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新理念
新形勢下,市場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管理必須在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更新企業的管理技術,從而適應日益激烈市場的競爭,保持企業的良性發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新理念,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新理念
一、知識經濟與“懶”管理
懶即懶惰的懶。大家也許對勤奮管理、勤勞管理比較熟悉。那么,為什么提出知識經濟與懶管理呢?所以就這個問題,展開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個問題:懶螞蟻與懶管理
懶螞蟻現象是有關生物學.即昆蟲學上的一個問題。生物學家經過觀察發現,在螞蟻王國里一種很不公平的現象,就是其中有20%的螞蟻不干活.別的螞蟻在忙碌著,它們則東走走,西逛逛.好象無所事事。為什么呢?生物學家發現:如果螞蟻群中所需的面包渣兒、肉骨頭、茶葉子沒了,比如在一個賓館找不到新的食物了,但隔壁的賓館還有,勤勞的螞蟻就暈頭轉向,找不到“北”了,不知道新的食物來源,找不到新的增長點。這時,那些“懶”螞蟻站了起來,很有自信地說; “跟我走!”。噢!生物學家明白了,所謂懶螞蟻,不是“懶”,而是在思考、動腦。其實,這個現象與知識經濟時代動企業管理是相通的,在知識經濟時代,尤其需要大量的“懶”螞蟻,“懶”管理。這是因為:知識經濟時代對于全球人類,無論是中華民族、美國人、歐洲人,都在發生著三個很大的變化。
第一個特產、是變化“快”。科學技術發展得快,企業的產品變化得快,市場也在不斷地變化。比如說20年前的世界前100強或50強,今天還剩下幾家?今年所排得上的也不過十幾家,這種世界大企業的平均壽命為人的一半,38歲。那么,中小企業就更不用講,可以說每天有新的企業在建立,舊的企業在破產、倒閉,因而變化非常快。而這些數字是近50年或20年的數字,是工業經濟時代的數字,試想,在知識經濟時代.變化無疑就更快;
第二個特點是變化“大”。如果說“快”是指時間的話;那么“大”則指空間。信息化社會,信息經濟化就是全球經濟化,你所使用的電腦網絡上的Interl網絡,這些變化是全球性的。你設計的東西是全球性的。過去,中國沒有進行改革開放。可以將自己封閉起來,現在能封閉得住嗎?信息時代的變化,涉及面之廣,全球大大小小的角落都要卷進來。
第三個特點是變化“多”。如果變化僅是單純的、簡單的大、快,也沒有什么可怕。可以講,世界上有多少人,也就有多少人在變。現代人強調的是消費個性化。人們的思想、知識、觀念都在變化。去過北京的賽特、燕莎友誼商城去看過的人,也許感到商品種類之多、變化特大,而若到過香港、日本、美國高檔商廈觀光之后.就感覺到北京與之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在日本或美國的大商廈,單說到我們密切相關的照相機,就有幾千種,同樣一種相機,各種顏色,同樣顏色又有不同的款式。
面臨“變化快”、“變化大”、“變化多”;就企業講,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重要的是戰略問題。有句通俗的話講:“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要重要得多。”一種情況是做對的事情,另外一種情況則為把事情做對。做每件產品.從其本身來講,沒有什么挑剔的,工人很勤奮、努力、日加班,夜加點.非常辛苦。把事情做得很對,那么即使你的產品再完美、價格再便宜,但不適應市場的需求,照樣堆積在倉庫中。這是將事情做對。反之,我如果做對的事情,我開發出來的產品適應市場的沈求.適應企業的發展戰略.即使產品的價位比較高.甚至還不很完美。試問大家,哪一種做法好?!這是一個戰略問題.戰略問題由誰思考呢?不是由“勤螞蟻”,而是由“懶螞蟻”來思考。在知識經濟時代,需要有高度的知識文化水平、高度的科學技術水平、高度的科學技術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懶螞蟻”。懶螞蟻,他的腦不“懶”。
