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6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學計劃,就是在準備做教學計劃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1
一、工作思路
遵照學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計劃,我們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爭取得20xx年高考的優異成績。
二、工作目標
1、上好每堂課,規范課堂教學。根據20xx年考試說明,逐一落實考點。努力完成學校下荙的高考任務。上重點線的人數超過目標上本科線的人數超過要求上專科線的人數超過98%。開展培優和補差的工作關注尖子生力爭在20xx年的高考中再現地理學科的輝煌。
2、按質按量完成學校在創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項工作。根據教學處和教務處各項工作計劃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師完成教育教學檔案資料工作(包括教師個人計劃、總結、教案、聽課本、積分冊;教研組計劃、總結、教研活動報表;科組計劃、總結、教研活動報表、第二課堂活動報表)。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工作80%以上的教師能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時覆蓋率50%以上;能純熟制作開發課件,優化課堂教學。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課,做到考點過關,能力過關。
三、工作要求
在第一輪復習中,堅持從嚴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鉆研考綱和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著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統網絡,進行全面系統地復習。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點。
(2)突出主干,落實基礎,做好用好概念系統化。
(3)留意總結,特殊是地理事現象、規律分析與歸納。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集體備課: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要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備課,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礎上備課,要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備課。
加強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聰明。將集體備課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學校安排本科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節在五樓教師辦公室進行。
(2)上課: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認真上好每一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因材施教,補差提優。要留意做到講練結合。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3)課后反思:總結課堂得失,養成課后反思的習慣,在反思中求進步。
(4)完善聽課制度,取長補短,年輕老師多向老教師學習,共同提高。
(5)遵照學校安排,堅持做好教學常規。
3、全面備考,習題精選、精練、精評
堅定執行學校提出的習題系列化教學要求,對試題要精心組合。從不同的習題難度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堂上合理安排學生訓練時間。試題講解要及時,要講透,要留意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的培養,回元強調答題的規范化,地理語言的專業化。提高學生的解題析題能力。
四、工作措施
為達到今年的高考目標我們高三地理科a組決心:同心協力、齊抓共管;既要質量、又元數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節課,對基礎較差的同學還是以夯實基礎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礎分;對基礎較好的同學在夯實基礎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科能力,力爭提高第二卷的分數。為荙到這一目的,我們全體高三教師要齊心協力,共同抓重點,釋疑點,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實搞好培優和補差的工作,培優工作主要由周、羅老師負責,對象主要以第一層次班的學生為主,清楚措施是:關注尖子學生答題的正確規范,上課加大容量;每兩周訓練一套高質量的模仿試題;與尖子生進行個別談話輔導。對基礎較差學生的補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綱的要求落實基礎知識扎扎實實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
3、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考生的知識水平是衡量高考的成敗標準,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質也是不可忽視的。考生的思想負擔過重,精神過度緊張,勢必影響到考生的知識水平的畸形發揮。臨考之際,良好心理狀態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好的心態,不要使學生在平時的考試中患得患失,要培養他們大度的心理。
4、加強文科地理的教學,本期文科地理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完成一輪專題復習任務、講練結合,夯實基礎,為深圳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預備。
5、配合各部門做好各項工作,科組及老師果斷按質按量完成各項任務。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2
一、學生基本情況
通過綜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試成績,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學水平,搞好復習,提高地理教學實效性,特制訂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必須緊抓地理教材、地理課程標準、注重雙基教學,構建地理主干知識框架和網絡,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關注社會和生活。處理好自然、人文和區域地理之間的關系,熱點問題應體現地理學的應用功能與社會價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圖表、文字信息的分析應用能力。教學中應突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域性。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評價、歸納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鉆研教材、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試題
要認真鉆研教材和考試說明,研究20xx—20xx年高考題,要不斷研究高考的新變化和發展趨勢,深刻理解考試大綱內容和含義,認真學習試題分析,研究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學不偏離高考的要求。重視每次考試對試題的分析,根據存在問題有針對性的講評試卷或調整教學策略。
2、抓好“雙基”把握好教學導向
在高三的備考中,教師的復習不能帶有僥幸的心理去猜題、押題,一定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立足于“雙基”,從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讀圖、地理過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觀念、地理能力、地理規律,要強調地理特征的空間性。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做到萬無一失。為此,應重視地理原理的教學,并重點抓住以下幾方面:一是夯實基礎識,到邊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構和完善學科主干知識體系;三是對重點知識形成專題,挖掘知識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強化規律(過程)和方法,重視聯系和運用。
