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藝術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以文學、音樂、美術等為藝術手段和內容的審美教育活動。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
小學藝術教育論文1
摘要:藝術的存在不僅浸潤了我們的內心,更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體驗。如果缺少藝術,必然無法讓我們的生活絢爛多彩,藝術總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多姿多彩、令人心馳神往的世界。那么在學校的美學教育開展中,藝術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和重要途徑,只有不斷的開發學校的美學教育,融合各個學科之間對藝術的滲透,培養學生在各個學科中對美的感悟,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健全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感悟美、珍惜美、創造美。
關鍵詞:藝術教育;審美能力;審美培養;審美能力;美術欣;審美鑒別;審美情趣
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多種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視聽形象逐步延伸至生活工作的不同角落,融于人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通過不斷的對藝術美加以解讀,并且創造此種藝術形象,已經成為現階段社會發展中,所重視一個人綜合素養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社會對于具備藝術素養的綜合型人才極度渴求,因此只有不斷促進藝術教育的綜合發展,在不同學科之間整合藝術教學,從而實現藝術美的教學目標,順應社會發展大趨勢。
一、藝術教育的性質
(一)人文性藝術教育不僅僅作為單純的技術型課程,而是知識與技能傳授的基礎之上,讓同學們能夠提升自身的藝術水平和人文素質。藝術課程開展不具備任何的功利性,杜絕將藝術課程開展作為技術性課程,而是將藝術教學看中其教化作用,培養學生美的人格。(二)創造性藝術教育涉及種種創造活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發展學的創新能力。不僅激發每個學生的創造性,而且強調學生間的合作,充分發揮群體的創造智慧。這將改變過去學生孤軍奮戰的狀況,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在藝術學習中的創造力有所提升。
二、藝術教育與審美能力的聯系
通過在藝術作品的教學訓練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對藝術美的感受與理解,以及學生對藝術美的整體感悟欣賞力,從而讓學生在藝術教育中,能夠形成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能夠在藝術世界中的情操感悟。(1)藝術教學可以借助藝術審美信息,向學生傳遞內化的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形成藝術審美認知結構。(2)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認知結構的同時,綜合培養學生的情感同步發展,升華學生對美學的藝術教育效應。(3)將藝術作品中所反映折射出的多種美感,更好的融入藝術教育內容中,通過感悟、欣賞和創造,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一)開發學校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1)藝術教育在學校的美學教育開展中尤為重要,通過針對學校如何更好的開發藝術教育所具備的審美功能,將多個學科之間的審美教育都能夠高效融合,以此有效的培養學生整體審美情趣,陶冶學生的身心情操,更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2)美感的集中體現就是藝術美,在開展藝術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借助藝術美的形象,作為主要的傳播媒介,實施對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藝術教育更是審美能力教學開展中的重要載體,培養了學生能夠具備獨特的審美功能。但是現階段的藝術教學及知識教學較為普遍,忽略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研究。
(二)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內容和主要途徑在我國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型學生教育培養教學開展中,美學教育已經貫穿各項教學因素,逐步形成了統一的“德智體均為美學教育”的教學主張觀念。此種教育理念反映了現階段我國教學融合科學的共同發展取向,更是現階段文明藝術發展對教育所提出的關鍵愛你要求。通過將兩者共同結合,作為教育工作開展中的關鍵目的,美學教育必然無法脫離教學形式及教學內容。在小學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通過藝術教育更能促進美學教育開展。在學校社會實踐、德育、紀念以及慶祝類各項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都融合了藝術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夠更好的發現藝術因素、整合高效的利用它就成為所要重視的問題[1]。
三、當前小學生審美教育的現狀
當前小學的美育現狀和對美育應賦與的開發創造力的認識,其反差是令人咋舌的。很多學校并沒有通過美育和藝術教育來開發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而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小學生審美教育的不足。基于這些不足可以審視出當前對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并不完善甚至不重視,而導致小學生可能沒有正確的審美標準[2]。
四、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就是只有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長大才能夠有好的作為。那么對小學生審美能力的自小培養也尤為重要。柏拉圖學者曾經尤為重視培養青少年群體的愛美習慣,他對此表明自己觀點:“應當努力搜尋一部分具備高強本領的藝術家,描繪生活自然中的優美之處,讓我們所處時代的青少年群體,可以如同居住在風和日暖的環境下,天天耳濡目染良好的優美藝術作品。就像吸入清風,感受到生活間的美感,對其成長形成良好的影響,讓他們能夠自幼在不知不覺之間培養美的愛好,并且融入自身的心靈習慣。”對啊,只有小學生產生了愛美的想法,才能夠在審美能力的培養場合,經過藝術教育創設不同的藝術審美環境,引導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審美教學體驗,直接感知藝術的美感[3]。
五、培養小學生審美個性在今后的作用
藝術是相通的,通常所說的詩情畫意就把文學與繪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了。它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生活中審美隨時都會起作用,美隨時點綴著人們的生活。既然吃,穿,住,行都要用到審美,那么在人們的事業當中自然也少不了審美的作用。這一切都要用到我們所學的知識和審美的眼光,一旦失去審美的眼光,世界將不是那么多彩繽紛,審美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潛移默化著我們的生活。所以說,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藝術課程標準解讀.