在20年代,生產一部汽車,其85%的財富是由投資者與工人創造出來的,因為那個年代的汽車技術含量低,管理比較少,比較簡單。但到90年代,比如生產一部價值百萬以上的奔馳車,投資者與工人在這里創造的財富是多少呢?不足10%.而90%以上是由工程師、管理人員、總經理、營銷家、廣告商、戰略家,這些“懶”螞蟻創造出來的,為什么呢?現代汽車不僅要考慮環保問題,還要考慮節能,跑得快,美觀、價格低廉等等,這些問題是一般投資者與生產工人能解決得了的嗎?這是知識的含量,知識的力量的具體表現。所以說,我所分析的第一個問題是懶螞蟻、懶管理。是知識型管理。“懶”管理;并非懶。
第二個問題:增長點
我們的企業、大學、科研機構所經營的領域.所開發的產品,所組織的項目.其增長點在何處?這是跨入90年代,大家所談論頻率較高的話題。在知識經濟時代,用句很普通的套話講,增長點就是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就中國目前為止,所有的報刊,論點對“高附加值”比較傾向的理解是“高科技、高投入”,才有“高附加值”。我個人的理解則不盡一樣。這就是把“高附加值”解剖了。
首先,談“高”。高科技、高投入,對!但我的企業就是簡單生產,產品是杯子、夾子,怎么能夠產生高附加值?那么,我說可以.這就是高水平的生產管理。通過高水平的管理,降低其生產成本,提高其產品質量;通過高水平的營銷來打開市場。這不是一樣能產生高附加值嗎!試想一下。同樣生產一種款式的服裝,我的服裝可能在布料、成本跟他的差不多,但是我的是中國名牌、知名度比他的要大,就能產生高附加值。當然,高水平的管理。高水平的營銷,高知名度的品牌,都能產生高附加值。那么,高信譽度能否產生高附加值呢?我的企業在眾多競爭對手之間,什么優勢都不占,但我的產品售后服務好、信譽高,照樣能產生附加值。還有一個高,就是企業領導人素質高;有高知識水平的領導人,高質量水平的員工。在知識經濟時代,高附加值;不一定就意味著必須是高科技、高投入。這些都是狹義概念。
第二點,談“附加”。我們一般認為,“附加”,即是要知識含量增加,“加”,確實能產生高附加值,反過來,我們思考一下,“減”能不能產生“高附加值”?海爾“大地瓜”洗衣機就充分利用了“加法”和 “減法”的辯證關系,并受益匪淺。西方有些企業的管理采用簡化管理。不要想“加”,其實“減”的管理照樣產生高的附加值,大家思考一下,你們在企業管理各項工作,環節上是否需要減掉,你的產品有些復雜多余的功能是否可以減掉一些。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可這個觀點,“減”能產生高附加值.很簡單的一句話:減人增效,那不就產生高附加值了嗎!另外,“乘法”也一樣能產生高附加值。1+1+1”加…,10個1相加不就是10乘1等10。乘法就是組合,組合同樣能產生高附加值.舉例說,北京電視臺有一少兒欄目,叫“七色光”。可以設想他們出了一套叫“七色光”的圖書。包括許多內容,如兒童童話,少兒民間故事,少兒詩歌,散文等。但是對于這套叢書,如果只買一本,那只會是紅顏色、綠顏色或者黃顏色的。如果把這套書全買來,擺在一起特別好看,這就是六色光,這也是乘法,不斷地相加。西安的兵馬俑;轟動世界,但是你只有到西安身臨其境地去看兵馬俑,你才能看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能看到那威武、壯麗的宏大場面。這是組合。如果,我把幾個兵馬俑,拿到北京,拿到海外去展覽。看,單個地看兵馬俑,好看嗎?也好看。但是能看出那種陣勢,那種氣勢,那種精神.那種力量嗎?大家也有不少看過西安兵馬俑,我想都有這種體會與感受,這就是“乘法”問題。所以說,“高附加值”產品不要僅想到“附加”,你要想到“乘法”或“減法”,也能產生高附加值,這是第二個解剖點。
