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科研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可有可無。
藝術科研論文1
【摘要】科研能力是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致力于教育研究對于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職業教育研究的參與、培訓學習、開展職業教育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職業教師科研能力的自我培養。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教育科研 科研能力 職業教師 教育教學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隨著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和教師專業化的提出,對職業教育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教師的角色較之以前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教師成為研究者”正是對教師角色轉變的一種回應。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古今中外的教育實踐均已表明,教師致力于教育研究對于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以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對象,以探索教育規律為目的的創造性的認識活動。職業教育科研則是指職業教育工作者借助教育理論,以有價值的教育現象為研究對象,運用相應的科研方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職業教育規律的創造性認識活動。教育科研是對教育實踐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是對教育規律的探索和把握,其目的是要指導和推動教育實踐,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教育科學研究不僅是教師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中等職業學校持續發展的動力。
高素質的職業教育教師應是全面、綜合、創新型的,不僅要有較深的專業基礎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而且也必須要有從事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的研究能力,這就要求職業教育教師跟上改革發展形勢,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不斷提高科研素養。
本人經過接觸和學習,對職業教育科研有了一定的感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教育研究,促使人們自覺地鉆研教育理論,并運用理論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逐步探索、提示和掌握教育規律。通過解決各種教育矛盾和問題,促使和提高教育效益與教育質量。在教育工作中積累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素質。如何提升職業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自覺養成這一行為習慣,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
一、職業教育研究的參與,提高職業教育研究的意識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通過教育研究,教師能夠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調整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教師要積極參加教改立項研究活動,以高水平、有影響、有經驗的教師為導師,跟隨聽課,虛心求教,并把自己的學習,成功與困惑及時匯報,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剛開始接觸立項,滿頭霧水不知東,感覺職業教育研究對于老師來說是不著邊際的事,費時間、費精力,讓教師搞科研,成為科研工作者,太不靠譜了。我在20xx年參加了校商貿科的教改立項《以提升中職生就業能力為目標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與實踐》的課題研究。主持項目的科主任簡單扼要地給我們講解了有關教育研究,教改立項方面的內容。課題組成員分工協作,參與到課題申報、設計、實施過程。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大家的科學創造性,把教改立項工作做好,獲20xx年廣西區教育廳二級立項。立項促教師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發現新問題、解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學研究方案,做出準確判斷。教師有意識的參加講課比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積極撰寫教改論文、教學設計,參加課件比賽,及時發現在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并不斷改進,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
二、參加培訓學習和自主學習,提升職業教育研究能力
參加培訓,與外界聯系。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才能適應新時期教育教學形勢。20xx年7月,我參加了廣西中等職業學校骨干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培訓班”的培訓學習,認識到教育研究不是高深莫測的神秘領域,是有法可循的。教師開展教育研究需要有開拓精神、理論勇氣、嚴謹的治學作風及執著的奉獻精神,也需要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通過本次“教育科研能力培訓班”學習,使我的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教學需要反思。每一次教學設計、每一次課堂教學,都有不完美之處,之后需要我們不斷地反思、實踐、創新。反思是一種思考,一種意識,一種能力,一種習慣。通過反思,我們才能夠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良性循環,促進教師教育素養的提高,成為一個專家學者型教師。理論性是教育科研深度的標志。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一定要多讀教育理論的著作,運用現代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學校教育管理學和教育專家對教育的論述等,去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現象,進行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探索和研究。
20xx年5月全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基礎教學能力建設遠程培訓。通過這個平臺,結識了一些優秀教師,與他們交流,相互取長補短;接觸到了最新的教育科研理念,提高自己教育理念。網上研修,不僅給予了教師知識發展的便利,也極大地滿足了教師發展的需求。教師更需要創造性的工作去實現自我價值,這是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原動力。要不斷學習,接受繼續教育,努力去接收各方面的信息,不斷充實、更新自己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勇于實踐,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并憑借優良的素質和很強的能力,推動職業教育科研工作不斷向前發展。要勤學善教,創新進取,才能不斷充實自己。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不斷地反思與積累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深化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才能為人師表,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體會和享受到教育者的快樂!
