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曲藝的曲種有哪些
全國曲藝種類繁多,有說的,有韻誦的,有坐唱的,有立唱的,有半說半唱的,還有連唱帶舞的,各不相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國曲藝的曲種,歡迎大家參考!
中國曲藝的曲種有哪些
根據腳本特點、演出形式和音樂曲式,大體上可以歸納成評書、相聲、快板、鼓曲、說唱大書等五大類。
評書類
評書特點是只說不唱,由一個演員講故事。"評"是用評語評論的意思。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評書是"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評書一般都用普通話講述,也有使用地方方言的,如四川評書、湖北評書等。著名的評書表演藝術家做到老書新說,舊書新評,愛聽眾之昕愛,恨聽眾之所恨。一個演員,一塊醒木,一把扇子,就產生了"全憑一張口,滿臺風雷吼"的藝術魅力。
相聲類
相聲是從民間說笑話發展成的,具有輕松、活潑、滑稽、風趣的特點,又能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表演,增長群眾的知識,滿足群眾文化娛樂的要求。最常見的形式是一個人說的單口和甲乙二人捧逗爭哏的對口。三人以上的群口,已很少有人表演。南方的獨角戲(滑稽)、四川的相書都屬于這一類。
快板類
快板包括快板書、對口快板(數來寶)、山東快書、天津快板、竹板書等曲種。它由一兩個演員韻誦,演出時用竹板、節子板、銅板(鴛鴦板)擊打伴奏。快板原是單純敘事的,沒有故事情節,干板垛字,節奏較快。增添了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后,發展成快板書。山東快書則是從竹快板書演變成的。
鼓曲類
鼓曲音樂性較強,以演唱曲詞為主。曲藝中三分之二的曲種都屬這一類。可分成七種:
(一)彈詞彈詞盛行于我國南方。一般是由兩個人彈唱,一人彈三弦,一人彈琵琶,有說有唱,稱為雙擋。也有一個人自彈自唱的。蘇州彈詞和揚州彈詞,演出形式完全相同,講究"說噱彈唱"。開書前所唱的"書帽兒"叫"開篇"。蘇州彈詞在創腔上流派紛呈,各有特色。
(二)大鼓大鼓流行于華北、東北等地區。一般用三弦伴奏,演員打鼓演唱。也有的不用樂器伴奏,只打鼓演唱。它是黃河流域的產物,盛行于清末,是從民歌小調發展變化來的。北方大鼓最早的一種是犁鏵大鼓(即山東大鼓、梨花大鼓),它的曲調唱腔是從魯北農村中一種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民歌發展成的,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淳樸健康的鄉土氣息。
(三)漁鼓和道情
漁鼓用漁鼓和簡板為伴奏樂器,共同特點是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的只唱不說。表演時,用右手手指敲擊漁鼓。漁鼓是用八節竹筒,在頂端蒙上羊皮或豬護心皮制成的。傳統節目中有很大一部分宣揚道教的出世思想,所以又名"唱道情的"。湖南、湖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區都有這個曲種。獨唱的較多,也有對唱的。流行在華北地區的河南墜子也是由"道情"與河南民歌融合后,添上墜琴伴奏而發展起來的。
(四)牌子曲
凡采集民歌小調或其他曲牌連綴起來演唱的,都屬于牌子曲。這種聯-曲體都是前邊有曲頭,后邊有曲尾,中間加上許多曲牌,創作時按曲牌規格填詞。牌子曲在京、津兩地也有叫單弦的。河南的大調曲子,甘肅的蘭州鼓子,青海的賦子腔,山東的八角鼓,以及四川清音、上海說唱等;都屬于這一類。這類曲種音樂性較強,長于抒情和敘事。
(五)琴書
琴書由于主要伴奏樂器是揚琴而得名。揚琴是波斯樂器,流入我國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可以說琴書是一種"洋為中用"的形式。琴書一般是兩個人演唱,演唱兼伴奏,一人打揚琴,一人拉墜琴。也有加上古箏或配上軟弓子小胡琴的,還有以三弦代替古箏的。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大體相同。常德絲弦、四川揚琴、北京琴書等也屬此類。
(六)雜曲
雜曲是從民間小調、勞動號子、貨聲等發展起來的各種小調小曲。如天津時調,湖北小曲,關中曲子,四川盤子,工鼓鑼,小熱昏,大廣弦等,品種很多。曲調優美動聽。有些地區曾把某些小曲引入音樂范疇。
(七)走唱
走唱邊舞邊唱,音樂性和動作性都較強。如二人轉由一男一女扮作一旦一丑,雖然化妝,卻仍以演唱者的身份敘述故事,摹擬角色。演唱時,一人耍扇子,一人耍手絹,邊耍邊舞邊唱。二人轉最初是農民的"莊稼耍",包頭的擦粉戴花,穿花衣服拿扇子、手絹兒;扮丑的手持霸王鞭,在平地邊扭邊唱。
說唱書類
大書就是中、長篇書。表演時連說帶唱,說說唱唱。這類曲種如北方的西河大鼓、南方的評彈,很受農民歡迎。從題材上看,北方說唱大書基本都是傳統書,如《呼家將》、《薛家將》等。
中國曲藝的介紹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以“說、唱”為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段。說的如小品、相聲、評書、評話;唱的如京韻大鼓、單弦牌子曲、揚州清曲、東北大鼓、溫州大鼓、膠東大鼓、湖北大鼓等等;似說似唱的如山東快書、快板書、鑼鼓書、萍鄉春鑼、四川金錢板等;又說又唱的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恩施揚琴、武鄉琴書、安徽琴書、貴州琴書、云南揚琴等;又說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轉、十不閑蓮花落、寧波走書、鳳陽花鼓、車燈、商 花鼓等。
