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色彩在繪畫中有哪些應用
我們生活在彩色的世界中,無時無地、無時無刻被多彩的光暈包圍著。將不同的單原色通過畫家巧妙的結合與運用,就好像賦予了色彩奇特的語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色彩在繪畫中的應用,快來看看吧!
色彩在繪畫中有哪些應用 篇1
色彩與繪畫的關系
馬蒂斯曾經說過:“如果線條是訴諸于心靈的,色彩則是訴諸于感覺的。那你就應該先定線條,等到心靈得到磨煉后,它色彩與繪畫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條合乎理性的道路。”一幅畫中,色彩往往只起著一種吸引視覺注意力的誘餌作用,所以傳統上把形狀比作富有氣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誘惑力的女性,形狀和色彩的結合對于繪畫是必不可少的,繪畫作品由于有了色彩才會產生更加誘人的魅力
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的關系
色彩應用于繪畫 , 首先必須了解描繪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變化。
(一) 固有色
物體的色彩受光源的制約,物體的本身并不呈現恒定的色彩。前面我們已經談過物體的固有色并不存在,但我們在繪畫過程為了研究方便或便于觀察常引用 “固有色”這個概念。固有色是指在特定光源條件下物體占主導地位的色彩,這種特定光源條件泛指白天日光下物體呈現的顏色,比如綠樹、紅花、藍天等。
固有色在柔和的光線下較為明顯,強烈的光照下則會減弱,在灰暗的光線下也顯得不夠明確。其次固有色與物體的質地關系密切,質地松軟而表面粗糙的物體,因對光源色的反射較弱,物體受光源色、環境色影響較小,固有色明顯;質地堅硬而表面光滑的物體,因對光源色的反射強烈,環境色對其影響也較大,則固有色較微弱。中國傳統繪畫以平面造型和設色為主,注重固有色描繪,歐洲文藝復興以前的繪畫也是注重于描繪物體的固有色。
(三) 環境色
物體周圍環境的色彩即環境色。由于光的反射而影響到物體固有色的變化, 環境色又稱條件色,環境色在物體暗部反映明顯,光線愈強,環境色的反射愈強; 光線愈弱,環境色的影響也相應減弱。歐洲“印象派”畫家開始走出畫室直接面向大自然寫生作畫,研究室外光色的變化規律,創造了許多色彩斑斕的自然光寫生作品。
(二) 光源色
一切物象只有光源的存在我們才能觀察到它的形象和色彩。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這些光源都各自具有不同的顏色。如太陽光是白的暖色光,月光是偏黃青的冷色光,火光是偏橙色的暖色光,普通燈光是偏黃色的暖色光,另外有一些專用的各色燈光,光源的顏色對物象的色彩影響很大,不同的光源色對于同一個物體會產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色彩的遠近和擴張、收縮的變化規律
物體是處于空間中的,由于遠近的變化,物體的色彩也會隨之產生變化,這種現象稱為色彩的透視變化。
當我們把兩塊色相不同、面積相同的色塊放置在同一背景上,我們會發現色彩有一種遠近的距離感覺。當這個色塊比背景略微突出時,我們叫它近色。當這個色塊比背景略微凹陷時,我們叫它退色。我們通過觀察,還可以感覺到,明度高的色塊比明度低的色塊略微顯得大一些,我們叫它膨脹色。明度低的色塊略微小一些,我們叫它收縮色。自然中的顏色距離我們有遠有近,由于大氣層的厚薄變化,空氣純凈度的不同與人類視力對遠近不同的物體色彩的感受而引起物體色彩的變化。繪畫就能夠用顏料表現出這些存在空間中的物體的色彩,能夠給人一種“深 進去”或“突出來”的感覺。我們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可以隨心所欲地把畫面上的任何一個物體“拉近”或“推遠”,強調或減弱。
