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級社會工作人類行為和社會環境的關系
關于人類行為和社會環境相互影響的力度并不對等,相對而言,社會環境影響對人類影響要大一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級社會工作人類行為和社會環境的關系考點,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社會環境與人類的交互影響:
1.個體必須適應環境,處于一定社會環境中以有能力改變自己的行為和學習社會環境所贊許的行為。
2.社會環境影響個人行為;
3.社會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不能脫離遺傳的制約,良好遺傳特性需要信托適當社會環境才能得以發揮。
4.作為能力的個體,人類行為也能夠改變社會環境,尤其是領袖人物或大眾的一致性行為。
5.人類行為和社會環境相互影響的力度并不對等,相對而言,社會環境影響對人類影響要大一些。
(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基本假設
(1)我們怎樣看待世界以及環境與人的互動直接影響社會工作中工作原則的制定和工作手法的選擇;
(2)我們是社會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也受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
(3)社會工作是一個助人的專業和職業,這并不意味著社會工作者比工作對象優秀,而應該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4)每個人都有值得欣賞和學習的地方,我們的工作對象也不例外;
(5)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中每個因素都是不斷變化的。
(二)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基本關系
(1)就物質環境而言,一方面,人類能夠改變物質環境(圍海造田、劈山造林、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另一方面,物質環境同樣能夠影響人類(積極——適當的雨水,雪,消極——地震、海嘯、臺風、地球變暖)
(2)就社會環境而言,一方面,人類行為可以影響社會環境,如以“新新人類”自居的年輕人,他們的生活態度,行為方式等等都會影響社會風氣或文化的改變;另一方面,社會環境同時也能夠影響人類的成長,如婚姻法的修訂,會影響人們的婚戀生活,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傳統的差異,會導致中國人與美國人在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態度的差異。
(3)首先,社會環境為人類行為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和方式
其次,社會環境是人類成長的有力支持
再次,社會環境為人類成長提供了參照標準
最后,人類行為中的個人問題,其真正原因常常不是個人原因,而是深層次的社會原因
另一種說法:普遍接受的觀點-人能夠影響環境,環境同時也能夠影響人。
1.人類行為要適應社會環境,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以符合社會期許;
2.社會環境影響個人行為,對兒童和青少年影響較大,成年人受社會環境影響較小 ;
3.社會環境和生物遺傳共同對人類行為城市影響;
4.人類行為能夠社會環境,特別是零下人物或大眾一致行為;
5.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相互影響的力度并不對等,社會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要多一些。
(4)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知識的應用
1、在學術探究方面:各相關科系的師資與學生可以用于教材或是重要的參考數據。
2、在實務工作方面:各類專業從業人員從中習得知識,形成對案主輔導之重要參考。
3、在日常生活方面:使監護者或雙親能夠更了解子女,成年子女亦了解如何與老年父母調適,使家庭生活更美滿
(三)生命周期中的動態發展
(1)成長的涵義
成長指的是貫穿一生的過程中個體所發生的系統的變化
“貫穿一生”是指從胚胎發育到死亡,或者說從子宮到墳墓的過程
“系統的變化”強調的是,人的成長中的變化是有序的,范式的,持久的變化
(2)各個成長階段
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
(3)成長的特征
1、人類的成長同時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影響
2、人類成長的影響是互逆的、雙向的
3、人類成長反映了文化的差異
4、人類的成長存在著個體間的差異
5、人類的成長是變動的、平衡的
6、人類成長史是累積性的
7、人類成長的循環的和重復的
8、人類成長既是連續的又是非連續的
9、人類成長是貫穿終生的
(四)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理論基礎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西格蒙·弗洛伊德,出生于維也納,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和心理學家
【觀點一:無意識】
人們常常認識不到自身行為的真正動機,而無意識則被他視為人類行為的主要驅動力
弗洛伊德將無意識部分稱為伊特,它由利比多和塞納托斯兩個相互對立的驅動力組正。
利比多代表著生本能,與他相關聯的是,吃飯、呼吸、性以及其他身體需要的滿足
塞納托斯代表著死亡本能,與它相關聯的是縱火、自虐、攻擊、謀殺等破壞性東西
【觀點二:人格結構】
本我——是本能的沖動,與生俱來,并且貫穿所有的沖動源泉。本我的功能是尋求能夠滿足本能沖動的目標。本我追求的是性欲和攻擊性沖動以及饑渴等自我保存需要的即時滿足,遵循的是“快感原則”
自我——是從本我中發展出來的,屬于意識結構部分,遵循的是“現實原則”。自我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中介,它努力尋求本我的沖動與社會現實的要求這兩者之間的平衡
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兩個組成部分,代表著道德標準和生活的理想,遵循的是“至善原則”
本我傳布著本能的沖動和需要;自我控制著本我的沖動,同時又尋找現實的途徑來滿足這些需要;超我則決定自我的問題以及解決的策略是否符合道德標準
【觀點三:心理性欲發展階段】
1.口唇期:0~1歲
原始欲力的滿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動。
此時期的口腔活動若受限制,可能會留下后遺性的不良影響,即口腔性格。在行為上表現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等。
2.肛門期:1~3歲
原始欲力的滿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時所生的刺激快感。
此時期衛生習慣的訓練對幼兒是關鍵。如管制過嚴,可能會留下后遺性的不良影響,即肛門格者,在行為上表現冷酷、頑固、吝嗇等,可能就是肛門性格的特征。
3.性器期:3~6歲
原始欲力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獲得滿足。