3、強化地理圖表的學習
空間性是地理學科區分于其他學科的最主要特點。地理高考題可以說是“無圖表不成題”,從客觀性試題到主觀性試題,均以圖表為信息加以命題,可以說學生從地理圖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敗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時復習,應以課本中原圖為基礎,熟練判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和地形剖面圖,并能在地圖上填繪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統計資料和圖表等,并能根據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表,教學中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等類型的綜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養
知識在于積累,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潛移默化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和素養、地理靈感以及地理能力,強調對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斷、推理、歸納、應用,突出考查考生獲取圖表信息的'能力,遷移整合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分析、評價地理事物和現象,描述、闡釋事物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5、加強案例教學,訓練學生解題思路和答題的技巧
從高考試題反思我們的常規教學,教與學都必須注重方法。這方法就是要做到選取典例,通過案例式學法或教法,舉一反三,形成能力。實施案例教學,教會學生以不變應萬變。訓練學生進行學科術語規范、條理清楚、突出關鍵詞、邏輯嚴密的表述。
6、關注社會、關注時政熱點和焦點
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關注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如: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溫室效應與臭氧空洞、氣象災害與自然災害、外來物種入侵、南水北調、能源問題、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及流域的綜合治理、產業結構調整、循環經濟、節約型社會、三農問題、東北工業基地的振興、中部崛起、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等等,地理學科的時代性強,在日常教學和訓練中應以反映現實和熱點的“新材料、新情境”為載體,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素養,以體現培養學生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價值。
7、訓練學生用學科術語規范答題
從這幾年的高考閱卷和試題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審題不到位、答題沒有要點也是導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準確審題、規范表述、嚴謹答題的能力是高三一開始復習我們做老師就必須有意識的培養,要盡可能將失誤減少到最低。
8、落實好每周甚至每節的有效訓練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及時在網上收集各地的試題,根據教學進度和高考的命題趨勢,精心選題出好每周的周練題,并對周練的錯題進行及時評講,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律,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學生及時發現知識缺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3
一、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學期,關系到20xx年高考的成敗,關系到本屆畢業生的前途,所以本學期教學工作絕不能懈怠,必須盡全力保質保量完成,確保20xx屆高考圓滿成功。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計劃。
二、指導思想:
以20xx年高考說明地理科考試大綱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法指導,以“專題復習”、“專題訓練”和“專題測試和綜合測試結合”為主,重在抓知識間的聯系,實現對地理主干知識的鞏固、完善,對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發展。
三、教學內容分析:
高三地理教學內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學教學計劃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識本身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并且要照顧到同其他學科的配合。
初中地理的內容,主要是地球、地圖的初步知識,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礎知識。高一必修課以系統地理知識為基本內容,以人地關系為線索,闡明地球的宇宙環境,構成地理環境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以及資源、能源、農業、工業、人口、城市、人類與環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使學生了解和認識地理環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人類應如何合理利用環境和保護環境,趨利避害,使地理環境向著更有利于人類生活和生產的方向發展。高二地理主要介紹部分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如人口地理、城市形態和地域結構、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及政治地理等內容。高三地理選修課是在高一系統地理的基礎上,著重講授環境保護和海洋地理的相關內容,初中和高中地理必修三以區域地理知識為基本內容,有利于學生樹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4
(一)加強集體備課,優化課堂教學
在新的高考形式下,高三地理怎么去教,學生怎么樣去學?尤其是爭對我們這樣的基礎較差的學生應該怎樣去教與學?怎樣讓學生少做無用功,提高學習效率,在未來高考中取得成功?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今后將通過加強集體備課。在備課組活動中,我們認真研究20xx年高考試題和考試說明,在此基礎上,科學制定了詳細的復習計劃,認真研究復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統一復習進度、復習的方式、方法,統一訓練。
(二)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注重課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能夠為學生打下堅實基礎。解決問題也好,創新也好,都要以知識作為基礎,沒有知識的備考,只能是空想。另外地理的知識點很多,沒有頭緒的教學不可能是有效的.。爭對這個現象,我們將采取以下策略。在高三上學期基本完成一輪基礎知識的基本梳理,在在接下來的復習中,考慮這些學生已有了知識的基本梳理,但是掌握的又不夠牢固,為了避免“炒剩飯”,又要鞏固基礎知識,我們決定在復習中,以專題為主干,而又比專題復習要詳細,這樣進一步鞏固知識,又避免重復復習。
(三)開拓創新,提高學生能力
我們在回歸課本,狠抓“三基”的同時,又不過分依賴復習資料,對資料中過時、過偏、過難的內容,進行大膽舍棄,同時在練習中補充一些有新意的題目,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對課本內容進行加工、組合,對課本知識進行挖掘、引申,提高學生應對考試的能力。
(四)培優補差,加強輔導是提高成績的關鍵
