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太極拳訓練九大誤區
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一些誤區,而這些看似不大的誤區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往往會把廣大太極學子引入歧途。那么,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分享太極拳訓練九大誤區,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太極拳訓練九大誤區
一、與其他武術差不多的想法。
其實,太極拳與其他門類武術相差太多了。如果你試圖用其他武術的思維方式去指導學習太極拳,就一定是離開了太極拳了。這種情況多見于一些過去多年來愛好武術,具有相當功底而改學太極拳的人,他們總是要用以前的知識做參照來理解太極拳理,這就先給自己頭腦中設定了一個尺子,這么學太極拳,是非常辛苦而不入正途的。
二、不求甚解,差不多就行的想法。
有的習練者認為,自己是鍛煉身體,不想去打人,不用去想那么多,差不多就行。僅僅一個念頭,你就不是差不多了,而是會差很多,連路都差了。太極拳一定是以太極的道理為指導的拳種,不知道這些道理,就不能正確練習太極拳。這個理不是書上寫了就能看明白的,不是師傅說了就能聽明白的,而是要開動腦筋去思考。沒人給你講,你是弄不懂其中道理的,有人講了,你不思考不揣摩也是達不到真懂。只有不斷實現對太極道理理解的深化,才能實現太極功夫的深化。那些一知半解就不再深究的人,只能是在太極拳大門外游弋了。
三、不分層次,急于求成的想法。
太極拳的道理是分層的,初學者、老學者都要對應自己的情況去學習。有師傅的當然師傅會告訴你練什么,沒有師傅的也要首先弄清自己掌握到什么程度,分階段練習,穩步前進才能真正進步。超越階段,急于應用,急于練高級功夫,不僅事倍功半,而且還會弄出問題,影響身體健康。
四、弄虛弄玄,云里霧中的想法。
有的習練者,東風來往西走,西風來往東走,自己沒有成型的思路,難以走上正路。有的習練者動輒稱佛稱道,弄混了武術練習與修佛修道的界限,不知不覺走上迷途。其實,達到太極的高境界,入道入佛都順理成章,可是,八字還沒一撇,就大談修煉,未免給人哭笑不得的感覺。太極拳是一門對身體非常有益的高級武術,這是我們首先要清醒認識的。
五、熱衷于外形,忽略內里的想法。
全國都練太極拳,可是很多人都在外形方面下功夫。比賽標準舞蹈化,集體練習體操化,太極理念口號化,配樂排隊娛樂化。太極拳普及的結果是卻是很多人離開了太極拳靈魂的東西。太極拳好,就是好在他是內家拳,好在通過系統的對太極內功的練習,養身而健身,從而靠機體綜合能力的提高而減輕以致根治那些常見的、不好治療的、令人非常痛苦的、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而熱衷于腿擺多高,動作多美,行云流水,實際是在遠離太極拳實際功能。悲哀的是:全球多少億的人都在練太極拳,而真正知道怎么練太極拳的人還是很少的。
六、忽視悟道,埋頭苦練的想法
一些習練者相信“苦練出真功”,以為只要自己舍得下功夫就能練成真功,其實這是一廂情愿的。功夫與道理是相連的關系,講在嘴上的是道理,用身體做出來的是功夫,不懂的道理,身體也做不出來,懂了的道理才能練到身上。苦練是需要的但是這不是唯一的,首先要明理,知道自己在練什么,為什么這么練,達到什么目的。其次要懂法,知道練習的具體方法,這個辦法不是自己想的而是有傳授的。最后才是苦練。明理、懂法都需要師傅的傳授,很多人以為靠視頻靠看書就能學到真功,這是可笑的。說一個例子,相同的藥方治相同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的效果是不同的。練習太極功夫,各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需要老師根據你的情況告訴你練什么,這叫做“調”。像調鋼琴一樣。
七、沉迷於招,忽視勁的想法
