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聞傳播學碩士論文怎么寫
如何寫好碩士學位論文,真正的論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你的研究成果的自然呈現。那么新聞傳播學碩士論文怎么寫?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分享新聞傳播學碩士導師關于碩士學位論文的寫作指導,希望對各位碩士生們有參考作用!
我指導的碩士論文有不少被評省優、校優,也因此被學校評為“卓越導師”和“優秀導師”,有一些經驗和心得可與老師、同學們分享和交流,下面就談三個問題:
一、如何做一個好研究?
不少同學向我請教如何寫好論文,我認為真正的論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你的研究成果的自然呈現。也就是說首先要考慮如何做好一個研究,論文只是一種呈現方式而已。我認為做好研究要有兩個前提,一是要有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研究者的必備。二是要有好心態,做研究是很辛苦的事,但我主張“快樂學術”,我常跟同學們說你不覺得研究這個問題挺好玩的嗎?“痛并快樂著”。
1、先要有問題意識
寫論文先要做研究,做研究先要有問題可研究。所以說寫論文從看論文開始,做研究從找問題開始。我認為沒有問題意識的學生不能算是研究生。不少同學只會背書應試,總在揣摩老師的標準答案,沒有獨立思考和獨到見解。我覺得培養研究生實際上就是與他們十多年應試教育養成的思維習慣作斗爭的過程。那么,問題從何而來?不要指望老師給你,你自己去思考去尋找。我認為問題要從如下幾方面去發現:
從社會實踐中找,理論就是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去的東西;
從傳媒發展中找,傳媒發展尤其是當今轉型面臨各種問題;
從理論盲區中找,就是前人沒有研究過或研究不夠的地方;
從認識誤區中找,通過分析批判可以發現認識中存在問題;
從橫向比較中找,可從同類事物的不同中發現問題和規律;
從縱向梳理中找,在歷史的發展和變遷的拐點上找到問題;
從學術爭論中找,不同學術觀點爭鳴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問題還有真問題與偽問題、大問題與小問題、新問題與老問題之分。我們要找真問題而不是假問題,真問題就在不斷的拷問和追問中獲取,就在不斷的討論和爭辯中聚焦。做研究要有求異思維和批判意識,不迷信權威,不輕易相信,不盲目接受。當你的問題不停地找到,又不斷地得到解答,那么在哪些不能得到滿意答案的地方或許就有值得去做研究的選題。從大問題著眼,從小問題入手,讀研就是求解“十萬個為什么”。
2、如何找選題?
選題就是一個要通過做研究來回答的有價值問題,定選題也是一個尋找問題討論問題的過程。在找選題過程中有些同學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一是把研究對象看作研究問題。常常有同學這樣問,這個東西還沒有人研究過,可不可以研究?其實他說的往往是研究對象而不是問題,沒有人研究它也許說明這里面并沒有值得研究的問題。二是不少同學是憑興趣去做研究,不管有沒有真問題,是否值得去研究。
學習要取長補短,研究要揚長避短。研究者要根據自身條件、學科背景、擁有資源等因素來確定自己的選題。選題過大是研究生的通病,有的選題簡直可以寫一部書了,如中國發展研究。此類選題往往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缺少可行性或可操作性,比如你要做實證研究卻缺少實地考察的必備條件。或者你要做某一領域的研究卻沒有相關學科的理論積淀,你臨時抱佛腳的話,很難做出成果。對于在職研究生,往往有很強的行業工作思維,很容易把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操作問題拿來作選題,此類選題只能寫成業務報告和工作總結。因此,既要立足行業更要超越行業,以客觀中立的立場,以學術眼光來尋找其中的理論問題。
什么是好的選題呢?著名數字家華羅庚說過要研究有生命力的數學。我鼓勵同學們研究有生命力的新聞傳播學,鼓勵研究生勇于理論創新,不懼怕難度大的選題。當然根據個體情況力求難度適中。另一方面,研究生要把大課題細化為可以具體操作、保證完成的小題目,小題大做易寫深寫透,要避免大而空。因為研究生的學習時間有限,碩士學位論文3萬字容量有限,能夠將一兩個問題說清楚,有新意就很不錯了。
3、怎么去做研究?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不妨按這樣的邏輯推進:學科——領域——視角——對象——問題。學科是科學研究的門類,下面可細分為研究領域。研究領域不一定比學科小,如廣播電視就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媒介批評、電視批評是一種研究視角,電視節目可以是一個比較大的研究范疇,我們可以選擇某一類型或典型節目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不等于研究的問題,問題往往隱藏在研究對象之中。
祝建華教授列出大眾傳播研究中的需要規避的“陷阱”和“誤區”:1、追逐重大事件;2、追逐獨特現象;3、追逐突發事件;4、追逐新名詞;5、追逐新媒體;6、研究單一原因;7、研究常數;8、為比較而比較。
