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學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初中生物學論文1
摘要:從中學生物基礎知識教學、生物實驗、生物興趣小組的組織三個方面闡述了關于教學與生產、生活聯系的思考。本文以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內容為例,在情景創建,知識應用,實驗創新等方面都做了嘗試。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聯系生活;應用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而義務教育階段生物科學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基本原理,通過對生物學事實的觀察和研究,認同生物學中的一般規律,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因此,生物學也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一門科學。本市使用的北師大版生物教科書在課程編排上更注重生物學基礎知識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其中,七年級生物僅編排一個單元,即生物圈中的人,與生活聯系最為密切,因此,本篇選擇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內容為研究對象,在生物教學與生活之間聯系方面進行思考。
1注重基礎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在中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導入,教師將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的同時,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能夠觀察生活現象、提出探究問題,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的關鍵。例如,在《人類的食物》一節中,通過學生喜歡吃的草莓、面包、雞翅等食物的照片,提出問題:人類的食物都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呢?為什么我們需要這些食物呢?在“皮膚和汗液分泌”部分,使用三組中老年人、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照片來提問:如何區分中老年人、年輕人和老年人?自然而然的引入皮膚的學習,再通過三種人皮膚的不同,講解皮膚的結構和特點,使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同時,理解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將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將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學會使用它,指導生活。在《人體免疫》一節中,提出問題:流感爆發期間,有的同學很容易被感染,而有的同學卻不會被感染,這是為什么?一個腎功能衰竭的病人,能否直接移植捐獻者的腎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生活中遇到的現象很感興趣,但就提出問題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如何根據現實生活,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參與到“為什么”和“如何應用”是如今每位教師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新課程教育改革后應當積極推行的教育方式。
2生物實驗與生活聯系的創新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通常是:根據教材,教師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用實驗結果驗證新知識→教師作概括總結。這種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實驗過程僅僅是對已發現原理的驗證,學生對實驗結果早已清清楚楚,因此,學生對實驗結果沒有過多期待,整個實驗環節變得枯燥乏味。而事實上,中學課本的生物學實驗多數是教師可以在實驗室或者室外帶領學生實際體驗,巧妙地設計和布置實驗才能使學生對試驗充滿熱情。例如,在“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活動中,除了讓學生體驗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呈現紫色反應的實驗現象,還可以選取一定濃度的豆漿、牛奶和蛋白質粉溶液,通過觀察顏色的深淺,感受不同物質中蛋白質含量的差異。在觀察加碘的淀粉溶液與維生素C呈現褪色反應實驗中,可以改進實驗方案,配置相同濃度的黃瓜汁,蘋果汁,檸檬汁分別滴加等量相同濃度的加碘的淀粉溶液,觀察溶液褪色時不同果汁的使用量,并探討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食物中能量的釋放》一節中,我們探究食物中儲存的能量。可以取不同的食物烘干,用燃燒前的質量減去燃燒后的質量,計算每克食物可以使單位體積的水升高的溫度,從而比較食物的熱價。根據生活實際,設計實驗,將驗證性實驗轉化為探究性實驗,由此,實驗結果也由已知變為未知,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生物實驗也可以應用于生活,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嘗試自主提出探究問題,設計實驗方案等。
3興趣小組活動中體驗生物學的實用性
興趣小組活動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實踐類活動與社會聯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試驗田的耕種,引導他們寫生物日記,記錄一些物候現象等。例如,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學》可組織的活動有: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內毛細血管的流動,利用儀器進行血壓和脈搏的測量,血型鑒定,練習止血包扎等。課后多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如果教師能提出一些學生急需了解或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物學問題,就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起學生對生活中生物現象的關注。因此,在每次課堂結束時,都拋給學生一個生活小問題,讓學生將生活與生物課程緊密地聯系起來。例如,在《感受器和感覺器官》一節中,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有視覺盲點?為什么有人看到的洋裝是白金色,有些人看到的是藍黑色?為什么演唱會的聲音一定要大聲?為什么音樂具有治愈的能力?生物學是一門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如何利用有限的課程時間,培養學生無限的探究興趣,是每位生物教師都應該不斷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鄒娜.中學實驗教學中發散思維培養的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xx.
