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民間舞蹈的文化特點介紹
傳統文化的繼承——秦漢、唐宋時代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中的兩個高峰,璀璨奪目的漢文化不僅表現在詩詞書畫方面,在民間舞蹈方面也有許多創新和發展。這與當時的政治安定,經濟繁榮有關,也與帝王的出身和對民間舞蹈的愛好以及采取的措施不無關系。漢代劉邦出身農家,受儒家文化影響小,更喜愛民間楚歌、楚舞等。他的“大風歌”“鴻鴿歌”都屬楚歌,其妾戚夫人更善楚歌舞。秦代和西漢管理民間歌舞的國家機構稱“樂府”,東漢稱“黃門鼓吹署”,專門收集各地的民間歌舞,加工改編后供宮中享樂,客觀上促進了民間舞蹈的發展。唐、宋兩代還廣泛吸收少數民族的樂舞精華,使舞蹈藝術達到歷史的頂峰。隨著宮廷樂舞的提高,民間舞蹈的表演形式更為豐富、多樣,在今天的民間舞蹈中仍有流傳或其變異與發展。明代興起的“俗文學”更促進了漢族民間舞蹈的發展,通過燈節、廟會,使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在漢族民間舞蹈中得到繼承并更具藝術特色。
佛、道教文化的影響——佛教與道教是漢族中信奉者最多,影響最大的兩種宗教。道教是在中國成長,在吸收古代巫術文化和漢、唐文化中逐漸形成,其本身無歌舞,但通過民間舞蹈在宗教活動中弘揚教義,以歌舞渲染了宗教文化的色彩。漢族民間舞蹈在組織活動上與道教有關,形式也表現道教故事,如“八仙慶壽”“呂洞賓戲牡丹”。與佛教有關的民間舞蹈也不少,如“跳和合”“大頭和尚逗柳翠”“十八羅漢斗大鵬”等。在民間舞蹈中出現還佛、道兩家相同或近似的舞蹈,如鐃鈸舞。宋代以后,儒教滲入佛、道之中,形成以儒教思想為中心,三教合一的格局,反映出中國人文文化的特殊性和漢文化的兼容性。
地域文化的色彩——古代文化是沿水域流傳的,同一種舞蹈形式會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南北朝和南宋時期,漢族分成南、北兩地而居,民間舞蹈上有共性,又形成南北不同的特性。在漢族由西北向東南擴展中,各地漢族的民間舞蹈更是紛繁多彩、各有所長、地域色彩濃郁。一般說:舞蹈中南方重唱,北方重舞,南方重體態,北方重技巧。風格上:南方纖巧秀麗,北方粗曠豪放。伴奏上:南方多絲弦,北方多鼓吹樂。形式上:南方偏小型、輕巧,北方多強調場面隆重、壯觀。宋明以后,南方喜歡各式各樣的'燈舞,北方道具舞形式多,雜技性強。同一種漢族民間舞蹈也可看出南、北方及地區藝術特色,也會有不同的名稱,反映不同的側重不同和習俗。如霸王鞭(北方)與打蓮湘(南方)就是同一形式的兩種叫法。前者重舞,不一定唱,后者多和唱結合。又如龍舞叫龍燈,高蹺在江西叫高蹺燈。南方往往也有北方色彩的舞蹈,北方舞蹈中也常有南方風韻。
民間舞
泛指產生并流傳于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民間舞蹈,由于受生存環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風格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民間舞不乏樸實無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等特點,歷來都是各國古典舞、宮廷舞和專業舞蹈創作不可或缺的素材來源。
我國的民間舞源遠流長,十分豐富,一般又可分為漢族民間舞和少數民族民間舞兩類.