從色相上來說,紅、橙、黃有前進和擴張感;藍、綠、紫有后退和收縮感。從明度上來說,明度高的亮顏色有前進和擴張感;明度低的暗顏色有后退和收縮感;從純度上來說,純度高的鮮艷顏色有前進和擴張感;純度低的灰顏色有后退和收縮感。顏色的這種前進、后退感或膨脹、收縮感在我們實際繪畫中可以運用它來組織整個畫面色彩大關系的節奏感和空間.了解色彩遠近和擴張、收縮的變化這種規律,對于我們表現畫面的空間關系非常重要。
色彩的遠近變化規律是距離越近,色相越明確,色彩越鮮明;距離越遠,色相越模糊,色彩越變灰。同時我們也了解色彩本身也有遠近感,暖色有向前沖的感覺,冷色有隱退的感覺。暖色近,冷色遠。比如一片黃色油菜花地,近處是黃色,遠一點的是黃綠灰色,再遠一點就呈冷黃灰色。
色彩明暗對比的強弱,也直接影響著色彩空間透視的變化。對比強的有前進感;對比弱的有后退感。
色彩的對比規律
對比是繪畫中常用的一種手法,通過色彩的對比,從而增強作品的表現力。色彩的對比是指質或量相互不同的兩種要素搭配協調,即被強調出來的一種現象,色彩關系通過對比的方法達到增強或削弱色彩的效果。
色彩對比現象是非常豐富和復雜的,概括起來,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 色相對比
指兩種或多種色彩并置或交替變幻時因色相不同而造成的色彩對比現象。一般有原色對比、間色對比、復色對比、補色對比、同類色對比、冷暖色對比等。
紅、黃、藍三原色在十二色相環中是極端的色相對比,對比極為強烈,令人興奮近現代繪畫大師很多都采用純色對比,畫面響亮明快,熱烈奔放。
橙、綠、紫間色的對比較三原色的對比略弱些,而復色的對比更為模糊,但都能取得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
紅與綠、黃與紫、橙與藍屬于補色對比,各自的色彩個性就會顯得更加鮮明突出。兩種補色相并置對比最強,運用色相對比手法,可以突出主體,繪畫中使用強烈的色相對比,會造成鮮明強烈的色彩效果。
(二) 明度對比
指各種色彩在素描關系上的明暗對比和同一色彩不同明暗層次的對比。 中國水墨畫有“墨分五色”之稱,也是運用了明度對比手法產生的視覺效果。同二色相因明度的不同可以產生由深到淺的色彩變化,而產生明度對比。繪畫中的人們往往被色彩的色相所迷惑,而忽略對色彩的明度的表現。
紅色只有作為一種暗色使用,才會顯得飽滿鮮明,將紅色加白色逐漸提高明度,紅色也就會逐漸顯得蒼白而失去光輝。飽和的藍色也很暗,表現大海的藍多用群青、普藍,甚至加入一些黑色,方能表現出大海的沉重和深邃;黃色本身屬于亮色,明度范圍很窄,因而明暗層次較少,自身的明暗對比也較弱。
光照的強弱與固有色的明度有著取下的規律:
強光下,固有色重的,其明暗反差大;
強光下,固有色淺的,其明暗反差小;
弱光下,固有色重的,其明暗反差小;
弱光下,固有色淺的,其明暗反差大。
(三) 純度對比
也稱灰艷對比,通常是純度高的色與純度低的色并列產生對比,艷色更艷, 灰色更灰。
(四) 冷暖對比
指冷色與暖色相互對立以及冷暖色調的`對比。
色彩的冷暖感覺是相對而言的,冷色和暖色并置在一起,促進了兩色的兩極分化,冷色越顯冷,暖色越顯暖。繪畫中,每件作品都包含著色彩冷暖的對比因素,只是有些是強對比,有些是弱對比。一幅作品的色彩如果只有明度對比,沒有色彩的冷暖對比,畫面就會顯得單調,索然無味。
