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管理案例分析
時間管理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已經出來工作的人來說,合理的時間管理有利于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時間管理案例分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案例一:淺談高效管理者的時間管理
一、時間管理的主要方法
1、帕累托原則在時間管理中的運用
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下實現目標最大化,是高效管理者工作的重要原則。 時間是實現目標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對高效管理者的時間進行更好地管理,我們引入帕累托原則。 帕累托原則又稱做重要的少數、微不足道的多數,或80對20定律、猶太法則等,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及社會學家帕累托提出的,最初是用于經濟領域中的決策。 這一原則是說在任何一組東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對于重要但只占少數的部分必須分配更多的資源,更注重對它的管理。 在時間管理中運用帕累托原則有助于應付一長列有待完成的工作。 將一大堆需要完成的工作列出優先次序,把最應優先完成的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花上一段時間集中精力把它們完成。
只有這樣,那些看起來可能是無法一一完成的工作才能通過我們所完成的那幾件重要工作而得到解決,獲得最大的收益。
2、“坐標法”在時間管理中的運用
一個人在同一時間處理兩個以上的任務是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一直保持高效更是難上加難,因此管理者應把時間花在重要的、必須做的任務上,而不是那些并非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上。
如果以“輕—重”為橫坐標,“緩—急”為縱坐標, 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時間管理坐標體系(見圖)把各項事務放入這個坐標體系! 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類別: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
我們通常會把緊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這不是管理時間的有效辦法。在最初,我們可能會重視事情的重要程度,做的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但應避免習慣于“緊急”狀態,否則,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到處救火”的感覺,把自己當成“救火隊員”,轉而去做那些“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了。
這樣一來,我們沒有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而這些事往往有著更深遠的影響。將大部分時間花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可以讓我們避免掉進“嗜急成癮”的陷阱中,更可以避免在事情變得緊急后才疲于應付。對于高校來說,“重要不緊急”的事就是教學。確定了教學任務,就明確了圍繞教學所需的人、財、物以及包括學術活動在內的各種活動,高校各個管理層的時間管理都應圍繞這一任務展開。
二、高校管理者的時間管理
高校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事務,千頭萬緒,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在繁多的事務中抓住重點,以點帶面,從而促進相關工作的開展和完成,時間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科學、規范、有序的時間管理不僅對高校管理者本人極為重要,對提高整個高校的工作效率、降低辦學成本也極為重要。但因為主觀客觀上的原因,我們都習慣了不將時間列入辦學成本進行計算。
(一)高校管理者時間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管理者為什么要對時間進行管理,這雖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由于很多高校管理者未對時間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往往造成疲于奔命卻大事抓不了、小事抓不到,浪費時間的現象廣泛存在,造成高校管理者時間浪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主觀上說,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管理者想做的事情太多,但確因沒有科學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甚至缺乏明確的目標,導致各項工作缺乏優先順序,最后可能有頭無尾;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不擅于授權導致自己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于具體事務,或因倉促決策導致了整個學校的時間以及其他資源的浪費。從客觀上說,高校管理者浪費時間的原因來自于上級領導、工作系統以及生活工作條件等方面。不管是何種原因,高校管理者的時間一旦出現浪費,對整個部門甚至整個高校的傷害極大,嚴重的可能會導致部門、單位乃至整個高校低效率重復勞動,最終成效不彰。為了避免浪費時間的現象重復出現,必須對高校管理者的時間進行管理。高校管理者永遠沒有時間做每件事,但應通過對時間進行管理,保證他們永遠有時間做最重要的事。
