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職稱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對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要求有不同的特點。目前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審仍是與普通高校一起進行,存在著缺乏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審的合理機制和標準、科研要求過高和不注重育人標準等問題,給小學教育的發展造成了消極影響。必須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改革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審機制和評審辦法,盡快出臺新的評審政策和標準,突出小學教育的科研特色,強化小學教育的育人標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論文
小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同屬于高等教育范疇,但其類型特征是職業技術教育。它與普通高等教育在培養目標、教學模式、服務方向、生源質量等各方面都有著本質的區別,因而對作為小學教育教學實施者和小學教育特色體現者的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也有著與普通高校教師不同的要求。但是,作為主要評價手段的職稱評定,卻套用普通高校的標準和辦法,顯然與小學教育的性質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積極性、創造性和奉獻精神的發揮,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師隊伍建設乃至小學院校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師職務評定過程中的問題
1、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套用普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機制,忽視了小學教育的特殊性。
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教學模式、辦學層次、生源質量等很多方面具有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特點。在培養目標上,小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普通高校的目標是培養研究型、知識型人才;在教學要求上,小學教學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操作技能的培養,普通本科教育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在專業設置上,小學教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發展變化為信號,其實用性、針對性明顯強于普通高校;在培養目標的實現途徑上,產學結合是是小學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學歷層次和學制上,小學教育學歷層次從整體上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學,小學教育的主體是專科層次,學制一般2~3年,普通高校的主體是本科層次,學制4~5年;在生源質量上,小學生源的文化基礎低于普通高校。小學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別,決定小學語文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及采用的教學方法等與普通高校教師也有差別,其職稱評定的標準和方法也應有差別。可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職稱評定卻與普通高校一起進行,同一標準,忽視了小學教育的特殊性,沒有突出小學教育的辦學理念,也不利于形成正確的辦學導向。
2、缺乏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單獨標準,不能客觀公正地體現小學語文教師的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充分發揮小學語文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才智。
小學教育的人才培養過程,是以職業崗位要求為主導、以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產學研相結合為途徑的教學過程。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操作技能培訓,在小學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中起著關鍵作用。小學教育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具備“雙師”素質,尤其是專業課教師既要具有教師資格證書,又要具有職業技能證書。這就是說,作為教學組織者、指導者、實施者的小學語文教師,既要儲備厚實的理論知識、寬泛的專業常識,更要有很強的操作技能,有解決技術問題和開發完成項目的能力。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完全套用普通高校教師評定標準,忽視技能等級,顯然不能整體地反映小學語文教師的能力和水平,起碼沒有承認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甚至是人為地加重了小學語文教師的負擔,拔高了小學語文教師的評定標準。小學語文教師的技術能力在關系到他們切身利益的職稱評定中被忽視,就是其勞動付出和勞動成果得不到承認,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積極性和才智的發揮,特別是會挫傷他們提高業務水平尤其是實踐水平的積極性。
3、在職稱評定上,用普通高校的科研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會形成錯誤導向,既不利于小學院校科研特色的形成,也不利于小學院校師資隊伍結構的優化和優良學術風氣的形成。
