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整潔工程建設的難點
導語:工程建設是指為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進行的有組織、有目的的投資興建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即建造、購置和安裝固定資產的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其他工作。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以及農業產業化步伐的逐步加快,農村一些有條件的地方也開展了農村垃圾集中清理專項行動,推進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但這些工作還剛剛起步,從農村大局來看其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根本無法遏制愈演愈烈的農村環境污染的趨勢。在一些地方,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臟、亂、差、危等現象十分普遍,農村生態遭到嚴重破壞,農村居民健康程度不斷下降,患惡性腫瘤的病例逐年增多,給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加強農村整潔工程建設已迫在眉睫。
一、農村整潔工程建設當前面臨的難點問題
第一,農村垃圾的大量產生和農藥化肥的濫用,對農村環境造成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對農村垃圾的處理,大多數地區還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過去,人畜糞便,生活垃圾是上等農家肥,是農民們爭取糧食豐收的寶貝;而如今是直接排入水溝、池塘,進入河流,使大量的水質變黑、變臭。“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已成為一些先富村莊的形象寫照。如今種田不用農家肥了,大量垃圾造成一次污染;盲目濫用農藥、化肥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環境二次污染。農藥品種較少,單一農藥品種多年重復使用,導致農業害蟲和病原菌抗藥性增強,降低了農藥使用效果,使農藥用量一再增加,不僅污染了農作物還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濃縮最終危害人類。
第二,農村養殖業濫用激素和抗生素,形成惡性循環,由此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到了關乎我們民族繁衍的程度。由于集約化養殖,為了避免由于擁擠和不衛生的養殖環境導致的疾病暴發和傳播,雞鴨、豬、奶牛甚至是人工飼養的魚、蝦、黃鱔、鱉等,食用的都是添加了多種激素和抗生素的飼料。由于動物會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因此,養殖戶們需要不斷投入新的抗生素,而且添加量會越來越多。據專家披露,以前使用的土霉素、黃胺霉等抗生素,現在養殖場都不用了,改為混霉素、羅璇霉素等,也就是說,用在人身上的抗生素基本都出現在了禽畜行業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的調研也證明了這點:在我國養殖業中,特別是在中小養殖戶中,抗生素的濫用已登峰造極。不僅大量使用具有嚴重毒副作用的已被淘汰的抗生素,就連人類還在試用的某些新抗生素也已用于動物。許多動物不是病死的,而是過量用藥致死的。由于長期食用“有抗食品”,消費者的耐藥性也會不知不覺增強,等于在人體內埋下一顆“隱形炸彈”,將來一旦患病,很可能就無藥可治。很多養殖戶自身也都意識到抗生素的問題,他們自己也盡量不吃自己養出來的豬、雞、魚、鱉,而轉向尋求土生土長或是野生的食品。
第三,農村中迅速發展的工業生產造成了農村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資為頭等大事,引進企業就是成績。一些化工、農藥、電鍍等污染企業從城區遷移分散到鄉鎮去,增加了當地政府的GDP和稅收,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而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將廢水、廢氣、廢渣偷偷排放,嚴重地污染了周圍的土壤、大氣和水體。近年來,每到夜間,常有刺耳的噪音、刺鼻的怪味讓企業周圍的農村居民難以忍受,讓周圍的莊稼枯萎死亡。深受其害的農村居民不是到企業大門去圍堵抗議,就是到當地政府大門去集體上訪。而當地政府卻采取承認既成事實的態度,偏向排污企業,壓制農村居民。更有甚者,政府領導會對親手引進的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實行重點保護。事實上,排污后,一旦土壤“中毒”,如苯、甲醛等可揮發性的污染物的毒性釋放可達幾十年到上百年。而環保部門也不會公示相關環境信息,當地村民群眾也不大清楚具體的環境信息和危害性,“身在毒中不知毒”,等到許多怪病上身了,才慢慢有所覺察。
二、農村整潔工程建設中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
第一,長期以來,地方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政策思維之中,以“GDP崇拜”為代表的“速度拜物教”思潮難以遏制。這是近些年來農村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根本原因,也是農村經濟粗放式增長帶來的后果。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的改善,甚至不惜犧牲生態環境謀求經濟發展,導致農村生態環境惡化。同時,由于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工業優先增長和依托工業的現代化農業迅速發展,以及農村城鎮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迅速集中,這使得農村原有的具有強大的環境自然凈化能力被破壞,原本可以自行消除污染的功能也因超負荷運轉而逐漸喪失。
第二,農村的環境建設缺乏科學規劃和有效管理,環衛設施配置滯后。在農村加快經濟發展和城市工業化向農村轉移的過程中,政府制定的發展規劃往往追求短期政績,追求“GDP”,追求企業利潤,追求財政收入,不顧農村的生態環境的改善。對于農村大量增加的垃圾只注重了垃圾的清掃、搬運,而對垃圾的處理基本上僅限于簡單的覆蓋、填埋和焚燒,造成新的污染,缺乏長效的無害化的處理途徑。
第三,農村環保法律法規不健全,操作性不強,企業違法排污的處罰力度過低。目前,國家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之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屬于原則性規定,概括性強,實踐中難以操作。盡管農業部門出臺了相關的規定,但由于監管人手少,而養殖者眾多且分散,對畜類肉產品都進行抗生素殘留等檢測也很難做到。即便檢查到養殖者違規使用抗生素,處罰措施也一般是批評教育和罰款,威懾力度遠遠不夠。2008年,有政協委員曾向兩會提交提案稱,在我國,抗生素被普遍用于牲畜的飼料添加劑,當人食用了這些含有抗生素殘留物的奶和肉制品,會致使體內病菌耐藥性明顯上升。提案認為“抗生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并呼吁制定法規對濫用抗生素做出規范。但據多位食品安全專家表示,目前中國仍未有相關法律制約。