[2]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xx,(05):22.
[3]魏傳義主編.藝術教育學.
小學藝術教育論文2
[摘要]這篇文章對音樂教育與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展開的隱性聯絡與顯性聯絡進行了論述,論述音樂教育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展開所起到的推動效果。結果表明:在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生長與逐步老練的進程中,音樂教育能夠掃除中小學生的心思壓力,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有助于學生開暢性情的養成,一起能夠盡早激宣布學生的團隊知道和協作精力。因而,展開音樂教育是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生長的需求,是全部推動素質教育的必定要求,更是對學生準確構建健全品格的引領。
[關鍵字]音樂教育;中小學生;身心展開
中小學教育作為我國的根底教育,是一自個在孩童期間建立準確的價值觀,養成杰出的日子、學習習氣。跟著小學生年級的增加,他們的生理、心思逐步地發育和展開;經過不斷地學習新的文明知識,他們的思想辦法得到逐步拓展,在面臨學習、日子、自我知道、心情調適、人際交往以及升學等方面的選擇與考慮時,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心思困擾或壓力。“音樂不只是人類知道國際、改造國際的首要手法,也是完成本身美化,刻畫完美品格的首要途徑。”因而,在中小學音樂教育展開心思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生長的需求,是全部推動素質教育的必定要求。
1音樂教育與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隱性聯絡
音樂課是根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內容。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以音樂審美為中心、以愛好喜好為動力、注重實習、鼓舞發明、著重學科歸納等新的教育理念。從中能夠發現,音樂教育能夠培育學生的審美才干,增強愛好喜好,開發發明力,為學生學習別的學科供給有用的助力。正如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先生曾說:“音樂教育的意圖不是故意地培育少量巨大的所謂音樂天才,而是期望經過音樂教育把每個孩子都提高到擁有一顆尊貴的心靈和完美的品格到優異的程度”。
1.1音樂教育使學生精力生長,掃除心思壓力
音樂的實質就體現在人與音樂的審美關系中,音樂教育便是審美教育。“以審美為中心”,要求老師用音樂審美教育引領學生的理性思想與理性思想調和展開,提高審美素質,沉著區域分真、善、美,包容別人的缺點與缺乏。學生用準確的思想指導自個的言行,從小加強品德品質的刻畫,這種思想的老練便是精力的生長。在升學考試中,音樂成果不參與別的文明課的分數角逐,有音樂技術的學生會為自個的歸納才干添彩,沒有音樂技術的學生也不會在自個成果上減分。因而,音樂課成為了一項“無壓力”學科,經過多種教育內容,如音樂賞識、合唱、音樂類游戲等引起學生的愛好喜好,遭到學生的期待和追捧,教育學生會聽音樂、能夠理解和神往音樂表達的精力之美。老師為學生的精力生長掌舵,把學習和實習的自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愛好與喜好的推動下,自動挨近音樂、喜愛音樂、學習音樂。如一首歌曲,學生作為業余喜好,能夠根據自個喜愛的風格,改編出多種演唱或演奏辦法,不需求遵從標準答案,也沒有對錯之分。而改編后的著作,也恰是學生幻想和立異才干的展現。
1.2音樂教育使學生品格健康,提高品德素質
每自個的做法與心思都有各自的特征,而這些特征的總和能夠稱著作格。品格特征的外在體現包含注意力會集,專注地成為一項活動的參與者;能夠勝任自個承當的作業,對作業負責;對家人、兄弟具有體現愛的才干。品格特征的內涵體現包含能夠客觀地知道自個、看待社會及別人;具有必定的安全感;有堅決的價值觀和品德心。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很大一部分學生習氣以自我為中心。因而,在中小學期間培育學生的健康品格尤為首要。經過音樂審美教育,首要能夠會集學生注意力,不管學生文明課成果高低,都會經過聽覺在音響中感知音樂所傳達的情感,使人在心思上與音響構造發生共識。如學生們能夠經過新疆歌舞感遭到新疆區域的美麗富饒和新疆公民的熱心仁慈,不帶著偏見對待新疆同學,經過音樂搭建起交流的橋梁。