漢族民間舞蹈的活動形式
農業生產有著明顯的季節性,耽誤農時會直接影響到收獲和人們的生活。春節標志著春天和春耕即將開始,春耕的好壞決定秋收,關系著人們的溫飽生活。所以,古時從官府到民間立春日都有隆重的迎春儀式,春節期間要祭神求豐年,進行歌舞娛樂活動,后來又延續到燈節。過去,漢族民間舞蹈的活動主要是在農村,由族長或有威望的人充當會首出面組織。時間依據農時,目的是順應自然、祈天賜福、追求安定與溫飽。因此,活動的形式都與年節中祭神、祭祖結合在一起。
香會、賽會俗稱廟會,或“出會”“走會”。香會是人們到寺廟中燒香敬神,賽會是請神出巡,歌舞悅神,許愿、求福。這種廟會、迎神賽會是佛教傳入中原后才興起的。按照佛教的儀軌,農歷四月八日為釋迦牟尼佛的生日與成道日,屆時抬佛像出巡,眾人迎神獻花祭祀,并以歌舞百戲悅神,稱之為“行像”。從此“行像”遂成為迎神賽會的開端流傳后世。由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的景樂寺內表演歌舞、百戲,長秋寺行像時,由獅子舞為前導,可知佛教悅佛、行像的歌舞活動對中原文化和中原民間舞蹈的影響。后來的廟會、迎神賽會,都是此風習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古代祭祀神靈、祖先風習的沿襲。
廟會是以該廟所祀之神的誕辰為期,一般進行半個月左右的活動。如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的圣誕是農歷四月十八日,會期從四月初一開始,東岳大帝的圣誕是三月二十八日,北京東岳廟的廟會從三月十五日即開始進行。清代磷慶《鴻雪因緣圖刷中,繪有山東臨清縣在泰山圣母誕辰時,該地稱作“社火”活動的圖畫與文字說明。
香會、賽會是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動,但由于廟會既是祭祀活動,又是當時的貿易市集,群眾購買生產、生活用品極為方便,而且村民們既能朝山拜佛寄托心愿,又可買到各種所需商品,還能玩賞、娛樂,這就是它歷經兩千年,一直延續下來的重要原因之一。客觀上,它對民間舞蹈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使許多古老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得以繼承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以寺廟為中心進行迷信活動的香會、賽會逐漸消除,各種民間舞蹈活動多集中于年節時進行,人們雖仍把它叫作“廟會”,但已消除了封建迷信的色彩,成為風俗性的群眾娛樂活動。進入1990年代以后,一種具有時代精神的新型廟會迅速興起,各地農村爭相效仿,又再成為一種時尚。
民間舞蹈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的表現形式類似木偶,表演時,表演者背馱二鬼摔跤道具。二鬼摔跤道具有兩個鬼頭,互相對視,有兩對搭肩假手,還有兩個假腿,道具“身子”上蓋著掩飾性的服飾。表演者在表演時,雙手各握一個假腿作為“一鬼”的腿,表演者的雙腿作為“二鬼”的腿,通過表演者腿、背、臂的活動和綜合利用戲劇、雜技、武術的推、踢、翻、滾、旋等動作的表現,給觀眾以兩鬼打斗摔跤的喜劇效果。
二鬼摔跤流傳至今,是以家祖傳承和師傳這兩種形式。第一代創始人是孫炳文,他1900年生于夏邑縣老城東門里一個貧困農民家里。13歲至18歲習武,練得一身好武藝。后來,孫炳文入伍。1920年,孫炳文退伍返家。孫炳文在外學習并掌握了較高的民舞技藝,特別是在部隊期間,雖然戰斗頻繁,軍訓緊張,但酷愛民舞藝術的孫炳文仍然抽空學習、苦練技藝。當時,中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到廣州為部隊慰問演出,轟動整個部隊和當地民眾。作為陪場,部隊專門安排了孫炳文表演二鬼摔跤。梅蘭芳還稱贊說:“玩得好。我還從沒看見過這么好的民間節目呢!”
1984年2月,二鬼摔跤第三代傳人孟憲超等人代表商丘地區赴鄭州參加“河南省第五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調演”,主要演出了二鬼摔跤等節目,并榮獲河南省文化廳頒發的優秀表演獎。有一次在省人民大會堂演出二鬼摔跤,觀眾驚喜若狂,掌聲不斷。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逢會一般由“會首”負責籌辦各種形式的演出活動,在演出時間上,一般在農歷七月十五、清明節、農歷十月一古廟會。在演出地點上,主要在廣場、戲臺、街頭等。新中國成立后,在夏邑縣文化館的組織、輔導下,通過集會、文藝會演等活動,提高了表演技能,規范了表演形式。1984年,夏邑縣的二鬼摔跤在市里會演時,對其形式、內容作了改革,并改名為“二喜摔跤”。
