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學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1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 新課改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沖擊是很大的, 同時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初中音樂課作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分辨美的能力的重要課程,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 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初中音樂教學還存在著問題和矛盾, 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 初中音樂; 音樂教學;
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包括多方面的內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思想文化以及身體心理健康方面的培養。21世紀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而音樂課程作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課程, 在學生綜合培養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 初中音樂教學要切實發揮教育作用, 不斷創新形式讓學生盡快建立起對音樂的興趣, 同時努力做到讓學生盡快發現美, 并甄別出什么才是美。這不但有助于學生在平時辛苦的課程之余, 有機會放松心情, 陶冶情操, 更能幫助學生在日后的發展中不斷向全面綜合以及高素質方面發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階段遇到的問題
(一) 對音樂課程的重視不夠
很多學校教師都認為音樂并不是考試科目, 而是一門輔助課程, 因此對其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教師認為音樂課程在閑暇之余上沒問題, 但遇到了類似考試這類的活動中必須為主要課程讓步。這就直接導致一學期的音樂課程標準被壓縮到很短時間內完成, 而時間不夠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師為了趕進度, 將本應該屬于學生自己動手的時間都盡力縮短, 學生沒有動手能力, 對音樂的理解也就僅僅是留于表面。
(二) 認為理論大于實際
很多學校受教學條件的影響, 不能給學生提供全面的音樂器材, 而音樂課上的時間也就僅僅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音樂的理論知識而后讓學生背誦, 或者直接什么都不說讓學生自己看書。這樣的教學形式根本不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這違背了設立音樂課的初衷。學生無法真正放松緊張的心情, 陶冶情操也就無從談起, 而且學生對音樂課程的理解不到位, 在潛意識中就將音樂課當成是平時上課的輔助, 認為音樂課就是玩, 就是上課跟同學聊天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覺。由于上述原因, 很多有著音樂天分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經過系統學習而直接導致不再接觸音樂。
(三) 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對大部學生來說, 印象中的音樂課程其實與其他課程沒有太大的區別, 都是教師講, 學生聽, 而講學的內容也大都是教材上所寫的內容, 沒有更多的延伸和補充。初中音樂教學上的零互動也是導致學生無法建立音樂興趣的重要原因, 學生以及教師都不能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教師認為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 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 導致效率低下。
二、如何解決初中音樂課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 重視音樂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 而不是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音樂課程的地位, 按照課程的要求將音樂課程貫徹到底, 并制定教學進度, 其他課程的教師不能隨意占用音樂課的時間, 保證教學課時。另外, 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音樂理念教育, 讓學生能認識音樂課的重要性。此外, 學校領導也要重視音樂課程, 讓音樂課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切實起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二) 創新音樂教學的內容
我們平時所接觸到的音樂只是一個成品, 是創作者在一段時間內心血的濃縮。如果單單是學習這一段音樂本身, 不可避免地就會將之創作背后的目的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所忽視, 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音樂教育。在此基礎上, 音樂教師可以適當地將音樂課程進行一個延伸。例如, 在教學《同一首歌》這首歌時, 教師可以首先模擬一下演唱者當時的情境, 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安靜傾聽, 感悟創作者的心態。這時, 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將創作背景講給學生聽, 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以及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切實增加學生的音樂素養, 讓學生正確認識美、發現美。音樂教師以及學生都要認真對待、努力拼搏, 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 創新音樂教學模式
1。 在初中音樂學習階段, 教師可以分組教學, 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下進行音樂學習。分組教學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還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此外, 教師可以讓班級中有過專業音樂學習的學生分散到各個小組, 由學生自己講解自己所學樂器的內容方法以及學習心得, 幫助其他學生盡快建立起音樂學習的興趣。
2。 此外, 多媒體也是學生音樂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幾首動情的歌, 在上課之前讓課代表拿到班里播放。這樣一來, 既可以讓學生盡快進入音樂課的狀態, 又能讓學生喜聞樂見、放松心情。
3。 提供幾首純音樂, 如:《魯冰花》。我讓學生辨別一共用到了哪些樂器并想象歌曲中描述的畫面, 切實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 提高音樂鑒賞的能力。再如, 在教學《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曲時, 我提前制作一個幻燈片, 其中插入許多充滿愛意的畫面, 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音樂的號召力。
三、結語
