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植物景觀配置的要素
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顏色、大小、形態、線條、質地和比例尺度等。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植物景觀配置要素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植物景觀配置的要素
1、植物顏色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顏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標識之一。顏色可以改變真實物體的三維視覺大小,引導人們的視線,增加園林景觀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來源于植物的花、葉、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葉又有季節變化,持續時間短;干皮和枝條也有年齡變化,持續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植物的花、果、葉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須要考慮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間季相變化一定要抓住。
2、植物大小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維所占據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現實的空間特征,它直接關系著園林景觀空間的占據與劃分,也關系到園林景觀建造的時效與經濟性問題。植物大小是一個具有變化特性的要素。
3、植物形狀與形態
植物形狀具有更多美化效果。植物可以帶給園林景觀豐富自然的形態,植物間也存在形態協調問題,有些植物跟別的植物很難搭配,適宜單獨配置,比如說垂柳,這與垂柳比較特殊的形態有關;有的植物很容易跟別的植物搭配,如大多數松樹,草類等。植物在形態要素上不僅要協調,還要有變化,但變化最好是采用漸變方式,劇烈的變化,除非有足夠的空間間隔,否則會導致不協調。
4、植物線條
關于幾何線條的形狀,與其作為一種植物要素特征來解釋,還不如說是一種植物景觀配置的組織手法。
直線表現強烈的方向性、運動性,因此人們常用豎直或水平線狀的植物群植來引導人們的視線到一個有趣點。曲線使景觀帶有更多自然、溫和,飄逸的效果。不規則直線會使作品顯得精力十足。需要說明的是,直線更多地用于建筑之中,如路基、步道,通道等。
5、植物質地
質地為植物外在所具有的粗糙或精細表象和整體氣質的綜合,它是植物大小、表面視覺、葉、枝形態等要素的綜合表現。
一般來說,粗糙的質地易于察覺,能夠遠距離施加視覺影響,而細致的質地不宜遠距離察覺,因為它容易混入背景之中。
落葉植物質地隨季節而變,而常綠植物全年質地基本相似。質地過度一般會導致單調,可以通過變化獲得,但須避免過多的變化,變化最好采用漸變方式。
根據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區分為個體或歸并為類組。這些要素從來就不會彼此獨立,而是交互作用成為一個整體。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與創作手法、創作原則密不可分。從植物要素特征出發,利用一定的組織編排手法(重復、對比、對稱、變化等),將其組合成與自然或人造硬質環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滿足一定功能的整體植物景觀畫面,這幅畫面是隨時間與空間動態變換的。
植物景觀選擇
1、植物種類的選擇
科學的植物種類選擇與配置是園林規劃設計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樹種的配置必須做到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并且要積極挖掘有潛力的野生花卉資源,力求做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注重喬灌草的結合,常綠落葉的合理配植,運用植物本身來創造富于變化的園林景觀。在園林規劃中既要做好樹種選擇與配置,又要注意植物種植的方式。姿態挺拔、樹形高大優美的喬木應以孤植為主,叢植則要根據設計的要求來選擇樹種,注意樹木高矮、大小、色彩的搭配、疏密相同,靈活自然,體現藝術效果。
2、植物的形態與群體美
