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論文
環境藝術設計是指對于建筑室內外的空間環境,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進行整合設計的一門實用藝術。環境藝術所涉及的學科很廣泛,包括建筑學、城市規劃學、人類工程學、環境心理學、設計美學、社會學、文學、史學、考古學、宗教學、環境生態學、環境行為學等學科。
環境藝術設計論文1
摘要:傳統文化是經過長期的發展沉淀而形成的,在現階段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將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當中加以運用,就有著諸多積極作用發揮。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價值和應用現狀加以分析,然后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重要性和應用策略進行詳細探究,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運用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方面也有著要求上的提升,加強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就比較有助于這一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從理論層面,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研究,對實際發展就有著啟示作用。
一、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價值和應用現狀
1、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價值分析
我國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文化底蘊方面也比較深厚。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中,將傳統文化應用其中就有著積極作用發揮,通過傳統文化的融入,就能形成獨特的環境藝術設計風格。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也有著諸多價值體現。傳統文化對環境藝術設計增添了發展的生命力[1]。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傳統文化和現代創作的融合,對民族特色的體現就比較突出,能夠展現出民族性的優秀文化,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也能起到良好促進作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也能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和諧性得到有效增強。能在傳統文化的應用下將設計的作品在文化底蘊方面能得以充分的加強,從而將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就能有效實現。不僅如此,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的傳統文化融入,能對設計的含蓄性得以充分體現,將傳統文化的含蓄在設計中加以呈現,能將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加以體現。
2、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現狀分析
從我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具體誰中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有著仿制的現象。沒有注重對傳統文化應用的創新性。這樣就不能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環境藝術進行有效的融合,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也比較不利[2]。還有是傳統文化元素的設計作品相對比較少,這就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一定影響。再者,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在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受到西方的一些設計理念的影響比較突出。由于對西方的一些現代環境藝術水的理念盲目的崇拜,就使得在傳統文化的應用方面就相對比較少,在設計的作品上比較缺少傳統文化的特色。沒有對傳統文化的美學得以充分重視,在對一些民俗民風等方面的認識還沒有全面。這些方面不僅對傳統文化的繼續發展有著影響,同時也會影響現代環境藝術的設計良好發展。
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重要性和應用策略
1、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重要性分析
將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當中加以應用有著其重要性,在傳統的文化發展傳承方面,這是民族生存發展的保障。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有著積極作用,同時也能對現代環境藝術的設計理念以及文化內涵進行豐富化,從而不斷的將其自身的藝術價值得以有效提升[3]。我國傳統文化和其它民族文化有著不同,在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之后,文化的底蘊就比較的深厚,通過保障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才能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得以促進和推動,才能在這一領域的發展上占據優勢地位。
2、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策略
將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加以應用,就要能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繼承以及創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新的階段,通過傳統文化在設計中加以融入,對設計的風格獨特性就能得以呈現。在藝術的形式下對傳統文化的元素加以應用創新,對弘揚傳統文化就有著積極作用,能通過傳統文化的精神傳遞帶給人新的體驗。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要充分的注重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融入,結合實際的設計內容針對性的選擇傳統文化元素,這樣才能有利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進一步發展。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發展應用要充分重視。一些設計師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提煉進行設計創新,然后和實際的設計情況及時性的加以轉化,將文化的精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加以展現,就比較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4]。如上海的經貿大廈就是對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一個例子,其主要是通過傳統的文化和現代的環境藝術設計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呈現出的新的藝術設計形態,達到了兩者的和諧統一。傳統文化的元素是多種多樣的,可將傳統的物件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加以應用,也能起到良好的設計效果。通過東西方的文化結合,將傳統事物作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一個重要載體,將現代化的理念在設計中加以應用,這就比較有利于設計的獨特風格呈現。