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營銷學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國際市場營銷學論文1
一、高校市場營銷教學的主要問題
(1)未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在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因子,二者之間的地位應當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市場營銷課程主要采取大班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多是組織開展標準化、統一化的灌輸性教學,教師成為了市場營銷教學的主體,學生只能圍繞著教師的授課內容開展被動式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自主學習和互動探討的空間,導致很多學生喪失了對市場營銷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習效果不佳。
(2)對實踐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一些學校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程教學的教材體系建設嚴重滯后。有的學校雖然選用了實踐教材體系,但是照搬照抄其他學校的教材體系,沒有做到與自身教學需要和市場需求的充分適應,導致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
(3)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氛圍和授課環境不夠理想。
很多高校學生對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存在著很強的功利心理和浮躁心理,這與高等院校的教學評價機制有著很大的關系。目前的專業教學與評價機制,主要是通過閉卷考試的形式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這顯然無法對學生的營銷專業素質和能力進行全面、科學的考核。即便閉卷考試具有很大的公平性,但它畢竟只是一個終結性的評價,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學生對整個市場營銷課程學習的全過程,也容易助長高校學生的應試心理。同時,高校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多是限制在校園教室內,沒有營造出企業化、實戰化的授課環境,市場營銷課程的專業學習氛圍不夠濃厚,限制了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能力培養的市場營銷教學策略
(1)增強學生在市場營銷課程學習中的自主意識和主體意識。
由于市場營銷課程的課時是相對有限的,教師的單向教學并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營銷能力,所以很多學習活動需要學生在課上、課下自主開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在市場營銷課程學習中的主動性。具體而言,要善于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偏好、興趣習慣等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對市場營銷現象、市場營銷問題進行主動思考,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空間,幫助學生掌握正確而有效的營銷方法,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提高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
高校在設置和建設市場營銷實踐課程體系時,要堅持以能力為本位,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素質為主線,其中的能力不僅包括市場營銷方面的專業技能,還應當涵蓋職業道德素質與行為能力、創新思維與表達能力、集體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等。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市場營銷實踐教學,還要正確處理好實踐課程教學與理論課程教學、必修課程教學與選修課程教學之間的關系,做到與就業需求的緊密結合,有效完成市場營銷教學與崗位能力、崗位標準的無縫對接。
(3)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與授課環境。
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和積極的思維引導來確保優質的課程教學氛圍和授課環境。如在市場營銷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將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分別設計營銷策劃任務,小組內的學生可以分別承擔營銷總監、區域經營、市場專員、消費者等角色,在近似真實化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容易被激發出來,對專業能力的鍛煉養成也更加有利。
(4)創新教學評價機制。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在市場營銷教學改革中要重視教學評價機制的改革與創新。一方面,要建立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形式,對學生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表現出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技巧以及作業完成狀況等進行綜合考量。對學生課外實踐的考察,則是針對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團隊意識等進行重點考核,最終形成卷面考試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建立過程、結果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既要重視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的評價,也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與評價,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及時的查漏補缺,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提升自身專業綜合素質,從而在未來的營銷工作崗位上更具競爭力。
三、結束語
總之,能力視域下的高校市場營銷教學改革,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自身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正確發揮教育引導職能,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通過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增強市場營銷教學的互動性、趣味性和開放性。正確處理好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關系,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進而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