第三,點:談“值”。說到“值”,顧名思義,即“價值”,高附加值就是要講“價值”。還有人說不僅是價值,而且包括使用價值。這個問題,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以及古典經濟學中早就論證:商品有二重性——價值與使用價值。但僅限于這些方面還是不夠的。把思維的空間再拓展開,我們的“高附加值”是怎樣來的?試問;時間有沒有價值?有價值。元旦、春節期間,你的商品零售額大增,美國圣誕節之前的一些時段,所銷售的商品占全年總見的三分之一。這個很簡單,衣服、時裝要趕季節,這個時間是價值。趕時間.趕季節這個固然很重要。我們中國的商品,尤其是出口商品,在這方面就比別人慢,交貨遲,拖拖拉拉的,最后這個時間價值丟失了。但我還想談另外一個方面。你找一些時間的點,比如說北大百年校慶有沒有價值?溫州、廣州一些地區,有不少企業家一年掏十幾萬元來學習,這些人在北大沒有白學,一方面學習,一方面捕捉信息、抓住北大百年校慶之際,制作紀念表、校慶紀念徽章、領帶之類,大賺其錢。所以說,時間能產生價值。
還有,“數量”能產生高附加值嗎?這還用說,物美價廉。我價格賣得便宜,數量賣得比你多,這不賺得就比你多嗎?反之,難道賣的多就產生附加值嗎?物以稀為貴。賣的越少,賺錢越多!因而說,產生高附加值.有時多能賺錢,有時少則更能賺錢!在全聚德舉辦135周年店慶活動中,他們在德國葡萄酒商那里訂購葡萄酒,有干紅、干白,專門出1350瓶或13500瓶。限制數量,產生價值。還有,地名能不能產生高附加值呢?哈爾濱的冰燈節、桂林的山水、黃山的景色等很多地方、名人、名勝、古跡都能產生高附加值。最后說“商品”,比如杯子、話筒、夾子、鋼材、家電、汽車都是有形的,這是在一般人看來,但在“懶”螞蟻眼中,不僅是有形的,還看到無形的。所以對高附加值來講,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你要不僅看到有形的東西,還要看到無形的東西有多少!服務,能產生價值.是無形的。但同樣是服務,我這種服務能產生高附加值,而你的則產生不了。做個對比實驗,三家空調器生產廠家都說他們的服務是第一流的,國際五星級的。好,晚上,打一個電話,給第一家講,家里的空調壞了。回答說:噢,后天馬上派人到你家去修。因為明天是星期天。得到這個回答,已經感到很滿意了。周為在中國,消費者很少能坐到上帝的位置上去。明天也就湊和著到商場避一下暑。再打電話到第二家,回答說:好!明天早上去給你修或調。第三家,回答:“我立刻去給你修!”評比一下,今后你還會買哪一家的空調呢?因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你的企業,你的產品,不僅是質量競爭、價格之爭,很重耍的是服務的競爭。
“文化”能不能產生價值。海爾品牌價值超過百億元,正因為文化含量大,文化產生價值。金利來領帶、皮爾·卡丹服裝、耐克運動鞋.因為其文化含量高,所以產生高價值。也就是說,你的企業,如果是同樣資金、技術、生產水平,若注入了無形的文化含量.則能推動商品價值的實現。如果說你這個人沒文化,很不高興,但說你的企業沒文化,你不在乎,企業產品還需要文化嗎?錯了!企業、產品不僅需要文化,而且要大大增加文化含量。
總之,企業發展尋找增長點,就是要產生高附加值商品,我將這個問題解剖。我認為,對于所有人、企業都適應,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并應用。可以將它分解開,也可以重新組合起來,產生無窮的變化因素。那么,你還發愁你的企業、你的產品不能產生高附加值嗎?這是第二個問題,也是“懶”螞蟻思考的戰略問題。
第三個問題:“四眼”與“四化”
做人要有千只眼,做企業家要有四只眼。
一般講,國外的企業家、領導做企業僅需兩只眼就夠了。一只眼睛看市場,企業外部,另一只眼睛看企業內部。大家都明白,不管做任何企業,都要看市場的,所以講第一只眼睛看市場,那么第二只眼看什么呢?看企業內部的員工,你的員工素質怎么樣,有沒有凝聚力,有沒有向心力,這是外國企業要看的。中國的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的領導者一樣要看,這是跟外國的一樣,但中國的還需要有第三只眼睛,那么第三只眼睛看什么呢?看政府。為什么要看政府?鄉鎮企業要盯著縣委、縣政府有什么主政策要出臺,包括我們省里有什么宏觀政策要調控等。因為這個政府里有很多職能部門,什么稅務局、工商局、衛生局等。就連計劃生育部門你都要看。如果忽略計劃生育,你的員工超生,你的企業就要受罰款。還有什么清潔衛生、植樹造林都要你參與。第三只眼睛更重要是要看到我們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市場的政策,消費及水平,如何擴大內需,如何啟動、拓展農村市場等。這些都要看。那么還有第四只眼睛,看什么?
