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法制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育與法制論文1
社會對于青少年的安全保護是最根本的任務,學校對小學兒童的安全教育也同樣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兒童的安全問題值得全社會關注,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根基。從學校角度出發,學生的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學校有序開展教學的先要條件,沒有安全保障的校園是無法發展和繼續教育的。因此,保證每位學生的在校安全,是學校和教師的重要責任。
一、走進學生內心,因材開展安全教育
小學生還處于身心發育并不健全的年齡,對事物的判斷力和辨識力也不準確,所以對于小學生自身而言安全意識非常薄弱,危險時刻圍繞身邊。所以,教師需要近距離去了解每位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因為在小學生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時常伴隨著問題在左右,只有學生自身掌握了處理突發事件和不安全事件的能力,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成長起來。
比如,在班級里面原本有兩個非常要好的女孩子,她們學習成績同樣優異,平時在班級中可以形容為形影不離,是其他同學羨慕的對象,但是卻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兩個女孩子開始彼此疏遠,獨立行動,慢慢地,兩位女孩子卻從形影不離的好朋友變成了形同陌路的陌生人,這讓班級里的其他同學都感覺到奇怪,教師也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于是,教師便分別找到了這兩位學生,向其了解其中的原因,原來卻是因為其中一個女孩子的家庭條件很好,而另一個女孩子的家庭條件很一般,條件好的女孩就經常讓媽媽帶著她和另一名女孩出去游玩和吃飯,久而久之,家庭條件一般的女孩認為應該禮尚往來,所以也想請自己的媽媽帶著另一個女孩出去玩一次,媽媽和另一名女孩都同意了,游玩的地方也讓另一名女孩來選,選的地方非常的高檔,可當媽媽結賬時,卻發現她所帶的錢并不夠支付這次的費用。因此,讓這位家庭條件一般的媽媽很尷尬,女兒也認為丟了面子,最后還是由另一位女孩子結賬的,但在這對母女的心里認為另一位女孩子是有意而為之的,因此,雙方就慢慢產生了隔閡。
在教師了解了兩位女孩互相誤會的原因后,便分別讓兩位女孩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換位思考,家庭條件一般的女孩子認識到自己是太過敏感了,自己的好朋友不會刻意去為難自己和媽媽的,而另一位家庭好的女孩子也認識到自己在選擇地方的時候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傷害了好朋友和她媽媽的自尊心,在雙方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后,教師讓兩位女孩子互相面對,解開心里的誤會后又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二、通過安全演練活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對于安全意識沒有特殊的概念,自身對安全的防衛意識也很薄弱,活潑好動的性格以及自控能力的相對較差都讓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受到很多安全隱患的威脅。比如同學間的追打嬉鬧、走路的不安分、以及過馬路時的不規范行走等等,這些都會為小學生帶來人身的危險,發生事故的幾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學校在基礎課教學之外,還需要開設道德與法制課程,來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以及在面對危險和突發事件時的處理能力,開展此課程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教育片的播放、情景的模擬、以及自救的演練等等來展開教學,增強學生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危險的傷害性,引起學生的重視以達到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的目的。
1.通過實際的情景模擬來提高學生的處理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堂“當火災來了”的課程,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在火災發生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并如何開展自救,在學生了解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演練,在演練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處理事件的能力。在活動結束后,讓學生對自救的過程進行總結,并在學生間展開交流活動,對某位同學的自救最有效和仍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進行解釋,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在面對危險和困難時,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自亂陣腳,更不能相互擁擠,這樣不但不能自救還會發生更危險的事情。對于基本的要素包括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和靠邊彎腰行走 等重要細節 讓學生時刻 謹記,增 強 安 全意識。
2.通過多媒體的宣傳活動,增加學生辨別危險的能力。在安全教育課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視頻教學為學生展示一些危險事件,比如,在小明離開家之后,家里的煤氣沒有關,當視頻播放在這兒的時候,所有學生一起高喊“危險”,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辨別危險的能力便自然形成了,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隱患問題,促使他們多一份安全意識。
總之,在小學教學中開展道德和法制教育課程,是對小學生的安全意識的培養,既是學校對學生的義務,也是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參考文獻:
[1] 肖征。兒童安全隱患分析及安全教育方法探究[J].現代交際,20xx,(09)。
[2] 樂水興。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安全教育 [J].才智,20xx,(19)。
教育與法制論文2
論文關鍵詞:法制教育;必要性;問題;建議
論文摘要:技工學校的培養目標是針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的需要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突出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專業技術特長、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技校畢業生工作在生產和社會實踐的第一線,直接體現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進步程度。因此法制教育對技工學校的學生尤為重要,有助于學生快速了解社會、熟悉社會、適應社會,增強就業能力和創業創新能力。
1技工學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1.1加強法制教育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辦法。