學生的素質教育包括很多方面, 音樂素質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教師通過高效的音樂教學, 不但能提高學生音樂意識和音樂素養, 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使他們成為一個有著高尚情操的人。對于教師來說, 我們要做的就是采取積極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讓學生成為新時期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讓素質教育在學生身上有一個更完美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張其超。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分析研究[J]。考試周刊, 20xx (94) 。
[2]黃彩霞。淺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考試周刊, 20xx (93) 。
[3]孫雨婷。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應對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電子版) , 20xx (12) 。
[4]石瑋瑋。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 20xx (5) 。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2
合作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理論與策略,成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之一。合作教學是一種復合活動,將分組教學作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將傳統意義上教學過程中的單向交流、雙向交流變為多向交流,使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共同實現教學目標。在音樂教學中,我嘗試采用合作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唱歌課的合作教學
在傳統的唱歌教學課上,我們習慣于讓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即:教師先分析作品的調式、調性、作品主題、風格、演唱要求以及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等等,然后讓學生順著教師設定的軌道運行,這種方式的教學,教師先入為主,多是硬性的、理性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削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如果能合理地運用合作教學,效果則大為改觀。
1、開始部分的合作教學
新課伊始,如果我們把課題交給學生,同學生一起制定教學目標,試試會有什么結果?
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不但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了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而且這些目標是他們自己制定的,他們有一種迫切的心情想達到這個目標、完成這個目標,甚至于超過這個目標,在這樣的動力支配下,他們怎么能不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去呢?
2、基本部分的合作教學
基本部分作為一節課的核心部分,對于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這一環節是舉足輕重的,所以在基本部分運用合作教學,則顯得更加重要。
在這一部分的合作教學中,可以采用分組的方式。即:把全體學生按照綜合音樂素質、智力及能力的差異分成A(優)、B(一般)、C(差)三類,再把這三組同學適當地搭配,優化組合,使他們成為一個小整體,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作品放給學生自己解決,老師只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這樣的作法,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空前高漲,同時對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3、結束部分的合作教學
唱歌教學的結束部分,主要是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我們習慣于老師分析作品,并給定演唱要求,讓學生進行情感的處理。這樣的作法,學生只是處在一種被動接受的位置,幾乎是跟在老師后面人云亦云,或者干脆是鸚鵡學舌。
如果我們老師能夠放權給學生,讓學生們自己合作,嘗試著提出對作品進行二度處理的方案,老師在課堂中間起到一個指導、提示的作用,并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演唱來驗證自己的方案是否合適,學生們的興致很高,收到的效果則更佳。
二、欣賞課的合作教學
欣賞課作為音樂課教學的一種形式,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具有很大的作用。對一件音樂作品的欣賞,如果只是教師把自己的情感體驗講給學生聽,那么學生的審美體驗與情感目標的培養,將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廢除這種教師的一家之言的作法,則會是另一番天地,這樣的作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由于教師的一家之言而給學生帶來的對問題不求甚解的態度。但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教師自己解放思想,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吸收新的教育理念,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給學生造成思維的惰性,對問題的解決過分依賴教師。在合作教學中,教師則要注意摒棄這種養成學生惰性的教學方法,同時營造一種獨立思考與合作互相結合的氛圍,大力提倡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的合作學習,效果會成倍增長。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不只是注重學生間的合作關系,而更重要的則是師、生間的合作關系,教師應在主導地位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具有啟發誘導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找出最佳方案。這里我們要記住的是,教師只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而不是包攬學生問題的“辦法簍子”。
三、器樂課的合作教學
器樂進課堂,給音樂課添加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為了避免和減少器樂教學中的亂糟糟現象,合作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3
一、音樂課堂器樂教學基本方法
器樂是音樂的重要表現形式。盡管我們了解到音樂課的器樂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但是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讓學生在音樂課上可以獲得更多知識和技能已引起廣大音樂教師的關注。在近年來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筆者也進行了一些實踐和采取了相應行動,為了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器樂演奏,歌唱和音樂賞析等音樂知識結合起來,逐漸彌補以往的種種不足。以下為筆者在進行器樂教學過程中采取的一些基本教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器樂學習動機,以興趣為動力