第四只眼睛看世界。為什么要提出來,因為我們中國的企業領導者大多沒有這個體驗。在外國企業,看市場,本身就包括世界市場、國際市場。那么有人提出:我的企業產品只需在本地區銷售,連中國市場都不用看了,更不需顧及世界市場。此言差矣!要看!東南亞的經濟、金融危機對中國的企業有沒有影響,多多少少有影響吧?所以說不能忽視看世界。還有,今后我國加入世界關貿組織,國門打開,外國企業的產品更多,更快地進入中國市場,你不要看世界嗎?即使你不需要,不主動看世界.那么就在你的家門口,就逼著你看國際市場。柯達、富士、麥當勞、肯德基都是哪個國家的?我有一句話:現在市場一方面是國際競爭國內化。大家也許置疑?國際競爭不就是國家之間的競爭?那么,你說柯達與富士的競爭是國際競爭還是國內競爭?麥當勞、肯德 與上海的榮華雞、中國的一些快餐業之間的競爭是國際競爭還是國內競爭?國內的海爾、長虹,還有我們的洗衣機、冰箱、彩電、VCD在國內市場的競爭中,沒有遇到德國、美國、日本等企業的競爭嗎?另一個方面;國內市場國際化。如何解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眾多的國際品牌已進入中國市場,你到商場去看一看,你的商品所處于的市場僅僅是國內市場嗎?你的產品在國內本上的銷售、競爭已不但是與國內品牌的競爭,而且是與國外品牌的競爭,已經國際化了。因而,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逼著我們的企業、大學、科研院所要去看世界,需要有第四只眼睛。
那么,這四只眼睛的核心是什么呢?一句話“四化”。這“四化”不同于“四個現代化”,而是專指對于企業管理、產品營用的“四化”。
第一點,精確化
你看市場,一定要準,要精確。否則等于白看。如果你要上一個項目,上一條生產線,在此之前,看市場看花了眼或看走了眼。社會不斷重復生產項目,就會有很多的庫存商品征滯銷。為什么有的商場或商廈開了沒多久就關張倒閉了呢?那是因為他的眼睛沒有看清市場。
第二點,細分化
市場細分是市場營銷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現在有的企業經營者號稱全中國都是他們的市場,全國人民都是其產品的消費者。怎么可能呢?地區差異、文化差異、性別差異、年齡差異、收入差異,都不存在了?我們開發產品,必須確定產品的具體消費對象,我們的產品是針對哪個地區、哪個年齡段、哪種收入水平的消費群體,否則注定要失敗。“奔馳”車有奔馳車的消費群體,“捷達車”、“紅旗車”也各有相應的消費群體。這就是市場鋼分化。
第三點,深入化
僅僅精確化、細分化還不夠,還必須做到深人化。什么是深入化?尤其在研究市場時,必須要注重研究消費者動機。目前有關市場營銷的一般消費者動機.無外乎求美、求廉、求“名(名牌)”、求奇、求新、求異、求同等等。這是目前各類市場營銷教科書的普遍說法。但是我們在思路上應更深入一些,做得跟別人不一樣。比如說,別人求廉,我們難道不可以求貴嗎?一般商品確實是價格低廉一些比較暢銷。但是如果我們開發出的商品別人沒有.迎合一部分人“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的消費心理,我們反別人之道而行之——“求貴”。這種“農貴”的成功案例很多。
我們還可以反“求美”之道,轉而“求丑”。有些商品別人“求美”,我可以“求丑”,比如不倒翁、哈哈鏡,顯得可愛,丑得逗人樂,電影、戲劇中的丑角,特別受觀眾歡迎,就是這個道理。
再就“求新”來說,別人求新,我可以求舊。古董、郵票等.越舊越有價值。還有服裝行業,時新雖然受歡迎,但傳統服裝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如旗袍、中山裝.開發得好,一定很有市場。而現在很多古跡.整舊如新,反而失去其價值。
第四點,模糊化
有時研究市場應該稍微模糊一點。產品定位很多時候不要太準確。現在男性服裝和女性服裝并不一定嚴格區分開,比如牛仔褲,以前是男性服裝,現在發展到許多年輕姑娘也愛穿,而且消費量相當大,這就是市場定位的中性化、模糊化。所以說,有時候,市場定位時模糊一點比精確好。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城市與郊區的界線并不一定什么時候都那么精確,該精確時就精確,該模糊時一定要模糊。
二、知識經濟與軟管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作為一個生產要素,它對經濟發展的直接頁獻,超過了其它生產要素的總和。如果說以前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資本,那么,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發展則主要依靠 “智本”。與作為物的生產要素不同;知識作為一種生產要五是以多為貴,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企業的擴張,企業的營銷,企業的管理,都需要“軟”的運作。
第一個問題;軟擴張
任何一個企業.要實現發展,實現擴張僅在內部積累是不行的,永遠成不了大氣候.必須要通過外部的擴張、外部的兼并和外部的發展。通觀全世界大的企業,無一不是通過外部擴張而發展起來的。關于外部的、軟的擴張,我提出了“魚論”。擴張的進程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類型,“大魚”吃“小魚”。這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硬的擴張,它是通過實力和資金實現的,靠的是硬件。
第二類型.“快魚”吃“慢魚”。現在企業界有不少“小魚”吃“大魚”的現象.即小企業吞并大企業。這種現象的實質是“快魚”吃“慢魚”,這里的“快魚”,靠的是技術,是管理。這是一種軟擴張。
第三類型,“鯊魚”吃“鯊魚”,即強強相并,如麥道與波音合并。這是一種優勢互補的合并,現在這種例子很多,特別是在金融界。當然,這種合并嚴格上來說是~種聯合,不存在誰吃掉誰的問題。
