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舞的風格特點
民間舞蹈是一個民族或地域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過程中,由勞動群眾直接創作,又在群眾中進行傳承,而且仍在流傳的舞蹈形式。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民間舞的風格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一、中國民間舞常以載歌載舞為主要形式
以藏族民間舞蹈為例,藏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歌舞傳統的民族,他們在歌舞中歡慶佳節,在歌舞中祭祀祈禱,用歌舞來伴隨勞動,也以歌舞贊美愛情與生活,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多為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載歌載舞,歌舞一體,構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二、中國民間舞擅用道具
如:東北秧歌中的手絹花及其運用技巧;山東鼓子秧歌表演時持有八角鼓等道具進行,蒙古舞中有筷子舞、盅碗舞;朝鮮族舞蹈中的長鼓舞由女性舞者身背長鼓,一手持竹鍵打擊高音鼓面,一手持鼓棒打擊低音鼓面,隨著敲擊出來的節奏翩翩起舞。
三、中國民間舞內容豐富多采
舞蹈是長于抒情,拙于敘事的情感藝術,舞蹈藝術借助于動、植物的情態特征和自然景物的形態變化,借物比興,托物寄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抒發人們的內心情感。舞蹈中要有一定的中心思想,即主題,或者是宣泄內心的歡樂憂患,或者是表達親友間的團結情誼,也可以是青年男女間的心靈的交流。總之沒有任何主題的思想的舞蹈藝術是不存在的。
四、中國民間舞具有自娛性與表演性相結合的特點
中國民間舞蹈從藝術形式上一般分為兩種形式,即自娛性民間舞蹈和表演性民間舞蹈該形式是經過藝術家加工整理之后搬上舞臺進行表演的民間舞蹈。
五、中國民間舞有些表演形式,具有即興性具有自然生動的情感表現力
民間舞的表演程式規范性不強,舞姿造型因人而異,隨意性較大。有相當穩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動作,又能即興發揮,所情之所至而創造,使表演具有新意。
民間舞蹈活動是群眾自我娛樂的活動,不過許多舞蹈中,自娛性和表演性兩者經常交織在一起,使參加者共同投入,舞者相悅,觀者快慰,皆大歡喜。它又是群眾自我教育的活動,在娛樂中接受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陶冶,增強本民族的團結和凝聚力
民間舞的風格特點
基本概況
民間舞蹈多為載歌載舞的集體舞,舞蹈動作千姿百態,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這些舞蹈表現的內容有古代原始社會的狩獵生活、戰爭經歷、圖騰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現代生活中各種傳統節日里人們表達歡喜之情的娛樂活動,有的則滲透了各種民俗、祭祀、禮儀活動的遺風。
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它沒有國家地域的界限,能夠溝通世界各國,因此是最社會化、最國際化的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不僅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數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見的。就其歷史發展及現狀而言,可分為傳統民間舞蹈和現代民間舞蹈,本文介紹的均為傳統民間舞蹈,即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具有固定舞蹈程式、動作術語,以廣場自娛性為主的民間舞蹈。這種民間舞蹈是舞蹈藝術不發達階段所產生的一種古老原始的舞蹈形式,在歷代相傳的過程中,人民群眾尊重它、愛護它,使之發展至今。
共同特點
民間舞蹈也具有它的共同特點:
①自娛性。動作步法比較單純精煉,易于為廣大群眾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傳身授的獨特方式繼承流傳,其表演性質常常和群眾性的自娛活動緊密相連。許多種類的民間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萬人的大型舞會。
②即興性。民間舞蹈動作姿態的規范性較弱,可變性較強,在大體一致的步伐、動作、節奏、韻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種即興的發揮。
③穩定性。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圍內流傳,受外界影響甚少,雖在不斷變化發展中,但其風格特色相對比較穩定,改變緩慢。
民間舞蹈是專業舞蹈創作主要素材來源。各國封建社會的宮廷舞蹈、各國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劇場歌舞和舞會舞蹈,都和民間舞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經過專業工作者加工,運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間舞,被稱為“性格舞”。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的創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種民間舞蹈。同時,民間舞蹈仍然獨立存在于自己原有的范圍內,沿著自己的途徑世代相傳。
發展狀況
歌舞是人類與生俱來,本能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用肢體姿態來抒發、表達情感、傳達生產技能與信息的行為,沒有地域、國界、種族和民族之分,是人類共通的形體語言與心靈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如果從功能上劃分,大體可分為:祭祀(宗教)性舞蹈、自娛性舞蹈、禮儀舞蹈、民族歷史(生產勞動)傳衍舞蹈等種類。隨著人類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過去舞蹈中的迷信色彩與日俱減,一些古代傳統的祭祀性舞蹈也在逐步變異,成為民間具有觀賞性和自娛性的舞蹈,而倍受人們喜愛。每逢節假日,絡繹不絕的民眾盛裝打扮,懷著無限真摯的心愿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能夠宣泄自己情感的歌舞海洋之中。那一場場如癡如醉的歡歌勁舞,令無數外鄉人情不自禁地流露著羨慕的眼光和發自內心的贊嘆,以致出現難以抑制自己感情而投入到歌舞中去的場面。
漢族民俗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最屬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民俗性。我們從舞蹈功能的角度,將民間舞蹈分屬五大類,即:節令習俗舞蹈;生活習俗舞蹈(如自娛自樂、社交擇偶、健身競技、表演賣藝等);禮儀習俗舞蹈(如在生育禮、成人禮、婚禮、壽禮、喪禮、祭禮、兵禮等禮儀活動中進行的舞蹈;信仰習俗舞蹈(如在道教、佛教、原始宗教、民間俗信活動中跳的舞蹈);勞動習俗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在漫長的流傳演變過程中,形成非常復雜的交叉混沌的多功能現象,其屬性往往呈現出多元化的狀況。因此,以下的分類介紹,都以舞蹈的主要屬性為依據歸類,以求更恰當的凸現其文化內涵。
節令習俗舞蹈
鼓子秧歌--《山東卷》
廣泛流傳在山東省商河、惠民、樊陵、陵膘、錫信、酒錫、 邑等縣市。在每年的新春佳節和重大節慶活動中表演。
鼓子秧歌的角色民間稱"傘"、"鼓"、"棒"、"花"四種。前三種都是以手持的道具命名,"花"即女角。傘的勤作圓潤舒展,挺拔有力;鼓的動作大起大落,粗獷凝重;
棒的動作快捷活潑,干凈利落;花的動作既風火有力,又輕盈飄逸。
鼓子秧歌歷史久遠,據史料記載,至少在明朝嘉靖時已有流傳。
醒獅舞--《廣東卷》
醒獅舞是獅舞的品種之一,主要流傳在中國南方廣東等地,以及海外華人的聚居區。每逢節日或慶典中舞動,以喻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醒獅舞動作風格獨特,表演細膩傳神,其表演時最精彩的部分莫過于"采青"--人們將青菜和紅包(酬金)綁在一起。放在地面(地青)或掛在高處(天青),讓舞獅者采摘。并設置各種障礙,借以檢驗表演者的智慧和功夫技巧。雖然有的青采起來困難重重,但是藝高人靈的舞獅者最終能把"青"采到手,引發出觀眾震天的喝彩和熱烈的掌聲。