[2]劉艷紅.初中生物實驗有效教學研究[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
[3]張玉蘭.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生物實驗教學探討[J].教育探索,20xx.
初中生物學論文2
一、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武器,培養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越和諧,教師對學生越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越充足,要有效培養出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我們應該主動出擊,使學生感受到一種師愛,上課時保持微笑,下課后持續交流;其次,我們還應該對學生保持足夠的尊重,以誠相見,信任我們的學生;最后,良好的自身專業素養,也是維護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方面。
二、以多樣的教學手段為武器,培養學習興趣
新穎的教學方式,往往能極大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出學習興趣,值得我們深入挖掘。首先,我們可以嘗試將實物引入課堂,如,介紹兩棲動物的生長繁殖時,可以收集部分蝌蚪,進行實物教學;其次,還應大力采用多媒體的手段,利用圖片視頻等工具進行直觀的教學;最后,還可以采用游戲式教學,或引入一些趣聞等方式,活躍課堂。
三、學以致用,聯系實際,培養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學生學到的往往是理論上的知識,而生物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如果能夠聯系實際,進行知識的應用,必然能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可以通過生物學知識使學生產生全新的認識。從上面的討論不難發現,師生關系的和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手段,而為了鞏固學生所學,我們還應該注重理論知識的回歸,以此來進一步升華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總之,對生物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我們必須嚴肅對待。
作者:周江濤 工作單位:四川省岳池縣大佛初級中學
初中生物學論文3
一、概念感知:通過直觀教學豐富學生內心的直觀表象
初中生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基礎技能還比較薄弱,很多看似平常的生物學知識、經驗還有所欠缺。顯然,為初中生的生物學概念學習提供適當的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初中生的觀察能力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觀察事物的自覺性、持續性、穩定性都在不斷進步。在概念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手段提供實物、教具、動畫、視頻、直觀的語言等與生物學概念密切相關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通過觀察先對概念進行感知。例如“,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植物的生存需要陽光、水、空氣和無機鹽等條件”等重要概念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先指導學生對校園植物進行仔細觀察,為概念的深入理解做好準備。通過感性、形象、具體、生動的學習,能有效降低學生學習抽象概念的難度。同時,在長期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觀察的持久性不斷增強,觀察事物的精確度也不斷提高,觀察事物的概括性明顯發展。
二、概念理解: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探究式教學
維果茨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即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真實發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導下或與他人合作情況下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在教學中既要能在深入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學習背景和興趣所在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又要能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構、認知能力和思維方法等方面與將要學習的概念之間的差距,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給學生提出適宜的探究課題,并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完成探究活動。“光合作用”是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對初中生而言,該概念的抽象性使該概念具有較大的難度。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對該概念的要求已有所降低,沒有對光合作用的生理過程提出過度要求,僅僅要求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產物等。在進行“光合作用”這一概念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產物,在展示了馬鈴薯、番薯、山藥等多種含有淀粉的塊莖或塊根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感性認知),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相關問題進行啟發引導,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完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探究實驗,達到“最近發展區”的要求。同時,這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打下伏筆。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探究式教學,使探究教學更加有效,也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學生探究的過程也是對概念的主動構建過程。需要指出的是,學生的大腦中的前概念可能存在錯誤、偏差和缺失,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進行糾偏,防止對新概念的形成產生阻礙。
三、概念內化:概念圖策略提升學生認知方式
