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畢業論文
財務會計是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畢業論文,按一門課程計,是普通中等專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及研究生學歷專業教育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為對本專業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總結性獨立作業、撰寫的論文。
財務會計畢業論文1
摘要:企業價值理念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文章對企業價值與財務報告的定義進行了闡述,并從企業價值視角出發分析財務報告的重要性與意義。結合當前財務報告的現狀與企業價值的要求,指出傳統財務報告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與思路。
關鍵:詞企業價值;財務報告;局限性
引言
在近年來國內企業上市融資步伐加快的背景下,財務報表與財務報告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目前,國內外財務分析主要集中于指標分析,且財務報表也主要體現在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資金運營等三方面。但是,在企業價值、行為成本、人力資源等新會計理念的沖擊下,傳統財務報表分析體系顯示不夠完善,傳統的財務指標分析也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對此,如何結合這些新會計理念,改進與完善現有的財務分析體系顯得越發重要,對企業日常的財務管理、投資者與債權人的決策分析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企業價值與財務報告的含義
企業價值最初是一個金融學的專業術語,最早是由金融經濟學家所提出的。它是指企業的價值應該是由該企業預期自由現金流量以其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作為貼現率,折現到現在的價值。其實,企業價值概念是引用了證券投資學中“股票內在價值”分析的原理,通過一定的貼現率折現到現在的價值,以判斷其內在價值。企業價值與企業的財務決策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它既在考慮時間因素背景下反映了企業的真正價值,也體現了企業存在的風險與其未來持續發展的潛力。
財務報告是指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附表以及會計報表附注等內容。一般而言,我們通常所指的財務報告即為財務報表。財務報表主要體現的是企業經營與財務狀況的重要數據和指標,通過財務報表,投資者可以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發展潛力,債權人可以明白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與長期償債能力,而企業經營管理者可以知道企業的運轉效率,并作出決策。
二、基于企業價值財務報告分析的意義
對于企業價值來說,有著歷史價值、現有價值以及未來價值之分;而在進行財務決策時,往往要考慮到企業的現有價值與未來價值兩方面因素。因此,對企業價值的合理分析就是在基于企業現有價值分析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未來價值進行合理的預測。當然,目前國內外企業會計的計量方法還是以歷史成本法為主,所編制的財務報表也是基于歷史成本法而得出的,這對企業價值分析中的現有價值與未來價值顯然是無法達到要求的。對此,基于企業價值下的財務報告分析是現在會計計量方法的發展趨勢要求。
另一方面,基于企業價值下的財務報告分析也是滿足投資者、債權人以及企業內部員工信息需求的目的。首先從投資者角度而言,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政策時往往需要考慮企業現有的價值與未來的發展潛力,也就是企業的未來價值;若未來價值超過現在的購買價值,那么投資者就會做出購買的決策。其次從債權人角度而言,企業的債務一般都在1-5年左右,有的甚至更遠,債權人在借貸給企業時,考慮的也不僅僅是企業目前的資金周轉能力與償債能力,它也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預測企業未來的資金鏈問題。最后從企業內部員工的信息需求角度而言,現代用工制度是雙方互選的機制,企業聘用員工的同時,員工也同樣在“貨比三家”。因此,員工的信息需求不僅僅是當前企業的經營現狀,而且還包括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水平,基于企業價值下的財務報告分析顯得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三、當前財務分析報告的局限性與存在的問題
財務分析報告關系著企業財務信息質量的高低,財務信息質量越高,則做出的財務決策準確性也就越高。隨著新會計科目、新計量方法的出現,使得當前財務分析報告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反映在財務報表的局限性、財務分析指標的局限性以及財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一)傳統財務報表的局限性
傳統財務報表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背景下,以企業財務為中心,以企業財務保值增值為目標建立起來的,其以歷史成本為原則,按照權責發生制進行記賬,并以貨幣進行計量。然而在信息技術與科技創新的帶動下,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逐漸發生相應的變化,而原封不動的傳統財務報表在知識經濟的沖擊下逐漸體現出了其應用過程中的一些局限性。
第一,歷史成本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價格變化。隨著知識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到來,各項資產的價格因市場供給與需求關系的不同而時刻變化,各項負債的成本也因貨幣供應量、通貨膨脹率等因素而產生一定幅度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運用歷史成本原則對企業所獲得的各項資產與各項負債進行計價,顯然暴露出其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價格變化的局限性。隨著市場投資環境的復雜化,投資者、債權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對財務數據與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別是對企業未來盈利水平與發展潛力的財務信息,而歷史成本計價顯然無法滿足投資者與債權人的這一要求。
