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上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解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考試,接觸到練習題,做習題在我們的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檢驗學習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什么樣的習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4上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幼兒注意穩定性差表現在( )。
A.注意的選擇性差
B.有意注意時間短
C.注意范圍小
D.注意分配的能力差
1.【答案】B.有意注意時間短
解析:本題考查注意的品質。注意的穩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對象或在同一活動中所能持續的時間。持續的時間越長,注意的穩定性就越高。題干中幼兒注意穩定性比較差,主要表現在有意注意時間短。B項正確。
2.下列不屬于新生兒本能的是( )。
A.寬食行為
B.抓握反射
C.踏步反射
D.膝跳反射
2.【答案】D.膝跳反射
解析:本題考查無條件反射。新生兒主要以無條件反射(先天本能)的方式來適應新環境。膝跳反射是指當膝關節半屈和小腿自由下垂時,輕快地叩擊膝腱,引起股四頭肌收縮,使小腿作急速前踢的反應。因此,膝跳反射不屬于新生兒本能。D項正確。
3.幼兒閱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 )。
A.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
B.獲得讀寫能力
C.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D.擴大識字量
3.【答案】A.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
解析:本題考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的內容。《指南》語言領域的概述中提到: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因此,幼兒閱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A項正確。
4.一個人表現出來的區別于他人的穩定的、獨特的、整體的心理和行為模式是( )。
A.氣質
B.性格
C.個性
D.社會性
4.【答案】C.個性
解析:本題考查個性的含義。個性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表現出區別于他人的穩定的、獨特的、整體的心理和行為模式。題干中的描述體現的是個性內涵。
A項:氣質是指一個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由生物遺傳決定的,相對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性格是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慣常的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社會性(有時也稱兒童的社會化)是指兒童逐漸掌握社會的道德行為規范與社會行為技能,并逐漸步入社會的過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5.( )維生素的缺乏容易導致嬰幼兒患佝僂癥。
A.維生素D
B.維生素C
C.維生素B
D.維生素A
5.【答案】A.維生素D
解析:本題考查缺乏維生素引起的病癥。維生素 D 能夠促進小腸吸收鈣和磷,具有抗佝僂病的作用。維生素 D 缺乏可以引起佝僂病和手足抽搐。因此,缺乏維生素D容易導致嬰幼兒患佝僂癥。A項正確。
6.幼兒園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A.促進幼兒身心健康
B.提高動作技能
C.增強幼兒體質
D.豐富健康知識
6.【答案】A.促進幼兒身心健康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健康領域目標指出:①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②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③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④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目標內容說明健康教育是全面的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同時健康領域的指導要點指出: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A項正確。
7.幼兒在受到過度表揚,或被要求在陌生人面前表演自己時,會明顯感到不好意思,這反映了幼兒( )。
A.自我意識的發展
B.自我控制的發展
C.積極情緒體驗的發展
D.合作行為的發展
7.【答案】A.自我意識的發展
解析:本題考查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幼兒期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的發展三方面。自我體驗是一個人通過自我的評價和活動產生的一種情感上的狀態,如自尊心、自信心、自卑、自責、羞愧感等。題干中由于過度表揚等表現出的不好意思體現了這一特點。A項正確。
8.現場評價幼兒園教育活動最重要的依據是( )。
A.教具的豐富性
B.教育方法的多樣化
C.幼兒的表現
D.教育過程的有序性
8.【答案】C.幼兒的表現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相關內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育評價部分指出:幼兒的行為表現和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評價意義,教師應視之為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C項正確。
A、B、D三項:均屬于教育工作評價考察的方面,但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9.《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五大領域目標及其各年齡段的典型表現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老師( )。
A.評價目標的達成度
B.掌握訓練標準
C.了解發展規律,建立合理期望
D.分領域落實教育目標
9.【答案】C.了解發展規律,建立合理期望
解析:本題考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說明部分第二條:《指南》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C項正確。
10.福祿貝爾強調( )。
A.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B.游戲的重要性
C.作業的重要性
D.感覺教育的重要性
10.【答案】B.游戲的重要性
解析:本題考查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福祿貝爾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承認游戲的教育價值的教育家,認為游戲有重要的教育價值。他認為“兒童早期的各種游戲,是一切未來生活的胚芽”;游戲是內部存在的自我活動的表現,也是一種創造性的生活,并在幼兒園的教育方案中把游戲作為主要活動,B項正確。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戶外活動時,幼兒玩得很高興。部分幼兒已滿頭大汗,臉色通紅。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該怎么做?
