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護理學論文
護理學是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的研究維護、促進、恢復人類健康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能及其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是醫學科學中的一門獨立學科。護理學包含了自然科學,如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解剖學、生理學等知識。
內科護理學論文1
1“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主要有5個特點:(1)教師一體化,即專業理論課教師與實踐課指導教師一體化;(2)教材一體化,即理論教材與實踐課教材一體化;(3)教室和實驗室一體化,即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室內外專業教室、實習車間”轉變,教室、實習車間、實訓基地一體化;(4)學習主客體一體化,即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轉變,教師由“主講型”向“指導型”轉變,“教學做”一體化;(5)教學手段一體化,即由“講授、板書”向“多媒體、網絡化、現代化教學”轉變。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我國,“教學做合一”源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理論,他將“教學做”視為一體,認為“做”是核心,主張在“做上教,做上學”。這一理論對現代職業教育仍有重要指導意義。德國采用“FH”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加拿大實施CBE模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英國推行NVQ(職業資格證書)訓練模式理論—實踐教學。從國內外一些實際經驗來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適應當前職業教育發展方向。
3“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內科護理學理論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設計教學方案,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修改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場景,調整教學大綱和學時。課前教師集體備課,準備教學資料和實驗用品,如模擬病房等。以“心衰病人的護理”為例,將學時從2學時調整到6學時,分3次課完成教學。教師根據病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情境,然后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資料,完成項目任務,最后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教學實施步驟:教師講解相關理論知識;視頻觀看與臨床病例討論相結合,評估病人癥狀和體征(臨床表現);教師示范相關技能操作,將簡易標準化病人與角色扮演法、演示法結合,學生操作,教師點評,教師再示范,學生再操作,教師再點評。在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也可以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師根據培養目標,將內科護理技術分為若干個模塊,包括呼吸內科護理技能、心血管內科護理技能、消化內科護理技能等。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為例,實施步驟如下:選擇典型病例,分解工作任務,解決工作任務,學生總結理論知識,上課前抽2名學生測試,教師總結。
4討論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必須在相關職業教育目標指導下實施,教學方式不強求統一,因為每個院校都有自己所面臨的現實問題。當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尚未擺脫傳統普通高等教育教學模式;
(2)“雙師型”教師偏少,理論課教師偏多,不少教師只會“教”不會“做”,實驗指導教師嚴重不足;
(3)教學軟件資源不適合“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4)缺乏與專業技能課程相配套的教學設備和實訓條件。
改進對策:
(1)巧妙創設教學情境;
(2)制定新的課程標準;
(3)建立先進的評價機制;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傳統教學模式是先進行理論學習再實踐,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只能憑想象去理解、記憶,理論與實踐脫節,在操作時無從下手。而“教學做一體化”可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它以學生為中心,以實際工作為主要內容,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目標更加明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其次,要根據教學大綱挑選出適合開展“教學做一體化”的章節,重新調整課時,加大實踐課比例;再次,教師開課前要精心準備和設計;最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并不排斥其他教學模式,如小組討論法、情景模擬教學法、PBL教學法等,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應用,使教學形式多樣化,增強師生互動。只有教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與項目任務的完成相結合,才能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學生臨床思維、訓練學生操作技能的教學目的,實現高職高專護理人才培養目標。
