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淡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創新教學論文
應用題的教學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不少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數學能力比較差,根本無法解答應用題,因此,這些學生便害怕應用題,見到應用題就頭痛。為了使學生面對應用題有信心,提高數學解題能力。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來談談我的一些創新做法。
一、加強解題策略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對思維的訓練正是通過解題實現的;策略則是解題的核心,因而加強解題策略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1、幫助學生尋找解題的突破口。每一個合理的問題都必然有其突破口,只是有的數量關系被敘述的情節所掩蓋;學生一下子無法找到,在這種情況下,幫助學生提煉數量關系,尋找突破口就成了關鍵,如《平均數應用題》中有這樣一題:小明、小軍和小紅練寫毛筆字,平均每人寫20個,其中小明寫24個,小軍寫18個,小紅寫了多少個?這題目與例題及基本練習在結構上相反,解題思路互逆,部分學生受思維定式的影響,不能發現該題與例題的相通性。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點明平均數怎樣求,反之根據平均數可求得什么,這樣也就抓住了解題的關鍵。
2、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對他們思維能力的不同方面進行訓練。其實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很多,關鍵是學生能否感受到,并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教師要啟發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擺脫習慣方法的干擾;引導學生跳出原來的解題模式。例如,一間房子地面用邊長為3分米的方地磚鋪地,共需96塊,如果用邊長為4分米的方地磚鋪地需要多少塊?由于受新學的知識——比例應用題干擾,部分學生會且只會用反比例解:3×3×96=4×4×X,這時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用一般應用題的方法去解,于是又有了以下幾種:3×3×96÷(4×4),96×(3×3÷4÷4)或96÷(4×4÷3÷3)。
3、提醒學生注意解題后的思考。解應用題的目的不僅僅是找出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解題策略的回顧和總結,經常引導學生思考,要解決什么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怎樣進行思考?有哪些不同的解答方法?要引用哪些知識?用哪些方法更有利?
二、突出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能力
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的核心是讓學生“再創造”。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過程,并非機械地重復歷史上的“原始創造”,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并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創造出有關的數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放開手腳,給學生以充分的研究時空,把學習過程和研究過程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研究中逐步發現規律,掌握規律,養成勇于探索的能力。
1、合理猜想。。直覺和猜想是創新的先導,雖然猜想不是很嚴密,但在重大的發明發現中,許多成果得益于合理的猜想或頓悟,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合理的、大膽的猜想。如:某農具廠計劃生產600件農具,25天完成。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是計劃的1。25倍,實際多少天完成?課堂有學生提出這樣解:25÷1。25=20(天),并且認為工作效率是原來的1。25倍,時間一定縮短,小于25天。學生沒有學過反比例知識,這只是他的一種猜想和直覺罷了,但正因為如此學生就創造性地用一步計算解答了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2、借助形象。把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使兩種思維互相促進,和諧發展,為小學生創造地解決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實證明,許多科學發明和發現是由形象思維創造的,諸如富蘭克林把電流設想成水流一樣。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結合的主要形式是數形結合。有些應用題可讓學生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與問題,畫出線段圖、示意圖或分析圖,使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一目了然,便于學生分析。對于數量關系較為隱蔽的題目可以讓學生根據題意畫一畫、剪一剪、擺一擺、拼一拼等操作來解答。這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也為學生理解算理拓寬了思路。
三、重視交流訓練,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數學是一種語言,它能夠簡潔而確切地表達思想和交流思想,隨著高科技的應用日益廣泛,使學生懂得將數學作為信息交流的工具顯得尤為重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如教學加減兩步計算應用題時,可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發給各小組一些花,告訴學生可以將這些花互贈于其他小組。這樣你這組的花可以比原來的多,也可比原來的少,根據相關信息編出應用題,并解答。然后請各小組匯報。
第一小組:我們組原來有10朵花,送給第二小組3朵,第三小組送來4朵,現在一共有多少朵?列式:10—3 4=11(朵)答:現在一共有11朵。
第二小組:我們組原來有12朵花,第四小組送來5朵,送給第一小組2朵,現在一共有多少朵?列式:12 5—2=15(朵)答:現在一共有15朵。
……
每個小組的學生在編應用題時,既要考慮送給哪個小組,送幾朵,又要算清其他送來幾朵,怎樣編題?怎樣解答?
通過若干小組的匯報、編題、解答等訓練,既使學生掌握了加減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結構,又使學生的交流水平得到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
《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它蘊涵著許多數學教學資源。教師要打破數學教材的狹隘框框,從學生周圍感興趣的故事、事例、新聞等學生生活經歷的現象入手,貼近生活學數學,使數學問題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有親切感,易于接受的事實,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的需求,能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周圍問題。把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如根據日常購物、學校的水電耗費、操場、花圃、教室等相關信息編成適合學生學習的應用題,進行講解或練習。像這些應用題,來源于學生身邊,充滿著生活情趣,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激發了學生樂于解答應用題的興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創新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應用題的題型特點,教給學生解決應用題的方法,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以及探索能力的培養,從激發學生學習應用題的興趣入手,最終培養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
【淺淡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創新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幾點體會論文09-04
如何搞好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論文07-12
小學數學應用題高效教學研究論文09-22
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幾點體會研討論文10-18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08-24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幾種教法的論文08-10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反思05-22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對策10-01
小學數學教學應用題體會10-31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模式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