高蹺秧歌--《遼寧卷》
高蹺秧歌廣泛分布在中國北方,而流傳于遼寧省南部的高蹺秧歌是其優秀品種之一,是廟會和迎春活動中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當地百姓有"喇叭(嗩吶)一響,渾身發癢;鑼鼓一敲。樂得蹦高。"的民謠,鐘愛之情可且一斑。
遼南高蹺秧歌角色眾多。主要有"頭蹺"、"二蹺"、"漁翁"、"老嫗"和生、旦、丑。表演形式有"街趟"、"架象"、"大場"和"小場"。"街趟"是走街時表演的群舞;"架象"寓意"太平有象",是表演疊羅漢的群體造型形式;"大場"是在場地上表演的群舞,氣氛火爆熱烈;"小場"富有情節性,多以男女愛情為表現內容,表演充滿趣味,生活氣息濃郁,最受百姓喜愛。
陜西舞蹈
陜西各地的漢族民間舞蹈,種類和形式較多,其有名者如下:
一、安塞腰鼓
腰鼓為民間舞蹈中常見的活動,古往今來一直不絕于世。至今,陜西民問,特別是陜北一帶,青少年男女一有空暇,他們腰間斜跨帶子,系上腰鼓,兩手各執小木棍,于前后左右擊打,并有鑼、釵相敲配合,“嘣一嚓嚓”之聲清脆響亮,格外入耳悅目。陜西各地學校、團體,每遇節日,青少年組織演出腰鼓,是最引觀眾賞目的,而陜北安塞腰鼓,則是獨樹一幟的佼佼者。
安塞地處邊關要塞,古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據傳,守望者發現敵情后,即用腰鼓報驚。后來,它逐漸由報驚工具轉化為娛樂形式。安塞腰鼓在明清以后的數百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逐漸形成了一套獨有的表演風格,其動作豪邁矯健,鼓點遒勁有力,有氣吞山河之勢。其舞蹈動作有“十字步”、“平側蹬”、“雙腿蹬”、“三角陣”、“四方陣”、“野馬分鬃”、“白虎甩尾”、“青龍擺尾”、“鳳凰展翅”等花樣和程式。在年節、喜慶、集會時,腰鼓是最顯眼的舞蹈。1951年在北京天安門前演出時,觀眾云集,齊聲喝彩;1952年在布達佩斯“世界青年和學生聯歡比賽”中,曾獲得特別嘉獎;電影《黃土地》、大型電視系列片《黃河》均有錄相;1986年獲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大獎;1988年在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上又獲好評。
二、洛川蹩鼓
陜北洛川民間舞蹈中的蹩鼓,別具一格。相傳,由秦、漢時軍士操練發展而來的。這種邊蹦邊跳邊打鼓的活動,已扎根民間,代代相傳。表演時,鼓手頭戴武士巾,上扎英雄花,身穿戰服,背插靠旗,腿系云紋戰裙,扎綁腿帶,腳蹬戰靴,胸前橫掛二尺面寬的圓鼓,邊蹦邊擊,激烈猛狠,隊伍變化多端,時分時合,整齊有序。1990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慶祝活動在西安舉行開幕式,洛川蹩鼓的精彩表演,受到中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三、牛拉鼓
陜西咸陽市的“牛拉鼓”,為民間鼓舞中的獨特項目。
“牛拉鼓”表演時,兩只牛身披紅彩,各拉一車,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后面數百名鑼鼓手,邊敲邊作指揮鼓,落音鏗鏘,回音相配的鑼鼓聲響徹云空,鼓手個個身著彩裝,頭戴白巾,腰系彩帶,前后呼應,配合默契。每逢大型慶典或節日,“牛拉鼓”為必演的節目,使觀眾一飽眼福。四、蛟龍轉鼓
“蛟龍轉鼓”是陜西民間民俗活動的獨特項目。它流行于乾縣王村鄉一帶,以其粗獷豪放、完整優美的色彩和表演,成為享名省內外的民間打擊樂藝術活動。
據傳,明代大王村一個叫梁梅的宦官,神宗萬歷二十一年(1593)告老還鄉,曾組織過多種娛樂活動,其中“蛟龍轉鼓”就是他親自教習的。數百年來,這個傳統節目,扎根于民間,完善于民間,歷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日,大王村各鑼鼓隊,從各條街道邊打邊行,最后匯集于村東“三義廟”前,對陣擂打,熱鬧非凡。
“蛟龍轉鼓”樂隊一般有六鑼、七鼓、十四鐃,另有兩人吹長號,一人指揮,共30人。樂器以飾有“蛟龍”圖案的大鼓為主,打時常有跳躍、旋轉等象征“龍騰虎躍”的舞蹈動作,故名“蛟龍轉鼓”。