首先,小學院校的科研具有地方性、應用性等特點,側重于應用技術研究和技術成果的推廣,而普通高等教育的科研重點是基礎理論研究,如科學發現研究、應用理論研究等,它們的成果和產出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存在諸多不可比因素,如果在職稱評定上,用普通高校的科研標準來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勢必形成誤導,迫使小學語文教師把目光放在“理論研究”上,會迷失小學科研的方向,喪失服務社會的功能。二是普通高校特別是科研型高校和科研教學型高校的工作重心在科研,而小學院校屬于教學型高校,教師用于科研的時間和精力相對有限。如果用普通高校教師的科研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會引導小學語文教師放松本職,或只是應付當前的教學任務,騰出時間去拼湊論文,以湊足晉級所需的論文數量(這些論文很可能與教學無關),以便能順利評上職稱,也難免使一些教師在物欲名利驅動下,無視道德和責任,降低教學質量跑“項目”、買“成果”,甚至用抄襲、剽竊等手段來達到目的,危害校園清正的學術風氣。目前小學院校師資隊伍職稱結構很不樂觀,副高以上職稱太少,有的學校存在無正小學稱的狀況,形勢非常嚴峻,離教育部《小學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有關師資隊伍的達標條件相差甚遠,一個重要原因是科研瓶頸。小學院校教師在自身科研素質、科研課題申報機會、科研工作條件等方面和普通高校存在著較大差距,因而在開展科研工作、取得科研業績、發表科研論文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難度。而現行的職稱評定辦法與標準導致轉型類小學院校教師在職稱過渡中,因缺少論文論著等理論成果不能平穩實現職稱過渡。在正常晉職中,科研更是小學院校教師職稱提升的主要制約因素。
4、現行職稱評定政策不注重育人標準,與小學院校的培養目標和培養體系脫節。
職業生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在學生進行技術準備的過程中,同時構建起豐富的精神世界,培養熱愛生活、承擔責任、文明知禮、和諧發展的人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使命。學校要從這一目標出發,既重教書又重育人,要為育人目標的實現設置理想的職業培養環境,建立職業知識、能力、素質培養體系,并將其貫穿于整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在日常學生管理中,也要體現職業培養特色。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在教書育人特別是在指導學生實訓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責任感、勞動態度和敬業精神、法紀意識、職業道德情操、團隊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現行職稱評定政策對教師的任職年限、學歷學位、外語水平及學識水平、業務能力、工作業績等都有具體的規定或明細的量化標準,但在小學語文教師的育人要求及其標準上,只籠統體現在政治條件或師德表現中,不明確,不具體,比較弱化。會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對培養對象的品德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忽視,不利于小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全面實現。
二、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對策
應該高興地看到,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單獨設立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標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但到目前為止,我國仍然沒有出臺小學院校教師評定的統一政策和指導意見。在評定過程中,雖有口頭安排,但沒有執行標準。政策和制度是重要的指揮棒,它引導社會資源的流向和人們的價值取向。因此,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客觀、合理、公正、公開的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機制,發揮職稱評定的正導向作用,促進小學語文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小學教育的發展。
1、改革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機制,實行小學語文教師與普通高校教師職稱分開評定。
一是要切實解決好轉型類院校教師職稱由中職系列到高校系列的轉評問題。從中職升格為小學的轉型類學校,其教師的職稱都有一個轉系列的職稱過渡問題,可是,在突如其來的轉評面前,很多教師因缺少高教系列標準中的論文、論著等“硬件”而擱淺。事實上,這批教師因技術嫻熟和經驗豐富,在目前和今后一個長時期里,在小學院校都是挑大梁、當骨干的中堅力量。要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理順關系,采取單設標準、單獨開評的辦法,解決一大批“轉型”類學校教師職稱轉評擱淺的現實問題,以使他們安心本職工作,逐步實現自身知識結構的優化,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二是獨立設置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系列。我國現有三十八個職稱評定系列,劃分不同系列的依據是行業職業的不同工作性質和特點。其中教師這個稱謂的職稱評定就按層次、類型分成了六個不同評定系列,并有不同的評定標準和辦法。目前初、中級教育均按類別分開評定職稱,唯獨高等教育合并開評,且適用相同標準,很不合理,改革勢在必行。三是改革職稱評定的辦法,實行集中學術評審與現場操作考核相結合,既將小學語文教師參評職稱的學術水平材料集中上報到相應職稱評審機構,由專家統一評審,以保證小學語文教師作為高等教育施教者應有的學識水平;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操作技能采取現場實地操作的方法,組織行業專家評定,更能反映小學語文教師實踐技能的真實水平。還可以探索評定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量化考核辦法,使職稱評定更具針對性、實效性,更加客觀公正。四是要進一步完善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監管機制,如建立評委庫前公示制度、評委承諾制度、評委考核制度,同時堅持評委隨機抽簽制度和評定復審制度等。
2、盡快出臺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標準和條件。這是小學院校教師職稱改革的核心問題。
