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基礎及WPS Office應用常見考試內容
知識點是網絡課程中信息傳遞的基本單元,研究知識點的表示與關聯對提高網絡課程的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計算機基礎及WPS Office應用常見考試內容,歡迎大家參考!
基本要求
1. 具有微型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包括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常識)。
2. 了解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 了解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 Windows 的基本操作和應用。
4. 了解文字處理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文字處理 WPS 文字的基本操作和應用,熟練掌握一
種漢字(鍵盤)輸入方法。
5. 了解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知識,掌握 WPS 表格的基本操作和應用。
6. 了解多媒體演示軟件的基本知識,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軟件 WPS 演示的基本操作和應用。
7.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網(Internet)的初步知識,掌握 IE 瀏覽器軟件和 Out鄄
look Express 軟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考試內容
一、 計算機基礎知識
1. 計算機的發展、類型及其應用領域。
2. 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存儲與處理。
3. 多媒體技術的概念與應用。
4.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特征、分類與防治。
5.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組成和分類;計算機與網絡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6. 因特網網絡服務的概念、原理和應用。
二、 操作系統的功能和使用
1. 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組成及主要技術指標。
2. 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功能、組成及分類。
3. Windows 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術語,文件、文件夾、庫等。
4. Windows 操作系統的基本操作和應用:
(1)桌面外觀的設置,基本的網絡配置。
(2)熟練掌握資源管理器的操作與應用。
(3)掌握文件、磁盤、顯示屬性的查看、設置等操作。
(4)中文輸入法的安裝、刪除和選用。
(5)掌握檢索文件、查詢程序的方法。
(6)了解軟、硬件的基本系統工具。
三、 WPS 文字處理軟件的功能和使用
1. 文字處理軟件的基本概念,WPS 文字的基本功能、運行環境、啟動和退出。
2. 文檔的創建、打開和基本編輯操作,文本的查找與替換,多窗口和多文檔的編輯。
3. 文檔的保存、保護、復制、刪除、插入。
4. 字體格式、段落格式和頁面格式設置等基本操作,頁面設置和打印預覽。
5. WPS 文字的圖形功能,圖形、圖片對象的編輯及文本框的使用。
6. WPS 文字表格制作功能,表格結構、表格創建、表格中數據的輸入與編輯及表格樣式的
使用。
四、 WPS 表格軟件的功能和使用
1. 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WPS 表格的功能、運行環境、啟動與退出。
2.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創建、數據輸入、編輯和排版。
3. 工作表的插入、復制、移動、更名、保存等基本操作。
4. 工作表中公式的輸入與常用函數的使用。
5. 工作表數據的處理,數據的排序、篩選、查找和分類匯總,數據合并。
6. 圖表的創建和格式設置。
7. 工作表的頁面設置、打印預覽和打印。
8. 工作簿和工作表數據安全、保護及隱藏操作。
五、 WPS 演示軟件的功能和使用
1.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WPS 演示的功能、運行環境、啟動與退出。
2. 演示文稿的創建、打開和保存。
3. 演示文稿視圖的使用,演示頁的文字編排、圖片和圖表等對象的插入,演示頁的插入、刪
除、復制以及演示頁順序的調整。
4. 演示頁版式的設置、模板與配色方案的套用、母版的使用。
5. 演示頁放映效果的設置、換頁方式及對象動畫的選用,演示文稿的播放與打印。
六、 因特網(Internet)的初步知識和應用
1.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網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網絡硬件和軟件,TCP / IP 協