第二,權責發生制在無形資產計量方面的局限。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品牌、商譽、人力資本等無形資產成為了企業塑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企業斥巨資去打造企業的品牌、培養企業的人才以及塑造企業良好的商譽,這時候,權責發生制“需實際發生而確認”的計量缺陷逐漸凸顯出來。因為企業品牌、商譽、人力資本等這些無形資產基本上不會發生相應的交易活動,所以也就無法在財務分析報告中體現出來,這對于企業財務信息的披露是一大難題。
第三,貨幣計量對企業非貨幣財務信息的忽略。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許多與企業經營有關的經濟事項是無法準確用貨幣進行計量的,而且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瞬息萬變,以貨幣為載體的企業財務信息已經無法滿足企業決策者的信息要求。現階段,企業決策者不僅要看到當前的利潤水平與資金運營狀況,而且還希望能獲得更多反映企業未來發展潛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競爭能力等方面的財務信息。所以,現階段對于企業財務信息來說,非常有必要去披露一些與企業經營環境、發展潛力等方面的非貨幣信息;而這些正是現行財務分析報告采用的貨幣計量原則所缺失與忽視的。
(二)財務分析指標的局限性
財務分析指標是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在財務分析體系下,財務指標是企業分析與作出相關決策的重要依據。根據《企業財務通則》的規定:企業財務指標分為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以及盈利能力指標。盡管這三大指標可以較為清楚地對企業的盈利水平與資金管理能力、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行相應的評價,但是現有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還是存在著一些缺陷。隨著知識經濟、信息技術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發生著重要的變化,一些新型的分析指標相繼出現,例如:人力資本、市場占有率、產品質量、行為成本費用等,而這些對企業價值評估有著重要影響的指標都沒有包含在目前的指標分析體系中。
(三)財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財務分析方法是企業財務分析報告的重要方面。目前,企業財務分析方法主要以比率分析法為主,通過各項財務數據的比值得到相應的財務分析指標,以此來判斷企業價值與經營狀況。比率分析法在企業的橫向與縱向比較中的確有著非常強的應用性,但也存在著局限性。
首先,比率分析法屬于靜態分析方法,在對企業未來進行預測時往往顯得束手無策,而且就算運用比率分析法預測企業未來,其結果也并非合理可靠。這個弊端在企業價值下被逐漸放大,因為預測未來是評估企業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其次,比率分析法最大的優勢就是克服了財務絕對值數據缺乏比較意義的弊端,在進行企業縱向與橫向比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比率分析法也有著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當面臨不同行業的企業之間比較或者處于不同成長期的企業之間比較時,比率分析法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而使得最后的分析結果缺乏說服力。
四、企業價值下財務分析報告的改進與完善
(一)財務報表的完善
新經濟時代對企業人力資本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力資本也正是21世紀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要素。對此,企業的財務報表完善需要增加人力資本這塊內容,主要包括人力資本的計量方法、信息披露等兩大方面。
目前,學術界對于企業人力資本的計量方法主要是未來工資報酬折現法、商譽評價法以及經濟增加值法三種。首先來看未來工資報酬折現法。其是指企業將職工未來的工資報酬以一定的貼現率折現到當前的價值,以這個現值作為對人力資本的補償價值,未來工資報酬折現法計算容易,理解起來也較為簡單,非常適合于企業人力資本的群體計量。商譽評價法是按照企業人力資本在過去所創造的那部分價值來作為企業人力資本價值的衡量方法,商譽評價法是基于人力資本作為企業商譽一部分的前提假設下所提出來的。從這兩個方法對比來看,各有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企業類型。
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對人力資本會計信息的披露。人力資本會計信息的披露就是指在原先會計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的基礎上,增加人力資本會計信息方面的披露,便于企業決策者與債權者了解企業內部“人、財、物”三大資源的結構。
此外,在企業價值視角下的財務報表完善還需要增加對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有時候,非財務信息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作用。目前,企業非財務信息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企業經營戰略規劃與企業所面對的主要競爭對手、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相關信息;第二種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信息;第三種是指宏觀經濟政策、行業發展政策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信息。通過充分披露這些與企業發展有關的財務信息,便于投資者深入了解企業目前的整體現狀。