在現代環境藝術的設計過程中,就要能對傳統文化的意義進行詳細考慮,通過將傳統文化內涵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加以呈現,就能達到雙向的發展目標,也就是既對傳統文化有了傳承,也能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起到了促進[5]。為能夠對設計的要求相符合,就要能夠在實際的設計中,對適應的文化元素加以選擇,能夠讓設計的作品呈現出不一樣的美。例如在進行陳設設計中,就可通過雕花紋飾以及繪畫等傳統文化加以應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就要能夠充分注重傳統文化的科學的運用,只有通過多方面的考慮,將傳統文化的應用中,和實際設計的目標相契合,將設計者的意圖能得到準確的表達,這樣就能實現設計的優化目標。此次主要從理論層面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和傳統文化的應用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對實際的發展起到一定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彬.從生態文明角度淺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經營管理者.20xx(34)
[2]廖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品牌.20xx(06)
[3]msright,Claydies.設計是一個開放詞[J].設計.20xx(08)
[4]屠辰飛.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才智.20xx(36)
[5]陳沖.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世界.20xx(04)
環境藝術設計論文2
【內容摘要】景觀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課程。為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適應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作者以成都藝術職業學院的景觀設計課程為例,從自身教學實踐出發,在分析當前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其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滿足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職業教育為城市建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快速城鎮化建設帶來了不容忽視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如何保護當下城市建設的多元發展已成為景觀設計面臨的重要課題。景觀設計教育也應該肩負時代責任,尤其是高職類院校的技能型景觀設計教育,更需要建立適合時代需求的教學體系。由成都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20xx四川省高職大學生園林景觀設計技能大賽”有21所高職院校參賽,可見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景觀設計課程,但是不同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對于該課程有著不同的側重點。成都藝術職業學院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應用較為廣泛的專業,課程涵蓋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展示設計等空間環境設計。景觀設計作為專業方向之一,其教學內容主要是針對室外環境的藝術設計。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現狀
景觀設計本身提倡的是場地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作為高等職業教育,景觀設計課程最重要的是講授設計的方法和途徑,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成都藝術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從東西方園林的歷史沿革出發,延及近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系統化建設和當代城市化建設現實,講授建筑及建筑群室外空間環境設計的基本要素和設計原理,并結合中國古典園林、城市公共綠地系統與城市住宅庭園的具體設計課題與課程作業,讓學生掌握景觀設計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的設計技能,側重于室內外環境的結合。目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有系統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實習指導法等。雖然教學方法形式多樣,但是根據畢業生反饋信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往往對如何實現設計想法不夠清晰,對于創新設計的表達也有待提高,可見教學內容或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二、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含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的作用,才能順利而卓有成效地開展教學活動。
(一)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包括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內容。一方面,理論與實踐的比例分配,要么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要么由教師自由掌握。另一方面,理論與實踐的教學順序,要么先理論后實踐,要么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無論何種方式,對于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都有所欠缺。案例教學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通常教師采用的是通過大師作品、知名案例或自身接觸的項目進行講述。對于學生而言,接觸大師作品固然能夠提升起點,但缺乏實地參觀或實際參與的項目容易使學生缺少直觀感受,使教學內容脫離生產實際,難以將學習所獲應用于實踐中。
(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成都藝術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包含室內和室外兩部分設計課程,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課程設置使學生在就業時可以有多種選擇。但是也會造成學生對于該課程的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主要體現為被動地接收教師的授課內容,結果導致學生缺乏創造力。
(三)教學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課堂教學不缺乏互動交流,但互動形式的選擇會影響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生方案設計的點評環節,除了教師點評以外,還可以采用學生個體方案互評或者小組協作方案互評,學生個體方案互評耗時較多,小組協作方案互評的個體性體現不足。總體而言,目前的課堂有互動的形式,但學生的收獲可能參差不齊。
三、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路與實踐探索