議的工作原理,以及網絡應用中常見的概念,如域名、IP 地址、DNS 服務等。
2. 能夠熟練掌握瀏覽器、電子郵件的使用和操作。
考試方式
1. 采用無紙化考試,上機操作。 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
2. 軟件環境:Windows 7 操作系統,WPS Office 2012 辦公軟件。
3. 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下列各項操作:
(1) 選擇題(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絡的基本知識)。 (20 分)
(2) Windows 操作系統的使用。 (10 分)
(3) WPS 文字的操作。 (25 分)
(4) WPS 表格的操作。 (20 分)
(5) WPS 演示軟件的操作。 (15 分)
(6) 瀏覽器(IE)的簡單使用和電子郵件收發。 (10 分)
大學計算機基礎試題
一、單選題練習
1.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由( C )組成。
A.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B.主機和外部設備
C.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
D.主機箱、顯示器、鍵盤、鼠標、打印機
2.以下軟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統軟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個字節最多能編出( D )不同的碼。
A. 8 個 B. 16個 C. 128 個 D. 256個
4.任何程序都必須加載到( C )中才能被CPU執行。
A. 磁 盤 B. 硬 盤 C. 內 存 D. 外存
5.下列設備中,屬于輸出設備的是( A )。
A.顯示器 B.鍵盤 C.鼠標 D.手字板
6.計算機信息計量單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讀存儲器 B. 高速緩存器 C. 隨機存儲器 D. 軟盤存儲器
8.組成計算機的CPU的兩大部件是( A )。
A.運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運算器和內存 D. 控制器和內存
9.在描述信息傳輸中bps表示的是( D )。
A. 每秒傳輸的字節 數 B.每秒傳輸的指令數
C.每秒傳輸的字 數 D.每秒傳輸的位數
10.微型計算機的內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進制數27對應的二進制數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錄結構采用的是( A )。
A.樹形結構 B.線形結構 C.層次結構 D.網狀結構
13.將回收站中的文件還原時,被還原的文件將回到( D )。
A.桌面上 B.“我的文檔”中 C.內存中 D.被刪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單中,若某命令項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則表示該命令項( A )。
A. 有下級子菜 單 B.單擊鼠標可直接執行
C.雙擊鼠標可直接執行 D.右擊鼠標可直接執行
15.計算機的三類總線中,不包括( C )。
A. 控制總線 B.地址總 線 C.傳輸總 線 D.數據總線
16.操作系統按其功能關系分為系統層、管理層和( D )三個層次。
A. 數據層 B.邏輯 層 C.用戶 層 D.應用層
17.漢字的拼音輸入碼屬于漢字的( A )。
A. 外 碼 B. 內 碼 C.ASCII 碼 D.標準碼
18.Windows的剪貼板是用于臨時存放信息的( C )
A.一個窗口 B.一個文件夾 C.一塊內存區間 D.一塊磁盤區間
19.對處于還原狀態的Windows應用程序窗口,不能實現的操作是( D )。
A.最小化 B.最大化 C.移動 D.旋轉
20.在計算機上插U盤的接口通常是( D )標準接口。
A.UPS B.USP C.UBS D.USB
21.新建文檔時,Word默認的字體和字號分別是( C )。
A.黑體、3 號 B.楷體、4號 C.宋體、5 號 D.仿宋、6號
22.第一次保存Word文檔時,系統將打開( B )對話框。
A. 保存 B.另存為 C.新建 D.關閉
23.在Word表格中,位于第三行第四列的單元格名稱是( C )。
A.3∶4 B.4∶3 C.D3 D.C4
24.Word編輯文檔時,所見即所得的視圖是( B )。
A.普通視 圖 B.頁面視圖 C.大綱視圖 D.Web視圖
25.新建的Excel工作簿中默認有( B )張工作表。
A.2 B.3 C.4 D.5
26.在Excel工作表的單元格中計算一組數據后出現########,這是由于( A )所致。
A.單元格顯示寬度不夠 B.計算數據出錯 C.計算機公式出錯 D.數據格式出錯
27.若在Excel的同一單元格中輸入的文本有兩個段落,則在第一段落輸完后應使用( C )鍵。
A.Enter B.Ctrl+Enter C.Alt+Enter D.Shift+Enter
