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護理學資料
小兒造血和血液特點
(一)小兒造血特點(★)
1、胚胎期造血中胚葉造血期、肝脾造血期、骨髓造血期。
2、生后造血①骨髓造血:為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生成各種血細胞。②骨髓外造血:在正常情況下,骨髓外造血極少,當發生感染性或溶血性貧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時,肝、脾和淋巴結可隨時適應需要,恢復到胎兒時期的造血狀態而出現肝、脾、淋巴結腫大,同時外周血中可出現有核紅細胞或(和)幼稚粒細胞。這是小兒造血器官的一種特殊反應,稱為“骨髓外造血”。當病因去除后,又可恢復到正常的骨髓造血。
(二)小兒血液特點(★)
1、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胎兒期處于相對缺氧狀態,紅細胞生成素合成增加,故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較高,出生時紅細胞數約5?0~7?0×1012/L,血紅蛋白量約150~220g/L,出生后隨著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紅細胞生成素減少,骨髓暫時性造血功能降低,網織紅細胞減少,胎兒紅細胞壽命短且破壞多(生理性溶血),嬰兒生長發育迅速,循環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逐漸降低,至生后2~3個月時(早產兒較早)紅細胞數降至3?0×1012/L,血紅蛋白量降至110g/L,出現輕度貧血,稱為“生理性貧血”。
2、白細胞數與分類初生時白細胞總數為15~20×109/L,生后6~12小時達21~28×109/L,以后逐漸下降,1歲時平均為12×109/L,嬰兒期白細胞維持在10×109/L左右,8歲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在白細胞分類中,特點是中性粒細胞(N)與淋巴細胞(L)比例的變化,出生時中性粒細胞約占0.65,淋巴細胞約占0.30,隨著白細胞總數的下降,中性粒細胞比例也相應下降,生后4~6日兩者比例相等(第1次交叉),之后淋巴細胞比例上升約占0.60,中性粒細胞占0.35,至4~6歲時兩者又相等(第2次交叉),7歲以后白細胞分類與成人相似。
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營養性巨幼紅細胞貧血是由于缺乏維生素B12或(和)葉酸所引起的一種大細胞性貧血,主要臨床特點為貧血,伴有神經精神癥狀,紅細胞的胞體變大,骨髓中出現巨幼紅細胞,用維生素B12或(和)葉酸治療有效。本病多見于2歲以內的嬰幼兒。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①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攝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轉運障礙,藥物影響等。②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可導致紅細胞中DNA的合成不足而形成巨幼紅細胞,維生素B12的缺乏還可引起神經精神癥狀,使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殺菌作用減弱,對結核桿菌的易感性增加。
(二)臨床表現(★★★★)①一般表現:起病緩慢,面色蒼黃多虛胖,伴輕度水腫,毛發稀疏枯黃,嚴重者皮膚有出血點或淤斑。②貧血表現:輕度或中度貧血者占大多數,皮膚呈蠟黃色,全身無力,瞼結膜、口唇、指甲等處蒼白,常伴肝、脾、淋巴結輕度腫大。③神經精神癥狀:其表現與貧血的嚴重程度不平行,表現為煩躁不安、易怒等。維生素B12缺乏者出現目光發直、表情呆滯、對周圍反應遲鈍、不認親人、奶瓶,少哭不笑、動作、智力發育落后甚至退步。嚴重病例可出現不規則震顫、手足無意識運動,甚至抽搐、共濟失調、感覺異常、髁陣攣及巴賓斯基征陽性。④消化系統癥狀:患兒食欲不振,常伴有嘔吐、腹瀉及舌炎、舌下潰瘍等。
(三)輔助檢查(★)①血象:紅細胞減少較血紅蛋白減少明顯,白細胞和血小板也減少。②骨髓象:增生活躍,紅細胞和白細胞巨幼變。③血清維生素B12和葉酸測定:減少。
(四)治療要點(★★★)①祛除病因。②治療的關鍵是補充維生素B12和葉酸。③對癥治療。
(五)護理措施(★★★★)①根據患兒的活動耐受力情況安排適量活動,一般不需臥床,嚴重貧血者適當限制活動,煩躁、抽搐頻繁者必要時可用鎮靜劑,以防外傷。②指導哺乳母親改善營養,及時添加富含維生素B12和葉酸的輔食。③監測生長發育,評估患兒的體格、智力、運動發育情況,對部分發育落后者應加強鍛煉和訓練,如做被動體操,訓練坐、立、行等運動功能,以促進動作和智力發育。
【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護理學資料】相關文章:
2017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護理學》備考題(附答案)06-18
護士資格考試《內科護理學》模擬題及答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