目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已被廣泛應用,受到學生一致好評。其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使學生快速適應臨床工作,把所學理論知識熟練運用到實踐中,并且有助于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提高。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雙師”素質,既有深厚的理論教學功底,又會動手操作。因此,是否擁有復合型人才是“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成敗的關鍵。
內科護理學論文2
【摘要】
分析神經內科護理風險,通過運用風險管理理念,實施護理風險管理,以加強護理風險監控,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關鍵詞】
護理風險;風險管理;神經內科
護理風險管理是針對病人、工作人員、探視者可能產生傷害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采取正確行動的過程[1]。神經內科存在病人年齡大、病情重、康復過程漫長、醫療費用高等特點,護理風險始終存在于護理操作、危重病人處置、配合搶救等各個環節和過程中。隨著《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與實施,人們的法制觀念與維權意識日益增強,護患糾紛亦呈上升趨勢[2]。我科通過采取護理風險管理,取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1 神經內科護理風險
1.1 護理風險的識別與評估
護理風險識別是對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各種護理風險進行系統的歸類,并分析產生風險事件的過程,是護理風險管理的第一步[3]。神經內科護理風險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①突發事件較多,大部分為老年病人,病情變化較快,并發癥多。存在觀察病情不及時,不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先兆。②搶救制度方面存在隱患。如搶救藥品和器械用后未及時補充。護士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激處理不及時到位或因技術問題影響搶救等。③護患溝通與健康教育方面存在隱患[4]。如為病人入院介紹不規范,安全告知不全面,出院指導不夠具體全面,新藥使用注意事項介紹不規范等引起護患糾紛。④病人發生并發癥以及意外事件的隱患,如長期臥床病人發生壓瘡等。WwW.133229.Com⑤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而造成安全隱患。⑥護理文件書寫方面存在隱患。護理記錄涂改、刮痕、記錄不及時,個別記錄醫護不一致等。⑦病區環境以及醫療設備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如樓道有水、未及時設置防滑提示牌、吸引管道未處于有效狀態等。
1.2 護理風險分析
1.2.1 信任危機的風險 社會輿論與媒體對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宣傳不夠,使醫療衛生行業中發生的個別不良事件影響了一些人的心理,在看病治療中持有懷疑態度,不信任醫護人員,個別人甚至故意找借口制造糾紛以索取賠償金。
1.2.2 心理性損傷的風險 神經內科護士長期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環境中,面對各種老年病人大量基礎護理以及突發癥狀,工作勞累且精神高度緊張,工作中易產生厭倦情緒。
1.2.3 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和法律觀念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不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最大的風險隱患。有些護士在進行護理操作時不認真執行操作規范和履行告知義務,使病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某些檢查及治療。
1.2.4 護理文書記錄不規范 用非醫學術語或語法錯誤,護理記錄不及時、內容不詳細、護理記錄與醫療記錄不相符,缺乏嚴肅性和真實性;或者不按病歷書寫規范,隨意涂改病歷,導致病歷失去真實性。
1.2.5 其他 ①醫患雙方掌握知識不對稱,病人突然發生病情變化或并發癥,家屬無法理解,而容易引起糾紛。②年輕護士多,文化層次不一,專科知識掌握欠牢固,協調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差,易引起糾紛。
2 護理風險管理
2.1 加強護士法律知識培訓 面對護士法律意識不強,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弱,在健全護理管理制度的同時,全面培訓護士,組織護士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消毒技術規范》《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等相關的法律知識[5]。依法對待醫療護理風險,在維護病人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并消除對待護理風險的一切消極情緒。
2.2 規范護理行為,規避職業風險 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制觀念,規范護理行為,履行告知義務[6,7]。治療護理過程中告知病人接受治療的目的、用藥名稱、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及承擔的風險。特殊操作或檢查要征得病人的同意,必要時履行簽字手續,防止糾紛的發生,以降低風險。