第四,農民重視眼前經濟效益,急于短期致富,環保意識淡薄。由于歷史原因和小生產方式,農民一般都重視短期效益和個人利益,對農村環境污染能忍則忍,能過則過,能讓則讓,能避則避,賺錢要緊。種植業和養殖業中,只要有錢賺,管它什么污染不污染!“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也無所謂,有錢的就進城買房逃離農村,管它農村衛生不衛生。這也成為農村整潔工程建設中的阻力。
第五,農村循環經濟發展緩慢。政府往往為了扶持農村循環經濟的幾個試點而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資金,樹幾個“樣板”以吸引上級部門的補助資金;其他地區不但沒有給予一定的補貼,而且連一般的信貸扶持政策也不能落實。由于缺少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再加上近幾年來種植業、養殖業的收益低,風險大,農民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性不是很高。
三、加強農村整潔工程建設的對策
農村生態環境是農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農村整潔工程建設包括實施農業生產凈化、農村生活整潔和農民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建設,重點解決農村生活環境污染以及資源浪費等問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加強農村環境保護迫在眉睫,而且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此,必須以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切實加強農村整潔工程建設。
第一,政府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充分發揮政府加強農村整潔工程建設的主導作用。宏觀經濟政策要注重運用財政、貨幣、稅收、利率、價格等經濟杠桿手段,引導鄉鎮企業、廣大農民摒棄以前各種不利于農村循環經濟發展的生產、生活行為,走循環經濟之路。政府要解放思想,從片面推崇“GDP”的政績觀中解放出來,接受相對較低的經濟增長速度;要使縣鄉領導干部從“GDP”的高壓政績觀的氛圍中解脫出來,充分發揮基層政府的主導作用,把農村整潔工程建設作為新時期農業工作的切入點和密切干群關系的橋梁和紐帶,作為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來抓。
第二,要堅持統籌規劃、科學管理,合理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十七屆五中全會已經確定中國要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要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保證經濟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相結合。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考慮農村具體的生產和生活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合理布局工業企業,統籌建設工業廢水、生活廢水集中處理系統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保護農村飲用水質衛生安全和農村環境衛生。要把農村發展循環經濟的規劃納入到農村長遠發展規劃中去。
第三,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農村整潔工程建設是農村一項集基礎性、社會性和公益性為一體的事業,應列為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內容,把工程建設納入各級財政預算,排污費、道路建設費等專項資金應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農村環境保護。加大環保基礎設施投入,只有使環保資金的來源固定化、制度化,才能確保農村環保的物質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政府財力的增長,應逐年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與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
第四,大力發展多模式的生態農業,使農、林、牧、副、漁生產進入良性循環系統。推廣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減少化肥損失和污染。建立預警系統,預防重大農藥污染。大力發展戶用沼氣工程,積極開發利用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一些研究表明,農村養殖業的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可明顯改變腸道細菌組成及數量,使有益菌類增加,并抑制大部分條件致病菌的生長。而且中草藥添加劑在畜禽體內發揮有效作用后可被分解,極少毒害與殘留,不易產生抗藥性。專家認為,推廣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是政府職能部門為主導的系統工程,需要大力引導,進行廣泛的健康養殖配套技術推廣示范工作。丹麥養殖業通過改善飼料、打造環境舒適的豬舍等措施,最終使養豬業的醫用抗生素的使用量也降低了(來源:國際先驅導報)。2006年1月,歐盟就已全面禁止在飼料中使用生長素、抗生素作為飼料生長添加劑。這應該是我國農村科學發展養殖業的方向。
第五,保護環境,建設生態農業重在全民參與。實施農村整潔工程建設,有利于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最終會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而且,農村整潔工程建設體現在農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要依靠全社會民眾的廣泛支持。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宣傳活動,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崇尚科學文明,積極倡導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廣泛宣傳環保法律知識,讓農民掌握基本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武器,理直氣壯地維護自身利益,與一切破壞農村整潔工程建設的行為作有力的斗爭。
第六,建立健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并落到實處。從執法環境上來說,要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和城市環保同等重要的地位來對待。政府應堅決站在社會公共利益的立場上,對污染嚴重的企業要采取關、停、并、轉、遷等措施。尤其對處在上風向、上游區、居民密集區、水源保護區以及其他對農業生態建設有危害的工業企業都必須造成一種高壓態勢:企業一旦超標排污將面臨高額罰款甚至于停產,面臨較大違法壓力和違法成本。
【農村整潔工程建設的難點】相關文章:
工程項目管理難點及其對策08-04
土建造價工程量計算難點有哪些01-22
小升初數學難點梳理02-25
法國留學申請的難點06-08
工程建設監理的基本方法05-15
建設工程招標的范圍09-18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02-16
建設工程施工索賠01-22
工程建設監理基本技巧07-20
工程建設進度控制分析06-01