平常“成果墊底”的學生,能夠經過音樂專長,在團體活動中鋒芒畢露,找到自傲。音樂教育不只能夠作為中小學講堂的教育學科,也能夠在講堂以外體現其提高學生品德素質的優越性。一部音樂著作的誕生,必定蘊含著作曲家的意志品質,學生們能夠經過賞識不一樣的音樂著作,在老師的解說和引導下,感遭到著作背面的精力呼喚,逐步形成準確的品德觀念,建立崇高的情趣。如《義勇軍進行曲》在中國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喚醒了中華兒女聯合一心、奮起抗敵的愛國精力。現在這首著作作為國歌,就是要時間提示新時代的學生銘記前史,從前中華兒女的職責是要頂住敵人的炮火,當今的職責是要為國家的政治、科技、軍事、經濟等全部展開奉獻自個的力氣,只要國家強壯,社會才干安靖,咱們的日子才會美好。一部音樂著作,盡管不能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但會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因而,音樂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一個分支,要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能自覺地運用品德觀念、準則、信念來調節做法。學生們在準確品德觀的引領下,會辨清善惡美丑,會確立理想方針,會堅決前行方向,會在身體和身心健康生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2音樂教育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展開的顯性推動
音樂是情感和精力的音響體現,蘊藏了人類巨大的品格與才智。學生能夠經過音樂審美在音樂中體會到歡喜、哀痛、憤恨等不一樣情感,并與自我心里的心情相“對位”。心里的歡喜會在音樂中無限擴大;心里的哀痛、乃至憤恨也會在音樂審美進程中得到調節和發泄。音樂教育是學生排解心里壓力、養成杰出性情的有用教育辦法。赫伯特齊佩爾博士曾說:“學習音樂不只是為了藝術、為了文娛,而是為了練習腦筋、展開身心,在這方面,音樂是非常首要的。”
2.1音樂教育能夠推動中小學生開暢(杰出)性情的養成
開暢的性情體現在思想靈敏、為人樂觀、自傲,對人熱心、喜愛與別人交流,情愿幫助別人,自動參與團體活動,具有較強的幻想力和發明力等。音樂首要被學生們稱之為“課余喜好”,與別的文明學科不一樣,不存在“要我學”,而是“我要學”。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五光十色,如文藝匯演、才藝展現、合唱競賽、樂隊扮演、大型團體操等,大多數的活動都是以音樂為主體進行,因而,又能夠稱為音樂實習活動。校園活躍地為學生供給專長展現的渠道,充沛體現學生的體現欲和發明欲,避免了講堂教育的局限性。學生帶著愛好參與活動能推動學生邁開自動與別人交流的第一步。學生的才藝展現會得到觀眾的支撐與鼓舞,然后增強了扮演者的自傲心和持續學習的熱心,在得到別人必定與贊揚的一起也會懷著感恩的心對別的扮演者賦予“情感的回饋”。學生們經過音樂實習活動彼此交流、彼此協作、彼此學習、交到情投意合的兄弟。“音樂教育使學生充沛體會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厚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發生激烈的情感共識。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趣、啟迪才智、情智互補的效果和功用得到有用的體現,以利于學生養成健康、崇高的審美情趣和活躍樂觀的日子態度。”經過音樂審美教育能夠使學生的心態平緩,參與音樂實習活動能夠使學生英勇交流,因而,音樂教育是對學生養成杰出性情的活躍推動。
2.2音樂教育能夠推動中小學生聯合協作的精力
團隊協作精力是社會各個階級所需求的中心力氣。現在,我國中小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從小較少養成與別人交流和協調人際關系的才干。而跟著社會的迅速提高和展開,一自個如果沒有杰出的心思素質和迅速習慣環境的才干,就很難融入團體,習慣作業崗位。因而,在根底教育期間,恰是中小學生的心思素質、品德品質、品格刻畫的首要培育期間,也更適合加強對中小學生聯合協作知道的培育。與音樂有關的任何社團組織或大型活動大多以團體為單位,如合唱團、軍樂隊等。每個團體中的一員,都要捉住和體會音樂中的每一個要素,如旋律、和聲、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色等進行練習,在這個進程中需求每位成員的配合和堅持。一部完美的音樂著作由多個聲部組成,不管演唱或演奏,都需求參與人員在指揮的引領下做到音準一起、節奏一起、強弱一起、情感一起,不能杰出也不能落后,每自個既是主角,也是副角。當完美的音響形成時,這種專注和配合會帶給每自個滿意和高興,激宣布每位學生享用團膂力氣的成就感與榮譽感。就像托爾斯泰曾說:“藝術的首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自個的離群和孤單之感,就在于使自個和別的的人融合在一起。”因而,音樂教育能夠推動中小學生的聯合協作精力,使他們在一起協作中感遭到自我存在感,且全部進程使他們的心思得到高興和滿意。