追逐熱點和時髦。新媒體和突發事件是最容易讓同學們掉入研究的陷阱,因為在做此類研究時,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其實此類問題已有無數研究,你有可能做重復勞動;另一種是你還沒有做好相關理論準備,用老辦法來研究新問題。我在研究生論文答辯中就發現,用新聞學和大眾傳播學的經典理論來研究新媒體,大多力所不逮。
那么,什么是好的選題呢?我認為有兩個標準,一是真問題,二是有價值的問題。價值包括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二者必有其一。那么,如何入手呢?下面通過兩個案例來說明。
案例一:網絡電視研究
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電視以其互動性、可選擇性以及強大的個性化服務功能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和接受。為了能夠了解網絡電視用戶的使用情況,研究影響用戶對網絡電視選擇和使用的因素,將以美國學者羅杰斯的創新擴散理論為理論支撐,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描繪網絡電視用戶的結構特征,建立網絡電視用戶的行為模型。
通過對國內外關于網絡電視的現狀分析,確立了以網絡電視用戶的使用行為為研究。重點論述網絡電視的受眾,從網絡電視受眾的概念及特征入手,進而歸納出關于網絡電視受眾的行為特點。總體上,將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分為樣本的個人因素和創新的特征因素,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年齡、身份屬性、受教育程度和經濟狀況,創新本身的特征因素包括節目內容的豐富程度、畫面清晰度、視頻流暢度、操作界面的難易程度、廣告彈出數量、廣告持續時間和節目的更新速度。最后對網絡電視市場的未來發展提出具有現實意義的建議。
點評:這是研究的對象,不是研究的問題,很容易寫成業務總結。
案例二:如何做好媒體微信公眾號?
貌似提出一個研究問題,這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但不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學術問題。首先問題很大,這是許多問題的集合;其次不是一個理論問題,它是研究運營實務?而非研究運營中面對的理論問題。比如傳統媒體與公眾號是兩類不同的媒體,傳播方式不同,媒介形態不同,如何轉換或融合?我們可以從不同學科視角對這里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同時,切入口要小一些。例如:
傳播學:從信息傳播到關系傳播——論媒體公眾號的傳播變革或以XX公眾號為例
社會學:論媒體微信公眾號中的“雙重嵌入”
傳媒經濟學:媒體對接平臺的實證研究——以媒體微信公眾號為考察對象
我還有四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1)學習要取長補短,研究要揚長避短,充分利用自己擁有的學科和專業優勢來做研究。
(2)新聞學是文科里的工科,傳播學是文科時的理科。關注現實,超越現實,不斷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和理論水平。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在學科的交叉或邊緣處較易取得突破,跨學科研究是一種發展趨勢。
(4)研究需要討論和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師”,多與導師討論,多與同學和其他老師交流,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尋師問道。
二、如何去做好一個研究
1、開題與文獻綜述
開題報告是研究生撰寫學位論文的重要環節。在與導師的深入討論,與同行(不僅是身邊的人,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建立自己的學術圈)的廣泛討論之后,你就可以找出一個選題,但這個選題真的可以做嗎?如何能把它做好?此時就需要一個開題報告會了。開題報告會的功能就是把關和把脈。在研究生開題報告過程中,導師組提的意見越多越細越好,這說明老師對學生負責任。研究生開題報告通過后,還要根據導師組提出的意見修改完善論文開題。
文獻綜述很重要,它是整個研究的基礎,我認為有以下要求:
(1)文獻綜述要有邏輯,一邊陳述別人的觀點一邊分析,一般需要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同時還要交代這幾方面的關系。
(2)文獻綜述涉及到重要文獻時,要交代基本觀點,經常看到學生羅列了一大堆文獻,羅列的依據是什么,文獻綜述的價值不是告訴我有這些文章,而是要告訴我這些文獻說明什么。
(3)每一部分文獻綜述,具體文獻出處要注明,一般需要腳注,注明文獻來源,間接引用需要注明文獻來源,直接引用需要注明具體頁碼,一般兩種文獻呈現都要適當考慮。
(4)文獻綜述要盡量完整,國內外的文獻要適當考慮周全,這樣才能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談問題,思路就不一樣了,切勿輕易地說什么什么還是一個空白。
除了強調學術積累和文獻綜述的重要性,還要有學術視野和學術敏感,它決定你能否找到好的選題并能很好完成這個研究。開題時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細枝末節上了,具體內容以后寫作的時候還可能要調整,具體到章節就可以了。
2、如何確定研究思路?