(二)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健全
企業目前所面臨的經營環境的變化要求健全現行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通過增加企業非財務指標來彌補現有財務指標的相關缺陷。首先,在增加企業非財務指標之前,必須要確認與遵循“全面性與關鍵性相結合,層次性與相關性相結合”的原則。其次,增加企業人力資本方面的財務指標。進入21世紀,人力資本是創造企業價值的核心要素,人力資本逐漸成為了評價企業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所以需要根據人力資本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進行計算與分析,建立一些人力資本財務指標,幫助投資者對企業的人力資本現狀進行評估。
最后,完善企業風險指標。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有財務風險、內部經營風險以及外部風險等。目前,企業風險指標主要是以財務風險為主,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惡劣與變化,企業所面臨的外部風險逐漸復雜化,外部風險是由企業外部不確定因素導致的風險,包括宏觀經濟風險和競爭風險。這需要企業建立相應的外部風險分析指標進行評價。同時在企業價值視角下,還要求企業對經營活動指標、成本指標、關鍵經營業務指標等進行完善與披露。
(三)財務分析方法的專業化
企業價值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在企業價值概念下,企業需要對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全局性與整體性的評價,并得出最終的結果。目前,較為適用的比率分析法在預測與評估企業未來價值過程中存在著結果不合理的弊端。在這種情況下,層次分析法以特有的層級劃分優勢在企業價值衡量與預測過程中要優于比率分析法。在層次分析法下,企業價值被劃分為一級指標層與二級指標層。一級指標層主要是指企業目前獲得的盈利水平、未來的盈利能力以及企業目前與未來所面臨的風險水平,而二級指標層主要是指企業的資金周轉能力、運營能力等。
當然,層次分析法運用過程中最為關鍵也是最為困難的地方就是要確定與評估各個指標的標準。由于層次分析法包含了企業盈利能力、風險水平、資金周轉能力等多個方面,所以其評估標準有定性標準與定量標準之分。其中定量標準又可分為計劃標準與經驗標準。計劃標準是在事先確定好的基礎上,以相關指標、計劃以及財務數據作為基數,以一定的增減幅度來預測企業財務指標的未來走勢。
經驗標準是結合企業的現狀、規律以及經驗,以專家學者的打分與建議為依據,得到相應的企業財務指標標準。定性指標標準主要是指一些不可量化的非財務指標標準。對于企業定性指標標準的評估,主要是通過對評估指標的內涵,結合企業價值取向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來劃分指標的不同層次與需求,根據不同的層次與需求,劃分不同的等級,并賦予不同的參與權重,并運用加權平均法的方法得到最后的得分。
總之,在企業價值理念下的財務分析報告是傳統財務分析報告的升級與完善,其在傳統財務分析報告的盈利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基礎上,增加了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等非財務信息。所以,分析得到的結果更為全面、客觀與可靠。
財務會計畢業論文2
1.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內在關系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雖然都是以企業會計作為工作對象,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其側重點卻有著很大的差別,一般來說財務會計所側重是可以全面的反映企業已經發生經濟活動,是對其總結記錄的一個過程,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依據;而管理會計其側重的則是企業將要發生的經濟事件,由此可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所反映的時間段是有著很大差異的。但是我也可以從中知道,就是因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對于會計的工作側重點不同,而他們的綜合研究的對象卻是一致的,這就給了兩者之間融合的基礎。具體而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有著相同的信息資源,因為會計從本質上來說其實為企業提供相關的財務信息服務,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信息咨詢支持。兩者之間的所得到的初始信息都是來自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最原始信息,并根據自身不同特點加工整理得出的新的信息資源,其必然有著較大的區別。企業的管理人員在開展管理會計工作時也是離不開財務會計的支持,所以從某一方面來說,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限的融合在一起,才可以更好的解決當前的財務問題。同時,也有利于企業從多角度的獲取分析各類財務信息,促使企業財務信息更加的透明化和清晰化,極大提高了企業會計信息的內在價值,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2.促進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效融合的具體途徑
基于上述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的存在的內在關系,下面是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提出的一些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途徑,具體有以下幾點:
2.1建立健全一個有效的會計管理制度