三、開展職業教育研究,增強教師職業的樂趣和價值感
做一個科研型的教師是時代對我們的新要求,也是我們自身發展的必然需要。我們體會到做一個科研型的教師必須多讀書:勤動筆、多思考、勤實踐。打破傳統模式,開創更好更快更新的教育天地,使教育回歸本真。開展職業教育研究,可增強教師職業的樂趣和價值感,研究具有獲得快樂的精神體驗,使教學實踐充滿激情又理性,增強自我效能感,消除職業倦怠感的作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不研究事實就沒有預見性,就沒有創造性,就沒有豐富而完滿的精神生活,也就沒有對教育工作的興趣。”
學校教育科研的基本指向是:立足于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學校持續發展。教育科研的目的與功能正是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矛盾,揭示教育的特征與本質,以利于我們科學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極富創造性和學術性的實踐活動,因此在實踐中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去探索,去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問題與教育科研是相通的,之間有著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聯系,教育科研課題始終伴隨著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所以,教師參與教育課題研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可行的,只要我們扎實研究,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教育科研與教學工作一樣,只要我們投入最大的熱情,付出刻苦的努力,我們就一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要真正確立符合學校實際,對自己和學生發展有利的課題,并開展實實在在的研究,實踐——反思——實踐——總結,勤交流,擠時間讀教育理論文章,撰寫教育科研論文。教育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堅持經常寫教學后記,寫教育論文寫作,堅持經常回顧、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那么我們就會從中得到許多的有益啟示,從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育論文寫作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是教師體驗職業幸福的必然選擇。
在教學中反思,對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是一條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最理想的途徑,不斷地修正,教學行為因此會不斷地調整。只有這樣,教師工作才會具有創造性,才會不斷地超越自我,在超越中提升自己,我們會獲得成就感,專業化水平才會不斷地提高,才會真正地體會到一個教師的職業愉悅,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參考文獻】
[1]王屹. 職業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曾貞. 談高職英語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 教育與職業,20xx(26)
藝術科研論文2
生命教育提倡從生命中學習,是一個終生受用的人生哲學,生命語境下的幼兒藝術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孩子進行健康成長,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做好準備,迎接教學與挑戰。藝術一起較強的感染力與神奇的效應成為生命世界的共同主題,如果沒有藝術學科對生命教育的體現,生命教育僅僅停留在理論層次,所以對生命語境下的學前藝術教育進行重點探究十分有必要。
一、我國藝術教育與生命教育現狀分析
現階段,從我國的生命教育具體情況來看,生命教育隸屬于德育,研究德育往往圍繞著生命的主題開展,不少研究者都從尊重生命和關愛生命等教學進行深入探討研究。20xx年,生命教育理念正是進入我國的中小學課堂,以生命的角度對待教育,以生命統領教育,以生命健全為宗旨的教學理念正是步入我國的中小學教育領域。21世紀是一個藝術與科學的時代,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時代,重視教育回歸生命,而我國的學前術教育領域研究生命教育仍然處于空白階段,不少學前教育者試圖通過學前藝術教育,對兒童采用生命教育模式。我國的學前藝術教育主要起源于近代,以古代藝術教育萌芽、近現代學校藝術教育與師范教育為基礎,慢慢發展而來的。學前藝術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兒童,而兒童藝術教育的價值不僅僅是教師幫助兒童利用感性的方式去了解世界,而是通過藝術使兒童更好的展現自己的特長與優勢,實現自己的價值,通過藝術教育的方式培養其審美觀念和意識。但是,技術理性與工具主義是影響人類思維的主要因素,并且已經滲透到兒童藝術教育領域,使兒童藝術教育也受到了功利主義的影響。另外,兒童藝術本身也受異化影響,逐漸被商業化與庸俗化,兒童藝術的獨特性被產業化與標準化。
二、提升生命語境下的學前藝術教育教學策略
(一)需樹立正確的學前藝術教育理念
在生命語境下的學前藝術教育具體實踐活動中,兒童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各個學科就成為兒童學習的主要內容,藝術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但是那些涉及到兒童情感與精神等的藝術學科在學前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下降,特別是藝術思維模式日益不受重視,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并對其以后的健康發展也較為不利,所以,在生命語境下,學前教師必須要樹立正確的藝術教育理念,科學合理的運用生命教育理念開展學前技術教育,充分發揮生命教育的效率和價值。
(二)生命語境下充分利用其哲學根基
生命教育的基礎是深厚的哲學根基,根據人的生命特征,從兒童的生命出發,采用恰當的系統性教育,激發其生命意識,拓展精神世界,挖掘生命的潛能,提高生命質量,關注兒童生命的整體性,健全人格,不僅關注自身的生命,還尊重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價值。在生命語境下的學前藝術教育,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以追求生命為本體,尊重生命價值與人格尊嚴為前提,以人的整體性與可持續發展為教育目標,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探索生命的存在。以哲學的角度來看,對生命的意義已經死亡進行解讀,對生命存在的合理性確立依據,對教育過程中忽視生命的誤區進行糾正,從而構建生命教育的理念。
(三)充分發揮生命教育的多層次意義
生命教育是對生命多層次認識的教育,包括認識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的意義和提升生命的價值等。生命語境下的學前藝術教育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真愛生命,更加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主動的創造生命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局限于兒童關注自身的命運,還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熱愛和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重點在于關注人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命的價值所在,要學生認識生命、理解生命、熱愛生命、保護生活和尊重生命等,包括珍惜人類共同的生活環境。在生命語境下的學前藝術教育活動中,生命是教育的追求與價值,應該對其多層次方面充分發揮生命教育的價值。
三、重視德育教育范圍中的生命教育
目前,根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生命教育的研究屬于德育研究范圍,德育的研究而往往以生命為主題,所以在生命語境下的學前藝術教育中,需要重視德育范圍中的生命教育。在學前藝術教育過程中,各級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從而提升生命教育,樹立“以人為本”的生命教育中心,強調人的重要性,特別是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從而充分體現生命教育的意義。
總之,在學前藝術教育中,教師應該重視生命教育的意義和價值,科學合理的在生命語境下開展學前藝術教育。根據生命教育的本質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熱愛生命和尊重生命,實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藝術科研論文3
【摘要】小學美術教學要從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真正實現審美、認識、教育(包括智力、情感等因素) 三者并舉的功能。在美術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小學美術 素質教育 藝術素養 藝術再創造 課堂評價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 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僅是語數外這些主科需要研究的問題, 也是承擔著美育熏陶和發揮學生想象力的美術學科需要思考的問題。《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 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 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 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 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 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美術教學要擺脫以技法傳授、技能訓練為主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而是旨在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并不斷發揮美術的審美、認識、教育三者并舉的功能。那么,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來轉變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呢?