植物、枝、葉等形成植物的形態,即大、小、高、矮、疏、密等。根據植物形態把它們進行不同配置,有機結合,就可以形成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空間;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開朗或蔭閉,配置成豐富的空間序列。如,杭州的太子灣公園,水體周圍的植物配置,注重層次感,遠處配以大喬木類楓楊、雪松等并且注意落葉與常綠結合,近處配以小喬木例如桂花、樟科的楠木類,樹形有的挺拔雄偉,有的搖曳多姿,以山茶、紅楓突顯,春秋兩季成為公園的一大勝景。
3、植物色彩的應用
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形成了樹木花草的展葉與落葉,開花與落花,結實與果熟,以及葉、花、果的色彩變化等等,構成植物的季相,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季相。從葉色看,常綠樹色澤濃重,枝繁葉茂,四季均為深綠色,穩重踏實。落葉樹色澤較淡且隨季節變化,并因花色鮮艷而顯活潑。
在配置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若需要穩定的構圖,如在烈士陵園創造懷念、哀思的氛圍,表達人們沉重的心情,應以常綠植物尤以松柏類植物為主,反之若需要活潑的構圖,如在托幼機構活動場地,公園娛樂區,可采用落葉植物為主。另外,可以根據不同植物的葉色深淺度,用襯托和對比的手法,營造出不同的空間效果,如柳樹、槐樹、合歡等,葉色較淺,桂花、女貞等次之,而松柏類較深,如由深到淺的配置,可以增加視野的深度和層次感,營造出深遠變化的空間感。
植物景觀配置模式
1、自然式
自然式是根據地形與環境來模擬自然景色的綠化模式,從植物的配置到活動空間的組織、地形的處理等都以自然手法來組織,形成一種連續的自然景觀組合。自然式植物配置,一方面講究樹木花卉的四時生態,植物的自然形象與建筑、山、水的配合關系一另一方面則追求大的空間內容與色彩的變化,強調整體的景觀效果。沿街在一定寬度內布置由不同植物種類組成,具有高低、濃淡、疏密和各種形體變化的自然樹叢,注重植物層次、色彩與地形的運用,形成變化較多的景觀輪廓與層次,在四季之中表現出不同的個性,形成生動活潑的氣氛,增強街道的空間變化。
2、規則式
規則式是指有規律的布置植物,或以某種規則的圖案重復出現,注重于裝飾性的景觀效果,對線形注重連續性,對景觀的組織強調動態與秩序的變化。適合城市交通性街道的園林植物布置,因為綠化空間成帶狀,因此能使街道園林植物景觀井然有序,而且有規律的、簡潔的綠化模式能滿足 交通性街道安全、快捷的交通要求。
規則式的植物配置形式多為常綠植物、喬術、灌木與花卉的交替使用,形成段落式、層次式、色彩式的組合。修剪的各類植物在規則式的街道園林植物景觀中.常常表現出莊重、典雅與宏大的氣質。植物的高,低層次的組合,往往使規則式街道植物景觀的景觀效果對比鮮明,色彩的搭配更為醒目,成為城市街道景觀的地域性標志。在規則式的布局中,小品等景觀構筑物,也以秩序組合并加以點綴,同街道園林植物景觀取得統一,并融為一體。
3、混合式
混合式是指布局注重自然與規則的統一與分離,在統一之中求得共融性,分離之中求得對比。因混合式兼具自然式與規則式兩者的特點,所以變化較多,在景觀中注重點的秩序組成。混合式的空間構成,在點的變化中形成多樣的統一,同觀者之間的距離可更近一些。它不強調景觀的連續性,更多的是注重個性的變化。因此,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中,混合式的手法較多地應用于城市街道綠化景觀變化豐富的區域。
4、密林式
密林式街道兩側主要布置喬木、灌木、常綠樹和地坡形成的濃密的樹林。豎向層次豐富,街道空間有明確的方向性,行人與汽車走入其間如入森林之內。密林式街道植物景觀一般適合于路側有較寬綠地,且又遮蔽的路段。兩側樹木枝葉繁茂,不易看到周圍其他的景物。如果是自然式種植,則比較適應現狀地形,可結合丘陵、河湖布置。采取成行成排整齊種植時,若將地形整齊,則能使景象莊重。
5、簡易式
簡易式指在街道兩側各種植一行喬木或灌木形成"一條路,兩行樹"的形式,在街道植物景觀中是最簡單、最原始的形式。簡易式適合于以步行為主的、人流量大、停駐時間較長的空間,如生活性街道和步行商業街。
6、多層式
沿路兩側布置多行落葉喬木、常綠樹、灌木和綠籬,形成高低不同,色彩各異的層次。特別是常綠樹和花灌木能顯露觀賞的特色,行進在路中可產生整齊中富于變化的感受。在用地上可根據層次的多少安排相應的面積。多層式不僅在景觀上起到美化街道環境的作用,同時也為城市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植物景觀配置的要素】相關文章:
植物景觀配置08-21
植物景觀配置詳解05-20
城市街道植物的景觀配置模式10-16
環境設計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07-23
居住區綠化景觀植物配置10-13
生產性景觀中的植物要素07-11
現代景觀設計中植物的選擇與配置09-19
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原則10-04
園林景觀植物配置設計要點分析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