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黨的思想匯報
思想報告,也叫思想匯報。是黨員向黨組織匯報自己對黨的文件學習體會的書面報告。自遞交入黨申請書開始每三個月寫一次思想匯報。思想匯報就是申請入黨的青年學生或者學生黨員,為了使黨組織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學習等情況,自覺的爭取黨組織的教育和監督,定期或不定期地以書面形式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學習、工作情況所使用的一種文書。
關于黨的思想匯報1
敬愛的黨組織:
我最近和很多人討論了關于志愿者的話題,他們有的已經是志愿者協會的一員或者是義工,有的是懷有一顆想要幫助他人回饋社會的心,思想匯報--劉瑜。通過這些,再與我對黨性、對共產黨精神宗旨的結合,我對志愿者的概念又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志愿者也叫義工、義務工作者或志工。他們致力于免費、無償地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志愿工作是指一種助人、具組織性及基于社會公益責任的參與行為,其發展可追溯至二次大戰后,福利主義抬頭導致各國政府支出崩塌,發展義務工作以解決社會上不勝負荷的需求。志愿者所從事的服務眾多,當中可能包括教育、環保、倡導及福利等范疇,因此難以統一劃分,故此出現了幾方面劃分志愿者的種類:第一種是以職權劃分,可分為政策制定、直接服務及庶務類;第二種是以時間性劃分,簡易可分為定時性及臨時性;第三種是以服務類型劃分,可分類為福利類、教育類及文化類等;第四種是以服務內容劃分,可分為行政性、專業性及輔助性。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具有五種需求,機構可在服務過程中滿足志愿者的五種需求,從而提升他們的動力。另外,在過程中,機構可以先了解志愿者對服務的期望,當志愿者的期望能夠實踐時,志愿者會有更大動力持續服務。最后是根據學習理論,在提供服務時,以獎勵及懲罰來提升或刪減特定的行為,從中提升志愿者的動力。就我的理解來說,志愿者是無償,不是開業、打工,而是不計報酬的;是救世主,而是與被幫助者處于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不僅是給予了他們幫助,同時也得到了收獲--自我的一種成長;志愿者的出發點不是好奇心的滿足,而是對社會的回報;志愿者不是指揮者、教育者,而是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而志愿精神,是一種利他主義和慈善主義的精神,指的是個人或團體,依其自由意志與興趣,本著協助他人改善社會的宗旨,不求私利與報酬的社會理念,概括起來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1.奉獻:"奉獻"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獻,即不求回報地付出。奉獻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務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計報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權的情況下參與推動人類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活動,這些都體現著高尚的奉獻精神。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棄優越的物質條件,不遠萬里從加拿大來到中國,為八路軍提供醫療救治服務,幫助創辦了軍區衛生學校,親自編寫各種教材并講課。1939年秋,他在搶救傷員時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犧牲。白求恩大夫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中國,這種國際主義精神也是奉獻精神的重要體現。2.友愛:志愿服務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賞他人、與人為善、有愛無礙、平等尊重,這便是友愛精神。志愿者之愛跨越了國界、職業和貧富差距,是沒有文化差異,沒有民族之分,不論高低貴賤的平等之愛,它讓社會充滿陽光般的溫暖。如無國界醫生,他們不分種族、政治及宗教信仰,為受天災、人禍及戰火影響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們奉獻的是超國界之愛。1999年10月15日,無國界醫生組織因"一直堅持使災難受害者享有獲得迅速而有效的專業援助的權利"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3.互助:志愿服務包含著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幫助、助人自助"。志愿者憑借自己的雙手、頭腦、知識、愛心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幫助那些處于困難和危機中的人們,思想匯報《思想匯報--劉瑜》。志愿服務者以"互助"精神喚醒了許多人內心的仁愛和慈善,使他們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獻。"助人自助"幫助人們走出困境,自強自立,重返生活舞臺。受助者獲得生活的能力后,也會投入到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為社會做貢獻的志愿活動中,這些志愿活動都涵蓋著深刻的"互助"精神。4.進步:進步精神是志愿服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志愿者通過參與志愿服務,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在志愿活動中無處不體現著"進步"的精神,正是這一精神使人們甘心付出,追求社會和諧之境的實現。
志愿者當從點滴小事做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驚天偉業,大多數人都在默默無聞中度過一生,工作著,奉獻著,只要你不計得失地付出,那么你就是社會的志愿者,公共場所少吸一支煙,你就為凈化環境出了一份力;辦公室內少開一次空調,你就為節約能源獻出了一份力;多一句勸慰和祝福,你就為社會和諧出了一份力,如此爾爾。要成為一個出色的志愿者,就要在各個方面要求自己嚴格一點。雖然有的時候在工作中有所松懈,但是惟獨在工作中成長起來,才能磨礪出一個成功的自己。還有不到二年的時間,你就要踏進社會,從事工作。從每一次的志愿者工作中逐漸地積累起今后所必須的社會經驗和閱歷,是你現在所需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惰性,如何控制自己的惰性,調整自己,克服自己的困難,是今后面對生活和學習的必要途徑。志愿者工作就如同你今后的工作,如果你對待每一件事情都能像志愿者服務時這么認真的話,我相信,成功的喜悅其實離你很近很近。我們是一個團體,需要每個志愿者辛勤的努力和有效的協作,才能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在我每次在那里工作時,時刻都把工作作為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無論如何都盡一切努力做的更好。