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專業的工作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新聞工作報告(精選10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聞工作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聞工作報告 1
九月初,我來到了美麗的巴蜀之交、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寧強縣。開始了我大學生活的中另一段重要的經歷——專業實習。寧強縣雖說是山區,但它的遠程教育走在了兄弟縣的前列,如“教學光盤播放點,衛星教學收視點,計算機網絡教室”這三種現代化教學模式都已具備。因為年輕,也因為自己對電化教育專業無比的癡狂,我的熱情很高,因為我相信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他的高度。
初來乍到的那點不適應很快被領導同事的熱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隨有十幾年新聞。編經驗的老師學習,他的工作態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這激起了我大干一場的熱情。我很快就掌握了這一操作流程。如節目從前期。到后期制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了解了寧強電教站制作的文教10分鐘節目,不僅每周在寧強電視臺播出,優秀作品還曾在漢中電視臺、陜西衛視、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等多家媒體播出。短短幾十天實習中我參與了許多教育類新聞片、專題片的拍攝與制作,有幾件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實習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鄉拍攝寧強縣人民武裝部為石嘴子小學的捐助。趕到會場時人武部已經將捐贈的桌椅、幻燈機、油印機等發放給學校,正在給貧困小學生每人發放100元的資助。寧強人武部的這一善舉深深的打動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師、學生、鄉親。我將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腦海中,并下定決心,在這短暫的一個多月中,能盡自己微薄之力為山區的教育事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第xx個教師節到來之時,我前往縣電影院拍攝報道有關優秀教師節表彰及捐贈圖書的活動。第一次面對兩千多人拍攝,剛開始我有點緊張,手有些發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訴自己,你一定行,兩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攝是一樣的,很快我就將自己調動到最好狀態。經過我仔細觀察,精心選擇拍攝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幾個特寫鏡頭,成為了此次拍攝的亮點,這次大會拍攝給人的視覺沖擊只有一句話——獨特的視角!其中幾個頒獎鏡頭成為以后專題片中珍貴的資料。這次成功拍攝也讓我更有信心,對以后的拍攝也更游刃有余。這次表彰大會及圖書捐贈儀式的拍攝后,我做了一些總結,即拍攝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是選擇好的角度,即視角要好,角度不同那么效果也會大相徑庭;其次抓閃光點、亮點,如果一個新聞,篇都沒有亮點的話,那么就不叫新聞了;再此報道視角也要滿足受眾的要求,時刻想怎樣的報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讓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后拍攝時一定要穩、準、勻,然后加上自己的創新意識,一定會拍出一些好的作品來。這次參與拍攝是我真正與自己的專業親密接觸,所以很有感觸,我想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要象朱軍的那本書名《時刻準備著》中說到,抓住機遇,而且心態一定要好,不怯場,也許這次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更是一次挑戰,人有時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戰勝自己就會超越自己。
在實習過程中,有一次我前往縣南街小學安裝調試遠程教育設備,可算是要求精度極高,稍有差錯,將會前功盡棄,工作需極為認真。我和電教站的張老師一起工作,對仰角、偏角的測量精確到分后一位,在張老師的熱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務,收視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學老師領導的贊揚。
新聞工作報告 2
在假期間,作為實習生在市電視臺度過了12天的假期生活。
省市位于省的西南部,是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圣人孔子,亞圣孟子等許多古代思想家都是出自于這塊圣土,這塊土地上不盡有那么多文人、思想家。并且有著水泊梁山中108將的英雄故事!而我實習所在的市電視臺是市唯一的市級電視臺,其內部包括一,二,三套,并且還有生活,教育兩個頻道。我所在的欄目組是生活頻道的生活直通車,此欄目主要是報道老百姓的故事,在12天的實習期間,感受頗深!
在實習期間,我學會了很多的東西。首先,帶人處世要真誠,這也是我們以后走向社會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帶人方面,見到同事一句“您好”,已經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禮貌習慣,也沒多久就和同事打成一片。同樣,在工作中,雖然是個實習生,是個所謂的后輩,但有好的`意見和建議還是很坦誠提出來,領導同事也給了很不錯的評價!其次,我學會了做什么事都要講究條理,經過了三次出去跟隨采訪和參加后期制作節目,親身經歷了一個片子從idea到成品的全過程,深刻了解了制作節目的酸甜苦辣。再次,認識到了idea的重要性,并且也了解到自己idea的專利權,一個實習生可以學到很多技術方面的東西,但自己的idea是可以無限發展的,也讓我有了很大的信心。最后,激情可能是我最大的收獲,從電視臺回來之后,我對電視節目的制作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在電視臺的激情一直延續下去,讓自己確立了自己的一個小小目標,這種激情也促使我努力奮斗著!