(二)高校管理者時間管理的內容
高校管理者的時間管理并非是對時間這一資源進行管理,而是對管理者自身進行管理,通過提高管理者的時間使用效率,減少浪費,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標。對管理者自身進行管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掌握工作的關鍵
高校不同層次的管理者盡管工作任務和工作責任不盡相同,但管理活動卻是一致的,可簡單歸結為三個掌握,即掌握關鍵工作,掌握關鍵人物,掌握關鍵活動。高校發展目標能否實現的重點不在于每個環節、每個步驟,而在于制約性因素。制約性因素往往體現在關鍵工作,關鍵人物和關鍵活動上,抓住了這三個關鍵,高校管理者也就解決了制約性因素。所謂“大智有所不慮,大巧有所不為”之所以成為大智大巧者,在于能夠揚其長而避其短。高校管理者無論職位、社會地位、學術水平高低,都是普通勞動者,不可能是全能的,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此,只要掌握了關鍵也就抓住了時間管理的要訣。具體地說,出現重要而且緊急的事情時,高校管理者應首先進行處理,但要避免成為工作常規,應保證高校管理者的大部分時間花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高校管理者專注于處理重要的事情說明抓住了影響整個部門乃至整個高校的工作全局,主要精力放在不緊急的事情上則意味著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2、簡化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越簡化,越不容易出問題,執行部門及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會越加細致,執行效果越好。同時,簡化程序有利于解決高校中出現的“文山會海”現象,不該發的文不發,不該開的會不開,提高行文和會議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就開會而言,會前必須明確會議的目的,是分享信息、辯論還是決策,決策性的會議材料應該在會前幾天分發參會者,讓參會者能盡早熟悉會議內容并有足夠的考慮時間,以提高決策的質量和速度,避免會議流于形式,避免將會議時間浪費在泛泛而談上卻做不出任何科學決策。
3、合理安排工作時間
應該做好每天、每周、每月以及每年的工作計劃,列出每一時間單位內應該完成的工作,排出優先次序,突出重點并確認完成時間,并適當安排“不被干擾”的時間。高校管理者常常需要整塊的時間去思考一些重要決策或完成重要的任務,在進行這些任務的過程中,不能被外界打斷,否則重新進入深度思考與完全工作狀態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高校管理者集中時間不受干擾地處理一些重大事項而把其他事情都推到一邊,可能會給本部門甚至整個學校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但如果能有足夠必要的時間,不受任何人任何事干擾地思考或者從事對整個部門甚至整個高校至關重要的工作,那么這些可能的麻煩將是微不足道的。
4、合理授權
任何一位高校管理者都不可能獨自完成本部門乃至整個高校的所有工作,也不可能獨自對所有的事情做出科學決策,因此將一些事情指派或授權給別人,讓其他人對工作進行分擔,是提高時間使用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列出工作中所有可以授權的事項,并授權于適當的人來決策和執行,會提高整個學校的辦學效率。高校管理者的授權必須充分,同時必須重視監督和檢驗,保證被授權者的行為符合學校的整體利益。在授權過程中,管理者應避免出現把別人當成自己提高效率多做事的資源或者障礙、干擾者的傾向,否則可能會出現控制他人的欲望,傾向于讓被授權人按照要求做事,或者讓“他們”不要妨礙“我們”做事。從而使授權行為適得其反。 在授權中必須要克服“辦事拖延”的鄙習,推行“限時辦事制”。 辦事拖延是浪費時間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工作中,工作任務的完成時間往往都會超出預期。 因此,嚴格規定每一件事情的完成期限,并要求被授權者在限定時間內報告處理結果,授權效果會更為有效。
案例二:時間管理的小故事
課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玻璃罐子,然后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里的鵝卵石。教授把石塊放完后問他的學生:“你們說這個罐子是不是滿的?”,“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教授笑著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它們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問:“現在罐子是不是滿了?”大家都有些不敢回答,一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也許沒滿。”教授不語,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倒進罐子里,然后又問學生:“現在呢?”“沒有滿!”全班學生很有信心地回答說。是的,教授又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緩緩倒進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的玻璃罐。