做好尖子生和后進生的輔導工作。根據年級的統一部署,我們堅持每周一次的尖子生輔導,精心組織,學生學習得到一定提高。對于后進生,我們一對一耐心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輔導,提高學習積極性,尋找學習方法,增強學習動力。
(五)培養非智力因素
關心學生,在課后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糾正不良的答題習慣、優化答題策略、強化一些注意事項。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5
一、提高教學質量,重點抓好四個環節。
1、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明白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2、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研究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4、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堅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
二、提高學生素質,力抓課后輔導工作。
此刻的中學生還是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在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首先是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忙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激發學生對中國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等認識、理解。故此,還進一步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及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并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課資料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出成績。
在自我總結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在我帶的地理課上,將“人地關系”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注重列舉的問題和地理事物,盡可能啟發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系”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掌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從地理學科中與其它學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掌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系,從而改善了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分析歸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介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并經常督促檢查,養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認真組織開展復習、測驗、考試組織課外活動等。側重于教會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在生產建設中的作用,主要體此刻農業、工業及其聯系紐帶——交通輸業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知識與通信、郵電、貿易、旅游等第三產業聯系起來進行學習,如:培養學生多種興趣愛好,多閱讀課外書籍,多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資料注入新鮮血液。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6
一、依綱教學,明確復習方向
作為高三地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地理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加強高考地理試題研究,把握高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復習有明確的導向。
二、立足課本,夯實雙基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識點的落實和知識網絡的構成。這也比較符合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的特點: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學科的知識主干、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實的基礎上的,沒有扎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難獲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高三地理復習一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按教材的順序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這是重點,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實實”,不可盲目追求進度;第二階段是專題復習,打破常規的章節,對知識進行重組,尋求聯系,側重于能力的培養,時間為兩個月左右,專題的個數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階段為查漏補缺,調整心態,做好考試前的準備。
四、加強知識的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理論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具價值。在傳統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偏重于掌握知識的細節,而忽略了對知識結構整體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獲得的知識難以成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礎。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律的探究、發現、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可準備一個問題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實基礎,突出主干,注意與初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
基礎和主干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念、結論。它們分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但總體來看,能夠體現地理學科學習功能的、能夠形成再生知識的、與生活生產緊密聯系的部分多為高考復習的重點所在。如:地圖、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人類活動、人地關系等。
對于基礎和主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干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干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重點復習高中系統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初高中地理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識,都應該掌握,決不能回避。要正確處理好高中系統地理與初中區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系統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復習,并落實到區域圖上。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象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預測它的發展變化趨勢。如復習“地球運動”時,就應把初中的“時區和日界線”融入其中,復習“地殼運動”時應一并復習初中“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等。