28.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默認的擴展名是( B )。
A..pwp B..ppt C..ppn D..pop
29.算法的基本結構中不包括( A )。
A.邏輯結 構 B.選擇結構 C.循環結 構 D.順序結構
30.用C語言編寫的程序需要用( B )程序翻譯后計算機才能識別。
A. 匯 編 B.編 譯 C. 解 釋 D. 連接
31.可被計算機直接執行的程序由( A )語言編寫的程序。
A.機 器 B.匯 編 C. 高 級 D. 網絡
32.關系數據庫中的數據邏輯結構是( D )。
A.層次結構 B.樹形結構 C.網狀結構 D.二維表格
33.用以太網形式構成的局域網,其拓撲結構為( B )。
A.環型 B.總線型 C.星型 D.樹型
34.在Internet中的IP地址由( C )位二進制數組成。
A.8 B.16 C.32 D.64
35.在IE地址欄輸入的“http://www.cqu.edu.cn/”中,http代表的是( A )
A.協議 B.主機 C.地址 D.資源
36.在Internet上用于收發電子郵件的協議是( C )。
A.TCP/IP B.IPX/SPX C.POP3/SMTP D.NetBEUI
37.在Internet上廣泛使用的WWW是一種( A )計算機考試。
A.瀏覽服務模式 B.網絡主機 C.網絡服務器 D.網絡模式
38.對同一幅照片采用以下格式存儲時,占用存儲空間最大的格式是( C )。
A..JPG B..TIF C..BMP D..GIF
39.擴展名為.MOV的文件通常是一個( B )。
A.音頻文件 B.視頻文件 C.圖片文件 D.文本文件
40.從本質上講,計算機病毒是一種( C )。
A.細菌 B.文本 C.程序 D.微生物
二、選擇題(答案回復可見)
1、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于
A 1941年 B 1946年 C 1949年 D 1950年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儲程序計算機體系結構的是
A 莫奇萊 B 艾侖·圖靈 C 喬治·布爾 D 馮·諾依曼
3、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采用的主要邏輯部件是
A 電子管 B 晶體管 C 繼電器 D 光電管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首次實現了“存儲程序”方案
B 按照計算機的規模,人們把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分為四個時代
C 微型計算機最早出現于第三代計算機中
D 馮·諾依曼提出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結構理論基礎
5、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應包括
A 系統硬件和系統軟件
B 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
C 主機和外部設備
D 主機、鍵盤、顯示器和輔助存儲器
6、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的性能主要取決于
A 微處理器 B 內存儲器 C 顯示適配卡 D 硬磁盤存儲器
7、微處理器處理的數據基本單位為字。一個字的長度通常是
A 16個二進制位 B 32個二進制位 C 64個二進制位 D 與微處理器芯片的型號有關
8、計算機字長取決于哪種總線的寬度
A 控制總線 B 數據總線 C 地址總線 D 通信總線
9、“Pentium Ⅱ350”和“Pentium Ⅲ450”中的“350”和“450”的含義是
A 最大內存容量 B 最大運算速度 C 最大運算精度 D CPU的時鐘頻率
10、微型計算機中,運算器的主要功能是進行
A 邏輯運算 B 算術運算 C 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D 復雜方程的求解
計算機基礎一級知識點
第一章計算思維與計算機
1、三大科學思維——理論思維(以數學為基礎的理論思維)、實驗思維以物理為基礎的實驗思維、計算思維
2、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
3、計算思維的本質:抽象+自動化
4、計算機是一種能存儲程序和數據,自動執行程序、快速而精確地完成對各種數字化信息處理的電子設備
5、1946年(美)賓夕法尼亞大學第一臺數字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
6、按照計算機所使用的邏輯部件將計算機的發展分為四代:
第一代:(1946-1957) 電子管時代
第二代:(1958-19 64) 晶體管時代
第三代:(1965-1970) 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第四代:(1971-至今) 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出現網絡,使用面日益廣泛)
7、存儲程序的工作原理是:在計算機中設置存儲器,將程序和數據存放到存儲器中,計算機按照程序指定的邏輯順序依次取出存儲器中的內容進行處理,直到得出結果。
計算機有兩個基本能力:一是能夠存儲程序和數據
