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環保的論文
環保,全稱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創新研發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關于環保的論文1
人眼對于光的顏色及亮度的分辨率非常高,特別是對于顏色的差別和變化非常敏感。對于不同顏色波長的光人眼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對于波長是585nm光,當顏色變化大于1nm時,人眼就可以感覺到;而對于波長為650nm的紅光,當顏色變化在3nm的時候,人眼才能察覺到。 在早期,由于LED主要被用作指示或顯示燈用,而且一般以單顆器件出現,所以對于其波長的分選和亮度的控制要求并不高。但隨著LED的效率和亮度的不斷提高,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當LED作為陣列顯示和顯示屏器件時,由于人眼對于顏色波長和亮度的敏感性,用沒有分選過的LED變就會產生不均勻的現象,進而影響人們的視覺效果。波長和光亮度的不均勻都會給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這是各LED顯示器制造廠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人們無法接受的。LED通常按照主波長、發光強度、光通亮、色溫、工作電壓、反向擊穿電壓等幾個關鍵參數進行測試與分選。LED的測試與分選是LED生產過程中的一項必要工序。目前,它是許多LED芯片和封裝廠商的產能瓶頸,也是LED芯片生產和封裝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1、LED的分選方法 LED的分選有兩種方法:
一是以芯片為基礎的測試分選,
二是對封裝好的LED進行測試分選。
(1)芯片的測試分選 LED芯片分選難度很大,主要原因是LED芯片尺寸一般都很小,從9mil到14mil(0.22-0.35nm)。這樣小的芯片需要微探針才能夠完成測試,分選過程需要精確的機械和圖像識別系統,這使得設備的造價變得很高,而且測試速度受到限制。現在的LED芯片測試分選機價格約在100萬元人民幣臺,其測試速度在每小時10000只左右。如果按照每月25天計算,每一臺分選機的產能為每月5KK。 目前,芯片的測試分選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測試分選由同一臺機器完成,它的優點是可靠,但速度很慢,產能低;另一種方法是測試和分選由兩臺機器完成,測試設備記錄下每個芯片的位置和參數,然后把這些數據傳遞到分選設備上,進行快速分選、這樣做的優點是快速,但缺點是可靠性比較低,容易出錯,因為在測試與分選兩個步驟之間通常還有襯底減薄和芯片分離的工藝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外延片有可能碎裂、局部殘缺碎裂或局部殘缺,使得實際的芯片分布與儲存在分選機里的數據不符,造成分選困難。
從根本上解決芯片測試分選瓶頸問題的關鍵是改善外延片均勻性。如果一片外延片波長分布在2nm之內,亮度的變化在+15%之內,則可以將這個片子上的所有芯片歸為一檔(Bin),只要通過測試把不合格的芯片去除即可,將大大增加芯片的產能和降低芯片的成本。在均勻性不是很好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測試并把“不合格產品較多”的芯片區域用噴墨涂抹的方式處理掉,從而快速地得到想要的“合格”芯片,但這樣做的成本太高,會把很多符合其他客房要求的芯片都做為不合格證的廢品處理,最后核算出的芯片成本可能是市場無法接受的水平。 LED的測試分選 封裝后的LED可以按照波長、發光強度、發光角度以及工作電壓等進行測試分選。其結果是把LED分成很多檔(Bin)和類別,然后測試分選機會自動地根據設定的測試標準把LED分裝在不同的Bin盒內。由于人們對于LED的要求越來越高,早期的分選機是32Bin,后來增加到64Bin,現在已有72Bin的商用分選機。即使這樣,分Bin的LED技術指標仍然無法滿足生產和市場的需求。 LED測試分選機是在一個特定的工作臺電流下(如20mA),對LED進行測試,一般還會做一個反向電壓值的測試。
關于環保的論文2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人類的母親。我們依賴它,探索它。這個蔚藍色的星球多么美麗,但我們要知道:地球只有一個!
遺憾的是,許多人對于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卻視而不見,繼續為所欲為,妄顧地球家園的安危。環境科學家曲格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變革,才能拯救人類的命運,也唯有變革,才能使我們的子孫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里面的“變革”就是指環保。說得很對,所以如今有許多人拿著標語在街上喊空口號,卻沒有見過多的行動。難道這樣污染就會好轉嗎?不!
看,我們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發黑發臭;排成長龍的汽車放出大量的廢氣;成片的綠地變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鳥叫聲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再這樣下去,中國將繼續貧乏水資源,空氣將變得愈來愈渾濁,本世紀將有10%的鳥類物種消失。上述的事情,我們人類是罪魁禍首!