未成年人自身辯知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和易于教化等特點,在刑法上普遍采取了從寬處理的政策。但現在的情況是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惡意犯罪的情況也有抬頭的趨勢,這和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對欠缺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學校又是未成年人學習知識的第一陣地,加強學校的法制教育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辦法。
1.2法制教育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教育內容。
技工學校學生多是初中畢業生,有的還沒有初中畢業,學生來源復雜,學生的文化程度、自身素質普遍較低。有的學生甚至已經不能被社會所接受。學校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的重要場所,擔負著為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輸送人才的重要任務。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教育,強化技能訓練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理想情操的培養,特別加強了學生的法制教育,使其更加符合國家和社會的要求和需要。
1.3法制教育是青少年個性發展和成材的前提。
素質教育、大眾化教育促進了青少年的個性發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們應該看到:“應試教育”雖然已受到社會的強烈抨擊,但它仍有一定的教育市場;大眾化教育中的職業技術教育有待于發展和規范;相當一部分青少年的個性得不到發展和充分利用,缺乏動手、生存和就業等能力。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個性發展,使各具個性的青少年人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最終實現人人都成才,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棟梁之才,是我們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當務之急。
2技工學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技工學校的教育教學研究部門缺乏對技工學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沒能較系統地研究出一套將法制教育、德育教育、職業指導相結合的素質教育體系。
任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積極參與性不高。現在的法律課教師多為帶班上來的政治教師,其中很多教師可能從來都沒有接觸過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教學方法便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導致很多教師只能照本宣科,進行填鴨式教學,缺乏案例教學和課堂的靈活性,使法律課成了純粹的知識講授課,學生沒有任何積極參與性可言。起不到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和創業教育的目的。
教育導向錯誤。目前的學校教育雖然一再強調素質教育,但這是一種斷層的教育概念,它和后面更高階段的教育目標是不銜接的。在應試教育的模式沒有真正改變的情況下,從教師、家長到學生,沒有一方會接受所謂的素質教育。因此在素質教育或整個教育理念中事實上存在著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東西,它必然異化了素質教育而使它形同虛設。
教育方式不當。一些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不尊重學生的人格,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降低了教育的效果;有的對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善于教育引導,未能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作用;更有一些教師師德不彰,不注重品行修養,陋習不避學生耳目,污染了學生的視聽。在這種缺位教育的環境下,青少年未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輔導,其生理、心理健康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一旦處于誘發環境中,極易釀成違法犯罪行為。
義務教育階段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在校學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但在學校教育中,與其他課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目前雖然社會各界都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應試教育的影子仍然揮之不去,升學率還是家長、社會以至學校自身對教育成果的評判標準,雖然有些學校領導自己也認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感到無奈,因為法制教育沒有納入教學大綱,在課程安排上,重視程度上還不夠。這就給技工學校的法制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教育管理缺乏整體化。技工學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沒有硬任務、硬指標,因而也就沒有明確的職責和目標,形成法制課上與不上一個樣、上好上壞一個樣的狀況。
3技工學校法制教育的對策建議
技工學校學生的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薄弱環節,應引起高度重視,將技工學校學生的法制教育納入整個社會普法的系統工程。將法制教育作為強化學生素質,深化德育教育,完善就業和創業的重點。
3.1國家必須承擔起責任主體的責任。作為公權力的代理人,國家是應對青少年違法犯罪負責的主體,因為它掌握了國家的所有資源,只有它有條件也應該為此負責。一要有明確可行的立法。首先要修改完善青少年立法,建立一個全面的青少年立法體系。其次要明確立法的主旨。從反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角度出發,青少年立法的基本理念應是對青少年進行保護,保障他們健康成長。因而,相對應的,應對青少年違法犯罪受理機構的設置、處理原則的確立以及保護措施的制定等方面進行論證探討,以期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控制體系。