2.3 實施護理工作標準化管理,降低職業風險 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實行標準化管理,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有準則、有目標、有依據,保證護理工作有序地進行,為病人提供滿意優質的服務。護理工作標準化管理中包括護理組織管理標準化,護理質量管理標準化,護理技術管理標準化。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執行標準化的管理,并且采用“pdca”的工作程序督導檢查來推動護理標準化在護理實踐中的應用,以此來規范護理人員行為和工作質量,規避職業風險。
2.4 加強病房管理,降低職業風險
2.4.1 特殊護理人員的管理 對實習生嚴格帶教,挑選合適的帶教老師,實習中放手不放眼。注重加強對低年資護士分層次培訓;對基本功不扎實、綜合素質差、責任心不強的護士加強思想教育,排班時注意,安排責任心強的護士交叉值班。
2.4.2 危重病人的管理 將急危重病人集中安排在搶救室或離護士站最近的病房,相對縮短工作路徑,讓護士在最短的時間內服務于病人。實行彈性排班,嚴格執行危重病人上報制度;規范搶救車,“四定”管理,各種儀器設備專人管理,一切物品隨時處于備用狀態。護士長不定時抽查。
2.4.3 長期臥床病人的管理 按照壓瘡評分表進行評分,根據評分結果積極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壓瘡的發生。
2.4.4 入院跌倒(墜床)危險的管理 病人入院時進行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分,高危病人床頭懸掛防跌倒(墜床)牌,及時與病人家屬以及陪護溝通,共同做好病人防跌倒(墜床)護理。
2.4.5 改良查對方法并形成制度 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如分意識清楚可正常溝通病人、意識清楚但無法正常溝通以及昏迷病人等(手腕設置腕帶標志,內容包括病人的一切有效信息),采取恰當有效的“唱對”方法,調動病人以及家屬參與治療核對過程,確保醫療、護理安全。
2.4.6 制訂適合本科室的工作流程 如制訂輸液管理規范、靜脈輸液操作流程、肌肉注射操作流程、皮試操作流程、藥物查對制度、新藥使用要求等,統一操作,按部就班,規范護士操作行為。
2.4.7 做好病房環境的安全管理 地面保持清潔,有防滑、防跌倒提醒標志,開水間有防燙傷標志,病人各種管道有標志等。一切從病人的安全出發,營造安全的治療環境。
2.5 護士長人性化管理 ①在管理過程中營造寬松、和諧、溫情的管理氛圍。定期與科內護士進行思想交流。②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護士長要努力改善護理人員的數量、結構不合理的情況,緩解護理人員身心超負荷工作的狀態,合理有序的安排工作。
2.6 不斷加強護理業務質量建設 隨著醫療新技術、新業務的不斷開展,護理知識不斷更新,加之神經內科病人疾病的復雜性、特殊性、多變性,必須抓好護理人員的護理業務質量建設,結合護理部以及科室培訓計劃對護士分層次進行技術強化培訓。
2.7 加強護理風險監控,做好持續質量改進
2.7.1 成立二級質量控制組,做好持續質量改進 成立護理部領導的二級質量控制小組,每組分設組長,護理部月質量控制,科室周質量控制。護士長經常巡視病房,督導護士工作與制度落實情況,經常深入病房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的基礎護理情況、滿意度;護士病情掌握情況及護理記錄情況。綜合評價護理風險管理的成效。
每月均要分析護理過程和環節評價,監測護理風險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尋找護理安全隱患,尋找改進的機會與環節,制訂預防與糾正措施。發現安全隱患時,與護士一起認真查找原因,分析討論現行的制度流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找出問題所在,健全現行制度、流程。
2.7.2 轉變觀念,建立非懲罰性差錯事故上報系統 reason[8]的奶酪理論所述,人的錯誤在整個系統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差錯的防范系統包括規章制度、組織結構、工作職責、團隊、技術、個體等因素,當每個屏障都存在漏洞、每個漏洞變成軌道時,就發生了差錯、事故;如果整個系統不予糾正,僅僅責怪個體,同樣的差錯依然會發生。護理管理者不應懲罰負性事件的當事人,對于積極上報差錯事故的護士進行獎勵,避免護士懼怕上報后被懲罰而不敢匯報。同時,應鼓勵護士對各類差錯進行上報匯總,組織案例分析討論會,對臨床工作中的每次錯誤進行深刻的分析,采用非處罰性差錯報告體系鼓勵護士暴露自己的錯誤,同時向其他人發出警示,這樣可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使護理質量得到持續的改進。
2.8 規范文書管理,防范護理糾紛 護理記錄是治療、護理過程中醫療文件記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份完整病案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士舉證的重要資料。如存在記錄不清、未按規范隨意修改病例,記錄內容與醫囑不符、與醫療過程不符、護理措施和過程不全面,一旦發生護理糾紛,雖然護士在護理治療活動中無過失,但由于護理記錄的缺陷,就可能改變護理記錄的法律憑證作用,在醫療糾紛中護士同樣會承擔不該承擔的責任[8]。在加強護士理論技術知識培養的同時應該加強護士關于護理病例書寫規范的學習,定期組織護士經驗交流,參加律師案例分析公開授課等,增強關于病歷書寫方面的規范學習。
3 護理風險管理效果
通過1年的風險管理與防范,強化了全科護士的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了護士的業務水平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無護理差錯事故發生,護理投訴由20xx年2起降為零,病人滿意度上升至97%。
【參考文獻】
[1] 林菊英.醫院管理學:護理管理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167.