11.【參考答案】
(1)戶外活動要遵循適量性原則。適量性原則是指在組織幼兒進行身體鍛煉活動時,教師應注意合理安排、調節幼兒的身體和心理所承受的負荷量,以達到最佳鍛煉效果,提高身體運動的機能,保證身心和諧發展。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運動負荷的特點是:強度較小、密度較大、時間較短、急緩結合、動靜交替。
(2)要根據身體鍛煉的內容、運動項目的特點及幼兒年齡的差異,合理地確定身體鍛煉時的“量”。戶外活動時,學前兒童要承擔一定的生理負擔,根據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在學前兒童戶外體育活動中,小班的活動時間一般控制在15~20分鐘,中班為20~25分鐘,大班為25~30分鐘。
(3)要利用測心率和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等方法,了解運動負荷是否合理,以便靈活地調節活動的內容和方法。
(4)在運動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關注個別學前兒童。學前兒童活動中滿頭大汗,臉色通紅,出現一副很疲勞的樣子,表明活動量過大,應適當減少。個別體弱幼兒,可實行間斷活動的方式。對出汗量大的學前兒童和體弱幼兒,活動時可在他們背后墊一塊干毛巾,以便于汗水的吸收,避免活動后著涼。
(5)活動后,教師應該組織學前兒童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動,做好器械的整理工作,保育員要及時擦拭學前兒童身上的汗液。根據需要調節空調溫度,給學前兒童增減衣服。
12.幼兒觀察力初步形成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12.【參考答案】
幼兒觀察力初步形成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觀察的目的性加強
幼兒觀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隨年齡增長和教育影響而逐漸發展,培養幼兒觀察的目的性,要給幼兒提出明確的觀察目的和任務。
(2)觀察的持續性延長
學前兒童,特別是小班孩子的觀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轉移注意的方向和對象,到中班,特別是大班,幼兒的觀察時間才能逐漸增加。
(3)觀察的細致性增加
幼兒的觀察一般是籠統的,看得不細致是幼兒觀察的特點和突出問題。學習活動要求觀察精細,經過系統的培養,幼兒觀察的細致性能夠有所提升。
(4)觀察的概括性提高
觀察的概括性是指能夠觀察到事物之間的聯系。
(5)觀察方法的形成
幼兒的觀察是以依賴于外部動作,向以視覺為主的內心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是從跳躍式、無序的,逐漸向有順序性的觀察發展。幼兒掌握觀察方法,需要教師指導和培養。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共20分)
13.什么是續編故事?如何評價幼兒續編故事的能力?