在研究中到底是問題重要還是概念重要呢?我認為,問題是研究的價值基點,概念是研究的邏輯起點。所以首先要找一個真問題,好問題,以及抵達問題的方法路徑要合理和科學,這個非常重要。我有兩點值得注意:
(1)關注現實(問題/現象),但必須思考理論問題,而不是套一個理論,經常有同學說我得找個什么理論,千萬別被理論綁架了,是我們對現實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上,只有從理論上才能很好地詮釋和概括,所以才要思考理論。
(2)對策性研究要用數據和方法支撐,拍腦袋談對策是不行的。不僅要“自圓其說”,還要有足夠的說服力。
研究思路要求:
(1)要交代研究命題成立的合法性,也就是為什么這個研究問題成立,問題性到底在哪兒,不要到最后答辯的時候,老師說你這個問題是一個偽命題。
(2)研究思路不是說你要分幾部分來論述,然后每一部分研究什么,而是要說明白我為什么從這幾個部分來談,每一部分之間是什么邏輯關系,這個要交代清楚。
(3)研究思路即論文框架設計,在開題時應完成總體設計,在寫作過程可以進行局部設計,但最好不要進行大的修改。如果推翻重來也就說明原定思路有問題,開題工作沒做好。但也有另一種情況,原來的思路是對的,但寫著寫著就走歪了,那就是寫作的問題了。
創新性要求:
明確指出你在哪些方面進行了創新,這個一般要結合前文文獻綜述中的結論來談,一般需要一二三明確指出來,哪些方面創新了。
如何思考整個研究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變換自己的思路。我覺得專家與學者的區別是學者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專家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二者結合起來就比較好。既能化繁為簡,也能深入淺出。站起來可以看清一群螞蟻,蹲下來才能看清每只螞蟻。研究視角沿著宏觀——微觀——宏觀不斷變換,形成一個“葫蘆式”的研究思路。
3、論文寫作
研究生論文主要有三類:課程論文、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課程論文主要是作學術訓練,目的是培養研究意識和學術規范;學位論文分描述性與論述性兩種,用于研究生的綜合訓練和學術評價,論述性論文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則是體現最新研究成果,是呈現新觀點新發現的理論創新。
學術論文是科學研究工作者以理論的形式表述自己科學研究的創新成果,公開發表或宣讀。學術論文與一般雜文、理論文章的不同點就在于科學和創新。學位論文是要通過答辯和專家評審并授予相應學位的學術論文。研究生學位論文首先是寫給老師看的,要經得起學者的審閱和檢驗。學位論文的核心在創新,盡可能用自己的話、自己的材料來充分論證自己的創新觀點。當然,現今的碩士研究生一般都是科研新手,要求他們的學位論文都達到以上的創新程度,一般很難,但應該是努力的方向。
學位論文完成初稿后,最好冷處理一段時間。一方面交給導師看,提出指導修改意見;一方面利用這段時間考博、找工作、繼續讀書研究,還可將學位論文拆成小論文發表。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又有新的思考和收獲。到最后正式提交論文前,或者在預答辯之后,靜下心來認真修改論文,這樣才能跳出原有的思維定勢,將論文修改好,精益求精,不留遺憾,順利通過答辯并力爭取得好成績,為讀研劃上一個準備通過圓滿的句號。
此外,寫論文要從看論文開始,要多讀論文讀好論文。還要會讀論文,研讀論文的三種方式:學習知識型、批評討論型、啟發研究型。
4、學術規范
20世紀英國哲學家布朗在一篇題為《科學的自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學術共同體”這個概念。學術共同體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價值取向、文化生活、內在精神和具有特殊專業技能的人,為了共同的價值理念或興趣目標,并且遵循一定的行為規范而構成的一個群體。新聞傳播學盡管尚未形成真正的學術共同體,但是需要學術規范已形成共識。所謂學術規范是指學術共同體根據學術發展規律參與制定的有關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學術積累和創新的各種準則和要求,是整個學術共同體在長期學術活動中的經驗總結和概括。學術規范的內容涵蓋以下三個層面:
邏輯層面,主要規范邏輯思維與創造性等方面的內容;論文各章節之間要有一個遞進的邏輯關系,形成一條問題鏈,不要采用教科書的寫法,前后章節只是并列關系。
方法層面,主要規范研究的路徑、邊界與方法等;問題決定思路,思路決定方法,而不是反過來。同時要注意問題的邊界,把問題討論限定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
形式層面,主要指文本規范,包括文獻索引、引證出處、參考書目、注釋體例等。
研究要講學術規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就是科學性。但任何一種極致離荒謬只一步之遙,任何東西強調過頭了也會有問題。引經據典、旁征博引不能代替原創。有的一萬多字的論文可以有100條以上的引文。不妨做個試驗:將文中的引文全部抽去,還剩下什么?再將轉述的話刪除,還只剩下什么?
