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德育教育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可有可無。
幼兒園德育教育論文1
[內容摘要] 幼兒園的德育內容主要是發展幼兒的情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目的把品德教育滲透到一日活動中。實施品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布置合理的環境把德育滲透進去,在各項活動中滲透德育,并且抓住生活中的契機進行德育教育,通過家園密切聯系提高德育教育。好的習慣只有堅持抓才能促進幼兒和諧的發展。
[關鍵詞] 德育教育 幼兒 行為習慣 滲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規定幼兒園必須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幼兒園必須向幼兒進行道徳教育。因此我園在進行課題研究和實施園本教研以來,始終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中。”也就是說,幼兒園的德育內容主要是發展幼兒的情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對幼兒園德育工作的目標做以下論述:“萌發幼兒熱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城市、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的良好的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幼兒期是人格形成,這一時期個性塑造的基礎階段,適時適度的品德教育將為形成,發展、鞏固良好個性奠定基礎, 這一時期對幼兒以教育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幼兒積極的心態,是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養的關鍵.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幼兒階段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人生最重要的習慣、傾向及良好的心理品質,多半是在六歲前形成的。幼兒從小獲得優秀的品質、行為習慣將終生收益。.當今我國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出很高的要求.。他們的思想品質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我國未來的社會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全社會必須形成共識,明確幼兒德育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是幼兒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有機整合幼兒園、家庭及社區教育資源,開展嚴要求、實訓練、重滲透、常堅持的德育工作,加強幼兒的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與訓練,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而當今社會現狀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物質優越,成人的溺愛嬌慣縱容,使得幼兒產生‘以我為中心’的惡習,養成任性執拗粗暴的個性,不愛惜東西。不善于與人合作,自私,好斗,缺乏堅持性、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如不重視幼兒的德育教育,就會使他們產生不良的品質和習慣,以后再來消除,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們要抓緊對幼兒的德育教育。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德育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陳鶴琴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幼兒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在幼兒園中‘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我們始終堅持有目的有計劃的把德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學習之中,顯得更為重要。作為啟蒙教師應從小處著手,細心觀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采取最適合幼兒特點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個性的培養,發展個性傾向提供鍛煉的好機會。
一、 布置合理的環境,把德育滲透進去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教育首先應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我們班吳老師、李老師和我三位教師之間做到互相尊敬,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通過身邊的事來熏陶幼兒。生活中,處處為人師表,以濃厚的感情、進步的思想和文明行為感染幼兒,我們知道,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幼兒產生深刻的影響,一個品行好、有師德的教師不僅教會了孩子知識,還教會了孩子做人,教育環境中滲透德育內容,往往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而它對幼兒的作用及其影響是巨大的。我們注重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通過物質環境這種意識和氛圍來感染和熏陶幼兒的情感,影響幼兒的個性品質。如;20xx年是中國的奧運年,為了突出這個主題,在我們幼兒園樓道有大型壁畫:各族小朋友手牽手迎奧運,貼有福娃,有小動物在進行各種運動比賽等。幼兒走進幼兒園就能感受濃濃的奧運氣息,渲染了友愛和平的氣氛。在活動室內有師生制作的福娃教我學英語,有廢舊光碟拼成的中國龍‘20xx’字樣,五環旗;以及冠軍拿著獎杯等,在這種環境的感染下,自然激發幼兒愛祖國,愛奧運的真實情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建設家鄉、振興祖國的種子,從而潛移默化的受到了愛國主義的啟蒙教育。
二、把德育滲透到各種活動之中去
教師應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使幼兒獲得好的發展。我們設計、組織的活動,注重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從而發揮教育的整體效益,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樂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氣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的目的。
(-)通過國旗下的講話進行德育教育