隨著學生在生物學知識上的豐富,在學生大腦中的生物學概念數量迅速增長。雖然,通過各個學科的學習的深入影響,及學生自身的認知心理的發展,學生的意義識記能力發展迅速,但是學生大腦中的生物學概念急需進行進一步整理并內化。一方面,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學習過的概念,啟發學生學習新概念,可起到新舊知識相互融合的作用,使原有概念得到充實,使新概念得到發展;另一方面,這些存在于學生大腦中的概念,必須經過學生的認知深加工才能進一步內化。概念圖策略應用于生物概念的教學,能幫助學生在大腦中整理一張“概念地圖”,有利于學生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例如,在進行“生物的無性生殖”授課時,通過指導學生繪制概念圖,建立生殖、無性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有性生殖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同時,繪制概念圖的過程也是學生對概念進行分析、比較并內化的過程。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尊重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一方面,通過多種舉措幫助學生最終完成對生物學概念的感知、理解、內化;另一方面,通過基于初中生認知發展的生物學概念教學,也使學生各個方面的認知能力得到有序、有效、快速的發展。
淺談初中生物學該如何學好論文(精選15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淺談初中生物學該如何學好論文(精選1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淺談初中生物學該如何學好論文 篇1
摘要:教書五年了,總是有很多學生問我,生物學該怎么去學才能學好?面對這些問題,我只是從普通的學習方法中大概地給學生講述了一下,但事實是應該指導學生怎樣學習生物學?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本文就初中生物學該如何去學提出了我的思考。
關健詞:生物學如何學理解
曾經,在一次期未考完之后,我問學生:你們認為生物是文科還是理科?學生普遍認為是文科,我說這就是成績較低的癥結了。正是因為很多學生把生物當作文科來學習,就像學政治、學歷史一樣的,采用死記硬背的辦法,結果有的同學明明背過了,考試卻 不能考出較好的成績來。事實上,生物學科是一門科學,屬于理科的范疇,但又不能像學數學一樣的學習,數學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推理、演算,不斷的練習提高 能力,但生物學科不能這樣學,它通常不需要計算,關鍵是形象思維、理解知識,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知識才能真正變成你自己的知識,答題也就不會出錯了。
作為只有十二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理解能力往往滯后于記憶能力,即使記住了,由于理解不透,也會在考試緊張的情況下張冠李戴答錯 題。有一位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這次考了90多分)考前的一天找我說:“老師,您再給我講講根尖,我怎么也不明白分生區和伸長區細胞的變化。”成績優秀的 學生尚且如此,那學習一般的學生或者是更差的學生就可想而知了。可見,對于理解能力尚不夠完善的學生來說,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學習的生物課就明顯 成為他們的一大困難了。
初中生物學與家庭小實驗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學與家庭小實驗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主線。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初中生物學無不彰顯著新課程理念。但初中生在校時間有限,學習任務重,生物學教師想利用每周2—3課時,完成教材中的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在時間上是不夠的,實驗質量、效果也成問題。有些教師就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實驗來代替“做實驗”,學生看實驗、聽實驗、背實驗,這違背了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的理念。筆者嘗試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引導學生開展生物學的家庭小實驗。
生物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小科目,但是由于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所以生物學的實驗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神秘。作為一名初中生物學教師,應該切實開展實驗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實驗教學的受益者。為了緩解時間緊與實驗多之間的矛盾,筆者嘗試生物學實驗家庭化。家庭化小實驗,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實踐的機會,而且使學生有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極大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探究未知的欲望;學生從自己的實踐中探索、歸納知識。這樣逐步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分析實驗問題的良好習慣。現在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生物學家庭小實驗。
初中生物學科實驗能力培養論文
初中新生剛進入中學就接觸生物學,對生物課有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產生極濃的學習興趣,非常想學好生物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應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充分利用條件多做實驗,激發他們探索生物奧秘的欲望,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積極性。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求知欲望,我在生物學科的實驗教學中從細微處著手,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創新能力,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一、規范的操作能力
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地關鍵,也是一個實驗安全進行的保證。教師以規范的操作讓學生模仿。初中的學生剛剛接觸生物學實驗,實驗的操作還不太熟練、不太規范,此時特別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進行示范操作,對學生進行指導。
例如《顯微鏡的使用》實驗,我示范取鏡、安放、對光和調焦等一系列的操作,每講一點就規范地做一步,學生模仿地操作一步。就拿取鏡和安放來說,我一邊講“左手托住鏡座右手握住鏡臂”,一邊帶著學生跟著我進行實驗。這樣,容易培養學生規范的實驗操作能力。