二鬼摔跤表演風格獨特、風趣、神秘、驚險,在整個豫東地區,現在僅夏邑縣有一支表演隊伍,此舞能在桌、凳上表演是獨一無二的,它豐富的內容和特征在中華民舞中實屬罕見。但因各種原因,此民間舞蹈面臨失傳。筆者在采訪時,其第五代傳人劉藝因經濟原因外出打工。據說,劉藝的表演水準、難度系數已大大降低。
為保護、傳承這一彌足珍貴的民間舞蹈,夏邑縣政府制訂了五年計劃,將進一步對民舞老藝人進行普查,進一步摸清二鬼摔跤的流傳過程。同時,在未來5年中,夏邑縣文化部門將促進二鬼摔跤與其他民間舞蹈的融合,以達到繁榮民間舞蹈的目的。
河南民間舞蹈:竹馬舞
竹馬舞在清代就已流傳。竹馬舞,亦稱騎竹馬,即用竹子扎成半截馬頭,半截馬尾,用白或黃、紅、黑、棕等顏色剪成紙絮粘糊,形似馬的鬃毛,再由少年兒童系在腰上,兩只人腳從馬身下露出來,象人騎在馬身上一般。
竹馬舞通常為四人面對面穿梭,伴以鑼鼓響器,四人可分別化妝為八仙、三國或西游記中的人物,或帶面具妝扮成鐘馗、大頭和尚展袖起舞,響器停后,就唱歌。
唱歌的內容多為敘說神話之來,如“正月是新春,王母要做生,佛堂蟠桃會,八仙出洞門。二月是花期,孫猴去偷桃,仙桃未到手,惹的禍不小。三月是清明,聽唱呂洞賓,戲了白牡丹,點石要成金。四月麥刁枯,聽唱何仙姑,身背撈筲子,舀干洞庭湖。五月端陽末,聽唱藍采和,手提采花籃,踏波去采荷。六月熱難熬,聽唱張果老,倒騎黑驢子,壓斷洛陽橋……
竹馬舞的演唱通俗生動,跳竹馬舞的孩童,一般聰明敏捷,會唱會跳,富有表情,竹馬舞的演唱形式由古至今亦發展演變。由二人或四人置身馬形之中,人騎馬跳舞發展成為人騎在馬上的各種形態,時而奔馳飛舞,時而漫步慢行,時而失前蹄人馬臥倒在地,然后又奮力掙扎而起,重新奔騰,不僅為節日增添了歡樂的氣氛,也令人神往回味,樂不可支。
醫巫閭山腳下的大榆樹堡鎮岔路溝村是誕生竹馬舞的發源地,竹馬舞的藝人們根據契丹人的狩獵特點和蕭太后到醫巫閭山狩獵的事實,以蕭太后的形象創編了竹馬舞,并一代又一代傳承至今,它反映遼代貴族狩獵生活。
據《義縣志》記載,城東大榆樹堡、石佛堡、九道嶺一帶,流傳有一種古老的祭祀和集市貿易相結合的廟會——“九龍十八會”,岔路溝村的竹馬舞是 “九龍十八會”熱鬧雜劇的主要內容。據74歲的竹馬舞老藝人劉成祥介紹,他的祖父年輕時就會跳竹馬舞。由此可見,竹馬舞在當地流傳至少有200多年的歷史。記者在現場采訪一位王姓藝人時了解到,竹馬舞最先開始是人們出于對蕭太后的愛戴和懷念,后來被用到民俗祭祀、民間聚會等活動之中。
大榆樹堡竹馬舞是唱詞與舞蹈動作融為一體的表演形式,舞蹈動作和表現內容雖是當年蕭太后的狩獵場景,但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他們所口傳心授留下的唱詞與表現內容和人物關系并不緊密。由此推斷,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原有的唱詞經歷代藝人的修改,演變成朗誦上口、具有漢文化特點的唱詞內容。
雙鳳舞翩躚
“雙鳳舞”多在節慶時亮相,因此它的表演以抒情、歡快、熱烈為主,鑼鼓、伴唱和伴奏起著烘托氣氛的作用。總的來說,該舞給人的印象是:舞姿典雅,動作優美,神態生動傳神,自然流暢,有濃郁的鄉土風情。
“雙鳳舞”起舞時,動態矯健、生動活潑、步伐靈活穩健,而且變化多姿。動作的重點在于腳上,要求表演者上步落腳一定要扎實,要以腳帶動腿,完成屈膝的動作。同時要身活、腰活、手活(兩手要靈活操作翅膀的張合、鳳頭的擰擺以及嘴的張合),手腳只有相互配合靈巧,表演的全過程才會顯得協調、流暢。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雙鳳舞”曾一度停止。1982年,在陽山縣文化局派員挖掘民間傳統文化遺產時才得以被重新發掘和重視。在有關人員的協助下,和村中老藝人鄧介的悉心傳授下,“雙鳳舞”慢慢恢復了生機,并在表演上有所改進和創新。1983年春節參加了陽山縣人民政府組織的“民間藝術進城”表演,1987年應邀參加了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在廣州東方樂園進行演出。
“雙鳳舞“現已成為陽山鄉鎮農村歲時節日活動的主要民間舞蹈之一,列入了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舞亦作為優秀民俗舞蹈收錄進《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一書中,成為清遠鳳文化的品牌之一。
【漢族民間舞蹈的文化特點介紹】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