高等職業教育強調的是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現有的職業資格標準,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以達到“知識夠用,實踐會用,就業實用”的教學目標,而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一)教師“教”的環節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實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景觀設計作為專業技能課,其課程體系與教學環節都應體現這種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的著眼點是學生如何學、需要哪些技能、學完這門課后達到什么效果。1.量身定制適合本專業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景觀設計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一個方向,課程設置無法面面俱到,學生通常缺少相關專業知識的積累,更缺乏宏觀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該課程應以小尺度場地設計為主,比如屋頂花園、住宅庭院、街頭綠地等。小場地更易于學生感知空間尺度,更側重空間形態的表達和視覺形象的塑造,符合藝術類學生的興趣。此外,成都藝術職業學院安排了專業教師在每個班級進行專業指導答疑解惑,并定期邀請行業專家和畢業生通過講座形式介紹景觀設計行業發展動態與就業前景。2.強調相關課程的配合藝術類高職院校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但涉及技術、人文等領域的知識相對薄弱。在教學中可強調空間的藝術化表達以及相關課程的配合。比如,設計概論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三大構成課程可以鍛煉學生從平面到空間的構圖能力,工程制圖課程可以強化學生的設計規范性。3.緊跟社會需求設計教學課題為滿足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教學要求,成都藝術職業學院教師在開課之前廣泛查閱相關招聘信息,通過與本行業從業人員交流,找出就業環境對專業知識能力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課題。比如,近幾年全國多個城市進行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教師在授課中就結合庭院設計開設雨水花園設計的教學課題。再如,隨著近兩年國家生育政策調整,考慮到涉及兒童活動場地需求的增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加入了兒童活動空間設計的教學課題。4.培養理性分析的設計思路藝術類學生的感性思維豐富,缺乏理性嚴謹的分析思路,在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鼓勵學生發揮其空間想象力,同時不斷滲透景觀設計的指導性、經驗性語言,如設計流程、設計要素運用、設計評定標準等。無論教師講授還是學生方案匯報都應強化這些標準的應用。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進行多角度講解,從總體規劃到細部設計,再到項目亮點,最后提煉出可以借鑒的部分。
(二)學生“學”的環節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課程感興趣才能充滿激情地學習,才能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1.學生參與課程學習金字塔展示了如何能夠有效地學習:聽講、閱讀、視聽、演示這四種學習方式屬于被動學習,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這三種方式屬于主動學習。在課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看靜態圖片和視頻資料,還要求學生在課外收集景觀設計作品,以PPT的形式分享給其他同學。收集資料和匯報的過程能讓學生對各類作品產生深刻的印象,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習。2.參觀教學案例成都藝術職業學院教師在課程講授中,大多引用身邊便于參觀的案例,比如學校周邊的社區和濕地公園,包括北美風格的龍湖長橋郡小區、西班牙建筑風格的牧山麗景項目、東南亞風情的南洋莊園小區、金科廊橋水鄉濕地公園等。學生可以利用周末近距離接觸實際的設計項目,提高對課程內容的直觀認識。3.積極參加各項競賽設計實踐是提升專業技能的有效途徑,成都藝術職業學院安排專人負責收集設計競賽信息,及時發布到網站,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設計比賽。無論是個人參與還是團隊合作,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必然會遇到各類問題,思考、討論解決方案就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
(三)互動環節
景觀設計課程的核心是設計思維訓練,設計作品需要創新,教學形式也需要創新。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能夠引導和啟迪創意思維。1.景觀認知教師在這個階段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體驗環境,和學生談談家鄉的風景、風俗習俗、民間藝術等,再用畫面的形式把感想繪制出來。這樣既能夠感受景觀,又延展了景觀設計課程的范疇。2.場地分析成都藝術職業學院景觀設計課程設置了校園局部景觀改造、屋頂花園設計、別墅庭院設計、街頭綠地景觀設計等幾個階段性的課程設計。校園局部景觀改造包括校園國旗廣場、教學樓及圖書館旁的休閑小綠地,這一階段既需要教師的輔導,又需要學生的互動參與。在帶領學生現場踏勘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到達現場的第一感知記錄下來,并要求學生將這一感受表達在改造設計中。現場踏勘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具備尺度概念,另一方面原始場地測繪圖紙的繪制可以讓學生了解景觀要素的構成、人流方向與場地出入口的關系、使用者需求與場地空間結構之間的關系等。隨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第一感知對場地進行分析,確定改造內容,明確改造設計的重點,并提出改造方案。3.設計創意景觀設計課程中屋頂花園設計、別墅庭院設計、街頭綠地景觀設計都屬于小尺度的景觀設計,面積由小到大,難度由淺入深。在這一階段,教師應鼓勵學生自選設計風格,自定設計主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感興趣的設計內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比如在參觀成都寬窄巷子、錦里、太古里等具有成都特色的場地以后,有些學生對井巷子的城墻印象深刻,提取出城墻磚這一元素,通過磚的色彩、型體、質感、歷史來推導設計主題。4.成績評定課程最終的成績評定環節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一個過程。成都藝術職業學院的課程成績由三部分組成,考勤成績占10%,平時作業成績占30%,期末作業成績占60%。評定方式采用教師評分和學生互評相結合。同時細化評定標準,包括資料收集、設計理念與設計說明的闡述與寫作水平、工作量飽和程度、設計創意水平與創新水平、圖紙規范與齊備程度、表現技法(繪圖技術)水平等子項目。結語新世紀合格人才的培養要求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全面素質的提高結合起來,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轉變,也是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高職教育的課程改革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應將學生的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相結合作為課程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創造。
環境藝術設計論文3
摘要:隨著環境破壞和污染的嚴重,生態保護成為熱議話題,生態文明觀指導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也為大眾所關注,筆者結合時代要求,介紹了生態文明觀的內涵和要求,闡述了室內和室外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希望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生態文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
