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題研究計劃(精選24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課題研究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課題研究。本課題將在主課題的引領下著重開展課外閱讀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實效性,要為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多踐行,深思。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
本課題組組長帶領成員認真學習課題方案,明確課題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課題研究方法,結合實際,扎實有效地開展研究。
2、制訂研究方案,扎實研究工作
緊扣課題組研究的規劃思路,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研究計劃,明晰研究思路與方向,密切聯系實際教學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3、確定研究重點,提高研究實效
本學年重點研究項目及方向為“書香校園”,本課題組成員計劃以第一學段中的典型課例為突破,進行研究總結。
4、不斷總結經驗,實現資源共享
各課題組成員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動筆,不斷提煉研究經驗,各課題組成員要主動積極維護課題資料正常運轉,要把各自研究的動態和成果及時在街道學習會議上呈現,以實現資源共享,以讓本課題起到一定的輻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1.制訂本學期課題組研究計劃。
2.課題組理論學習(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有關章節)
3.制定課題組成員本學期研究課安排表。
4.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5.課題組理論學習。(分享閱讀,主題: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有關章節)
6.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7.課題組理論學習。
8.撰寫與課題相關的論文和案例。
9.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反思與總結。
10.收集、整理相關研究工作材料。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課題研究工作是本學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點,是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的主陣地。本學期我校以“十一五”課題研究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為目的,結合我校的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
二、具體內容
1、加強課題檔案的管理
隨著課題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課題檔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越顯得重要。本學期在進行課題研究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課題檔案的管理工作,準備結題。
2、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進一步加強題小組成員的培訓
(1)每位課題小組成員每月自學有關多元評價及進行課題研究的理論知識,并書寫讀書筆記。
(2)學校組織教師集中進行科研培訓,交流講座,促進教師課題研究能力的提高。
3、開展課題研究課活動。
結合學校第三屆“青藍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研究課的'活動,圍繞研究課開展相互交流、促進教師相互提高。
4、落實好課題實施計劃
(1)按照課題實施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并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個課題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校科研室跟蹤指導,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5、開展課題階段性成果的撰寫
三、課題研究日程安排:
九月:
召開課題小組成員會議,明確本學期的研究任務。
學校制訂課題研究計劃。
實驗教師上交本學期的研究計劃。
十月:
按照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圍繞課題開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屆“青藍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
十一月:
召開科研課題研討會,修正完善,經驗教訓。
十二月:
集中科研培訓
實驗教師上交階段性實驗總結。
科研反思集錦
科研成果匯總,編輯成冊。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3
在本學期中,為保障課題研究有序、順利進行,制定以下研究計劃。
一、提高課題組成員的意識,提高研究的成效。
課題組是課題研究的重要陣地,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經常化、制度化、深入化,課題組活動必須正常、高效。課題組成員要提高意識,充分認識課題研究的重要性,要帶頭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并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與成果并進行推廣。結合本鎮資源而開展的研究實際,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并定期進行階段總結與匯報。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研究資料,并進行分類匯編,注重研究資料的原始積累。
二、以課題為抓手,創特色品牌。
本學期,首先繼續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通過課題研究這個平臺,營造科研的氛圍,督促課題組教師堅持理論學習,豐厚每一位教師的理論積淀。這是課題進展的`基礎和前提,并且每月進行一次讀書沙龍。其次、善于觀察、思考、總結和積累,把課題研究當作日常教學的習慣。每位課題組成員都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練就一雙慧眼,善于把教學工作中的各種資源納入研究的范圍。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把撰寫教學心得變成一種習慣。
本學期課題研究進度表。
1.進行“培養留心觀察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2.分學段進行觀察活動。做好記錄。
3.做好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鎮級評比活動。
4.組織教師評優課評比。
5.課題匯報活動。
三、預期效果
通過本階段的研究,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思想。改變以傳授和灌輸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培養他們探索發現、自我教育的能力,實現以學生主體學習活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的興趣,經常提出開放性或發散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嘗試,養成學生獨立探索、研究的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四、具體措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布置任務,明確具體研究內容。
(1)落實任務,腳踏實地、事實求實地開展研究;
(2)注意第一手研究資料的收集;
(3)及時整理研究資料;
(4)積極書寫相關論文,注重成果的轉化。
2、繼續加強課題理論的學習,搜集課題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開展課題研究講座,對實驗教師進行專業的引領。
3、通過采用談話、問卷、抽查的方式,對學生的留心觀察習慣進行一次量化的調研。
4、要求實驗教師上好每一節研究課,學校要組織人員對實驗課進行評議,全方面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
5、組織教師開展優質課競賽、優秀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的評選活動和階段性研究成果展示會。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4
一、課題的提出
語文課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情感教育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要求,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教師在尊重學生情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情感教育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適當方法撥動,震撼學生的情感之弦,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因此,研究本課題其意義與核心概念就在于凈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建立一個生愛學、師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二、實驗假設與理論依據
(一)實驗假設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滲透性,能夠通過語文教學將文中所承載的情感溶進學生的血液,成為學生的情感。我們通過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對學生起到的熏陶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可以調控學生的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內化情感,并在情感的滲透和驅使下去發現美,感受美,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凈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建立一個生愛學、師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二)理論依據
1、人文主義教學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分為技能、認知和情感三個主要方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情感活動是心理整體技能的基礎和動力,教學的各個環節必須考慮學生情感、態度等認為因素,其事情干問題放在教學過程的首要地位。
2、發展教學理論強調,教學進兒童的一般發展,不僅僅局限于人世能力的發展,要求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教育他們學習方法,讓學生過豐富的他點生活、情感、機制品質都得到發展。
3、近一年的實驗以及有關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和研究,都已表明,良好的環境和科學的教育明顯有力兒童心理素質的發展,特別是兒童的心理品質,心理能力爭處于形成的過程中,之以科學,系統的心理品質,心理能力培養,就能鞏固有效地促進個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
4、解讀國家新課標標準義務教育之處:目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并沒有吧教育二字落實實處,片面強制學校教授知識的能力,你了育人,從而出現了許多問題,而與育人也正是新課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正確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一綱領性文件,歷史性地將心理素質作為國民素質之一,這就賦予了教育者幫助學生提高情感素質的歷史使命,又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對學生心理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要求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培養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標
1、與語文教學相關的問題。
2、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誘發情感共鳴,傳達情感,增加情感體驗,塑造健康人格。
3、通過課堂教學的研究、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資料搜集、整理、分類形成論文。
4、推廣本課題在教學中的應用。
四、研究的內容
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相關資料的搜集,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相關資料的分類,課堂教學情感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和生活中誘發情感共鳴,塑造健康人格。
五、具體做法
1、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讀與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引導學生在讀自己與他人的`習作中,發現自己與他人習作中的“閃光點”,欣賞習作,培養習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在欣賞中互相學習,感悟表達。
2、每完成一篇習作都要引導學生修改。培養學生樂于修改的良好態度和興趣;培養學生在自我修改與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對學生的修改及時作出評價。
