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破解職場潛規則
導語:職場是人生的演繹,所以無論你是職場新人,還是高層管理;無論你是外企白領,還是國企領導,都是職場這段人生的主角。有些規則,知道總比不知道好,因為這就是生活。
為何一入職場,聽到“小圈子”就讓人冷汗一身?恐怕原因有二:一是對自己獲得職場友誼毫無信心,二是對他人的職場情誼心存嫉妒。
我們被告誡了太多遍: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不要妄想和同事交什么朋友,所謂的小圈子,更要避讓三分。如今,我們也常拿這話告誡新人。卻忘記了辦公室時間占你我每天的三分之一,“職場圈”好似一個無形的場,人脈、信息、經驗、秘籍都可分享;你躲避不得,卻有選擇和營建“圈子”的自由,它的大小和質量,關乎你長期的職業曲線。
在路上巧遇一位以前在研究所教過的學生,許久不見,問起工作,他卻一臉愁容:“最近剛換工作,卻發現辦公室里處處是小圈子,個個都在向我伸手。真不知道這些究竟只是圈子,還是圈套?真是苦惱……”
說實話,在辦公室中出現小圈子是常態,沒有才奇怪!呵呵!這是因為,當組織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團體內的順暢溝通就會變得困難,因此小規模親密交流的小圈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組織行為學家Joseph A. Devito提出,一般而言,當公司人數超過12人,每個成員能夠一對一充分和其他人交流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想想看,你我在辦公室能有機會一對一溝通的對象就只有這么幾位,當然就容易形成感情特別號的小圈子。所以,除非你待的公司人數極少,否則職場的常態是:無組織,不圈子!
而辦公室小圈子的確也有其迷人之處,它可以提供我們重要的社會支持。其中之一被學者們稱為“工具性社會支持”。小圈子中的人彼此熟悉,溝通良好,能互相提供協助,完成工作任務。另一種則被稱為“情感性社會支持”。工作上遇到挫折,小圈子中的伙伴會比家人更容易讀懂你的委屈,往往也更能提供安慰,減輕工作及生活所帶來的壓力。然而,若身為公司新人的你就此認為,既然處處有圈子,就不如快快圈住自己,那就不是明智之舉了。比較聰明的做法是:
第一,先冷靜觀察。
到了新單位后,首先你得耐著性子多觀察,多向他人請教發問,以了解公司文化是否支持小圈子的存在,并設法厘清辦公室政治派系的脈絡。在初期,聰明的做法是,對所有的圈子都抱持友好態度,但不要立刻站隊。有位職場新人剛到辦公室,連續幾天答應一個圈子的午餐邀約,不久之后,發現自己被糊里糊涂地貼上標簽而遭到其他圈子的排擠,這讓他感慨不已:“原來飯是不能亂吃的!”所以在一開始應多和各方人馬來往,并主動和不同部門的人互動熟悉,會比一下子太過貼近某個圈子來得好。
第二,考慮圈子性質。
要不要加入圈子,你還得考慮周遭這些圈子的性質。一般而言,辦公室小圈子可分兩類:一類是友誼圈子。同事之間出于志趣相投所形成的小圈子,例如美食圈、運動圈、電影圈等,這些友誼圈子的形成能讓我們在職場中建立深厚的人際情誼而能更樂在工作。我就曾經在企業培訓的現場聽到一位學員說,他被高薪挖角,卻打死不會跳槽。原因是因為,他實在不愿意離開這些辦公室好友。另外一類則是利益圈子,這類圈子的形成主要是為了結黨營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辦公室政治”。在這樣的圈子中,比較少人際情感的交流,更多的是權力的維護及運作。若加入這樣的圈子,也就容易卷入辦公室政治斗爭中,當然不可不慎!
在考慮清楚后,若你決定要加入小圈子,掌握以下的原則就能讓你應對自如。
第一,分享信息,而不傳遞評論。
即使是興趣圈子,工作同事聚在一塊兒,也不可避免地會聊到公事。這是交流各部門的一些客觀信息,例如已經確定的人事異動、部門的新工作項目等,有助于大家掌握公司近況。然而千萬別把互動當作真情告白的評論大會。若彼此大吐苦水,甚至聚在一塊兒批評領導,不但會挫傷大家的士氣,更可能會讓你卷入口水戰中,造成日后的麻煩。
第二,提供支持,而不制造矛盾。
別忘了小圈子的目的是讓大家能夠和睦交流。若就此聚眾排擠外人,就會容易衍生成嚴重的辦公室沖突,結局往往是兩敗俱傷,引起高層重視,從而痛下決心瓦解圈子。
若最后你決定“獨善其身”,那也請提醒自己和各方人保持友好關系,而不是把自己變成游離在外的職場邊緣人。當然有時候無門無派的做法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當為一個職位兩派爭執不下的時候,沒有鮮明圈子標簽的你往往最后可能變成大家都可接受的人選。
了解圈子文化,聰明地運用職場小圈子,那么圈子會是你樂在工作的起點,而不是讓你日后悔不當初的圈套!
【破解職場潛規則】相關文章:
關于求職指導:沉戟職場論HR職場潛規則08-28
職場貼士:值得學習的郵件潛規則06-06
總裁研修90后新人職場需知道的三大潛規則07-17
破解寵物衰老之謎09-06
成人英語三級考試五步破解破解閱讀理解10-17
企業上市過程的潛規則02-26
市場競爭中的潛規則09-16
西班牙留學生被潛規則07-22
如何破解鋼琴技術難點12-21
房產經紀人也有潛規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