因為這是我自己所選擇的,我已做好的思想準備,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好。其實,活也不是很累,就是累心里總是覺得很知足了。做志愿者就好像是一個工作崗位的小型平臺,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為我們每一個志愿者都明白,此時此刻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與公共關系。作為志愿者,辛苦之余,頗有感想:志愿者,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以盡忠人民為職責;勤于行動、善于關愛、樂于奉獻、盡己所能;不計報酬、立足身邊、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每個人之于社會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創造了多少物質財富,同時也在于為社會創造了多少精神財富。在付出愛心、奉獻社會的同時,人生的價值就會得到充分彰顯。
每位志愿者之于社會,無異于滄海一粟,而正是這無數的滄海一粟,構成了川流不息,構成了波瀾壯闊。社會需要志愿者,人類的發展需要志愿者。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人是作為人類這樣一個整體而存在的。任何一個人,都是這個整體的一分子,都必然的要依賴于這個整體而生存,誰也不可能脫離這個整體。作為孤零零的一個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他都會無法產生,無法生存,更無法使生命延續。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個人在依賴別人的同時,相對于其存在,他也必然會對別人產生或大或小的某種作用:或者為別人帶來利益,或者對他人造成損害,這也就是所謂的個性。但是,個性總是要溶解在社會的共性之中。誰也離不開這個社會。作為人類的一分子,為了整個人類的幸福和社會的繁榮,有責任有義務為社會的發展和他人的幸福做出自己的奉獻;作為個人自身,要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也有責任使自己的人生成為有價值的人生,成為能夠為別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和幫助的生存。而這種人生價值的最高形式就是"奉獻".一種為國家,為家鄉的默默奉獻.這也許應該是大學生志愿活動的精髓之一。
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青年志愿者活動使大學生們獲得一個深入接觸社會實際、真實了解與認識中國國情的極好機會,這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閱歷,還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青年志愿者活動強化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對改善社會風氣,確立敬業精神起積極作用。通過志愿服務培訓和實際工作,增強了協作精神、團隊精神和幫扶弱勢群體意識,使他們學會與人團結合作,依靠團隊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務。通過培養幫助殘障觀眾、殘奧會運動員或者其它弱勢群體的技能和樹立幫扶意識,使他們從中學會關心他人,并延及關心整個社會,學習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并延及服務于整個社會和人民的利益。
青年志愿者行動為大學生提供了"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機會,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論聯系實際,弘揚社會正氣,樹立時代新風,對大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有效作用。青年志愿者行動在我國正處于一個逐步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志愿者行動的蓬勃發展必然可以為大學生成才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關于黨的思想匯報2
“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金秋十月,四中全會聚焦“依法治國”,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第一次鐫刻在黨的中央全會的歷史坐標上,開啟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階段。這也為“以法治網”,凝聚網絡空間的強大正能量提供了新契機,有利于激發全新領域蘊含的新質生產力、文化力和國防力,事關人民當家做主社會制度的正確選擇;事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人心向背;事關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網,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時代命題,要始終堅持方向的正確性。四中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要始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適合網絡空間繁榮、安全、發展的完備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確保網絡空間成為“阿里巴巴的寶盒”,而不變成“潘多拉的魔盒”。
依法治網,是實現中國夢的康莊大道,要始終重視人民的認同性。四中全會強調,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愛民、利民、益民、安民為基本前提。因此,制定既合乎民意,又合乎規律的網絡法規,良法善治,增強網絡立法的科學性、針對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就可以基于法制的力量,確保網絡空間成為人民群眾最大的福祉,而不是少數人綁架民意興風作浪的樂園。
依法治網,是中華大地上的生動實踐,要始終突出技術的領先性。四中全會強調,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要始終正確認識到,在技術驅動的網絡空間,無論是法律實施還是司法公正,都離不開技術支撐。因此,要以技術領先為支撐,善用網絡思維、網絡資源、網絡力量,提高執政能力和水平,讓網絡空間成為依法治國的典范,而不是國際資本掠奪資源的盛宴。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在全新的網絡空間,立法先行尤為迫切,需要加緊厘清主要問題、核心矛盾和重大關系,盡快擬定、編纂、頒布、實施、修訂網絡法治體系,讓“依法治網”具體化、路徑化,保障網絡空間的繁榮和穩定,讓中華民族崛起插上網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