論文要有學術性,那么什么是學術性呢?有一個最基本的判斷,就是你的核心概念是一個學術概念,就是你的標題里面最起碼應該有個學術概念。有人說我要研究電視臺做的活動,這只是一個研究范疇,如果聚焦到電視臺活動中的儀式傳播,儀式傳播就是一個學術概念,這樣學術性就上來了。
不是學術概念或尚未形成學術概念者難道就沒有研究的價值嗎?例如“新聞立臺”、“網絡問政”,是不是學術概念?研究民生新聞、傳媒產業到底有多少學術性?處于急劇發展的新聞學和轉型中的傳媒,有太多的現象需要關注,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難道因為它還沒有成為一個學術概念我們就不去研究它嗎?我們完全可以用學術的方法來研究這些現實問題、中國問題。
三、研究方法和方法論
研究方法是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核心競爭力。研究任何一門科學都需要找到合適自身的方法和路徑。這里說的方法有三個層面,狹義的層面是作為分析工具的研究方法,如內容分析法;廣義的方法包括什么是可以研究的問題,怎樣設計一個回答問題的研究計劃,用什么方法搜集和分析資料,怎樣從資料中提出對問題的解釋,怎樣闡明自己的發現并把它表述出來等。最高層次的就是哲學層面的方法論,它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們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么”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么辦”的問題。在此我著重談后兩個層面的方法。
1、方法論
“方法論的自覺是學科成熟的標志。”從方法論層面來看,研究新聞傳播用什么方法呢?科學的結論通常用兩種方法來保證其有效性:要么由經驗事實(尤其是數據)予以支撐,要么由邏輯推理予以保證。研究方法本身并沒有優劣之分,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受美國實證主義的影響,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加強實證研究,這是好事,但也會走進另一個極端。我參加一次傳播學碩士論文答辯時發現,有的同學的實證研究雖然做了大量的數據采集和分析,但卻感覺他是認真真地去做一個毫無價值的東西。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社會系統,簡單生硬地使用一種研究方法來討論和分析某一問題往往是力不從心的。人文科學回答“為什么?”,社會科學回答“是什么?”,應該互為補充,相輔相成。
我國新聞傳播學方法論的演變:人文學科方法論——社會學科方法論——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結合的方法論。1987年,祝建華教授發表的論文《傳播學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學來源》,可能是最早的以“科學方法論”為論證對象的文章。這篇文章明確提出,傳統的研究方法——哲學思辨、歷史求證、法規判別——已不能適應科學研究深入發展的客觀需要,需要借鑒“科學方法論”。文章指出了科學方法論的要義:科學研究的關鍵不在于結論是什么,而在于得出結論的過程是否合乎科學原理。目前我國新聞傳播學質量較高的文章,通常是量化分析與質化分析相結合,新聞學話題與傳播學方法相結合。陳力丹教授認為:“新聞傳播學在研究方法上的整合方向,除了證實研究的量化分析與質化分析的結合外,更為長遠的整合,應該是人文——歷史——哲學的思維方式與‘科學方法論’的思維方式的結合。”①
“當代學術發展,正面臨著兩個基本現實:一是沒有哪一個學科,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夠解決任何一個重大社會理論和實踐問題;二是實現學科進步,越來越多地需要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也就是說,不同學科之間相互依存度在加強。正是這兩個現實,是學科之間的對話、交流不但成為可能,而且成為必須。”②因此,跨學科研究和系統研究的方法日益顯得重要。
2、研究方法
時常有些同學還在尚未確定選題時就跟我討論研究方法,試圖通過研究方法的優勢而確保論文的品質,這是一種為方法而方法的做法。研究方法的選取應該是為研究選題度身定做的。不要過分關心方法,重要的是某研究有沒有意思,邏輯是否成立,經驗根據是否充分可靠,結論是否有助于社會變革的思考和對策。