3、培養學生對欣賞與修改的興趣,還必須與寫作指導教學緊密結合。寫作教學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表達真情實感;注重學生的觀察、思考、想象,鼓勵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積累素材和語言材料。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辟習作園地,展示學生作品,組織或讓學生自行向報刊雜志投稿。
4、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
5、建立學生習作檔案,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采取形成性評價與定性評價的方式。
6、培養學生對習作的欣賞與修改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在各學科領域轉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勤于思考,樂于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與處理信息等能力。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六、研究的對象、方法、步驟
(一)研究的對象
以中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實驗的前一階段,以三年級4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的方法
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個案分析、文獻。
(三)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
在理論學習、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確立課題內容,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設計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填報科研課題申報表,成立課題研究工作小組。
2、總結階段
圍繞本課題組織校本教研活動,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不斷充實實施方案。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5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轉變,小學階段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講授、灌輸、管制學生正襟危坐這樣的課,而是豐富多彩的綜合活動課: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參與活動,多交流,多體驗。可我們發現,學生的材料近乎千篇一律,學生的交流三言兩語,學生的回答缺乏條例也沒有自己的思維發散,課堂教學只是對學生以往生活經驗的總結,達不到思維碰撞。究其原因,這一切皆源于學生在課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有材料而無分析,有分析而無總結,就如同在一場辯論前只準備只言片語是難以應付場上的`唇槍舌戰的。所以課前活動在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中尤為重要,這也就是教學中的第一步:預習環節。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體驗、感悟、探究,從而獲得最真實的感受。
2、應注重將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注重與本地區實際及學生的生活聯系,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3、教師必須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不求花樣繁多,但求切合實際,使之有效地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1、教科書的內涵挖掘;
2、學生生活體驗的儲備;
3、網絡資源的搜集整合;
四、課題研究過程及方法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法(問卷):通過廣泛調查學生,大量查閱網絡資源,搜集整理與本課題相關的信息;
實踐研究法:邊研究邊實踐,逐步探索出影響,了解影響學生課前活動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努力提高課前活動成果。
經驗總結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歸納、撰寫研究報告、優秀論文。
研究過程
實驗的實施分三個階段進行
1、實驗的起步階段
(1)目標
A、通過實驗,改變自己原有的教學模式,開放教學空間和開發利用資源,將課內外學習結合起來,促進師生互動,促進學生發展。
B、加強學習,轉變認識,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2)主要工作安排
A、與學校教科研相結合,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B、認識教材特點,做好實驗的思想及理論準備,明確實驗的正確方向。
C、經常與其它教師交流自己參與實驗的具體做法及心得體會,并在學期末完成階段性實驗報告。
D、舉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研討活動,通過討論,評析,促進自己對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達成共識。
2、提高階段
(1)目標
A、在認真開展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形成典型案例及活動方案,積累研究經驗。
B、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
(2)主要工作
A、通過培訓,進一步自己強化對教材的認識,促進正確理解把握教材,更新觀念,改進教材,提高課的質量。
B、通過觀摩課、綜合實踐活動等形式匯報實驗成果,并形成典型案例,積累實驗的素材、經驗。
3、實驗的深入階段
(1)目標
A、為課題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B、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校本資源,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學經驗。
C、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主要工作
A、把握教材特點,深入領會實驗的目的,大量挖掘課程資源。
B、通過與其他教師的交流活動,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經驗。
C、完成實驗階段性總結報告。
(三)實驗總結階段
1、進行實驗總結,形成實驗報告。
2、整理典型案例及綜合活動方案。
3、匯報實驗成果。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6
一、目的意義
1、開展數學小課題研究是學生素質發展的需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課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過數學小課題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在整體素質上有明顯的提高。
2、通過數學小課題研究,在中高年級逐步形成一批優秀學生群體,這些學生應該能在數學學習、能力發展中為全體學生樹立榜樣,從而為數學學科建設提供重要支持。
3、開展數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開展數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教師拓寬教學視野、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數學學習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重要途徑。
二、總體要求
中年級以撰寫數學小發現、小體會為主,把握好“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期,訓練應體現思維的發散性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高年級撰寫數學小試驗、小調查為主,引導學以致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三、主要工作
1、在數學學習引導講發現、重創造。在數學課堂教學和數學興趣小組或者中,引導學生能夠積極敢于思考,善于發現,特別是鼓勵學生敢于獨立思考,發表不同意見。
2、在數學教學中,要體現方法重于知識、過程重于結論、思維重于記憶、長遠重于眼前的評價思想,特別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概括與提煉,逐步形成數學能力。
3、引導部分興趣小組的學生進行一些調查活動,如節儉、環境、交通、運動、經濟、實踐等方面開展系列研究,然后用數學的方法去分析,寫出小調查、小報告。
4、引導學生讀好《小學生數學報》、《時代學習報》、《數學大世界》等數學報刊雜志,指導學生寫好數學小發現或小試驗或小調查,積極向學生報刊。
5、在適當時候,出一些數學小課題研究專輯,在《小學生數學報》上出一些專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成功。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7
一、任教班級學科:
三(2)班語文
二、研究的課題:
挖掘地方課程資源打造徽文化語文特色研究
三、研究目的:
宏村是世界文化遺產地,享有“中國畫里鄉村”的美譽,它的地方課程資源是徽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揚和繼承。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和實踐,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文化,如了解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了解精心設計的天井、花園、漏窗、房梁、屏風;了解宏村治家、處事、待人、立身等方面的家訓、楹聯文化;了解宏村地方小吃、特產、民風民俗等,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感悟力和學生的個性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從小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報效祖國的情懷,使宏村地方文化后繼有人,代代相傳。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
結合教材進行課題研究,本學期我任教的三年級語文教材有八個專題,其中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這四個專題可以與課題結合進行研究。
1.宏村地方課程資源的挖掘策略研究
立足于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實地考察等途徑掌握宏村地方課程資源,然后在實際教學中自覺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擴展語文教材的.學習內容,創造性地開發宏村地方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2.宏村地方課程資源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利用宏村地方課程資源,拓展教科書的內容,“彌補”教科書的“缺點”,填補教科書的“空白”,嘗試以多樣、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材料和方式展示教學內容,靈活設計教學活動,創新開展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讓學生在宏村這個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語文。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培訓、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成為學習型的教師,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3.打造徽派語文教學特色的策略研究
要以20XX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為引導,以徽文化為重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句群教學等新策略為抓手,以課內外閱讀一體化為架構,來打造“徽派語文”,并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特色的徽派語文教學,促進徽派語文的發展,促進學校辦學的特色發展。
4.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研究
創導生動活潑自主學習方式,改變單一的講授文本為主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上網、讀課外書、詢問、討論,在課前、課后搜集資料,組織故事會,朗誦會,討論會,編習作集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在講述、討論、交流、品評、操作等活動中促進發展,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形成扎實的語文功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研究措施:
1.文獻研究法。
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研究水平。搜集和查閱有關文獻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論證資料和研究方法,對新教材有關體現地方課程資源的內容進行挖掘、分析和歸類。
2.調查研究法。
深入宏村,實地考察,了解黟縣的名人故事,了解黟縣的傳統文化習俗,欣賞宏村秋天的美景,并拍攝照片或用文字記載,為研究提供素材。
3.實踐研究法。
聯系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致地研究。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課題組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不斷提出研究意見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動。在教學實踐中驗證、修正教學行為,充實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體目標,以提高研究的價值。通過一系列課內外語文實踐活動,如走進宏村,當小導游,介紹家鄉美景;了解黟縣的傳統文化習俗,撰寫有關習作等,尋求新語文與宏村地方課程之間聯系的橋梁,研究一條適合新形勢下徽派語文教學的途徑。