第四類型,吃“休克魚”。這是很重要的一種軟擴張的形式。這里的“休克魚”,指的是這樣一種企業,這種企業的機體并沒有腐爛,其廠房、機器設備、人員素質都不錯,但是企業管理機制、運行機制、企業文化、市場銷售不行。有實力的大企業可以通過對這種企業輸入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機制、新的文化去刺激它。這種擴張是一種低成本的擴張。海爾兼并紅星電器廠就是這樣一種擴張.這次兼并已被騙人哈佛案例。海爾兼并企業時,先派去的不是財務人員.也不是技術人員,而是文化人員和管理人員。海爾專門有個企業文化中心,專門研究海爾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這些人員先去激活“休克魚”的文化、管理和機制,之后再派財務人員、技術人員。但是這種擴張短時期內是低成本的,但從長期來看,則很可能是高成本的,是包袱,甚至可能被這個包袱拖垮。所以吃“休克魚”一定要小心,不要吃到“死魚”、“爛魚”。
關于“魚”論方面,我還提出一個主張;要吃“生猛海鮮”。這種“生猛海鮮”的市場占有單,企業機制各方面都不錯、但有可能有資金不足等困難。所以我們可以“吃’它,這也是一種優勢互補。不僅海爾如此,中國的很多企業都在進行軟擴張。軟擴張的特點是什么?相對于“硬擴張”來說,它更強調“軟”的一面。強調知識,包括管理的知識、技術的知識、文化的知識。比如說三九集團總結其款擴張的特點是借雞(機)下蛋,情網打魚和借牌發展。這里的“雞”是機制;“網”指營銷網絡;“牌”是名牌。在軟擴張中,品牌是旗幟;資金是基礎;文化是靈魂;制度是保障;人才是后盾。這是軟擴張的五個要素。
第二個問題:軟營銷
營銷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要打動消費者的眼,這是60分的標準。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VCD廠家.紛紛瞄準中央臺新聞聯播后的“黃金時刻”,爭“標王”。結果是紛紛擾擾,哪一個也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不能打動觀眾的眼。第二個層次是要打動消費對象的腦,這是80分的標準。在紛繁復雜的現代市場,打動消費者的眼已不是易事,要想打動消費者的腦,則更有難度。通過消費對象的大腦思考之后,有可能產生積極的正面的印象,也可能產生消極的負面的印象。 1996、1997年中央臺“標王”都是山東泰池酒廠。N96年花了6000萬,成功了;N97年則要花3億多做這個“標王”,這時消費者可以想一想:平均每天近100萬的廣告費要打入酒的成本里.每買一瓶秦池酒,其中要花多少廣告費。而且一個酒廠,哪有這么大的產量,所以很多酒肯定是外來的,勾兌成的。這就造成了負面的印象。第三個層次,95分以上的,是打動消費者的心,軍事上有“攻心為上”一說.營銷也是如此。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我們可以從一個反面案例來得到某些啟示。1997年,柯受良飛越黃河,贊助單位是哪家企業?很多人都認為是長虹,而實際上是彩虹集團。彩虹花了幾百萬的贊助費,結果卻為長虹作了廣告。為什么?主要是缺乏三點:
第一點是缺乏延伸性。延伸有前延伸和后延伸。戲劇演出中的前奏音樂,橋梁的引橋都屬前延伸之列。黃河飛渡作為活動的中心和高潮,之前一定要有大量的宣傳工作作為前延伸。活動之后,一定還要留給別人思考和回味,“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彩虹的這次活動有前延伸,但是做得不夠。有“后延伸”,就是召集一批專家、記者總結活動失敗的原因。以總結失敗作為其后延伸,實在可悲。
第二點是缺乏系統性。彩虹集團雖然在電視、廣播、報紙上做了廣告,但缺乏配合、缺乏呼應、缺乏系統性。沒有造成一定的“勢”,就象手里拿著一度手榴彈,東奶一顆,西扔一顆,殺傷力有限。如果相成一束,作集束爆炸,則能摧毀一座堡壘。而且彩虹集團沒有充分利用旅謝系統和當地政府的力量,這是其系統性上的一大缺陷。
第三點是缺乏深刻性。飛渡黃河定的主題是“振興中華”。深刻不深刻?太大太空。這個口號是十幾年前北京大學的學生喊出來的。80年代國門初開。看到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中華民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時代的緊迫感壓在中國人的心上。所以那時候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會令人熱血沸騰。而在今天喊出,雖然也會激動人心,但已沒有自己的特色和獨創性,不會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好的營銷工作一定要有延伸性、系統性、深刻性,三者要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知識經濟與創新管理
為什么講知識經濟與創新管理?因為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新。今后一個企業的發展,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不僅僅取決于資金、資源,更重要的是擁有知識。但這個知識不是原有的;而是創新的知識——不斷創造、提高、改善、升華的知識。因此,在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過程中,企業的創新力度要不斷加強、提高。這里包括人力、物力、財力。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創新的形式要多樣化。第三點,創新的步伐要加快。這三點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一點:創新的內涵