每周星期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等活動,讓幼兒聽聽,學學,講講中學英雄激發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英雄的情感。如20xx年的5·12我國四川發生了大地震,通過國旗下的講話知道,這一突如其來的災難,災區人民什么都沒有了,沒有房子,沒有吃的,穿的。沒有玩具,沒有親人他們多可憐,可是各族人民紛紛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從此孩子們知道互幫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以及向英雄學習,激發幼兒同情心,離園時孩子們紛紛要求家長捐款,有的幼兒寧愿把買奶的錢都捐出來了,獻出了愛心。
(二)教學活動是幼兒德育的主要渠道
幼兒教學與活動是幼兒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幼兒品德實踐的主要途徑。利用教材本身內在的思想性,在完成各科教學要求的同時,順理成章的提出行為規范方面的要求。運用幻燈,兒歌,圖片展覽等形式,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入手,構建多角度的互動立體教育網絡,融德育于教學中豐富幼兒德育內容,途徑和方法。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時從知識,智能,品德三方面去考慮,抓住各科特點,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進行有機滲透。
如;語言活動《云彩和風兒》,社會活動《多彩的廣告》,電腦作畫等,因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參與使幼兒的學習更生動,從而達到德育教育。又如在紙的探索活動中,孩子們對紙的種類,特性。作用。來源都有了解。他們模仿造紙過程,體驗到一張紙來之不易,孩子們主動的提出要節約用紙,怎么節約呢?經過一翻討論他們決定要愛護書,輕拿輕放不亂畫,于是孩子們行動起來看書時不亂翻亂扔,把廢舊紙收集起來,制作一本新圖書,擺放在書架上,活動中孩子們的能力得到提高,道德品質得到培養。
(三)戶外活動和區角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
戶外活動和體育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幼兒園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這就為德育滲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如在各類競賽性游戲中,激發幼兒的團結意識,明白團結一致、互相協作就會勝利的道理;在玩高蹺、跳繩、玩皮球等為主的小型游戲中,教育幼兒互謙互讓,不爭搶活動器具;在自由活動時,幼兒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幼兒就會自然流露出“愛心”去幫助他;當幼兒走獨木橋,個別幼兒產生畏懼情緒時,老師都及時而恰如其分地進行勇敢與嘗試幫助。如在美術區域活動時,通過教師和孩子一起收集圖片繪制剪貼,評論觀賞等互動,使幼兒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深化了,同時對幼兒進行遵守公共秩序,不防礙他人,愛護公物的教育。
(四)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創設良好育人環境。
幼兒是在活動中成長的,幼兒的發展是通過活動實現的。因此,我們非常注重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豐富幼兒德育的內容。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適合幼兒的主題活動。小班培養幼兒自己吃飯,洗臉,刷牙穿衣,收拾玩具等,中班在小班的基礎上自己疊小被子,大半在中班的基礎上整齊疊被子,布置室內外環境,安排值日生收拾餐具結合年級特點,我們開展自理能力競賽活動。小班幼兒自己抹小椅子,中班幼兒會給自然角澆水,抹窗臺,大班幼兒會清潔區衛生。從而培養幼兒愛清潔,愛勞動的習慣,以及關心集體,為他人服務的品德。圍繞《文明禮貌教育方案》培養幼兒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小班會稱呼自己接近的人,在成人的提醒下會說,‘早,再見,謝謝’等禮貌用語。中班待人有禮貌,會禮貌的稱呼周圍的人,在成人的提醒下會說,‘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大半能用恰當的使用禮貌用語,能大方地回答成人的問話,學會招待客人。根據這教育方案設計主題活動達到教育效果。
(五)利用重大活動,培養優良品質
在每年幼兒運動會時,活動前都要講一講我國運動員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故事,激發幼兒積極參與,不僅培養集體榮譽感,還培養了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心理品德。從小造就幼兒堅毅勇敢的品質。在每年傳統的節日里,我們在歡慶節日的同時,都會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如“三·八”節進行愛媽媽、愛阿姨、愛奶奶的教育:節前,老師向幼兒介紹節日的名稱、日期,同時,要求每個幼兒在家了解媽媽、阿姨奶奶的辛苦,從中使幼兒萌發尊敬媽媽、尊敬為社會作出貢獻的阿姨們的情感。節日當天,小朋友把親手做的小禮物獻給媽媽、今年“十·一” 國慶節是我國60周年大慶的好日子,設計‘愛祖國’畫展。幼兒用繪畫,手工的方式表現祖國的美麗,使幼兒萌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組織開展幼兒參加大型的文藝匯演,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幼兒懂得了關懷,親情,懂得了關心和付出才有回報。
對幼兒園教學的審定和評估是極為復雜的,因此,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是應該堅持的一個原則。在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極不平衡的情況下,是不可能運用統一的要求和標準去審定和評估幼兒園教學的,是不可能去要求所有幼兒園都以某種課程和教學的理念和取向去實施教學的。例如,用于發達城市的幼兒園教學的審定和評估標準和方法,就不可能直接用于發展中的城市;用于城市的幼兒園教學的審定和評估標準和方法,也不可直接用于農村;即使在同一城市或農村,用于幼兒園教學的審定和評估的標準和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而今,在我國。各級政府正在逐漸改變自身的職能,在對幼兒園課程和教學的審定和評估的問題上,正在逐漸改變由教育行政管理人員說了算的狀況。包括幼兒園課程和教學的審定和評估在內的專業性工作更多地由專業人員把關。
但是,應該看到這種改變需要時間,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迄今為止,將幼兒園課程和教學的審定和評估作為“行政性概念”和“控制性概念”的傾向依然十分嚴重。因此,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改變自身的職能,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應該改變幼兒園教學審定和評估的“行政性概念”。他們需要做的事情應該是鼓勵和支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園而異地進行幼兒園教學的審定和評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幼兒園教學的審定和評估的公平、公正、多元和有效;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由幼兒園教學的審定和評估引起的折騰人的現象。
參考文獻:
(1)朱家雄,幼兒因課程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朱家雄,從幼兒園評估的角度談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幼兒教育,20xx,(5).