一個平常的玻璃罐就這樣裝下了這么多東西,但如果不先把最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也許以后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生活中那么多事情,其實都可以像往這個玻璃罐里放東西那樣,先進行時間級別分類,如根據大學生的日常安排,按照“事分輕重緩急”進行組合,確定先后順序,做到不遺不漏。如:
A級別:時間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非常重要的事情。如即將到來的考試必須多花時間進行準備。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懼怕A級別的事情,覺得太復雜,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同時因為怕困難完不成或者完成得不完美而采取逃避的態度。
B級別:很重要、但在時間上沒有特別要求。這一級別的事情當前不需要馬上交差,但又非做不可,容易在不急的心理中被人遺忘,在最后關鍵時刻演變成A級別事件,如兩周前老師布置的期中檢查作業。
C級別:時間上緊迫、但并不是很重要的、可以請別人代勞的事情,如取快件,可以請同學順便去取。
D級別:時間上不緊迫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些可以請別人做;有的可以降低標準;有的必須要做則放在零碎時間中進行完成;有的對生活沒有益處的事件則建議選擇放棄,如毫無意義的閑逛。
案例三:時間管理——華為成功之寶
一、界定“時間管理”的兩大誤區
“華為”時間管理培訓的第一部份,就是讓員工們清楚了解時間管理的2大誤區:
誤區一:工作缺乏計劃
大量的時間浪費來源于工作缺乏計劃,比如:沒有考慮工作的可并行性,結果使并行的工作以串行的形式進行;沒有考慮工作的后續性,結果工作做了一半,就發現有外部因素限制只能擱置;沒有考慮對工作方法的選擇,結果長期用低效率高耗時的方法工作。
誤區二:不會適時說“不”
“時間管理當中最有用的詞是‘不’”。華為人認為,人們組織工作不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不會拒絕,這特別容易發生在熱情洋溢的新人身上。新人為了表現自已,往往把把來自于各方的請托都——不暇思索地接受下來,但這不是一種明智的行為。
量力而行地說“不”,對己對人都是一種負責。首先,自己不能勝任委托的工作,不僅徒費時間,還會對自己其它工作造成障礙。同時,無論是工作延誤還是效果都無法達標,都會打亂委托人的時間安排,結果是“雙輸”。
所以“華為”一向強調,接到別人的委托,不要急于說“是”,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質地完成工作。如果不能,那要具體與委托人協調,在必要時刻,要敢于說“不”。
二、掌握“時間管理”的四大法寶
“成功地界定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問題的一半”,但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困境還是不會改變。 “華為”對于時間管理有4大法寶。
法寶一:以SMART為導向的“華為”目標原則
“華為”的時間管理培訓指出,目標原則不單單是有目標,而且是要讓目標達到SMART標準,這里SMART標準是指:
具體性(Specific)。這是指目標必須是清晰的,可產生行為導向的。比如,目標“我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華為人’”不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但目標“我要獲得今年的華為最佳員工獎”就算得上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了。
可衡量性(Measurable)。是指目標必須用指標量化表達。比如上面這個“我要獲得今年的華為最佳員工獎”目標,它就對應著許多量化的指標——出勤、業務量等。
可行性(Attainable)。這里可行性有兩層意思:一是目標應該有能力范圍內;二是目標應該有一定難度。一般人在這點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實后者也相當重要。如果目標經常達不到,的確會讓人沮喪,但同時也應注意:太容易達到的目標會讓人失去激情。
相關性(Relevant)。這里的“相關性”是指與現實生活相關,而不是簡單的“白日夢”。
及時性(Time—based)。及時性比較容易理解,是指目標必須確定完成的日期。在這一點上,華為的時間管理培訓指出,不但要確定最終目標的完成時間,還要設立多個小時間段上的“時間里程碑”,以便進行工作進度的監控。
法寶二:關注第二象限的華為四象限原則
根據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可以將所有的事件分成4類(即建立一個二維四象限的指標體系),如下
類別 特征 相關事宜
第一象限 “重要緊迫”的事件 處理危機、完成有期限壓力的工作等。
第二象限 “重要但不緊迫”的事件 防患于未然的改善、建立人際關系網絡、發展新機會、長期工作規劃、有效的休閑。
第三象限 “不重要但緊迫”的事件 不速之客、某些電話、會議、信件。
第四象限 “不重要且不緊迫”的事件
或者是“浪費時間”的事件 閱讀令人上癮的無聊小說、收看毫無價值的電視節目等。