應該說我們中華民族是富有創造、發明,有悠久歷史和巨大智慧的民族。但縱觀我們民族的發展,可以說創新不足。這跟我國很長的封建經濟形態和生產方式有關。總的講,整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經濟形態是簡單的小農經濟,根本談不上商品經濟、市場經濟。這些年代,人們的思想、觀念都比較保守。從春秋戰國到大清帝國最后滅亡的整個幾千年歷史,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基本沒有什么變化、發展,若有一些,也僅是量變而非質變,這樣造成他們的思想、觀念上也不會有更新。因為你的實踐沒有創新,你的思想、理論根本不可能創新。比如拿先秦孔子來講,多少年來將孔子的思想、文化、幾部經典著作作為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準則。可以說孔子的幾部經典著作統治了幾十代乃至上百代人的思想、頭腦。這漫長的期間,沒有創新。另外,在這些年代,沒有搞商品經濟。人與人之間也沒有競爭。因而講,中國人一直以勤奮、吃苦、耐勞作為美德.而引以為家,但為什么不用創新改變這些吃苦耐勞的局面呢?為什么不能夠吃一點香、喝一點甜呢!從這點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也包含著保守的一面。西方一位哲人馬克斯·韋伯,曾經講過,資本主義能在西方產生.而不能在東方產生,根本原因,東方民族比較保守、傳統。這個觀點,我認為不完全正確。比如說,近幾十年來,亞洲的經濟飛速發展,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崛起。但總的評價,是創新不足。
那么在西方是誰是先提出創新呢?是一位很知名的經濟學家叫熊彼特,他在幾十年前提出了創新的概念。他認為:世界的發展,經濟的飛躍是要通過企業家的。因為企業家能夠創新。他的創新理論包括以下五個方面:新市場、新產品、新技術、新原料、新組織。比如說,新市場,你要開創,北方市場不夠,開拓南方,國內市場不能滿足,打國際市場。而組織創新:其實就是企業制度的創新,不管怎么講,這些創新是指在工業經濟時代的創新。后來.這個理論家指出,你的創新不但是要適應環境,而且還要創造環境,需求也同樣,不僅要適應需求,而且要創造環境,創造需求。現在人都是在抱怨:現在市場疲軟、需求不大。那么你能不扔在大環境是買方市場中創造出一個賣方市場的小環境來。總體上需求不足,為什么不創造出一個小的需求環境呢?你不僅要適應需求,還要創造需求,領導需求,吊著老百姓的胃口。老百姓還不知有什么東西的時候,你創造出來了,他就跟著你走。總之,作為企業家,你要不斷地主動地去創造需求,而不是消極地去適應需求,這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創新的含義。
第二點:創新的外延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歸根結底書的是人的思想。科學技術、市場經濟均由理論、思想引發出來的。新的技術、市場、方法、制度等產生,首先要有新的思想。眾所周知,有新思路,才有新出路,進一步講,要創新思想,創新經營,企業才會有新的出路。有新的觀念,才有新的發展。在企業界,不論是搞服裝的、象電的,還是做食品的、造汽車的,表面上看是在經營產品,實質上是經營資本。一般認為.資本的運營,包括土地。人才、品牌、金融、資產等,但我認為還不夠。一個企業家在知識經濟時代;你不僅要經營以上所包括的內容,很重要一點還要經營“思想”,作為“懶” 螞蟻,你要整天琢磨如何經營你的思想。如何長遠地、戰略地、全面地發展你的新思路。要率領手下人走對的道路,做對的事情。不要凡事都做,凡事都問,應做到 “將軍趕路,不追小兔”。作為一個帥才,主領千軍萬馬,你要占領制高點、主陣地。抓住大方向,不為諸事所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很多類似思想,比如,孔子所講:君子不器。這個“器”是指具體工作。作為企業的高層領導,不應去做電工、修理工、生產第一線之類的具體事情。作為一家之主,戰略家,你要做附加值高的、知識含量高的東西,要經營思想。有一比喻說得好;一頭獅子可以帶活一群綿羊;而一頭綿羊則會帶死一群獅子。比如說,你的企業。科研院所里的員工,素質水平不太高,暫稱為一群“綿羊”,而你的企業領導是一頭獅子,具有高素質水平、高戰略思想的經營者,那么他定會可以帶活這群“綿羊”。反過來,你的員工素質水平比較高,競爭力也比較強,是一群活氣生生的“獅子”,而你的企業領導是一頭“綿羊”,各方面都很差,是個窩囊廢,那么他會把這群有朝氣的獅子給帶死,使企業走向窮途末路。因此,要做好“懶”螞蟻,你要經營“思想”。常言道:兩軍相逢,勇者勝;兩員相逢,強者勝;兩強相逢.智者勝。不言而喻:知識經濟時代,就是智者制勝,智者領先的時代。
總之,我們的管理,要創新管理。作為企業的領導,要做“懶”螞蟻,實施“懶”管理,要做創新的智者。
企業經營管理思想現代化
一、企業經營管理思想現代化
企業經營管理思想的現代化是指企業經營管理的指導思想要符合現代企業的經濟功能賦予的經營觀念。現代企業的經營觀念主要有:
1.戰略觀念。戰略觀念就是要全面系統地看問題。戰略觀念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全面系統的觀點,即全局的觀點。二是面向企業未來的發展觀點。面向企業的未來,包括市場的未來、產品的未來、技術的未來、企業組織的未來、企業人員的未來,在此基礎上制訂相應的目標與對策。
2.市場觀念。市場觀念就是企業必須根據社會及用戶的需要來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市場是企業存在的前提。要具有市場觀念,首先要求企業了解市場。其次,要確定對策去占有市場,贏得市場。