二是能夠自動地執行程序
程序(Program) :是指可以連續執行的一條條指令的集合
指令(Instruction) :是指計算機完成某一種操作的命令
指令是一組二進制代碼
操作碼:指出進行什么操作
地址碼:是規定操作數的值或地址、操作結果的地址及下一條指令的地址等
第二章
n數制(NumberingSystem)即表示數值的方法,有進位計數制和非進位計數制兩種
n進位計數制的基本特點如下:
¨使用固定個數的數碼表示數值的大小
¨逢R進一
¨采用位權表示法
數制的轉換
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和十進制之間的轉換
信息的存儲單位(位、字節)除字節外,還有千字節(KB)、兆字節(MB)、吉字節(GB)、太字節(TB),拍字節(PB)。它們的換算關系
原碼、反碼、補碼之間的轉換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Interchange)碼,即美國標準信息交換代碼。在這種編碼方案中,用八位二進制(一個字節)來存放一個字符,常用字符有128個,編碼從0到127
ASCII碼無需記憶,只要了解0-9依次升高,a-z依次升高就可以
漢字的編碼:區位碼、國標碼、機內碼的轉換
字形碼所占字節的計算
第三章
u微處理器也叫中央處理單元(CPU),主要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是任何微型計算機系統中必備的核心部件。
u內存儲器
u內存儲器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
uROM是只能讀出信息而不能由用戶寫入信息的存儲器,斷電后,其中的信息也不會丟失。
uRAM是指在CPU運行期間既可讀出信息也可寫入信息的存儲器,但斷電后,寫入的信息會丟失。
u注意:CPU只能直接對內存進行讀寫,而不能直接讀寫外存
為了解決主存RAM與CPU工作速度不匹配的問題,在CPU和主存之間設置了一級高速度、小容量的存儲器,稱之為高速緩沖存儲器
l外存儲器即外存,其主要作用是長期存放計算機工作所需要的系統文件、應用程序、用戶程序、文檔和數據等。
外存中存儲的程序和數據必須先送入內存,才能被計算機執行。
l總線(BUS)是連接微機中各個部件的一組物理信號線,用于各部件之間的信息傳輸。
l一次傳輸信息的位數稱為總線寬度。
按照總線上傳送信息類型的不同,可將總線分為數據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
控制總線(CB):用控制總線來傳送控制信號
地址總線(AB):通常地址總線是單向的。地址總線的寬度與所尋址的范圍有關,即地址總線的位數決定了CPU可直接尋址的內存空間大小,一般來說,若地址總線為n根,則可尋址空間為2n字節比如8位微機的地址總線為16根,則其最大可尋址空間為216=64KB
數據總線(DB):是CPU同各部件交換信息的通路。數據總線都是雙向的。
BIOS:實際上就是微機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OutputSystem),其內容集成在微機主板上的一個ROM芯片上,主要保存著有關微機系統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程序,系統信息設置、開機上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啟動自舉程序等。
計算機軟件是指為了充分發揮計算機硬件的效能和方便用戶使用計算機而設計的各種程序和數據的總和。
軟件分為:系統軟件、應用軟件
系統軟件是指控制計算機的運行,管理計算機的各種資源,并為應用軟件提供支持和服務的一類軟件
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它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系統中的硬件及軟件資源,為用戶提供一個功能強大、使用方便且可擴展的工作環境,它是配置在計算機硬件上的第一層軟件,是對硬件功能的擴充
應用軟件是指用戶為了解決各種實際問題而開發和研制的軟件,它在系統軟件的支持下運行
第四章
算法的特性:確定性、可行性、有窮性、有零個或多個輸入、有一個或多個輸出
算法的描述
用自然語言表示:就是用人們所熟悉的自然語言把算法的各個步驟依次表示出來
用流程圖表示:就是用一些大家共識的專用圖形符號和帶有箭頭的流程線來表示算法
用程序設計語言表示
常量與變量
常量: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其值不發生改變的量稱為常量
變量: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其值可以改變的量稱為變量。
一個變量有一個名字,變量通過其名字來訪問
變量的訪問主要有“讀”和“寫”兩種操作
運算符:用于告知計算機對數據進行操作的類型、方式和功能
表達式:用運算符將運算對象(操作數或另一個表達式)連接起來的、符合語法規則的式子稱為表達式。
控制語句對應的三種結構: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
常用算法:極值算法、求和算法、枚舉算法、迭代算法
第五章
數據結構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和對數據的操作
v邏輯結構:數據元素之間邏輯上的關系,數據的組織形式。簡稱為數據結構.
