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產運作管理中對質量管理的整合
質量是企業立足市場強而有力的法寶,生產運作管理中的質量把關也決定了產品適應市場并盈利的客觀條件。質量管理就是指確定并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諸如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手段來實施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的全面管理職能的所有活動。
一、質量管理的實施意義
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是開拓市場的生命線;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保證和提高質量能加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產品質量是形成顧客滿意的客觀條件;好的質量不僅可以帶給企業良好的企業形象,而且還會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質量管理是公司品牌的經營核心站,嚴抓質量管理可以提高品牌美譽度;加強質量管理也是維護人們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的必要措施。
質量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隨著經濟技術的迅猛發展,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企業將提高產品質量作為重要的經營戰略和生產運作戰略之一就顯得尤為迫切。因為,低質量會給企業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它會降低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增加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成本,損害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等。
二、質量管理的表現形式
質量管理的表現形式一方面表現為企業秩序井然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則表現為產品收益的客觀數據即利潤。
1.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約束著生產人員規范的生產工序,從材料的構成、產品的模型構造、產品的制造過程等到成品的出爐,必然要有嚴格有序且規范的質量管理制度以便于企業的正常運行。
2.客觀數據
客觀的數據是指產品經過生產出的產品數量、售出產品的數量、盈利或虧損狀態都需要有明確具有說服力的客觀數據,客觀的數據也正是檢驗質量管理工作的惟一可行的方式。
從以上表格客觀的數據可以看出二月與一月相比較,三月與一、二月、六月與前五個月的銷售數量以及庫存金額就可以看出明顯在下降,產品的產出與售出數據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企業產品質量管理工作的完善與否以及其他環節的工作是否有做到位。
三、質量管理的原則
質量管理的原則可以概括為八項:
1.以顧客為中心
“顧客是上帝”就總結了企業產品的核心就是滿足顧客的需要,全面地了解顧客對產品的滿意程度以及顧客對于產品的性能、價格、包裝等各方面的建議,并將顧客所反映的需求與建議傳達給整個組織,調節好顧客與企業之間互利互惠的實質關系。
2.領導作用
質量管理的領導者在組織與企業之間起著顧客與企業的外交官樞紐的作用,質量管理者應該了解外部環境的情況及時與生產者進行溝通與信息的傳達,起領導和帶頭的模范作用,對員工進行一定培訓和教育并指導他們做好產品質量把關的工作。
3.全員參與
每一位員工都是組織的一份子,只有大家齊心協力,積極配合企業的工作才能為企業以及自身帶來收益。在組織中,學會分享成功企業的知識和經驗,時刻謹記為顧客創造價值就是在為企業創造價值也就是在為自己創造價值,只有讓顧客享受到可以信賴的產品,深得顧客的信任,把好產品的質量關,達到雙贏。
4.過程方法
產品的生產需要經過不同的工序才能制作出一個完整的商品,生產的過程中要總結方法,并不斷更新與改進,在設計過程時,應考慮過程的步驟、活動、流程、控制措施、培訓需求、設備、方法、信息、實施等帶給企業的效應。
5.系統管理
質量管理中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應有系統的整合管理體系,針對制定的目標、識別、理解并管理一個由相互聯系的過程所組成體系進行質量管理工作的正常高效運行。
6.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對于質量管理工作是企業追求的目標,產品生產后經過售出并會反饋出產品質量被消費者所接受的情況,如果所生產的產品沒有達到預期的售出結果,企業首先應考慮的應該是產品的質量是否經得住考驗其次就是顧客所需程度以及銷售技巧等等,企業需要不要改進更加完善產品質量。
7.以事實為決策依據
數據是說明產品符合市場與否的最有利依據,即產品的現狀事實。對數據進行合理合乎邏輯以及客觀的分析,得出結論后并加以建立有效的決策方案,使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解決。
8.互利的供方關系
企業和供方之間都是互利的關系,一切以合理的利益出發,明確雙方的位置,共同創造顧客的需求,不段改進和互相溝通,共同開發和更新產品,做到良好的管理工作,讓企業與供方共贏。
【生產運作管理中對質量管理的整合】相關文章:
食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01-05
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三步曲01-13
質量管理在GMP實施中的運用09-12
生產質量管理的16字精髓10-13
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12-31
中央廚房生產質量管理概述12-30
生產質量管理規定內容范本12-28
淺談如何加強生產質量管理01-11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08-22
論質量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性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