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民間舞的六大共性
中國民族民間舞是舞蹈的一個門類,它是源自民間情貫古今的藝術,也是諸多舞蹈形式的來源。那么中國民間舞有哪些共性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民間舞的六大共性,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民間舞的六大共性
1、源自民間傳說,情節生動形象鮮明
中國民間舞蹈的產生一般以獨特的習俗或故事傳說為依據,情節簡練集中,人物性格突出。如藏族舞蹈。如《熱巴舞》有較濃郁的宗教色彩,一般在慶豐收,驅鬼神的日子里舞蹈。
2、源自生產生活,與勞動息息相關
中國民間舞蹈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生活化。人們在勞動中的一舉一動,都是民間舞蹈基本動作的原形,而勞動工具往往就是舞蹈道具。如流傳杭州茶鄉的民間傳統歌舞《采茶舞》就源于茶農的勞動和生活,表現采茶勞動以及在勞動中產生的愛情。
3、體現民情習俗,折射宗教情感
中國民間舞蹈很多在傳統節日、祭祀、婚喪嫁娶等重大活動中進行,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蒙族舞蹈《狼圖騰》,就屬于典型的宗教祭祀舞蹈,這類舞蹈通常與圖騰信仰和宗教情感有密切關系。
4、載歌載舞,好聽好看
我國自古以來就形成了歌舞結合的藝術表現方法,流傳于江西山區的《禾杠舞》就是這種表現形式。古代山民上山砍柴時,一邊敲打禾杠,一邊對唱山歌,既美妙動聽又賞心悅目。
5、巧用道具,延伸肢體
道具的應用與民間舞蹈的關系十分密切,它是構成舞蹈形象的有機部分,是肢體的延伸,是塑造人物、刻畫性格的輔助手段,增強了民間舞蹈的表現力。如藏族舞蹈《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水袖,是手部的延伸。
6、自娛性與表演性的統一
中國民間舞蹈的參與者自發性強,只求在舞蹈中展示自身的才華和技藝,以達到娛人娛己的目的。他們在勞動中享受生活,在表演中享受快樂。
不同風格的民間舞蹈,雖然各自具有獨特的個性和固有的審美要求,卻又包含共同的元素和動作規律。這種元素和規律構成了整個民族民間舞的審美概念。
中國民間舞的風格
一、民間舞“規格”與“風格”的關系
追本溯源,“規格”一詞的意思是指“符合規定的各種條件和要求”。具體到民間舞中就是指在舞蹈領域中的標準規范,也就是舞蹈領域中眾所周知的某種標準。民間舞是身體動作協調統一的整體性活動,力求將體態、動態、動感以及力感等有機融為一體,尋求一種和諧統一的舞蹈“規格”。“風格”的本意是指“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流派或一個人的文藝作品要表現的主要思想特點和藝術特點”。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是個性化的集中表現,個性和特色在某種程度上是融為一體的,個性就是特色,特色的外在表現就是風格。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民間舞是逐漸由生態型向社會娛樂型轉變的發展過程。在現代體系的民間舞蹈創作過程中,應用“規格”這一桿秤來把握好“風格”是十分重要的:風格是民族精神和人們生活狀態的集中表現,也是民間舞生命力的重要體現。
二、廣場民間舞風格與規格的融合統一
當前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需要用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尋求心靈和身體的方式,廣場民間舞在這種生活環境下應運而生,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廣場民間舞逐漸成為一座城市休閑文化的代表。廣場民間舞不要求非常正規的表演形式,主要是滿足大眾娛樂休閑的目的,是一種將民族性與地域性融合,傳情達意的舞蹈形式。即使廣場民間舞不要求十分規范的動作,具有非常隨意的舞姿,但不可否定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基礎動作,在這些基礎動作之上進行自我創新,以傳達出自身情感需求,形成一種熱鬧和諧的場景,最終實現自我娛樂的目的。廣場民間舞是全民參與,人們通過各種簡單的動作來調動自身的情緒,由此帶動整個情感達到最高點,實現自娛自樂。這種廣場民間舞是民眾表達自我感情的一種形式,在約定俗成的輕盈簡單的姿態中流露出民族、民俗文化的風格。