生態文明強調生態系統的平衡,要求人類站在生態系統的整體看待自身地位,尋求與動植物等生物群的和平共處,因此,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之時,必須要脫離人類主體地位,尊重周圍環境和生物群,保證其正常生活,減少人類活動對其的影響,在此種精神之下,要求環境藝術設計以環境為重,尋求與生態的平衡,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尋求發展。
一、生態文明觀的內涵
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工業文明的進步以及社會生活的變遷對生態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災難,身處其中的人類亦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生存與發展均陷入困境。在此種情況之下,生態文明觀應運而生,生態文明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體現,生態、環保、可持續是生態文明的內涵,這種價值觀和發展觀是對人類發展過程的引導和限制,其具體要求是:共同參與,強調主體的廣泛性;加強監督,強調國家的監督和保護;在節約能源、控制污染、防止破壞的同時盡力修復,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創建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觀的提出對于改變人類觀念和行為都有著極大的意義,將其與環境藝術設計結合,能夠進一步促進這種改變,加快其實現進程。
二、生態文明觀下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
1.空間規劃
首先探討生態文明觀之下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空間設計是室內設計的第一步,生態文明觀的指導下,室內空間的合理規劃理念是合理、舒適,空間的構架必須要與建筑結構相適應,這樣可以使得裝飾過程更為簡便,節省改造結構的額外過程,同時也能夠減少帶來的污染。室內設計要考慮建筑結構和后期裝修以及使用的便利和舒適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室內設計絕不僅僅是建筑內部因素的考慮,室內與室外設計雖然屬于不同領域,但實際上確是一個整體,統一于建筑物及其周圍環境,因此室內設計必須要考慮建筑及環境,使得室內設計與整體環境協調。此外,盡量通過合理設計來減少后期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污染和浪費現象也是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需要考慮的內容。
2.材料減省
室內設計著要合理控制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減少裝修材料的使用,現代室內設計往往過分依賴裝修材料,導致室內裝修大多使用化學材料,不僅耗費了大量化學材料,對于環境和資源造成較大的壓力,而且化學材料使用過多也不利于人體健康。室內環境是人類居住的場所,大量的時間都需要待在室內進行生產生活,因此,舒適健康的環境是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設計者在設計時,要銳意創新,尋找節省材料的方式對室內進行裝修,在保證舒適的情況之下,減少材料的使用,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尋求自然與人的和諧。在生態文明觀下,室內裝修要堅持可持續發展,使用綠色材料,堅持節約、簡約的風格。
3.無害材料
在堅持節省材料之時,更要選擇環保的材料進行室內設計和裝修裝飾,環保系數高的材料對人體健康有益,并且環保材料能夠減少甚至免除化學物質的釋放,使得室內環境安全無害。在選擇時,可以側重自然之物,尤其是綠色植物,例如竹、藤等物,不僅能夠舒緩壓力,還能夠吸收有毒有害物質,凈化室內空氣,天然材料的使用對于室內環境具有較強的改造作用,除此之外,還應盡量減少諸如人造板、漆等化學合成物,使用天然木板或者含有毒有害物質較少的裝修材料。在選擇之時,必須要牢牢把握標準,選擇達標的材料,避免有害材料帶來的傷害。生態文明觀下,強調人體的健康和環境的自然,尋求人與環境的和諧,最大程度上保證舒適和健康。4.保護環境保護環境是生態文明觀的重要理念,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時,要以環保為目標,主要是對于廢棄物的處理。對待裝飾裝修過程中的廢棄物,要盡量回收利用,對于材料散發的有害氣體,可以利用綠色植物或者其他手段予以吸收,對于裝飾裝修過程中產生的剩余材料,要回收利用。無法使用的廢棄物,要進行回收處理,實踐之中,一些設計者對于產生的廢棄物置之不理,運至一處后放任不管,這實際上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廢棄材料置于自然之中,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可能對空氣、水、土等自然因素產生嚴重污染,這是對生態文明觀的極度悖逆,室內設計必須要對廢棄物進行妥善處置,結合環保和生態要求,避免污染和破壞。
三、生態文明觀下的室外環境藝術設計
1.合理利用土地
現代社會中,可利用土地資源是十分稀缺的,尤其是要保障建設用地與自然用地平衡的基礎上,因此,室外環境藝術設計的首要目標,便是合理利用土地,這也是生態文明觀的重要要求。合理利用土地,首先要考慮建筑的合理布局,避免占地面積過大或者間距和間隔不合理導致的土地資源浪費。其次,要合理利用小塊土地和邊緣土地,結合生態文明觀的要求,在這些區域可以建設小型綠地,種植花圃或者草坪,增加綠地面積,綠化不一定要成片規劃,邊角綠化也是重要環節,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有重要作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擴大了綠化面積。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環境之間的協調和結合來合理利用土地,提升利用率,例如綠地噴泉,既解決灌溉,又美化了環境,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同時,利用自然資源的組合搭建自然的生活環境,減少人為的干預。
2.尊重動植物自然屬性
動植物有其自然的生活軌跡和生活方式,堅持生態文明觀,就需要在進行室外環境藝術設計之時,盡量減少對于動植物的破壞,尊重其自然屬性,使其成為景觀設計的特色。例如,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之中,植物花草屬于必備之物,然而大多數植物都是后期栽種,如果在環境之中生長著植物,則不需移動,可依據其生長態勢設計綠化,使其融入設計的綠化之中,成為景觀特色。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建筑均是依山而建、環水而成,與自然親近,與環境融合。因此,在室外設計之時,不改變早已形成的生態環境,保持自然特色,不僅增加了設計的天然成分,還能夠節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室外環境藝術設計的最大特色便是與環境融合,隨著環境質量日益下降,生態文明觀指導下的環境藝術設計必然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因此,盡量減少人為活動的痕跡,尊重自然屬性是必然趨勢。
四、結語
希望筆者的研究能夠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有所啟發,使得更多的設計者能夠在生態文明觀念下進行設計,加強創新,以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為重要使命,合理設計和構建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也希望更多專家能夠重視生態平衡,對此加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王子瑋.關于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探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12):3-4.