在器樂教學中,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音樂。如在學習豎笛時,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先示范演奏一曲,然后讓學生馬上吹,吹不會反復教,直到吹會為止。長此以往,學生日益覺得乏味,失去信心。教師也不能從教學中收獲教學的樂趣。而我先調查一下當下學生比較喜歡的曲目,然后吹奏這些他們感興趣的曲目讓他們欣賞,使他們一開始就對這種樂器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簡介豎笛的結構、發聲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階指法,緊接著就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簡單的基本功,通過這些簡單的基本功練習來鼓勵學生學習豎笛,給予他們信心。這種方式不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選樂器及練習曲目,使學生享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用合適的樂器。對于初中生來說首先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欲望,最終達到通過演奏來表達情感的教育目的。同時,我們要結合課本但不拘泥于課本,精選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的練習曲目,這樣他們才倍感親切和真實。還有一些經典名曲如《歡樂頌》《梁祝》《彩云追月》等,通過重新編配也是很受歡迎的。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學生能力進行指導
器樂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具體的器樂教學計劃,從整體上把握好學習進度與節奏,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加以分析,適時調節進度。同時,不同的學習階段應有不同的側重點,使學生逐步吸收各種演奏技巧。再者,培養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愛護樂器,輕拿輕放,學會看指揮排練等。
二、音樂課堂器樂教學可行性建議
既然器樂教學存在諸多限制因素,我們是否懷疑它的價值,或將其擯棄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器樂進課堂的必要性已得到專家的充分論證,音樂教師該如何應對,如何切實提高器樂課的效率,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筆者認為現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教師對器樂教學應充滿熱情及保持積極態度態度決定一切!面對現有困難應態度先行,進而采用正確方法,才可取得良好效果。對器樂教學,教師應時時擁有飽滿熱情,慢慢感染學生,帶動課堂氣氛。
(二)靈活運用教材,給器樂教學留有充足時間在傳統的器樂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是一種死板生硬的教學方式,不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經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變化,對于教師的教學模式起了很大的改變,新課改不僅要求教師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也應適時研究,敢于調整教材,為教學增添更多色彩。當然,這種調整也應在合理范圍內,確保相應教學目標的完成。
(三)充分發揮教研組集體智慧,制定規范適用的器樂教學安排目前,器樂教學隨意性較嚴重,即使同一學校,各個音樂教師器樂教學的進度、要求、評價方式也不統一。某些音樂教師在器樂教學上沒有計劃,這使得器樂教學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擺設。這時必須充分發揮教研組的集體智慧,結合本校學生的總體素質和需求等實際情況,統一器樂教學的目標,制定相關教學計劃,真正使器樂教學走上統一,切實提高教學效能。
(四)加強學習,注重交流,更新觀念,激發學生興趣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引進器樂教學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培養演奏家,而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感受到演奏樂器時的快樂和美。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為主,選取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盡量縮短枯燥的練習基本功的時間,留有更多時間相互交流。首先,在學生剛會演奏幾個簡單音符時,教師可以演奏只包含這幾個音符的簡單樂曲。這些樂曲可以是現成的,也可是教師自己編創的,從而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能享受其中的樂趣。其次,把乏味的音階循環練習改編成有趣味的節奏來進行演奏。最后,在課堂上帶動氣氛,組織學生進行自編自演的器樂“吹奏”“問答”“接龍”“音樂火車”等游戲。
總之,教師只有積極大膽地尋求并采用各種新穎方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摘要:
音樂課程是培養學生藝術文化修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立足情感教學的理論研究,分析了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從教與學兩個維度,就如何實現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初中音樂,情感教學,實踐意義,實施策略
引言: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初中音樂教學方法單一,僵化的課程教學現狀,削弱了音樂課程的重要性,教與學的缺失暴露出初中音樂教學所面臨的困境。情感教學以情感為載體,在“生本”理念的踐行中,構建開放式教學空間,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情操,契合了音樂課程教學要求。情感教學的實施,是對初中音樂教學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有助于促進初中音樂教學的改革發展。
1.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音樂課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學的有效實施,是培養學生藝術情操的重要載體。在音樂教學的構建中,情感教學是重要切入點,能夠以情感為載體,將音樂與課堂有機結合起來,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在情感共鳴的帶動之下,激發初中學生積極參與,盤活音樂課堂教學。
1.1情感是音樂的載體,有助于促進音樂與課堂結合