3.2技工學校要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體系。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教育,使教育真正成為澤被后世的好事。針對當前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加以重視的:要明確教育理念。盡快著手解決與“素質教育”這一理念不相配套的教學體系,以使這一理念切實落到實處;要增加學生的法律教育。把法律教育納入教育規劃,培養一批法制教師,開展系統的法律教學,以期培養青少年具備法律素質;要重視培養青少年良好的人格品德和思想品德。要改進教育方法,更加關心青少年的心理、思想發育狀況,及時給他們提供咨詢服務和幫助,合理引導,保護他們的個性發展,逐漸形成良好的人格品德和思想品德。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認識方法,學會正確地對待社會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別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為青少年以后獨立自主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教育內容要豐富。各學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電視片,電影和專題廣播,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組織有獎征文,組織模擬法庭,開辦法制宣傳園地,印發普法小冊子,開展法律咨詢活動,參觀監獄,旁聽有關刑事、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的審判活動,請政法干警講法制課,開展學生“帶‘法’回家”普法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法的觀念;教學要規范。要全面貫徹中央《關于基礎教育與發展的決定》、《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德育教育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意見》精神和中央兩部“五五”普法規劃的要求,加強法制課程建設,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學內容,要把法制教育課納入教學大綱,規定具體的課時安排。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知識結構編寫出統一標準、通俗易懂的法制課教材;教育質量要提高。要組織力量對任課教師、班主任、法制副校長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和考核,并逐步配備專職法律教師,壯大法制教師隊伍,同時,在教學上要與主科同等對待,并列入考試范疇。
3.3社會和家庭要積極參與共同加強技校學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參與,學校要明確職責,給教師確定硬任務、硬指標,要將授課的效果與教學實績掛起鉤來,與年終考核、晉級、晉職掛起鉤來。同時,家庭及全社會都要共同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發揮各自的優勢,努力營造一個學法、守法、護法的社會環境。校外的法制教育要通過開展法律進萬家、依法治家、依法治村、依法治區(片區)、依法治廠等活動,努力創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學校要通過采取與政法等有關部門建立共育單位,聘請校外輔導員、與學生家長建立聯系卡、定期家訪,向社會發放倡議書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傳教育。同時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對校園周邊治安進行集中整治,保證學生有一個安靜、健康的學習環境。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心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程燎原《從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陳本亮等《法制在學校》福建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3]趙洪梅《中小學素質教育論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教育與法制論文3
一、依法治教的內涵
依法治教的內涵:完善好教育管理法制法規,不斷提高教育管理的專業水平,實現學校法制化現代化管理水平,依法維護好學校、教師、學生的合法利益,保證學校教育事業、科研事業的順利發展。依法治教的工作重點在于優化學校辦學的專業結構、課程結構、打造出政治理論過硬、思想功底深厚、熟悉中國國情發展的學校專業團隊,不斷創新學校法制人才的培養機制,提高學校、老師、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為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提供支撐。全面推行學校規章制度為重點,實現學校法制工作常態化、規范化、系統化的發展。為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和具有法律知識素養的公民提供保證。
二、學生管理實現法制化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法制化進程的加快,法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論是從宏觀的角度出發,還是微觀的角度呈現,加強學生法制化管理都是時代賦予學校的職責,更是高校更好發展的客觀要求。
(一)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延伸
學校作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科技、文化、思想的輻射源。法制化水平的健全和完善對整個社會發展來說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學生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他們的言行舉止對整個社會都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同時關系到社會主義法制進程的成敗。
(二)學校自身辦學方向的內在要求
新的法律法規、制度章程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出臺,而學校依然采取舊的規章制度,并且長期一層不變的,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如果學校的規章制度不做及時的修改和完善,就可能面臨更多的訴訟問題。任何學校只有在公平、公正、效率、秩序的法制環境下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性專業人才。
(三)學生人格魅力健康形成的客觀要求
社會上很多不正之風正在腐蝕著學生的思想,比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這些思想讓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僅僅靠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完全不夠的,這就需要校規校紀和法律法規相配合才可以完善。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共同的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也為實施好素質教育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三、如何提升學生教育管理法制化水平
(一)強化學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識
學校法制管理者身上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也是學校管理者法制化水平體系構建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學校的教職工首先要知法懂法,才能更好的教書育人。學校還可以多多舉辦法制講座,督促老師和學生增強法律意識,尤其是民主思想、公正精神、法制理念等等,讓學校的管理者多運用法律的規則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尊重好學生的權利。學校的法制管理者還要樹立好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始終把學生的權利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二)確立完善學校內部管理規章