通過這樣處理,不僅使初高中地理知識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且便于提高綜合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可見,抓住多角度觀察地理事物的空間性質,綜合分析地理系統內部與外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與轉化這些大問題,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考與解答地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六、加強空間思維訓練,形成科學的整體觀念,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地理試題選取了能夠反映地理學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內容為命題素材,緊緊圍繞“描述、概括、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系和發展變化過程”、“認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等能力要求。試題中時差的推斷、地圖的判讀、世界和中國某個區域的特征分析、判斷等都是在考查學生的空間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復習中要特別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以促進我們的整體思維觀形成。
空間思維能力的考察主要有這幾項內容:各類地圖的判讀,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大氣的運動和變化,世界和中國區域(大洲、大洋、地區、國家)中的重要經線、緯線,各類重要地理分界線(自然地理界線、人文地理界限)等。培養地理學科的空間思維能力,一定要講求方法。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分析?可選取十條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E、120°E),通過它們,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經緯網,并想象地球運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及晨昏線的動態關系。
通過有效的空間思維訓練,才能達到當給出世界上某一點或線時?在腦海中涌現的不是亂糟糟的一團,而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地理事物。而有了這樣的水平,無論命題角度如何,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七、掌握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地理是一門“講理”的學科,明確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規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規律和觀點,訓練答題思路,提高答題水平。
1、要全面思考,綜合分析解答問題。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弄清自然地理環境的內涵?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內涵(人口、資源、城市、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系、影響等。對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進行對比分析。可縱向對比分析,如按時間順序比較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生產、工業布局的影響,也可以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如比較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氣候特征、地區分布,比較幾種農業地域類型的發展條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過圖像來通過設計題目進行對比分析。認清相似問題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明確知識間的聯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實質內容,排除干擾因素,形成正確的認識。
2、循序漸進,加強邏輯推理,提高解題水平。近幾年高考試題的一種新趨向是,條件隱蔽,層層設障,并且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挖掘題目中包含的隱含條件,各個擊破,求得正確答案。
3、要多角度訓練,促進知識正遷移。地理學習中有很多圖形、圖文之間可以不斷變化,如太陽高度角可以有旗桿影子、窗戶光線、樓房間距、地球經緯網、太陽能熱水器、變化曲線坐標圖等多種題型;晨昏線問題更是變化多端,側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局部圖等。對于一些可從多角度思考的地理問題,要從整體上把握,注意發散思維的訓練。解題中注重加強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問題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訓練解題思路,提高應變能力,研究各種可能造成知識負遷移的因素,促進知識的正遷移。如給出一組等值線圖,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變換條件,進行思維訓練:
①假定為等高線圖,判斷山脊、山谷;
②假定為等壓線圖,判斷高壓脊、低壓槽;
③假定為等溫線圖,判斷是何種洋流影響所致,或是何種地形影響所致;
④假定為等降水量線圖、等震線圖等等。
4、要聯系實際,運用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高考試題的另一大特點是注重聯系實際,把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巧妙地與當前熱點、焦點問題或區域聯系起來,以考核我們運用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感性材料(如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水土流失、沙塵暴、水旱災害、火山地震等)的認識,理解和掌握許多抽象的、難以耳聞目睹的地理知識和現象。這樣不僅使地理學習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了擴展,而且有助于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了能力,提高了整體綜合素質。
八、抓好重點熱點的復習
社會熱點問題往往是文綜測試的聚焦點。這個熱點可能是時政熱點,也可能是焦點問題,尤其是涉及到人類發展的資源、環境、人口、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熱點問題考查的主要方式是把熱點地區作為空間背景,用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來解釋區域問題和分析區域發展思路,對熱點問題,教師要把握一個“度”和“量”,不能用過多的精力。
九、做好解題方法的訓練
要提高成績,必要的練習是需要的,但不能搞題海戰術。應注重解法的指導。
1、選擇題。主要方法有比較法、排除法、圖解法、計算法、分析法、聯想法。
2、綜合題。要求在每次練習時,都必須保持卷面清楚;回答條理清晰。
