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真題及答案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教育活動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于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真題,是指真正在省級以上測試中出現過的原題,多出現在考試資料、練習冊中。答案指對有關問題所作的解答。
辨析題:每題15分。
46.理想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中心。
錯誤。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師生關系隨著主體需要的不同,相互作用的內容、方式的不同和環境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是主導主體的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系;在社會道德和心理層面是相互影響的關系。在師生關系的討論中,常見的兩種觀點是“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無論哪一種,都各有其優缺點。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尊師愛生,相互配合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共享共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想要達到這種理想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努力:(1)了解和研究學生;(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3)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4)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
點評:題干誤將學生中心的理想關系理解為理想的師生關系,是錯誤的。
47.馬卡連柯倡導的集體教育即集體主義教育。
錯誤。
馬卡連柯認為集體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在集體中、通過集體、為了集體”。集體首先是在有共同目的、勞動和斗爭的前提下,把人們團結起來的社會有機體。集體主義教育的原則:(1)尊重與要求相結合原則。(2)平行教育影響原則。他說:“每當我們給個人一種影響的時候,這影響必定同時應當是結集體的一種影響。相反地,每當我們涉及集體的時候,同時也應當成為對于組成集體的每一個個人的教育。”因此,馬卡連柯所謂的集體教育并不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過程中所提倡的“集體主義教育”。
48.心智技能的獲得只要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孰能生巧”即可。
錯誤。
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具體有三個特點:第一,動作對象的觀念性;第二,動作執行的內潛性。第三,動作結構的減縮性(不用像動作技能那樣一一出現,內部語言是可以合并、省略和簡化的)。
我國心理學家馮忠良根據有關研究并結合教學實際,將加里培林的五個階段進行了簡化和改進,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階段說,
即(1)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即了解這種實踐模式,了解動作結構,各動作成分及其順序等。該階段學員主要是在頭腦中形成程序性知識。通過原型定向,學員在頭腦中形成了有關活動方式的定向映象)。(2)原型操作(在該階段,活動方式是物質化的,即以外部語言、外顯的動作,按照活動模式一步步展開執行)。(3)原型內化(在該階段,學員擺脫了實踐模式,但已經將實踐模式內化為一種熟練的思維活動方式,突出表現在外顯的言語活動明顯減少。學員最初面臨一個新任務時,始終復述任務規則,但隨著練習的不斷進行,法則復述消失,這是內化的一個標志)。該題目認為心智技能的獲得只要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即可忽略了原型內化階段,認為只要有外部的練習可以獲得的觀點是不對的。(暑期強化班講義P200頁)
簡答題:每題15分。
49.簡要解釋舉例說明教育的負向功能。
答:教育的功能就是由教育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決定的、對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將教育功能分為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這一分類是美國社會學家默頓于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的,是根據教育作用方向的不同,對教育功能所作的分類。正向功能是“貢獻性”功能,負向功能是“損害性”功能。例如,法西斯時期的教育對于社會具有更大的破壞功能。另外,教育盲目先行也產生負向功能:教育的盲目發展可能培養出過多的大學畢業生,而國際經濟發展的現實又不能給他們提供相應和足夠的崗位,致使這些畢業生無法就業,或無相應的崗位就業,慢慢就會造成社會的壓力,成為影響社會不安定的因素,產生教育的負向功能。(沖刺講義P5.)
50.17-18世紀德國的新大學運動。
答:17到18紀的德國,國家影響的加強,實科教育風氣的增長,特別是科學發現和發明的出現,一群科學家、思想家新思想的傳播等,使現代理念的大學首先出現在德國。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學,就是第一所新式大學。在這些背景下,發展新大學的運動,具有如下特點:(1)積極吸收最新的哲學和科學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條,為此大膽選用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險精神的學者任教,奠定了大學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學的基礎。(2)提倡“教自由”和“學自由”。(3)首開民族語(德語)講課的風氣,重視現代外國語。(4)注重科學研究,設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和各種研究所(5)上課采用討論、實驗觀察等新的教學方法,即使對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拋棄了背誦、模仿等做法。
德國的新大學運動為后來的柏林大學、德國大學的成立都奠定了思想基礎,積累了實踐經驗。
51.杜威的教育目的論。
答: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反對外在固定的、終極的教育目的,希求的是過程內的目的,即把生長作為教育的目的,體現了杜威尊重兒童的觀念。同時杜威也強調教育的社會性目的,即教育使民主的工具,教育是為了民主的,教育也應是民主的。因此,杜威認為,教育是社會進步及社會改革的基本方法,學校是社會進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強化班講義P174.)