3結語
中小學音樂教育是根底教育的必修課,也是德育教育的一個分支。音樂教育有助于中小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心思、智力和膂力上的壓力得到減輕和發泄,然后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展開。音樂能夠激起、順利、平緩人的心里情感國際,注重中小學音樂教育能夠為提高國民的藝術素質、完善國民的文明素質構造、推動調和社會的完成做出奉獻。如果說強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話,那么就像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曾說的:“科學與藝術是一個硬幣的雙面,誰也離不開誰。”展開音樂教育是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生長的需求,是全部推動素質教育的必定要求。
小學藝術教育論文3
一、成都中小學學生現狀與社會高期許的矛盾
作為大都會城市,成都擁有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然而,與全國其他城市一樣,家長追捧的教育是趨利的,影響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幸福感。而社會發展,亟需人格健全、綜合素質高的各類人才,學生的現實狀況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
(一)中小學學生現狀
20xx—20xx年,我們連續三年做了某校新生入學家庭情況調查,就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習動機、習慣養成、心理狀態等作出分析,其身心特點與現狀基本如下:
1.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學生生活在單親(或重組)家庭占20%;學生父母的教育程度大專以上文化在57%以內;家長打罵教育的15%左右,放任不管或完全無法溝通的19%,家長民主教育的26%;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56.8%。
2.缺乏自信心。該校學生在初中及小學階段,由于學習成績或是表現不佳,挫敗感強烈,沒有得到及時的鼓勵,因而,學生嚴重缺乏自信。到了中小學學校,認為自己一切都不如別人,散漫或是比較放任自己。
3.缺乏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大多學生要么成績較好,只有以考上重點中學為目標,而更多的在初中因數學和英語較差,要么無法參加中考、要么中考成績較差,無可選擇進入一般中學或職業學校,因此,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內心中缺乏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4.學習積極性較差。由于學生缺乏自信與職業認知,因此沒有職業目標,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單純學習技能和知識無法刺激學生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的表現是被動完成。而職業學校的課后任務是動手能力的訓練,更多依靠學生自主練習,學習積極性不高,會嚴重影響學生專業發展,影響到就業或是進一步深造。
5.行為習慣較差。大多數中小學學生因行為習慣較差導致學習問題。例如,學生缺乏自控能力,沉溺網絡、不聽講、下不完成作業、撒謊、逃課等等。
(二)社會對學生的高期許