[2] 李華.護患糾紛發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護理研究,20xx,20(11a):28962897.
[3] 池金鑫.臨床應激護理預案與程序[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xx:17.
[4] 孫玉英.溝通障礙導致護患糾紛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護理研究,20xx,22(3c):826827.
[5] 巴桑鄧珠,眭萬瓊.護理人員法律意識現狀及應對措施[j].護理研究,20xx,19(1b):135.
[6] 崔亞萍.規范護理行為在防止護患糾紛發生的作用[j].護理研究,20xx,21(7c):19501951.
內科護理學論文3
1.課前準備階段:為教學找到適當定位
(1)課程分析
內科護理學是一門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它開設于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個學期。是以前期學習過的生理、病理、解剖、藥理、免疫等為基礎的一門綜合學科,并且和平行學習的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外科護理等學科有所交集。由于它內容多、涉及范圍廣的特點,一直被學生認為是一根“難啃的骨頭”。內科護理學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動手操作的技能較少,側重于培養偵探一樣思維能力,能跟隨病人千變萬化的癥狀和體征,抽絲剝繭地發現問題的實質,并解決問題。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用填鴨式的方式告訴學生各種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學生學會了。但是遇到實際問題,還是不會解決。因為在臨床的實際工作中,沒有人會告訴她們現在的問題是什么,需要她們自己發現問題,而這些能力是她們欠缺的。因此,我認為在教學改革中就應該更多注重這些方面。
(2)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既有護校畢業的中專學生,又有高中畢業的學生。前者僅接受過中專教育,人文知識基礎較差,但是她們在中專階段曾系統地學習過《內科護理學》,又有臨床實習經歷,進入高職教育階段后對該課程的要求有所不同,大學生希望《內科護理學》教學要理論聯系實際,在結合臨床教學的同時還要有助于提高應試能力及運用理論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她們容易將現任授課教師與曾任授課教師進行比較,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及知識水平要求較高。后者接受過高中教育但沒有接觸過臨床專業課程,對專業知識的了解不如前者,所以要求教學循序漸進。兩者知識結構的不同給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2.課程教授階段:在整體護理理念下以素質教
育為核心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傳統內科護理教學主要采取“課堂講授法”,主要按照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要點、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健康教育的順序來講解。這樣既枯燥、呆板又抽象,學生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教學形式單一,而且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不重視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利,同時也無形中為學生今后適應競爭激烈的職業生涯帶來障礙。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內科護理學教學的需要。在內科護理學的教學中,我做了一下嘗試:
(1)案例分析法的應用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病例作為案例,交給學生研究分析,培養學生的護理分析能力、形成護理診斷及解決相關護理問題的方法。這是一種基礎學習方法,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擔。通過案例分析和研究達到畢業后能盡快適應護理工作的目的。這種方法很好地體現了“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宗旨,讓學生參與到內科護理學的教學中來,縮短了教學和臨床的距離。在案例分析法中,我常用到的方法有兩種:
1)典型案例導入新課,通過分析教材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講授“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護理”章節中,利用3-5分鐘時間描述1-3位患者在接觸不同致敏原后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咳嗽等癥狀,繼而導入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的概念、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相關護理診斷及合作性問題、治療要點及護理措施等內容。通過講解不同臨床表現讓學生更立體地了解常見致敏原、哮喘臨床表現的幾種形式,這種學習方法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真實、具體。學生懷著探究的目的去聽教師的講解,聽課更認真。通過課后提問表明,學生對該章節的掌握比以往更好。
2)在每結束一個系統的疾病護理的講授后,都給出3到5個典型教學案例,然后組織學生分組(8-10人/組)討論,針對該護理案例請學生進行健康評估、提出護理診斷、描述治療方法和實施護理措施,在課程結束前每組指定一名學生代表發言,組內其他學生可以補充修正。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通過反復的病例討論,可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職業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臨床思維能力。例如在消化系統章節結束時,給予案例:病人有肝硬化病史多年,近一個月來尿量逐漸減少,食欲不佳,腹部鼓脹不適日漸加重,與2周前開始出現下肢水腫,因水腫加重入院。查體:脈搏9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壓128/82Hg;慢性病容,神志清醒;半臥位;腹部膨隆呈蛙腹、可見腹壁靜脈曲張,腹壁緊張、肝脾觸診不滿意,移動性濁音陽性;膝以下凹陷性水腫,依據以上資料,提出護理診斷并列出相應的護理措施。要求學生把分散的理論知識通過案例有機地聯系起來解答問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教學法訓練的學生在理論知識及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團隊協作能力方面均優于傳統教學方法培養的學生。開展討論時,發現大多數學生能熱情、主動地投入討論中去,多數能得出滿意結果。