太極拳學到具體用法階段,大家都會對其巧妙的各種用法著迷,有些人就要走上練招而忽視練勁的歪路。太極拳各種五花八門的用法,其實都貫穿了棚捋擠按採咧肘靠八法的勁路的應用,體現了粘黏連隨不丟頂的太極勁的特點,其靈魂是對“勁”的系統認識、高度的敏感、隨機的變化和獨特的內功的綜合反應,一切就是念頭一動。練招與練勁,二者的分水嶺就在對“舍己從人”的理解和重視上。
八、爭強斗勝,貶人夸己的想法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么奇妙,作為一門高級武術的太極拳,要求他的習練者不能爭強好勝,不能看不起他人,不能驕傲自大。你不信這個道理嗎,那你就練不上真正的太極功夫。其實道理并不深奧,太極拳是非常客觀的拳,他的道理建立在非常客觀的看待事物的基礎上,“無過不及”短短4個字,做到何其難,你要爭強你就過了,過了就不行,老過就練不上,就是這么回事。還有一條,你老過,師傅不愿教,別人不愿理,你缺明師領路,你缺摯友扶持,盲人騎瞎馬怎么上高山。當然,不及也不行,但是不及還會有人幫的,危害最大的是過。
九、貪多求全、以多為好的想法
太極拳界竟然有這樣的觀點,什么是高手?陳楊吳武孫,各式太極拳都會就是高手, 有的習練者追求會很多套路,似乎各種太極拳套路都會打是一個很高的專業目標,曾見到有人為了這個目標非常刻苦的練習,甚至有很不錯的效果。但是這些人忽視了一個基本的道理——多不等于精,多了似乎不精是一定的。任何一式太極拳套路都不多,即便是聰明人有明師教,窮一生所有的精力,專門練拳也未必就能達到太極拳的高境界。實在不知道還有人能練成好多式功夫。看著這樣的習練者,興致勃勃演練著多種具有著重大缺陷的太極拳套路,我深深的敬佩他的精神,我非常可惜他的時間,如果專心練一個套路,成就會不知高過現在多少,哪怕你就練簡化太極拳。
初練太極拳要注意的誤區
怎樣練習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瑰寶,集健身,技擊于一體,深受人們的喜愛。怎樣練習才能達到健身、技擊的效果呢?這在各類拳論中,前輩們早已闡述過。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放松
1.體松。即身體放松。身體各關節,部位的機肉群不緊張,肢體在受外力時,各關節自如轉動,而不是使身體成為僵硬的整體。這種狀態下的身體是由各靈活轉動的局部構成的。受力時則分解為局部,發力時則合為整體。這樣,才能化解來力,增強身體的穩定性和反擊能力。這就是真正的放松了。
2.精神放松。我認為,放松就是在大腦的支配下,肢體有意識地、能動地松弛,無論什么情況,精神都不緊張,心中自然,無論發生何事,泰然處置,從容應對。
王老師所教放松方法是:在運動中著重注意肩、肘、手和胯、膝、腳上下三節的放松。在練拳時,要以無極樁的要求為標準,整個身體的重量,都向下松垂,一直松到腳底涌泉穴,無絲毫上挺之力。要多做旋腰轉胯的運動,兩腳開立,脊柱正直,左右轉動腰胯,膝、踝亦隨之轉動,兩手臂自然地隨之左右甩動,有利于肩部的放松。
蒙王成老師教授,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自己身體的肩、胯等關節就能很快松開了,手臂的反應也更加靈敏,一次,和別人推手時,在對方大力推來,我沒加思索,輕輕一擺,化開來力,手自然接在對方肘下,隨手一領對方出去老遠;對方和我都很吃驚,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效果,我這才體會到,王老師講的只要放松好,自衛、進攻的招式自生的道理。
二、渾圓。
松的問題解決之后,就要解決渾圓的問題。有的人練了一輩子太極拳,一趟拳形容出來,仍是有凸凹處,不飽滿。就是渾圓的問題沒解決。所謂渾圓,就是渾厚、圓活、飽滿。在練拳過程中,始終有一種沉穩的內勁在里面。看王成老師練拳,就可以體會到渾圓之韻。在他使用順攔肘時,尚未觸身就感覺到一股很大的力逼迫你向后跌出,這就是渾圓的效果。
