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拓展訓練的誤區
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訓練方式上結合得還不盡完美,特別是在課堂拓展訓練方面存在著一些誤區。
1.追求形式,誤解課程標準實質
有位教師在教完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后說:“同學們,進入初中以來,我們學過了《冰心詩四首》,在《中秋詠月詩詞三首》中,我們又閱讀了王建的《十五望月夜》、蘇軾的《水調歌頭》、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圓的》三首詩。你能據此探究出詩歌的特點或體裁(分類)嗎?”上述思考題看上去好像是在倡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且不說這一探究活動是否脫離教學的重點和編寫者的本意,即使這組文章中有詩有詞,有近體詩,有現代詩,但畢竟只是剛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僅憑這些詩詞就能探究出詩歌的特點或體裁嗎?上課教師覺得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學理念的先進,才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新精神的途徑。其實,這一活動只注重了拓展訓練的形式,忘卻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的原則,誤解了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基本理念,偏離了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實質,實在是對新課標精神的誤解。
2.曲解主旨,偏離課堂教學重點
語文課堂教學要求對文本進行整體把握,并不是不要教學重點。有位教師在執教劉禹錫的《陋室銘》時,讓學生對照文中的插圖想像陋室的環境,并進行口頭描述。這一拓展訓練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我們非常贊同。可是卻脫離了作者的本意――陋室雖陋,但因“吾德馨”,才顯得不陋,從而表達一種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盡管學生對陋室的環境描繪得非常優美,想像十分豐富,卻偏離了教學重點――托物言志。愛克曼說:“藝術要通過一種完整體向世界說話。”教科書中的一篇篇課文都是一個個生氣充盈的有機體。短短的45分鐘的課堂教學,只允許有一兩個教學重點,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課堂教學重點的把握要服從于教學的整體目標。課堂上不論采取哪種形式,開展何種活動,都必須立足于課文的教學重點,有利于課文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一切沒有深度、沒有意義的拓展都會偏離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甚至給學生以錯誤的導向。
3.游離文意,脫離關鍵詞語內涵
語文教學要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前提下,抓住關鍵詞語進行理解、感悟、品評、感受。洪宗禮主編的《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童年趣事”單元,有賈平凹的《月跡》一文。有的教師在教學時,也能扣住“鏡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飲月”“河中尋月”“眼瞳見月”“沙灘議月”等主要語段,讓學生去感受文中所描繪的童心――奇妙的想像、深切的感悟、敏銳的發現,體驗作者奇特而美妙、純真而快樂的童趣。但仔細探究,卻忽略了文題――“月跡”這一關鍵詞語的意義和作用。文中,作者借助竹簾、鏡子、桂樹、酒杯、葡萄葉、瓷花瓶、爺爺的锨刃、小河、孩子的眼睛、沙灘等事物,清晰地描繪出月亮移動的蹤跡。“月跡”巧妙地反映出童年追尋“月跡”的過程,又真切地再現了孩子“盼望―驚喜―愜意―興奮―驚奇―歡快―感悟”的心理歷程;“月跡”是行文的線索,也是童趣的展示;“月跡”是靈心慧眼的天真稚嫩,更是美好純真的渴望追求;還是奶奶“引導―鼓勵―激發”孩子尋月的高明機智的思想軌跡,可以說沒有奶奶這個形象,就沒有孩童的尋月、議月,就沒有孩童心靈的升華。這才是作者行文的本意。如果脫離“月跡”這一關鍵詞語,恐怕更難體驗出作者虛實相生,借助童趣所表達的美好愿望,很難體會作者所展現的“為共同擁有美好事物而滿足的孩子可貴的心靈世界”。
可見,在教學實踐中如果忽略了對關鍵詞語的理解、推敲和感悟,教學過程中“美的享受”“情的熏陶”“事的啟迪”就難以得到落實和展開。
4.脫離學情,不合學生生活實際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我想這里的“材”不僅指學生的個性差異,還應指“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生活閱歷”。課堂教學實踐中,如果不考慮學生生活閱歷,進行機械模仿,怎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火花,又如何談得上“因材施教”呢?更不會達到訓練的效果。韓軍老師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教科所舉行的“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語文教學報告會”上執教了示范課《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學生閱讀“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嘗到飯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補好了兒子們的為山腰的荊棘扯破的衣服之后……撫摸我。”之后,讓學生再補寫一個或幾個“在……之后”,以加深對“大堰河”勤勞、堅毅形象的理解。有的教師在執教《周總理,你在哪里》一課時,模仿韓軍老師執教《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拓展形式,讓學生在學習“我們對著高山喊……;我們對著大地喊……;我們對著森林喊……我們對著大海喊……”的基礎上,補寫一個:“我們對著……喊:‘……’。”教師的本意是想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拓展,尋求總理的生平事跡,理解總理為革命、為人民辛勤操勞、鞠躬盡瘁的光輝形象,這自然是好的。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曾與“我”朝夕相處,“我”對她平日的辛勞十分熟悉且印象深刻,正如學生對自己的母親平日的家務活非常了解一樣,所以學生在仿寫時有話可說,有感可發。而現今的初中生對周總理的生平事跡、杰出才能、偉大人格和周總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分量知之甚少,甚至無絲毫的感知,訓練的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學生的生活閱歷、知識經驗比作“果肉”,訓練的形式就是“果殼”,再漂亮的果殼也難以掩飾果肉的干癟。
課程改革事關教育事業的成長發展,事關國家民族的未來希望,課程改革的理念再先進,教材再科學,方向再明確,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師不加強學習、不潛心研究、不提高素質、不反躬自省,恐怕課程改革又會走入誤區,更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教學拓展訓練的誤區】相關文章:
拓展訓練的流程09-26
拓展訓練對個人的意義09-19
沙灘拓展訓練游戲09-05
小企業拓展訓練11-03
拓展訓練游戲大全04-01
團隊拓展訓練口號07-26
播音發聲訓練誤區有哪些09-22
太極拳訓練九大誤區11-03
拓展訓練報數游戲介紹08-05
學生參加拓展訓練的好處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