幼兒在此時期已能辨識男女性別。出現男童以父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母親的現象,稱為戀母情結,同理女童以母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戀父親的對象,則稱為戀父情結。
4.潛伏期:6~12歲
此時期兒童興趣擴大,由對自己身體和父母的感情,轉變到周圍的事物,原始欲力呈現出潛伏狀態。
此時期的男女兒童之間,在情感上較前疏遠,團體性活動多呈男女分離趨勢。
5.生殖期:12~
兩性差異開始顯著。
性的需求轉向相似年齡的異性,開始有了兩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識,至此,性心理的發展以臻成熟。
(2)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
是地地道道的“修正主義者”,美國的精神分析醫生
1.嬰兒前期 (0-1歲):
任務--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
途徑:給予嬰兒適當的關心照顧。
2.嬰兒后期 (1-3歲):
任務--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
途徑:允許嬰兒做力所能及的事。
3.幼兒期 (3-6歲):
任務--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途徑:耐心聽取并解答兒童的問題。
4.童年期(6-12歲):
任務--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途徑:在父母與教師幫助下勤奮學習,形成進取和奮發的人格。
5.青少年期(12-20歲):
任務--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途徑:與前幾階段關系密切,“我是誰?”
6.成年早期(20-40歲):
任務--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
途徑:建立正常的人與人的關系,如友誼、愛情、合作等。
7.成年中期(40-60歲):
任務--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
途徑: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工作。
8.成年后期(60歲以后):
任務--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厭惡感;
途徑: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
(3)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瑞士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于對兒童認識周圍環境并對之做出反應的方式和過程的研究,也就是獲取信息、解決問題以及新的思想創立的過程
1.發生認識論的結構機器動態過程皮亞杰認為,發生認識論的結構涉及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著四個基本的概念。
A.圖式——一個人用來對付環境中的情景時所應用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模式
B.適應——幫助機體適應環境的生活過程
C.同化——面對環境的刺激,吸納新的信息,并將它們納入機體已有的圖式和結構之中,以加強和豐富認識主體
D.順應——當舊的圖式不再起作用時,通過創造出新的圖式從而做出調整并適應新的情況
E.平衡——圖式和順應之間的平衡
2.對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皮亞杰認為,影響兒童心理就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
A.生物成熟,主要是指神經系統的成熟;
B.物理經驗,即個體對物體做出動作時的練習和系的經驗的作用;
C.社會環境,主要是指社會生活、文化教育以及語言等外界環境;
D.平衡,即不斷成熟的內部組織和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這是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因素。
3.認知發展的階段——不變的發展序列
A.感覺運動階段:從出生到2歲,新生兒運用感覺和身體運動來探索和獲取對環境的理解
B.前運算階段:從2歲到7歲,運用頭腦而不是用手進行思考
C.具體運算階段:從7歲到11歲,可以脫離物體在頭腦中進行運算
D.形式運算階段:從11歲以后,能夠超越具體的、現實的經驗,用更加抽象、更加邏輯的詞語進行思維
(4)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勞倫斯·科爾伯格,美國心理學家 “海因茨困境”
1.前習俗水平(前常規道德):這一水平的兒童已具備關于社會是非善惡的道德水平和要求,但是他們是從行動結果與自身的利害關系來判斷是非(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天真的享樂主義階段)
2.習俗水平:兒童開始關心社會的期望與別人的需要。(好孩子定向階段、維護權威或社會秩序階段)
3.后習俗水平:在這一水平上的人們力求對正常而合適的道德價值和道德原則作出解釋而不理會權威人士做出的決定。(社會契約定向階段、普遍的倫理準則階段)
(5)學習理論
1.也被稱為行為主義,理論奠基人是 伊凡·巴甫洛夫和約翰·B·華生
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
強調行為是研究的目標
強調環境對行為塑造的影響
強調刺激—反應模式
反對階段論,主張連續論
2.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理論:
A.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的形成,包括經典性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
B.強化對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發生的作用,強化分為二類:提供刺激和叢情境中消除某些東西;
C.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的消退,消退的關鍵在于強化;
D.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的分化,分化是個體一種有選擇的反應;
E.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原理的推廣和運用:程序教學與教學機器,語言行為,社會控制計劃。
3.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阿爾伯特·班杜拉 美國心理學家,他的貢獻在于強調認知在人類學習中的高度地位
A.理論觀點:人類行為不僅可以通過反應的結果進行學習,也可以通過榜樣的示范進行學習,后者是人類學習的主要方式。
B.觀察 :個人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結果而了解某些新的反應,或使他已經具有的某種行為反應特征得到矯正。
C.觀察學習過程
C1.注意過程:注意榜樣行為的重要特征,并正確地知覺。