4.經驗總結法。對在挖掘宏村地方課程資源,打造徽文化語文特色的實踐中獲得的經驗進行總結,理論聯系實際,概括出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做法。指導學生習作,積極投稿,撰寫教學論文投稿或參加論文大賽。
六、研究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學習課題組研究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2,結合本年級的教材,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十月份:
1,聽、評研究課,共同探討交流如何進行地方課程資源與語文教學的融合。
2,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自學跟語文教學有關的雜志,并分享閱讀,把閱讀到好的文章推薦給其他組員閱讀。
4,為二年級開展《暢游童歌童謠》活動獻計獻策。
十一月份:
1,聽、評研究課,共同探討交流如何進行地方課程資源與語文教學的融合。
2,積極參加課題組理論學習,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
4,組織學生參加“我是魅力徽州小使者”書信比賽活動
十二月份:
1,上課題研討課《富饒的西沙群島》,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把宏村地方課程資源與語文教學進行融合。
2,跟蹤記載“學生成長個案記錄表”
一月份
1,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2,撰寫個人課題研究總結。
3,撰寫心得體會或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8
一、主要目標:
對第一階段研究成果進行評價,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局有關會議精神為指向,進一步探索自主教學的本質、內在機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自我鍛煉的能力,以切實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為目標,使學生掌握多種練習方法和手段,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自我鍛煉的習慣,為“健康教育”和“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形成自主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
二、實施時間: 20XX.3-20XX.7
三、實施目標:
1、 認真借鑒其他學校的研究成果,并適時在我校小推廣。
2、 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既鍛煉了身體,又掌握了體育的運動技術和技能以及基礎知識。
3、 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自練方法的指導,形成以教師為龍頭,以體育委員和體育骨干為幫手的傳、幫、帶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中獲得成功感,在競爭的練習中獲得優越感,從而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我會學”。
4、 充分發揮特長生的作用,認真抓好特長生的課余輔導和訓練工作,在普及的基礎上抓提高,以提高來促進普及。
5、 認真抓好學生的體育達標工作,做好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評價和統計工作。
6、 改革體育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有效的`完整的體育成績評價體系,面向全體學生。
四、采取措施:
1、 組織全校的體育教師學習,根據市局的會議精神和我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明確任務,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認真執行。
2、 明確研究內容,教師分工到位,認真學習和做到全體體育教師的研討工作,并適時在全校舉行研討課、展示課以及成果匯報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最終形成一定質量的論文。
3、 適時組織全校體育教師學習和研討,不斷加強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對研究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共同進行探討,找出解決的辦法,作為改進措施,從而進一步提高課題研究的質量。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9
一、課題名稱:
快樂體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二、目標和要求
為了響應“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陽光體育運動號召精神,我校體育教研組的全體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課這塊體育鍛煉主陣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教師要采取多種科學有趣味的練習方法,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愉快的鍛煉,享受體育、享受快樂。為達到以上目標各體育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特別是“活力課堂”理論學習,上好一節課題研究課,在研究過程中及時寫好教學隨想、教學反思,最后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課題研究論文,進行階段性成果的展示匯報、交流。
三、主要工作和活動
1、加強理論學習
各體育教師平時要加強和課題有關的理論知識學習,熟悉“快樂體育”的內涵,掌握正確的研究方法,在學習過程中要及時做好筆記,摘錄,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
2、讀書心得,《活力課堂—我的思考》
結合《活力課堂—我的思考》的學習活動,各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第5、9、13周
3、讀書交流、研討活動利用學校組織的教研組活動時間,積極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每位教師要準備好發言,發言時間為5分鐘左右。
4、研究課上課、評課、交流各體育教師要精心設計一節課題研究課,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上課,無特殊情況其他教師要全程參與聽課,課后要及時開展評課、交流活動,第16周
5、教育、教學案例撰寫評比在課題研究實施過程中,各體育教師要積極撰寫教學案例,要體現出“快樂體育”的主題,并進行優秀案例的評比活動。第17周
6、課題研究專題論文撰寫評比在課題研究末期,各體育教師要積極撰寫論文,至少1篇,論文的撰寫要圍繞“快樂體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這個主題,并參與評比活動。第18周
7、研究課教案、評析撰寫評比各體育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份詳細的課題研究教案與評析,并參與學校的評比活動。第20周
8、課題研究成果匯報交流學期結束前,各體育教師要進行課題研究成果的匯報與交流,成果形式有優秀課展示、論文案例隨想獲獎、學生獲獎、學生體育運動成績單等。
9、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課題研究交流、成果推行。各體育教師把先進經驗及研究成果在校園網上發布出來,大家進行交流,推廣先進做法。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0
一、問題的由來和背景
過去對學生體育學習的評價基本上局限于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養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評價,這實際上對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新課標中提出了,體育課程評價方式的轉變,要做到以下幾點:
1.客觀性評價與主觀性評價相結合;
2.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
3.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相結合;
4.由單一內容評價向多元內容評價轉變。
事實上,今天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評價方法所采用的依然是一般標準評價、教師評價、終結性評價等傳統評價方法,評價也僅是體能和運動技能的測驗,以統一的標準衡量所有學生,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忽視了平等享受教育的新理念,根本不能適應社會對人的多元評價的發展要求。因此,我們試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形成一套既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又適合農村小學生體育學習評價的體系,從而提高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益。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喜歡,學生的體質與健康測試成績也有所提高,但學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幅度相對其他測試指標較小。而耐久跑是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體育教師如何讓耐久跑教學不再枯燥,提高耐久跑的趣味性,讓學生愿意參與、主動嘗試練習,是值得我們探討的。根據我們學校體育組多年的耐久跑教學經驗,我在此拋磚引玉,向大家介紹耐久跑趣味練習八法。
二、研究的內容
1、耐久跑替代練習
耐久跑練習能提高學生心肺功能,培養他們的意志品質。如果教師利用一些替代練習,循循誘導,也會取得同樣的效果。例如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跳繩練習,大場地的足球比賽,“橄欖球”游戲(按體能相對分組,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利用追、搶、傳、投、抱、堵等各種方法獲得球權,最終在規定時間內看那隊投入對方球門的次數多為獲勝)等方法。
2、耐久跑簡化練習
耐久跑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耐久跑鍛煉的意義,知道耐久跑的技術要領和鍛煉方法,能嘗試參與練習。大家都知道光2-3節耐久跑課的教學是提高不了學生多少的心肺功能、意志品質。體育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多傳授些方法,把練習的要求“減一減”,學生“跳一跳”能摘到,讓學生愿意嘗試、主動參與。例如讓學生自由組合跑走交替練習,分組勻速接加速跑交替練習,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距離練習等方法。
3、“越野跑”練習
讓學生走出校園,到大自然中去,選擇較安全的自然地形或路道。集中做好準備活動,教師講清交通安全、練習注意事項。按照體能相對分組,體育骨干或班干部擔任組長,組內同學相互鼓勵、團結一致、頑強拼搏,努力完成練習任務,體育教師統籌負責。
4、“鐵人三項”練習
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兩人,配一輛自行車,完成規定路段與規定要求的“跑—馱—騎”練習內容。兩人一組,相互配合,自由選擇,按要求可輪換。第一段距離內要求一人騎、一人跑,可換騎,不可馱人;第二段距離內要求一人騎車馱一人,可換馱,不可跑;第三段距離內要求同第一段距離內練習要求,最終看學生完成練習的時間。
5、“按圖尋寶”練習
利用學生獵奇尋寶的心理,讓耐久跑變成完成一定運動量的尋物跑。教師講明“按圖尋寶”練習要求,將學生按體能相對分成男女生各3—5組,分別完成不同難度的“按圖尋寶”練習內容。例如:第一組第一目標為繞籃球3圈到第2付雙杠下拿第二個目標內容,第二個目標內容為繞田徑場一圈到綜合樓四樓教室3取寶,然后到田徑場向教師匯報。“寶貝”不讓學生先知道,一般可放一些學生喜歡的體育器材(“尋寶”完了可活動,不喜歡的可交換),或者給學生一些名言或鼓勵表揚的話。
6、“障礙跑”練習
將耐久跑練習道路上增加有形的“障礙”,調動學生挑戰困難,挑戰自我的積極性。例如:將男女生分成各兩組,第一組學生練習,第二組為他們加油,然后交換。在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中,在規定路段中完成“障礙一”行進間運籃球30米、“障礙二”跨越3個跨欄、“障礙三”跳30次繩等練習內容。
7、“OVER游戲”練習
對學生先進行思想動員,講一些軍隊訓練與國家隊“三從”訓練內容,然后講清“OVER游戲”練習的要求,激發學生的斗志、敢于拼博、挑戰極限。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根據學生平時的練習成績,將學生分成不同水平組,分別提出不同的練習要求,練習的要求一般情況下90%的學生能達到。完成不了的學生將進行“魔鬼訓練”,指再進行一定運動量的練習。
8、“接力跑”練習
學生在短跑接力比賽中表現欲望強,能頑強拼搏,團結一致。讓學生嘗試中長跑接力賽,可想比賽的精彩激烈程度。體育教師按學生體能相對分組,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為四人。分別進行女生4x800米接力、男生4x1000米接力。體育教師要根據課的情況靈活運用,組織這樣的比賽可分4—6個大組進行(每人都參加),也可每大組派四名代表進行,尤其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
三、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一(3)班、三(2)班和五(2)班作為研究對象,并與平行班級進行對比,獲得實驗班與非實驗班學生體育學習行為的變化數據。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獻借鑒法。多角度、多渠道開展對情報資料的比較研究,借鑒已有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防止重復研究,避免和少走彎路。
2.調查研究法。對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開展學生日常行為的調查,對學生建立體能和主動參與二項指標,進行實驗前后的對比研究。