將中學生培養為高素質大學預備力量和未來的技能型勞動者,服務經濟建設,是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社會責任。面對正值青春期的中學生所發生的諸多問題,其生理與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待提升,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將這些孩子培養成人成才,對于學校是極大的挑戰。針對客觀實際,學校建立“教育好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聯動整個社會”的目標與途徑。堅持“立德樹人”的德育宗旨,最終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服務社會發展。因此,學校建立了“成人”必“育德”“,育德”先“尚美”的育人路徑,通過藝術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奠基。
二、構建專業的藝術教育機制,促進藝術教育可持續發展
(一)構建藝術教育機制
學校以“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為教育理念,不斷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致力于探究通過藝術教育激勵與激發學生,使他們首先成為一個快樂的中小學生。學校成立了專門的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建立了專門的制度。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掛帥,德育副校長與學前專業部部長為副組長,具體工作由藝術教師、德育教師、心理學教師、課程專家等共同完成。學校制定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年度藝術活動計劃》、《學校藝術教師培養計劃》等,從制度上保證了藝術教育的有序發展。在教育教學評價中,建立并完善激勵機制,學校對于藝術教師所組織的各項活動給予客觀評價,激勵性獎勵優秀學生與指導教師,不斷提高藝術教育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推動學校藝術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
(二)加強藝術教育過程管理
學校特別注重對藝術教育的過程管理,以此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科學發展。第一,藝術活動課程的管理。由德育處統一負責,有專門的評價體系,促進活動課程的有序開展。第二,藝術教育滲透學科。由教務處統一負責,通過對教師教案和課堂的監管,考核藝術教育的浸潤與達成。第三,藝術社團的管理。由德育處與專業部共同進行,制定學年度社團訓練計劃,指定專任指導教師負責管理與指導社團,提高社團活動成效。第四,藝術教育專題活動。德育處與專業部負責,按照學校與上級的專題活動,做好統一安排,分步實施,根據各專業部特點,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特色開展藝術教育的活動周與活動月,營造良好藝術教育氛圍。學校在藝術教育中,加強過程指導,提升藝術教育質量。學校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藝術教育工作研討會,商討、確定藝術教育發展方案與計劃。在指導性、操作性強的計劃中實施藝術教育活動,德育處會同各專業部,結合上級主題教育活動,固化了學校藝術節、專業部舞蹈大賽、歌唱比賽、美術比賽,更創新了插花、手工作品、網頁制作等藝術與專業結合的各類比賽,深受學生喜愛,做到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與藝術相伴,人人都能找到一項適合自己的藝術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音樂、舞蹈、美術等方面的藝術活動能力及素質,更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極大程度提升學生從審美到創造美的能力。
三、加強藝術師資隊伍建設,保障藝術教育質量
學校注重藝術師資隊伍建設,首先從量上配足,再是質上提高,滿足學校與學生對藝術教育師資的要求。目前學校專任教師160余人,其中藝術教師21人。學校還長期聘請四川音樂學院、戰旗歌舞團等專家指導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特別是成都市教科院音樂教研室給予學校極大支持。專門制定了《學校藝術教師培養計劃》,同時,藝術教師個人根據專業發展需求,制定了個人的提升計劃。學校根據學校需要與個人要求,采用多元化培養方式,提升藝術師資的專業能力。方式一,學校經費積極跟進,保證為藝術教師提供高水準專業培訓,近幾年教師遠赴澳大利亞、日本等參加培訓,同時參加北京舞蹈學院等國內高規格培訓,職業能力不斷提升。方式二,以學生社團參加各級藝術比賽為契機,藝術教師訓練學生同時,學校聘請高水平專家師帶徒形式幫助藝術教師,手把手指導教師,參與訓練全過程,教師在觀摩、實踐與反思的過程中,獲得極大進步。為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提供最大的人力資源保障。