52.資源管理學習策略極其類別。
答: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境和資源的策略,有助于學生適應環境并調節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對學生的動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1)學習時間管理。(2)學習環境的設置。(3)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4)學習工具的利用以及社會性人力資源的利用等。(沖刺班講義P98.)
也可以寫成:(1)時間管理策略;(2)努力管理策略;(3)學業求助管理策略。
53.教育觀察研究的實施程序包括哪幾個方面。
答:(1)界定研究問題,明確觀察的目的和意義;(2)編制觀察提綱(確定觀察對象、時間、地點、內容和方法,即觀察什么和怎么觀察),進入觀察情境;(3)實施觀察,收集記錄觀察內容;(4)分析材料,得出結論。(沖刺班講義P118.)
教育學考研的真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l-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對“誰的知識最有價值”這一問題最為關注的教育學派是()。
A.實驗教育學
B.文化教育學
C.實用主義教育學
D.批判教育學
答案:D
【解析】:這是批判教育寫學派阿普爾提出的。
2.下列說法有悖終身教育理念的是()。
A.學習貫穿人的一生
B.學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壟斷權
C.終身教育從正規學校教育結束時開始
D.當地社會在終身教學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終身教育思想主張教育在實踐上貫穿人的一生,在空間上打通學校與社會、家庭的阻礙,拓展到社會中去。
3.贊科夫主張教學應走在學生發展前面,所依據的是()。
A.最近發展區域理論
B.隱性知識理論
C.先行組織者理論
D.支架式教學理論
答案:A
【解析】:最近發展區要求走在孩子前面。
4.有人把教育隱喻為“塑徒”,稱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這種觀點在人的發展影響因素問題上傾向于
A.遺傳決定論
B.成熟論
C.外鑠論
D.內因與外因相交互用論
答案:C
【解析】:遺傳決定論是單因素論中的一種,強調遺傳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成熟論屬于心理學,及內發論,強調內在因素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外鑠論強調外部因素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如題目把教育隱喻為“塑徒”,稱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是從外因來看影響人的發展因素。
教育學考研真題答案及解析
辨析題:每題15分。
46.理想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中心。
錯誤。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師生關系隨著主體需要的不同,相互作用的內容、方式的不同和環境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是主導主體的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系;在社會道德和心理層面是相互影響的關系。在師生關系的討論中,常見的兩種觀點是“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無論哪一種,都各有其優缺點。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尊師愛生,相互配合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共享共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想要達到這種理想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努力:(1)了解和研究學生;(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3)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4)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
點評:題干誤將學生中心的理想關系理解為理想的師生關系,是錯誤的。
47.馬卡連柯倡導的集體教育即集體主義教育。
錯誤。
馬卡連柯認為集體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在集體中、通過集體、為了集體”。集體首先是在有共同目的'、勞動和斗爭的前提下,把人們團結起來的社會有機體。集體主義教育的原則:(1)尊重與要求相結合原則。(2)平行教育影響原則。他說:“每當我們給個人一種影響的時候,這影響必定同時應當是結集體的一種影響。相反地,每當我們涉及集體的時候,同時也應當成為對于組成集體的每一個個人的教育。”因此,馬卡連柯所謂的集體教育并不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過程中所提倡的“集體主義教育”。
有關考研教育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3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賀拉斯曼關于美國公立學校教育目的與作用理解的是
A.社會機器的平衡論
B.社會人才的鍛造爐
C.社會差異的復印機
D.社會意識的均衡閥
32.20世紀80年代,日本國會比準成立的日本教育改革領導機構是
A.中央教育審議會
B.臨時教育審議會
C.學生管理局
D.教學局
33.20世紀70年代美國教育改革的主題之一是
A.追求優異
B.生計教育
C.提高效率
D.教育公平
34.下列不屬于遷移的是
A.吃一塹,長一智
B.近墨者黑
C.因噎廢食
D.溫故知新
35.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一段主題思想不明確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題標題與未加相比,被試感到加上標題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記憶效果好。最適宜解釋這一現象的理論是
A.同化論
B.生成論
C.聯想輪
D.圖式理論
36.根據皮亞杰的觀點,兒童能發現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排開的'水量有關,而與物體的質地無關。這說明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已處在()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37.研究表明,學習成功的學生往往對學習抱積極態度,而學習遭受挫折的學生對學習抱消極態度。能對這種態度作出合理解釋的是()
A.認知失調理論
B.社會學習理論
C.效果律
D.準備律
38.在上“圓柱體體積計算”這節課時,老師要求學生通過實驗來確定如何測量體積,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測量是()
廣東省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模擬真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A2.D3.C4.D5.D6.B7.C8.C9.B10.C
11.B12.B13.B14.C15.C16.B17.A18.C19.B20.B
二、填空題
21.獨立性練習22.自主性23.全面總結24.班主任25.任務26.啟發
27.系統性28.適齡29.講解30.復習談話
三、簡答題
31.【答案要點】教學的意義是:(1)教學是社會經驗得以再生產的一種主要手段。(2)教學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3)教學是教育工作構成的主體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32.【答案要點】課程計劃由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組成。
33.【答案要點】建立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的措施是:(1)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2)樹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學生;(3)了解和研究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4)主動與學生溝通,掌握與學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34.【答案要點】教學的一般任務是:(1)傳授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2)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3)培養社會主義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4)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
四、論述題
35.【答案要點】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蘇霍姆林斯基根