3.實驗監測法。在實驗班開展評價操作(包括課堂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同伴間評價和家長對學生體育學習態度的評價等),并及時調整不合適的評價標準和操作方法。
4.經驗總結法。邊實驗邊總結,形成階段性總結,形成有特色的小學生體育學習評價方案。
五、研究的步驟
1.準備和啟動階段:主持人申報耐久跑課題,填寫申報、評審書,撰寫課題研究方案,組織開開題,制訂詳細的研究方案,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教育理論,明確研究思路。
2.具體實施階段:對有關耐久跑進行系統學習,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體育學習評價經驗總結,初步提出小學生體育學習評價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進行實踐研究。請有關領導、專家指導,對課題進行論證。學習理論,問卷調查、應用研究,探索小學生體育耐久跑學習評價的方法。案例研究,每學期開展課題研討活動,結合教學案例,探討在實踐中的成效和存在問題。撰寫中期研究報告,舉行一次中期研究成果報告會。將中期研究成果用各種方式向外宣傳。分析數據,收集階段性研究成果,并有一系列論文發表或獲獎。
3.研究總結階段:對耐久跑趣味練習及效果進行評價,整理課題研究資料進行歸因分析,撰寫研究報告,做好結題準備。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對小學生體育耐久跑學習評價方法,行成模式,并在全校推廣。進行最后研究工作的文字工作,形成報告,組織專家鑒定。做好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工作。
六、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2.體育(1-6年級)課程標準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1
一、課題的背景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與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技能在幫助學生美畫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作為一名身在一線的美術教師,在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老師,我不愿畫這個,我想畫自己想畫的,這個我畫不好,面對孩子們無奈的表情,聽著孩子們那童真卻又帶有一絲埋怨的嘮叨,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教育行為,是不是我們對孩子的束縛太多,以至使他們怨聲載道。比如:這節課學習用彩墨畫鳥,孩子們就必須畫鳥,這節課學習用彩墨畫魚,孩子們就必須畫魚……而在現實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歡畫鳥或畫魚。怎么辦?經過一段時間思想上的醞釀,于是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個班級畫冊,讓孩子們沖破教材的束縛,畫你想畫的,表現你所想的,用繪畫表達你的心聲,用畫筆捕捉你喜歡的瞬間!我想這一做法一定會得到學生的支持,也一定會調動起學生的繪畫熱情,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從而學生的繪畫能力!(這一活動我們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家完成。這樣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二、理論依據
興趣先導原理。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興趣是一切行為的先導。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在從事饒有情趣的活動時,大腦會自動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它的效率比xx還要高出500倍。英國吉伯特哈特教授說過:如果你教的班級有30個年輕人,他們正在一起費力地向知識的山峰攀登,這時你若能合理地給他們一些享受,那他們的學習效率會提高好幾倍。因此,有情趣的學習活動學生不但不會有壓力,而且記憶、理解、創造等方面的潛能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著名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曾說:“一個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順乎自己的興趣,然后再結合社會的需要來發展自己的特長。有了興趣,‘苦’就不苦,而是樂。到了這個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在這個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創新大師都有異乎尋常的強烈興趣。既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從小就要把怎樣發現,發展學生的興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別重要的地位。
教育學和心理學分析,人的興趣的發展,一般要經過有趣、樂趣和志趣三個階段。有趣是興趣發展的低級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異現象所吸引而產生的直接興趣。其特點是:隨生隨滅,為時短暫。樂趣是興趣發展的中級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礎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來的。其特點是:基本定向,持續時間較長。志趣則是事實興趣發展的高級水平,它與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奮斗目標相結合,是在樂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積極自覺,持續時間長,甚至終身不變。一般來說,有趣是一種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現象,是興趣發展過程的第一個階段。由于它維持的時間不長,且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從有趣逐漸趨于穩定、集中,向樂趣轉化。樂趣雖與快樂的情感體驗相結合,但它還不足以推動人們去為了某種目標而奮斗終身,故興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階段,才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三、課題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以小學五、六年級全體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據了解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隨之降低,而且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愿受任何束縛,他們喜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針對高年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我想通過創辦班級畫冊的形式來滿足學生的創作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如何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美術教師是點火牽線人。喚起蘊藏在他們身上沉睡的力量,使他們從懵懂中清醒。美術教師的第一步應該在“喚起”上做文章。喚起即誘導,“誘導”二字開始階段“誘”最重要。應該承認“美術”二字最大的誘惑力在“美”,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把美的畫幅展示給學生,然后再演示美的畫幅的誕生過程,就會喚起學生心靈對美的追求。
2、有一項調查表明: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們喜歡畫畫的占99%,到了小學高年級對美術學習有興趣的不足75%,而到了中學對美術有興趣的不足50%,美術愛好的下降是來自文化課的壓力。雖然文化課成績是重要的,但要建立、宣傳、用實踐證明這樣一個觀念:學好美術并不耽誤文化課。學好美術是與提高學習、認知世界的能力,是與文化課相輔相成的。
3、讓學生們對美術的興趣持續增高更重要,這便在于加強學生們在校期間的美術實踐。黑板報,墻報,展覽,作品評選,對校外的公益宣傳等,都能激勵學生們拿起畫筆為社會做事為世界添美。
4、創辦班級畫冊,畫自己想畫的,用繪畫表現自己的心聲,寫繪畫日記。我想這一活動一定會大大的激發起學生的繪畫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調查研究法:了解目前學生美術問題的現狀。通過分析進行調研。
2、文獻資料法: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應用理論資料,及時分析整理促進研究的深入。
3、行動研究法:運用這一方法及時調整教學計劃。采取相應措施逐步推進研究進程。
4、經驗總結法:把研究過程中的事實資料和依據通過理性歸納,將局部的、個性化的經驗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原理性認識。
六、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xx年3月15日—xx年4月15日)
1、根據實際,確定研究內容。
2、搜集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并加以論證。
(二)實施階段:(xx年4月15日———xx年11月15日)
1、制定具體的、可行的研究計劃,并按計劃開始實施。
2、根據課題研究情況,及時調整研究方案。
3、積累素材,并寫出階段性小結。
4、以點帶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礎上,在全校其他年級實驗。
(三)總結階段:(xx年11月15日———xx年12月15日)
1、全面收集、整理與課題有關的材料。
2、進行系統、全面的總結,撰寫出課題結題報告。
七、研究成果構成
1、每班創辦一本精美的畫冊。
2、寫好教學隨筆,反思自己在課題實踐過程中的得與失。
3、課題結題報告。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2
一、課題研究背景
計算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始終,無論是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結論的獲得,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等都依賴于計算活動的參與,計算能力的高低對學好數學知識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計算卻常常出錯。作為教師,不要把學生的計算錯誤都一律認為是“粗心惹的禍”,如果能從知識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對其進行系統的研究,提出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糾正策略,這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提高和教師的計算課堂教學將更有幫助。
我們的困惑: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的重要手段。《20XX版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迅速的計算能力,這對進一步學習和今后參加生活勞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計算差錯多,準確率低,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嚴重干擾著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教師的正常教學,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種錯誤歸咎于學生“粗心”、“馬虎”等,其實學生在計算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對于小學生計算錯誤進行分類,分析其中錯誤的原因,以及制定、實施矯正的策略,對于小學生避免或減少計算錯誤,提升計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課題研究目的
經過對小學生計算錯誤的類型和成因進行分析研究,尋找降低小學生計算錯誤的策略,在實踐課堂教學中進行檢驗,驗證策略的可行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準確率,為學生順利學習數學知識,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而且,教師經過運用研究所得的策略,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能少走彎路,充分發揮出該研究成果的現實指導作用。
三、課題研究過程
我們數學教研組于20XX年11月份立題,課題名稱為:《小學生計算錯誤類型、原因分析及矯正策略》。我校數學教研組根據學校實際課堂教學情況,按照實驗方案,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該課題研究,主要做如下工作: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20XX年10月下旬)
1、分別組織教師和學生座談,了解老師在計算課堂教學中遇到問題和自己的認識
2、數學教研組召開會議,啟動課題,部署具體任務
第二階段: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11月初~20XX年3月)
1、以中高年級為單位,分年級組收集學生的計算錯題
2、以各年級部小組長為單位,記錄典型錯題
3、以中高年級為單位,同年級數學教師分析典型計算錯誤的原因
①教師初步分析錯誤原因
②以面談的形式和相關學生進行交流
③總結、分析,撰寫原因分析報告
4、以中高年級為單位,同年級數學教師提出矯正策略
① 前測,統計該類型題目的錯誤率。
② 根據原因分析報告,提出矯正策略,調整課堂教學方式。
③ 后測,對前后測試進行比較
④ 總結、分析,撰寫矯正策略報告
第三階段:整理歸納階段(20XX年12月)
5、全組進行交流討論,總結研究成果
①中高年級的研究成果匯報,進行縱向研究
②對全學段中由相同原因而導致的錯題進行橫向研究
③整理、歸檔
四、研究成果
經過對各年級的典型錯題進行縱向研究,找到了各年級學生計算時出現的典型錯誤,經過分析其錯誤原因,提出了相應的糾正策略,并經過前后測實驗驗證了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將全年級的同類型錯題進行橫向研究,結合心理學的認知分析,我們重點研究了由于強成分的干擾導致的計算錯誤,既提高了教師對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認知,又對計算課堂教學有指導作用。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3