[2]戴珊珊.論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xx(6):287-289.
[3]湯少哲.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xx(7):130-133.
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論文 篇1
摘 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應具備的素質,然后從兩個方面提出了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策略:轉變教學觀念,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寬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領域。
關鍵詞:
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素質;教育
一、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應具備的素質
1、素質的內涵
所謂素質,是指人在先天稟賦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所形成的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比較穩定的基本品質,它是能夠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外化為個體的一種行為表現。素質教育,就高等教育來說,就是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具體而言,素質教育應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及專業技術業務素質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是方向、是先導,應放在首位;文化素質是基礎;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是條件;專業技術業務素質是本領。
2、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應具備的素質
環境藝術創造的關鍵在于構思,構思是其設計創作的靈魂。作為一個合格的環境藝術設計師,要養成勤于構思的良好習慣。通過四年的大學學習,學生應該把握“由外到內”和“由內到外”進行構思的方法,使其設計對象的外部環境、現場條件、空間布局 與其使用功能、技術、經濟、美觀要求等能有機結合,并能在繁雜的設計關系中,化不利的制約條件為有利的構思契機,從而激發出設計創作的靈感。同時,能夠運用歷史的、民族的、地方的建筑形態和文化特征,對其設計對象進行“歷史文脈”與“文化意境”方面的構思。第三,能從結構帶來的空間形象及其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以及技術特征等方面來進行設計構思。第四,能利用設計藝術形式美的創作規律,創造出有時代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形象。
環境藝術設計融入茶元素畢業論文
大學生活將要謝下帷幕,眾所周知畢業前要通過最后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比較正規的、比較重要的檢驗大學學習成果的形式,那么你有了解過畢業論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境藝術設計融入茶元素畢業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
近年來,為了提高環藝造型結合下的空間互動性和場所藝術性,環境藝術設計開始吸收中國傳統元素。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認識度較高的優秀文化所包含的元素非常之廣。茶樓、茶企和茶文化場所的環境藝術設計都有茶元素的體系。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環境藝術設計融入茶元素造型結合的發展現狀及優化策略。
關鍵詞:
環境藝術;茶元素;造型;茶館;傳統文化
1 茶文化背景下的環境藝術設計現狀
我國環境藝術設計起晚較晚,但是發展迅速,如何在環藝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特色元素成為很多設計師研究的重點方向。環境造型、裝飾品造型、裝修造型等都可以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打造符合中國特色的藝術設計之路。
1.1 茶文化下的環境“關系藝術”
“關系藝術”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法國評論學者提出的,其對藝術設計的理念突破了以往的固定模式,強調環境設計中元素與制作人、元素與社會以及元素之間的發展演變和公共互動。基于茶文化背景下的環境“關系藝術”設計,設計者以茶為綱,將茶元素不僅僅是單一的在設計場所中安排某個“物件”,而將茶元素的“互動觀感”和“歷史演變”呈現出來,讓人能夠直觀感受到環境藝術設計與這個社會甚至與顧客的關系。例如,西安地鐵線路的地鐵公共空間里,就將茶畫、茶花和茶詩作為茶元素裝飾在地鐵過道中,讓人能夠直觀地從茶元素中感受到中國的社會變遷;在中國蕪湖金絲茶企業的茶企大樓中,設計師復原了歷代茶文化器具和近代的當地茶葉銷量表,經過加工設計后裝飾在茶企大廳中,讓人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中國古代到現代茶具藝術的發展,當地人能夠通過當地茶葉銷量看到改革開放后家鄉的繁榮復興過程。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論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淺談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摘要]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進步,人們對于生活水平要求不斷提高。其中人們對于工作、生活的地方愈加嚴格要求,主要體現在環境藝術設計上。環境藝術設計不斷提高水準是人與社會共同發展的體現,文章將根據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分析現在和未來的設計要求與發展趨勢。
[關鍵詞]
環境藝術設計;以人為本;視覺服務
環境藝術設計已成為當今設計師研究課題之一,是環境設計當中的必然過程。做好環境藝術設計,不僅可以在視覺上為人們帶來美麗的景觀盛宴,更可以為人們提供舒適便捷的生活與工作空間。當然,只有在深入了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才能做出優秀的環境藝術設計。
1環境藝術設計的含義