(2)PBL教學法的應用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以疾病問題為基礎,密切結合臨床實踐,教師引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該章節的學習任務,學生圍繞問題查閱相關資料,獨立地進行思考、分析和歸納,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反復進行查找資料-交流-討論的方法,直到問題得到解決。對于學生不能獨立解決的疑難問題,教師適當給予啟發指導,幫助解決。學習過程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如在講授“尿路感染患者的護理”一節,課前留下案例作業,請同學們通過自學在課本中找到答案,不能完成的鼓勵學生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小組內部討論,在課上請各組回答案例中的問題。經過學生的課前準備和討論,學生能回答大多數的問題,少量問題不能全面回答的由老師補充。通過教學發現,學生通過自己尋找的方式得到的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在期末考試中,該章節的考題正確率明顯提高。但也發現學生在PBL教學中,對知識的整體脈絡把握不到位,重難點不明確。因此在該課程最后要對疾病進行總結歸納及重難點的強調。
(3)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創造一些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探求解決問題途徑與方法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講授“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章節中,我利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分組進行健康教育。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糖尿病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本文來自于《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3.討論
通過以上方法在教學中的試用,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變強。但也發現一些問題。第一,這些教學模式不能適用于所有的章節的教學,只能有選擇性地挑選幾個相對簡單的章節開展,復雜的疾病學生很難把握。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開發更多的教學模式,將更多的疾病護理用新的教學模式開展起來。第二,這幾種教學模式花費課時較多,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中必須適當擠壓其他章節的教學或者額外補課才能完成。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要尋找一些占時較少的教學方法。第三,以上教學模式不能覆蓋到全部學生,對于部分學習主動性不高,不愿意參加的學生很難起到作用。近年來,在臨床護理中,廣泛推行了“整體護理”理念,促進護理工作迅速走上整體化、系統化、科學化的軌道。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療衛生事業的飛速發展,單一的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護理教育的需要,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護理人才,如何使《內科護理學》教學更貼近臨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以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我們只有不停地進行教改,找出適應新形勢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內科護理學》的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
內科護理學教學雨課堂應用探析論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內科護理學教學雨課堂應用探析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
目的探析雨課堂在中職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海南省第三衛生學校2017級護理專業兩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n=45)和實驗組(n=42),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雨課堂。實驗期限為一個學期,實驗結束后了解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和問卷調查結果。結果實驗組期末考試成績、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優于對照組。結論雨課堂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學習積極性和自學能力。
關鍵詞:
雨課堂;中職;內科護理學
引言: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內容多且枯燥,傳統教學方法以講、學、練為主,對于理解能力較差和知識儲備不足的中職生來說理解難、掌握更難,在有限的課時內難以收到理想的'授課效果。另外,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無法監測,缺乏對學生個性化指導。“互聯網+”時代,隨著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教學改革迫在眉睫。雨課堂是一種新興的智慧教學工具,只要通過PowerPoint工具欄中的雨課堂插件,就可實現課前—課堂—課后全程式教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全周期教學數據分析等。將雨課堂引入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1、對象與方法
內科護理學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郭永松,呂世亭。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課程的改革研究報告[J]。醫學教育,2000,(5)。
[2]成尚榮。陶行知課程思想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J]。 課程·教材·教法,2005,(5)。
[3]袁俐。淺淡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06(10) .