3.用戶觀念。市場是由實行交換的供需雙方構成的,用戶是構成市場的主要一方。所謂用戶觀念,就是企業要樹立一切為了用戶的觀念,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把對國家的責任建立在對用戶負責的基礎上。
4.效益觀念。社會主義企業的效益觀念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的綜合效益觀念。在經濟效益上要注意微觀經濟效益服從宏觀經濟效益。在保證宏觀經濟效益的前提下,企業講求經濟效益,著重在經濟上的收益。企業要獲得經濟上的收益,關鍵在于:對外如何贏得市場,多承包工程,多完成工程任務;對內如何降低成本。
5.競爭觀念。競爭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施工企業的競爭主要表現在:質量以優取勝,價格以廉取勝,服務以好取勝。企業要通過競爭去獲得工程任務,要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所以,樹立競爭觀念是當前企業指導思想中最為深刻的轉變。企業在競爭中必須牢記“質量是核心,價格是關鍵,信譽是基礎”。
6.時間觀念。即“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企業贏得了時間,就贏得了效益。為此,首先企業經營決策要把握時機。即使是正確的決策,如貽誤了時機也是沒有效果的。其次,要努力縮短施工或生產周期,加快資金的周轉,減少資金的占用和利息的支出。此外,在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中要講求效率,這是企業贏得時間的最為重要的途徑。
7.變革觀念。變革觀念就是要求企業保持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沒有固定的和一成不變的模式。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采用的方針、策略、組織形式、制度措施和方法,都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時地進行調整和變革。對此,事前要有預測,環境變化時要有對策,領導人也要不時修正自己的想法。
8.創新觀念。變革觀念的發展和深化就是創新觀念。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關鍵在創新。為此,企業要在市場上努力發現新的需求、新的用戶、新的機會;在生產上要廣泛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在經營管理上要出新點子、新路子,反對因循守舊,努力開創經營管理新局面。
二、企業經營管理組織現代化
經營管理組織是指從事經營管理活動的人們之間的協作體系。經營管理組織現代化的主要標志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高效率。經營管理組織現代化主要體現在:
1.管理體制方面。包括國家主管部門對企業的管理和企業內部各層次的管理。要處理好集權和分權的關系及權、責、利的關系,使各級具有主動關心其經濟成果的能動性。
2.生產組織形式方面。企業應能適應外部環境的需要,具有不同程度的專業化和聯合化形式。
3.組織結構方面。根據系統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采用不同的組織結構形式,如二級管理或三級管理,采取項目法施工,直線職能制結構或矩陣制結構等,以保證管理工作的高效率。
三、企業經營管理方法現代化
所謂經營管理方法,就是用以達到經營管理目標,實現經營管理活動的方法。經營管理方法的現代化,就是在管理方法中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心問題是方法的有效性。只有符合客觀規律要求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也才能實現經營管理的目的。根據在經營管理活動中起作用的規律不同,經營管理方法有以下幾類:
1.經濟規律所制約的管理方法。即運用經濟手段管理的方法。例如企業內部以經濟責任制為內容,以經濟利益為動力,經濟控制為手段的管理方法等。
2.反映生產組織和生產技術規律的管理方法。屬于這一類的管理方法有:技術管理、定額管理、工程進度控制、質量控制的方法等。
3.反映有關人的活動規律的管理方法等。如利用行為科學理論進行管理的方法。
4.反映行政和政治工作規律的管理方法。如行政手段、民主管理、群眾路線的方法等。
在實踐中,一項管理方法往往反映幾方面客觀規律的要求,如全面計劃管理的方法、全面質量管理的方法等。管理方法也是有層次的。通常可分為組織方法、具體的工作方法和更具體的業務技術方法等幾個層次,從而形成一個管理方法體系。
經營管理方法現代化有以下特點:標準化,指管理工作的內容、程序做到條理化和規范化;定量化,指管理方法從定性發展到定量,從單憑經驗發展到“讓數據說話”;系統化,指各項管理方法綜合作用,以獲得綜合效應;民主化,指在管理中運用群眾路線的方法,實行專業與群眾相結合、全員參與的管理方法等。管理方法的上述特點,體現了現代管理方法的系統性、最優性、綜合性和民主性,最終反映在方法的有效性上。
四、企業經營管理手段現代化
這是指為適應經營管理工作高效率的要求而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
1.信息傳輸、收集手段的現代化。為了文字、圖表、信號、語言等管理信息的傳輸、收集,而采用的電傳設備、工業電視、自動顯示裝置、自動收錄記錄裝置以及電腦控制系統等。
2.信息處理手段的現代化。主要是電子計算機或系統的應用。
企業經營管理現代化的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它們是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應該協調發展。其中,經營管理思想現代化是核心;經營管理組織現代化是保證;經營管理方法現代化是措施;經營管理手段現代化是工具。