環境藝術設計的定義:環境藝術有著寬廣的內涵,其是藝術設計的一個集成系統。在狹義上,環境藝術設計的對象主要指建筑物的空間與環境,其中包括建筑物的`室外環境,如綠地、人行道、景觀等一切為了美化環境而設計的“藝術品”,還應包括“偶發藝術”“地景藝術”等。從廣義上講,環境藝術設計還包括家具、照明、軟裝飾等一切為美化室內環境而存在的物品。①文章所指的環境藝術設計既包括室外環境又包括室內環境的組織規劃、物品布置與配置等。環境藝術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巧妙地將室內外建筑烘托出個性、創新、與眾不同的、使人喜愛的氛圍。簡單來說,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需要花費工夫的實用藝術學科。
實踐課程教學環境藝術設計論文
一、基于校企合作為基礎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崗位性實踐課程體系的提出
1.什么是綜合性崗位實踐課。“綜合性崗位實踐課程”是在高職專科學生完成兩年通識基礎課及專業課之后,在學生正式進入企業實習前插入的一個周期為三個月,由學院教師及企業管理者(或設計師)共同管理、教學的由一門或幾門課程構成的課程組。課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認知階段與實踐操作階段。
2.綜合性崗位實踐課程的目的與作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綜合性崗位實踐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將學生從學校環境下的課本內容對接到企業環境下進行崗位性(任務)項目訓練,使學生認識企業,了解企業工作流程及管理運作方式,熟悉企業行業規范,進而有效提高學生職業崗位能力,讓學生在專業就讀期間即可直接獲取相關經驗、熟悉了解崗位性質、特點及技術要點,有效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與崗位能力。綜合型崗位實踐課程的開設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赴企業實習,綜合性崗位實踐課程更多的是起到橋接的作用,為學生積累能夠跨入企業門檻的初步實踐操作經驗,熟悉企業環境,適應未來崗位要求。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綜合性崗位實踐課程的組織構建探索
1.崗位實踐課管理體系的組織與構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綜合性崗位實踐課程采取“一對多”的形式,即在一個時間段內,校方與多家行業企業簽訂課程協議,同時開展崗位教學。課程的構建離不開企業,企業的參與是整個課程體系的靈魂,因此在課程的管理與組織上,企業不但要全程參與而且要扮演主要角色。但是課程的組織過程中,又不能帶給企業過多的其他管理性負擔,使企業能夠專注于學生技術的灌輸和操作的培養,為此在管理與組織模式上要采取“A+B”雙負責制的模式,其中A代表校方,B代表企業,各方在教學過程與實踐管理中各派出一名教工/員工,共同管理一個20~30人的自然班,“A+B”的模式貫穿整個課程體系的始終。企業員工是主要角色,負責對學生的培訓、指導、分配崗位與任務等工作;校方指導教師則負責學生的出勤、組織、協同考核等工作,配合企業對學生進行管理。通過“A+B”雙負責制的模式發揮出了學校與企業的各自優勢,企業可以從繁重的教學組織中解脫出來,直接對學生進行技術性培訓,而校方則可以發揮自己的組織優勢,在最大限度保障學生安全的同時,使學生深入到崗位一線進行實踐性訓練;同時也迫使教師由課堂走入企業,接受企業環境的熏陶,也推動專業教師向綜合型雙師轉變。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制教學論文
1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施“項目制”教學的具體應用
1.1選定具體項目,明確具體的項目任務
課程負責人在選定項目的這個環節中應該組織團隊中的教師以及行業內專家共同組成一個評審小組,結合具體的人才培養方向選擇、確定一個合適的實施項目,同時應該共同討論、分析項目和課程教學的有效切入點、結合點及其可操作性。其次,應該將課程組織具體細化到每一節課程中,明確每一節課程的質量要求以及課程實施的階段性目標,具體應該包括時間安排、具體要求、主要內容以及項目實施目的等相關內容。根據第三學期該課程的培養要求表明:根據項目流程采用“項目制”教學方法認真完成設計項目,指導學生基本上了解、掌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流程,如項目設計需要的知識以及技能、項目設計過程等,盡量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為此,在第3學期可以設計以下兩個實訓項目:第一個項目——“城市住宅景觀規劃設計”;第二個項目——“城市綠地景觀測繪及規劃設計”。
第一個項目的要求如下:
(1)以PPT的形式說明住宅小區以及設計項目的調查情況。
(2)整個住宅小區景觀規劃設計主要包括1張總平面圖、2~3張設計分析圖、設計說明、3~4張剖面圖、2~3張分區平面圖、3~5張透視效果圖、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分項設計簡要說明以及分項設計意向建議。
(3)版式設計制作。
(4)設計概念模型設計。第二個項目的要求如下:
(1)項目測繪手繪草圖。
淺析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及價值的研究分析論文
一、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原則
為了真正實現現代環境設計的功能需求和價值體現,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在創作時必須遵循幾條基本的原則。
1.注重整體規劃思路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除具體的實體的元素外,還涉及到大量的意識、思想等方面的理念,可以說環境藝術設計是物質和精神的一大融合,必須從整體上進行通盤考慮。從我國古代環境設計看,其注重周邊環境的營造和融入,深刻體現了環境設計中的整體規劃思想。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要充分運用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讓其有機融合,可以說整體和諧的原則就是要強調局部構成整體,不做局部和局部簡單的疊加,而是要在做好局部的同時具有一個總體而和諧的設計理念。從更高層面上講,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整體規劃原則,更要體現人和環境的一種融入與共生,使兩者做到相得益彰。
2.堅持科學發展模式
在今天人類大肆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科學發展越來越得到人類的高度重視。從本源上講,我們開發和利用自然是為了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生活環境,但過度的開發和無節制的濫采,不僅僅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損減,更多的是使不可復現的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科學發展的原則,是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必須真正落實到“綠色設計”和“可持續發展”上。在被人為設計的過程中,環境不光要供現代人使用,更要為子孫后代所運用。從具體的.地域環境設計或室內環境設計看,除了低碳環保元素的要求,還要注重材料本身的健康和使用壽命,要體現環境設計的前瞻性和可預見性,不能因為一時的美觀和實用,而有損長久的生存和發展。
