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訓練技巧
民族、美聲和通俗唱法是我國聲樂演唱方法中已有的三種唱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聲樂教育和演唱也獲得了更大發(fā)展的契機。正是在經(jīng)濟全球化、人們的審美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相融合,使聲樂藝術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訓練技巧,一起來看一下吧。
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異同
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是兩種不同唱法,兩者各有自己的特點。熟悉這些特點才能夠更好地將兩種不同唱法巧妙地融合起來。
(一)民族唱法的特點運用
民族唱法演唱時,口咽腔的著力點靠前,口腔肌肉繃緊,噴彈力較大,以口腔共鳴為主,同時運用頭腔共鳴。咬字發(fā)聲的因素轉(zhuǎn)變較慢,棱角較大,聲音走向橫豎相當,聲音點面合適,高音融洽,聲音色彩明亮,聲音個性較強,以味為主,手法變化多樣。音色甜、脆、圓、潤。氣息靈活,以真聲為主。民族唱法講究按照演唱語言的發(fā)聲規(guī)律處理發(fā)聲共鳴,講究五聲、四呼、出聲、歸韻和收聲。
(二)通俗唱法的特點通俗唱法
十分注重抒發(fā)人的內(nèi)心情感。一般說來,演唱時要注重語言的韻律,講究吐詞、咬字的清晰與委婉,并在演唱中注重發(fā)聲輕柔。在氣息運用上,要顧及顫音、滑音及音色變化。通俗唱法一般借助音響擴大效果,以閃耀的舞臺渲染氣氛,注重伴唱、伴舞、電聲樂器伴奏及說唱相結合。演唱時大部分以真聲演唱為主,假聲也有運用,多采用貼近生活的語言。演唱風格有輕柔自然的,有高亢強勁的,有民謠風格的,有搖滾樂式的,有說唱敘事的。通唱法在吐字上要求的是完全的“說話式”的`自然,無須考慮共鳴。
(三)兩種不同唱法的異同點
從生理上進行分析,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在聲帶要求上相同,都要求具有兩種混聲機能,不然就唱不出高音。在聲道的調(diào)節(jié)上,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都要求聲道不堵塞。即使因效果需要而打開聲道,也只需前后打開,因為在唱高音時,通俗和民族唱法不需要喉頭向下。在氣息運用上,兩種唱法都要求氣息暢通。在吐字上,民族唱法強調(diào)“字正腔圓”,使發(fā)音服從吐字:通俗唱法則要求像說話一樣的自然,不需要考慮共鳴問題。 民族唱法聲音追求高難度技巧:通俗唱法聲音追求濃厚的情感的融入,追求以情來感人。在演唱技巧的難度上,通俗唱法稍易,便于傳唱。
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融合時演唱技能技巧的變化
(一)語氣的變化。
一般來說,通俗唱法語氣性更強,聲音含蓄深沉;民族唱法的聲音追求高亢明亮。但在演唱作品《為了誰》時,要注意語氣性的變化。如朗誦“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一句,其前半句聲音要含蓄深沉,采用通俗唱法的語氣性,后半句聲音要高亢明亮,采用民族唱法的語氣性。如果后半句依然用通俗唱法的'語氣,那么聲音表現(xiàn)就會缺乏對比,語氣相同,聲音就會黯淡無味。
(二)咬字的變化。
通俗唱法的咬字要放松如同說話式的自然;民族唱法咬字講究歸韻行腔。例如在《為了誰》中,“誰”(shui)與“誰”(shei):在民族唱法中,“誰”一般唱“shui”,強調(diào)聲音歸韻行腔;在通俗唱法中,“誰”應唱成“shei”,采用口語的發(fā)音,不強調(diào)歸韻問題。
(三)腔體的變化
。通俗唱法在胸腔發(fā)聲,聲音低沉渾厚;民族唱法在頭腔發(fā)聲,聲音干凈明亮。例如《為了誰》的第一樂句:“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前半句采用含蓄深沉的胸腔,后半句采用明亮的頭腔,由通俗唱法轉(zhuǎn)變成民族唱法,形成了腔體的對比,同時音色也形成了鮮明對比。
(四)情緒的變化
通俗唱法非常注重情感的抒發(fā),表現(xiàn)出含蓄低沉濃厚的情感;民族唱法情緒處于激昂飽滿狀態(tài)。例如《為了誰》中“誰最美,誰最累”一句,采用通俗唱法,情緒含蓄深沉,而“你是誰,為了誰,我的戰(zhàn)友你何時回”一句,采用民族唱法,情緒處于激昂狀態(tài)。這兩種情緒形成了鮮明對比,增強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
(五)氣息的變化
通俗唱法氣息平穩(wěn)舒緩。
例如《為了誰》中“泥巴裹滿褲腿”一句氣要平穩(wěn)。民族唱法的氣息推動力較強。例如《為了誰》中“你是誰,為了誰,我的戰(zhàn)友你何時回”一句,演唱時氣息的推動力應較強,表現(xiàn)出音量的擴展,情緒達到激昂飽滿狀態(tài),與前一句在音樂力度上形成了鮮明對比,使音樂達到完美境界!懊裢ǔā奔缺A袅嗣褡宄ê屯ㄋ壮ㄔ谘莩椒ㄉ系牟煌c,又通過二者演唱技能技巧的相互轉(zhuǎn)換,使聲音達到完美統(tǒng)一,形成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風格的演唱方法。
三、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技能技巧的融合
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技能技巧的融合,是指在演唱時,演唱者通過演唱技能技巧的變化,使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這兩種不同風格的唱法之間產(chǎn)生密切聯(lián)系,進而相互“揉合、化合、融合”,形成一種完整的、全新的、為我國廣大聽眾所喜聞樂見的'演唱藝術形式。例如譚晶演唱的《妻子》、《天空》,湯燦演唱的《祝福祖國》,祖海演唱的《幸福山歌》、《在那東山頂上》等等,都在民族唱法的基礎上,增加了現(xiàn)代通俗的元素,屬于“民通唱法”。 例如,在演唱民通歌曲時,要特別注意聲音位置的調(diào)整、咬字的調(diào)整、情緒的調(diào)整以及氣息的控制,使“民通唱法”的歌唱技巧不斷提升,逐漸達到嫻熟準確,才能科學準確地表現(xiàn)出“民通唱法”所獨有的音樂表現(xiàn)力。如何實現(xiàn)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在演唱技能技巧上的巧妙融合,就成為唱好“民通作品”的關鍵。
【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訓練技巧】相關文章:
民族唱法訓練技巧08-26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區(qū)別09-03
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的不同06-09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不同09-12
聲樂通俗唱法技巧09-30
通俗唱法的幾點技巧08-13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08-28
美聲、民族和通俗的唱法08-26
美聲、民族、通俗唱法的區(qū)別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