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會工作基本概論知識點
社會工作的理論是理論中用來對社會工作時間本身的性質、目的、過程、方法進行說明的那部分的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工作基本概論知識點,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1、當代社會理論的四種主要形式 (了解)
⑴思辨形式; ⑵分析形式; ⑶命題形式 ; ⑷模型形式。
2、個人經驗在社會工作中的優缺點(了解)
個人經驗是社會工作這個人工作經歷的總結。
⑴優點:保留、包含了許多具體的、生動的、豐富的有關案例的個別或特殊信息。
⑵缺點:①由于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經驗這類信息在數量與種類上也就有限;②經驗記憶多是一種表象知識,缺乏深入的探究和說明,因此往往只能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理論知識在社會工作中的優缺點(了解)
理論知識是對許許多多個人經驗的理性總結。
⑴優點:解釋了許多個人經驗中所包含的共性、普遍性、恒常性內容,并且對之加以深入系統的探究和合乎邏輯的說明,使人能把握住對象的本質與內在趨勢;
⑵缺點:由于其具有概括性特征而喪失了個人經驗中本來包括的豐富的、生動的、具體的有關對象個性特征的信息。
4、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功能(簡答題)
⑴解釋人的行為與社會過程,確定社會工作者將要協助解決的問題的性質與原因;
⑵根據其對行為與社會問題的性質與成因所做的解釋,設定社會工作過程的工作目標;
⑶提出一套達到上述目標的實務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5、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發展階段 (簡答題)
⑴“調查”階段;
⑵“精神分析學”階段;
⑶“精神分析學”與“功能主義者學派”并立的階段;
⑷被大衛 豪稱之為“獲得”的階段;
⑸“盤點”階段;
⑹“理論統一”階段;
⑺“理論歸類”階段。
6、“為社會工作的理論”與“社會工作理論”的聯系和區別
(簡答題、論述題)
為社會工作的理論即是理論中用來對人與社會的本質、人的行為與社會運行的規則和機制進行解釋的那部分內容;
社會工作的理論是理論中用來對社會工作時間本身的性質、目的、過程、方法進行說明的那部分的內容。
⑴聯系(根據書本補充)
①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的;②他們之間在邏輯上是相互蘊含的。
⑵區別(根據書本補充)
①內容互不相同;②功能互不相同;③地位互不相同;
④與社會工作在聯系上的緊密程度互不相同。
7、西方社會工作理論流派(簡答題)
(1)心理分析學理論(簡答題)
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們的著作、學說為基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也是迄今為止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
(1)它認為人的行為是由本能所驅使、由人格結構中的“自我”與“超我”所控制的。
(2)不良行為的產生源于由各種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問關系的失衡(“本我”受到過度壓抑或“自我”、“超我”發育不全等)。
(3)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對服務對象的變態人格進行治療,幫助服務對象恢復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的平衡,并應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論方法來完成這一任務。
⑵認知理論(掌握)
這是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
(1)它認為人的行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潛意識的本能。
(2)不良行為主要產生于認知上的錯誤或理性思維能力的缺乏,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幫助服務對象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從而使服務對象的行為能得到正確的、理性的指引。
⑶行為主義理論(掌握)
這是以行為心理學為基礎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
(1)它也認為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對服務對象的不適當行為進行治療或矯正,但它不是應用心理分析或認知心理學而是應用行為心理學的理論(如條件反射、條件運算、學習理論等)與方法(如實驗等)來完成這一任務。
(2)它認為心理分析及認知理論將關注的焦點放在難以觀察、驗證的內心世界上是一種不智之舉,我們真正能觀察到因而也能關心的只是個體的外顯行為而已。
(3)它認為行為是個體對當前環境所作的反應,不適當的行為是個體對當前環境所作的不恰當的反應,社會工作就是要幫助服務對象學習和掌握恰當的反應模式。
⑷社會系統理論(掌握)
這是以一般系統論及其社會學版本——結構功能主義等為基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
它把人與生活環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賴的各種元素所組成的.系統整體;協調或均衡是該系統運行與維持的基本條件,即是個體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
當這個條件得不到滿足,即系統內部的各個子系統或各個元素之間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協調時,系統均衡就會受到破壞,個體的生存與發展就會出現問題。
社會工作的基本任務就是要幫助恢復各個子系統或元素之間的均衡關系,使它們能夠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協調。
⑸標簽理論 (名詞解釋)