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大學生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甘肅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實踐類課程存在問題調研,提出實踐類課程改革目標。最終總結出教學改革具體措施需要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推廣開放式實踐教學類型;實現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造力、創新力四個方面。
關鍵詞:甘肅;實踐課程;教學改革
一、普遍存在的問題
甘肅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自開設以來,實踐類課程長期存在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能力弱、專業特色不鮮明、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問題1。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理念滯后、平臺缺乏、教學方法陳舊、行業需求的針對性差。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創新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理念2。以立體化的方式建立專業實踐類教學體系。
二、實踐類課程改革目標
立足甘肅高校大學背景,深扎地方文化土壤3,嘗試獨創一種“課程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造力、提高學生積極性”三位一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題以提高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高,探索走出了一條甘肅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實踐類課程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特色之路。
三、具體措施
甘肅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類課程教學改革確定“科、藝、技緊密結合、培養學生創造力、提高學生積極性、本土文化內涵4、先進信息設備”的實踐教學目標。1.全面推廣開放式實踐教學類型打造“以實踐類課程教學大綱為基礎、以環境藝術設計專題為特色、以專業創新為突破”的開放式實踐教學類型。積極培育師生的專題特色實驗項目,比如城市交通景觀設計、高速公路水保綠化設計、生態綠地設計、海綿城市規劃、河洪道改造工程、城市廣場設計、風景園林設計、室內居室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結合各級大學生實踐創業創新項目,提供創新性實驗服務。引導鼓勵大學生參加創新實踐項目,如甘肅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甘肅省大學生創業大賽的項目基礎孵化工作;結合專業學科競賽,提供技術服務和平臺支持。2.實現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式推行“以案例教學為基礎、以校企合作教學為引領、以特色教學為亮點”的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式。以案例教學為基礎: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對于設計作品的案例評價既有功能尺度又有審美之維5。以案例為核心,通過實驗數據分析特點,實現基礎數據的歸納總結。以校企合作為引領: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類課程《畢業實習》為例,構建藝術類專業實踐類課程校企合作培養體系。采取“實際工程項目設計”的教育方式,學校積極簽訂環境藝術設計實習基地,以課程整合為龍頭,校內外的資源實現多元整合。強化實踐環節的適用性和商業性,讓實踐成果接受實際的企業檢驗和商業考核6。以特色教學為亮點:以蘭州交通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類課程《模型制作》為例,課程選擇四大模塊:交通景觀模型、地域景觀模型、設計院實體項目、世界名園。依托工科大學背景突出辦學特色,選擇交通景觀模型模塊;體現本土地域文化,如黃河文化、絲路文化、始祖文化、彩陶文化、敦煌文化;選擇地域景觀模型模塊;符合畢業要求、重實踐選擇設計院實體項目模塊;為加強專業課程培養計劃課程連貫性,考慮先修課程《中西方園林藝術》、《景觀設計》、《園林工程》等選擇世界名園模塊,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經典名園空間、節點、序列等問題深入學習。3.培養學生創造力、創新力把握實踐類課程與各項畢業要求的關聯度,設置理論、技法、工具、制作等多方向課程,特別注重設置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7。以《設計實訓》課程為例,采用學生團隊模擬競標現場模式,合理時間安排與制定計劃,制作設計項目時間計劃表。學生通過解讀設計任務書、強化調研能力。通過輔導學生對場地現場測量,調查問卷分析,提出設計場地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強化學生生態分析與評估能力。通過模擬專家評審會,鍛煉學生分析鑒賞與評價能力。依托甘肅高校優勢,發掘地域文化亮點,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凸顯地方文化特色的創新實驗項目,增強實踐教學效果,構建特色實踐教學平臺。
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分析論文
摘要:環境,影響著人們的心情;影響著人們的身體素質水平;環境也影響著一個人的心態。可以看出,一個人所處的環境,直接影響著這個人的身心發展。因此,人們對于自己居住的環境有了更多的要求和追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并且在設計中,以實踐為主,進行改革。因此,本文闡述了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與作用、在實踐過程中遵循的原則、以及存在的問題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實踐為主
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苛刻要求,給了環境設計專業人員很大的動力。環境藝術設計包括城市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等具體專業,由于專業性、藝術性較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強化專業知識結構,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