高三地理復習中有法而無定法,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地緊扣大綱,立足基礎,構建知識體系,形成整體觀念,加強能力培養,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實材料為基礎,形成地理概念,認識地理規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有價值,抓住主干知識,注重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緊緊把握住區域特征認定及其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措施,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促進空間思維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20xx年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法指導,以"專題復習"、"專題訓練"和"綜合測試結合"為主,重在抓知識間的聯系,實現對地理主干知識的鞏固、完善,對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發展。
二、具體措施
1、重視基礎知識,強化主干知識,重整合提升
緊緊圍繞考綱要求,既要夯實基礎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個知識點,又要準確把握主干知識體系,既不能有知識盲點,也不能漫天撒網,應以干帶支,重在貫通。
自然地理,應講透原理和規律,形成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識較難,但規律性強,應該講清地理概念,講透地理原理和規律,并通過典型例題和變式圖,或者結合區域實際,強化對概念理解和原理運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識理解并不難,但內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點,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因此在復習方法與策略上,應抓住核心知識,即區位因素(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市的區位因素、交通的區位因素及商業的區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識線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如在學過了美國商品谷物農業后,我們可以借鑒美國成功的經驗,從地理的角度提出我國東北發展商品糧基地的措施:以大規模經營來應對市場競爭;發展先進科技和建立一流的科技服務體系;實行農業一體化經營、延長生產鏈,提高經濟效益等。學習了德國魯爾區的興起,經濟衰退,振興后,聯系我國的一些老工業區如東北老工業區的振興,煤炭城市焦作的產業轉型,寧夏煤城"石嘴山市"經濟的轉型等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對于區域地理,應運用系統地理的原理進行分析,提高綜合思維能力
區域地理的綜合復習,一般包括8個方面:位置、氣候、地形、河流、資源、交通、農業和工業。通過對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對人文地理要素所產生的影響等,從而使學生對區域的整體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區域定位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記憶一些重要的經線,緯線穿過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輪廓,一些關鍵性的符號和注記等能幫助學生區域定位的信息。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跨區域比較,通過比較,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地理學區域差異的認識,有助于開闊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識結構,查漏補缺,重內在聯系
對重點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形成專題,既要挖掘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又要透視知識間的縱向聯系,構建知識體系框架,重在運用,力求各個擊破。
地理屬于文理兼備的學科,不僅綜合性強,而且邏輯思維性很強。掌握知識的關鍵在于吃透規律和原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同時復習不能簡單的機械的重復,而應是將所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已具備的基本技能結合起來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復習,將基礎知識進行縱向梳理和橫向延伸,以求達到點線面相結合的知識網絡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形成具有地理特點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根據各類知識結構的差異,要突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3、重視文字、突出地理圖表,重圖文轉換能力
強化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判讀及分析處理能力,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并能從圖表中綜合歸納出各種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
資料、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在復習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重"文"輕"圖",對文字知識機械記憶的多,對地理圖表記憶、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學生的復習過程就是背書、記答案的過程。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色,學生讀圖、作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地理成績的高低。復習中要強化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判讀及分析處理能力,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并能對圖表綜合歸納出各種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
4、狠抓落實,強化規范答題,重方法技巧培養加強對于"弱點"的針對性訓練。
所謂"弱點"大致有兩種類型:知識性弱點和非知識性弱點。知識性弱點,就是學生學習中有缺陷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對這樣的知識,尤其是每次考試學生必定失誤的弱點知識,除加強相關的課本知識復習外,還必須針對弱點強化練習。非知識性弱點,主要指學生的考試習慣和考試素質。如書寫不規范,審題不認真、粗心大意,表達不清楚,術語不規范,心理緊張等導致考試失誤頻頻。這必須通過大量的訓練考試,心理輔導才能得以解決。
5、每周認真組織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6、加強練習的批閱和評講,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8
一、指導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的
(一)知識要求
1、理解地球、地圖的相關知識。
2、掌握地球的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陸地環境的有關知識。
3、掌握世界地理及相關分區地理的內容。
(二)智能訓練要求
1、培養學生運用圖像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動手實踐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思想教育要求
1、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2、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
1、拜師學藝,取長補短。按照學校要求,新教師與老教師結對子,堅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聽完課后,及時評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集體備課,持之以恒堅。持每周一第八節集體備課,共同探討本周備課內容、重點、難點、教學目的、教法以及學法指導,對于備課中發現的問題集體討論,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3、參加教研,積極踴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聽取每一位同組教師的匯報課,示范課,努力探索地理教學的新路子,新方法。