醫學高職院校《內科護理學》難學的原因及其策略探究論文
《內科護理學》是一直是醫學高職院校教學重點、難點,主要原因包括課程本身學習難度大、醫院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不足、學生學習素質差,應注重實踐教學,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加大教師隊伍建設三個角度提升醫學高職院校《內科護理學》整體教學水平。
我國注冊護士已高達200萬,但從整體上看,護士占總人口比重仍遠低于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高職院校是培養護士的主要單位,但因整體教學水平參次不齊,培養出來的護士綜合護理水平差強人意。《內科護理學》是護士教學必修課之一,一直是醫學高職院校教學重點、難點,本文就其原因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醫學高職院校《內科護理學》難學的原因分析
《內科護理學》是一門涉及面非常廣泛又與其他基礎學科緊密聯系的學科,是護理學的主要課程之一,《內科護理學》是重要的臨床護理學科,但同時又是其他臨床護理學科的基礎。然而醫學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感到內科護理相比其他臨床護理課程要難學,不懂,這是為什么呢?
從內科護理學科本身的特點來看,首先:本課程以抽象的理論為主,實踐的內容相對少。空洞的理論又和前面的基礎課程如生理、生化、病理聯系緊密,但是等學生學習內科護理的時候,前面的基礎課程內容差不多都忘記了,老師帶著復習也難以回想起來。這就造成了內科理解困難。其次:內科護理的理論內容有些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很多內科疾病本身就沒搞清楚,假設的、可能的內容很多,這又造成學生學習、理解的困難。再有:內科護理不同章節的疾病有時治療和護理又有相似的地方,這就容易造成學生學習上的混沌,混亂。
臨床病例導入內科護理學教學論文
1.教學對象和教學方法
1.1教學對象
選取某醫學院校2011級和2012級護理專業的學生128人,其中男生有16人,女生有112人,年齡范圍是19--22歲。按照班級分類,將2011級和2012級護理專業兩個班的學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有62人,觀察組有66人。兩組學生入學時的成績相差不多,師資力量及教學條件相當,使用相同的教材及課程設置也相同,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教學方法
對照組的學生接受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學習。觀察組學生在接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同時幾首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第一,在課程開始前進行課程備置,到相關附屬醫院的內科護理科室精心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第二,在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中,附加上篩選出的典型代表病例,再根據這幾個病例提出相關的專業問題,如病因,病人臨床表現,實施的護理措施,護理效果評估,護理中出現的問題等。第三,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向學生展示代表病例,授課老師要對病例的情況進行繪聲繪色,富有感情的講解和描述,并將相關問題列出。第四,隨機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分配不同的問題進行討論。第五,各組間對問題的討論結果進行分享討論。第六,介紹新的課程內容并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重申存在的問題,把病例信息融入到課題中,并找出相關答案。第七,重新回歸病例中,分析并對比兩次總結答案的差異。
1.3授課效果評價
院系的其他老師評價整個授課過程,反應授課效果;比較學生通過聽課后所填寫的調查問卷反應的問題;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比較;對觀察組和對照組考試過程中出現應用類題目答對率的結果進行比較。
內科護理學教學實踐論文范文
【摘要】內科護理學做為護理專業的基礎學科,其教學效果是為醫院培養新型護理人才的重要保障,而如何能夠發揮基礎護理教學最佳效果,是值得深究的問題。既往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雖能夠起到傳授知識作用,但總體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固需要一種新模式,強化教學質量及效果,提高學生參與學習及相關獲得的積極性。我們發現,混合式學習能夠使上述問題迎刃而解,獲得了教育界廣泛認可。本文就內科護理學教學中混合式學習的意義與實踐展開探討。
【關鍵詞】內科護理學;混合式學習;實踐內科
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教學的基本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日后從事工作、照護患者時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及護理技巧,其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是為醫院培養新型護理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往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多是老師按照教學大綱施教、示范,教學效果中規中矩,學生的積極性也并不高,甚至缺乏對學生溝通能力、創新思維、求知欲、探索能力均受到影響。混合式學習(BlendedLearning,BL)通常指將學習風格、學習環境、學習理論、學習方式、學習資源等進行綜合應用并在教學工作中有效落實,旨在將數字化教學與課堂面對面學習這兩種較為典型的施教形式有機整合,適應新形勢下教學應用主要的發展趨勢[1]。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混合式學習,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及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還可促進學生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并有效強化學生之間協作能力及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式學習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并結合我院混合式學習法的實踐情況進行分析,旨在促進內科護理學教學質量提高。
內科護理學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論文范本