完善健全的法制規章是構建好學生管理法制化水平的精髓,在這個基礎之上,學校要及時修訂好原先那些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保證學校在學生管理方法具有相對的連續性、穩定性和一致性的策略,這樣才能讓學校今后法制化的發展創造好最良好的法制條件。充分保護好高校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為促進學校學生管理水平提供保證。
(三)實現民主化的管理模式
在現代社會中,學生不僅僅是單純的被動承擔管理的對象,他們也在積極的參與學校的法制管理,推動著社會法制化的進程。學校的重要職責就是教育,根本問題就是要把學生教育和管理好,灌輸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法律常識,最終實現學校民主化的管理模式。積極引導學生增強自我責任意識和遵紀守法的能力,讓專業的法律知識和法律觀念貫穿于整個學校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建設法制化的育人環境
提高學校學生法律思維意識,讓學生在社會的環境中或者是學校的環境中自覺運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不僅僅是學校加強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入到法制化進行的重要途徑,學生的管理工作堅持法制、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教育結合在一起,多多利用黨課、團課的時間進行學生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成為合格的公民,做到時刻用法律的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最終實現學校法制化的育人環境。
結論:
高校要提高自身法制化管理水平,就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用法的理念和法的精神解決現實發生的問題,樹立好依法治校的觀念,實現學校管理制度化、規則化,現代化的模式,提高學校管理學生的水平,切實把學生的管理工作推向法制化進程,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提供保證。
淺析法制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淺析法制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呈現出許多新的問題。如何更好地塑造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單純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只有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法制教育有機整合才能真正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規范大學生行為。然而,兩者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進一步地論證,整合的路徑也需要更為深入地探究。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和綜合性的教育活動,應充分依據教育規律并結合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和咨詢活動。在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大學生在心理發展和塑造方面呈現出許多新的問題,這也給高校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依據大學生特有的心理活動和形成特點,了解大學生心理發展的新問題和新趨勢,開展更為深入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問題,并據此進行更為有效的教育和教學活動。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的一門基礎公共課程,雖然該課程能夠按照教育部的規劃要求有序開展,但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品德與社會》課中法制教育的開展研究論文
20xx年秋季,各版本新編《道德與法治》教材走進了小學低年級課堂。這預示著法治教育已成為品德課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如何基于現有的《品德與社會》教材,將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相結合,需要我們展開新的探索。以下,筆者以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為例,闡述我們的嘗試。
一、遵循兒童邏輯,拓展規則認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法治教育以基礎性的行為規則和法律常識為主,側重法治意識、尊法守法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法治觀念的培育重點應該是在正確兒童觀觀照下的規則意識的形成與發展。[1]根據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版)的內容要求,學生在低年級已經接觸過“規則”,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并懂得守秩序等基本的社會道德規范。因此,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應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對規則的認知,初步了解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規則。
以“怎樣到達目的地”(四年級下冊)一課為例。本課隸屬于“我與外界的聯系”這一學習主題,對應的課程標準內容是:“了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關注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
有教師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以問題導入課堂,通過設問“你們知道,早晨老師是怎么到學校的嗎?”“你是怎么到學校的?”引出本課話題。在“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板塊,教師立足無錫地方實際,設計了三個學習任務:一是家鄉無錫的水蜜桃豐收,上海大潤發超市訂購500箱;二是汶川發生地震時,急需一批急救用品;三是從湖北武漢到上海運送1000噸木材。分別該選擇什么交通工具?為什么?由此,與學生一起整理得出“合理選擇有訣竅”.之后,拓展學習。以“無錫惠山古鎮”“無錫南禪寺”和鄰近的“常州恐龍園”為目的地,引導學生“認識公交線路圖(目的地和出發地)”“閱讀理解高鐵票的各項內容”“了解乘飛機的具體步驟”,并呈現《交通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關內容,讓學生明確“正確乘坐交通工具有方法”.最后,請學生設計 “家庭出游計劃之暢行交通”,迎接即將到來的假期生活。
大學生法制教育與德育教育一體化的重要性教育論文
摘要:高校大學生的德育教育與法制教育素來被認為是密不可分的兩個重要方面。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大學生法治教育與德育教育融為一體的重要意義。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社會發展的趨勢對德育與法制教育實行一體化提出了要求;其次高校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呈現出一體性,兩者內容交叉、功能互補;最后有效實行德育與法制教育一體化的方法包括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約束監督機制和提高德育教育與法制教育的質量等等。