研究時間:
20xx年2月~20xx年6月
研究目的:
1、探索出一些適合農村小學教育教學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使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一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從根本上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高質量地完成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
3、使學生既學會學習,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信息素養。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中,引導學生:
1、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2、提高了合作交往的能力。
3、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
4、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針對教學需要,認真查閱和分析光盤教學資源,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運用教學設計及相關教學理論,選擇、整合、運用光盤資源,促進師生互動,推動教學方式的變革。利用光盤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必須熟悉光盤資源內容,將光盤播放與課堂講授有機結合,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改進教與學過程。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個人工作計劃。
2、上好一節課題研究課。
3、做好光盤的'下載和教學研究工作。
三月份:
1、豐富博客內容,利用向課題組教師學習。
2、上好課題研究課。
3、討論課題組教師上課中存在的優缺點,找出不足。
四月份:
1、認真學習和鉆研《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
2、寫好課題研究論文。
3、閱讀教師的教案和說課稿,做好聽課記錄。
五月份:
1、繼續開展課題活動。
2、上傳課題組教師評課內容到自己博客上。
3、針對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改正。
六月份
1、聽課題組工作總結匯報。
2、寫好個人課題組工作小結。
3、 整理收集各項研究成果。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4
本課題經過上學期的研究與實踐,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每位教師的業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學的學習能力也有了較大的提高。本學期針對教材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方法,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當然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提高,因此特定本學期的實施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研討下,發展同學發明思維的過程,顯得尤為重要。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教都是為了達到不教。”作文教學同樣如此。我們教同學作文是為了達到將來即使沒人教,他們自身也能寫文章。幾年來,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寫作興趣,開拓寫作思路,讓同學在多種題材的寫作過程中鍛煉寫作興趣,發展寫作的發明力。結合教改的新思路,擴大好作文的范圍,張揚同學個性,培養同學的寫作興趣。
二、工作要點
1、深入學習新課標、學習本課題有關方面的理論,在其指導下,通過研究,形成有利于培養同學語文綜合素養的作文教學新觀點、新理念和生活化的作文教學目標體系和模式。
2、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加強作文教學改革的實踐,使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密切結合,更新觀念,形成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模式,激發同學的寫作熱情、寫作興趣,讓同學的個性在作文中張揚,不時提高同學習作的水平。
三、研究內容
本年度我們著力于習作課堂的教學研究:
1、著力于同學習作興趣的培養,養成習作習慣。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同學對寫作訓練有濃厚的興趣是教學的最大勝利。
教師要帶領同學走出課堂,親近大自然、親近生活和活動的場所,增加作文的素材,發揮潛能,陶冶情操,增進學識,鍛煉能力。
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在課堂作文訓練中,教師根據各年級同學的主導活動,找準小同學生活的熱點、焦點,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縮小作文和生活的距離,實現“生活向作文的轉化”,讓作文成為兒童生活的有趣局部。作文內容要讓同學想表達,要讓同學寫他們感興趣的作文,讓同學漸漸喜歡習作。
教師要改變保守的習作評價方式,如取消不和格分,作文實在不行的暫不打分等方式,實行自批互批,家長批,社會批,面批,重批等。讓所有的同學在各自的基礎上都不同程度地獲得勝利,這是我們的習作教學所要追求的。
(2)在培養良好的讀寫習慣上下功夫。良好的習慣有賴于長時間的培養,但一旦習慣養成績會接響一生。為了兒童一生的發展著想,在我們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要把培養良好的讀寫習慣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戰略。著重培養下列習慣:獨立主動地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的習慣;重談、跳讀、精讀、猜讀的習慣;將觀察到的情況用一句話記錄,作素材筆記的習慣;做資料卡式剪報等詞句段積累的習慣;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限時作文、快速作文的習慣;讓耳朵做“老師”,自身當堂修改,請他人修改的習慣;保管作文本重讀整理的習慣;主動應用語言實踐的習慣。
2、著力于同學習作能力的提高,發展同學語言。
(1)教師的習作指導課要研究一些新訓練:如口語交際的訓練、大膽的想象創作訓練、序列作文的訓練、實踐應用的訓練等。特別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層次訓練。
(2)小學作文教學語言訓練的中心任務是發展兒童的語言。因此,根據兒童語言發展的實際,不要強求兒童選材典型,結構獨特嚴謹;不要希望全體同學的作文文句生動優美,但是必需要求同學作文文句具體通順。具體通順是小同學學習語言合理合適的要求,字正句順,把事情寫得比較具體清楚,同學應該也可以通過努力做到。只有做得到的要求,才有意義;讓同學用自身的語言作文,是作文教學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要求,也只有訓練和發展兒童自身的語言,作文教學才有價值,同學對作文發生興趣才有可能。用兒童語言表達兒童生活和情感是順暢的、自然的、優美的。
四、工作布置
1、加強理論學習,每月召開一次課題例會,定期進行集體理論學習。同時抓好個人學習,隨時將學習心得體會、教學隨筆記載下來。掌握教改動態,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組織教師向書本學習。發動教師查閱、收集、印發各種學習資料,組織教師學習,更新教學觀念,豐富作文教學的經驗。
2、搜集作文素材。從學校到社會,從課內到課外,以同學的生活、思想、情感為動身點,選取作文素材。
3、請進來,交流信息。邀請專家、學者上門指導,并作專題報告。
4、走出去,吸收信息。每學期提供每位語文老師外出學習、聽課、培訓回校后匯報、交流。
5、鼓勵教師上作文研討課,對取得研究效果的教師給予獎勵。
6、重視課題過程資料的積累工作,包括實施計劃、活動記錄、理論學習資料、階段性情況匯報、研討課教學設計、專題總結等內容,使課題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資料。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5
一、總體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轉變教師觀念,樹立新的教學質量觀、教學方法觀、教學方法觀、學生觀。成就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教學研究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能撰寫經驗型論文和科研論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師。是學校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再上一個臺階。
2、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和堅持性;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3、探索并形成一套適合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和策略,力爭能在更大范圍推廣應用。
二、階段目標
1、準備階段工作目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搜集國內外關于自主學習的`資料,了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按照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校原有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學段學生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
(4)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各學段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并對照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及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研究情況確定本課題研究的若干個支撐點。
(5)對課題組成員、子課題負責人進行培訓,各子課題負責人制定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實施階段工作目標:
(1)如何指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有哪些;怎樣認識指導與自主之間的關系;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基本的規律與原則可以遵循。
(2)追因調查:弄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應對。
(3)驗證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并修定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4)課題研究中期評估。
(5)下階段課題研究規劃。
3、總結階段工作目標:
(1)搜集實驗中積累的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篩選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通過面上推廣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課題研究。
(2)結題匯報活動。
三、采取措施
(一)繼續提高美術教師的認識水平
(二)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
1、情境教學
2、合作分工,取長補短
(三)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創造
四、保障措施
組織保證領導組成員:
課題負責人:王冬梅
成員:王冬梅 嚴慧艷
課題:小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指導策略研究制度保證
(1)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工作例會。
(2)落實“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管理意見”。
(3)完善校本培訓、公開課展示、實驗經驗交流、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等制度。
五、進度安排
(一)課題準備時期: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搜集國內外關于自主學習的資料,了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小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
(二)課題研究期
課題比較全面的展開研究,根據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遵照課題研究的一般程序,比較規范的落實研究的每一個環節。包括研究試驗中出現的問題,對研究方案進行凋整,總結階段性成果。
(三)課題總結期
總結好課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與課題研究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撰寫結題報告,請專家進行驗收。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6
一、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把培養教育學生的人文素養放在語文教育首位。主張語文教學要體現問題意識、個性化學習、主體性學習,開放性教學,建構性教學,為主體性發展指明了方向。作文要“寫自己想說的話”,“自由表達”作文內容,“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對寫作的總目標,《語文課程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因此明確掌握個性化作文的操作規劃,通過改變舊的作文指導方法,培養小學生樂于作文,善于作文的習慣尤為重要。
二、研究的預期目標
