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載機的基礎知識介紹
中國裝載機行業經過近5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10來年的超高速發展,產品技術質量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已越來越小,已得到世界市場、包括最苛刻的歐美市場的廣泛認可。下面簡單為各位朋友介紹一下關于裝載機的用途和分類,以及我國裝載機的發展概況。以下內容由YJBYS培訓網小編整理,提供給您參考。
一、用途
裝載機主要用來鏟、裝、卸、運土和石料一類散狀物料,也可以對巖石、硬土進行輕度鏟掘作業。如果換不同的工作裝置,還可以完成推土、起重、裝卸其他物料的工作。在公路施工中主要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瀝青和水泥混凝土料場的集料、裝料等作業。由于它具有作業速度快,機動性好,操作輕便等優點,因而發展很快,成為土石方施工中的主要機械。
二、分類
常用的單斗裝載機,按發動機功率,傳動形式,行走系結構,裝載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
1、發動機功率:
①功率小于74kw為小型裝載機。
②功率在74-147kw為中型裝載機
③功率在147-515kw為大型裝載機
④功率大于515kw為特大型裝載機
2、傳動形式:
①液力—機械傳動,沖擊振動小,傳動件壽命長,操縱方便,車速與外載間可自動調節,一般在中大型裝載機多采用;
②液力傳動:可無級調速、操縱間便,但啟動性較差,一般僅在小型裝載機上采用;
③電力傳動:無級調速、工作可靠、維修簡單、費用較高,一般在大型裝載機上采用。
3、行走結構:
①輪胎式:質量輕、速度快、機動靈活、效率高、不易損壞路面、接地比壓大、通過性差、但被廣泛應用;
②履帶式:接地比壓小,通過性好、重心低、穩定性好、附著力強、牽引力大、比切入力大、速度低、靈活性相對差、成本高、行走時易損壞路面。
4、裝卸方式:
①前卸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視野好,適合于各種作業場地,應用較廣;
②回轉式:工作裝置安裝在可回轉360O的轉臺上,側面卸載不需要調頭、作業效率高、但結構復雜、質量大、成本高、側面穩性較差,適用于較俠小的場地。
③后卸式:前端裝、后端卸、作業效率高、作業的安全性欠佳。
在國際市場上引領裝載機技術發展的有美國、日本和歐盟。美國是世界裝載機生產大國,其市場主要以高端產品而聞名,生產企業有40多家,主要有:卡特彼勒、克拉克、德萊塞、迪爾、勒圖爾勒、凱斯等。日本是裝載機第二生產大國,年產量在4萬臺左右。主要制造廠商有:小松、東洋運搬機、新卡特彼勒三菱、川崎重工、古河等。歐盟是裝載機生產的第三大集團,它擁有意大利的菲亞特阿里斯,瑞典的沃爾沃(VME集團),德國的O&K、利勃海爾、澤特梅,英國的JCB等著名公司。時至今日,三大集團中的主要企業已分階段滲入中國裝載機市場,尤其是國內重點工程中的大型設備。
三、我國裝載機發展概況:
我國裝載機始于1960年末,它的'發展經歷了60年代仿制摸索階段,70年代自力更生研制階段,80年代以后的技術引進、合資合作和自我發展幾個階段。
初期我國剛開始生產的裝載機是機械履帶式裝載機Z1-4型4t(成都工程機械廠生產)和紅星1立方米裝載機(上海港口機械廠生產)及后期Z420、2t液壓裝載機(成都工程機械廠生產)和Z4353.5t型裝載機(廈門工程機械廠、柳州工程機械廠生產),同時研制了我國的回轉式裝載機Z4H2型2t,180度回轉裝載機(成都工程機械廠生產)。
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Z435型為整體機架、后橋轉向。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吸收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輪式裝載機技術的基礎上,開發成功了功率為162KW的鏟接式輪式裝載機,定型為Z450(即后來的ZL50),并于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過專家鑒定,就這樣誕生了我國第一臺鉸接式輪式裝載機,從而開創了我國裝載機行業形成與發展的歷史。
Z450型裝載機具有液力機械傳動、動力換擋、雙橋驅動、液壓操縱、鉸接式動力轉向等現代輪式裝載機的基本結構,為當時世界先進水平。也基本上代表了我國第一代輪式裝載的基本結構。該機在總體性能方面具有動力性好,插入力有掘起力大、機動靈活、操縱輕便、作業效率高等一系列優點。
1978年,天工所根據機械部的要求,制訂出以柳工Z450為基型的我國輪式裝載機系列標準。制訂標準時,保留用Z代表裝載機(裝、Zhuang拼音首字母),用L取代“4”代表輪式(輪、Lun拼音首字母),改Z450為ZL50,就這樣制訂出了以柳工ZL50型為基型的我國ZL輪式裝載機系列標準,這是我國裝載機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點。該標準制訂出來后按當時的行業分工,柳工、廈工制造ZL40以上的大中型輪式裝載機,成工、宜工制造ZL30以下的中小型輪式裝載機,逐步形成了柳工、廈工、成工和宜工當時的裝載機四大骨干企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裝載機制造企業已增加至20多家,初步形成了我國裝載機行業。我國輪式裝載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時,其最基本的結構仍然是由Z450(ZL50)演變而來。第二代變化不很大,第三代變化稍大一些。
從產品結構來看,我國裝載機機型主要集中在3t級(包括3.5t級)、4t級和5t級3種機型上,到2005年3~5t級機型市場占有率已達97%以上。其中尤以5t級機型最為集中,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0%(主要是搶占了4t級及小型機的市場份額);3t級產品這些年市場占有率均在30%左右徘徊,沒有多大變化;6t級以上,特別是8t級以上的大噸位機種,國內成熟的產品不多,主要是使用進口或合資、獨資企業產品。
此外,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分析,今后幾年3~5t級裝載機作為成熟產品仍將是市場銷售的主力機型。6~10t級產品國內只有柳工、廈工、徐工和臨工等少數幾個企業有成型的產品和技術,如果這些企業在技術、成本、價格及可靠性等幾個方面有所突破,市場前景看好。
目前國內生產裝載機的企業主要有廣西柳工,福建龍工,福建廈工,徐工,山東常林,福田重工等,經過各企業不斷自主研發,改革創新,裝載機漸漸成為全國機械產品中的重要代表產品,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