一幅畫的色彩往往在明部與暗部、物體與物體、物體與背景、畫面的前景與后景及畫面的每一個部位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冷暖對比。即使在一個平面上也會產生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冷暖變化。作畫過程中要善于掌握色彩的冷暖變化規律,其作品才更具有色彩藝術的生命力。
色彩的冷暖變化規律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探索:
(1) 物體亮部色彩主要是光源色與固有色的結合,受光部分是冷色,背光部分必然是偏暖色。
(2) 物體亮部與暗部冷暖程度取決于該物體所處的光源色和環境色的冷暖程度。
(3) 同一色彩的物體,前面物體的色彩冷暖對比強,后面物體冷暖對比弱。
(4) 物體呈暖色,周圍色必定偏冷;物體呈冷色,周圍色必定偏暖。
(5) 物體色彩較艷,周圍色彩純度需減低,達到灰艷對比的效果。
(6) 物體的固有色通常出現在明暗交界的亮部灰色區。亮部灰色區呈暖色時,亮光則呈現冷色。
(7) 物體暗部的色彩主要是環境色與固有色的混合,暗部和投影色彩一定是亮部色的補色關系。反光部分受環境色影響最大,隨環境反射的色彩變化而變化。
以上屬于自然界色彩冷暖變化的一般規律,了解這些規律,有助于我們在繪畫時觀察和表現對象,只要遵循客觀規律,認真觀察研究,就可找到豐富的色彩冷暖變化的微妙關系。但這又不是絕對的,要求在寫生過程中對對象的深入觀察 , 從而來掌握這些規律。
色彩的調和
色彩對比與調和是創造色彩關系的重要方面。色彩調和是指幾種色彩相互 構成的和諧關系,調和是以統一原理的對稱、平衡、比例為基礎的,它一方面表現出對象各局部之間性質及數量上的差異與對立的多樣性,同時能給人以整體統一的感覺。
色彩的調和首先是追求色調上的統一,色彩中的“色調”包括以明暗為基調的明度色調,也含有用一定的色彩傾向性來統一畫面,使色與色之間變化平衡。對比和統一的色彩調和關系稱為色調,色調有助于因調和而引起美感。通過變化中的統一來獲取色彩美,這是色彩調和的要點。色調統一指不同物體的色彩在色相、明度、冷暖、純度等方面構成畫面的整體效果,色調是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產物。春天的綠色調、深秋的橙黃色調、冬天的冷色調、火光下的暖色調等,不同顏色呈現出不同的色調。
色彩調和是將畫面所有色彩搭配的綜合效果。如果弄得雜亂無章,就不可能成為和諧的色彩關系,色彩調和的方法有同類色調和、光源色調和、對比色調和等。
同類色調和是運用鄰近色來組織畫面,光源色調和是將色彩統一在同一種 光源之下,如陽光、火光、燈光等。對比色調和一般采取提高或降低某種色彩的明度和純度或用一種灰色過度減弱色彩對比的程度。
色調統一可表現為整個畫面統一在某種明顯的色彩傾向性,例如依據色相 分類有紅調子、綠調子、藍調子等,也可表現為暖調子、冷調子、亮調子、灰 調子、深暗調子、強烈調子、柔和調子、艷調子等。
色彩的節奏
節奏即由色彩要素的色相、明度、純度等變化而造成的強弱感、輕重感、冷暖感、軟硬感相互組合,使之產生的抑揚頓挫格調,表現出色彩的反復、連續、斷續的色彩運動感及色彩的用筆和色塊的重復排列,不同色塊的上下、左右并置, 構成錯落有致的色彩感受。在繪畫中,節奏的變化不是單一圖式的重復,而是表現為多種形式的節律運動,有些是激烈的,有些是平衡的,有些是高昂的,有些是低沉的,有些是直觀的,有些是內在的、迂回曲折的。
色彩感覺與文化