(3)霍力巖,學前教育評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4)施良方,課程理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5]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幼兒園德育教育論文2
一、為幼兒創設和諧、溫馨的教育環境
幼兒園要努力營造生活化、人性化、開放化的幼兒園文化氛圍。除了創設童趣的幼兒園物質環境,教師則是教育環境的核心。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教師的待人接物,說話方式,行為舉止,穿著打扮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幼兒。幼兒通過觀察、學習、交往,被教師所影響,并按照教師的做法,學習限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方式。俗語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向幼兒顯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為習慣,才能激發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時,教師要堅持正面教育,動之以情,以潤物細無聲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潤幼兒天真無邪的心靈,提高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利于幼兒良好品質的建立。
二、發揮整體德育功能,形成教育網絡
幼兒園是一個教育機構,應發揮其主動性,加強家園合作,聯合社區,形成網絡教育。首先,幼兒園要通過家長會、專門會議、家長園地等形式,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知識,讓家長們意識到良好的品行比知識、技能本身更重要,對幼兒一生發展的影響更大。幼兒園應暢通多重渠道,通過家園聯系手冊、網絡等手段,與家長及時互通信息,讓家長全面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同時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情況。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德育工作的積極性,改變過去把問題推給家長的做法,請家長介紹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經驗。對于個別孩子出現的問題,老師應與家長坐下來商討教育策略,相互配合采取系統的教育措施。其次,社區是幼兒直接生活于其中的重要社會環境,對于幼兒社會化至關重要。可以邀請社區各行各業的人士向幼兒介紹相關行業的知識,比如請社區派出所的警察介紹派出所的職能、社區醫院的醫護人員講解預防疾病的常識、社區超市人員介紹如何購物等。幼兒園還要組織幼兒參加各類社會活動,比如走進養老院、孤兒院等,讓幼兒學會關心他人,更好地融入社會。
三、在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教育實質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規對幼兒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內容多,幼兒每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活動,遇到不同的生活學習場景,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兒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德育工作。
由于幼兒的思維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須直觀、形象、具體才容易為幼兒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狼來了”的故事或圖書教育幼兒不說謊,不騙人,通過情景表演加深幼兒情感體驗;用“三只小豬”的故事,教育幼兒做事認真不敷衍,團結友愛,勇敢、機智地戰勝壞人,逐步讓幼兒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習慣,加深與同伴的感情,培養幼兒組織紀律和集體榮辱感。
教師還應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種行為,針對不同問題,采取集體或個別的方式進行指導、糾正,適時提醒孩子按正確的規則去做,使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得以鞏固。例如,利用節日、傳統活動的開展,滲透對幼兒的品德教育。在“重陽節”時,幼兒園組織幼兒到敬老院為老人表演節目、在家里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勞動節”時,開展“愛勞動,我是小巧手”的主題活動等,以豐富幼兒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進而構建優秀的個人品質。
四、幼兒園的德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
首先,家庭環境對于幼兒的影響至關重要。幼兒的社會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兒生活、學習的第一個場所。家庭的結構和氣氛,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及言行,決定著幼兒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一般來說,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員對幼兒的態度、教育方式、方法、內容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異。通常情況下,祖輩會在幼兒的飲食起居上關懷備至,父輩則在智力方面予以較多關注。在道德品質培養方面,祖、父輩也會因價值觀念、歷史觀念、文化素質、道德水準及判斷的差異而不同。這就要求家長在對待兒童品德及行為習慣的培養方面要協調一致,都要以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出發點,使幼兒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長。
再者,家庭的氣氛也影響著幼兒,溫馨、和睦的家庭易養成幼兒謙和、友愛、禮貌自信的品格;吵鬧不休,婆媳不合,父母離異等等,會導致幼兒孤獨,產生怨恨、猜疑、固執、粗魯等心理和攻擊性甚至違紀行為。
要培養幼兒的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與表現,掌握幼兒在家庭中思想品德