關鍵詞:大學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體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人才培養的素質要求不斷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著部分大學生道德危機和法制意識淡薄的現象,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一、社會發展趨勢要求實行一體化的德育與法制教育
大學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關鍵,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未來市場體系建設的規范化、科學化以及法制化依賴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與德育教育[1]。大學生整體法律素養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對于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著積極的影響和作用。我國自古以來都非常注重對學生的德育,在長期的實踐和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巧,形成了整體上正面積極的社會風氣。然而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外一些文化及風氣的負面影響也給新一代的大學生帶來了消極的影響,造成部分大學生對社會有抵觸心理,價值觀不正確,過分追求功利目標,道德水平整體下滑。傳統的說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輕人眼中過于古板守舊,需要與法制教育相結合,突出意識形態的宣傳,進行新時代的德育教育。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我們要多關注當代大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發展,從說教的方式中發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課堂上可以借助社會熱點案列,首先上學生小組討論,各抒己見,教師加以引導,這樣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夠產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鑒國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和完善,并結合政治因素進行教育,既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又能灌輸法制意識,使學生成長為守法公民。
小學教師法制教育論文
“法制”我國古代已有之,在現代,人們對于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師法制教育論文,供參考!
一、教師轉變觀念,教學中加強滲透法制教育的意識
事實上,在新課改培養目標下,小學數學教材設計了大量生動活潑的情景,許多教學情景都含有潛在的法制教育元素,教育性極強。小學數學教師要樹立和強化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觀念和意識,將法制教育列入教學目標。在備課和教學實施過程中積極挖掘數學教材中的法制元素,開展數學教研活動時要將此列為研討內容。以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如講授《認識人民幣》,通過給學生展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配以圖片說明,指出人民幣的特征和防偽標記,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體會人民幣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并有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相關內容,教學生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
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可結合課本中練習辨識交通標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內容,學生通過討論,增強對交通標志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識,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在學習統計知識教學《統計與可能性》時,結合課本練習“全國47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情況摘要”和“上海市的空氣質量日報情況摘要”以及對空氣、空氣污染、空氣與人體健康、空氣污染指數,以及空氣質量狀況的介紹,可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有關法律知識,教育學生愛護環境。
二、教師加強學習,提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能力
有關中學生法制教育的論文
一、不斷優化學校法制教育的各個環節
(一)不斷完善課堂教學環節。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學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徑,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要提高法制教育的地位,在遵循教育規律和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和的手段,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為基礎,傳授相關法律知識,強化法律思想。第一,要在思想政治課上滲透法制教育的內容。各種版本的思想政治課教材,都有一定的法律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比較枯燥,會不同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一些法制教育情境,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用模擬法庭的方法,以一些經典的案例,讓學生扮演法庭上不同的角色,使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針對案例的內容進行辯論,這樣既尊重的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第二,在作業當中滲透相關法律知識,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當中,教師會或多或少的布置一些課下作業,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法制方面的內容。如要求學生觀看各個省市電視臺的法制節目,之后寫一些隨想和認識,這些節目當中包含著豐富的法律知識,觀看這些節目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將法律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二)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現在,多數中學在法制教育上主要是以理論教育為主,缺乏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脫節,影響法制教育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要強調重視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素質、思想和觀念。