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報告1
一、調查工作概述
(一)、調查概況
筆者于20xx年秋對我實習所在的小學(*縣**基金小學)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該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現狀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掌握當前農村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現狀,深化教育改革,加強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針對性,提高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研目的、意義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學校發揮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為加強校際學習聯系,進一步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新路子,打開學校德育與教學相互促進的新局面。
(三)、調查切入點:
此次調查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即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為主要切入點展開調查。
(四)、調查時間及對象:
調查時間:20xx年9月20日-20xx年1月20日
調查對象:*縣**基金小學及該校部分教師、學生
(五)、學校概況
*縣**基金小學原名xx中心小學,是一所始建于19xx年的名不見經傳的典型山區小學,因條件所限,學校規模極小,校園破爛不堪,當時的校園面積僅有3000多平方米,校舍不足1000平方米,且一半以上還是低矮破爛、陰暗潮濕的一級危房。在校的學生也不過200多人。因為校舍嚴重不足,周邊村莊里的許多學齡孩子都無法入校讀書,只能分散在另外幾個教學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產隊的土倉庫里上課。就在這一年,正在尋找資助對象的洪逸揮先生,在贛州市旅游局的牽線搭橋下,與大埠中心小學結上了不解之緣,大埠中心小學也從此更名為**基金小學。
如今,該校的辦學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校園面積翻了幾番,危房全部被拆除,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和宿舍樓,教學環境和設施設備得到大大的改善,學校辦學規模也不斷擴大,目前已擁有學生1167人,教職工46人,且30歲以下的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2/3,比原來增加了近三倍。
10年來,逸揮基金會以一種全新的精神理念一直關心學校的成長,使學校管理大大加強,辦學質量顯著提高,由全縣后進一躍進入了先進行列。在20xx年舉行的三年級語文、四年級數學抽考中,該校成績分別名列全縣同類學校第一、第二名。2xxx年起,在全縣抽考中,該校又連續四年取得全縣同類學校第一名。師生中還涌現了一大批工作、學業、操行優秀分子,受到各級表彰,其中有一名教師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加上學校其他各方面均取得不錯的進步,從20xx年起至今,該校連續獲得“市文明校園、德育示范學校”、“紅領巾示范學校”、“小公民道德建設示范基地”、“文明校園創建先進單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等眾多榮譽。
二、調查基本情況分析
*縣**基金小學把校園文化建設置于體現學校理念、學校精神、學校品位的高度來積極構建,使其在倡導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素質的過程中,較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成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力支撐。
一、精心設計,構建綠化、美化、知識化的校園環境。
在創建過程中,學校在布局調整、建筑設計、區域劃分、小品點綴、綠化配套等方面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構建。尤其在學校內部環境的建設上,以“從新”、“從特”、“從細”來裝點布置。目前,校園內教室、宿舍、走廊、活動室都能做到美觀潔凈,而各式宣傳櫥窗、畫廊、黑板報上豐富多彩的內容成為全校師生經常駐足,翹首以待的一道可口的精神快餐。展現在各區域的宣傳標語、校訓、名人警句無不體現出師生們的人生信仰或教育理念。教師、學生的一些書法、美術作品的點綴,加濃了學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圍,給師生提供一個賞心悅目、充滿生機的教育空間。學校的校園環境真正成無字的詩、無聲的歌、立體的畫。
二、規范有序,形成制約、自律、激勵的法治環境。
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應是實現學校管理序化優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弘揚校園文化的重要原則。近三年來,學校依據學校章程,建立與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觀性、穩定性、系統性特點的>規章制度,使學校在校園管理、評先薦優、行為規范、考績考勤等諸方面有章可循。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項制度時,學校都組織教師或學生積極參與,發動大家充分發表意見,力求各項制度能為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共同接受。