其具體打法,分坐鼓、轉鼓兩種。坐鼓演奏時,鼓在前排,鑼插期間,鐃在后排,號排兩邊;轉鼓演奏時,鼓擺成梅花形,鐃、鑼、號均成弓形站在后排。全樂鼓分三段:首先,長號引鳴,隨后鑼鼓響應,若“蛟龍”擺頭,漸露水面,故稱“蛟龍出海”;第二段為“潮”,擂鼓者按節拍舞動擂鼓,當此時,人在跳躍、旋轉,鼓捶和鐃上下翻飛,樂隊如月,“蛟龍”狂舞,故稱“蛟龍翻背”;第三段,節奏漸緩,樂聲平和,稱為“蛟龍入宮”。“蛟龍轉鼓”音調高亢粗獷,節奏激烈緊張,具有振奮人心、激勵向上的氣魄,表現乾縣民俗激昂豪放的氣概,與其它民間鼓樂的《風攪雪》《十樣景》《閃電鐃》相比,獨具風格。
1956年,“蛟龍轉鼓”參加本縣會演;翌年,參加“陜西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集體一等獎;1982年5月,參加咸陽地區“秦腔音樂會”,被評為優秀節目;同年10月,在“西北五省音樂周·長安音樂會”演出,又一次獲得好評。
四、云垛
流行于陜西省扶風縣的民間舞蹈“云垛”,相傳已有千年以上歷史,源自漢代漢族節日游藝,因小巧靈活,便于制作,便代代相沿。表演時,參與的青少年男女,均按古代人物扮演,穿作紅綠不等,但成雙成對,多至數百人,步踏樂曲,翩翩起舞。每個扮演者,腳面上結扎一個橫形梅花狀彩云,手執火把或花扇,碎步前行,如仙女駕云而舞。
“云垛”是群體舞蹈,演出時按廣場、路途、白天、黑夜等情況區分。在廣場演出,其套數有“掏八字”、“雁南歸”、“撲四門”等;平時演出,按一般舞蹈表演進行。各種表演,都有鑼鼓伴奏,并配合龍燈、竹馬、獅子等社火項目。
五、跑鼓
流行于陜西麟游縣的“跑鼓”,是漢族傳統的鼓舞之一。
表演時,場內架大鼓兩面,兩個鼓手身著武士衣褲,頭戴包巾或武士帽,邊舞邊到鼓前打鼓,打鼓的鼓點,要和鑼、鐃、釵配合默契,渾然一體。鼓手擊鼓時,由慢到快,由緩到緊,都按一定的節拍進行;到激烈處,不但鐃釵拍打變化多端,鑼聲插空相配,而且出現號子喊聲,一陣接連一陣,聲聲互相呼應,氣氛濃烈而不亂調。
六、轉鼓
流行于陜西西府鳳翔、岐山、千陽、扶風等縣市的轉鼓,以場面大、氣氛濃烈而著每。
表演時,一般挑選10~20名鼓手,準備18~20面大鼓,由其中一個鼓手任總指揮,眾鼓手把鼓擺成一圈,幾十名鑼、釵手環立周圍(隨樂器數定人),鼓手打鼓,眾鑼手、釵手呼應配合,邊拍邊舞,雄偉壯觀。
鼓手多為技藝超眾者,他們的鼓點有正打、倒打、定位打、轉圈打等多種打法;鑼、釵手也有配合拍打的鑼釵點。
扶風縣揉谷石家的“轉鼓”,是西府名享一時的表演單位,建國后多次赴地區、省城西安演出。
七、牛虎斗
“牛虎斗”是一種民間舞蹈娛樂活動。陜西周至縣的樓觀鎮、啞柏鎮、馬臺鄉等地的“牛虎斗”,較各地有名。
表演時,由兩名男青年分別身披仿牛仿虎的衣罩(如毛皮一般),模仿牛、虎動作,你爭我斗。仿虎的動作,一般有“四大勢”、“八小勢”、“二十四個平陽勢”;仿牛動作有“望月”、“趔叉”、“舔背”、“吃草”、“挖耳”、“縮叉”等。這些動作,看似粗笨,但活靈活現,逗人喜愛。
周至縣的“牛虎斗”,建國后曾多次赴北京和省城西安演出,獲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一、二等獎,并被電視錄相。
八、三山刀
流行于陜西榆林地區的“三山刀”,是一種民間舞蹈與國術相結合的娛樂形式,曾于1988年赴莫斯科參加國際民間藝術聯歡節。
表演時,由七名男演員頭戴鋼盔,手執形如山狀的大刀,進行各種連打、對打等刀功舞蹈,其舞姿猶如戲劇中武生對打,列勢不同凡響,優美舒暢,引人注目。
九、霸王鞭
“霸王鞭”多流行于陜北榆林、綏德、佳縣、吳旗一帶。民問相傳,這是明代百姓稱頌李自成革掉苛捐、不納糧的一種歌舞。長久以來,由陜北流傳至關中一些縣。有不少地方,民間男女青年經常逢集會表演,但以陜北榆林最有名。
“霸王鞭”用杉木或較好的木條制成,涂以紅色,兩端系有小鐵環或鐵鍵,舞蹈時敲打身體上下左右各部分,發出不同的聲響,顯得格外清脆、和諧;有些地方,男女人數均等表演,但也有不拘人數的,男青年打鞭,女青年配以竹板敲打之聲;可幾路縱隊,也可以雙人行進,邊打邊舞邊跳,并有鑼鼓配合。
【民間舞的風格特點】相關文章:
中國民間舞的風格特點11-16
如何把握民族民間舞的風格與特點03-27
民間舞的三大特點07-05
韓國服裝的風格特點07-31
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06-15
傣族舞的風格特點02-21
運動風格服裝的特點02-16
西班牙裝修風格的特點03-21
漢族民間舞的突出特點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