13.【參考答案】
(1)續編故事是語言領域講述活動的一種類型,是指在原有的故事情節基礎上,繼續創作新的故事內容的過程,以延續原故事的發展。或者根據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從已有的條件出發,去推想故事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充分展開想象,構思適當情節,把原有故事接續下去,形成一篇完整的故事。
續編故事可分三種類型:①編結尾。教師將故事內容基本講完,由兒童編結尾。②編中段。教師講開端和結尾,由兒童編出故事的發展。③編中段和結尾。教師只講故事開端,由兒童續編至結尾。故事開頭的內容應是兒童熟悉的生活題材,一般要交待清楚時間、地點、主要人物和事件,并有伏筆,以提供多方面發展情節的線索。
(2)在評價幼兒續編故事的能力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續編故事時需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評價不同年齡班活動時的側重點不同”。
a.小班活動的重點為編結局,即幼兒根據個人對故事情節、人物、主題的理解,在故事即將結束時為故事想象編構出一個結局。b.中班活動的重點為編高潮和結局,即編“有趣情節”。教師在講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時突然停止,并提示幼兒發揮想象,編構接下來的部分。c.大班活動的重點為編完整故事。到了大班,幼兒編構故事的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大班幼兒嘗試編構完整的故事。
②對幼兒編構的故事要求不必過高,只要具有人物、情節、對話和主題等基本構成要素即可。
③在評價時還應注意幼兒故事續編的完整性、流暢性等。
④另外,在《指南》語言領域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教育建議中指出:
a.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
b.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
c.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編故事,并為自編的故事配上圖畫,制成圖畫書。
因此在評價幼兒續編故事的能力時,應注意鼓勵幼兒通過多種方式,生動活潑地對故事內容進行續編。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桌子上放了一個三座山的模型,工作人員從各個方向給模型拍了照片,請幼兒坐在桌子一邊,在他對面放一個布娃娃(見下圖),讓幼兒從所有照片中找出幫布娃娃看到的模型照片,結果幼兒選出的是自己位置上看到的模型照片。
問題:
(1)請問這個實驗反應了幼兒思維怎么樣的特點?
(2)請列舉2個日常生活中反映幼兒這種思維特點的事例。
14.【參考答案】
(1)實驗中兒童選出的是自己位置上看到的模型照片,這說明兒童認為玩偶看到的東西應該和自己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兒童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性”,也就是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不能“采擇他人的觀點”。
該兒童處于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論中的“前運算階段”,由于沒有真正掌握物體的要領,不能依據事物的客觀聯系和關系來解決問題,只憑自己的個別經驗、個體意義的象征進行思考,因而是自我中心的。該階段主要的特點為:自我中心性、思維不守恒、思維不可逆、泛靈論、集中化思維。
(2)自我中心性的生活中的事例如下:
例子1:幼兒在晚上跟媽媽走路的時候會跟媽媽說“我走,月亮就走,我停下來,月亮也跟我停下來”。
例子2:幼兒在媽媽生日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汽車送給媽媽,他認為“我喜歡,那么媽媽也會喜歡”。
其他的表現比如經常使用代詞、自我中心性的認知性別角色也能體現出2~7歲兒童的自我中心性。
15.午睡起床時,大部分幼兒已穿好衣服陸續進入活動室,劉老師發現平時起床速度較快的莉莉還躺在床上,就輕輕走到莉莉床邊,親切地撫摸她的頭說:“你不舒服嗎?”,莉莉緊張地搖搖頭。劉老師悄悄伸手摸莉莉床上的褥子,發現濕濕的,便湊近莉莉的耳邊輕聲說“沒事的,尿濕了,擦擦身體,換一套衣服,把褥子曬曬就好了”,劉老師邊幫莉莉擦洗,換衣服,邊對旁觀的幼兒說:“莉莉出了好多汗”,離園前,劉老師將晾干的睡衣遞給莉莉,莉莉開心地笑了。
問題:請評析劉老師的做法有哪些優點?