研究新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學論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究新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學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摘要:作為我國初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音樂教學的水平和質量的高低對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起著關鍵作用,其不僅影響著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更影響著學生日后對音樂的追求。音樂課程作為一門審美教育,優化初中音樂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從更深層次上理解美、感受美、表達美,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但當前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本文旨在通過多措并舉,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果,并為其他教學方式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素質教育;多措并舉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初中教學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性發展,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初中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啟發學生智力、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是實現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筆者通過回顧和反思以往的教學經驗,發現當前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對初中音樂教學的價值體現和教學目標產生重大影。因此,筆者從當前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當前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摘要:音樂課程是一門包括聲樂、器樂、歌唱、音樂鑒賞的教育課程,它有著不同的表現手段以及較強的感染力。音樂課程在初中學科中并不是重點學習科目,但是,初中是青少年培養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音樂課以期獨特的優點發揮中重要作用,在培養學生的德育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的作用,對學生開展適當的思想道德教育。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德育教育;素質教育
一名音樂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要傳授給學生們音樂知識和技能,掌握音樂技巧,還要在培養音樂感覺、識別以及鑒賞能力的基礎上,通過音樂課程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其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
1、在教師引導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的言行是一面鏡子,學生的言行舉止是否正確,都需要通過教師的指導或糾正及規范,使其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執行者,在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應該作為學生言行指導的引導人,教師的.一言一行容易被學生模仿。初中時期是學生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們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同時樹立良好的形象,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文明的語言、優美的歌唱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來引導和促進學生,讓學生們潛移默化的被感染,培養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師應內修品質、外修言行,從自身做起,提高修養,成為學生們的學習榜樣,從而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1]。
簡述新課程下初中音樂教學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簡述新課程下初中音樂教學論文媒體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音樂教師應成為課程決策者、課堂引導者
傳統音樂授課方式中,教師成為了執行者,這使教師喪失了獨立的見解性和創造性,影響了教學水平的發揮和教師個人知識的成長。現在的新課程中則有很多不確定性,比如,允許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元價值取向的表現;課程的綜合性加大,教材、教參為教師留有較大的創造空間,使得教師要利用課下時間查找大量相關資料,用于教材內容的補充和拓寬;在教學中,不能使用統一的規格或評價標準,提倡創新教育;增加了地方課程和興趣課程,大大提升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可支配因素等。這樣,教師就成為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學具有了多樣性、創新性,教師成為課程的決策者,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營造新氛圍,創造新形式,表達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中發揮引導作用,打造高效課堂。
二、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音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較以往發生了改變。教師教學時可不再局限于課本,而是從課外收集相應的音樂資料來補充音樂課上的不足,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成為課堂的主體。當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相關音樂資料時,得到大家的認可,便是對學生最大的激勵,可以給予學生莫大的信心,使其在親身參與中喜愛音樂。比如,我在教學中,就讓學生利用網絡、電視等手段收集相關資料,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音樂的表現形式,讓他們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音樂,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另外,音樂教育還應具有較寬闊的視野,保持開放的態度。音樂同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融合是音樂教學的一種良好形式。在音樂課堂中,教師不僅可以設計音樂與語文、音樂與歷史、音樂與地理、音樂與社會等人文學科的綜合課例,也可以把音樂與數學、物理、生物等自然學科整合起來,賦予音樂課新的內涵。如在教授“欣賞藝術歌曲《春曉》”一課時,在通過欣賞和哼唱使學生對歌曲有了深刻理解之后,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來創作、表現《春曉》的意境。這時,學生采用了自創詩朗誦,歌舞表演,模擬自然音樂,繪畫展示并講解等方式來表現自己對這首歌意境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1000字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教學論文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論文題目:
從初中音樂教學現狀談流行音樂的融入
摘要:
初中音樂教學是我國初中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教學質量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音樂的追求與熱愛,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簡單地介紹了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融入與運用。
關鍵詞:初中音樂;音樂教學;演唱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流行音樂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然而,有一部分比較低俗、淺顯的流行音樂對初中生欣賞音樂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那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選擇流行音樂作為教學素材?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這一問題給出了相關的建議。
一、流行音樂在演唱教學中的融入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自己對音樂獨特的、基礎性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并逐漸形成了對音樂作品的獨特個性審美觀念。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分析每個學生的個性愛好,并根據其個性愛好選擇不同的歌曲素材,將流行音樂融入演唱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任務的同時,將音樂帶到生活中去,使其感受音樂給他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和美好,調動其對音樂的熱情和追求,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初中音樂教育體驗與教學效果分析的論文
【摘要】音樂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審美活動的過程,就是感知和領會音樂藝術美的過程。本文從初中音樂教育體驗與教學效果方面進行了系統分析。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育體驗;教學效果;分析;
一、前言
前蘇聯的音樂心理學家蘇霍姆林基和捷普洛夫對音樂教育的理論及方法都做過研究。前者認為,音樂教育主權是培養學生的“接受、理解、感受、體驗旋律的美的能力。”后者認為,對音樂的情緒體驗能力,是一切音樂能力發展的核心與前提。音樂教育從根本上說,是藝術的、審美的教育,而不是純粹的技能訓練。所以,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即對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是引發受教育者對音樂產生興趣和熱情的關鍵,這不僅是音樂技能發展的基礎,更是完成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的原動力。
二、初中音樂教學的相關內涵
從心理學上講,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它是人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從藝術價值上看,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是最容易激發和調動情感的,并能很好地體現個人的修養。從實踐教學中,情感體驗是可以獲得和培養的,因此,在初中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可通過大量的音樂實踐得到情感的體驗、抒發、產生一定層次的認識、評價、鑒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修養水平。情感體驗是疏通教師與音樂,學生與音樂,教師與學生之間多方面的渠道。
三、初中音樂背景下的參與體驗式音樂學習策略
根據音樂作品和教學內容,在恰當的學習目標的導引下,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方式,在主動獲得知識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認真聆聽音樂,培養其音樂感受能力,為下一步參與做準備;隨著視唱、聽音和樂理教學以及必要的律動練習,培養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和音樂記憶能力;再進入音樂實踐活動(演唱、演奏),進行音樂創作表現活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論文范文
當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樂教學。2!世紀的人才觀,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中學音樂教學的審美教育是我國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音樂課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由它的學科特點所決定的。音樂教學在審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獨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學科所不能比似的。但長期以來,音樂教學偏重"專業化",習慣把音樂課僅僅看作是一門學習識譜、唱歌,傳授技能、技巧的所謂調劑性課程,以至音樂課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體現和發揮。這種思想認識上的片面和狹隘與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的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必須及時糾正和改變。為了使美育落到實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樹立以育人為目的,加強審美教育,才能保證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突出審美教育呢?筆者認為應從下面五個方面進行操作:
一、加強音樂欣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情感的體驗,我們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習聽音樂的能力。音樂欣賞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最直接的過程,音樂的審美要從學會欣賞、評價一首作品開始,了解歌(樂)曲所體現的審美特征。在整個初中音樂教材中的欣賞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代表作。種類之齊全,內容之豐富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極好教材。利用教材的這種刻意安排,充分發揮欣賞課的作用,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使音樂欣賞取得良好效果,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環節:
關于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音樂教學探究的論文
當前,隨著知識經濟占主流的時代到來,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實施,使得音樂教學必須要適應新形勢下音樂教育改革的發展,跟上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要。那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有效教學呢?