1 由傳統的注重技法向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轉變
小學生美術主要是為了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激發學生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 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小學美術教學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注重技法、注重專業知識的教學傳統,防止過早地接受技法知識禁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小學生學習繪畫并非純粹意義上的美術創作, 而是學生天真的幻想和豐富想象力的再現。教師不加限制的美術教學,能為學生留下更多的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比如,在教小學一年級學生美術時, 孩子們用鉛筆隨心所欲地畫各種線條, 然后在分割的塊面上填上自己認為好看的顏色, 結果每個學生畫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來是山水;有的則像樹林……不但突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線條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不教而教”這種隱性的教育方式,是小學美術的最佳選擇。教師不將美術知識、繪畫技巧強行加給幼稚的小學生, 讓其成為禁錮學生想象和創新的羈絆。讓小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感受描繪對象, 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再創造。衡量小學生的美術作品的標準,并不是其與實物有多大的相似度, 也不是多么神似, 而是誰的作品更具創造力, 更與眾不同。讓美術教學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真正想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轉變。
2 由重視臨摹訓練向培養學生的藝術再創造轉變
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主要圍繞著“ 看畫”和“臨摹”兩者主要內容進行教學,主要培養學生運用教師傳授的繪畫技巧, 對現有的美術作品進行描摹, 以描摹的相似度判斷學生學習成果的優劣, 其最高標準就是描摹的與原作惟妙惟肖。這就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原作的構圖、用色等來進行繪畫,不允許學生加入自己的想象、修改和創新,嚴重阻礙了小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創新精神。日本、美國、中國的孩子畫蘋果的故事,恐怕是人盡皆知了吧, 其弊端再次也無需我再嗦。新課改后,小學美術教學不但在數量上減少對臨摹訓練的安排,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臨門相似度的要求, 而是追求一種神似的效果。更多的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比如,在學習“小鳥”這一課時, 讓學生先回憶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小鳥, 并描述自己親歷的有鳥鳴的生活場景。然后, 讓學生閉著眼睛聽鳥的各種叫聲,讓學生在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象,將剛才的畫面描繪出來。學生的美術作品充滿了個性和靈性。在學習“色彩”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顏色, 并回憶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生活的那個方面較多被運用。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一幅畫,表現自己的一種心情。這種看似離奇的課堂設計卻受到學生極大的歡迎。有的學生花了一件迎風飄飛的紅裙子, 題目是《喜悅》; 有的學生在一張紙上換了一雙眼睛,其他部分都染成黑色,題目為《憂郁》;還有學生畫了一片草地, 以綠色為主, 題目為《成長》; 還有學生在一張紙上畫了一輪紅日, 取名為《希望》……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最大程度得到體現,每個學生都畫出了內容不同、色彩不一的圖畫,并在創作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真正的創作的快樂。
3 由教師獨霸評價權轉向學生參與課堂評價轉變
在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上, 教師獨霸評價權, 學生的繪畫作品好與否, 哪里好,為什么差,都是教師一人說了算。不允許學生反駁,更不允許學生參與評價。但凡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進行質疑, 教師就會講出一大堆美術學專業知識和專業術語來對學生進行“轟炸”,指導學生低頭接受方罷。在教師的傳統意識里,總認為:“小學生能懂什么?讓他們評價同學的美術作品,只能導致跟著感覺走, 忽視了美術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能。”殊不知, 美術這門藝術在很多時候更需要的就是跟著感覺走。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貴婦曾對馬蒂斯所畫的一個女人提出質疑,認為畫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幅畫。”貴婦人認為畫得真實才好,而馬蒂斯一語就道出了繪畫的追求。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過程中, 教師才能更多地了解兒童在繪畫中的語言和思維。在畫《雛雞圖》時, 讓學生分組對同學的畫作進行評價。結果各組學生評出的“最佳”作品相差很大, 有的構圖極不合乎美術專業要求的一張畫評為最佳作品: 把小雞畫在紙的下面邊線上,而上面邊線多是一個太陽、幾朵白云;中間剩下大片空白;有的卻將種類作品評為最差。我讓各組學生陳述自己評價畫作的理由,前邊的小組認為:小雞要在地上走, 只有畫在下邊邊上才有在地下走的感覺, 否則, 就是在空中走了;后邊的小組認為,整張白紙都在一個平面,哪里都可以是地面, 那樣畫天和地之間的空白太大,不好看。教師不必對學生的理解進行矯正,只要學生用心去畫,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就應該得到支持和理解, 肯定每位有思想、有個性的作品, 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美術思維。我們的小學美術教學并非美術專業教育, 也不是為了培養畫家、藝術家,而是讓學生的創新在美術教學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幼兒藝術教育科研論文
藝術教育,是一種提高個人素質、修養的新興教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幼兒藝術教育科研論文!