三、與時俱進,倡導開拓、進取、創新的人文環境。
*縣**基金小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十分重視人文環境的構筑,盡最大限度地把時代信息、時代精神、時代理念融入校園文化之中,使學生能做到“立足校園、關注祖國、放眼世界”。一周一次的>國旗下講話,直接成為“世紀論壇”。在這“世紀論壇”上,講話者歌頌改革開放以來的豐碩成果,介紹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暢談個人的社會責任,描繪獻身四化、獻身祖國的宏偉理想,所有這些,激發了全校學生愛校愛國、立志成才的熱情。
四、以人為本,優化培養特長的活動環境。
校園文化的建設應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它應當以人為宗旨,以活動為載體,通過校園文化的張揚與滲透,來鮮明學校理念,鮮明教育理念,發展師生個性、陶冶師生情操,增加師生的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律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近幾年來,學校采用“坐標式”來組織開展各類活動。橫向以時間為序,在每學期,每學年中具體規劃好面與點的校園文化活動。活動內容的安排主要依據紀念節日、傳統節日、學校特點來組織。縱向以空間為序,通過陣地建設來組織安排活動。近幾年來,學校充分利用一切文化宣傳陣地,音樂、美術、書法等興趣小組、學校德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等,使教師與學生都有共同參與的空間,都有“露一手”的機會。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開展,既普及又有提高,使全校師生在活動中激發了興趣,發展了個性,培養了特長,形成了風格。形成校園文化的鮮明特色與風格。
三、調查收獲與思考
當代的學生具有“興趣多樣化,生活多色彩,成才途徑多”的特點。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滿足他們求新知、求技能、求娛樂、求交際、善表現的愿望及要求;能開拓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有利于他們在知識、能力、道德、情操諸方面的發展。因此,全面性、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校園文化建設在陶冶學生情操,豐富業余生活的同時,能激發調動他們的創造性,使他們的剩余精力得到渲泄,使他們的潛能得到開發利用。
二、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起到自覺維護班級、學校的榮譽,激勵他們為全面成長而努力學習、認真探索。
三、校園文化活動能調劑、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使他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得到輕松愉快的休息,同時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學校全方位、多角度為學生成長、成才進行研究和探討。
四、可以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育作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學生在接受教師教育的同時,通過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來提高自己的素質,為將來走向更高一級學校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五、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共同創造的群體文化,優秀的校園文化寄托了全體師生的理想、希望、要求,滿足了全體師生共同的需要,使學校群體產生強烈的內聚力量和激勵力量。同時能夠激發全體師生對學校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個體對群體強烈的歸屬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校園文化建設越發達、愈成熟,群體心理就愈協調、相融的越統一,學校對個體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勵力就愈大,群體意識就愈強。另一方面,處于社會中的體現凝聚力、激勵力的學校形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擴散、傳播,還會使外部公眾對學校的信念、目標、育人的有效性也產生認同和信心,這樣就可以強化學校內部的自信力,從而將個體目標整合為學校總目標。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報告2
當我們的視野在開滿鮮花的畫面上移動,我們就會產生美感;當我們走進一所校園文化品位高的學校,我們就會被美麗的環境所聽引。久而久之,這種美感的愉悅性會影響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進而提升學生的人格魅力。我校一直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提升學校辦學品味的有力抓手,營造書香校園,陶冶學生性情,讓孩子享受成長的樂趣。我校的校園文化,已經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凝練辦學理念:
經過多年的探索,經過多年的積淀,我校把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鐫刻在學校大門的醒目處,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宗旨,時刻引領著師生朝著這個方向邁進。