曲藝由來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拉、彈、唱等藝術的統稱,它是由中國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故稱“曲藝”,說白了就是“曲調”的“藝術”表現。
中國曲藝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申請世界吉尼斯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古代,我國民間的說故事、講笑話,宮廷中俳優(專為供奉宮廷演出的民間藝術能手)的彈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到了唐代,講說市人小說和向俗眾宣講出現,大曲和民間曲調的流行,使說話伎藝、歌唱伎藝興盛起來,自此,曲藝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宋明以來,曲藝以小說、演義形式表現在民間,如日中天。著名的《大隋唐》、《三國志評話》等歷史演義,不管是說書的,還是唱戲的,都能把中國歷代傳奇故事等娓娓道來,這就是曲藝的特殊表現手法。
品種特征
曲藝包括的具體藝術品種繁多,根據調查統計,除去歷史上曾經出現但是業已消亡的曲種不算,存在并活躍于中國民間的曲藝品種,約有400個左右。包括相聲、評書、二人轉、單弦、大鼓、雙簧。似說似唱的(亦稱韻誦體)如山東快書、快板書、鑼鼓書、萍鄉春鑼、四川金錢板等;又說又唱的(既有無伴奏的說,又有音樂伴奏的唱)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北京琴書、恩施揚琴、武鄉琴書、安徽琴書、貴州琴書、云南揚琴等;又說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轉、十不閑蓮花落、寧波走書、鳳陽花鼓、車燈、商花鼓等;以及京韻大鼓、單弦牌子曲、天津時調、東北大鼓、膠東大鼓、河南墜子、河北梆子、蘇州彈詞、揚州評話、揚州清曲、溫州大鼓、湖北大鼓、廣東粵曲、四川清音、陜西快板、常德絲弦;還有新疆維吾爾族的熱瓦普苛夏克、青海的平弦、內蒙古的烏力格爾與好來寶、西藏的《格薩爾王》說唱、云南白族的大本曲等等。各地區、各民族,共有和相異的曲種,大至十數個省份、小到一兩個縣區,均有不同程度的普及和流布。這些曲種雖然各有各的發展歷程,但它們都具有鮮明的民間性、群眾性,具有共同的藝術特征。這就使得中國的曲藝不僅成為擁有曲種最多的藝術門類,而且是深深扎根民間具有最廣泛群眾基礎的藝術門類。
曲藝的特征不像戲劇那樣由演員裝扮成固定的角色進行表演,而是由不裝扮成角色的演員,以“一人多角”(一個曲藝演員可以模仿多種人物)的方式,通過說、唱,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種各樣的故事,表演出來,告訴給聽眾。因而曲藝表演比之戲劇,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只要有一兩個人,一兩件伴奏的樂器,或一個人帶一塊醒木,一把扇子(評書藝人所用),一副竹板兒(快板書藝人所用),甚至什么也不帶(如相聲藝人),走到哪兒,說唱到哪兒,與聽眾的交流,比之戲劇更為直接。
曲藝表演的簡便易行,使它對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書目的內容多以短小精悍為主,因而曲藝演員通常能自編,自導,自演。與戲劇演員相比,曲藝演員所肩負的導演職能,尤為明顯。比如一個曲目、書目,或一個相聲段子,在表演過程中故事情節的結構、場面的安排、場景的轉換、氣氛的渲染、人物的出沒、人物心理的刻劃、語言的鋪排、聲調的把握、節奏的快慢等等,無一不是由曲藝演員根據敘事或抒情的需要,根據對聽眾最佳接受效果的判斷,來對說或唱進行統籌安排,進行調度,導演出一個個令聽眾心醉的精彩節目。
曲藝以說、唱為藝術表現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訴諸人們聽覺的藝術。也就是說曲藝是通過說、唱刺激聽眾的聽覺來驅動聽眾的形象思維,在聽眾形象思維構成的意象中與演員共同完成藝術創造。曲藝表演可以在舞臺上進行,也可劃地為臺隨處表演,因而曲藝聽眾的思維與戲劇觀眾相比,不受舞臺框架的限制,曲藝所說、唱的內容比戲劇具有更大的時間和空間的自由。為了把聽眾天馬行空的形象思維規范到由說、唱營造的藝術天地之中,曲藝演員對聽眾反應的聆察更其迫切,也更為細致,因而他與聽眾的關系,比之戲劇演員更為密切。
為使聽眾享受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藝術美感,曲藝演員必須具備堅實的說功、唱功、做功,并需具有高超的摹仿力。只有當曲藝演員具有了活潑潑的動人技巧,對人物的喜怒哀樂刻劃得維妙維肖,對事件的敘述引人入勝,才能博得聽眾的欣賞。而上述堅實功底之底蘊是來自曲藝演員對現實生活的觀察、體驗與積累,以及對歷史生活的分析、研究和認識。這一點對一個曲藝演員顯得尤為重要。
以上是400來個曲藝品種藝術特點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處,是它們的共性。而400多個曲種各自獨立存在,自有其個性。不僅如此,同一曲種由于表演者之各有所長,又形成不同的藝術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為表演者的差矣邙各有特色,這就形成曲壇上百花爭艷的繁榮景象。
【中國曲藝的曲種有哪些】相關文章:
中國的民族舞有哪些09-13
中國的民族樂器有哪些03-31
中國舞包括有哪些舞蹈08-10
學習中國舞有哪些好處04-01
中國經典民族舞有哪些?04-11
中國著名的舞蹈學校有哪些03-09
中國象棋的術語有哪些03-09
中國戲曲藝術基本常識03-12
兒童學習中國舞有哪些好處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