那么,怎樣才能達到渾圓呢?我認為,上肢在做每個動作時,適當地處于彎曲狀態,并微有外撐、前鉆之意,左右手對稱撐圓運行中動作都以弧線構成。下肢要圓襠、開胯、進退轉換要走弧線,避免直來直去。這樣,身體上下肢圓撐,雖未用力,卻有一種頂天立地,支撐八面的感覺。就象一個充滿氣的球體一樣。這時,你就會氣血順暢,達于四梢,手指有一種發麻、發脹、針刺的感覺。
三、旋轉。旋轉的問題是應該與渾圓同時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太極拳是圓運動,但這個圓不是平面的圓,而是立體圓,是以脊柱為中軸的公轉(源動腰脊、旋腰轉胯)和上下肢自身的自轉(上行為旋腕轉膀、下行為旋踝轉腿)相結合的旋轉,即所謂的蜾旋運動。如果圓形運動沒有螺旋式貫串其中,這個圓形運動仍然是走的直線。所以,要想解決旋轉問題,即達到螺旋運動,必須做到:
第一,在練拳時,要使脊柱正直,不歪不倒,所謂立身中正,以脊柱為軸左右旋轉。
第二,在每個式子中都要注意起、承、轉、合四個階段,尤其是上式結束向下式子過渡過程中,要充分做到主旋轉。
第三,上肢以手掌的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的翻轉為標志,始終進行旋轉運動,而不是無變化的直來直去。
第四,以脊柱為中軸的旋轉要和上下肢的轉動相配合,相一致,以主動手方向為準,始終是向著同一個前進方向。這就是在公轉的基礎上進行的自轉,從而增加手臂旋轉的勁力。如與人接手時,螺旋鉆入的勁就會大大增加,而不是產生方向各異的分散勁,即所謂的“整勁”。
三練三不練的練功法則
即練理不練力,練本不練標, 練身不練招。
一、練理不練力。
“理”就是太極拳的道理、原理。太極拳練的是大道,即太極陰陽轉換中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原理。太極拳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虛極生實, 實極生虛,虛實轉換。通過精神集中、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形隨的練習,做到一動全動,周身相隨,內外相合。練功時循規蹈距,順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練力指的是練習氣力,這種練習雖然將局部力量練得很大,但這種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靈性,為太極拳家所不取。
二、練本不練標。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腎中元氣和下盤功夫。腎藏元陰元陽,為先天根本、 發氣之源。腎氣充足,則五臟得養,肝、心、脾、肺、腎各行其職,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應靈敏、身體協調。內氣充盈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礎上,氣納丹田,沉入涌泉,達到上盤靈,中盤活,下盤穩固,落地生根。“標”是指以練習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和硬度為主要目的的局部練習 方法。太極拳是內功拳,內外兼修,以練內培元為主,“培根潤源”,“培其根則枝葉自茂,潤其源則流脈自長”。
三、練身不練招。
練身就是練整體功力,招則是每一動作的攻防含義。初練太極拳的人,往往最愛了解每招每勢的用法。如果單從招勢上去解釋和理解太極拳用法及內涵,不可能得到太極拳之精髓。練太極拳必須經過熟練套路、動作正確、去僵求柔的過程,使周身相隨,內外相合,內氣充實飽滿,把功夫練上身。太極拳主要是訓練自身整體功力,在臨敵應用時則根據客觀形勢,舍己從人,隨機應變,并不拘泥于一招一勢。內氣充實了,全身尤如充滿氣的球體,有感皆應,挨著何處何處能擊。如拳論所說:“到成時,敵人怎來怎應,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練太極拳的四個誤區