從電視臺回來,依然想念一起做節目的那些同事,依然回味著那些做片的酸甜苦辣,但最重要的還是,我牢記同事在專業技術上,在為人處世對我這個將入社會的后輩的教育!這次實習讓我收獲很多,在我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的路上給了很大的啟示!
新聞工作報告 3
在大河網實習有近半個月,在政文部實習除去春節有一個半月,在總編室夜班一個星期,總共兩個月左右。
大河網其實沒有太多可以說的。不過還是學到了一些東西。網絡在現代的傳媒環境中的地位真是怎么估計都不為過呀。但他卻難以成為主流,至少現在不是;他缺少理性的力量,有理性的聲音,但被大眾的平庸聲音所淹沒;他的方向是什么,一時還很難說。導師說,自己的方向要兼顧網絡,他的考慮是不無道理的。我也不是什么有層次的人,卻有點排斥網絡,尤其是我留意新聞網站的點擊率時,那些最高的難有幾個是真正的新聞,人們獵奇,人們發出缺乏理性的言論,人們人云亦云……我想一個有點新聞理想的人,是不會把網絡當成事業。傳媒對我而言現階段我還是抱著一種理想主義的憧憬,幼稚也罷,天真也罷,我希望他是一個事業而不是一份職業。
政文部實習的時間相對比較長,去的時候正好趕著的時間比較巧。彼時河南正召開兩會,記者們比較忙碌,所以我的機會比較多。最后的實習下來我一個半月的時間署名稿子有近50篇左右。算是比較多,主要是還有老師的照顧,真正自己寫的改的有一大半。上個實習生是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達到這個量的。所以是很是辛苦。談談收獲:
一個是熟悉了河南的采編行情。其實我發現這個東西比新聞采編的業務更重要。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對比。在南方實習的時候老師一般第一個問題是問“你是那個學校的.,學什么的。”在河南日報老師們則第一個問題是“你是誰的親戚,或者誰介紹過來的。”我說不來這種東西究竟是什么,后來以“文化深厚”概之。如此不恰當的概括,看來這種東西真是超出了我的經驗范圍。斷了我畢業后回河南的信心,這條路對我封閉的,頗為郁悶。
二是接觸認識一些前輩。像一些編輯記者還是很有功底的,他們的才華不在新聞紙上體現,而是在業余的隨筆之中,或者本身有一種氣質。劉亞輝、宋華茹老師,尹紅杰、胡延征老師,遠望師兄……都是很有才華,闕愛民老師的為人給我也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不一而足。中原這篇死水微瀾的地方,他們還是給我力量。
三是見識了更廣的世面。這次實習對我應酬交際,以及視野的開闊,幫助很大。也培養了我一些興趣。
四是對新聞采編的進一步認識。黨報的新聞風格熟悉。
這段時間來欠缺的地方主要是跟老師主動交流請教的機會不多。對他們寫作風格的認識不深。只寫了自己一篇很滿意的文章后來被刪減了三分之一sigh。
在夜班實習,讓我從來沒有這般關注過版面。與此同時,讓我第一次見識了報紙的編輯流程。熬了好幾天還是比較滿足,唯一遺憾的是沒能自己親手畫畫版試試。時間太短。
回來要遵申老師意思多補補課,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這些實務的東西還是要惡補。下一步的實習一定要好好準備之前的工作,報紙的歷史,現在的風格,版面情況等,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狀態。
寫完后發現自己總結的一點也不深,呵呵不過姑且這樣吧。這個寫東西看樣子還是要養成習慣。師兄的一個習慣——每天五六千字,讓我頗為震撼。xx年年9月8日至11月8日是我系教育實習時間,我分到陵水光坡初級中學實習小組,并按要求進行了教育實習,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過實習,我對教師職業有了更為感性和理性的認識,提高了教學能力,熟練掌握了一些教學基本技能,并且向實習學校展示了我院體育系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受到了實習學校領導、老師的一致肯定。
新聞工作報告 4
在電視臺實習的日子里,我學會的第一句話是:“多看多寫多總結”。
在學校學習的基礎理論知識固然很重要,對我們專業領域上的一些操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也可以讓我們更快地適應新聞的采編工作,但是實際上,新聞采編工作遠遠要比在學校所學的要來得更復雜、更細致。比如說寫稿,如果你永遠用從書本上的所謂“實用寫作”來指導你的寫作,有很好的懸念、很好的邏輯,辭藻優美,你的稿子也許會是一篇很優秀的文學作品,可能適合于專題類的新聞寫作,卻不是一篇很好的新聞稿,從學校出來的.我們往往沒有擺脫書面語的寫作方式,在稿件的處理上常常會出現一些跳躍的邏輯、出現大量的形容詞、設置一些所謂的懸念,雖然也知道新聞的“五w”,和寫作的各種結構,比如像“倒金字塔結構”,但真的讓你來寫,就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安排文稿結構,從何入手、如果收尾。
最難的是給新聞取一個準確、形象、生動、的標題,寫一段漂亮的導語,讓觀眾一看就把視線鎖定在你所采編的這條新聞上,所以,如果可以,從開始實習的時候就應該先拋開自己的主觀認識和立場,把自己當成一個初學者,從零做起,每天找一定的時間來閱讀老記者的各類優秀稿件,認認真真地分析其結構和語言組織,體會不同新聞文字稿的不同表達方式,不同記者不同的寫稿風格,然后自己寫一些稿子讓老記者點評。同時,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看央視新聞聯播或者鳳凰中文資訊臺新聞,學習體會更為專業權威的新聞寫作和表達。把每一天出現的寫作錯誤和學習心得寫成經驗總結,然后當天分析消化。
新聞工作報告 5
6月25日下午2點,碩14級13班在明理樓A108召開學年工作總結大會。大會邀請到學工辦主任肖虎老師、輔導員徐鵬老師。會議由班長劉堯波主持。
會議開始,班長邀請肖老師發言。肖老師感慨到時光流逝,同學們的研一生活就要劃上句號。他提醒同學們馬上步入研二,來自實驗室以及發論文的壓力很大,建議同學們早作規劃,為將來求職做準備。同時,肖老師向同學們就最近幾個主要事情做了強調,比如寢室搬寢,生產實習,研二論文開題等,其中就生產實習講述了其履行的校內流程、實習應注意的事項。隨后,其余班委就個人一年的工作做了詳細的匯報。