一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改革的意義與作用
實踐,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的重要,對學生起到了積極性作用。只有讓知識在實踐中運用,才能使知識產生力量。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結合實際,讓學生了解人們對生活環境的具體要求。因此,學校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改革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以實踐為主,讓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更好的設計出適合人們居住的環境來。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求知的態度
學生參加到實踐中去,對于環境的熟悉度增加,對于學生培養自己認真求知的態度起到了積極性作用。在理論上學習,在理論中設計中,學生不可能投入全部的心思,沒有人喜歡枯燥無味的學習。但是以實踐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改革,讓學生更加的認真,尋求更好的居住環境。
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環境質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為了尋求對環境的改善,對環境藝術的設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研究主要是指通過對改善和創新的方式對環境藝術進行設計,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造成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環境藝術;生態性;安全性;舒適性
生態性在不同行業有著不同的看法,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理念是指人們需要遵守自然界本身的發展規律和自然原則,對人們居住的環境和住房的構造進行藝術性的設計。但當今的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大部分地區都應該加入到保護環境中來,應清楚地認識到環境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所以生態理念在環境設計中的運用中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們應該改變傳統的設計觀念,把生態理念融入到環境藝術設計中來。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內涵
生態設計主要是指通過綠色設計的方式或者生命周期的設計理念來實現環境藝術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危害程度,在設計過程中堅持持續發展的循環觀念。要想實現生態在環境設計中的良好應用,必須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應該考慮到人的本性,環境藝術的根本任務主要是實現為人們服務的功能,通過對環境的設計來提高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精神生活。主要實施的內容是在設計中找到設計理念和自然環境的融合,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的情況下,來實現對環境的保護功能。其次,在進行設計時,需要保持設計理念的整體性,環境藝術設計應該以保護環境為基本出發點,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1。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分析論文
摘要: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發展對環境和自然等造成的影響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環境藝術設計不僅關系到人們的居住條件,而且對環境和自然資源也具有重要的影響,要想實現人類和自然地和諧發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具有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環境藝術設計與生態理念的關系,并對生態理念的實際應用策略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生態理念;關系
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同時,也對生活環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造成空氣污染、水污染環境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因此,人類與自然地和諧級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眾多人共同關注的話題,也是大家的共同任務。而在環境藝術設計時,針對人居環境進行相應的規劃,使其與自然和諧共生也顯得尤為重要。而生態理念的導入,則有利于有關人員在城市布局中靈活運用,在使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優良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倡導著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
一、環境藝術設計與生態理念的關系
首先環境藝術設計是針對人類的居住環境與自然環境等的結合而進行一定的設計,同時融入藝術氣息,將人類的審美觀念充分發揮,使城市的基礎公共設施等在合理布局,營造優美、便利的城市生活環境,同時,保持一定的美感。其次,生態理念需要再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的同時,始終將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放在重要的.地位,在對有關環境因素進行利用的同時,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保護,使其在人類經濟水平不斷進步的同時,使資源利用得以優化,進而維持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導入先進的生態理念,有助于在打造健康城市的同時,維持城市建筑、人文精神、自然環境三者的和諧共生,避免資源的閑置或者浪費,同時,將環保、節能的現代化理念代入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去,進而實現社會的文明、和諧以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