建立工作展室
新教育實驗作為我校的特色品牌,獲得過多項殊榮。從xxxx年申請加入實驗學校行列以來,從正式獲得實驗學校命名,到縣級發源地、到xxxx縣新教育實驗區先進學校,到xxxx年的“全國新教育實驗優秀學校”,走過了7年輝煌的`歷程。期間,新教育實驗倡導者xxxx教授親臨我校指導工作,課題組專家許新海、儲昌樓、盧志文,課題組骨干成員干國祥、馬玲、陳金銘等深入我校開展活動,引領我校新教育實驗工作開展,這些在師生精神生活中影響較大的事件在我校“新教育實驗展室”中都能見到他們的足跡。
打造完美班級
走進我校的任何一個教室,你都能見到綠草生機旺盛,鮮花吐露笑顏,書籍香氣四溢,學子精神飽滿,這就是孩子追求完美人生的班級。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特色,公約、口號、圖騰、精神各不相同。32個班級,32個主題,競放異彩,生趣盎然。完美班級的打造,為孩子帶來的是溫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形成我校獨特的風景。
創辦《xxxx》校報
創辦了xxxx期的《新竹報》,記錄著我校新教育實驗開展以來的點滴進步,記錄著我校老師專業成長的歷程,記錄著我校學生追求幸福人生的軌跡。
對照縣校園文化建設評估標準,我校在做好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建設的同時,將做好制度文化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教師考勤請假制度》、《教育教學考核制度》、《班級管理制度》等,力爭達到管理精致化、效益最大化、文化書香化、制度人性化。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報告3
座落在縣城東北角上的竹溪縣教師進修學校,崇尚卓越,追求一流,努力增強校園文化意識,重視校園精神文化環境、制度文化環境和物質文化環境,營造了舒適美觀、安全文明、文化底蘊濃厚的校園文化。20xx年,該校相繼獲得縣“綜合目標考核優勝單位”、“最佳文明單位”、“模范基層黨組織”、“人民滿意學校”、市“全市財會工作先進集體”、省“湖北省九五期間中小學校長培訓先進單位”等殊榮,躋身于全國首批50個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和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行列,成為全省唯一的一個縣級電大“全國高等教育公共課統一考點”提前兩年實現了“二次創業”規劃目標。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優良校風
通過建樹科學、文明、健康的校園氛圍來引導學生提高分辯是非、明辯美丑善惡的能力已經成為竹溪縣教師進修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共識。學校把這項涉及滲透于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積累于學校發展的滴滴點點,體現于師生員工的一言一行,需要全校聯動、全員重視的系統工程作為大事來抓。確立了“將學校辦成高層次、高質量、教師教學有特點、學生學習有特長、師生心靈美、行為美、育人環境美的現代化學校”的辦學目標和“遠志、博學、創新”的校風要求。遵循“整體規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將其納入校內制度化建設的軌道,致力于以教研組長、體育、藝術課教師為骨干的指導教師隊伍和積極、活躍的學生干部骨干隊伍的建設,形成了校長負總責任、一名副校長全面負責、政教處統籌校內各項文化環境建設的管理格局,師生員工全員參與,團委、學生會互相配合,全面開展相關的教育與活動,使校園精神深深地烙在師生們的心中,整體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建園林式學校,創造良好育人環境
這所學校始終把校園環境建設作為校園文化的基礎工作來抓,始終遵循“文明、和諧、協調、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方針,精心設計,耐心經營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讓師生與頑石對話,與花木交流,讓墻壁開口說話,使環境處處育人。學校在全縣率先建成“四季常綠、三季有花、自然優美”花園式學校。發動師生,通過勞動使學校集綠化、美化、凈化、香化、育人為一體,使路、場、舍、園,花草樹木和諧成景,相映成趣。投資十萬余元建起的兩條文化長廊,一個傍山依水,文化底蘊豐厚,古色古香,使學生學習、交流的佳境;一個集停放車輛,法規教育于一體,隨時警示提醒師生的行為。沐陽書亭、四萬多冊的圖書、漂亮的報亭,激起學生無限的求知欲望。巧妙設置的警示牌,刻意提煉的辦學觀念,激發學生做老實人,做有志人。“遠志、博學、創新”的校訓,提醒學生為了明天,今天要努力。籌措資金近百萬元建起的多功能教室、網絡教室,將有線電視,因特網線路引入教學,學生不僅實現了與北京,上海等地的學校同上一堂課的“夢想”,更能充分體會到“鼠標輕點,世界盡收眼底”的感受。教室、專用室精心布置的宣傳材料、名人名言、黑板報等,使校園環境處處教育人,時時鼓勵人,讓高尚文化浸染學生的心靈。