最后,輔導員徐鵬就就業與畢業話題,想我們談及了自己切身的體會。他強調就業寒冬還可能持續3到5年,提醒大家提前做好就壓準備。由于我班六級通過率只有50%,他再次強調要擠時間全力去過六級。此外,還就論文發表的事項作了簡單的'說明。會議結束時,班長做了最終的點評,他首先代表我班感謝肖老師、徐師兄到來,其次對班委的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最后宣告大會圓滿成功此次大會,對學年工作做了總結,使同學們對班委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相信我們13班在班委及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下,13班將會是一個更加團結、學習、上進的集體。
新聞工作報告 6
經過一系列精心的策劃準備,20xx年2月29日星期三下午14:00,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xx級環境工程一班20xx年秋季學期述職報告會在B4—213準時召開。班主任陳老師出席了會議。
會議一開始,班長唐永生便向大家闡述了此次述職大會的召開旨在總結各班干、團干上個學期所做的工作,發揚做得好的地方,反思做得不足的地方,展望這個學期應做的工作。
首先,是班長唐永生做述職報告。他向大家一一回顧了一學期以來所領導舉行過的活動。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大家在忙碌中歡笑,在歡笑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品味著酸甜苦辣。經過了一個學期,大家都成長了很多,學到了很多。然后他提出了自己在工作方面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并提出了自己這學期要改善的問題。接著,是團支書陳瀟做述職報告。團支書在報告中清楚地闡述了自己應該做到的幾個方面,并對應列出了自己上個學期做得好的地方、沒有做好的地方,承諾了這個學期應該加強的方面。然后分別是各位班干團干發表報告。大家表示班級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當然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他們會竭盡全力解決,爭取做到最好。
在報告的最后,班主任陳老師對大家這一個學期的努力工作及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盡量處理好學習和工作之間的平衡關系,當然還需根據自己興趣多多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爭取做到全面發展。
本次大會還組建了評分小組,對各位班干團干平時的表現進行了大眾評分,并當場公布了評分結果。至此,此次大會圓滿結束。愿所有11工一的同胞們更加團結,再創輝煌。
新聞工作報告 7
一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在這過去的一年里,整個集團呈現出一股新氣象,而這一年也是我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的第三年,這也將是我作為新聞記者人生職業生涯的一個關鍵點,近一年來,我也是嘗到了作為一名記者的酸甜苦辣,同時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也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
在工作實踐中,我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兢兢業業的態度來拍攝每一條新聞。電視新聞具有極強的專業性,不僅要寫稿,還要拍攝畫面。這一年來,我先后進行了多個連續追蹤報道,積累了經驗,找到了不足。我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努力拼搏,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不懈才能鍛煉自己的水平、磨練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努力、堅韌就一定會有收獲。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認真貫徹“新聞來源于生活”的指導思想,細致觀察社會變化的方方面面,拓寬自己的信息來源,做到真正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在深入新聞現場和一線的過程中,回味我自己的經歷,要出好新聞,首先要提高的是記者自身的素質,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必須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因為新聞的敏感性是建立在廣泛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的。為了盡快達到這個目標,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堅持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類節目,從中了解他們是怎么去構建新聞框架及拍攝手法。第二,我努力做一個有心人,努力從熱線投訴和身邊基層人員的談話中發現線索,從普通的新聞事件中察覺輿論監督的題材。
但在采訪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困難,遇到意外,甚至會還會遇到生命危險。當這一切都成為生命中印跡的時候,記者增加的不僅僅是閱歷,而是對心靈的凈化和對生命的感悟,也是一種積累,厚積薄發的東西,變成新聞作品背后的靈魂,終身受用不盡。
這一年的新聞采訪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報道不夠出彩,事例不夠典型等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以新聞記者的職業標準要求自己,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以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工作中去,為我臺新聞工作做出更大貢獻。