國際市場營銷學論文2
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策略研究
[摘要]在教育學的發展過程中,教育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想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必然要遇到形形色色的阻力與困難,就必須要講求方法、技巧,教師如何運用合理的方法、策略,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教學策略;課堂;多媒體;第二課堂
一、國際市場營銷學課堂教學策略
1.課前教學設計。(1)教材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選擇和使用:首先教師對每學期教材的選用、教學進度和內容的安排,應該有一個詳細的計劃,既要報教學主管部門,又要課前告訴學生,使學生心中有數,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其次老師課前必須認真備課,吃透教材,對教材內容融會貫通,在教學中做到“基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師可從相關書籍、雜志、互聯網中收集豐富的資料,結合自身的理論研究,形成與各章節內容相銜接的實戰指南或案例。(2)語言設計。首先要確立目標,讓學生全神貫注,有所感悟和啟發,從而產生共鳴;其次老師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話怎樣講,講的先后次序,俗語、成語的應用,語速的快慢,讓語言增添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3)案例設計。案例教學是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經營管理案例,讓學生去分析、思考,并拿出自己的實施方案,在全班進行討論,分析其方案的優劣,最后得到計劃完善的方案。案例教學能鍛煉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需教師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查閱、下載、整理、分析資料,設計問題,提示連接,討論引導,分析評價,最后總結等。(4)分析設計。邏輯分析法,按邏輯的先后順序分析問題;開放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既要講學科內容的成熟和系統面,也要引進科學研究的內容,引導學生探索的精神,增強他們的求知和參與欲望,把學生從心理上被動學習的定位中解放出來;批判式教學法,針對社會關注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熱點問題,收集整理后,在課堂上交給學生去討論、分析,得出結論。(5)提問設計。老師在講課中可采用自問和自答的方式;也可老師提問,請同學們來回答:或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問,請老師和同學回答。“學問”起源于“學習、問難”,知識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問”出來。
2.課堂教學設計。(1)心理設計。教師在上課時的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心慌、不著急,情緒穩定、放松,有備而來。(2)時間設計。兩節課100分鐘,老師應計劃好,講幾頁教案、幾個問題。一般兩節內容要正好是一個大的或小的體系,有一種完整感。(3)作業設計。講完課后要布置作業,作業設計最好是書上沒有、無標準答案,但又是我們講過,需要學生查找資料,經過思考才能完成。沒有標準答案的作業、習題,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尋找新的解題方法和更好的答案。
3.課后教學設計。(1)輔導設計。課后輔導方式很多,可安排專門時間進行答疑、可有針對性地答疑、可針對教學中的熱點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搞專題輔導、可通過互聯網進行互動式溝通等。(2)參與學生組織的各種專業性活動。學生很歡迎教師參加他們組織的專業性活動,即可給予指導,又可與學生溝通融洽雙方關系,還可樹立教師形象。(3)考試設計。國際市場營銷學是致用之學,在考核方式上適合靈活多變,例如:閉卷考試試題形式應多采用原理應用、案例分析等,評分時,只設評分原則,不設標準答案,只要學生分析過程正確,分析結論與原理或案例背景相符,即可得分,有創新點和獨特見解的,還可加分;論文形式的考試,命題可以從與課程內容有關的科研課程中分解出來,也可以學生自己建議考試的論文題目,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同時,也參與科學研究工作;口試考試讓學生抽題考試,鍛煉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口才、語言表達及應變能力;商業實踐考試,推銷實踐、營銷方案設計、廣告設計等,要求學生以團隊方式進行,撰寫調查報告,以報告內容評定成績。
二、國際市場營銷學多媒體教學策略
1.多媒體教學設計。(1)不搞形式,重視實效。教師在運用電教媒體前,應該清楚課程是否需要使用多媒體教學,用了之后可以達到怎樣的結果?這樣才能提高電教媒體的實用效果,避免資源浪費。(2)緊扣教材重點,避免喧賓奪主。多媒體通過音響、色彩、動態畫面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思維更加活躍。但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要適可而止,在需要多媒體展示的時候,以最合適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切不可隨意呈現,喧賓奪主。(3)把握尺度,適量運用。首先設計課件時老師應著眼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繁為簡,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不應將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圖片,生動活潑的動畫上;其次選擇媒體要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而定,且在適當的時候適量運用。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而是一味地使用電教媒體,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4)課件制作避免華而不實、硬拼亂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講求取材合適、用材得當,只有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達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教學環境的目的。(5)正確處理好教師與多媒體、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多媒體課件需要教師的制作與開發;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情況需要教師去把握;學生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去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要處理好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關系,不能心中只有多媒體教學工具,忽略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生緊密相結合,使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2.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如《國際市場營銷學》書中有許多企業圖表和海外公司的資料,用多媒體的方式可以快捷、清楚的表達出來,給學生更直觀的印象,更生動,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聽課效果。這一教學手段體系的運用,直接減少學生未來適應實際工作的磨合時間和心理準備,提高學生對國際市場的真實感受。
