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畫臨摹學習方法技巧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國畫臨摹學習方法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需要每天學習,吸收有用的知識。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讓大家學習更有效率!想必很多人都在為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而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畫臨摹學習方法,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畫臨摹學習方法
1.對臨
即面對著別人的畫跡或印刷品,按其作品的筆、墨、設色、章法,一絲不茍地照樣畫下來。初學者,開始時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先臨一些構圖簡單的,有了經驗后再臨復雜的。
對臨時也可將一幅畫分解開來,先專畫某一部分,如樹、山石,或峰巒等,然后合為全幅。
在臨本選擇上:
一要“先工后寫”,必須從筆墨工整的畫跡開始臨,把山、石的結構,材木的穿插弄清楚,老老實實地學會各種筆法、墨法,打下扎實的基礎。切不可好高騖遠,,一開始就學寫意山水,追求所謂筆墨情趣,那會誤入歧途的。
二要“由近及遠”,根據自己的喜愛、先學近代某一家的作品。自己喜愛則易有興趣,時代相近則易接受。如果能從師學習,有老師當面指點就更好了。在筆墨技法上,摸到一些門徑以后,再臨摹古代名家的畫跡。
三要“由專到博”,切忌朝三暮四,淺嘗輒止,以免到頭來對哪一家都領會不深。清代沈宗賽《芥舟學畫編》說:“初學時,則必欲求其絕相似,而幾可以亂真者為貴。蓋古人見法處,用意處,及極用意而若不經意處,都于臨摹時,一一得之干腕下。”可見要專意于一家,才能學到真本領。
據說張大千臨的石濤山水畫,連最有名的鑒賞專家也辨別不出,被一些博物館當作石濤真品收藏起來。但是學畫者,也決不能滿足于酷似某家,還需要進千步廣泛臨摹古今諸名家的作品,只有廣泛吸取營養,才能創造出自己的面貌。張大千臨摹石濤可以亂真,但他的創作卻不象石濤,正困為他曾經遍臨唐、宋各家名畫,下過刻苦的功夫,所以能成為一代大師。
2.背臨
比對臨的要求更高一步,它要求學畫者,認真研究原作,把它的筆墨、章法,一一熟記于心中,然后背著原作進行摹寫。
背臨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避免面對原作依樣畫葫蘆的毛病,二是可以訓練默記的能力,在腦子里儲藏豐富的繪畫語言。正如作文必須熟讀許多好文章一樣,學畫也要熟記臨摹過的名畫。如果有幾十幅名畫爛熟于胸中,那么進行創作時就能熟練地運用各種筆墨、章法了。
3.意臨
即臨摹一件作品,不要求酷似,而是學其一部分,或取筆法,或取墨法,或取章法,或取風格,或取意境臼正如古人說的,刊市其意不在跡象間也這種臨摹的好處是比較自由、可以擺脫形似上的羈絆,追求神似,真正把某家的長處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來。
這種作品,如沈穎《畫謹》所說,全在神會,“目意所結,一塵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常保留自己的面貌,具有很大的創作成分。
一般是在掌握了一定筆墨功力之后,才采取意臨的方法,它可以長期堅持下去。即使是很有成就的畫家,也常常要通過意臨,不斷吸取前人的精粹以充實自己的創作。我們在一些前代畫家作品中,可以看見有“法某某筆意”、“擬某某法”的題款,就是屬于這一類。它實際上仍是畫家本人風貌。
4.讀畫
清代山水畫家王原祁說:“臨畫不如看畫。”這話很有道理。臨畫是解決“手”的問題,讀畫是解決“眼”的問題。
作畫,只有眼高,才能手高。“眼高手低”這一貶意詞,用于學畫方面,應該說是正常現象,因為學畫者如果沒有理論水平,沒有鑒賞能力,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表現能力。
看一張畫,要能識別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而且能說出一番道理來:要做到這點,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所以,多看、多研究前人的作品,對一個學畫者是至為重要的。
只有看得多,才能吸收得多;鑒賞力高,才能自覺地克服自己的弱點,使表現方法日趨完美。即使是初學者,對畫臨摹也要先認真研究原作的表現特點,經過一番思考、體會,再動手畫,千萬不能看一點,畫一點,盲目照搬。讀畫要落到一個“想”字上面,只有多想才能有所領會,有所獲益。
怎樣學國畫
怎樣學國畫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學習目標不要一下子定得過高,學習國畫是為了有所樂,這樣精神上就沒有負擔,學習起來就比較輕松。
第二要多看多讀,看別人作畫、看展覽、看教學錄像帶、看古今名人畫作,學習創作方法;看花鳥蟲魚、看名山大川,收集素材、增長知識。還要多讀古今文藝作品,加強文學修養,這是畫外功夫,有助于提高自己繪畫的品位。
第三繪畫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要有所側重,花鳥、山水、人物不要全面開花,選一科重點學,人老了精力有限。老人學習工筆畫法視力不行,學習大寫意畫法需要有很高的筆墨功夫和藝術修養,最好學習兼工帶寫的小寫意畫法。
第四要有適度的投資,除了購買必要的宣紙、毛筆、國畫色、書畫墨外,還要購買一些參考資料。
第五要循序漸進,特別是初學畫的同學不能操之過急,可以先臨摹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以后結合寫生搞些創作,按部就班地慢慢來,一步一步地畫下去。
第六積極參與一些書畫活動,地方上辦書畫展覽,可將自己畫得好的作品推薦給他們,也可以將自己的作品拍成照片向報刊投稿,如果感覺自己作品畫得還可以,也可參與一些書畫作品比賽。將自己的得意之作裝裱起來,懸之于客廳或贈給親朋好友,也是一種樂趣。
第七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住房寬敞、經濟條件許可可辟一個畫室,但最起碼要有一張可以作畫的桌子,這樣才可以坐下來畫畫。
第八要持之以恒,要經常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每天堅持畫幾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堅持數年,必有好處。
學習國畫的建議
國畫的底子應該是書法,而不是素描,切記切記。
其次,國畫的韻味源自古典書卷之氣,而非現代時尚之氣,凡是提出中國畫的現代化的,都不是純粹的國畫,那是徐悲鴻為始作俑的一批人,引進西方美術教學方式以后的才出現的,并且,當時引起的目的在于糾正并協助中國畫的傳統化教學,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另外,在素描的高級學府——前蘇聯——俄羅斯,素描也不是這么畫的,去了一次,從最基本的東西重起爐灶革新了一次。