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結合實際調查情況,以及《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的課程目標中,針對習作制定的具體目標,將本次研究的預期目標擬定如下:
1、繼續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激發其正確的作文動機。
2、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3、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4、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意見。
5、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
6、培養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達到小學階段作文要求。
三、研究方法、途徑:
主要采用觀察法、調查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實驗法和教育經驗總結法等研究方法。通過上好每一節作文指導課、作文講評課,立足課堂,積極嘗試,采取多種形式的作文評改方法,開展“大閱讀”活動等
四、研究課題的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9-20xx.1)
1、通過問卷調查、走訪、觀察等方法,真實了解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明確當前作文教學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2、設計教師、學生、家長問卷調查表、家校聯系表、學生成長記錄袋及部分評價表等。
3、在充分了解當前作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造成當前狀況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然后針對不同的成因,積極思考改進方法和策略。
(二)、實施階段:(20xx.3-20xx.12)
1、立足課堂,積極嘗試,設置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釋放個性,調動積累,書寫真情。
2、嘗試多種形式的作文評改,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3、師生共同開展“大閱讀”活動,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4、家校攜手,形成合力。
5、做好各種研究記錄和第一手資料的收集整理。
6、對于進行的各種實踐活動進行及時地、認真地反思、總結。
(三)、課題總結(20xx.1)
收集整理數據、資料,撰寫實驗報告,結題
五、人員分工
具體安排與研究實踐指導:
理論學習資料收集發放:
活動記錄:
各項資料收交、整理、檢查:
具體研究、總結:高年級語文教師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7
一、課題的提出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在情境中學數學,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認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資料,創設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樂于發現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統計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已引起普遍重視,社會作用也越來越大,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教材中的地位突顯,在教學中的研究更加深入。但遺憾的是,有些教師在統計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呈現給學生的一些事例并非學生熟悉,不符合生活情理的或者完全人為編造的,這樣,學生感覺不到數學問題的存在,或者無法挖掘與所學知識相關的數學問題。還有的教學前的準備工作不充分,缺乏課前學生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活動,對統計教學的認識不足,對統計教學的有效研究不夠深入。可見,對小學數學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立項課題進行研究很有必要,它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師對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的認識,有助于統計方面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二、課題概念說明
1、“統計概念”是指數學課程中對數據統計的過程或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它也是數學知識產生或應用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科學知識的具體應用。它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統計教學從內容上分統計表、統計圖等。
2、有效性統計概念教學中應突出有效性的研究,呈現出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呈現出學生有意識地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能根據數據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掌握交流方法,能較科學的對社會現象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得出科學準確的結論。統計概念教學的有效性它不僅能使學生學到數學知識,還能把審美情趣、思想方法加以挖掘和提升。使學生情感謝、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較好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
(一)研究目標 :
通過對該課題的研究,能在不同的學段課堂教學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學最佳策略和方法,有效地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二)圍繞這一目標,擬展開下列研究:
1、小學數學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統計概念教學的設計、教學方式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針對不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
2、小學數學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的運用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學生在統計概念學習中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應用效果等情況。
3、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的評價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統計概念有效性教學能否改變以往的教學行為,是否能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興趣;問題解決方式是否具有科學性、多樣性。
四、課題研究理論基礎
1、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好的課堂教學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明確,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教學內容科學合理;教學策略與方法能體現出學生主動的學習。
2、建構主義的課程觀也強調用情節真實又復雜的故事呈現問題,營造問題解決的環境,以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在重新建構中實現知識和能力的內化,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它主張用產生于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啟動學生的思維,由此支撐并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學習,基于案例的學習,拓展性的學習與基于項目的學習并以此方式參與課程的設計與編制。
3、《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價值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五、課題研究方法
1.個案研究法。從本課題研究出發,針對某一課例、某一教學片斷、某一學段內容或者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行為等進行個案研究,最終提煉出共性的結論來。
2.行動研究法。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邊總結。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最終探索出小學統計概念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3.文獻研究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關注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將研究成果借鑒到本課題的研究中。
4.信息采集法。對統計教學設計、課題分析,案例研究可采取信息調查,為課題研究提供材料。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8
一.課題名稱:
《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研究》
二.指導思想:
為了讓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讓課題研究真正踐行于教學實際中,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特制訂此工作計劃。
三.研究內容:
1、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確定錯誤的'類型。
2、研究錯誤資源對教學的影響。
四.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知識類型和某個知識點的出錯概率。
2、反思法:記錄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反思錯誤資源的利用情況。
3、個案法: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個案研究,掌握學生學習錯誤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各種理論,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種資料,制訂具體研究計劃。
3、認真觀察,及時反思。教學中觀察、歸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分析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反思學生出錯的原因,探索運用錯誤資源來指導學生學習。
六.預期成果:
1、公開課一節
2、上傳文章2-3篇,力爭發表。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19
一、課題的提出
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研究內容包括:
1、生活與美育的關系;
2、學生的學與生活化的聯系;
3、教師的教與生活化的聯系。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積極引導學生把美術學習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二、課題研究的措施
研究的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課題研究能力。
1、認真閱讀相關資料與論文。重溫新課程標準,用新課標指導研究工作,同時還學習各類專著。通過閱讀、學習,了解生活化教學發展現狀與前景,弄清生活化教學的概念與原理,以便以一種理論的視角觀察、分析實踐課題研究。
2、充分開展對話交流活動。積極開展交流活動,每次活動要圍繞中心話題以討論的方式,從不同的側面闡明個人的觀點,以便思想碰撞,共同提高。
3、重視對案例的剖析和提升。案例研究是質的研究的具體表現形式。通過對有意義的體現生活化教學的個案進行描述分析,挖掘其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二)、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探索生活化美術教學活動。
(1)、在課堂教學中挖掘生活化的美育內容,構建美術教學與學生經驗緊密結合的共同體。
新的課程標準充分強調生活對學生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美術生活化的活動是立足于學生的生活,以生活為背景,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強調貼近學生的生活來選擇教育內容;強調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因此,關注學生及學生周圍的生活是當今小學教育的重要理念。而我們所研究的“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就是體現了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的緊密關聯。例如:在教四年級《三個和尚的新故事》一課時,要求學生將自己身邊發生的事編入我們的畫面中。有的同學將游戲的起點終點定為家到學校;有的同學將扶老人過紅燈獎勵前進5格、闖紅燈停玩一次等等設計在游戲的過程中。
過去,美術活動比較拘泥于以學習活動的形式進行,現在我們把美術活動大面積的擴展到區角活動之中。在課堂上,孩子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區角進行活動。如:在《今天是你的生日》一課,老師先準備好展板,引導學生直接在展板上貼帖、畫畫。學生憑生活經驗寫出生日賀詞,……最讓他們感到高興的事,是把自己的作品掛在窗沿上、屋頂上、門框上,多美啊!教室一下子成為了盛裝的世界。在他們看來這才是世界上最最棒的作品,毫不遜色于大師!