4、研究教法,及時總結在。教學工作中,及時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利于今后教學。
5、教給學法,培養能力。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滲透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學能力。
四、重點難點
1、本學期教學的重點為自然地理相關內容。
2、地球運動、時區計算、等值線計算、大氣運動是本學期難點。
五、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多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2、適當補充課外地理內容。
3、加強雙向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
4、加強輔導,保證差生跟得上,尖子生吃得飽。
5、精講多練,向45分鐘要質量。
6、虛心學習,多聽課,向老教師拜師學藝。
7、集體備課,互相探討。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9
一、基礎分析:
1、教學內容的基礎:高二一學年已經完成選修(一)、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總論、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教學。對氣候、地球、地圖、等值線專題內容也已有初步復習。
2、訓練基礎:高二第一學期期末本來通知統考選修一與地球地圖,此段時間對地球地圖作了復習,做了相應的一定量的習題。第二學期統考選修一、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總論,側重訓練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的章節練習與填圖練習。一年內貫穿系列練習,共完成20份(8開10份),并且逐份講解。
3、成績基礎:高二兩學期統考,均居兄弟學校之冠。第二學期平均分比武嶺中學高7分多,比奉港中學高12分多(包括美工生)。
4、學生學習基礎:普遍較認真,肯與教師配合。
二、本學年基本情況:
比起去年,由于美工生單獨設班(范老師教)。所教的學生對象是單純的文科生,(3)班43人(4)班44人。這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個別關注。也會使學風更好。
教導處給高三文科地理的`周課時是第一學期4節,第二學期5節。
三、教學總體設想:
1.扎實全面復習的同時突出地理主干知識的復習;
2.第一學期有22周,是打實基礎的關鍵,要完成第一輪系統復習,每兩周安排一份學科內綜合卷,進行滾動式思維訓練
3.第一輪系統復習與專題復習適當結合
4.第二學期3月5日開學,實質可用于教學的時間是兩個月,以專題為中心,強化高考題、文綜題的練習、分析。
5.文綜卷的練習在12月啟動
6.5月份始基本停課,由學生自主復習為主。保證學生的自我糾偏,查漏補缺的時間
7.教師抓培優補差,建立擋案,明確時間,訂好計劃
8.利用晚讀或課堂開始的小段時間搞好小型知識檢測,督促學生充分重視知識的落實、消化。并對最好的和最差的四分之一學生作好記錄。
9.繼續實施并不斷改進導學式教學,通過教學內容問題,提高課堂效率與學生能力
10.認真作好練習的抽批與存在問題的分析,對學生在做題中出現的問題,用專門的備課本進行記錄、分析,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11.注意運用成功激勵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12.通過知識框架的梳理、學習模式的歸納等在課堂上隨時滲透學法,提高學生學力。
13.通過學生互助結對,充分利用優秀學生幫助基礎薄弱同學提高成績,縮小后進面。
14.每兩至三周安排一節課給學生自學、討論、消化或提出問題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10
一、教學指導思想
高三地理教學要面向高考,在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要求的過程中,要把握高中畢業合格標準的水平考試與選拔性考試的區別和聯系。要以培養能力為主導,考察學生所學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對所學課程內容能夠融會貫通,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是知識解決身邊的地理現象,學以致用。
二、教材分析
1.教師必備的教材和相關材料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1、2、3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選修第5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20xx年、20xx年、20xx年山東高考文科綜合試卷及其他省市的高考試卷以及對高考試題的試卷分析。
2.教師要不斷研究高考的新變化和發展趨勢,深刻理解考試大綱內容和含義,認真學習試題分析,研究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學不偏離高考的要求。
3.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強教學基本功的鍛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多渠道的獲取知識,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以適應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
三、學生情況分析
根據上期末統考成績分析,學習地理的興趣不濃,尖子不多,高分太少,這一期需重點培養尖子生。
四、具體措施
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結束后,學生已經有了比較扎實的基礎知識,但這還不能滿足高考的要求,因為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是基礎知識和能力立意要求高。這就要求高三地理后期復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對高三地理后期復習我們通過探討,得到以下幾點認識:
1、強調各單元知識結構,加強知識間內在聯系
有了地理基本知識后,就能以此為知識的生長點去獲得更多的知識,就能夠運用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決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就能夠進行創造。地理課本中的文字系統、圖像系統、練習系統三者是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成為該學科完整的知識體系。一些同學在復習課本時,只重文字,忽視圖像,不看課后練習,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與圖像、課后練習有關聯,這樣就會出現知識弱點和盲區,在不該失分的地方失分。因此后期復習,不可忽視圖像和練習部分,更應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學科的知識結構,強調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復習課本時,一定要建立起知識網絡。例如,復習“氣候”時,我們可以從氣候的四大因子:氣溫、降水、氣壓和風展開聯想。使高、初中地理結合起來,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盡可能拓展其外延,盡量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這樣,知識才能轉化成能力。
2、進行專題訓練,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專題復習,可以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也更能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專題復習有多種專題劃分方法,但我更傾向于把地理教材內容概括為四大系統。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11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以《20xx年地理高考考試說明》為抓手,以“兩效”為重點,按照學校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狠抓學生地理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重視每一堂課,用好每一分鐘,發展每一位學生。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復習備考策略