1“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主要有5個特點:(1)教師一體化,即專業理論課教師與實踐課指導教師一體化;(2)教材一體化,即理論教材與實踐課教材一體化;(3)教室和實驗室一體化,即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室內外專業教室、實習車間”轉變,教室、實習車間、實訓基地一體化;(4)學習主客體一體化,即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轉變,教師由“主講型”向“指導型”轉變,“教學做”一體化;(5)教學手段一體化,即由“講授、板書”向“多媒體、網絡化、現代化教學”轉變。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我國,“教學做合一”源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理論,他將“教學做”視為一體,認為“做”是核心,主張在“做上教,做上學”。這一理論對現代職業教育仍有重要指導意義。德國采用“FH”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加拿大實施CBE模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英國推行NVQ(職業資格證書)訓練模式理論—實踐教學。從國內外一些實際經驗來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適應當前職業教育發展方向。
3“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內科護理學理論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設計教學方案,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修改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場景,調整教學大綱和學時。課前教師集體備課,準備教學資料和實驗用品,如模擬病房等。以“心衰病人的護理”為例,將學時從2學時調整到6學時,分3次課完成教學。教師根據病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情境,然后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資料,完成項目任務,最后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教學實施步驟:教師講解相關理論知識;視頻觀看與臨床病例討論相結合,評估病人癥狀和體征(臨床表現);教師示范相關技能操作,將簡易標準化病人與角色扮演法、演示法結合,學生操作,教師點評,教師再示范,學生再操作,教師再點評。在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也可以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師根據培養目標,將內科護理技術分為若干個模塊,包括呼吸內科護理技能、心血管內科護理技能、消化內科護理技能等。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為例,實施步驟如下:選擇典型病例,分解工作任務,解決工作任務,學生總結理論知識,上課前抽2名學生測試,教師總結。
中醫內科護理學論文
護理學是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的研究維護、促進、恢復人類健康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能及其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科學。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中醫內科護理學論文,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摘要】
中醫護理學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以護理程序為結構,運用整體觀念,對疾病進行辨證護理,結合預防、保健、康復等措施,并運用獨特的傳統護理技術, 對患者給予照顧和幫助, ,以保護人民健康的一門應用學科。而作為內科的一個分支的內科護理,在醫院對內科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著中重要作用。
【關鍵詞】
中醫護理性質與效果 ,手段,辯證施護
中醫護理學是中醫藥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的整體觀念理論、辨證施護以預防為主,注重養生康復,運用獨特的中醫護理技能并汲取了代護理學的長處而形成的一門實用性學科。中醫護理是遵循中醫藥理論體系,體現中醫辨證施護特點的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術,彌補了現代中西醫學及護理學的不足。隨著社區醫療的開展和中醫走向世界,中醫護理學愈發顯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中醫護理的性質及醫學中效果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是中醫護理的核心,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廣泛。例如采用針灸、點穴、穴位注射、臍療、按摩、中藥熱敷等多種技術操作解除尿潴留;中醫更注重預防、保健、調養、康復,歷來強調疾病三分治、七分養,主要包含調理和護理兩個方面。調是指指導人們調攝、養慎、避忌,如適寒溫、適勞逸、調七情、節房事、飲食宜忌、病后調養等,護理是指對病人的照料、服侍,觀察病情,協助醫生治療等。采用耳穴壓豆法、推拿按摩、梅花針、中藥離子透入及氣功等多種方法調整人體內外環境,治療失眠癥;通過針、炙、耳穴壓豆、拔罐、外敷中藥等處理疼痛、便秘、褥瘡、肌注后硬結等。中醫護理人員已將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適應證、使用范圍不斷擴展、不斷挖掘、整理、完善、創新。如用自制益胃散穴位外敷治療胃脘痛;用艾條熏蒸愛嬰病房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且對乙肝病毒的抗原性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中醫護理是通過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在臨床實踐中來實現的,也是檢驗中醫護理理論的途徑。但是醉著臨床實踐,還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因此我們傳統統中醫護理操作的基礎上吸收現代護理操作中先進的、實用的內容來滿足需求,中醫護理與現代護理相結合,使中醫護理規范化、科學化已成為中醫護理發展的趨勢。
護理學心內科論文