師德先于“生德”,優化人際環境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當楷模。”,作為貧困山區的職業學校招收的多半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習成績不大理想,人生目標搖擺不定的未成年人的住讀生,他們對教師的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情趣品行、個人愛好等格外關注。“親其師”才會“信其道”,教師的人格魅力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學校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做為立校之本來抓,制訂了《縣教師進修學校教師日常行為規范》、《教師師德規范》、《教學管理暫行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教師的日常行為、教育教學工作做出了全面、具體的規定;定期組織教職工學習學習教育法律、法規,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先進典型材料,增強教職工師德水平和意識。開展師德承諾宣誓、師德承諾簽名、“師德頌”演講及“我心目的好老師”評比活動,全面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加強師德督促檢查、考核、學生評價,使“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根植于教師心中,自覺以無處不在的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學生。領導聯系后進生,教師幫扶貧困生,已成為習慣,形成了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
注重制度文化培養高尚品格
“學生不僅在課堂里成長,更重要的是在校園里成長”。由培養目標、校規校紀、教學及其他管理制度形成的校園制度文化不僅具有規范人、約束人的作用,更具有激勵人、鞭策人和塑造人的作用。學校依據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則進行學校制度建設,完善教代會、教職工大會、基層教育工會、學生會、共青團等組織,充分發揮這些組織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要大力推行校務公開,提高社會、家長、教師和學生參與學校基本制度建設和日常管理的程度,使學校管理制度以人為本,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有利于教師專業化成長,慢慢使之轉化為具有持續的、恒久的、無所不在的精神文化。學校制定了《學生獎懲條例》、《教室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文明班級創建》等規章制度,對每日兩操,三區(教室、寢室、衛生區)都有具體要求。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開展的創文明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講文明、做文明人以及創文明班、文明宿舍、文明學生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之一,并實施相應的量化考核,每月公布一次,使系統的校園文化做到了經常化、日常化的開展,擴大了其功能范圍,使其教育功能得到應有的發揮。
常抓行為規范,重視“養成”教育
學校針對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階段的特點,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為主線,多渠道、全方位地培養文明素質和高尚情操。學校每學期舉辦兩場專題報告會,請專家、學者、英模現身說法。政教處、團委每年召開一次學生代表大會,討論決定自己的工作章程,明確職責,分頭抓好衛生、校園廣播、黑板報、升旗、文體活動等,與學校管理、值周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交叉的管理網絡。定期更換的黑板報、專欄和一日三次的校園廣播都由學生自己撰稿、自己編輯、自己播出;暴光壞人壞事、抵制歪風邪氣,表揚好人好事,弘揚道德正氣,約束了學生的不良行為,調動了班級之間的競爭,推動了班級管理。學生會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組織,服務他人、服務社會、服務國家,經常走上街頭清理垃圾、清除非法廣告、擦洗電話亭,義務獻血,救助他人。使學生從細微之處做起,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升華,使學校的辦學理念、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培養目標等在活動中得以熏陶灌輸。
規范網絡行為是學校抓德育工作的一個亮點。在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學校就組織學生學習《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運用從報刊雜志上節選了一些網絡安全事故的報道警示學生,提醒學生正確取舍網絡信息,在網上謹慎交友。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規范學生網絡行為,把網絡環境中的道德行為規范作為計算機教學“一票否決”來抓,幫助學生增強網絡法制和網絡倫理道德觀念,提高是非分辨能力。通過安裝網管、加裝防火墻形式,組織人員不定期的檢查,促使學生遠離網吧、遠離色情、遠離暴力、遠離賭博、遠離愚昧迷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竹溪縣教師進修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雖剛剛起步,略顯得稚嫩,但我們已欣喜地嗅到了她的縷縷芬芳,看到了她綽約的風姿。我們衷心祝愿這朵職教百花園中的奇葩越開越鮮艷,越開越亮麗!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教研組文化建設工作報告12-10
校園走廊文化建設標語12-24
校園文化建設的對聯11-30
校園文化建設對聯11-19
校園文化建設格言04-24
校園文化建設口號12-16
校園文化建設標語09-23
校園文化建設口號12-06
校園文化建設論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