v數據的邏輯結構具體可分為四類:
①集合②線性結構③樹型結構④圖狀結構
存儲結構:數據元素以及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在計算機內存中的表示。一般地,一個存儲結構包括以下兩個主要部分
存儲結點(簡稱結點),每個結點存放一個數據元素
②數據元素之間關系的表示,也就是邏輯結構的計算機內部表示
線性表:是n(n≥O)個同類型數據元素(結點)的有窮序列。其中數據元素的個數n稱為線性表的長度(簡稱表長)。表長為O的線性表稱為空表。表示成:(a1,a2…,an)
線性表邏輯結構的基本特征:
①存在唯一的一個被稱為“第一個”的數據元素和唯一的一個被稱為“最后一個”的數據元素;
②除第一個數據元素外,其他數據元素有且僅有一個直接前趨元素;
③除最后一個數據元素外,其他數據元素有且僅有一個直接后繼元素
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
順序表是用一組地址連續的存儲單元依次存儲線性表的各個數據元素
特點:邏輯結構中相鄰的結點在存儲結構中仍相鄰
在順序表上實現插入和刪除運算必須移動結點才能夠反映出結點間邏輯關系的變化
(1)插入:在表的第i(1≤i≤n+1)個位置上,插入一個新結點x,使線性表的長度加1。基本步驟為:
①將結點ai…an各后移一個位置,以便空出第i個位置;
②將新結點x置入第i個位置;
③表長加l
刪除:將表的第i(1≤i≤n)個結點刪去,使線性表的長度減1。基本步驟為:
①結點ai+1…an依次前移一個位置(覆蓋被刪結點ai);
②表長減1
單鏈表是用一組任意的存儲單元來存放線性表的結點。
單鏈表的結點(每個存儲單元)由數據域(data)和指針域(next)兩部分組成;數據域用于存儲線性表一個數據元素;指針域用于存放一個指針,該指針指向其直接后繼結點。這樣,所有結點通過指針鏈接起來,因此鏈表中結點的邏輯次序和物理次序不一定相同
特點:指針為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的映像
棧的邏輯結構和線性表相同,但是,棧(Stack)是僅限在表的一端進行插入和刪除運算的線性表,通常稱插入、刪除這一端為棧頂,另一端稱為棧底,表中無元素時為空棧
棧的運算原則是“先進后出”
插入運算稱為進棧(或入棧)
刪除運算稱為退棧(或出棧)
基本運算為:
入棧、出棧、取棧頂元素
隊列(Queue),兩頭都有限制,插入只能在表的一端進行(只進不出),而刪除只能在表的另一端進行(只出不進),允許刪除的一端稱為隊頭(front),允許插入的一端稱為隊尾(real)
隊列(Queue),兩頭都有限制,插入只能在表的一端進行(只進不出),而刪除只能在表的另一端進行(只出不進),允許刪除的一端稱為隊頭(front),允許插入的一端稱為隊尾(real)
樹是n(n≥0)個結點的有限集合。
在任意一棵非空樹中:
①有且僅有一個特定的稱為根的結點:
②當n>l時,其余結點分為m(m>0)個互不相交的非空集合T1,T2,…,Tm,其中每一個集合本身又是一棵樹,并稱為根的子樹。
樹是一種“分支層次”結構。
“分支”是指樹中任一結點的子孫可以按它們所在的子樹的不同而劃分成不同的“分支”;
“層次”是指樹上所有結點可以按它們的層數劃分成不同的“層次度:樹上任一結點所擁有的子樹的數目稱為該結點的度。
葉子或終端結點:度為0的結點稱為葉子或終端結點。
非終端結點或分支結點:度大于O的結點稱為非終端結點或分支結點。
樹的度:一棵樹中所有結點的度的最大值稱為該樹的度。
若樹中結點A是結點B的直接前趨,則稱A為B的雙親或父結點,稱B為A的孩子或子結點。
父結點相同的結點互稱為兄弟。
一棵樹上的任何結點(不包括根本身)稱為根的子孫。
反之,若B是A的子孫,則稱A是B的祖先
(3)結點的層數(或深度)從根開始算起:根的層數為l,其余結點的層數為其雙親的層數加l。
一棵樹中所有結點層數的最大值稱為該樹的高度或深度
二叉樹:是結點的有窮集合,它或者是空集,或者同時滿足下述兩個條件:
①有且僅有一個稱為根的結點;
②其余結點分為兩個互不相交的集合T1、T2,T1與T2都是二叉樹,并且Tl與T2有順序關系(T1在T2之前),它們分別稱為根的左子樹和右子樹。
二叉樹的每個結點至多只有兩棵子樹,并且這兩棵子樹之間有次序關系。二叉樹上任一結點左、右子樹的根分別稱為該結點的左孩子和右孩子
二叉樹的基本性質
①二叉樹第i(i≥1)層上至多有2i-1個結點。
②深度為k(k≥1)的二叉樹至多有2k-1個結點。
③對任何一棵二叉樹,如果其終端結點數為n0,度為2的結點數為n2,則n0= n2+1。
q滿二叉樹
一棵深度為k(k≥1)且有2k-1個結點的二叉樹稱為滿二叉樹,這種樹的特點是每一層上的結點數都是最大結點數。
q完全二叉樹
深度為k(k≥1)有n個結點的二叉樹,當且僅當其每一個結點都與深度為k的滿二叉樹中編號從1至n的結點一一對應時,稱之為完全二叉樹
如果將一棵有n個結點的完全二叉樹按層編號,則對任一編號為i(1≤i≤n)的結點x有:
若i=l,則結點x是根,無雙親;若i>1,則x的雙親結點P的編號為i/2。