3.多媒體教學的不足。(1)適用范圍有限。所以采用多媒體之前要先考慮是否合適。(2)對老師的要求較高。用計算機做課件是多媒體教學的前提,對老師的計算機的熟練使用有較高要求,大部分課件或多或少都有問題存在,在課堂上又無法更改。(3)對學校的硬件和軟件要求較高。由于成本的問題,學校的大部分教師還是以普通教室為主,有多媒體設備的只是少數,應用設備的老師多數也只是一知半解,造成資源浪費。
三、國際市場營銷學與第二課堂教學策略
1.第二課堂的內容。(1)益智活動。征文、演講、辯論比賽等。可提高學生的組織、交際、應變、寫作、語言表達等能力,增強學生的信心、耐心和毅力,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2)邀請專家學者來校作演講報告。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激發學生學習實踐的熱情。(3)學生社團組織。增長學生見識,鍛煉學生能力,在學校與學生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關鍵在于組織、引導:首先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合理安排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其次要為學生組織活動創造條件;最后要主動承擔責任,避免一味指責,但也應讓學生找出原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2.大學的素質教育不能局限在校內,應走出校園,走向社會。(1)社會調查。社會調查可以發現新問題,并找到解決的辦法,還可以收集資料,發現新產品、新市場,為企業發展提供機會,為決策提供依據。(2)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使學生親身感受商業實踐活動,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論的認識。(3)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通過教學策略設計的理論探討與分析,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掌握系統化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有扎實的理論基本功;培養學生處理各種商務活動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有高度的責任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社會環境與國際形勢,有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力和創造力,有生涯規劃、團隊合作、應變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等。
參考文獻
[1]易良斌.“自主學習”模式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學科教育[J].20xx(2)
[2]胡志宏.分層遞進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學月刊[J].20xx(10)
[3]李紅編,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的智慧[J].20xx(8)
[4]聞小寶,創新,必須加強創造性思維訓練發表時間,湖北教育[J],20xx(3)
國際市場營銷學論文3
獨立學院將雙語教學方式引入教學中,但因學生基礎較薄弱且參差不齊,其實施具有難度。已有實踐顯示普遍實施雙語教學的效果欠佳。同時,國貿專升本學生英語底子更是薄弱,其不具有實施雙語教學的可能性,且大多經管類專業背景、市場營銷理論知識薄弱。基于此,本文論證了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分層次教學——即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背景來分班實施雙語或純中文教學——本三學生根據英語水平分成雙語教學班和中文較難教材中文授課班、專升本有市場營銷修習經歷的學生編入本三中文授課班、其余則采用中文基礎教材中文授課班。
對于獨立學院而言,有必要推廣雙語教學,但其推廣過程中必然遇到各種問題,如學生英語水平不夠以致影響營銷專業知識的掌握、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導致雙語教學模式測評差異較大等。同時,獨立學院的專升本學生,在修讀國際市場營銷課程時,也出現反應不一的情況。因此,認識和實施分層次教學尤為重要。分層次教學,即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本文擬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踐總結論證獨立學院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問題,并提出具體方案。
一、獨立學院國際市場營銷學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
對于獨立學院而言,雙語教學仍處于探索階段,本三學生和專升本學生又各有特點,因此,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有必要實施分層次教學。
(一)本三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和問題
雙語教學,即用母語和一種外語(通常指英語)兩種語言作為課堂用語進行除英語學科之外的其他專業性、知識性學科的教學。
1.本三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學院要凸顯自己的辦學方向,培養應用型人才,就必須在教學中體現其特色,尤其是對于國際市場營銷等重視實踐和應用的學科,更應該注重采用雙語教學模式。其次,通過雙語教學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與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是一致的;獨立學院屬于教學型高校,培養的應是社會急需的大量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而雙語教學的目的正是培養符合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良好外語能力的應用復合型人才。最后,在國際市場營銷課程上,獨立學院有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保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獨立學院也開始重視本院雙語教師的培養,引進英語水平高、學科知識強的復合型教師。
2.本三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實施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對誠毅學院國貿20xx—20xx級國際市場營銷學實施雙語教學的實踐中,筆者發現了一系列問題:
第一,獨立學院學生群體的素質、能力層次不齊。如誠毅學院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設在大三下學期,但經筆者了解,各班通過英語四級的學生只占少部分。也可以說,獨立學院的學生最薄弱的環節就是英語,學生相互之間的外語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國際市場營銷學專業性強,專業術語多,雙語課又要求學生能運用英語對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理解和闡述。對很多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此外,基于中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很多學生即使有一定的英語底子,卻不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這些因素都為雙語教學的開展帶來了障礙。
第二,教材選用存在困難。本人先后使用過李威和王大超編的《國際市場營銷學》、沃倫·基坎所著、傅慧芬所編的《全球營銷學》。前者是國內雙語教材,對于本三學生學習國際市場營銷學的專業知識沒有難度,但對于培養學生使用英文學習理論、分析案例和撰寫商業策劃方面,有較大欠缺。后者是純英文教材,有標準的英文表述,但有學生反映教材偏難、閱讀起來心有余力不足,且教材案例偏舊、與中國有脫節。因此,國際市場營銷學雙語課程在教材選用上存在難度。
第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欠缺。在之前對于國貿20xx-2011級國際市場營銷課程采用雙語教學時,本人采用英文原版教材、60%英文授課,學生接受程度出現較大差異。其次,相對而言,國際市場營銷學課堂用語比較專業和復雜,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而言很難理解。學生大多反映不能聽懂或理解老師講授的知識,只能依靠教案來幫助理解,如果教案還是難以理解的話,學生對雙語課的興趣和信心就大打折扣。雙語教學不僅沒有起到優化專業學習的作用,反而成為了專業學習的絆腳石。
第四,期末考核存在爭議。爭議主要體現在試卷中英文出題比例上。從本三國貿20xx級到20xx級,期末試題的英文使用比例經歷了50%—100%—60%的變化,答題要求也經歷了英文出題英文答題—英文出題中文答題—英文題目中/英文答題的模式變化,學生評價不一。雙語教學的考核值得今后在理論和實踐中進一步探討案。
(二)專升本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對誠毅學院國貿20xx—20xx級專升本國際市場營銷學實施教學的實踐中,本人發現一個明顯的問題,即學生在專業來源上頗為豐富,橫跨理科、工科和文科,學生大多沒有學過經管類的先修課程。而在學習國際市場營銷課程時,經常需要用到經管類課程特別是市場營銷課程的知識,因此,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期末成績不大理想。此外,基于中國傳統的專科教學模式,很多學生懼怕看書、存在死記硬背的現象。這些因素都為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的開展帶來了障礙。
可見,對于本三學生,如果一味地強調全面雙語教學,則不利于其對知識的掌握;而對于專業經歷、基礎不一的專升本學生,一味地強調同班上課,也不利于知識的吸收。因此,有必要實施分層次教學。
二、獨立學院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分層次教學的優勢和面臨的挑戰
獨立學院國際市場營銷學分層次教學可以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做到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當然,其實施面臨不少挑戰。
(一)獨立學院國際市場營銷學分層次教學的優勢
1.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
在國際市場營銷學雙語教學中,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和失去信心,而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覺得過于簡單。另外,在獨立學院國際市場營銷中文教學中,也有類似問題,已修讀過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同學覺得深度不夠,未修讀過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學生,則覺得理論和案例都無從下手。實行分層次教學后,這些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學生可以自然融入到不同層次的學習中去。
2.因材施教
在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習目標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與教學模式。教師在備課、講課、輔導等各個教學環節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目標分層授課,分層輔導,分層考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提高教學效率
在國際市場營銷課程雙語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得同時兼顧大部分學生、英語能力十分突出的學生和英語基礎較差的實際情況,備課任務重而效率不高。實行分層次教學后,教師則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計劃。因為各個層次的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較齊,學習目標一致,老師對學生的整體情況也容易把握,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樣,在國際市場營銷課程中文教學中,情況也類似。
(二)獨立學院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分層次教學面臨的挑戰
1.教師的理論水平亟待提高
分層教學設計要求教師教學必須做到整體把握,高屋建瓴,才能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在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分層次教學上,要求教師有良好的英文功底、理論知識,以及能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群體的能力。可見,教師應注重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實施分層教學。
2.教師之間的合作意識需加強
分層教學設計,任務較重,教師之間的合作尤其重要,而開展集體備課有助于實現智慧和資源共享、彌補教師獨立備課的不足,保證質量。但是,由于集體備課開展的力度還不夠大,每個人對分層教學的思想認識不同,合作交流、打造和諧的團隊還尚需時日。同時,分層次教學對學校教學管理也提出較高要求,使教學管理人員工作量加大,如統計英語過級情況、組織英語水平考試以及進行課程和學分管理等,需要教學管理人員有細致、耐心的作風,以便配合好專任教師。
3.對學生的研究還不夠
研究學生與研究教材,是進行分層教學設計的關鍵。但我們對學生了解的程度遠遠不夠,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專業功底、邏輯思維、性格、興趣愛好等缺乏了解。因此,應多搜集學生相關資料,多了解學生,多與學生交流,研究其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獨立學院分層次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