1.加強研究,提高復習備考的針對性
(1)集體研究近3年的地理高考的特點和命題趨勢;
(2)重點分析近2兩年的地理高考試題對地理復習備考的啟示;
(3)研究20xx年地理考試說明,把握好復習的方向,提高復習備考的效率;
(4)研究學情、學法和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高復習備考的有效性。研究學情,既需要了解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上、不同的學習階段中,知識上存在的疑點和難點、能力上存在的.弱點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礙。
2.周密安排,注重復習備考的計劃性
(1)總體目標
強調基礎知識重點化、重點知識考點化;要求學生對學科內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融會貫通和舉一反三,以不變的知識點應付多變的題型和能力考查
(2)階段目標
第一輪復習3月中旬前結束,形式為章節單元復習,注重雙基,查漏補缺,徹底清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使知識系統化。
第二輪復習從3中旬月到5月中旬,形式為專題復習,根據高考的重點、熱點內容,打破教材的章節順序,按知識的相對獨立性和內在聯系劃分專題,深刻理解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系,培養分析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能力,提高綜合能力。 第三輪復習從5月中旬到5月底,形式為沖刺復習,查看已做試卷中的錯題,抓住主干知識,重視地圖,關注熱點和焦點,講析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三、主要工作
1、 集體備課 堅持每周四第七節集體備課,共同探討本周備課內容、重點、難點、教學目的、教法以及學法指導,對于備課中發現的問題集體討論,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2、 研究教法 在教學工作中,及時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利于今后教學。
3、 教給學法 要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滲透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學能力。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12
一、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學期,關系到20xx年高考的成敗,關系到本屆畢業生的前途,所以本學期教學工作絕不能懈怠,必須盡全力保質保量完成,確保20xx屆高考圓滿成功。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計劃。
二、指導思想:
以20xx年高考說明地理科考試大綱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法指導,以“專題復習”、“專題訓練”和“專題測試和綜合測試結合”為主,重在抓知識間的聯系,實現對地理主干知識的鞏固、完善,對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發展。
三、教學內容分析:
高三地理教學內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學教學計劃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識本身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并且要照顧到同其他學科的配合。
高三復習的內容不是講教材重新在講一遍,而是經過整合后的一個全面的復習方案。復習方案的依據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和高考考試的對初、高中必修和選修的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分為“地球、地圖與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四大部分進行。整合的目的是使學科知識能夠體現系統性,學生在學習是易于形成學科系統的.知識,對分析地理問題能夠更加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便于理解學科知識間的關系。對于高三階段的復習來講,知道如何按照學科的知識體系去落實課程標準和高考考試的要求。
四、主要措施
1、加強教研,備課組幾位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多進行集中研討。
2、細心輔導學生,認真講評試卷,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
3、分工協作,整合地理知識。
4、注重高考信息,注重研究考綱。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13
一、指導思想
高考命題的趨向更加注意能力和素質的考查,增加了能力型和應用型試題,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意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針對考生存在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圖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強;自然地理難點知識理解困難;文字表述不準確、規范等問題,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根據新的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們認為在高考地理復習中應關注:
①緊扣考試說明,運用“圖導法”全面系統地復習地理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建構學科知識體系,提高地理能力,因為學生只有具備了相應的扎實知識體系,考試才有“源”和“本”。
②有針對性地做練習,有針對性地訓練,不搞題海戰術。
二、學情分析
1. 少部分學生基礎知識好,但大多數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屬于中后學生多,前頭學生少的情況。
2. 普遍存在對知識運用不夠靈活。特別是遇到一些難度較大的讀圖綜合題卻無叢下手。
三、本學期復習思路
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本學期進行第一輪復教——抓基礎落實圖
1、抓住重點骨干知識,突破難知識,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復習過程中不留盲點,重點放在梳理知識系統,強化知識的邏輯性與層次性。
2、充分重視利用地圖,提高對圖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較與推理能力。
3、教學研究上關注課程改革,研究高考,提升質量。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必然會對高考模式和高考內容產生影響。
高考試卷的命題趨勢和走向,會在堅持對重點知識,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時,突出對能力的考查,適當加大試題的開放性、靈活性、時代性和綜合性。因此我們要求同組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以及近年來的高考試題,備課討論交流。在教學與復習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重點落實《考試說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學內容與之對號入座,使知識與能力形成網絡。
我們在教學中,還要十分注意聯系生產、社會生活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重視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生產實際、社會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的能力。
高三的學生時間很寶貴,只有科學有效的安排好課堂,才能減少浪費。因此要“精講、精練、精批、精評”,做到講練結合,單元過關:解決好以講代練問題,學生懂的不要講,從而提高效率。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14