幼兒藝術教育科研論文【1】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幼兒的藝術教育越來越受到了社會以及家庭的廣泛關注。幼兒藝術教育不單單起到了培養幼兒一技之長和愛好興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結合我國特有的民間藝術文化優勢,對于文化藝術的傳承也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同時,在幼兒藝術教育中加入中國民間藝術資源的運用,也拓寬了幼兒藝術教育的方式和渠道,使幼兒的藝術教育得到更加廣闊的選擇和發展空間。
二、民間藝術資源運用豐富了幼兒藝術教育的內容
幼兒藝術教育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西方藝術教育的影響,通常以各種樂器的學習、舞蹈等為主要形式。而在幼兒藝術教育中運用民間藝術資源,無疑大大的豐富了我國的幼兒藝術教育內容,讓幼兒家長和社會在幼兒藝術教育上有了更多的選擇[1]。
三、民間藝術資源的運用是傳承民族藝術文化的有效途徑
民間藝術是藝術的母體,更是寶貴的藝術教育資源。而一個民族的民族藝術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所在。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的民間藝術資源更是讓人目不暇接,將民間藝術資源運用到幼兒教育中,可以從幼兒教育起調節缺乏對民族民間藝術尊重的心理,更是將我國民間藝術瑰寶發揚光大,經久不衰的重要方式[2]。
四、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藝術教育中應用的策略
(一)加強幼兒藝術教師隊伍的培訓
幼兒教師在幼兒藝術教育中扮演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從浩瀚的藝術海洋中去選擇合適幼兒藝術教育的教育者和引導者,二是挖掘民間藝術資源的實踐者,這就對幼兒藝術教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所以有必要加強幼兒藝術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訓,這直接對民間藝術資源運用到幼兒藝術教育中的教育效果有很明顯的影響,是幼兒藝術教育運用民間藝術資源高效的關鍵[3]。對幼兒藝術教師隊伍進行有效的培訓是提高教師素養的重要手段,培訓的內容主要有兩個部分:園本培訓和園外培訓。對于園本培訓,可以聘請一些專業的幼兒教育專家來園進行工作方面的指導,再組織人員參加民間藝術創作觀摩或鑒賞,也可以定期的開展關于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藝術教育應用的交流活動;對于園外培訓,應該組織教師立足于本土,對本土的藝術資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參加一些民間藝術專家的交流活動或講座,在深刻認識本土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將有用的東西運用到幼兒藝術教育中去。
小學藝術教育的科研論文
藝術素養的提高主要在于藝術教育,我們要在實際教學中以藝帶教,以藝促教。在小學,尤其應該注重藝術教育,提高學生藝術素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教育科研論文,供大家參考。
淺析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的開展
【摘 要】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來,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呼吁關注藝術教育,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問題。努力做好農村小學藝術課程教學工作是每一個藝術教育工作者應重視的問題。文章針對目前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藝術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改進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農村小學 藝術教育 現狀 對策
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來,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呼吁關注藝術教育,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問題。農村小學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藝術教育非常薄弱,藝術教育現狀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視,給農村學校的健康發展帶來了阻力。農村藝術教育得不到普及和發展,學生的素質就得不到提高,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成為一句空話。下面就相關文獻對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狀況進行綜述。
一 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的現狀
1.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不夠
不少學校對藝術教育重視不夠,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藝術課可上可不上,隨便對待,簡單應付。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藝術課,但形同虛設,隨意性較強,經常被主課占用,一學期沒有上過幾節藝術課,使學生不能接受應有的藝術教育,造成大多數的農村孩子缺乏藝術知識和技能,學生的藝術素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