分層次教學的主體是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班,按層次教學,層次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成功與否。為此,對學生進行分層要堅持尊重學生、師生磋商、動態分層的原則,教學中注重教學目標層次化、課堂教學層次化、布置作業層次化、考核層次化,結合學分管理和鼓勵措施,力圖使學生更多地往A層(雙語教學群體)流動,以促進雙語教學的發展,同時保證大多數學生能掌握和運用該課程知識。
(一)學生層次化
學生層次化體現在授課和編班上。實施分層次教學,設置不同的學習要求,才能創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層次教學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學要求的劃分是分層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即教學目標層次化。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入學方式、英語基礎和市場營銷專業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將學生依下、中下、中上、上分為A、B、C、D四個層次:A層是本三中通過英語四級或未通過四級但通過英語水平測試的的學生,即英語底子較好能有效接受雙語教學的本三學生;B層是本三中未通過四級、未通過英語水平測試的學生,即文化素質較好但英語稍欠佳的學生;C層是專升本中有學過市場營銷的、有一定基礎的專升本學生,即能相對輕松學習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專升本學生;D層是專升本中未學過市場營銷的學生,即專業底子薄弱的專升本學生。其中,A層學生運用雙語教學模式,B層和C層學生采用中文授課模式和難度較大的中文教材,D層學生采用難度較低的教材以及中文授課的模式。
(二)考核和激勵方案層次化
國際市場營銷學雙語教學班(A班):雙語出卷,難度系數0.4,獎學金評定中成績系數設為1.2,即雙語考卷成績80分相當于96分;
中文授課、中文教材難度較大的班(BC班):中文出卷,難度系數0.4,獎學金評定中成績系數設為1.1,即考卷成績80分相當于88分;
中文授課、教材難度較低的班(D班):中文出卷,難度系數0.3-0.4,獎學金評定中成績系數設為1,即考卷卷面成績即為實際所得分。專升本中如果確有英語水平高的,也可考慮列入雙語教學班。
(三)教學管理配合方案
首先,需要教學管理人員能夠認真細心和愿意密切配合科任老師的態度。
其次,需要教學管理人員在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開課前的一個學期期末結束前,統計好需修讀該課程的本三學生中英語四級的通過情況和具體名單,已經通過的直接列入雙語授課班(A班)。對于未通過英語四級的本三學生,需在暑假開始后的一周內組織英語水平測試,并要求科任老師在一周內完成試卷的批改和成績登記,之后在一周內確定通過英語水平測試的名單并將其編入雙語班(A班)。其余本三學生編入中文授課、中文教材難度較大的班(BC班)。
最后,需要教學管理人員統計專升本學生的專科所學課程情況,如果專科階段已經修讀市場營銷課程的,直接列入BC班。其余專升本學生列入中文授課、教材難度較低的班(D)班。
【參考文獻】
[1]李益民.《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xx(10).
[2]張群卉.國際市場營銷學的教學方法探析[J].時代教育,20xx(29).
[3]茹莉.對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內容的探討[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05).
[4]楊楠.高校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xx(04).
國際市場營銷學論文
市場營銷專業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專業,以市場經濟基礎理論和市場營銷基本方法組成理論框架,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國際市場營銷學論文,供參考閱讀!
國際市場營銷學論文
一、高校市場營銷教學的主要問題
(1)未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在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因子,二者之間的地位應當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市場營銷課程主要采取大班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多是組織開展標準化、統一化的灌輸性教學,教師成為了市場營銷教學的主體,學生只能圍繞著教師的授課內容開展被動式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自主學習和互動探討的空間,導致很多學生喪失了對市場營銷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習效果不佳。
(2)對實踐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一些學校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程教學的教材體系建設嚴重滯后。有的學校雖然選用了實踐教材體系,但是照搬照抄其他學校的教材體系,沒有做到與自身教學需要和市場需求的充分適應,導致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
(3)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氛圍和授課環境不夠理想。
很多高校學生對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存在著很強的功利心理和浮躁心理,這與高等院校的教學評價機制有著很大的關系。目前的`專業教學與評價機制,主要是通過閉卷考試的形式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這顯然無法對學生的營銷專業素質和能力進行全面、科學的考核。即便閉卷考試具有很大的公平性,但它畢竟只是一個終結性的評價,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學生對整個市場營銷課程學習的全過程,也容易助長高校學生的應試心理。同時,高校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多是限制在校園教室內,沒有營造出企業化、實戰化的授課環境,市場營銷課程的專業學習氛圍不夠濃厚,限制了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國際市場營銷學的論文
國際市場營銷學的論文應該怎么寫?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
國際市場營銷學的論文篇一:
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策略研究
[摘要]在教育學的發展過程中,教育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想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必然要遇到形形色色的阻力與困難,就必須要講求方法、技巧,教師如何運用合理的方法、策略,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教學策略;課堂;多媒體;第二課堂
一、國際市場營銷學課堂教學策略