財務會計是企業會計體系中的基本工作,而管理會計是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是財務會計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在會計體系中也逐漸有了更加顯著的作用。建立健全一個有效的會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會計地位和評價,在企業管理會計的過程中,實現企業的對于財務信息資源的統一控制和管理,這有利于進一步的分析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財務會計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考評,這種從制度上規范強化企業的管理會計,有利于加快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步伐。當然,在促進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進行融合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因為融合過快產生的一些問題,須知融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建立在規范化的管理會計體制制度之上。
2.2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的培訓
當前社會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不例外,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加強對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的培訓,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是實現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效融合的一個重要環節。就這一點,主要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首先,需要改變原有的會計工作的固有的觀念,對企業的員工開展新課程的培訓,確保企業會計人員掌握知識可以及時的更新,并且可以了解最新的會計規范準則,在提升其專業操作水平的同時,提高他們對于會計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重要性的認識,以及對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認識。其次,需要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培養其有一個好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并且提高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培養一批具有高水準的復合型人才。最后,企業需要加強自身會計團隊的建設,通過不斷的吸收和培養提升企業自身會計人員的整體水平。
2.3建立一套細分的輔助核算機制
為了達到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的融合需要在會計準則的基礎上以一個統一的形式來設定兩者之間的細分輔助核算機制,這樣有利于通過對項目的輔助核算促進企業經營活動更加的規范,財務的各項信息也會更加的全面。當然,在制定這套機制時,也要注意不能過于細分核算的項目,因為這樣會大大的提高核算過程的工作量。另外,企業提前設定好輔助的核算機制,有利于核算人員在進行核算的過程中自由的選擇核算項目,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核算項目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達到輔助核算的目的。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傳統的企業管理越來越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了,這就要求企業不斷深化內部改革,重視企業會計,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是當前新形勢下的必然趨勢,企業必須加以重視,可以從建立健全會計管理制度,加強對企業會計人員的培養已經建立一套細分的輔助核算機制三個層面著手進行。
財務會計畢業論文3
【摘 要】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理論體系都是在吸收相關學科的有關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完善起來的。二者既有一些相同點,也有很多不同點。本文就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相同點、不同點作一簡要的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之上,說明二者相互吸收有助于促進各自的發展,進而對財務管理的學科屬性作一探討。
【關鍵詞】管理會計 財務管理 理論體系
一、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相同點
財政部在全國注冊會計指定參考書中提出,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是有關資金的獲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這一定義突出財務管理是有關資金如何獲取、如何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
國內的專家學者在引進西方管理會計之后,積極探討結合我國的國情,給管理會計作了比較明確的定義。有的認為,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學科,它是適應企業內部管理預測、決策、控制、考核的需要而產生,把會計與管理結合起來,為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它既是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手段,又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有的則認為管理會計是“西方學者把管理和會計這兩個主題巧妙地融匯在一起,以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為根本目的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新興學科”。兩種定義都認為管理會計是管理和會計的精巧結合,目的都是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從以上定義的比較中不難看出,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二者具有相同的管理屬性,其基本作用都是為企業管理服務,滿足企業營運發展的需要。除這一根本共性外,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還有如下共同點:從管理理論、方法體系以及管理過程看,二者都是按照計劃、決策、執行與控制這一順序進行的;二者都以企業的財務會計資料為信息分析來源,在此基礎上進行計劃、決策與控制;二者在管理中產生的報告文本、數據資料等文字載體均不具法律效力,對外一般不承擔法律責任;二者都主要是根據企業運作的現實情況,采取一定的措施積極規劃未來,著眼于企業的未來發展。