人人皆知: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氣,凈化空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必要的條件。但是有一些人為了金錢去亂砍濫伐樹木,造成了過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綠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們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就我們平時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費數十畝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樹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沒有任何價值。難道還有人不懂樹木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嗎 我們居住面積已經很小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可能連我們唯一土地都失去。還有,我們母親河——黃河近年來河床和含沙量不斷增高,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幾條江河之一。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黃河從我們手中枯竭,因而有許多環境學者紛紛研究治理黃河污染的方案,試圖改善黃河的水質。但如果沒有我們的共同參與,我們這個生命的搖籃——黃河將會走向衰竭和死亡。
如果我們再肆無忌憚地破壞環境,大自然將會給予我們懲罰。那些特大的洪水剝奪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還有由于溫室效應,南極北極的冰川融化導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沒了沿海地區,經濟損失慘重。難道這不是最好的證明嗎
我的家鄉廣寧是靠竹海生態旅游來發展經濟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環境惡亂不堪,讓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態游是我們廣寧發展的根,如果根被破壞了,怎能長出茂盛枝葉、開出美麗的花兒呢
讓我們善待人類、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保護環境可做的100件事》這篇文章。其實,我們能做的事很多很多。如,在植樹節栽一盆花、種一棵樹;保護野生動物,是生態得到平衡;珍惜水資源,不要向江河傾倒垃圾;當環保小衛士,利用每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保意識,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泥土永芬芳…… 這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為何不愿意實踐呢?
現在,地球的生態環境加劇惡化,環保警世鐘已經敲響了。讓我們齊齊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創立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未來,讓人類與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關于環保的論文3
一、把現實環境事例引進課堂,喚醒學生環境憂患意識
當今社會環境問題普遍存在,環境事故層出不窮。例如20xx年末20xx年初,全國有五分之一國土遭遇史上最嚴重霧霾天氣。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霾天蓋地,灰暗蒙蒙,一向城市空氣質量位列全國前三的我們福州市,也飽受霧霾襲擾。給人們出行與身體健康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在教學中可展示霧霾天氣肆虐的圖片,引入霧霾天氣的新聞背景,要求學生質疑“這是怎么回事?”然后,指導分析霧霾天氣的危害及其產生的原因,讓他們懂得工業污染、燃煤排放、汽車尾氣、道路揚塵乃至做飯的油煙、街頭的燒烤等等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是霧霾頻發的元兇。又如去冬今春我國西南地區遭受了100年一遇的旱災。在講述該事件探其原因時,告訴學生誠然大氣環流異常導致該地區去冬今春降水偏少,是這次西南持續干旱的主要原因,但人類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地表植物減少,涵養水的能力下降;人類不合理利用水資源及水體污染導致可利用水資源減少,加劇了旱災的發生。又如20xx年末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來自世界192個國家領導共同協商減少碳排放,遏制全球氣候變暖,雖未能達成一個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遺憾收場,但它讓低碳環保的概念深入人心。在教學中講述該事件,讓學生討論全球變暖,地球將會怎樣?控制全球變暖我們能做些什么?最后歸納讓學生知道:如果地球氣溫繼續上升,屆時電影《20xx》中的景象或將真的出現,人類也將遭受滅頂之災。而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行為卻能為減輕全球變暖做出貢獻。如:使用節能照明;少寄紙質賀卡,改發電子賀卡;多乘座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不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將空調溫度調高2—3度等。再如我們居住的福州市環境問題也不少。福州中心城區有42條內河,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不斷增長與城市不斷擴張,每天上百萬噸的生產生活污水排入內河,導致水體污染,水質惡化。“河水清澈,波光粼粼,綠樹映碧波”的福州內河景象已成為記憶,取而代之的是內河“臟、臭、堵”,水質低于國家環境最低標準五類水標準,嚴重影響著福州的國際形象與居住環境,也污染了地下水,導致福州名揚天下的地熱資源———溫泉也受到小程度的污染。另據20xx年暑期新聞報道顯示:全國最近10年高溫天數(氣溫超過35℃)排名中,福州以10年累計375個高溫天名列榜首,已成全國新“四大火爐”之首。福州“城市熱島”明顯,曾經因“綠蔭滿城,暑不張蓋”聞名全國的“榕城”,如何成長為全四新“四大火爐”之首?將世界上發生的重大環境事件以及這些身邊的鄉土環境問題,適時地引入地理課堂,并加以引導分析,既可豐富教學內容,又能敲響環境保護的警鐘,能喚醒青少年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