經營管理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是實現四化,建設高度物質文明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兩者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科學技術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管理也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在國外,把科學、技術、管理看成現代文明的三足鼎。可見,管理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當前,我國同發達國家相比,科學技術方面的差距固然很大,但經營管理方面的差距更大。我們在實現生產技術現代化的同時,必須強調經營管理現代化,實行兩者同時并舉,不可偏廢的方針。一些企業的實踐證明,實行經營管理現代化,并不需要花很多投資就可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所以,可以把經營管理現代化看成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我們一定要克服重技術、輕經營管理的思想,開發和利用好這一資源。
如何成為企業高效管理者
一、深刻理解和認識優秀管理者的概念。
在思想上首先要先知先覺,優秀管理者突破了普通管理者所認為的狹隘的自我管理的觀念,認為自我管理不僅是管好自己的計劃和安排好待做的工作。許多工作是由于你上司或同事的希望而不得不做的,但這些行為對公司不會有更多的價值。優秀管理者事事處處都會沖鋒在前,思想上和認識上都會走在普通管理者的前面。
二、每天首先著手最重要的工作
一般而言,管理者每天都必須處理許多事務。不少管理者錯誤地認為,他們可先處理好最次要的事激勵自己,最后才面對最重要的工作。這其實是一種不經濟的利用時間的方法。把它拖到最后來干。
管理者經過一天的工作,大都已疲憊不堪,很難有足夠的精力來考慮它,時間也不會很多,想把它做好很難。譚老師認為管理者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內心深處有畏難情緒,回避最重要的工作。作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一定要克服這樣的心理傾向,首先著手最重要工作,用足夠的時間精力來處理它,并把它辦好。
三、每天留些“機動時間”
管理者容易犯這樣的錯誤:用各種活動把一天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以致沒有一點“機動時間”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如果出現意外情況,管理者就不得不放棄計劃中的工作,來處理突發事件,而今日未完成的工作,就必須加進明日的工作表中。
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要想把一個企業管理的好是沒有止境的,要時刻認為現在不是最好的肯定還有提升的空間,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使企業的管理越來越好,不能出現我們已經是最好的想法,這種想法持續的久了就會不思進去,不思進取的想法持續的久了就會得過且過。最后成為混日子的頹廢管理者。
五、前瞻性和洞察力。
大多數的普通管理者對他們的工作和職業沒什么打算和規劃。他們不會考慮所從事的管理是否與公司的核心目標相關,或符合個人的發展規劃。而優秀管理者則會仔細考慮他們愿意做什么樣的工作。愿意與什么樣的人共同工作,以及什么樣的想法可轉化為真正的目標或愿景;多數優秀管理者是工作中的先知先覺者,處處會想在前面,事事會做在前面,總能快人一拍,總會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洞察力體現在優秀的自我管理者并不僅僅關心花在每項管理活動上的時間。
六、團結凝聚力和領導魅力。
譚老師表示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有團結凝聚力,團結凝聚力的形成要在日常管理工作的細節上體現和積累,在日常的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下屬,關心同事,關注團隊協作和團隊榮譽,才能贏得尊重和團結團隊,才能樹立良好的威信和敬畏的領導魅力;當今時代,已經不是單打獨斗時代,需要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個人領導魅力的密切配合才能贏得最終勝利。
七、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在組織活動和表達上,能夠運籌帷幄,有條不紊,組織周密,表達明確,使各項管理任務和指標能順利的承上啟下,上傳下達,高效完成組織目標和任務,且在管理活動中,能明辨是非,公平公正,公私分明來贏得認可和尊重。
【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新理念】相關文章:
企業現代經營管理的新理念10-28
企業現代經營管理創新理念07-10
樹立經營管理新理念05-09
高層研修:企業經營管理的8個最新理念09-04
現代服裝設計新理念09-05
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倫理道德10-23
現代服務企業經營管理方法探究09-05
論企業管理新理念08-03
企業銷售渠道的設計創新理念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