C2.保持過程:以印象和言語形態保存在記憶中。
C3.動作復現過程 :把保存在記憶中的行為表象轉換成行為。
C4.動機作用過程:人們并不把學到的行為全部表現出來。
示范行為 有價值的結果 增強產生同樣行為
示范行為 無報償的結果 抑制產生同樣行為
(6)人本主義心理學
亞伯拉罕·馬斯洛 美國心理學家——需求層次理論
1、生理需要: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
2、安全需要: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于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
3、歸屬和愛的需要: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
4、尊重需要:自我尊重、自我評價、尊重別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
5、自我實現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為所期望的人物。
6、后來,馬斯洛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之間增加了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
需要層次理論的結論:
1.人都潛藏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不同時期表現出來的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
2.在高層次的需要充分出現之前,低層次的需要必須得到適當的滿足。
評價:在任何時候,影響人的行為都不只是一種需要,而是多種需要,追求高一級的需要滿足的人同時保持著低一級的需要。
(7)庫利的鏡中自我理論
查爾斯·霍頓·庫利 美國社會學家,社會心理學家
三個主要觀點:
1.人與社會的關系:孤立的個人,是在經驗中不存在的抽象概念,同樣,當人們把具體的個人從社會中抽掉之后,社會也就變成了一個抽象概念
2.鏡中自我: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我們通過感知他人對我們的反映和評價,從而建立起我們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他人猶如一面鏡子,我們正式從他人這面鏡子里發現了自我
3.首屬群體:主要特征是親密的以及面對面的交往、互動與合作。指的是家庭、鄰里、兒童游戲伙伴,其中家庭式最重要的首屬群體
(8)米德的符號互動論
喬治·赫伯特·米德,美國社會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符號互動論的主要創始人和代表者
自我的兩個組成部分:主體我+客體我
1.主體我:是主觀的,涉及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自己,主體我同時也是自發的、創造性的和不可預測的,代表的是本能的,自然的,非社會化的自我
2.客體我:是客觀的,涉及他人如何看待我們,客體我代表的是自我社會化的一面
3.自我的三個發展階段
A.模仿階段:1歲以內
B.游戲階段:2歲到4歲
C.比賽階段:4歲以后
人類行為和社會環境的含義
一、人類需要的含義。
需要是內驅力的基礎,動機則是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直接動力,除了內驅力的推動之外,外部刺激對于動機形成也有重要影響。
人類需要是個人心理活動和行為積極性的源泉,是個體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在人的行為活動、心理過程和個性結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人類需要的特征:
1、對象性:指向一定對象,具有自己的內容:物質和精神;既指向社會生活與社會活動,也指向活動的結果。
2、動力性
3、獨特性
4、社會性
二、人類行為。
1、人類行為泛指人的一切行動。
2、團體心理學家勒溫(KurtLewin)最早從系統論出發,把行為定義為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公式:B=f(P?E)。
3、社會工作者傾向于從綜合觀點看待人類行為。由此,人類行為被定義為:個體為適應環境與滿足需要所表現出來的活動或反應,它是遺傳、生理、心理、社會過程等內外因素綜合性相互作用的結果。
三、社會環境。
1、人類生存的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2、卡爾斯(Karlsetal)等人認為,社會環境涉及日常活動的互動系統和影響社會功能的環境系統等領域,這些系統可能影響個人的福利和發展。
3、社會環境定義:與人類生物遺傳、心理狀態及社會過程相互作用的社會系統,家庭、學校、組織、社區、社會、文化等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4、社會環境的特點:多樣性是社會環境的主要特點;靜態與動態的統一。
四、人生發展階段的理論框架。
1、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五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發展了弗洛伊德理論,引入社會文化因素,指出人生發展的八大階段(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早期、兒童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老年期))。
3、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發生認識論):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覺運動期(0-2)、前運算期(2-7)、具體運算期(7-12)、形式運算期(12歲以上)。在每個發展階段中,個體主要用組織、同化、順應三種原則來認識世界。
4、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建立在皮亞杰理論的基礎上。兒童的道德發展過程分為三種水平六個階段。
前習俗水平(階段一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階段二天真的享樂主義階段)。
習俗水平(階段三好孩子定向階段、階段四維護權威或社會秩序階段)。
后習俗水平(階段五社會契約定向階段、階段六普遍的倫理準則階段,這是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
【初級社會工作人類行為和社會環境的關系】相關文章:
重構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關系03-29
2017年社會工作考試《社會工作實務初級》練習模擬試題及答案03-03
社會工作者初級實務沖刺試卷02-27
2017社會工作者初級《社會工作實務》模擬復習試題及答案01-22
2017年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初級》模擬備考習題及答案03-03
2017年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初級》沖刺模擬習題及答案03-03
社會工作對認知行為治療模式運用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