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品論文范文
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品德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導下,在品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心理特點、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的總和。
小學思品教學內容生活化路徑探討論文
當前素質教育改革后的《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 :小學生品德絕大多數來源于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和體驗,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價值。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讓學生能夠用眼睛去觀察周邊的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評判社會中的各種現象。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因為品德教材中絕大多數的素材是從生活中提取的,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去尋求生活中的教育內容,時刻關注學生對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態度,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如何才能增加學生對思品教育的興趣,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讓思品教學內容回歸到生活中去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思品教學的經驗,談談讓小學思品教學回歸生活的一些見解。
一、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品來源于他們對實際生活的感悟和體會,他們在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體驗越多,感悟也會越深刻。在素質教育改革下的小學思品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加以重視,找到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讓學生將學習內容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在回顧自己的生活情景中去自然而然學到更多的知識,領悟到更多的道理,并對思品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放暑假之前,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家里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參加興趣班、參加課外活動等,返校后給學生開一個暑假生活交流會,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進行自由的討論交流,幫助學生去回憶暑假期間自己所做的一些事情及看到的一些有趣的景物,讓學生去回憶暑假生活的快樂,通過這種交流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這不僅僅是一種道德生活的體現,更是一種道德養成的過程,讓同學們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去認識道德。
小學思品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論文
素質教育將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作為小學思品課教學的重點目標, 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 還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使學生實現道德品質及心理品質的同步提高, 最終實現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具體分析了在小學思品課中如何運用明理法、陶冶法、感染法、示范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以期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小學教育階段是對學生開展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等教育的關鍵時期。而小學思品教材中不僅涵蓋大量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優質素材, 而且還具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可見, 在小學思品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具有一定優勢。那么, 在小學思品課教學中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用明理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是否能正確認識思想道德的內涵, 對小學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具有很大影響。這里所說的明理法, 指的是幫助小學生對道德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激勵他們正確評價與判斷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假惡丑與真善美等現象, 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榮辱觀、是非觀、美丑觀, 從而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品質培養, 最終顯著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小學生的心靈純潔無瑕, 因此教師在思品課教學中, 應將塑造美好心靈、培養積極心理作為重點教學目標。比如, 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思品課《誠信是金》這一節內容時, 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曾子殺豬》的動畫視頻, 使學生明確這一成語故事的內涵與哲理。在此基礎上, 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就“誠信的重要性”展開廣泛的討論, 并結合親身經歷的與誠信有關的事情或現象進行分享與評價, 從而使他們對“言必信, 行必果”及“一諾千金”的.意義有深刻的感知, 進而明白不管是人與人的交往, 還是國家與國家的交往, 都應該誠信先行。教學實踐表明, 將明理法應用到小學思品課教學中, 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正確道德觀念的認識, 而且可以推動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小學思品課情境式教學方法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小學思想品德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自新課改以來,思品課被納入素質教育中,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完善其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促進小學生良好品德修養的磨練,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小學生的心理逐漸形成健康狀態。針對小學思品課情境式教學的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思品課;情境式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時人格塑造、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的思品課中充分的加入情境教學法,教師可以利用哪個現代化的手段;讓學生們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和探討;聯系社會熱點;將故事的情景帶入課堂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情境模式的教學,這樣可以充分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情境
小學生普遍比較缺乏理性思維,對理論化的灌輸理解的不夠透徹,也難以產生吸引力,所以,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思品課的教學,教師可以充分的將音樂、電影、動畫等元素充分的加入都在教學內容中,聲音、影像等多媒體資料能夠充分的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的調動起小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主觀能動性,并且能夠主動探究教材知識。例如,小學四年級《美麗的生命》課堂中,教師可以將視頻《動物世界》播放給學生,讓學生看到奔跑的老虎和自由的大象,讓她們充分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二、加強課堂互動
想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教師首先知道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想法,通過了解學生的想法,找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實現有效教學,對此,教師先要叫自己的身份從課堂主體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平等、自由、互動的交流。以《美麗的生命》教學內容來說,教師在上課開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生命的珍貴之處和魅力之處,通過提問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并進行思考,如同學們,在看電視時有沒有注意過關于善待小動物的廣告?自己有沒有做過保護小動物的事情?引導學生進入思考,教師也可將學生分組,讓學生進行探討。在學生小組進行探討時,教師要抓住機會,加入學生的討論中,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在探討中可以提出意見,對學生的觀念進行正確引導,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思考問題時可以更加深入的同時,也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以此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