小學語文教師的職稱評定標準,除在任職年限、外語水平、計算機能力、普通話等常規性要求上執行國家有關政策外,在論文、論著、科研成果、表彰獎勵上要體現小學教育的特色。小學院校教師評聘制度要破除論資排輩觀念,革除只重科研,輕視教學的思想,在參評資格上,要兼顧教師資格和職業技能資格;在教學能力上,要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從課堂教學與實訓指導兩方面綜合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在科研上,不能只以論文數量、級別論短長,不能只以有無論著作取舍,小學語文教師根據區域經濟特色和教學需要開發的校本教材能貼近實際,有效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樣予以承認;小學語文教師服務經濟、進行技術成果的應用和推廣,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是成果。對于雙師型教師,特別是能工巧匠,在學歷學位上應適當降低條件,對實績突出的“雙師”型教師要設立破格評定標準。筆者認為,高校教師資格證書只是進入小學教育領域從業的“門票”,并不能代表其學識水平、業務能力和貢獻;將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技術職務名稱變更為行業技術資格證書的主張也是有失偏頗的,這不僅會降低小學語文教師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條件和水準,而且會丟棄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特定職業性。
3、改變重能輕德觀念,注重實訓環節的育人功能,強化育人標準。
一是要克服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中重專業、輕素質,重教育、輕德育的現象,強化和細化小學語文教師的政治要求和師德表現,使有關條件和標準更加具體,更具操作性和可比性。二是在評定標準的制定和評審過程中,強化實訓育人的功能和標準。小學教育的實訓教學環節在育才和育人方面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實訓不僅給學生傳授技術,而且是培養學生堅定的職業理想、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勤奮的勞動態度和敬業精神、嚴謹的法紀意識、恪盡職守的職業道德情操、友好協作的團隊意識和吃苦耐勞的意志的最好手段。三是要把教師培養人才及其效果的狀況作為職稱評定的主要依據,對專業理論課教師和專業技術課教師尤其要把科研成果轉化、技術改革、操作創新和指導學生實踐的效果放在第一位,真正體現公開、公正與公平。要把學生滿意率、組織學生參與技術創新和獲得發明專利、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技能大賽成績、為企業和社區服務的成效等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定的重要條件,要將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評價列為教師職稱評定的參考依據,從而促使小學院校教師殫心竭力、專注本職,為社會培養大批品行優秀、理論夠用、技術嫻熟、敬業有為的職業人。
小學語文教學職稱論文范文
職稱論文指在一定職業范圍內,用于評定一定職業職稱的論文形式。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教師職稱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教學特色喪失。
教師經常進行公開示范課,是為了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學形象,同時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但是,我們發現,語文教師在進行這種示范課的時候,其教學僅僅是停留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語文教學的特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作用。在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師在講授示范課時都表現得很出色,不僅盡力發揮自己的語言優勢,展現課程的特色,并且在學生回答問題后積極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是,在整個示范課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的地位。教師通過一些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跟著老師在一點點地進步,但是,教學卻已經完全失去本身的特色和新意。教育課程的改革要求我們積極地發揮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通過新穎的方式學習知識,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確實有不少好處,但是,如果片面地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最終不能真正地了解和學習語文。
(二)語文教學知識缺失。
許多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發現,在提升學生課堂活躍度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語文本身的價值。比如,講解一篇課文時,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再讓學生自己講解這篇課文的內容是什么,最終指出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這樣的教學形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仔細研究這樣一個教學過程后就會發現,當前,改革后的語文教學與其他的課程特色其實毫無區別。語文的課本教學,本身的意義就是讓學生了解課文中包含的深意,在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道德等觀念的同時,還應該注重課文本身的文學色彩,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使用的語言的語境等方面內容。在改革的過程中,如果將教學重點放到了其他方面,就會使學習內容失去學習文章本身包含的文學色彩這一方面,也就沒有真正達到教學目標。語文知識的學習是有其固定模式的,不能和其他的學科類同,只有采取特定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對語文的教學真正達到提升學生文學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