第三象限的收縮和第四象限的舍棄是眾所周知的時間管理方式,但在第一象限與第二象限的處理上,人們卻往往不那么明智——很多人更關注于第一象限的事件,這將會使人長期處于高壓力的工作狀態下,經常忙于收拾殘局和處理危機,這很容易使人精疲力竭,長此以往,既不利于個人也不利于工作。新員工來華為的初期,比較關注于第一象限的事件。天天加班,而且工作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感覺很糟糕。經過培訓后,轉換了關注的方向,發現整個感覺都改變了。這主要是因為第一象限與第二象限的事本來就是互通的,第二象限的擴大會使第一象限的事件減少。而且處理時由于時間比較充足,效果都會比較好。因此,增強了新員工的自信。
法寶三:趕跑時間第一大盜的華為韻律原則
日本專業的統計數據指出:“人們一般每8分鐘會收到1次打擾,每小時大約7次,或者說每天50—60次。平均每次打擾大約是5分鐘,總共每天大約4小時,也就是約50%的工作時間(按每日工作8小時計),其中80%(約3小時)的打擾是沒有意義或者極少有價值的。同時人被打擾后重拾起原來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鐘,總共每天大約就是2、5小時。根據以上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每天因打擾而產生的時間損失約為5、5小時,按8小時工作制算,這占了工作時間的 68、7%。”
華為培訓也認識到:“打擾是第一時間大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為提出了自己的時間管理法則——韻律原則,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持自己的韻律,具體的方法包括:對于無意義的打擾電話要學會禮貌地掛斷,要多用干擾性不強的溝通方式(如:Email),要適當地與上司溝通,減少來自上司的打擾等;二是要與別人的韻律相協調,具體的方法包括:不要唐突地拜訪對方,了解對方的行為習慣等。
法寶四:執著于流程優化的華為精簡原則
著名的時間管理理論——崔西定律,指出:“任何工作的因難度與其執行步驟的數目平方成正比:例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個執行步驟,則此工作的困難度是9,而完成另一工作有5個步驟,由此工作的困難度是25,所以必須要簡化工作流程。”
無論對于1部門的工作流量,還是7部門的工作流量,華為要求員工們做到“能省就省”,并編制“分析工作流程的網絡圖”,每一次去掉一個多余的環節,就少了一個工作延誤的可能,這意味著大量時間被節省了。
綜上所述,通過研究和剖析華為的時間管理,華為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時間管理是企業提高員工整體素質的最有效法寶。
案例四:時間管理
S店長是浙江某地級市一家大賣場的店長,該賣場面積不算大,經營面積大約在五六千平米,不過在浙西這個地級市卻一直雄踞當地的最大的賣場達四年之久,直到前不久才被一國內巨型連鎖企業的大賣場所超越。
由于是當地最大的賣場之一,生意也一直很不錯,是該地區的盈利大戶,不過現在受外來的大賣場的擠壓,壓力比以前大了許多。一直以來S店長總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好像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看上去,不僅門店、甚至整個公司也都屬她最忙似的,如今大敵當前,更是感到時間不夠用了,雖然是超常時間地工作,還是有許多事情照顧不過來,經常貽誤時機,造成經營管理上的困難。
為此,S店長感到非常苦惱,總是反省自己是不是還不夠努力,是不是自己的責任心還不夠,是不是自己的領導能力不行才造成了工作這樣被動的?
S店長是屬于那種大事小事一把抓,門店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她來做主,她也很享受這種令人尊敬的感覺,這種掌控的味道常常是她在自己的小姐妹圈里引以為豪的,她一直認為做店長就是抓細節的,店與店之間的差距都是在細節上,所以,她格外地關注細節,常常帶領下面的處長、課長直接到現場辦公指揮,這些處長課長們雖然也對她的領導風格頗有微詞,但是鑒于目前效益還好,S店長在公司上下的威信又比較高,所以也不敢輕易發作,只好默默忍受,唯一能夠讓人感覺到的就是工作有些消極罷了。
而這些處長、課長們越消極,S店長就越是急匆匆地沖到第一線,因為怕出紕漏,人家都躲著,唯有她這個店長是躲不掉的,所以,無論再苦再累都得頂著,但是即便如此她還是非常失落地發現總是有越來越多的重要的事情沒有去做或者來不及做完,嚴重影響了門店的經營工作。所以,隨著經營業績曲線的下滑,S店長的苦惱也就越積越多:為什么自己的時間老是不夠用呢?是不是自己在時間的掌控和安排上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現在下面的中層干部這樣消極,自己是不是某些方面做得不大對勁,應該如何改進?
點評:
S店長的困惑是一個典型的陷入了時間管理誤區而難以自拔的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特征:
每天總是很忙,而且還不明白自己忙了些啥。
常常是該忙的事情還是沒有忙,造成了延誤,而忙的那一大堆事情事后看來都不是很必要的
對工作任務不會分級管理,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結果由于人的惰性的原因,常常總是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會授權,也不會監控,要么亂授權,結果下面亂套了還得自己來收拾亂攤子,要么不授權,什么事都是親歷親為,心力憔悴卻并不討好。
不會對時間安排進行分析,從不去反思自己的時間管理是否出現了問題,并判斷問題的癥結在哪,如何采取措施改進?