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主張研究真實的世界,有別于語詞構成的概念世界或由信條構成的理論世界。實證研究用可經驗感受和驗證的方式,有別于概念界定和演繹的方法,運用特定研究所必備的多學科知識,努力追求功能性和因果性,理解社會中的各種現象,進而有助于人們審慎但有效地改造世界。實證研究也完全可能做得不好,同樣可能毫無學術意義,同樣可能自覺不自覺地研究假問題,僅僅是把概念或意識形態爭論演繹成所謂實證研究。因此,所謂的實證研究,不是以方法來界定,或者是以概念來界定,而是要看這個問題是不是有意思,是不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不要以為實證研究只有定量分析,它包括定量和定性兩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回答“是什么”,而質化研究主要回答“為什么”。當然,質化研究對于樣品的選取十分嚴格,如果能夠輔助其他研究方法,可以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偏差與片面。量化研究同樣面臨挑戰,一是假設和取樣,二是對數據的解讀,對結果的解釋。長期以來,人類學和民族志的“田野調查”沒有引起新聞傳播學者足夠的重視,少有學者把新聞實踐和傳媒業務作為調查研究的“田野”。為此,我曾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撰文《質化研究:新聞傳播被忽視的分析工具》,之后在《湛江師范學院學報》作了更詳盡的介紹和討論。
個案研究
在國內外學界,問卷調查成為主流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方法則備受批評。在各種批評意見中,代表性問題成為個案研究方法遭受最多批評的問題。例如,人們常常發出疑問:對單個個案的研究,能有代表性嗎?能有多大的代表性?個案研究的結論怎么能推論到總體?可以說,個案研究的代表性問題是國內外社會學界至今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其實所謂“代表性”屬于統計調查研究的問題,主要是指在概率意義上“樣本”能否估測“總體”的特征(謝宇,2006;彭玉生,2011)。因為沒有涉及“大數”現象,個案研究無從談及這一問題,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個案研究的意義就限于其本身,研究者都試圖“走出個案”(盧暉臨、李雪,2007)。
像統計調查研究一樣,個案研究最終呈現的結果也是一項知識,這一知識是否有意義在于它能否增加新的認識,即能否促進知識的增長。知識包括經驗知識和理論知識,相應地,知識增長也包括兩個方面:擴充對經驗事實的認知與提出新的理論見解。個案研究如何能獲得對更大范圍事實的認知?如何能獲得更具一般性的理論概括?即基于個案研究能否獲得超過個案適用范圍的知識?這是個案研究始終要面臨的問題,我們稱之為超越性問題,也是個案研究的典型意義所在。在社會學/人類學的研究脈絡中,三種研究取向對于這一問題的處理深具影響,它們分別是費孝通的“社區研究”、格爾茨的“深描說”和布洛維的“擴展個案法”。對超越性問題的處理主要從兩個維度展開:一是將個案視為“整體”中的“部分”,探尋事實層面上通過“部分”認識“整體”的途徑;一是著眼于個案研究的理論意義,試圖通過個案進行理論啟發或檢驗。
研究方法是為研究服務的,沒有一種研究方法是可以輕而易舉取得效果。思辨推理需要很強的理論功底,實證研究不僅要求數據采集和分析的嚴謹,還要有解釋力和說服力。往往單一的研究方法難以解決問題,可以采用多種分析工具相結合的方法,如定量研究加深度訪談,個案研究為主,比較研究為輔。但一般不宜超過三種研究方法。我們要充分認識各種研究方法所能和所不能,了解它的適用范圍和局限性,才能把它用對用好。此外,除了史學研究之外,文獻分析一般不能算是一種研究方法,它是研究前必須做的文獻綜述。
①陳力丹:《新聞傳播學:學科的分化、整合與研究方法創新》《現代傳播》2011年第4期,第29頁
②卷首語:《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版,第24頁
【新聞傳播學碩士論文怎么寫】相關文章:
2017年考研院校排名新聞傳播學專業02-25
羽毛球比賽新聞稿怎么寫(精選11篇)03-05
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方案01-20
日語簡歷怎么寫03-19
編導闡述怎么寫06-07
英語收據怎么寫03-09
簡歷工作描述怎么寫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