由于種種的原因,在開展群眾性太極拳運動中,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影響著太極拳活動更好地發展。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或者稱之為四個誤區。
其一,不循規,不守法,隨心所欲。這種現象大多出現在群眾性晨練活動中。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認識問題,也有缺乏導師和組織領導問題。首先,從認識上看,有些人不了解太極拳的本質和特點,把它同保健操、迪斯科等混為一談,只要照貓畫虎,隨大流就行了。殊不知,學太極拳不僅需要明師指導,而且要遵規守法,循規蹈矩,循序漸進。其次是組織領導無力,滿足不了群眾對學習太極拳的要求,特別是在輔導員的培育,和骨干群眾的訓練上,乃至活動場地等方面,都不適應群眾性太極拳活動的要求。
其二,曲解“得意忘形”的內涵,忽視基本功訓練。無論拳理還是拳諺對此都有不少的論述。例如:“有形有象都是假,無形無象才是真”,“拳到極處便無拳”,“知法忘形人化境,到此渾元太極成”。有些人對上述拳理不求甚解,在修煉太極拳過程中不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忽視盤架子,有的干脆不練架子,只是在推手或站樁上下功夫。有的人還用太極派別的存在為理由,提出“太極拳無所謂對錯,一個人打一個樣”的謬論。他們不知道,“忘形”是從有形中來的,“無形”是太極的最高境界。正如“守規矩,循規矩,脫規矩”一樣,只有先遵規矩,守規矩,才能逐漸的脫規矩而不離規矩,得心應手,從而進人忘形有神的自然感應的太極態勢。對于太極內功與盤架子的關系,有的拳家認為,太極功不是打出來的,也不是推手推出來的,而是依據拳理長期盤架子練出來的,功夫在于套路之中。只有在傳統套路上下了功夫的人,才能得到真功夫。何況,從養生的角度來說,離開盤架子,強身健體、祛病延年、陶冶情操等太極拳的功能,就無從談起。
其三,不相信“松柔是太極之母”。就一定意義上說,太極拳區別其他拳種的根本標志就是“松柔”,或者說“松柔”是太極拳的基本特征。老子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張義敬說:“松柔是太極拳的靈魂,凡是違反了松柔這一原則的都不能稱為太極拳,至少不是正品。”然而,有些學太極拳的同學們,卻不相信“松柔”是練太極內功的基礎,甚至拿某些有成就的太極拳大師曾經學過某某外家拳為例,說明光有太極的“松柔”是不能出功夫的,要想出功就必須同練外家拳,只有內外兩家結合,才能產“太極功夫”,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境界。這些糊涂的認識,影響太極功夫的形成,也影響太極拳的健康發展。
其四,把練功與養生對立起來,特別是把注重養生說成是“空架子”,是“花拳繡腿”,給予全盤否定。修煉太極拳應把養生與練功結合起來,二者不可偏廢。當然,對中老年人來說,應議養生為主,技擊為輔;而中青年則應側重于技擊的訓練,提高拿、化、發、放的能力。從整體上講,二者是不可分的,練功中必然使身心得鍛煉。反過來說,在堅持長期盤架子中也必然增長太極內功,提高技擊能力。兩者相輔相承,相互依存。
溫馨提示:想要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就要按照上面所說的來做,千萬不能走進誤區,那就就達不到修煉的目的。有的人練了一輩子太極拳,一趟拳形容出來,仍是有凸凹處,不飽滿。那就是練錯了方法。剛開始練的時候可以放慢速度,但要爭取不出錯。
【太極拳訓練九大誤區】相關文章:
學習太極拳誤區06-30
對太極拳的認知誤區06-23
練習太極拳的誤區及訣竅10-20
太極拳學習有哪些誤區07-26
女性練習太極拳常見誤區09-04
太極拳的兩大誤區10-29
太極拳訓練方法07-15
初練太極拳要注意的誤區09-28
太極拳動作訓練要領大全05-31
太極拳內功的訓練方法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