理變化的情況,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時教師還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宣傳幼兒園的教育主張和對幼兒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長能夠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幼兒園品德教育產生實效。
幼兒園德育教育實踐探討論文
摘要:要想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與習慣,那么就要從幼兒幼兒園時期抓起,并在幼兒園開展相關學習活動期間,要不斷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并讓幼兒在幼兒園期間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與品德,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未來發展,為幼兒未來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對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活動進行有效分析,并根據德育教育內容制定有效的實施策略,發揮德育教育的同時,更好的推動幼兒未來良好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教育;實踐策略
幼兒園時期是幼兒未來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幼兒良好品質的重要階段,并且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是為幼兒后期進入小學校園學習知識奠定的教育基礎。在幼兒園教育中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生活能力和語言活動能力,也要培養幼兒德育修養和良好品格等,進而更好的促進幼兒未來成長與發展。
1在幼兒日常生活當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
在幼兒園德育教育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將其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當中,并且也要對幼兒生活當中的衣、食、住、行、與人交往等方面確定好相關的文明行為以及良好的習慣標準等,比如,讓幼兒保持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樣,并在飯后學會收拾餐具,游戲活動結束后學會整理好用品等內容。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常規教育著手,將道德教育活動與幼兒生活實踐內容緊密相連,進而讓幼兒隨時隨地都能學習到德育知識。例如,周一時,園內固定舉辦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同參加到其中,在升旗時,幼兒們要面向國旗方向,并行注目禮,一同來唱國歌,之后再由老師在國旗下進行講話,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向幼兒開展愛國教育,并培養幼兒的愛國精神。并在活動結束后要教育幼兒見到老師與同伴時要問好,放學時要與教師和同伴說再見,他人給物品時要養成說謝謝的習慣,并且幼兒也要學會用“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進而讓幼兒在生活當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幼兒優秀品德,促進幼兒良好成長。并且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中,必須要考慮知識、智能和品德三方面,并且要充分研究每一領域的特點,也要深度挖掘不同領域當中的德育因素與知識,在通過有效的策略將德育內容有效滲透到其中,進而培育幼兒良好習慣,推動幼兒健康發展。
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研究論文
隨著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寬帶、云計算、互聯網絡、多媒體等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新形勢下,教育也面臨著巨大的沖擊與變革。信息技術的支持,知識的跨領域流通,給幼兒園德育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
一、幼兒園德育與信息技術的內涵
1.幼兒園德育
幼兒園德育教育是指根據社會要求以及身心發展特點,有計劃、有目的促進社會化及良好道德品質形式的活動總稱。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它覆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每個兒童從出生開始就處于一定的社會環境和關系中,社會公德是每位兒童必須習得的技能之一。心理學的研究報告發現,整個幼兒階段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階段是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學齡前兒童,開始初步發展是非觀念和行為習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社會領域也明確指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具有初步的歸屬感”......可見幼兒園德育教育是整個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2.信息技術
20世紀末,隨著電子信息業的突破與迅猛發展,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全面滲透,人類進入電子信息時代。全球化日益加深,突破了時空界限,物流、信息流、知識流呈現全球流通的態勢;顛覆了傳統的思維模式,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與學習方式,在教育行業,傳統的教育模式開始轉變,逐步趨向開放知識、多元需求、自主探究、合作型的教育;再者,知識與創新成為時代的關鍵點,知識將成為了財富與權力的源泉,信息被認為是重要的經濟資源。在大信息流的沖擊下,如何收集、分析、處理、利用與共享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創新與求進成為信息時代的關鍵。信息技術使得教育具有了嶄新的特點,該特點也為幼兒園德育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