中學法制教育的實踐活動包括校內實踐活動和校外實踐活動,這兩種實踐活動要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第一,在校內實踐活動上,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內資源,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法律實踐活動。在組織的過程中可以班級為單位,如辦法制教育黑板報、手抄報、召開主題班會活動,這些活動當中,學生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起到學習和運用的雙重目的。學校也應該利用宣傳標語、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來宣傳法律知識,組織開展與法律相關的知識競賽和文藝節目,設立法律專項基金和網絡法律宣傳教育園地等形式,來拓寬學生的學法活動模式和法律知識視野。由于多數違法犯罪青少年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心理問題或人格障礙,學校可以在校內設立心理輔導室,對反社會性人格的中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還可以組織學校的教師編寫一些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法律讀本。第二,在校外實踐環節,學校可以與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合作建立校外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利用這些機構的資源,開展一些專門針對中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如組織到法庭參加庭審旁聽、到公安局參觀學習等活動,相信能夠起到良好的宣傳教育作用。
來華留學生法制教育論文參考
一、當前對來華留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來華留學生作為我國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留學期間應做到學法、懂法以及守法。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留學生的法制教育現狀令人擔憂。主要表現在對留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法制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和留學生校園法制文化建設缺失等。
1.注重留學生的文化教育,輕視法制教育
自2005年教育部聯合其他部門頒布《關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后,我國各高校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必修課程,對大學生開展法制教育。該課程主要面向中國學生,而面向來華留學生的專門法制課程幾乎是一片空白。綜觀我國當前各省高校來華留學生的課程計劃,無一例外地開設中國文化教育相關課程,內容包含中國文化、歷史概況等。即便是醫學專業的留學生,教育部同樣要求高校對其開設中國文化課。由此可見,中國各高校對留學生的中國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相比之下,留學生的法制教育就相形見絀。首先,留學生法制教育理論課缺失。幾乎全國各高校都未設置相應的法制教育課程,包括留學生教育走在全國前列的北京語言大學、浙江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等高校。其次,適合留學生法制教育的教材短缺。當前高校采用的法制教育教材無一例外的只針對中國學生的中文教材,留學生因為中文水平低下,對中文法律知識教材閱讀的能力有限,通常通過閱讀學校頒發的中英文《學生手冊》來了解相關制度規范。
2.語言溝通障礙和法制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高校法制教育現狀論文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直以來,在高校法制教育中主要采用“注重課堂教育、輔以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式,此種模式過于急功急利,雖然可指導大學生快速掌握基本法律制度與法律常識,但是,因法制進程一直處在動態狀態,此種教育模式愈發不適應,導致法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使其面臨較大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注重知識傳授,忽視理念教學
法制教育的本質為理念教育,旨在通過法制教育活動來強化公民的法律意識,培養法律精神,形成法律信仰,為此,法制教育在灌輸法律知識的同時,還應強化理念教學。然而,在具體的法制教育中,單純注重知識傳授,忽視理念教學,主要以制度內容為主,在制度價值與法律理念方面的講解較少,將制度看作教育的重點。
(二)忽略師資力量建設,教學深度不足
現階段,政工干部是高校法制教育中的主要師資力量,從體制層面上來說為兩課教師,同時兼任思政課教師與法制教師,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師的專業是與思政有關,系統化學習法學的較少,對法學理論的認知較少。另外,因公共基礎課具有沉重的教學任務,這制約了教師的進修學習,大部分均是以自學形式來強化專業能力。因專業水平與素質的影響,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片面講解法律條文,缺少對價值理念的剖析與引導,無法促進法制教育的發展。
(三)注重課堂教學,忽略實踐活動
若想強化法律意識,則應在講解法律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法律情感,強調法律信念。盡量在法制教育中積極創造有利條件,使其深入體會法律,從內心深處真正樹立法律信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標。然而,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學生的切身體驗較少,主要采用灌輸式教育模式,缺少對心理體驗的考慮。
學校教學法制教育論文范文
一、當前學校在法制教育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
(一)對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欠缺在當前的高中教育工作中,針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還是呈現出一種過于形式化。在高中的教學當中,學生基本都是處于青少年時期,而學校又是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環境,但是在當前的學校教育當中,相對于其他的教學課程,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遠遠沒有達到指標,學校對法制教育的工作根本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即使目前社會各界都開始認識到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傳統型的應試教育體系還是無法完全抹去,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校的升學率仍然是老師和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雖然學校當中的一些教育工作認為學生的法制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權限去改變這一狀況,因為在法制教育的工作中需要真實的納入到學校教學的大綱體系當中,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上,有的只是在政治的課堂上稍有體現,或者是在課余的時間里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還有的學校根本就沒有對學生開放相關的法制教育課程。在法制課程的所使用的教材方面,當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制教育教材系列,除了在初中所開設的《思想政治》課程意外,在小學和高中都沒有非常正式的法治教材。所以使得小學和高中乃至大學當中,在法制教學的模式過于形式化,很多學校都是走走形式,一學期開展一次法制教育課,這種形式基本無法達到法制教育的應有效果。