四、統籌規劃與實踐藝術活動課程,提升學生藝術修養
“寓教于樂”是教育不變的法則,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通過各類活動課程的建立,在實踐與參與中,逐步錘煉學生的品德與修養。近年來,學校在已有的“為了每個學生的成長”序列化德育主題活動的基礎上,根據學校三級德育目標,利用朝會、班會、社團活動、大課間、入學教育等時間,分年段和專業建設了六類德育活動課程,即:健康生活類、自主自律類、文明交往類、人文素養類、創新發展類、幸福感恩類。而這些課程,都以豐富的藝術活動作為載體。其中,人文修養類包括國學經典誦讀和川劇藝術修養提升兩門課程。為弘揚地方民俗文化,學校以川劇為載體,結合藝術教育與專業技能教育,開發《川劇藝術修養提升》校本教材、精心設計德育活動。通過模塊化教學、現場觀摩和社團活動,引導全體學生欣賞傳統地方戲曲、傳承地方文化中的精髓、積極探尋川劇元素,并融入到專業學習中。學前全體學生創作的大量川劇元素的兒童畫,旅游部學生的成都景點解說、茶藝展示等,美容美發學生創作的川劇臉譜、川劇人物造型、川劇美甲作品,信息技術專業部學生創作的川劇年歷作品、成都民俗PPT展示等,在活動中極大地提升了同學們的人文素養和創造能力。同時,師生們認真鉆研川劇,提煉川劇基本元素,進行創造與創新,取得突破型成績,賦予了川劇新的生命力。師生根據川劇《別洞觀景》創編的舞蹈《觀景》,獲得縣區一級舞蹈大賽一等獎,并受邀赴澳大利亞參加中澳建交40周年演出。
學生參加的川劇唱腔《印象蓉城》在成都市中小學生川劇藝術教育展演活動大獲成功。學校從面上入手、以特色文化為抓手,學生通過對地方文化的學習與傳遞,豐富了業余生活,拓展了專業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與自信;通過川劇之美的浸潤,更提升了學生的藝術修養。五、精心打造特色藝術社團,提升學校藝術教育成效學校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組建了各類藝術團,其中,女子合唱團與舞蹈隊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正視困難,樹立信心。學校學生均來源于非藝術特長生,不足1%的學生小學或初中階段有過特長學習的經歷,絕大多數學生沒有機會參加班級或學校藝術活動,造成大多數學生怯懦,自我認知不足。學校通過班級和專業部廣泛宣傳社團活動,由藝術教師主動征集、選拔錄取相對條件較好的學生,組成了女子合唱團和舞蹈隊。藝術教師認真負責,每天組織學生訓練基本功,積極排練節目,參與各級各類比賽,在不斷地獲獎和掌聲中,樹立團隊信心。同時,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和川劇的藝術特色,組織專家打造了川劇元素的舞蹈、合唱曲目等,作為學校品質節目,也成為學校藝術教育的特色與亮點。比賽中成就學生。學校表演唱《洪湖岸邊是我家》參加了成都市首屆校園之聲文藝匯演,《蘆笙場上》參加“春之韻成都市第二屆校園之聲”音樂會的演出,舞蹈《觀景》參加成都市中小學生川劇藝術教育展演,形象創意設計《炫彩青銅》參加成都市第四屆中小學學生文明風采競賽頒獎典禮展演。
20xx年,合唱《敞開你的心》《成都的橋》獲錦江區藝術節特等獎、成都市第11屆中小學生校園藝術節一等獎;舞蹈《蓉城俏妞》獲錦江區藝術節特等獎、成都市第11屆中小學生校園藝術節一等獎。獲獎的合唱和舞蹈還代表成都市參加四川省的藝術節比賽。學生們在成都、西昌、廈門、澳大利亞等地的演出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綻放出發自內心的笑容。以“美”育“德”的實踐,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得到極大的體現。美育是心靈的教育,是提升一個人、一個學校、一個社會基本素質的重要途徑。中小學學校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與技能,立德樹人更是我們教育的使命。以藝術教育為抓手,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最終成為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實現學生終身幸福,是我們制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