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增長
工資增長指導線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宏觀調控工資總量、調節工資分配關系、規劃工資增長水平、指導企業工資分配所采用的一種制度。其目的在于引導城鎮各類企業在發展生產、提高效益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工資,為企業集體確定工資水平提供依據:使企業的工資微觀決策與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保持協調統一,以達到政府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以及提高職工生活水平的目的。
工資增長1
明天是第20個教師節,20年前,教師的收入是倒數一二,但20年后,記者調查發現,他們的平均工資已經增長了至少10倍,變為“高收入者”。
高校教師工資增長近18倍
記者從教育部得到的最新信息顯示,隨著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我國教師的待遇也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教師正在成為越來越具有吸引力的職業。改革開放之初,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在國民經濟12類行業中,一直在倒數第一位至第三位之間徘徊。在黨和政府多年的重視、關心下,各級教師的待遇明顯提高。據統計,從1984年至今的20年間,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的年平均工資分別增長了17.8倍和10.9倍。20xx年,高等學校教師年平均工資超過2.33萬元,比20xx年增加2261元,比1985年增加近2.21萬元。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也有明顯增加。20xx年,全國中小學教師年平均工資為1.33萬元,比20xx年增加652元,比1985年增加約1.22萬元。
而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這一統計數字也只反映了一個賬面上有據可查的全國平均值。事實上在一些大中以上城市中,教師職業的收入水平,很多已超過一般白領。其中又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大型發達城市為教師高收入的領軍者。
加上補課收入一個月就是萬元戶
由于教師這一行業的特殊性,使得教師們相當部分的收入是以灰色的方式納入囊中的。記者認識的幾個中學教師,每逢節假日,都被找上門來的孩子、家長們私下開辦的補習班把時間擠得滿滿的。一個雙休日下來,每人的收入都在千元以上。記者認識的兩名私下開辦“中學奧數班”、“物理班”的大學教師,每個雙休日的補習收入更都超過兩千元。事實上,北京很多有名中學的科任老師一個月下來,工資、獎金和私下給人補課的收入總和超過萬元早已不是“圈內”的秘密。
正是社會上日益濃烈的學習空氣和家長們望子成龍的迫切愿望使“教師”這一職業在20年后的今天變得炙手可熱。
今年上半年僅海淀區53所高校繳納個稅就增長69%教師收入的大幅提高,不僅使很多“靈魂工程師”們先于他人圓了自己的購車、買房夢,也為國家意外增加了稅收。據本市地稅部門消息,今年上半年,首都高等院校個人所得稅呈現出整體快速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高校最集中的海淀區,個人所得稅增幅最為顯著。今年1至6月,海淀區內的53所高校共繳納個人所得稅11564.66萬元,同比增長4724.8萬元,增幅高達69%。
工資增長2
在北京某小區菜市場的夜市里,26歲的周煒華告訴記者,他現在都是下班以后再到菜市場買水果,希望能便宜一些:“只能吃些普通的時令水果,像什么大櫻桃之類的,七八十元一斤,根本都不敢想。”
為了能獲得北京戶口,去年剛從武漢某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周煒華選擇到中關村一家民營軟件企業工作:“公司是北京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能夠拿到戶口指標,但工資就不能指望太高了。”周煒華告訴記者,他很多去外企的同學月收入都在2萬元左右,但自己的收入只有5000多元。
“雖然公司每年都有10%的工資增長,但感覺根本追不上物價,現在中午在單位周圍吃個飯都要近20元錢。”周煒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房租每月1500元,吃飯20xx元,再加上水電交通什么的,一個月的收入也就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閑錢再搞其他消費,“有時候再趕上個同學同事結婚啥的,隨份子的錢都快拿不出來了。”
周煒華表示,當初為了拿到戶口指標,他跟公司簽訂協議,3年內離職要交違約金,所以等工作滿3年后,他就準備到薪酬更高的外企工作:“雖然會辛苦一些,但將來結婚生孩子花費會更多,這點錢根本不夠用。”
“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和收入分配不合理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消費擴大的主要因素,現在是富人有錢,但日常消費有限,只能把錢存在銀行里,花不出去,而窮人想消費卻沒錢。”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分析說,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之所以有利于擴大有效需求總量,是因為高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較低,亦即增加的每1元收入中只有較少的部分用于消費,較多的部分用于儲蓄;而中低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較高,亦即增加的每1元收入中有較多的部分用于消費。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當前我國很多商品產能已占世界百分之七八十乃至更高,繼續依賴投資和出口高增長來拉動經濟增長的路子難以為繼,擴大消費問題日益突出。”梅新育認為。
梅新育建議,在減輕消費者負擔方面,政策的主攻方向應當集中在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等收入及低收入普通居民所需要消費的商品與服務上,特別是減少流通成本,才能降低普通居民日常消費負擔,提高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