新聞工作報告 8
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實習更接近于一次獨立學習,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這次香港有線新聞臺的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香港媒體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讓我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個記者的使命感和態度。
一 有線電視新聞臺
有線電視新聞臺簡介:有線新聞臺是全球首個全日二十四小時以廣東話廣播的新聞頻道,包括《重點新聞臺》、《財經資訊臺》、《24小時新聞臺》、《直播新聞臺》四條頻道,擁有五百多人的新聞團隊,每天24小時為客戶提供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有線電視新聞臺更是香港首間建造“全數碼新聞中心”的媒體,率先帶領香港進入全數碼廣播。
二 實習前的準備
因為有線新聞臺沒有在內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沒有看過它的節目。也可以說對它根本不了解。上網所能查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對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學院老師對它的介紹。不過,在出發前,多留意有關香港的新聞,看TVB和亞洲電視的新聞,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聞熱點,還可以對新聞媒體的制作模式有個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實習臨出發前,還要注意檢查好自己的證件是不是已經辦好,行李是不是帶齊。這些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會給實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三 實習工作
這次能去香港有線電視新聞臺實習,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為對于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多實踐。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體運作方式。而在香港這樣一個寬松,自由的新聞環境,有線新聞臺是我們更進一步學習的`理想平臺。第一天去新聞臺報到的時候,港聞部的采訪主任黃慶州先生第一句告訴我們的就是:“你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學到什么取決于你的態度。”而且他還補充說,來實習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在學校里面學到的東西表現出來,電視臺不會從頭開始教我們。這翻話,是個指引,也是個提醒,他讓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個星期內,能學到什么東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我們所代表的也是我們學院,還有他們對內地學生的印象。
港聞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說港聞部(也叫assignment desk)是整個新聞臺最忙碌的地方一點都不為過。每半個小時更新一次的新聞,幾乎每一條新聞都要有follow up。有時候,一條新聞,又需要幾個記者采訪不同的部分,而這些新聞又是耽擱不得的。在assign 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時間賽跑。
有線新聞專業實習報告
在港聞部實習的三個星期里,我們一般都是以觀察為主,高等法院,政府總部,教統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實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務這幾個線條的新聞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負責這些方面的記者漸漸熟落起來,看多了他們問問題的形式,以后獨自做采訪,也上手得比較快。
每天晚上十點左右,記者就要打回臺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訪什么新聞。在新聞量多的時候,一個記者一天內做五條新聞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在內地媒體實習的時候絕對無法想象到的。
而team work對于電視媒體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這點,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是經常強調的一點。一條新聞的出來,不是記者一個人或者是編輯一個人的功勞。它需要全部人都很優秀,如果是在拍攝環節中,攝影師拍得不好,擠不到好位置,那么無論記者的稿寫得有多好,畫面不好看,這不是一條好新聞。又或者,如果負責開車的司機,不熟悉路段,稍微開錯了幾個路口,或者是錯了幾個紅紅綠燈位,那么新聞做得再好,被其他電視臺先播出了,那也是輸了。所以,即便是看起來很小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team work里的成員不合作,做得不夠好,那么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條新聞的質量,長遠來說,會影響到整個臺的形象。這也是為什么新聞臺里面不強調英雄主義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電視新聞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們不喜歡在新聞中出現具體的時間,這是因為有些重要的新聞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聞里面出現“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點”這樣的時間詞,就會混淆觀眾。香港媒體的新聞較之內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鐘到1分半鐘。在半個小時的新聞內,所含的資訊量就會加大,也是為了適應香港人節奏快,對資訊的要求快,準,好的習慣。