如著名的“諧”舞是藏族地區最流行的廣場民間舞蹈,其整個的舞蹈動作規格基本是以雙膝為中心,通過雙膝的屈伸以及擺楊彩袖來控制整個舞蹈的力度與力量。展示給人們的是輕盈歡快的舞步,總體上表現出一種流暢圓潤、淋漓盡致的柔美的獨特風格。“諧”舞另一個特點就是舞蹈與音樂融為一體,一邊唱歌一邊舞蹈,歌詞也是當地人民對其生活的真實寫照,歌詞中不僅有贊美家庭婚姻,傳授某種生產技能技巧,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對優秀高尚人物的歌頌,當然也離不開對大自然原生態美的贊美。整個的舞蹈表達出的是一種對生命和生活的贊美,能夠讓舞蹈參與者體會到民族自豪感,給人積極向上的精神刺激。廣場民間舞的規格與整個舞蹈所表現的民族精神、民俗風情以及不同的審美心態融為一體。所以對于廣場民間舞,其整體風格與規格已經融為一體,與原始、民族、地域以及自娛等因素有效的聯系在一起。
三、舞臺民間舞規格與風格的再創造
舞臺民間舞是民間舞的另一種較高形式的類型,在風格和規格上與廣場民間舞就有一定的差異了。受舞臺表現藝術的影響及要求,任何的舞臺藝術都需要有一種自由的規律,民間舞蹈更多的只是作為原生態創作的源泉;舞臺民間舞其實是植根于廣場民間舞,是對廣場民間舞的一種升華和提升,是從廣場到舞臺從群眾到專業藝術表演的升華與提升的過程,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舞臺民間舞也是對廣場民間舞的繼承和發展,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需要繼承和發展。把民間舞移到舞臺上,需要對民間舞作出一定的改變,而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民間舞生命力延續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也是民族生命力的凝聚與體現,代表著各民族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舞蹈動作的美感追求是與動作風格的美感表現相一致的,只有將二者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才能更好的發揮其特有的民族氣質和抒發民族感情。舞臺民間舞的審美經歷了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舞臺民間舞最初只是單純的自我娛樂的舞蹈形式,不追求任何的表現意識以及動作修飾,在其后來的發展中逐漸注重其表現性,開始追求表現意識以及修飾美。這種形式上的升華其實也是對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一種無形的提升,同時也是民間舞風格的提高,當然,這種形式上的變化并沒有在實質上改變民間舞的內涵。舞臺民間舞是展示給觀眾的一種相對規格較高的藝術形式,需要最大程度的得到觀眾的認可,這種認可主要表現在,由于舞臺民間舞源自民間,是對民間生活的另一種表現,這就對舞蹈教育者或者舞蹈表演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經歷過現實生活的歷練,才能提煉、加工乃至對其進行升華,才能真正體會到其內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風俗的獨特風格,才能展現民族審美文化,反映民族生活中最自然、最美的一面。
舞臺民間舞的代表要數楊麗萍的《雀之靈》。這部作品的成功一方面離不開楊麗萍優秀的身體素質條件,更重要的是其對真實生活的體驗,準確把握物態對象以及其所代表的傣族人家的生活實景,將傣族民族舞中獨有的舞蹈風格進行在創造,形成了新的審美方式和表現方式,并對其進行多方面的藝術手法的處理最終展現給舞臺觀眾。《雀之靈》是舞臺民間舞的集大成,將風格與規格高度的統一在一起,是概況時代的需要,更是在繼承民間舞傳統基礎上的再創造。
將現代發展理念注入民間舞的發展中,是提升民間舞發展動力,增強民間舞活力和生命力的重要表現,不過任何形式的改變和提升,都需要遵循民間舞本質的“根”,也就是通說的風格。民間舞蹈的風格是永恒的主題。規格的范圍很廣,如動作、風俗、服飾、音樂、文化等各方面構成了大規格,從各個方面推動了風格的完整性和完美性。
【中國民間舞的六大共性】相關文章:
民間舞蹈的六大共性08-17
關于中國民間舞蹈的6大共性06-24
淺析中國民間舞12-04
中國民間舞的特色10-01
中國民間舞的技巧05-11
中國藏族民間舞的動作特征05-11
中國民族民間舞的技巧07-27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10-16
中國民間舞的風格特點11-16
中國民間舞的有哪些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