在課堂教學中,“生活經驗”是孩子創作的源泉。只有牢牢把握孩子的生活經驗,美術課堂教學才能真正讓孩子在美術活動中充分體味生活的美,享受自由創造的美。
(2)走出教室,來到校園,走進社會,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拓展學生學 在學校的科技節活動中,學生人人都參與,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加入自己的理解,描繪心中的綠色。在活動中學生輕松的學,開心的玩。學中有玩,玩中求學。沒有了學的枯燥,玩的放縱。在教卡通畫內容時,讓學生看展覽等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作品也更精彩。
(3)、積極爭取家長支持,讓家庭成為學生接受美育的重要場所。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生活就是課堂。家庭的熏陶對孩子們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我們也非常注重鼓勵家長在家庭中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美術創作環境。我們利用家長會,在家長會上適當提出一些要求:如在布置孩子的房間時盡量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藝術性,包括房間的布局,擺設的陳列,色彩的搭配等,并鼓勵孩子參與環境的創設,開設“繪畫角” 、“展示區”、“欣賞角”等,允許孩子在自己的生活空間自由地擺弄、創作。既肯定了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和所取得的成績,又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選擇生活化的表現材料,豐富學生創作表現的途徑。
新課標有一句話:“指導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在學生自主性美術活動中,我們在為學生提供多種工具和材料的基礎上,尤其重視讓學生收集一些廢舊物品,如:舊報紙,塑料袋,一次性杯碟,碎布條,飲料瓶,包裝袋等,孩子們十分樂于擺弄它們,并能用自已喜歡的方式進行美術表現活動,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時收集的過程也促進了學生養成廢物利用的習慣,形成節約資源的意識。上《一粒種子》一課時,就讓學生收集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種子,給學生展開思維想像的空間,設計制作出很多有趣的作品,有汽車、火車、眼鏡、表演的小人、可愛的蟲子等等。
大自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它為學生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材料作為美術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們學習、創造的中介與橋梁。在學生身邊有很多的物品如:樹葉、種子、石塊、稻草、水果、蔬菜等等,這些隨手可得、熟悉的材料,也可以充分利用。比如在學習《農家孩子》一課:引導運用蘿卜、土豆、黃瓜等裝飾成了各種小動物,既有趣,又可以布置活動室;用各種瓜果蔬菜做拼盤,一盤盤色彩鮮艷,造型美觀;運用瓜果蔬菜的橫截面作畫,當印章,構思奇特,趣味昂然。學生感受到再造美的樂趣。
(四)、運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架起與學生溝通的橋梁。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教學語言的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對學生所實施的不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教師運用樸實的通俗易懂語言來代替美術專業的術語,讓學生易于理解,樂于學習。語言本身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是可以幫助解決情感表達的問題(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學》)。比如,我在低年級講解“對稱”這一名稱時,用兩邊是一模一樣的來解釋,并舉例象蝴蝶、蜻蜓就是對稱的。學生對“一模一樣”這個詞語很容易理解,也減少了教師的反復講解。對語言生活化的研究還是在表層的',在課題深入的同時,將會更深層次的研究。
三、研究工作主要成績
在新的課程標準下,生活化的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強力意識。在研究中,發現“生活化”教學在我們課堂教學中很多地方都可以體現,教師的教學輕松了,學生學習簡單了。
1.教師在教學中有了“生活化教學”的意識,根據課程內容提煉與生活化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教師備課時,教師如何組織教學的內容,是一節課教學的開始。即在備課時就分析教材,研究尋思教材中蘊涵的“生活化”,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備課。在上課時,教師盡力做到不把問題知識化,體現“生活化”,從而節約了問題闡述的時間,給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
2.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學習美術知識,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
因為老師組織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相近了,學生在學習時,參與的人數多了,學生思考問題積極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再也不是教師一人在講臺上夸夸其談,學生在交流探討中學習。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學習有了動力,學習效果也有了提高。
3.舉行了研討課、組內交流等促進課題研究工作。
4.針對情境教學相關理論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
5.進一步完善了研究策略。
四、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在“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實施中,比較偏重于內容的開展,而在學生美術能力評價方面式比較薄弱的。教師需要進一步學習符合發展性課程評價理念的評價設計。評價標準改變以后,如何進行評價成了一個難點。
(二)教師已經明確了學生經驗在美術活動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較準確的把握學生經驗與美術學習的融合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實踐中還是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三)關于課程資源。具體表現在教師手頭課程資源的匱乏,以及教師如何合理判斷、選擇、使用課程資源的問題。我們現在開展的美術活動比較多的是在校內開展的,社區內、家庭中的活動往往難以得到家長的支持。如何拓寬生活化美術活動的范圍,讓更多的家庭、社區也成為美術教育的資源之一,以真正體現大教育觀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研究與實踐。
(四)教師自主編選教學內容、自主設計實踐活動方案的能力比較薄弱。教材只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內容載體,但不是唯一的教學內容與課程資源。新課程為教師自主編選教材留有余地,但是還不能一下子適應根據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靈活擴展與調整教學內容的這種需要,也缺乏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美術實踐活動的能力。
(五)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實施到現在不少學生及家長仍以語、數、外為主,一些所謂的學困生難以完成主課老師的作業,因此美術創作只是應付,甚至不完成。這是我們美術老師的困惑。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20
一、課題的提出:
作為視覺傳達教育的美術課程,其本質是讓學生感悟美進而創造美,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更應把重心放在如何喚醒和激活兒童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方法上來,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太過被動與壓抑,而讓學生走出教室,在陽光下游戲中感受、發現、認識和捕捉第一手的題材與內容,通過自身的感官體驗創造的美才會是燦爛,有活力的。
兒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階段,他們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約束自由地想象,并且勇于探索內心世界與現實世界。所以這個階段的美術教育主要就是啟發學生創造的天賦,也就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就是拋棄固定的、自閉的、被動的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內涵,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機制和方式方法,開展體驗性學習。
興趣是美術學習的基本動力。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多次實踐,我發現游戲性的教學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這類趣味性美術教育我們可以稱之為“陽光下的繪畫”。
二、理論依據:
1、本課題的理論基礎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美術課程標準》、《中國美術教育》中有關學科教育的理論。
2、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強大動力,小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是由學習美術活動本身和學習美術的目的、任務引起的。我們要把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的目標,使學生愉快、生動活潑地學。單一、古板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只能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課堂教學應該是靈活多樣的,而不是“黑白”無聲的。教學實踐證明,美術趣味教學,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提高了學生興致,活躍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
3、人美版實驗美術新教材就是根據新課改的這種理念提出了“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美術教學內容應適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著重強調以游戲的方式,觀察和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官體驗,并作簡單組合造型。
三、課題研究目標、內容:
小學美術趣味化教學研究目標包括:
1、提高學生的智力素質,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2、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逐步形成學生的美術創造個性。
3、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社會生活、藝術作品中的美,使其頭腦中留有豐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學生審美素質得到發展。
4、通過趣味繪畫、手工技能教育,提高學生的美術基本技能,并能運用掌握的美術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創作出新穎、獨特有創意的優秀的美術作品。
小學美術趣味化教學研究內容包括:
1、在課堂教學中挖掘情趣化的美育內容,構建美術教學與學生經驗緊密結合的共同體。
2、選擇情趣化的表現材料,豐富學生創作表現的途徑。
3、美術和游戲的“動靜”結合。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21
本學年我組課題研究將以校總計劃為指導思想,結合上學期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下一步研究計劃:
一、研究重心:
1.繼續結合課堂教學常規,以及信息與學科整合的原則開展課堂教學研究。
2.針對上學期研究課中呈現的問題,開展針對性的理論學習,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在理論學習中加強教與學策略的學習。
3.建立校內教學資源庫。
二、研究方法:
1.課堂教學實踐觀察
2.經驗總結
3.理論交流與座談
三、實施過程:
1.理論學習