畫家作畫時,不但要認識紅、黃、藍等顏料的品名,還應當研究顏料的各種性能一一它的干燥度、透明性、覆蓋力、光澤度和某些色彩的翻底現象。如有的紫紅色,如果用其他顏色覆蓋,可能當時看不出,時間久了就會自然翻出表面, 破壞了畫面的效果。因此在繪畫的過程中對色彩的選擇要細心,只有當作者的心象與色彩的心象完全吻合時,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色彩。
為了獲得好的色彩感覺,必須經常關心色彩,平時多觀察色彩,用色彩的視角去分析周圍的世界,多觀察、勤實踐是培養色感的最好方法。人的色彩感覺, 同他的生活環境色有很大的關系,多觀察優秀繪畫作品的色彩,多觀察不同環境中的色彩,這種潛在的影響會使藝術素質得到提高,好的色彩感覺,總是以好的色彩環境為背景孕育出來的。多感受大師的色彩作品的色彩美感,多用色彩的審美觀分析事物色彩感覺一定會得到升華。與色彩對話,感悟色彩、駕馭色彩,方能得心應手。
色彩有極強的表現力。畫家與自然是主客體的關系,繪畫作品屬于一種媒體, 畫家通過繪畫傳達自己的意圖以及視覺和心理感受,通過色彩寄托畫家對自然景 物的理解、表達畫家的情感。色彩的表現形式通常分為:寫實性色彩,按照客觀事物的真實現象,再現客觀事物的面貌。裝飾性色彩,一般用純度較高的顏色, 對比強烈的色彩,用不同色相排列組合,以較規范的色塊構成一定的秩序感,達到一定的裝飾效果。情緒性色彩,以色彩感受為主,形體結構、明暗層次要服務于色彩感受,側重于情緒的表現。意象性色彩,強調畫家的主觀意象,客觀物體的色彩僅作參照和啟示,如同中國畫所追求的“不求形似,但求神韻”,畫家通過夸張、概括的手法用色彩表現物象的精神實質,以主觀、自由、意象的色彩組織畫面。
色彩的均衡
色彩均衡指一幅畫中上下、左右在色彩配置上一種力度均衡,使畫面上的色彩搭配達到一種穩定的效果。例如一幅畫中左下方出現一大塊紅色物體,為達到畫面均衡可能會在右上方或其他部位出現一處或幾處小色塊紅色呼應以達到平衡。
在一幅畫中,色彩的平衡頗似力學中的重量比值,一斤棉花和一斤鐵雖然體積不同,但重量是相等的。不同形狀、面積、明暗等因素在對比和變化中所取得的穩定感,稱為色彩的均衡。
均衡有對稱均衡、不對稱均衡兩種。對稱的均衡又稱“均齊”,在繪畫中不常使用,因為,過于顯得四平八穩,常用在表現一種紀念性、永恒性題材的畫面效果,如達 .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對稱均衡,不是數量上的均衡,是視覺上、心理上達到均衡,獲得變化中求穩定的效果。通常表現為用色彩的濃淡、面積的大小達到均衡,色彩的強弱、輕重、軟硬等感覺造成種種感覺的平衡。色彩的冷暖、明暗、大小,反復交錯,在變化中求統一,達到色彩均衡。
色彩的調配
色彩的調配基本方法分為:
(一) 色彩的混合
色彩的混合即把兩種或數種顏色通過混合以獲得一種新的色相。
(二) 色彩的重置
色彩的重置就是指兩色或兩色以上的不同顏色分開涂層,將一種顏色罩在另一種已干的顏色上,光穿透透明色層,又經水彩紙的反射,再穿透透明色層,被人的眼球的感色細胞所感知。這就是所謂的“視覺灰色”。
(三) 色彩的并置
色彩的并置就是用不同顏色的點、線、面并列一起,通過空間、距離和視覺生理混合產生新的色相,也就是所謂的“空混”。
色彩在繪畫中有哪些應用 篇2
簡單的講講吧,繪畫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不管是什么風格的繪畫,都脫離不了繪畫者對對象的個人理解,好看這個詞在繪畫的中高階段顯得很膚淺,關鍵是你要表達出來的感覺,如果你想傳達出細膩寫實的美感,那你就寫實;如果你想表達自己的一種情緒,那你就憑著個人的理解去表現對象,不管什么顏色,都是你心境的一種表現!但是這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你要有把握刻畫對象的能力和強烈的個人審美觀念,要不然你壓根就不知道畫到什么樣才是美!