心內科,即心血管內科,是各級醫院大內科為了診療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設置的一個臨床科室。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護理學心內科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 , 對健康的重視度也在逐漸的增強 , 而心血管疾病作為內科常見性疾病 , 發病率呈顯著上升的趨勢 , 并且該疾病還具有發病快、病情復雜的特點 ,假如在臨床救治過程中護理不到位或者不及時 , 就會成為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 進而對患者的救治產生嚴重的影響 , 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因此 , 加強臨床不安全因素的相關探討 , 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1]。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以 86 例 2013 年 1 月 1 日 ~2014 年 1 月 1日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心血管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 , 對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 其中男 40 例 , 女 46 例 , 年齡40~75 歲 , 平均年齡 (52.2±2.8) 歲 , 患者所患疾病種類具體為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伴冠心病、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臟病。
1. 2方法 對以上 86 例心血管內科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 了解并總結患者護理期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時將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向 86 例患者發放 , 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環境因素、人際交流、工作責任心和護理的專業水平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 ; 而對心血管內科的 20 名護理工作者也同樣發放調查問卷 , 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書寫規范、管理制度缺陷、臨床用藥不合理及業務水平等方面。
呼吸內科護理學論文
對采用傳統常規護理方式和安全護理方式的患者進行了全面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呼吸內科護理學論文,歡迎參考!
呼吸內科護理學論文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在日常治病住院的過程中對于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的提升護理人員護理質量,選擇較為優質的護理方法有著非常重要的護理實際意義。
1.資料和方法
1.1相關資料
本研究過程中選擇了我院我院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收治的200名呼吸內科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有80名,男性患者有120名,年齡最大為59歲,最小年齡為34歲,平均年齡為45歲。200名患者內部有支氣管哮喘患者54例,所占比例為27%,肺炎患者為78例,所占比例為39%,慢性阻礙性肺炎68例,所占比例為34%。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0人。第一組為實驗組采用安全護理方式進行患者日常的護理,第二組為對照組,在日常的護理過程當中,采用傳統的呼吸內科護理方式。
1.2護理方式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該組患者采用一般性的臨床護理措施及護理方法。實驗組采用安全護理方法所謂的安全護理方法就是在傳統護理方法之上,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的過程中增強自身護理的主動性,同時,在主動護理的過程當中,注意增加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發現相關的問題,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解決與患者相關的問題。通過多種較為有效的方式,增強患者所處環境的舒適性。此外,在護理的過程當中注意提升護理人員的相關的風險防范意識以及必要的法律意識,全面的保證護理的責任切實的落實到個人身上。增強對于相關藥品的管理工作,全面的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
內科護理學論文范文
內科護理是護理專業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同時也是臨床各科護理的基礎。歡迎欣賞內科護理學論文范文!
內科護理學論文范文:內科護理溝通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關鍵詞〕內科;護理溝通;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醫院就醫是民眾檢查疾病,康復病情的集中場所。內部護理滿意度關系著民眾的就醫質量與醫院的信譽形象。然而,當前護理溝通不善現象屢見不鮮。只有究其原因并予以合理解決,才能更好的維護病患的合法利益。
1、內科護理溝通中的問題
1.1護理差錯事件
是指在護理工作中,由于醫護人員對護理工作的不負責任,或者是因粗心大意而造成一系列的差錯問題,影響了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給患者的精神以及身體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并沒有因此而造成嚴重的后果。內科患者的疾病診斷尤其重要,一旦發生差錯事件,將影響到患者的后續康復工作。
1.2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的發生是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導致患者出現身體損傷的事件,比如過敏休克事件。另外患者在臨床中的意外跌傷事件,或者不小心的燙傷也屬于意外事件。
1.3護理糾紛
主要是指在內科臨床治療中,護理人員與患者由于某些原因而發生的爭執糾紛。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醫護人員與病患之間可能會出現各種矛盾,而導致系列糾紛。比如在護理期間,有的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態度不負責,或者是在內科護理操作中,發生了嚴重的操作失誤事件,這些都會引起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的爭執糾紛。
1.4護理環境護理環境是影響病患及時回復健康的重要因素。病患以及家屬不遵循醫院規則、地理環境位置、以及醫院的管理體系的不健全,致使內部護理環境不盡完善。這也是引起護理投訴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