1.課前教學設計。(1)教材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選擇和使用:首先教師對每學期教材的選用、教學進度和內容的安排,應該有一個詳細的計劃,既要報教學主管部門,又要課前告訴學生,使學生心中有數,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其次老師課前必須認真備課,吃透教材,對教材內容融會貫通,在教學中做到“基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師可從相關書籍、雜志、互聯網中收集豐富的資料,結合自身的理論研究,形成與各章節內容相銜接的實戰指南或案例。(2)語言設計。首先要確立目標,讓學生全神貫注,有所感悟和啟發,從而產生共鳴;其次老師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話怎樣講,講的先后次序,俗語、成語的應用,語速的快慢,讓語言增添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3)案例設計。案例教學是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經營管理案例,讓學生去分析、思考,并拿出自己的實施方案,在全班進行討論,分析其方案的優劣,最后得到計劃完善的方案。案例教學能鍛煉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需教師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查閱、下載、整理、分析資料,設計問題,提示連接,討論引導,分析評價,最后總結等。(4)分析設計。邏輯分析法,按邏輯的先后順序分析問題;開放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既要講學科內容的成熟和系統面,也要引進科學研究的內容,引導學生探索的精神,增強他們的求知和參與欲望,把學生從心理上被動學習的定位中解放出來;批判式教學法,針對社會關注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熱點問題,收集整理后,在課堂上交給學生去討論、分析,得出結論。(5)提問設計。老師在講課中可采用自問和自答的方式;也可老師提問,請同學們來回答:或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問,請老師和同學回答。“學問”起源于“學習、問難”,知識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問”出來。
探究式教學法在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教學過程是千變萬化的,因此,探究式教學模式不應程序化和固化,以下是一篇關于探究式教學法在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的實踐探究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查看。
20世紀中期,美國施瓦布提出了探究式教學法,它以教學互動、共同探究、充分交流為特征,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地位有機結合,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以研究現實問題為軸心,引導學生對某個問題或某個方面進行探究,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自主探索研究客觀事物的屬性、事物發展的起因以及內在聯系,找尋規律,加深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認知,并加以應用的教學模式。
一、采用探究式教學法的意義
(一)課程特質所需
如今,企業面臨經濟全球一體化和網絡經濟時代,大中小企業的產品融入國際市場已成為生存和發展的明智選擇和必然趨勢。企業的國際化運作迫切需要一批既了解現代國際市場運行規律,精通專業知識,又有一定實踐能力的人才。國際市場營銷學是營銷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具有營銷學的基本特征,在綜合性、實踐性和環境異質性方面的要求較高。
由于國際市場營銷學的研究環境是把市場營銷活動放在國際環境中去研究和闡述,而國際環境包括了國際經濟環境、國際政治環境、國際法律環境、國際社會文化環境以及國際科技、自然物質環境等。對已掌握一定市場營銷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者而言,由于對國際環境的了解不是很全面,且沒有涉外經歷和經驗,較難把握。
(二)探究式教學法的適合性
探究式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是先由教師給學生講授涵義和方法,列舉相應的案例講解后,設定一些需要解答的問題,引導學生分組對某幾個方面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讓學生自已通過查閱、分析、比較、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主動去探究,自行領悟相應的理論和得出一定的結論的教學方法。
轉型發展形勢下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方法的論文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中國教育不再強調應試教育,而是注重學生們的素質培養,尤其是在《國際市場營銷學》的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學的多元化培養。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自由的學習環境。本文就此展開談論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
一、前言
《國際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目的是培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良好的溝通能力及國際性的營銷性人才,以適應到外資企業工作的要求。因此為了更好地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則十分的關鍵。在國際市場營銷學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們獨立自學的能力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們的個性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現狀
(一)應試教育的現象依然普遍。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中國的教育事業,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人生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但在中國諸多高校的教學中,應試教育的現象依舊普遍,過度的重視學生們的考試成績,以成績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標準。
(二)教學模式單一。
在《國際市場營銷學》的教學的課堂上,大多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將書本上面的知識灌輸給學生。這就會出現一旦遇到學生們晦澀難懂的知識,就會產生厭煩心理,而不是迎難而上,積極解決這個問題。
(三)統一教學,難以因材施教。
《國際市場營銷學》這門學科要具有發散性的思維與敏銳的觀察力,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作出相應的教學方針。但中國受教育人口基數大,班級成員眾多,難以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