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琴調音定弦技巧
古琴調音有散音調法、散按調法、泛音調法。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古琴調音定弦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技巧一:細數“拍音”辨微差
當兩個相差很小、非常接近的音同時發出時,可以聽到“嗚—哦—嗚—哦—……”的強弱交替的混合音,稱為“拍音”。
兩個音的頻率相差多少赫茲(Hz,頻率單位),則每秒鐘內可以聽到多少個“拍音”。
當聽到緊湊的“嗚哦嗚哦嗚哦……”時,說明兩個音相差稍有點大;當聽到很熟緩的“嗚————哦————嗚————哦————……”時,說明兩個音已經非常接近,在不影響演奏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已基本校準;當已聽不出“拍音”時,說明已經完全校準了。
技巧二:“推拿”蠅頭辨高下
許多朋友在校音過程中都有這樣的經驗,當兩個音非常接近時,盡管能聽出它們的不同,卻怎么也分辨不出孰高孰低。
這時可以在兩個音都彈出后,迅速用右手指將被校弦的蠅頭往左或往右用力推擠(蠅頭能夠被推移的幅度非常微小,但所引起的弦的松緊變化足以使音高發生變化),聽聽“拍音”的變化。
若往左推蠅頭,“拍音”變緩或消失,說明該弦音偏高了(弦偏緊),應略松該弦琴軫;反之,若“拍音”變得更急促,說明該弦音偏低了(弦偏松),應略緊該弦琴軫。同樣道理,若往右推蠅頭,則“拍音”變緩說明該弦音偏低(偏松),應緊軫;“拍音”變急說明該弦音偏高(偏緊),應松軫。
技巧三:“矯枉過正”防跑音
在演奏中最不希望發生的,就是事先校好的琴“跑音”了,如同脫韁的野馬——驟然松懈,或如蠢動的春蟲——七扭八歪。一般來說發生這種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琴軫松動,二是蠅頭松緊不平衡。
仔細觀察一下琴弦、絨剅、琴軫以及琴頭岳山部位,就不難發現,琴弦在岳山邊沿與琴體緊密接觸,這一點和琴尾“龍齦”之間的弦長是有效弦長,其松緊程度決定著該弦的音高。而在岳山邊沿的外(右)側的蠅頭、絨剅(又名絨扣,即拴弦的絲繩)部分,雖屬于“無效弦長”,卻牽制著琴弦的松緊。正常情況下這兩部分的松緊程度應該是一致的,蠅頭不會發生左右滑動,弦音穩定。
而當調弦時旋動琴軫后,絨剅部分的松緊程度發生了變化,隨即傳遞到琴弦的有效弦長部分,使之隨之變松或變緊。但由于弦與岳山接觸緊密,摩擦力大,很容易出現蠅頭滑動阻滯而使其左右兩部分松緊不完全一致。
這時調好的琴,其實是處在一種“不穩定狀態”下,隨著演奏的進行,受琴體和弦振動的影響,蠅頭會繼續向著較緊的一側微微移動,于是弦音就“跑”偏了。針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矯枉過正”,即每當旋動琴軫調弦后,用手指輕輕推按蠅頭(緊軫弦則向右推,松軫弦則向左推),并向下按一按該弦,使弦和蠅頭克服岳山阻滯,滑動到松緊平衡的位置,即可有效地防止跑音。
另外一個導致琴弦驟然松動的因素是琴軫端面與軫池之間摩擦力不夠,容易滑動。當演奏過程中乍聽琴軫“嘎”然松動,往往是令人“心驚肉跳”的。解決辦法是用香灰均勻涂在軫池面上,或用銼刀將琴軫端面打毛,以增大摩擦,防止松滑。(如琴軫太緊,可以用2B鉛筆涂抹琴軫和琴體接觸面)
技巧四:多重校驗證律法
當七根弦都校過一遍后,理論上各弦都應已校準。但由于聽音辨音誤差的存在,可能會在逐一校調的過程中將這種音高誤差逐漸傳遞和放大,最終使最后一根弦產生較大的偏差。因此千萬不要忽視了弦音校驗的作用。
散音音程校驗。
首先以“撮”的方法彈奏一六弦、二七弦散音,聽其八度音程是否和諧;再分別“撮”一四弦、二五弦、三六弦、四七弦散音,聽其純五度音程是否和諧;再分別“撮”一三弦、二四弦、四六弦、五七弦散音,聽其純四度音程是否和諧。所謂和諧,是指兩個音聽起來渾然一體、不辨你我,聽不出“拍音”方可。這種方法法既達到了校驗的目的,又鍛煉了聽力,一舉兩得。
【古琴調音定弦技巧】相關文章:
調音臺調音技巧分析10-10
掌握調音階技巧03-03
學習古琴的小技巧10-16
音響調音技巧八要素03-05
古琴泛音彈奏技巧教學04-19
古琴左手按音技巧10-10
音箱音色調音方法技巧03-27
KTV音響系統調音技巧08-01
右手彈奏古琴的方法與技巧08-12
音響師調音的四大技巧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