絕對不要以透視關系、明暗對比來考量國畫。
臨摹畫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臨習這家明天臨習那家,這樣是沒用的,哪個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處,細細體會,細心摹畫,臨習時對象的選擇也很重要,首先不要入手先臨摹風格過于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后,根據自身興趣,選擇特定風格臨習。
切忌淺嘗輒止,無論臨習哪家,都要鉆研一番,等到真正懂了以后,或者確確實實不再感興趣以后,再換別家。
筆墨是中國畫的特色,精華所在,沒有筆墨不能稱其為中國畫,筆墨一詞從廣義上講,指利用筆墨達到的畫面氣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狹義的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
1、用筆《古畫品錄》中六法:骨法用筆。是指用筆要有力度,有骨氣,心隨筆轉,意在筆先。具體說來即提,按,順,逆正,側,藏露,快,慢等。用筆要覺著、痛快,講究提按、順逆、快慢、轉折、正側、藏露等變化。
山水畫運筆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等方式。中鋒運筆,垂直,行筆時鋒尖處于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勁爽利,多用于勾勒物體的輪廓。側鋒運筆,手掌向左偏倒,鋒尖側向左邊,由于是使用筆毫的側部,故筆線粗壯而毛辣,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藏鋒運筆,筆鋒要藏而不露,橫行“無往不復”,豎行“無垂不縮”,古人稱之為“一波三折”,畫出的線條沉著含蓄,力透紙背,常用以畫屋宇、舟、橋的輪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樹干的雙勾。露鋒則使點畫的鋒芒外露,顯得挺秀勁健,畫竹葉、柳條便是露鋒運筆。逆鋒運筆,筆管向前右傾倒,行筆時鋒尖逆勢推進,使筆鋒散開,筆觸中產生飛白,這種點、線具有蒼勁生辣的筆趣,樹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運用。順鋒運筆與逆鋒相反,采用拖筆運行,故畫出拇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勾云、畫水常用此法。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獷野,要“如屋漏痕”。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象“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謂“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二是指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山水畫的線條的提倡: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
枯而能潤上乘用筆應有“干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妙。“太濕則無筆,太枯則無墨”,所以,必須學會運用枯、潤這一對矛盾,使一對矛盾統一起來。哪么這種筆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呢?李可染先生說得非常清楚:“筆內含水不要太多,這樣運筆則蒼;行筆澀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擠出來,這樣運筆鍘潤。”剛柔相濟是指筆線形式要達到既不柔弱又不剛直的完美境界。剛和柔,又是用筆上的一對矛盾。不會運用這對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剛”,就是失之“柔”。著名畫家黃賓虹、李可染、陸儼少先生把剛柔這對矛盾處理得非常的好,是我們學習的典范。陸儼少的畫中,山石的勾勒,樹、苔的點擢,蒼勁雄健,勢挾雷霆風雨;而云、水的筆線則輕盈容與、婀娜多姿。剛柔相濟,產生極強的形式美的世術魅力。有質有韻是指肉容與形式的統一。質,是客觀物象的形體實質。在繪畫上,無論畫得多好的線條,如果脫離了制要表現的對象,就成為沒有價值的筆墨游戲了。韻,是線條運動的韻味、韻律、節奏。
“畫是不聲的音樂”就是指好的畫之一筆一劃就象一個個動人的音符,組成了支美妙的動人樂曲。有質是對描繪的客觀對象的“真”的追求,即能神形兼備;有韻是指通過客觀對象以表達主觀的精神,即能傳神寫意。中國畫要求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畫畢生追求的世術境地。用筆“三忌”宋代韓純全《山水純全集》中提出:“用筆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所謂“板”,是指沒有腕力,用筆不靈活,畫出來的筆線平扁,沒有圓渾的立體感;所謂“刻”,是說筆劃過于顯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自然,沒有生氣;所謂“結”,是指落筆僵滯,欲行不行,當散不散,筆線不流暢。用筆犯了這三個毛病,就談不上線條的美感。別外,還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中畫畫家歷來就有“書畫同源”、“書法通于畫法”的理論。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辦法就是練習書法,真、篆行、草都練一點,才能掌據各種用筆的技巧。要克服筆病,一要增強腕力,做到“筆為我使”。二要順應自然,不矯揉造作。三要在行筆這前做到“胸有成竹”。
2、用墨有光彩、講層次,求變化。對墨的要求,清、潤、沉、和。清,層次分明。潤,墨色滋潤。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潑墨法:用筆毛飽蘸濃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膽落于紙上。積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層層添加。破墨法:先畫一種墨,未干時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濃破淡、淡破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國畫臨摹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國畫臨摹學習方法技巧08-16
國畫的臨摹方法09-09
學習國畫臨摹技巧09-08
國畫臨摹的技巧與方法07-31
國畫臨摹的技巧及方法05-21
素描的臨摹方法10-01
臨摹的方法與步驟07-31
手繪臨摹方法09-04
繪畫臨摹技巧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