這是以社會學家勒麥特和貝克的理論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許多人之所以成為“有問題的人”,是與周圍環境中的社會成員對他及其行為的定義過程或標定過程密切相關的。
因此,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通過一種重新定義或標定的過程來使那些原來被認為是有問題的人恢復成為“正常人”。
⑹溝通理論(名詞解釋)
這是以社會心理學、人類學和社會語言學中有關人際溝通的一些理論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
這種理論強調人際溝通在人際關系中的重要性。它認為許多的行為問題都出在人際溝通方面,如不能恰當地接受、選擇與評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給予或接受信息反饋等。
社會工作的一個基本任務,就是幫助人們消除這些溝通過程中的障礙,使人們的相互溝通得以順利完成。
⑺人文主義理論(掌握)
這是以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胡塞爾與舒茨的現象學與布魯默的符號互動主義等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
它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意義世界”當中,而每個人的“意義世界”都是通過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或“解釋”建立起來的。
當人們的“理解”或“解釋”過程發生了困難(如現在與過去的理解不一致,自己與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時,問題便出現了。
社會工作者的任務就是要去努力“理解”這些人(服務對象)的“意義世界”及其內在矛盾,幫助他們順利重構自己的“意義世界”。
⑻激進的人文主義理論
這是以早期馬克思與現代批判理論家(如葛蘭西、馬爾庫塞、哈貝馬斯等)的某些理論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
作為一種人本主義,它也認為人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意義世界”。然而作為激進人本主義,它又指出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公正的事實。
與一般人本主義不同,它認為人們在“意義世界”里經歷的許多人格的、心理的問題都只有依據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微信號:mswkaoyanfudao)
社會工作者的任務就是要與服務對象一道,通過改造現存的社會秩序,來解決人們在“意義世界”所遇到的許多問題。
激進人本主義雖然要求改變社會現實,但其最終關注點卻仍然是服務對象的“意義世界”的變化。
⑼馬克思主義理論
這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階級斗爭決定社會結構及形態的變遷等)為指導而形成的一套社會工作理論。
與激進人本主義相似,它主張從社會存在、經濟基礎、階級壓迫中尋找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主張社會工作的任務就是與服務對象一道,通過階級斗爭或其他集體行動改變現有的社會現實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與激進人本主義不同的是,馬克思主義更多地關注社會結構本身的改變,而較少關注服務對象心理、意識狀態上的變化。
⑽“增權”或“倡導”理論(名詞解釋)
這是從馬克思主義變通而來的一種社會工作理論。馬克思主義希望通過大規模的社會變革來解決現存的各種社會問題。
然而現實中許多可行的社會工作卻是與個體、家庭、群體或小型社區有關的。為了能給這些小規模的社會工作實踐以理論上的指導,將這些小規模的社會工作實踐與社會變革的大目標協調起來,一些傾向或同情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工作者提出了“增權”或“倡導”理論。
這種理論主張在宏觀的社會變革未發生之前,社會工作者應協助服務對象為了他們的利益向現存的社會結構爭取權利,促使現存的社會結構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務對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⑾女權主義理論(名詞解釋)
這是一種與激進人文主義或馬克思主義理論有密切聯系的社會工作理論,主要植根于20世紀60—70年代以來的婦女運動。
它主要關注女性所受到的壓抑,認為女性所遭遇到的許多生活問題都是性別壓制的結果,社會工作的目標就是探索并消除社會中由于性別主義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們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微信號:mswkaoyanfudao)
8、理論構造中的專業性背景理假設包括(了解)
⑴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⑵理論與研究的關系
思考題
1.如何看待個人經驗與理論知識在社會工作過程中的相互關系?
2.試述理論在社會工作過程中的具體作用。
3.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
4.試述大衛·豪的社會工作理論結構模型。
5.試述皮拉利思等人的社會工作理論模型,并將其與大衛·豪的模型相比較。
6.簡述本章第三節介紹的11種西方社會工作理論。
7.簡述大衛·豪等人劃分的四種社會工作理論范式之間的區別。
8.對當代中國社會工作者而言,了解和研究社會工作理論,包括哪兩方面的具體任務?談談你自己在這兩方面的看法與見解。
【2017年社會工作基本概論知識點】相關文章:
詠春拳基本概論05-08
社會工作預估基本步驟08-21
預估社會工作基本概述08-21
矯正社會工作基本特點08-21
社會工作督導基本概述08-21
醫務社會工作基本概述08-20
社會工作基本倫理內容08-19
學校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08-25
社會工作互動模式基本特點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