若2*i>n,則結點x無左孩子(且無右孩子);否則,x的左孩子的編號為2*i。
若2*i+1>n,則結點x無右孩子;否則,x的右孩子的編號為2*i+1
二叉樹的順序存儲
將一棵樹中的所有n個結點按層編號,將編號為i的結點存入一維數組的第i個單元。
若二叉樹不是完全二叉樹,則通過在非完全二又樹的“殘缺”位置上增設“虛結點”將其轉化為完全二叉樹。
用順序存儲方式對于完全二叉樹而言其結構簡單又節省空間,但是對于一般二叉樹并不合適
二叉樹的鏈式存儲
結點結構中設兩個指針域lchild和rchild分別指向該結點的左孩子和右孩子,另有一個數據域data存放結點數據,加上一個指向根結點的指針就構成了二叉樹的鏈式存儲結構,稱為二叉鏈表。由根指針唯一確定的
二叉樹的遍歷:就是按某種次序“訪問”二叉樹上的所有結點,使得每個結點被訪問一次,而且僅被訪問一次。
二叉樹是由三個基本單元組成:根結點、左子樹和右子樹。因此,若能依次遍歷這三部分,便是遍歷了整個二叉樹。
限定先左后右,則遍歷有先根(序)、中根(序)和后根(序)遍歷
二分查找(折半查找)對于任何一個順序表,若其中的所有結點按鍵值的某種次序排列,則稱為有序表。
二分查找法的基本思想是:每次將處于查找區間中間位置上的數據元素的鍵值x與給定值K比較,若不等則縮小查找區間(若K比中間值大則舍棄下半部分,若K比中間值小則舍棄上半部分)并在新的區間內重復上述過程,直到查找成功或查找區間長度為0(即查找不成功)為止。
直接插入法排序:依次將每個記錄插入到一個有序的子序列中去
冒泡法排序
首先將第一個記錄的關鍵字和第二個記錄的關鍵字進行比較,若為逆序,則將兩個記錄交換,然后比較第二個記錄和第三個記錄的關鍵字。依此類推,直至第n-1個記錄和第n個記錄的關鍵字進行過比較為止。
完成第一趟冒泡排序,其結果使得關鍵字最大的記錄被安置到最后一個記錄的位置上,然后進行第二趟冒泡排序,……,直至排序結束
直接選擇排序:的記錄中再選出鍵值最小的記錄與第二個記錄交換;依次類推,直至所有記錄排序完成。在第i趟中,通過n-1‘次鍵值比較選出所需記錄
第六章
數據庫:數據庫(Database,簡稱DB)是長期儲存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可共享的大量數據集合
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位于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之間,是為建立、使用和維護數據庫而配置的一層數據管理軟件,負責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
數據庫系統:
(Data Base System,DBS)是指帶有數據庫的計算機系統。包括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程序、數據庫管理員以及用戶等部分
數據的整體結構化
目前數據庫以二維表的形式存在
數據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
數據的獨立性高
數據的統一管理和控制
數據模型的組成要素
數據結構:所研究的對象類型的集合。
數據操作:對相應數據結構允許執行的操作的集合
數據的完整性約束:完整性規則是給定的數據模型中數據及其聯系所具有的制約和依存規則,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有效和相容
概念模型(實體-聯系數據模型)
實體:客觀存在并可相互區別的事物稱為實體(Entity)。實體可以是具體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聯系。
屬性:實體的特性稱為實體的屬性(Attribute)。一個實體可以由若干個屬性來刻畫
聯系:在現實世界中,事物內部以及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這些聯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為實體集內部的聯系和實體集之間的聯系。
一對一聯系(1:1)
如果對于實體集A中的每一個實體,實體集B中至多有一個實體與之聯系,反之亦然,則稱實體集A與B具有一對一聯系,記為1:1
一對多聯系(1:n)
如果對于實體集A中的每一個實體,實體集B中有n個實體(n≥0)與之聯系,反之,對于實體B中的每一個實體,實體集A中至多只有一個實體與之聯系,則稱實體集A與B具有一對多聯系,記為1:n。
多對多聯系(m:n)
如果對于實體集A中的每一個實體,實體集B中有n個實體(n≥0)與之聯系,反之,對于實體集B中的每一個實體,實體集A中也有m個實體(m≥0)與之聯系,則稱實體集A與B具有多對多聯系,記為m:n。
E-R圖的表示:
實體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內寫明實體名。