二、正確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學習生物的重要手段,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首要步驟。所以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往往盲目地觀察實驗對象或標本,我們應該細致而明確地告訴學生“看”(觀察)什么、怎樣“看”。只有這樣,學生的觀察效果才會好。在研究中,問題的提出和假設是通過仔細觀察產生的,結論也是從實驗中的系統觀察中獲得的。
首先,觀察要有重點。
新課標下農村初中生物學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深化素質教育,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和自學能力,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在此背景下,教師要使學生各方面都能有所發展,則必須落實到生物學教學的基本任務當中。
而新課標下中學生物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一方面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通過向學生滲透生物新課程標準下體現的基本觀點,對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思維品質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使知識性和思想性相互滲透,從而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由此可見,教師只有重視了生物課的思想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完成生物學教學的基本任務。身處農村,作為一名初中生物學教師,怎樣才能很好地落實新課程理念、完成生物學教學的基本任務?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思考。
1、教師必須明確生物新課標所體現的基本觀點
比如在講述“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這部分內容時體現了生命的物質性觀點,即細胞、組織、系統、生物體,而細胞是由各種化學元素所構成的。在講述“消化和吸收”時,小腸的長度可達成 5-6m,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并且在小腸的內表面還有許多環形的皺襞和小腸絨毛,這種結構可以使小腸的吸收面積達到200㎡以上。這種結構使得小腸成了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這體現了生物體的結構決定其功能并與其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在講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時,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比如竹節蟲的體形與竹枝非常相似,稱為擬態,這能有效的躲避敵害,這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充分闡述了生物與環境間的關系:“物盡天擇,適者生存”。當然新課標下中學生物學體現的基本觀點還有許多,如對立統一、整體與局部、一般與特殊等。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這些觀點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將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初中生物學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今天,自主、合作、探究等的學習方式逐漸受到重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一個由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合作學習的地位顯得更為突出。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學教學的展開中,不僅具有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作用,而且還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以及責任感,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筆者將從目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合作學習問題以及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應用意義等方面對合作學習視野下的初中生物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生物學教學;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被廣為運用,并逐漸發展成為如今中小學尤其是中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學習方法之一,且在國務院的《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被提出,要求學校的教育改革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學習來完成[1]。在如此背景下,我國的初中生物教學也逐漸吸收并將其應用到教學上來,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以及在教學質量的檢測上,均獲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對于學習間競爭激烈的學生而言,并不知曉合作學習是何物,也不知曉為什么要合作學習、以及怎樣進行!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不佳,且容易形成孤僻等心理,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本文將對初中階段的學生在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的生物學教學以引導學生對生物產生興趣為主,為今后開展的生物學教學奠定更好的基礎,但是由于生物學這門自然科學的內容較為復雜和細小,對于剛接觸到生物的初中學生而言,邏輯之間的構架不是很明確,且學生極易在學習中對細小的知識點遺忘,甚至是失去興趣。合作學習講究的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操作來促進對理論性知識的認知,例如生物學教學中開展的小實驗、小觀察,均可以通過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討來完成,從而促進學生對學習知識的鞏固,同時還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生物學教學中,抓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將實際生活與之相結合,灌輸、設置開放式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質量。
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價值論文