一、印象派 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藝術家個人對藝術的探究與創新,印象派隨之而生。與古典主義繪畫不同的印象派通過研究色彩在光的作用下,冷暖,純度,明度的變化,去表現真實的色彩。尤其是冷暖的變化,采用直接畫法去快速表現稍縱即逝的光、色,更注重觀察與寫生。
二、色彩在繪畫中的實際運用 色在光之下產生,萬物在光之下會產生明度,純度,冷暖,甚至是色相的改變。一幅畫面當中根據對象的大小,遠近,主次,位置,光線的不同所產生的變化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光與色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組合而成的。所有物體都會吸收和反射光,每個物體吸收和反射的光不同,就造就了世界的五顏六色。 冷暖光的照射產生了冷暖。冷暖是印象派區別與古典主義的最大特點。冷暖是人對色的一種視覺感受和心里感受,藍綠青紫會讓人感到冷,紅黃橙會讓人感受是暖的。在實際的繪畫中,一幅畫面有一個總體的冷暖傾向。或冷或暖決定畫面傾向的有多重因素:
一、光源。光會籠罩整個畫面,所以光源的冷暖就決定了整個畫面的冷暖。
二、色彩的面積。畫面中占主導的,面積較大的色塊的冷暖傾向決定了畫面的冷暖。暖色會更加向前,冷色會后退。這是人的眼看色彩的視覺規律。在畫面中靠前的會偏暖,越往后會越冷,這是由空氣積累的效果所致。光會使單個物體產生亮暗和 影。亮部和暗部的冷暖總是相反。一個紅色的物體,在冷光的作用下,亮部偏冷,暗部會偏暖,紅色偏冷就會往紫色方向走,偏暖就會往橙色方向走。黃色偏冷就會偏綠,偏暖就會偏橙。
三、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 光源色是色彩變化的本質原因。就是指物體直接被光照射的區域,同一個物體在不同光線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這就要求畫者仔細的去觀察其中的變化。例如:冷色的光照射在綠色的物體所形成的光源色,就會使該區域呈現出青色的感覺,并不是改變色相,而是使其本是綠色明度提高,純度降低,同時在綠色的基礎上呈現出青色,使顏色變的更加豐富,有內涵,這就是光源色的變化規律。 固有色。這是一個偽概念。在印象派畫家中是沒有這個概念的。他們認為,顏色的形成,除了光源色,就是環境色。但這一個概念更有利于初學者掌握色彩變化的規律。固有色并不是一成不變,在不同環境和光線的作用下,也會產生微妙的變化,在一個冷的環境或光線下,固有色也會變的更冷,只是幅度較小,固有色的明度介于光源色與環境色之間,但純度會高于另外兩者。環境色。即除了受光源色直接照射之外的`其他因素。固有色產生的變化的顏色。一幅色彩作品,并不是再現客觀物象,而是去提煉,概括,夸張的手法去表現對象。這其中環境色的運用至關重要。環境色的出現在不受光源直接照射的區域將環境色清晰的表達出來會使畫面增色不少。陽光下物體的暗部所出現的藍紫色即是環境色,形成的原因是因為環境以及藍天所反射的光造成,并非暖黃色的光源照射,暗部就會呈現藍紫色。環境色一般純度不會太高,因為都是光的反射所產生的,強度較弱。
四、補色和同類色
補色是一組對比最強的顏色,補色運用頗為廣泛,如受光面和背光面會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或一塊純色的旁邊都可觀察到補色,另一方面,補色可以形成統一協調的色調氛圍,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不同面積的補色但純度明度接近的色塊組合在一起即會形成協調但又強烈的畫面氛圍。同類色的運用也是形成畫面統一協調氛圍的方法,要掌握好同類色之間微妙的差異,區分好明度、純度、傾向、冷暖。這樣的顏色統一在一個畫面內,才會形成即協調又豐富的色彩。五、顏色與空間同樣的顏色在遠近不同的距離上會產生相應的變化。例如:遠處的山顏色會接近天空的顏色比近處的山更灰,所以在空間上遠處的色塊會變冷變灰,色塊形狀邊緣線模糊,掌握這幾點在營造空間層次上會起到很大作用。注意事項總之,色彩的運用,在掌握基本規律的前提下,要不斷的嘗試大膽的運用才能表達出更美更生動的畫面。
【色彩在繪畫中有哪些應用】相關文章:
速記在秘書工作中有哪些應用05-12
大數據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有哪些應用09-30
繪畫色彩的對比技巧05-27
繪畫知識-色彩認識06-03
水中有哪些運動05-21
繪畫色彩對比技巧推薦05-29
色彩景物繪畫技巧05-27
關于繪畫色彩的對比技巧05-26
繪畫中色彩的暈染技巧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