二、分析使用環境數據,增強環境保護的緊迫感
數據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與說服力。在課堂上進行相關內容教學時,把環境數據引入課堂,并通過分析比較或繪制相應圖表,能使有關環境問題更加直觀突出,從而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已的生存權利。地理教師應在日常收集一些與環境有關的數據,如世界資源研究所《讓選擇繼續下去》研究報告指出:今天地球上的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滅絕速度已經是自然狀態下的1000倍,如果照此趨勢發展下去,在今后的20年內,每10年將喪失全球物種的10%,也就是說,地球上每天將有近150個物種永遠地消失……又如中科院96年發布的一份國情研究報告表明:全國532條主要河流中,有436條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江河流經的15個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個河段水質嚴重污染。再如聯合國糧農組織每5年公布一份全球林業統計報告。最新一份統計報告說,全世界森林面積每年都會減少1300萬公頃,平均每天有3。56萬公頃森林消失;因毀林毀草全球有15%的陸地受到土壤退化的影響,每年估計有600—700萬公頃農用地因受到侵蝕而無法再使用,每年因土壤退化造成的損失達420億美元。上述數據比比皆是,加以應用能使師生在內心深處產生共鳴,從而增強保護環境緊迫感,
三、廣泛開展環保課外活動,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教育的實效
心理學家指出,心理只有通過動作才能起改變客觀世界的作用。要讓學生真正樹立起環保責任意識,單靠45分鐘課堂教學是永遠不夠的。因此我們還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環保課外活動。例如由學校出面邀請環境保護專家或大學生到校做報告,介紹、宣傳國家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及國際上環境保護的最新動態。教師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與已有知識結構,組織不同特色的環保活動。對于初中生立足校內,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環保材料,利用“3.12植樹節”“4.22地球日”“6.5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等,充分利用板報、廣播站等進行環保宣傳教育活動,還可開展環保知識競賽、演講主題班會活動等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對于高中生,教師可結合研究性學習及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自主選擇諸如××鄉鎮水污染現狀、××鄉鎮固體垃圾污染現狀、白色垃圾污染的危害與防治等等課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出校園,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查明研究對象的歷史情況,現在情況,陳述危害,分析原因,鼓勵大膽提出解決措施,寫出調查報告等。此外,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環保教育成敗的關鍵,只有教師自身的環保素質提高了,才能充分認識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才能善于挖掘教材中可以進行環保教育的內容,找到“滲透點”和“結合點”,才能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環保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使環保教育開展得既扎扎實實,又有聲有色。總之地理教師要在地理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科特點,運用豐富詳實的地理素材,結合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喚起學生環保意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倫理觀念,養成自覺的環保行為。
關于地理的環保論文(通用6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地理的環保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理的環保論文 篇1
一、用熟悉的“鄉土地理”素材,激發學生興趣
一個成熟且經驗豐富的高中地理教師,總是會將每一堂地理課上得生動而有趣,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地理教材本身就充滿著濃厚的“鄉土氣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密切聯系,怎樣將這些學生熟悉的“鄉土地理”素材恰當而有趣地引入,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的思維始終保持在一種興奮而積極的狀態,需要教師教會學生運用教材中的一些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去分析和解決存在于現實中的鄉土地理問題,從而讓他們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與挖掘本土地理資源、參與家鄉建設結合起來,既鞏固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大地理觀”的學習理念。如講到水資源利用時,可以讓學生結合鎮江本地水資源現狀,去研究和探究如何加快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鎮江市有過境水和當地水資源可以利用,受當地氣候影響,雖然鎮江年降雨量豐富,但蒸發量較大,因此產水率偏低;過境水利用主要是長江,伴隨近年來工業企業的發展,廢水排放成為水污染的主要因素,這使目前鎮江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面臨著諸多難題:如水資源短缺、地表水污染嚴重、水利工程逐漸老化、水浪費現象嚴重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能不能提出合理化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對策?可以說這些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貼近,而探究的方向也與學生未來息息相關,因此他們對這樣的課題十分感興趣,通過對自己家鄉的了解,結合地理知識提出了很多關于推行農業、工業節水措施、開辟新水源、加強水環境保護等多種可行性建議,積極地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