那么作為一名店長,如何來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呢?這里簡要介紹四種比較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四象限時間管理法
我們根據我們所做事情的重要性程度將事情分為重要與不重要兩類,同時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把事情分為緊急與不緊急兩類,這樣就可以構成四個象限:第一象限重要而緊急、第二象限重要而不緊急、第三象限緊急而不重要、第四象限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對于第一象限重要而緊急的事情,我們要優先予以安排,確保這些事情能夠在第一時間完成,不過若是我們每天完成的工作中有50%以上都是重要而緊急的話,我們就要當心了,這其實就意味著我們只是一名救火員,我們的事先預防工作做得很差,所以才導致時時處處都是火警,弄得我們疲于奔命。
因此,把時間優先使用于緊急而重要的事情上是正確的,但若是天天都在窮于應付緊急而重要的事情的話,除非你那幾天就處于抗震救災現場、除非你當時擔任的就是一個扶大廈于將傾的偉大角色,否則的話,一定是自己的前瞻性不夠才導致如此被動,或者是自己工作拖拉,比如領導周一安排的工作要求周五完成,結果自己以為還早,周一周二周三都耗費在其它不重要的事情上了,周四才開始理起這本書,結果周四中午領導就催個不停,這樣就讓一件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變成了一件緊急而重要的事情了,最后是吃力了還不討好。
第二種方法是任務分級分類管理法
首先將我們每天所承當的工作將其一一羅列出來,然后將每件事情的重要性按照1—5分五分制的要求進行打分,最重要的打5分,最不重要的打1分,然后按照5分到1分的順序將所有的事情進行排列,對于5分和4分的事情,自己必須親歷親為,而且必須將80%的精力花在這些事情上面;而對于重要性只有2分和3分的事情,則盡量安排下屬去做;對于只有1分重要性的事情,則可以完全授權下屬去做,自己可以不必過問進程和結果。
第三種方法是授權并監控管理法
有很多店長也授權,但是她前腳剛授權完,后腳就去插手指揮這項工作,弄得被授權的下屬很被動,感覺左右不是,索性就依賴起店長;還有的店長以為授權完了自己就沒有事,事情干壞干好都與自己無關了,即便出了差錯也可以找到一個人來承當責任了,或者認為既然授權給別人了,就應該相信別人,老是去檢查啊督促的,會弄得下屬很反感,所以也就干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了,結果下屬被充分授權以后常常就自籌自劃,根本不事先與店長通氣,與下級和平級的溝通也很少,就開始大刀闊斧地干起來了,以為這樣可以體現自己的魄力和膽略,可以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結果等到事情攪成一團爛泥了,他才跑到店長面前說對不起,我把事情搞砸了,對不住領導的栽培,于是店長還得從頭來起收拾亂攤子,真是越授權越亂,以后干脆自己親自來干好了。
凡此種種都是沒有處理好授權與監控的關系才導致的,所以,授權了以后一定要及時做好監控工作,當然這種監控也是要講究藝術的,監控得太頻繁太直接,下屬會認為你根本就不信任他,積極性難以調動;監控得若是太稀疏,關鍵地方把控不住的話,只恐怕又得去給下屬搽屁股救火了。
第四種方法是作業時間分析法
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時間管理法。就是自己設計一張表格,把每一件事情的起始時間和終止時間記錄下來,每天看看自己完成了哪些事情,每件事情花費了多少時間,哪些時間花得值,哪些時間花得不值,自己的工作效率怎樣,自己工作效率最高的是在什么時間段,自己是否有意識地將效率最高的時段都花在處理當天最重要最復雜的事情上了。
通過這種有效的作業時間分析總結,可以讓我們及時了解自己處理問題的長處和短處在哪里、自己掌控時間的問題點在哪里、自己還可以提升的關鍵點在哪里,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把自己從繁雜的事物堆中解脫出來,把自己的最關鍵資源——時間有效地分配在重要的事情之上。
案例四:創業團隊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前一段時間有機會接觸到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團隊,和他們坐在一起交流了一些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問題,他們是非常有活力的團隊。最后我們一起建立了能幫他們提高效率、協同工作的系統,現在總結一下拿出來,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背景:團隊目前由三人組成:發起人、app開發、網站開發。發起人和這兩個開發人員非常熟悉,但是兩個開發人員之間此前沒有見過面。
租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這些人吃、住、工作都在一起,工作裝比較隨意,有時候是拖鞋+睡衣。
拿到了超過一百萬的投資,這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不算多。
他們目前需要盡快做出app+網站的原型,然后發布、迭代更新。
需要解決的問題:
過于自由的工作狀態:在家里辦公很舒服,但是比較容易松散下來,雖然也規定了工作時間是早晨9點到晚上10點,周一到周六,不過往往等團隊都做在工作桌前都接近早晨10點了,還沒做什么事情就該吃午飯了,團隊沒有統一認識,項目緊迫感不強,計劃要做的事情總是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團隊成員之間會互相干擾:比如,一個開發人員正集中精力開發的時候,另一個人卻想要和他聊聊app和網站接口問題,或者管理者要發起一個會議,于是狀態就被打破,很難再次進入專注狀態,技術人員是這樣的,他有狀態的時候特別想一直鉆進去,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事情搞定,這也是為什么技術人員都比較喜歡帶耳機或者熬夜的原因。在大的公司很難照顧到每個成員的感受,不過他們認為只有三個人的創業團隊應該可以做到這一點。
無法預估計劃進度:因為他們雖然都是很資深的程序員,卻是剛剛轉到ios和JSP開發,有個熟悉的過程,可能技術上的一個小難點就要拖幾天的時間去解決,這就對整體進度帶來了不確定性。
建議的方法
1、用倒推的方法重新建立里程碑
在家工作,想不放松都難,又沒有人盯著,為什么一定要準時上下班,為什么不穿的自由一些呢?