二、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不同點
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發展至今,二者的不同點也很明顯。最根本的區別是,財務管理主要管理資金,考慮的重點是如何以較低的成本獲取資金,如何更有效地運用資金。財務管理是連接企業與外部環境的重要紐帶,它與金融市場的運行密切相關。可以說,成功的財務管理是高度關注金融市場現狀及其動態趨勢這一前提下,考慮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從而為自身尋求寬松的資金運作空間,并達到企業價值或者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的管理活動。管理會計則是有關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系統,考慮的對象不僅是資金如何高效地物化,還考慮物化后的資源在經營管理中如何以最佳效率進行配置。而且,管理的對象還包括人,它通過責任會計、業績評價與控制會計實現對人的成功管理;通過有效的激勵安排,達到人、崗位、財物的高效搭配,從而達到提高經營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不同點可對比如下
面臨的環境:以環境變化為背景,密切注意外部環境的變化,尤其是金融市場的變化,以大的社會經濟環境穩定為前提,主要著眼于企業生產的直接經營環境,主要理念,時間價值,風險理論,成本—效益分析,經濟模型,數理分析。
1.研究側重點:資金的獲取和有效作用;企業內部生產經營計劃、預算、決策、業績評價與控制;研究對象——物,主要是資金運動,也通過責任會計、業績評價激勵會計;調整的關系——處理所有者、經營者、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企業內部的各種管理關系:人和物的關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 。
2.核算主體:整個企業。可以是整個企業,也可以是部門、小組甚至是個人,可以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也可以針對某一種環節。
3.研究范圍:內外部管理并重,主要是內部管理,或者是某些具體事項。
4.時間要求:一般要求定期編制資金計劃和定額,沒有固定的時間需求,根據需要確定三、二者各自優勢的相互吸收。
財務管理中的時間價值觀念是一種以較低程度體現機會成本的分析方法,它引入了經濟學中關于成本利潤的思考,對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有重大意義。財務管理中的風險觀念考慮了外部環境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對管理會計中的定量分析提出了靈活性的要求,對預算的編制、決策的選定有指導意義,在業績評價會計、責任會計中也可以加以有效運用。機會成本概念、風險觀念在管理會計中的運用,符合企業由粗放型經營管理向集約型經營管理轉變的需要。
管理會計在其不斷發展過程中,吸收了管理學、數學、運籌學、系統學、信息論、控制論的眾多理論和方法。這些理論與方法同樣可以為財務管理所消化吸收。其中,有關的數學分析方法、經濟計量模型有助于財務管理的進一步量化。此外,管理會計所吸收的委托代理理論、激勵理論可以指導財務管理活動,對經濟實踐中的財務管理行為與績效評價有啟發作用,值得借鑒和吸收。
四、對財務管理學科屬性的探討
從學科角度講,財務管理跟管理會計不同,它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也不是從屬會計學科的子學科。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職能不同于財務會計,應無異議。目前,會計理論界已經在會計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兩大分支上取得了共識,但財務管理的學科屬性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財務管理的內容和基本職能看,筆者認為財務管理的相關理論應屬企業理財的范疇,企業理財學是財務管理的學科歸宿。企業理財的主要職責是合理、高效地聚財、用財、生財,財務管理活動的基本內容也大致是這樣。企業理財學是有關企業聚財、用財、生財等管理活動的理論與方法的學科,因此,財務管理的相關理論及方法是企業理財學的組成內容,其學科歸宿是企業理財學。
那么,在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日益緊密結合的經濟發展趨勢下,企業理財學具有什么特點,其未來學科地位怎樣呢?應該說,理財學的研究內容基本決定了它的科學特色。理財的對象是資金的獲取、資金的物化以及企業財物的貨幣化,它跟金融市場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而且,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前提下,企業必須注重理財,在金融市場上以最低的成本籌集資金,或者用本身的閑置資金進行投資,或者通過金融市場抵補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從而更好地培植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理財人員需要有扎實的金融理論功底,需要根據國家的金融政策對企業的籌資、投資等作出迅速的調整。這些都要求企業對面臨的各種外部或內部金融風險有比較準確的預測,對金融市場上的具體操作也有很高的要求。這在生產管理向資產管理、資本營運轉化日益明顯、資產證券化要求不斷提高的趨勢下顯得愈益重要。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提高,經濟國際化尤其是金融國際化程度的加深,企業理財與金融的關系會更加密切。順應這一必然趨勢,企業理財學將不斷得到發展,有可能成為管理與金融緊密有機結合的重要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