在觀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實踐的機會:在一個公開場合上采訪教統局局長李國章。
因為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個熱點關注的新聞,所以每逢教統局長李國章出現的公眾場合,都會聚集一大批媒體的記者在外等候。當我到達了會場時,教統局的IO(information officer)在一開始就說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會接受媒體采訪了,大家都似乎認為今天也是不會有收獲。但是大家也還是繼續等李國章出來,準備突擊采訪。
新聞工作報告 9
接省局緊急通知,根據《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的規定,為進一步加強對采編人員的治理,我臺認真開展了新聞記者證的自查、核驗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嚴格按照規定發放記者證,沒有向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申領或發放新聞記者證。
此次換證我臺申領記者證人類共30人,都是我臺從事一線新聞采訪的采編人員,都是符合申領新聞記者證的人員。沒有對存在下列情況人員申領和發放記者證:
①新聞機構中黨務、行政、后勤、經營、廣告、工程技術等非采編崗位工作人員;
②新聞機構以外的工作人員,包括為新聞機構提供稿件或節目的`通訊員、特約撰稿人、特約記者,專職或兼職為新聞機構提供稿件的黨政機關、企事業等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社會人員;
③高等學校校報工作人員;
④非新聞性報紙、期刊以及無新聞采訪業務的其他期刊工作人員;
⑤在新聞采編活動中因違法違紀受過嚴重處罰的人員以及有不良從業記錄的人員。對此次換證的人員在本單位一樓大廳及電視進行了公示,對新聞記者證丟失、損壞的情況及時注銷并刊登作廢聲明。
二、規范使用記者證。
我臺在做好已批準記者證的發放工作后,要求已取得記者證的采編崗位人員,嚴禁在采訪活動中利用記者身份獲取不正當利益;嚴禁將記者證供給他人使用,并要求新聞記者不得以新聞報道為名從事有償新聞、強拉廣告或者向采訪對象索取錢物等。規定凡違反者一經發現,按規定予以嚴厲處理,情節嚴重的,注銷新聞記者證。
三、完善治理,建立社會監督機制。
1、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關于認真貫徹落實落實《新聞記者證治理辦法》的通知要求,我臺認真組織學習并貫徹“治理辦法”納入日常的新聞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中,要求新聞記者證治理工作嚴格按照規定,切實加強新聞記者證的治理。
2、我臺設立投訴電話,鼓勵社會各界和公眾對臺新聞記者的采訪活動進行監督,對新聞記者的違規違紀行為進行舉報。
新聞工作報告 10
一、初到報社——懵懂
第一次道報社時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個同學一起去合肥晚報廣告部報到。因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們都不認識,里面的工作人員也都在埋頭于自己的工作中,我們幾個人都在那狹小的辦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覺得自己實在是多余。下午的時候,孫處把我和胡同學叫去,說“服務熱線”那邊也缺人,問我們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這邊也實在是“多余”和那邊的“缺人”,和學校說的“服從報社安排”的叮囑,我和胡同學去了“服務熱線”那邊,開始了在“服務熱線”為期一個月的接熱線的實習內容工作,就這樣懵懵懂懂的開始了我的暑假認知實習。
二、實習生活初期
實習的前兩天,馬主任說我們主要是了解工作內容,學習一下陳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熱線的,同時要熟悉和準確了解服務內容和服務價格等工作細節。
兩天之后,正式上崗。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挺新鮮,但是時間一久就沒耐心了。但是馬主任說接電話時一定要熱心、真誠和耐心,因為也許我們的一句話就會影響到晚報社的聲譽。在本著不給晚報社丟臉,不給學校丟臉的“工作態度”,我在那認真踏實工作了一個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務熱線”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要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的宗旨就是讓讀者和客戶滿意。
有好幾個都是因為對服務內容不太清楚,讓客戶在電話那邊等了好久,實在是很過意不去啊。漸漸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內容和條款,是每個細節都不能放過的那種,才能真正的幫助讀者和客戶,更好地為讀者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細心,讀者和客戶的需要時半點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結