一、創設情境,進行情境教學
音樂是以流動的音響塑造形象的情感藝術,教學中教師就是要創設一種可以讓學生聽、視、感、觸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和教師共同分享著音樂本身所蘊涵的情感世界。
1、創設語言情境
語言是一種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學手段,不經意地使用語言,誰也不會意識到語言的特殊性,但當教師巧妙地使用語言時,語言便會發揮神奇的妙用。當欣賞無伴奏合唱《放牧》時,柔美悠揚的音響,充盈著整個教室,學生豎起耳朵,捕捉著每一個音符,尋覓著音樂中的信息,此時教師調低音量,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著草原的美景,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優美的教學情境,那迷離的音樂和撩人的語絲交織在一起,牽著學生的情思與遐想,將學生帶入一種夢幻般的意境,仿佛聽到天地合一的蒼彎里,發生天籟般的聲音;仿佛看到微風吹過的草原,串串珍珠灑落在綠緞上的美景。學生陶醉了,癡迷了,體驗了,感動了,達到了“咫尺之內,而瞻萬巢之遙;方寸之中,乃辨千尋之峻”的藝術效果。
2、創設音源情境
音源是指現代音樂課堂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境養創新意識而選用的生活中的自然音響素材。例如:自制打擊樂器發出的聲音、人體樂器發出的聲一音、塑料瓶模擬的水聲與蛙鳴聲、揉搓報紙模擬的風雨聲、盆桶發出的雷電聲、口技模擬的鳥叫聲等等。師生共同利用音源為音樂創設情境是一項非常有創造意義的活動,學生通過發現、探究、表現的過程創造出教學內容所需要的自然情境,提高了興趣,培養了創新意識,鍛煉了實際能力。
試述初中音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論文
在文章《我們要什么樣的孩子》中,對教室有了更全面的闡述與定義。主要內容就是:一個中國的學生在日本學習,他的日語有些差,但是這并沒有影響他課上的發言積極性,在課上他盡可能表達自己的看法。他的父母問他不怕出錯或者別的學生嘲笑自己嗎?學生卻說:“不怕,老師說過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這是很好的教學思想。
一、現階段中國學生的學習現狀
現在很多的中國學生在學習中并不樂意發言,原因很簡單,他們害怕自己回答得不正確,害怕同學因此笑話自己。教育家對學生口中的“出錯”做過調查,問學生由于出錯會想到什么?調查結果是:有百分之五十的學生覺得出錯就是失敗,還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學生覺得出錯會讓自己產生羞辱感。
實際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錯誤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真實反映,是一種獨特的、不可缺少的課程教學資源。學生所用的教學資料是老師教學的主要依據,但是老師在教學中不完全依賴于此,其他的教學資源都來自于課堂,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一些不正確的想法,也是老師教學資源的組成部分之一。
為了適應現代化的發展,教育在不斷地改革,新課改鼓勵學生學會合作、獨立、探究,同時老師應該正確對待學生出現的錯誤。錯誤資源就是在老師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出現的一些認知不準確的問題,并且它可以作為老師教學的一種資源。學生出了差錯,老師可以及時進行糾正,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對于學生出現的一些錯誤,老師進行有效的利用,對課堂教育是十分有幫助的。
淺析網絡技術應用于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 國家對初中音樂教學也逐漸的重視起來。在我國傳統的教學理念下, 音樂學科是不受教師重視的, 教學安排課程也是非常少的, 教師不能抽出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安排中, 因此課堂的教學質量非常差。這樣的課程安排學生不能深入的學習這些學科的知識。初中音樂可以運用網絡技術進行教學, 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 網絡技術運用;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中, 由于音樂器材的落后, 硬件設備不夠完善導致教師的音樂教學不能合理的進行, 教學模式通常都是用錄音機把要學的歌曲進行播放, 然后讓學生跟磁帶進行學習, 這樣單一的講課方式, 使課堂的氛圍枯燥無味, 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失去了興趣。在新時代的發展中涌入了網絡技術, 教師可以把這門技術運用到音樂教學的課堂中, 通過網絡技術的授課, 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給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 創設音樂情景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 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熏陶, 根據音樂的類型來設定一個課堂氛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 教師在課堂中憑借著教材要講的歌曲, 簡單的為學生介紹作者和音樂類型以及歌曲的節拍, 并沒有讓學生深入的了解這首歌曲的真正含義, 導致學生學習的不夠徹底, 這樣的講課方式不能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來進行教學, 教師根據要講的音樂內容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 用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媒體資源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把學生帶入音樂的海洋。例如, 在進行蒙古民歌《牧歌》的學習時, 教師首先要問一下學生, 大家有沒有去過大草原呢?大家心中的大草原是什么樣子的呢?大家對草原有過了解么?然后讓學生進行回答。通過這樣的提問, 引導學生進入大草原的了解中, 教師在聽學生回答的過程中進行蒙古族的風土人情的滲透, 接下來教師可以把自己做的課件內容展示給學生看, 通過視聽法給學生描繪出一個草原的情景。在讓學生欣賞、學唱歌曲的過程中, 教師還可以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述, 讓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 也有了更多音樂知識了解, 從而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教師通過這樣課件的展示給學生創設出了大草原的情景, 使學生對音樂學習更加有興趣, 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于音樂鑒賞的意識, 達到了教師所指定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