屬性:用橢圓形表示,橢圓形內寫明屬性名,并用無向邊將其與相應的實體連接起來。
聯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內寫明聯系名,并用無向邊分別與有關實體或聯系連接起來,同時在無向邊旁標上聯系的類型
關系數據結構
基本術語如下:
關系(Relation):一個關系對應一張二維表。
元組(Tuple):表中的一行即為一個元組。
屬性(Atturibute):表中的一列即為一個屬性,每一列的第一行是屬性名,其余行是屬性值。
候選碼:表中的某個屬性或屬性組合,它可以唯一的標識一個元組
主碼:在多個候選碼中選擇一個作為主碼
關系應滿足如下性質:
關系必須是規范化的,即要求關系必須滿足一定的規范條件,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關系的每一列不可再分。
關系中必須有主碼,使得元組唯一。如學生關系中,學號屬性是主碼,課程關系中,編號是主碼,選修關系中,學號和編號一起是主碼
元組的個數是有限的且元組的順序可以任意交換
屬性名是唯一的且屬性列的順序可以任意交換
關系完整性規則
實體完整性規則
主碼的屬性值不能為空值。因為如果出現空值,那么主碼就無法保證元組的唯一性。
參照完整性規則
關系之間的聯系是靠公共屬性實現的
如果這個公共屬性是一個關系R1的主碼,那么在另一個與它有聯系的關系R2中就稱為外碼
參照完整性規則:外碼的取值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等于R1中某個元組的主碼值
邏輯結構設計
轉換原則:
⒈一個實體型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
關系的屬性:實體型的屬性
關系的碼:實體型的碼
⒉一個m:n聯系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
關系的屬性:與該聯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
關系的碼:各實體碼的組合
一個1:n聯系可以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也可以與n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并。
1)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
關系的屬性:與該聯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
關系的碼:n端實體的碼
)與n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關系的性屬:在n端關系中加入1端關系的碼和聯系本身的屬性
合并后關系的碼:不變
⒋一個1:1聯系可以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也可以與任意一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并。
1)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
關系的屬性:與該聯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
關系的候選碼:每個實體的碼均是該關系的候選碼
與某一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關系的屬性:加入對應關系的碼和聯系本身的屬性
合并后關系的碼:不變
第七章
計算機網絡是指利用通信線路和設備將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許多自治計算機互連起來、并在網絡軟件系統的支持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網絡的拓撲結構是指網絡中通信線路和站點(終端結點或轉發結點)的幾何排列形式
總線型:只有單一的通信線路(稱為總線),所有站點直接連接到這條總線上。
環型:各個站點通過通信線路連接成一個閉合的環。在單條環路的環型網絡中信息流向是單方向的
星型:有一個惟一的轉接結點,各站點通過點到點的鏈路直接連接到轉接結點上。
樹型:結點按層次進行連接。信息交換主要在上下層結點之間。樹型網絡中除了葉子結點之外的所有非終端結點都是轉接結點
按照覆蓋范圍與規模分類: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數據通信、資源共享
根據計算機在網絡中的作用可將計算機分為服務器和工作站
服務器是一種功能強大的高檔計算機,構成與普通計算機基本相似,是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核心設備,主要負責網絡資源管理和用戶服務