其實在“服務熱線”的那段日子,雖然漸漸地實習的內容也熟知了,得心應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不甘心和覺得委屈。看到報紙上班里同學熟悉的名字出現在一篇篇新聞報道中,聽他們說自己跟記者跑新聞的經歷,我心里實在是羨慕,覺得他們好充實,真的把兩年學到的東西運用到了實習實踐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實的想法告訴了黃老師,黃老師耐心的開導我說:“哪種實習不是一種認知呢?”也許我沒有學到采寫新聞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會就會有所收獲的,而這種經驗和收獲也都會是一生受益的,是隱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著的。一番話,讓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實習也變得有意義,有價值,有收獲了。
四、轉戰記者站
在“合肥晚報”實習了一個多月后,我覺得我沒有給單位、學校和我自己丟臉,同時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來實習認知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學習和自己專業和以后就業有關的東西,積累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于是離開“服務熱線”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煉”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圖書館,多積累專業知識和百科知識,而是自己好好找,聯系其他媒體實習單位。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中國食品質量報》安徽記者站提供實習生崗位,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打電話過去,老總很禮貌地說“那你先來登個記吧”,我心花怒放!
8月2日是我在《中國食品質量報》安徽記者站實習的第一天。由于之前實習過,所以我去辦公室的時候很自然地先從基本的打掃衛生開始,然后熟悉電腦文件和辦公文件等,翟站長看我如此“自覺”,微笑著說“小丫頭,不錯嘛,好好干,才來的時候也許有點不適應,別緊張啊,呵呵……”其實,我這次心里一點也不緊張,心里還感覺甜甜的。看來,在合肥晚報的實習還是有收獲的。
《中國食品質量報》是國務院下屬的機關黨報,監督和管理全國食品質量安全,規范國家食品企業行業,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按照國家頒布的《食品安全法》規范健全食品行業。
在記者站實習的日子里也算輕松,每日在電腦里看看文件,發發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辦公室文員是差不多的,因為全國性的報紙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無限宏大和寬廣的,其登報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內容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其新聞定向準確、細致,同時也有點窄,于是在記者站的日子里發的新聞稿質量可嘉,數量不多。
五、牛刀小試
實習的第五天,我就被安排和記者站里的劉記者一起去外出采訪,主要是出差參加一啤酒企業在天長市的奠基儀式,臨走前,翟站長對我叮囑說“小慈啊,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學會多觀察,細心點,做新聞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銳,的新聞敏感,還有基本的設備要學會使用,照相機,攝像機之類的沒事的時候就多琢磨琢磨,劉記者帶著你,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學會學習,出差回來,就由你主筆寫這篇新聞稿,練練筆……”一番話說的我心里暖暖的,手里癢癢的,同時也自信滿滿地。
事實與自己的想象還是有點差別和出入的.。我以為所有的新聞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來“出差”只是去吃個飯,參加儀式,然后主辦方把資料給我們,我們再回去根據所給的資料寫“新聞稿”,太格式化了,沒有挑戰性,不由得讓我這個對“采訪”頗有好奇的“小牛”心里涼了一大截。
回來的半天,根據主辦方提供的資料寫了一篇類似于宣傳稿的新聞稿。翟站長稍作修改后發到了北京編輯部。沒想到。兩天之后真的在《中國食品質量報》上看到了自己寫的稿件,那種興奮時無以言表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雖然我寫的稿件類似于宣傳稿,也有一種濃濃的“新聞腔”,可是牛刀小試帶來的喜悅還是無法阻擋的。我知道,記者向來是“無冕之王,”針砭時弊,為國為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我的這篇“小豆腐塊”道那樣的境界還有很長很長的距離呢。也許,甚至在好多人眼里是不屑一顧、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難在所難免,但是也無所畏懼了。
【新聞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新聞專業的工作報告05-12
新聞記者證自查工作報告04-07
“公共新聞”對新聞傳播理論的影響03-29
新聞日記精選01-29
記者/新聞采編/新聞攝影簡歷范文11-29
試論網絡融合新聞對新聞傳播的影響03-27
新聞學論文:從消費看新聞傳媒11-26
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論文11-20
it工作報告12-07
淺析新聞營銷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