有感性的具體認識容易記憶,懂得運用,為學習它們的表面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把學習與生活進行了有機的結合.
2、組織課堂上的教學工作,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很強,而小學生卻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為此,我在教學新知時盡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的興趣,做好數學的輔導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思維方式,心理特征存在著差異,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樣化,允許每個學生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學習數學.例如:教學"9+5"時,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針對學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導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答.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取得的成績和努力方向
我熱愛教育工作,對我所獻身的事業保持著激情,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我的工作和學習,以達到教育前線工作的需要.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努力工作,發揚優點.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7
一、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學期目標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本人承擔了三(1)班品德與生活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學期來,按照課程特點制定實施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實施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三、評價方法
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并做記錄。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于素質報告冊上,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2、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3、學生互評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1-10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1-10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范文04-28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6-13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5-13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5-21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1-14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范文07-02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4-07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7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