據社會的要求和自己的實踐,提出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這是他終生執著追求的目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認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就是把豐富的精神生活、純潔的道德、健全的體格和諧結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融為一體的人,是把對社會的需求和為社會勞動和諧統一起來的人。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即把教育看做由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機地相互聯系并相互滲透的統一的整體。
2017上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模擬真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A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教育發揮主導作用的基礎和前提。
2.【精析】B外鑠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 要求、他人的影響、學校的教育等。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3.【精析】C德智體美勞是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
4.【精析】A教師素質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
5.【精析】B教育的社會化和社會的教育化是學校教育的實質。
6.【精析】D學校教育結構是學校教育的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比例關系和組合方式。
7.【精析】D教育具有人口功能、文化功能、經濟功能,這些是教育的社會功能。
8.【精析】A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方針是l949年提出的。
9.【精析】D蘇格拉底在教學法中強調促使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得出結論,從這個意義上 說,蘇格拉底最早提出了發現法。
10.【精析】B“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入的個人隱私。”反映了我國法律所規定的少年兒童合法權利中的受尊重的權利。
11.【精析】C“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12.【精析】A l995年3月18日通過了我國教育基本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13.【精析】B在知、情、意、行四個德育環節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見學習精要中這四 要素之間的關系。
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真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C】[解析]見“教育目的”定義。
2.【E】[解析]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商品性、生產性、發展性、科學性、民主性。
3.【D】[解析]中國教師角色的文化傳統包括:道德追求大于社會索取、社會本位高于個人本位、自我修養先于對他人教育。
4.【B】[解析]見第斯多惠對教師示范性的闡述。
5.【D】[解析]學生的大多數學習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
6.【B】[解析]知識的學習分為四個階段即:選擇、領會、保持、運用。
7.【D】[解析]見師生課堂教學中“民主型”定義。
8.【A】[解析]見“先主性”定義。
9.【C】[解析]見微觀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10.【B】[解析]見工科類學科定義。
11.【B】[解析]教育的對象是人,在教學中應當首先考慮受教育者的因素。
12.【D】[解析]中性力量,指不增進也不干擾學生學習的行為。四個答案中,只有D符合條件。
13.【D】[解析]教學過程基本功能包括:傳授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智能、發展個性。
14.【A】[解析]見“學習活動總量”定義。
15.【A】[解析]文化基礎學科的作業可分為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
2016新疆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模擬真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孔子的意思是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所以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
2.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發點和依據,也是教育活動的最后歸宿。
3.A【解析】正是社會對個體的客觀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發生。
4.A【解析】學生學習特點受基礎因素包括基礎知識、技能水平和內外部因素的影響。
5.D【解析】教學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實施課程計劃需要依靠組織教學活動來實現。
6.A【解析】略。
7.C【解析】我國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基礎上。
8.B【解析】略。
9.A【解析】教師的工作必須在師生互動中實現,在和學生的交往中實現,熱愛學生是教師道德的核心。
10.D【解析】課程有多種劃分方法,根據課程任務可劃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
11.A【解析】“為人師表”體現了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
12.B【解析】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施的結果”的評價模式是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13.D【解析】理解效度的概念,關鍵在于理解“效”,指的是能測出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
2017新疆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模擬真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泛智”思想是夸美紐斯教育體系里指導原則之一,是他從事教育實踐和研究教育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其教育理論的核心。并在《大教學論》里明確指出所謂“泛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
2.A[解析]英國哲學家培根最早將教育學從科學中劃分出來而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3.D[解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從學生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實際出發,根據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確定德育內容和方式。這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則。
4.C[解析]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以其對兒童智慧發展規律的創造性研究而聞名于世,是當代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
5.B[解析]個體身心的發展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身心發展的個別過程和特點的出現也具有一定的順序。例如,身體的發展遵循著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四肢、從骨骼到肌肉的順序發展,心理的發展總是由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由喜怒哀樂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復雜情感。
6.D[解析]“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反映了對年青一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期教育的結果。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長期性。
7.C[解析]直接經驗是指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獲得的知識。活動課程是典型的以直接經驗為主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