摘要:生物學實驗為學生提供了感知生物學事實,體驗科學實驗,訓練操作技能的學習機會,但是現實的實驗教學常常面臨著以講代做、做而不思等困惑。因此,實驗教學需要不止于按部就班的模仿,追求實驗的探索和自主設計;不止于觀察,追求討論、分析、交流、表達;不止于實驗本身,追求實驗的拓展和遷移。
關鍵詞:生物學;實驗教學;價值追求
生物學實驗是生物科學發展的基礎。通過生物學實驗學生不僅可以感知生物學事實和現象,為建構概念提供基礎,還可以幫助學生感受科學實驗的一般范式,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同時還能夠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發展科學思維能力。
一、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現實困惑
在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觀察、解剖、探究、驗證等多種形式探索生命世界,因此,學生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樂于動手,專注實驗。但是,實驗教學也面臨一些尷尬,如做完實驗,上完課,學生仍然不能正確表達生物學概念;反復強調了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但仍然能看到學生錯誤的操作頻繁出現;甚至有些教師以講代做,做而不思……
二、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價值反思
(一)體現生物學學科性質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為我們指明了“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它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可以說,離開了科學實驗,就沒有生物科學的今天。因此,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現了生物學科的性質。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因為實驗教學的特殊性,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直觀觀察中感受生命現象的神奇,體會生命世界的美妙,因此,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實驗操作和探究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形勢下打造初中生物學高效課堂論文
[關鍵詞]生物學;激發;學習興趣;高效;課堂教學
[摘要]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教學相長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只有在科學的教學模式下采用機動靈活的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達到或超出預期的教學效果。
河南省中招改革10多年來,生物學不作為考試科目,最多占幾分的實驗加試,學生對學習生物學失去了外在動力。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很多,處境很尷尬,甚至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在此形勢下,要想使中學生獲得基本的生物學知識,掌握相應的生物學技能,為國家未來儲備更多的從事生物學研究的潛在人才,筆者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進行了以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有益嘗試,課堂教學局面有了明顯的改觀,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展的巨大動力。
一、用豐富、前沿的生物學知識,激發興趣,打造高效課堂
作為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且具有較強的向師性和求知欲。基于上述特點,教師要因勢利導,時刻關注、搜集有關生物學的最新知識和信息,在課堂教學中開辟前沿科學板塊,每節課用幾分鐘向學生介紹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最新科研方向、動態和成果。如在學習《傳染病》一節時,向學生介紹愛滋病、非典等傳染病傳播特點的同時,重點介紹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制情況。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本節生物知識的掌握,又在情感上增強人類戰勝自然的.信心。教師也可在課前有計劃地讓學生廣泛搜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信息,引導學生精心選擇典型案例與教材內容相融合,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由學生發布信息,資源共享,讓學生互動交流,學以致用,把原本枯燥的教學內容處理得有聲有色,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綜合能力,又極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動力,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于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如何“用教材教”初探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生物學教材生物學教學初中課堂教學現實世界自主學習教學效益滯后性
論文摘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以此彌補教材中的某些缺憾,以及教材對現實世界反映的滯后性,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下面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學教材為例談一些認識。
1利用教材內容的相似性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
八年級上冊第一章“各種環境中的動物”圍繞的是同一個主題即動物的結構、功能與其所處的環境相適應,無論生活在水中的生物還是在陸地的生物,抑或在空中的生物,盡管種類繁多,結構差異很大,但都是適應其存在的環境,具有相似的一面。為此,可以將這一章的內容按環境的不同分配到每一個學習小組,讓他們搜集生活在某一個環境中的動物的相關資料,然后進行分析歸納,得出各種不同環境中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特征適應不同的環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交流,通過抽象思維,推出動物適應環境生存、不適應環境就淘汰的結論。如果時間有限,相關的資料可以由教師收集,然后以書面的形式或網頁的形式出現,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最后教師組織各個小組進行交流,學生可以用小課題結題匯報的形式進行互動,也可以以小報的形式互相交流,甚至可以多媒體形式呈現。內容和形式可以多樣,目的是發揮不同學生的特長,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八年級下冊的“生物生殖和發育”一章也可用此法組織教學。這樣組織教學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好處:①在小組的基礎上組織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間的分工協作,共同提高。②有利于學生在面對大量的資料時能夠去偽存真,去粗存精,提高學生搜集信息,梳理信息并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③在小組匯報中無論是口頭語言,還是書面語言,或者多媒體操作,都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多媒體操作能力。當然,這樣組織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有不小的難度:教師如何組織才能有條不紊;學校有沒有條件讓學生去自由搜索;學生如何分工才能很好地調動其積極性和責任意識,通力將事情做好。這些都需要教師去進行探索實踐。