(二)法制教育的質量低下在當前學校法制教育工作中,師資隊伍缺乏專業性,任課教師在法制教學的水平上有很大的差異性,學生在學習法律教育知識方面的熱情不夠高漲。當前的法制課程,任課教師很多都是以帶班的形式上來的政治教師,甚至還有的是由班主任或者是學校教學的領導來兼職,很多的教師還從來沒有接觸過相關的法律教育,還有一部分的教師雖然學過一些法律知識,但是缺乏一些相關的實踐經驗,很大程度上都是要依靠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和自學,當遇到教材意外的問題時就會感到無從下手,有的甚至無法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還有的學校教學聘請懂得專業法制教學的人員來擔當副校長,這樣就可以兼職學校的法制教育課程,但是由于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實際的實施情況并不能很好的`滿足學校法制教學的空缺,使得法制教學課程完全變成了單純的知識講授,學生對法制教育也沒有任何的熱情可言。
論文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
摘要:安全法制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成長、大學校園建設等多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意義。對大學生開展安全法制教育,能不斷地提升大學生安全法制意識,增強其安全法制觀念,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構建良好的校園秩序。針對目前大學生的安全法制意識薄弱、安全法制教育的相關教學資源比較匱乏等問題,高校應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相應措施來推進大學生的安全法制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重要性;措施
目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重大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社會所面臨的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多,大學生時刻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安全因素,這對高校的安全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十分必要。
一、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的狀況
(一)大學生安全法制意識薄弱
大學生安全法制意識薄弱,是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當前,高校的安全法制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被擺在邊緣化的位置。很多大學生認識不到安全法制的重要性,忽視了安全法制知識的掌握,加之高校校園相對閉塞,大學生接觸社會有限,對社會的認識不夠深刻,許多大學生缺乏基本的自我安全保護能力,欠缺相應的安全防范意識,其安全法制意識薄弱,導致一些危害大學生人身安全的事件頻發,嚴重影響了和諧校園的構建。
(二)高校缺乏安全法制教育的相關教學資源
高校缺乏安全法制教育的相關教學資源,疏于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法制教育,降低了大學生的安全法制水平。高校普遍注重專業教育,十分強調大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忽視了他們的安全意識、法治觀念、品德修養等方面的素質培養。絕大多數高校的安全法制教育以選修課為主,從當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師資力量配備上來看,很多從事安全法制教育的教師自身的相關法律知識有限,尚不能從專業角度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系統的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這些非專業化的教師是無法真正勝任大學生的安全法制教育。
完善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論文參考
一、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建議和對策
針對目前學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不足,就如何加強和改善,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1.學校要明確法制教育工作宗旨,促進法制教育深化社會主義法制現代化既包括法律制度的現代化,又包括法律觀念的現代化。在我國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培養公民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十分重要和緊迫。尤其青少年學生作為社會未來各項事業的建設者和主力軍,加強他們的法制意識培養,對于實現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在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突出教育重點,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意識,加強對他們的法制意識教育,在他們的心中播下法制的種子。學校要積極開展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普法教育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一些法律常識,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提高學生明辨是非、自我約束、自我保護的能力,進而逐步養成學法、用法、守法、護法的法制意識,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2.學校要完善法制教育課程體系,充實法制教育內容法制觀念作為人的一種思想觀念,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在人們的法制觀念形成和提高過程中,需要豐富的法律理論、法律知識做基礎,因此學校在開展法制教育工作,培養青少年學生法制意識方面:
首先,應建立科學的法制教育課程體系。法制教育作為一項基礎性教育,有著自身的認識規律和結構體系。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青少年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認知能力,采用系統性、階梯式、通俗易懂的法制教材。對青少年學生由淺入深地分階段、分層次實施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