關于建筑環保節能設計探討的論文
(一)
一、建筑環保節能設計措施
在本項目的設計中,建筑環保節能作為一個重要的設計要點進行考慮。主要包括建筑圍護結構環保節能設計、地面景觀環保節能設計兩個方面。力求在滿足室內環境舒適、衛生、健康的條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節能技術,提高能源效率,有效降低空調、通風、照明等的總能耗,從而實現建筑環保與節能共進的目標。主要環保節能措施如下:
1.1室內窗戶的環保節能設計
窗戶是重要的通風、采光設施。本工程設計中,以各功能房間盡量設置直接對外的門窗為原則,使空氣能形成良好對流,實現自然通風換氣。因此,窗戶合適的大小設計是保證建筑節能的重要措施。本體育中心設計時,首先,對建筑周圍的風向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的數據對建筑的風環境進行模擬分析,總結室外風場規律。然后,以此為依據,進行窗戶大小的設計。最后,綜合整體因素的分析,合理確定建筑不同立面所應設計的外窗形式,實現夏通風、冬保暖的環保節能設計效果。
1.2建筑圍護結構的環保節能設計
本項目按照甲類公共建筑外圍護結構的節能標準進行保溫處理。土建墻體材料為240mm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B07),采用在墻體外設置20mm厚的膠粉聚苯顆粒漿料,經計算墻體的傳熱系數為0.66W/(m2·K),傳熱阻為1.51m2·K/W,符合現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側墻上的外門窗均采用新型隔熱金屬斷面的鋁合金型材和高氣密性的門窗節點做法,同時采用雙層鍍膜中空玻璃材料(6中透光Low-E+12氬氣+6透明),整體門窗的傳熱系數為2.1。在2層平臺板上及2層局部看臺座位下統一鋪設55mm厚擠塑聚苯板。經計算,頂板的傳熱系數為0.49W/(m2·K),傳熱阻為2.04m2·K/W,符合現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
關于歐盟的環保新政對我國產業綠色低碳的影響與對策論文
2013年4月9日,歐盟委員發布了《關于建立統一綠色產品市場的通知》,建議各成員國采用統一的“產品環境足跡”指標來整合歐盟市場的環境準人標準。歐盟此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環保風暴”,加劇綠色低碳領域競爭,對我國產品出口造成重大影響。如何應對這一新發展趨勢,維護我國合理發展權益,加快推進我國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值得思考。
緣色環保新政
“產品環境足跡”是歐盟基于產品生命周期評價的綠色新政。所謂“產品環境足跡”(Produc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PEF)是基于生命周期評價(一種可量化產品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影響的評價方法)的綜合性資源環境指標,要求對原材料選取、設讓制造、流通、使用到最終廢棄等產品生命周期各環節,綜合考慮與產品相關的物質流、能量流和廢物流的環境影響。PEF共包括14類評價指標,不僅有氣候變化、水資源消耗等傳統指標,而且將臭氧消耗、生態毒性、顆粒物、富營養化、人體健康等也納人進來。這將取代近年十分流行的碳足跡、水足跡、有毒有害物質限量等單項評價指標,既能為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又能避免給消費者帶來混亂和不真實的信息。
2013年5月,歐盟組織境內外企業開展PEF試點,人選的行業組織或企業將成為技術秘書組成員單位,參與標準制訂、示范評價、審核驗證、市場宣傳等活動;沒有參與進來的機構和企業,不能參與決策進程。通常,能進人秘書組的以歐盟本土企業居多,境外企業數量較少,我國機構和企業能參與其中的更是寥寥無幾。
關于建筑環保與環境污染控制的方法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的提升,人們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及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業在推動著經濟的發展,也在改善這人們的生活品質。但是建筑在施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嚴重的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質量。在環境污染中,與建筑有關環境污染所占比重較大,建筑環境污染包括土質污染、水污染等。因此,建筑企業應該加強管理工作,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建筑對環境污染。
在設計建筑方案時,應該以自然生態環境為核心,以科學技術為先導,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成熟的先進技術、材料、設備、施工工藝。建筑單位應該在環保節能等方面趉積極的探索。為了凸顯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實現科學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促進科技轉向實際的生產力。在提升建筑質量與建筑功能的時候,應該重視建筑的環保,盡可能的減少建筑對于周圍環境的污染。
一、建筑帶來的環境污染
1.聲環境污染。建筑施工噪音是城市施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機械噪音,并且建筑施工噪音污染時環境噪音污染中最為敏感的一種。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對周圍的居民生活危害嚴重,并且噪音產生較為集中,位置固定。建筑施工中出現噪音主要是應為施工設備過于陳舊,不能夠滿足施工技術的要求。建筑施工時施工設備處理的不合理,在施工時沒有采取降噪的措施也會導致噪音的產生,從而嚴重的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施工時建筑單位應該對施工設備進行降噪處理,施工設備要滿足國家對于噪音的標準。建筑單位要注意不應該在夜間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