(1)定內容:根據我組課題研究的.實際開展有關優化策略方面的理論學習,力求深度改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學習的內容。
(2)定時間:除規定的業務學習時間外,課題組成員每周安排1小時的理論學習時間。
(3)定要求:要求教師每學期完成共5000字的學習摘抄并有學習心得。
(4)定交流:組內經常進行交流活動,就課題研究過程的心得體會進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互助互長。
2.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將側重以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加強課堂教學技能以及教學常規的實施為目的。有效促進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充分發揮組內老教師的領頭作用;從教學的各個環節上開展展示研討活動,通過聽課、評課、座談等活動多方面促進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提高;通過研討交流使研究回歸教學、為教學服務。
3.加強集體備課的力度,確定本學期各年級組教學內容按單元分別集備,嚴格按個人備課------集體聽講-----集體修正-------形成資料的步驟進行活動,定時監督上交資料。
4.積極參加總課題的研討,定期開展子課題研討會,注意收集過程性材料和階段研究成果。
5.建立本校體育教學資源庫,各組員將在備課組長帶領下,作好以下工作:
(1)各年級按單元搜尋與所教單元內容吻合的體育課件。
(2)搜集、整理與本人教學相關的游戲若干。
(3)完成一篇相關學習論文。
6.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體育運動水平,組織學生進行各種體育比賽活動。
四、時間安排:
7月份
1.學習本學期校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2.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及研究課計劃。
3.組織好組內老師9月份的體育研究課活動。
10月份
1.聽取有關課堂教學策略的專題講座。
2.組織好組內教師參加學校青年教師評優課活動。
12月份
1.參與12月份的研究課活動。
2.參加校課題研究活動。
3.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4.準備本課題結題工作事宜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22
一、指導思想
綜合運用教育理論及各種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注重各種技術與學生整合,提升教育技術應用的有效性研究;堅持以問題為切入點,以科研為手段,以課題為載體,通過各種途徑,采用多種手段,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與能力。
二、研究目標
(一)、學生方面:
1、通過學科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聯系的教學,使學生的書本知識學習同豐富的現實生活關聯起來,使學生運用不同生活中的社會閱歷、情感體驗去感悟書本,運用已有的知識積累去不斷建構新知識體系。
2、通過學科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聯系的教學,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并獲得快樂、成功的體驗。
3、通過學科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聯系的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讓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個性、人格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為學生適應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方面:
1、通過課題研究,引領教師重視平時教育教學技能的實踐研究,完善技能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方法。
2、通過比較發現教育教學過程中技能與學科整合時間的有效方法。
3、建立完善的教師的`學習機制,開成具有科研實力的教師隊伍。
4、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科內容教學生活化模式。
(三)、資料方面: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初步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生活化教學課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經驗、成果。
三、研究內容
1、在新的學期,我校一如既往地進行課題研究。根據學校主課題,結合本校實際及現有成果,開展小課題研究。教師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個人課題研究,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開展實驗研究工作。
2、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參與課題組、教研組的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聽課、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廣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啟發、促進思考、分享經驗。
3、切實從教研入手,不斷深入研究課程改革的實際問題,激勵教師把教研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實現教學與教研的統一整合。靠集體的力量讓教師在課程改革中實現自身的發展。
4、課題研究作為學校中心工作來抓,把課題研究工作與校本培訓、公開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講求實效的集體和教研探討機制。以課堂教學案例來及時發現總結實驗中涌現出來的創新點和好經驗。
5、認真做好課題研究工作的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和材料收集,迎接上級課題研究階段檢查。
四、實施措施
1、廣泛收集、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學習、研究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先進的教改經驗,以提高思想認識,借鑒他人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我校的工作實踐,研究制定工作計劃。活動過程中做好活動記錄,階段性總結。期中期末通過試卷分析、反思、論文的形式體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2、通過開展集體備課、聽課、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廣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啟發、促進思考、分享經驗。
3、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研究制定的工作計劃,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工作中開展行動研究,并邊實踐邊研究,不斷總結調整。從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能。
總之,語文教學要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就應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對學生的新發現,新創造,給予充分肯定,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23
一.課題名稱:
《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研究》
二.指導思想:
為了讓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讓課題研究真正踐行于教學實際中,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特制訂此工作計劃。
三.研究內容:
1、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確定錯誤的類型。
2、研究錯誤資源對教學的影響。
四.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知識類型和某個知識點的出錯概率。
2、反思法:記錄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反思錯誤資源的利用情況。
3、個案法: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個案研究,掌握學生學習錯誤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各種理論,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種資料,制訂具體研究計劃。
3、認真觀察,及時反思。教學中觀察、歸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分析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反思學生出錯的原因,探索運用錯誤資源來指導學生學習。
六.預期成果:
1、公開課一節
2、上傳文章2-3篇,力爭發表。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 篇24
一、指導思想
學生說寫的能力間接地代表學生的語文素養。開展本課題研究旨在讓一線教師能深層次理解教材、活用教材插圖,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能促進學生發展的說寫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本課題將在主課題的引領下著重開展第一學段利用插圖學生說寫方式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實效性,要為提高第一學段學生說寫的能力多踐行,深思.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
本課題組組長帶領成員認真學習課題方案,明確課題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課題研究方法,結合實際,扎實有效地開展研究。另外本課題組成員每人訂一份跟語文教學有關的雜志,開展“分享閱讀”(組員閱讀到好的文章作好記號推薦給其他組員閱讀),定期組織學習交流,不斷提升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
2、制訂研究方案,扎實研究工作
緊扣課題組研究的規劃思路,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研究計劃,明晰研究思路與方向,密切聯系實際教學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3、確定研究重點,提高研究實效
本學年重點研究項目及方向為“認真研究蘇教版第一學段語文書中插圖,發掘訓練點,提高學生說寫能力”,本課題組成員計劃以第一學段中的典型課例為突破,進行研究總結。
4、不斷總結經驗,實現資源共享
各課題組成員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動筆,不斷提煉研究經驗,本學期至少要完成一篇“借助插圖進行說寫訓練的經典課例”或“案例分析”,并爭取發表或獲獎。各課題組成員要主動積極維護課題網站的正常運轉,要把各自研究的動態和成果及時在網上呈現,以實現資源共享,以讓本課題起到一定的輻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1.制訂本學期課題組研究計劃。
2.課題組理論學習
3.制定課題組成員本學期研究課安排表。
4.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5.課題組理論學習。
6.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7.課題組理論學習。
8.撰寫與課題相關的論文和案例。
9.課題組觀看優秀教學錄象,并對錄像中課例進行點評。
10.課題組理論學習。
11.課題組沙龍暨研究反思活動。
12.課題組理論學習。
13.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反思與總結。
14.收集、整理相關研究工作材料。
【小學課題研究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課題研究工作計劃10-28
研究課題工作計劃08-19
2022課題研究計劃10-28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10-20
課題研究制度01-06
課題研究心得10-22
課題開題報告課題研究的目標03-22
小學課題研究工作總結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