工作站是具有獨立處理能力的計算機,即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聯網工作
網卡(NIC,NetworkInterface Card):網絡接口卡(簡稱網卡)又稱為網絡適配器(NIA,Network Interface Adapter),是計算機局域網中最重要的連接設備之一。網卡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通信設施相連接,將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與通信線路能夠傳送的電子信號互相轉換
網絡協議(Protocol)是指在網絡中的結點在進行數據交換時應滿足的一些規則、約定與標準。一個網絡協議由以下三要素組成:
語法: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和格式;
語義: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的響應;
時序:對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網絡和網絡可以通過路由器互聯起來,這樣就構成了一個覆蓋范圍更大的網絡,即互聯網。互聯網是“網絡的網絡”
IP地址:Internet中主機的每一個連接都必須有授權單位分配的全球都能接收和識別的唯一標識,即IP地址
一個IP地址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
每個IP地址被分成四組,每組8位。每組數字的大小范圍為十進制的0-255。采用點分十進制的標記方法,即將每組用十進制數表示數值,以圓點“.”分隔
從概念上來說,每個IP地址包含網絡號和主機號兩部分。網絡號用于識別一個邏輯網絡,而主機號用于識別邏輯網絡中一臺主機的一個連接
子網掩碼:判斷要訪問的計算機與本地計算機是否屬于同一子網。同一子網內的IP地址具有相同的網絡號。
子網掩碼是一個與IP地址表示方法相同的32位二進制數,網絡號和子網號部分都用1表示,主機號用0表示
子網掩碼和IP地址進行二進制“與”運算,結果相同說明同屬于一個子網
域名是用來表示IP地址的一串有意義的字符序列
一般格式為:主機名.單位名.機構名.頂級域名
域名解析
把域名指向網站空間IP,讓人們通過注冊的域名可以方便地訪問到網站一種服務
服務由DNS服務器完成
www服務:以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與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為基礎,為用戶提供界面一致的信息瀏覽系統。
頁面地址(URL,UniformResource Location):統一資源定位器,由三部分組成:協議類型、主機名、路徑及文件名。
協議類型://主機名/路徑/文件
電子郵件:是Internet為用戶提供的一種既快捷又廉價的現代化通信手段
通過SMTP協議傳送郵件,通過POP協議或IMAP協議接收郵件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進行文件搜索和傳輸等有關操作
第八章
信息的安全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完整性機密性可用性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隱蔽性、傳染性、潛伏性、破壞性、可觸發性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
計算機病毒可以通過硬盤、u盤及網絡等多種途徑進行傳播
【計算機基礎及WPS Office應用常見考試內容】相關文章:
2017年計算機基礎及WPS Office基礎試題06-18
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知識06-27
2017全國一級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講義08-29
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知識12-24
計算機一級考試WPS office考前提分題及答案08-29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案06-19
計算機基礎應用試題08-11
2017年《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試題08-11
2017年計算機一級WPS Office鞏固題附答案08-28
計算機應用基礎試題及答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