本學期我們高三地理備課組根據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的要求,將對所有對知識全面系統進行二三輪復習,大膽取舍,并突出重點,順利地完成高三地理的教學任務。本備課組主要做了下面的幾點工作。
一、認真研讀考綱,確定重、難點,制定有效教學計劃,做好集體備課工作
作為高三地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地理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加強高考地理試題研究,把握高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復習有明確的導向。
要求備課組的老題,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共同目標,有一個統一的計劃,不要各自為陣,要經常交流對班級的看法和教學的看法,因此集體備課有顯得重要。備課組教研活動做到有計劃,每周的星期四上午,是我們高三備課組集體備課時間。我們根據教學進度,相互討論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并交流授課心得,還將一起討論每周一下午綜合科測試的題目該如何命題,并將分析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探討下一步教學措施,做到有地放矢,收獲很大。
二、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高三地理復習一般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按教材的順序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這是重點,要扎扎實實,不可盲目追求進度,其中第一階段已經在第一學期順利完成;而本學期將進行第二和第三階段復習,其中第二階段是專題復習,打破常規的章節,對知識進行重組,尋求聯系,側重于能力的培養,時間為2個月左右,專題的個數不能弄得太多;
第三階段為查漏補缺,調整心態,做好考試前的準備。
三、向課堂要效率向課堂要質量
課堂教學是學生高考復習的主陣地,為了使備課組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本學期我們做到每節課精心策劃使課堂成為優質高效的課堂并相互督成員聽課評課,而且積極鼓勵備課組成員積到校外聽課,通過相互聽課評課取長補短.通過同伴互助式教學反思達到共同提高使我們的課堂更優質高效.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15
本學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學期,關系到20xx年高考的成敗,關系到又一屆畢業生的前途,所以本期本組工作不能懈怠,必須盡全力保質保量完成,確保20xx屆高考圓滿成功。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法指導,以“專題復習的”、“專題訓練”和“專題測試和綜合測試結合”為主,重在抓知識間的聯系,實現對地理主干知識的鞏固、完善,對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發展。
二、時間安排:
1、一輪結束:2月底。
2、二輪時間:3月初——4月20日左右。
3、三輪時間:4月下旬——5月底。
4、自由復習的:6月1日——考試前。
三、具體模式:
1、二輪以“專題復習的”、“專題訓練”和“專題測試”相結合,每一個專題又系統的知識直接歸納,一套訓練題,一至兩套試題(所選復習的資料試題量偏少),不定期進行單科綜合和文綜綜合測試。即做到“三個一”:一個專題、一套練習的、一套測試(最少)。
2、三輪復習的以綜合訓練為主,重在解題方法、解題技巧的'養成,心理素養的培養,削減非智力因素的錯誤和失分,培養良好健康的應考心理。
3、考前個別診斷輔導,針對個別成績好,答題有小瑕疵,心理不穩定的學生在考前適時進行輔導,以心理輔導為主,過程中進行知識提醒。
4、考前總動員,集中進行地理解題方法指導。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16
指導思想
以地理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為依據,圍繞“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這一宗旨組織實施教學,充分利用地理課的學科功能,努力探討、改進教育教學手段,完滿完成教學任務。
工作目標
努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質和技能,著力培養學生讀圖、理解、綜合分析和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文科綜合考試中嚴保地理這一關,高考成績力爭使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都滿意。
工作措施
1、堅持集體備課,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交流,探索適應本校校情、學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教學新模式,做教研的帶頭人。
2、復習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一課一練一結”。及時總結教改教研成果,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爭取發表論文1——2篇。
3、認真學習先進教育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方法來提高地理教學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鋒。
4、努力做好資料的準備工作和教學檔案建設,精選、精編教學資料,建立高三學習、高考課題研究的教學檔案,使教學具有連貫性、整體性。
5、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做到定期自查。
6、講:串講知識要點,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強化記憶,拔升能力,如區域地理講授順序:
①弄清本區在全球的絕對位置(經緯度)與相鄰區域的區位關系;
②本區內地形、氣候的特點及分布,并以此為成因推斷水文、土壤、自然帶、工農業特點、交通等;
③相似區域的比較。
7、練:精選精練,要求對每個知識點都力求重現一次,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8、評:針對性的評講,“打蛇要在七寸,用鋼要在刀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調得分點,同時由個到類 ,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如:中亞的.干旱與西亞、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等地干旱成因特點比較分析,進行普遍性規律和特殊性區域差異比較訓練。
9、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多年來的備考經驗,研究高考考題導向、特點及其答案和評分標準,組編考題,合理安排訓練量,難度系數控制在0.5左右。
10、結:沒有總結,就不會有能力的提升,僅僅只是知識的再現,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題就會不知所措,因而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很重要。
能力培養總要求:
一、先預習:
1、先認真按提綱提前預習教材,完成提綱所留內容。
2、完成提綱后的基礎訓練。
3、總結:哪些地方還不懂,記錄下來。
二、再聽課:
1、帶著預習的問題認真聽課,作好筆記。
2、如沒聽懂,應舉手詢問或課后詢問。
3、同老師一道完成課堂總結,理清知識脈絡,掌握基礎。
三、課后鞏固:
1、整理筆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2、完成提高訓練。
3、不懂的可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高三歷史教學下學期工作計劃10-13
高三地理教學反思09-16
高三語文教學下學期工作計劃10-01
下學期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07-01
高三化學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08-10
高三上學期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0-13
高三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07-22
高考對高三地理教學的反撥11-24
高三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