其實上面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團隊對挑戰和危機有沒有統一的認識?
或許他們的融資夠撐兩年,可是就要按兩年準備嗎?
產品運營、推廣、打磨、更新到比較成熟的產品,都需要時間,交流之后發現,其實他們的開發時間只有兩個月而已!
開發時間難道真的有兩個月嗎?
我們去倒推一下:
測試聯調,干掉Bug需要半個月時間。
因為交互和美工是異地兼職合作的,中間銜接的再好,也需要一周的時間去修改、融合
邊學邊開發也好,整個看一遍書也好,至少學習時間需要一周
實際的開發時間實際上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中間可能還要被一些技術難點卡住
得出的結論是:
他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做App開發和網站開發!
通過一起用倒推的方式建立里程碑,讓團隊所有人都了解到項目的緊迫感和危機感。
2、任務看板+每周例會
我認為他們其實并不是一個在家創業的公司!他們就是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和騰訊、阿里巴巴沒有區別,不能因為自己是一個自家創業的公司就放棄好的項目管理方法。所以我倒建議把他們工作的房間裝修的更像一個辦公室而不是客廳,然后加入一些好的項目管理方法,比如:
例會:我們一起確定了每周六晚上20點—21點進行例會,討論項目進度和下周計劃
看板管理:把規劃、進度、任務分配都一目了然的展示出來
技術人員大多是藍色性格,他們非常喜歡的是秩序和規則,所以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們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哪些工作,他們會感覺到很舒服,如果臨時突發事情太多,一會讓做這個,一會讓做那個,他們會崩潰掉!
所以,直接把每周任務上墻,也讓他們隨時心里有底。我們一起設計了一個任務看板樣式,其實蠻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下:
創業公司有自己的優勢,大公司也有自己的特長,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番茄工作法+免打擾牌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在學習了GTD方法之后,給每個人桌子上放了個實體的收集籃,不僅僅用來放自己的雜事,其他人也會把需要交給他做的事情貼上便簽放到他的收集籃里,這樣比較尊重對方的時間,帶來的問題是團隊之間的溝通變弱了,所以我覺得:只在對方專注工作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擾他就好!
QQ或者MSN之類的聊天工具都會有一個“忙碌”狀態,設置這個狀態的時候,就是告訴對方“我正在忙,請勿打擾”,不過遺憾的是一些好友并不很尊重這種狀態,所以QQ就很體貼的多了一個功能:隱身,既可以讓你隨時和別人溝通,又不太會被打擾,我更建議QQ加一個“番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不彈出任何消息,也不閃爍,專為“關閉QQ障礙癥”準備。(我是開玩笑的)
我們可以制作一些“非誠勿擾”的便簽紙或者不干膠,開始專注工作的時候就貼在自己的胳膊上讓別人看到~
我還看到過更好的東西:
這是一個經過折疊之后,擺放在桌面上的“GTD信號燈”,你可以做類似的東西,改成“忙碌”,“有空”,擺放在桌子上。
結語:
每周六晚上20點—21點進行例會,討論項目進度和下周計劃
任務看板,在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位置貼出每個人的任務、時間底線。
約定好不能隨意打擾,免打擾牌亮出來的時候,大家盡量尊重他的狀態,不緊急的話可以改為Email或者用便簽。
【時間管理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沃爾瑪經典案例分析12-19
營銷管理的案例分析04-01
經典廣告案例以及分析12-15
海爾物流的案例分析04-14
溝通案例分析論文04-13
商務溝通案例及分析12-19
海爾的薪酬管理案例分析04-26
項目管理案例分析問答03-22
企業融資理財案例分析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