15.【參考答案】
劉老師的做法保護了幼兒的人格尊嚴,進行了保教結合,建立了良好的師幼關系和同伴關系。
(1)劉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幼兒園一般教育原則中的尊重兒童人格尊嚴。教師要將兒童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幼兒會羞怯也會懊惱,教師不能傷害幼兒自尊。材料中,劉老師看到莉莉的緊張的反應后便悄悄地摸床,湊近輕聲地說,并對旁觀的幼兒說:“莉莉出了好多汗”,維護了莉莉的自尊。
(2)劉教師做法體現了幼兒園特殊教育原則中保教結合的原則。保育和教育工作應該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材料中,老師發現莉莉尿床后,沒有交給保育老師,而是自己親自幫助莉莉擦身子換衣服,照料了幼兒的生活,體現了保教合一。
(3)劉老師的做法有助于幼兒獲得關愛和安全感。幼兒可以體驗到來自幼兒教師的關愛,從中獲得精神需要的滿足和安全感。材料中,劉老師面對有異常行為的莉莉親切地撫摸頭進行詢問,耐心安慰,換衣服,曬被子等行為使幼兒感受到了教師的關愛,讓莉莉感受到了安全,有了依靠。
(4)劉老師的做法有助于幼兒之間建立同伴關系。教師要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材料中,旁邊幼兒觀看的時候,老師說了善意的謊言,維護了莉莉在同伴關系中的地位,不會引起其他幼兒的嘲笑。有利于幼兒同伴關系的發展。
(5)劉老師能夠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與反應,敏感地察覺到幼兒的需要。材料中劉老師發現平時起床速度較快的莉莉還躺在床上便過去詢問,體現了老師對幼兒的關注。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有1小題,共30分)
16.請為大班幼兒設計一個教學教育活動,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
要求:寫出活動的方案,包括活動名、活動目標、活動準備和活動過程。
16.【參考答案】
大班科學領域數學活動《比一比》
一、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樂于探索生活中各種有趣的數學活動,體會量的相對性的有趣。
2.技能目標:能用目測、比較等方法區別物體的長短、大小,在活動過程中觀察能力和推斷能力得到提高。
3.認知目標:初步感知長短、大小的相對性,了解量的相對性的特性。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長短、大小的相對性,了解量的相對性的特性。
2.活動難點:能用目測、比較等方法區別物體的長短、大小,提升觀察能力和推斷能力。
三、活動準備
1.物資準備:黃豆、蘋果、柚子各一個;長短不同的繩子若干;硬紙板、剪刀、彩色裝飾紙、膠水(膠帶)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比較過物體的大小、多少。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謎語導入
教師說謎語,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猜測謎底。
謎語:身穿黃衣裳,體圓像珍珠,房間像小刀,又像彎月亮,兄弟姐妹多。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你來猜一猜它是什么?沒錯!就是黃豆,你是怎樣猜出來的呢?
(二)展開部分
1.教師出示黃豆、蘋果、柚子各一個,幼兒感知物體大小的相對性。
(1)教師先后出示黃豆、蘋果,請幼兒比一比誰大誰小。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好朋友,他們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他們是黃豆寶寶、蘋果寶寶,請大家迅速告訴老師誰大誰小?
(2)教師再次出示蘋果、柚子,請幼兒比一比誰大誰小。
師:小朋友們,還有一位好朋友迫不及待跟大家見面,他是柚子寶寶,請大家迅速告訴老師誰大誰小?
小結:蘋果比黃豆寶寶大,但是和柚子寶寶相比,蘋果寶寶就小了,這就是物體大小的相對性。
2.幼兒進行實驗,探究物體長短的相對性。
(1)教師將幼兒分組,分成了汽車組、火車組、飛機組,給每組小朋友分發長短不同的繩子若干幼兒探索操作,發現物體長短相對性的有趣。
師:小朋友們,我們每組都有長短不同的繩子若干,大家比較一下,誰比較長?
誰比較短?
(2)幼兒互相交流,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告訴同伴、老師。
師:有沒有比較出來誰短誰長?你們是怎么比較出來的?
小結:物體長短具有相對性,繩子長短的比較也需要看跟誰進行比較。
3.排排隊
(1)教師出示四個長短不同的蹺蹺板,請幼兒按照從長到短、從短到長進行
(2)幼兒通過觀察說出找出最短和最長的蹺蹺板。
(三)活動結束——教師總結結束
教師總結:量的相對性是比較的兩兩對象的不同,量的特征也是相對而非絕對的。我們常見的物體多少、高矮、寬窄、長短、薄厚等都具有量的相對性。例如,小明與小紅比,小明高小紅矮;但小明與老師比,他又成為矮的了。小朋友們可以在生活中多多發現,多多探索。
五、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至家庭,請幼兒回到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探討生活中量的相對性。
【上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解析】相關文章: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證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答案解析02-28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01-21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試題03-09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題型及答案01-21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試題(附答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