初中生物學習興趣缺失原因及對策論文
摘要:本文中,筆者圍繞生物教學實踐總結,對初中生物學習中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對策進行了討論。日常生物教學總是以課本作為主要陣地、生物學概念抽象難以理解、教學模式缺乏創新等問題的顯現,恰好提醒教師應當從導入課堂演示、培養并提高學生求知欲、理論結合實際加強課堂趣味化等方面入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習興趣缺失;原因分析;對策
興趣是我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所謂的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的。學生只有對一門學科產生情感、具備興趣,才能建立起學習好這門知識的前提,而興趣也影響著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這樣的規律:一個學生一旦喜歡某一門學科,那他這門學科的成績通常會很好。因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教師教學研究中的重要工作。
一、初中生物學習興趣缺失原因分析
第一,生物教學局限在課本上。在傳統教育模式中,考高分成為一貫不變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有些教學工作便會存在某些桎梏,比如生物學科中對教學性質不加區分,全力希望學生熟記課本知識以應對考試。生物書成為壓縮版的生物世界,對各種生物標本到動植物等的認識全部來源于課本,卻忽略了從大自然中、實驗室中尋找生物的樂趣,這對生物這門學科來說是一種遺憾,對學生來說也是思維的限制。教科書離開了與自然的聯系,漢字的組合很難提起學生的興趣。第二,生物概念的抽象性影響學生興趣。生物不僅僅是豐富多彩大自然的呈現,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基因、細胞、顯隱性等對于教師來說也需要研究,對于初中生來說便更加晦澀。這些需要捉摸的要點又多以課本形式出現,學生難以在實驗室中和它們有近距離接觸,因此,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抽象概念的影響。第三,對于初中生來說,生物是一門新接觸的學科,未來的世界如何學生還不夠了解,因此會對生物保持一種初始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但對于老師來說,在他日積月累的教學過程中已經習慣了“教師講、學生學”的模式,這種學習方法缺少讓學生產生興趣與創造力的因素,久而久之,學生也將生物作為了傳統學習科目中的一員,在生物課堂上的反應也不積極。
初中生物學課堂實踐應用式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從中學生物基礎知識教學、生物實驗、生物興趣小組的組織三個方面闡述了關于教學與生產、生活聯系的思考。本文以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內容為例,在情景創建,知識應用,實驗創新等方面都做了嘗試。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聯系生活;應用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而義務教育階段生物科學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基本原理,通過對生物學事實的觀察和研究,認同生物學中的一般規律,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因此,生物學也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一門科學。本市使用的北師大版生物教科書在課程編排上更注重生物學基礎知識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其中,七年級生物僅編排一個單元,即生物圈中的人,與生活聯系最為密切,因此,本篇選擇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內容為研究對象,在生物教學與生活之間聯系方面進行思考。
1注重基礎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在中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導入,教師將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的同時,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能夠觀察生活現象、提出探究問題,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的關鍵。例如,在《人類的食物》一節中,通過學生喜歡吃的草莓、面包、雞翅等食物的照片,提出問題:人類的食物都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呢?為什么我們需要這些食物呢?在“皮膚和汗液分泌”部分,使用三組中老年人、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照片來提問:如何區分中老年人、年輕人和老年人?自然而然的引入皮膚的學習,再通過三種人皮膚的不同,講解皮膚的結構和特點,使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同時,理解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將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將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學會使用它,指導生活。在《人體免疫》一節中,提出問題:流感爆發期間,有的同學很容易被感染,而有的同學卻不會被感染,這是為什么?一個腎功能衰竭的病人,能否直接移植捐獻者的'腎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生活中遇到的現象很感興趣,但就提出問題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如何根據現實生活,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參與到“為什么”和“如何應用”是如今每位教師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新課程教育改革后應當積極推行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